当前位置:育文网>教学文档>教案> 《海伦·凯勒》教案

《海伦·凯勒》教案

时间:2024-03-07 14:35:26 教案 我要投稿

《海伦·凯勒》教案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就有可能用到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海伦·凯勒》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海伦·凯勒》教案

《海伦·凯勒》教案1

  课题

  8.海伦.凯勒

  总课时数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学会本课6个生字,理解有生字组成的词语。结合语言环境,了解课文中引用的用法。

  2、能力目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情感、价值观目标:体会海伦不屈不挠的学习精神和生活态度。

  教学重难点

  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体会海伦不屈不挠的学习精神。

  教学准备

  投影片、海伦.凯勒的资料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同学们你们平时都积累了哪些名人名言?

  2.今天老师也给大家带来一则名言——课件出示

  你知道这是谁说的吗?(海伦.凯勒)

  3.板书课题。课件出示海伦.凯勒照片及马克.吐温的话。

  4.多么了不起的人物!让我们满怀冲进之情再来读这个伟大的名字。齐读

  二齐读感知

  过渡:海伦.凯勒究竟是怎样一味杰出的人物。通过读书或许我们能找到答案。

  1.自渎。要求:(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思考:海伦凯勒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

  2.检查

  (1)生字词a.指生读注意“包扎(zā).吮(shǚn)吸”

  b.区分“燥”和“躁”c.联系句子理解“倾诉”.“倾注”

  d.齐读.注意字形

  (2)读词语说课文主要内容。

  (3)交流:海伦凯勒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不幸.可怜.坚强.不屈不挠……)

  三精读第一自然段

  1.有同学说小海伦是不幸的是可怜的,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相机出示第一自然段。

  (1)自读。当你读到这段时,哪个词语最鲜明﹑最刺目?你体会到了什么?

  (2)谁能读一读,读出你的感受?指生读。

  (3)(配乐)不幸的小海伦当时才是一个一岁半的娃娃,命运却让她“从此——(引读)”

  春天来了,我们投入到大自然的怀抱,我们闪动着美丽的眼睛,你看到了什么?竖起你的耳朵,你能听到什么?

  我们可以看到人们的笑脸,美丽的太阳,炫丽的春光……我们能够听到妈妈的叮咛,小鸟的歌唱,泉水叮咚……可是小海伦呢?指生说。

  (配乐)她看不到(),听不到(),她也不能()。

  (4)假如你就是小海伦,你会——?

  (5)在带着你真切的感受读一读这段话。

  2.总结课堂

  四、作业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抄写生字词。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听写生字词。

  2.指生朗读课文。

  3.上节课通过我们的学习,我们了解到小海伦是不幸的,你从哪里体会到的?

  二、精读

  面对无边无际的'黑暗和死一般的沉默,小海伦屈服了吗?

  (1)哪些词语能让你哥更深切地体会海伦的不屈不挠?在书上圈一圈,画一画。

  交流,相机出示句子。

  a.“他不分昼夜……摸出了血”。谈谈你的理解和体会,抓住“不分昼夜”,“如饥似渴

  b.让我们到校海伦身边去看看,她在干什么?出示图片及文字“她,像一块……如饥似渴……”(配乐)

  清早,太阳公公刚刚揉揉还没睡醒的眼睛,小孩论在干什么?中午,人们都在准备午饭补充能量,小孩论在干什么?夜晚,繁星点点,周围一片寂静,有人开始进入甜美的梦乡了,小海伦在干什么?

  她真是不分昼夜,指读,齐读。

  正如她书中写道的名言——(课件出示),她——(引读)“不分昼夜……摸出了血”。

  (2)还有哪些语句让你对小孩轮的不屈不挠有了更深切的体会?相机出示“为使我的伙伴……练习,练习,练习……”

  让我们抓住一个词语甚至是一个标点,透过去,展开来,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停到了什么?

  理解“夜以继日”“练习,练习,练习”“……”

  语言有画面,字词见形象。让我们带着我们的理解通过我们的读来展现当时的画面。自(指)读,指(齐)读。

  3.引读——“当夏天来临”

  假如你就是小海伦,这时候你的心情是怎样的?生答。

  你能表达出你的感受吗?指读,齐读。她不仅学会了阅读。小海伦说话的能力和一般人没什么两样了,这靠的是什么?

  4.课文不厌百回读,当我们再读3、5、8自然段,你有会了解到一个怎样的海伦呢?指生说。

  5.你认为是谁给了海伦生活的勇气?

  6.正是靠着周围人给予的关爱,唤起了海伦对生活的热爱,她靠着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创造了伟大的奇迹。

  课件出示海伦取得的成绩。及作品摘录。

  四总结

  1.学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想说的?对海伦,对自己或者对生活中的某些人说些什么?

  五作业

  课后找找海伦.凯勒的作品读一读。

  随记

  板书设计

  8.海伦.凯勒

  爱

  不幸创造奇迹

  不屈不挠

《海伦·凯勒》教案2

  教学目标:

  1、训练从课文中准确获取信息并进行概括的能力,能够基本把握文章的大致意思和结构。

  2、领会安妮·莎利文对学生的深沉的爱和科学的教育方法。

  教学重点:目标1

  教学难点:理解莎利文老师独特而科学的教育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教师讲授海伦·凯勒的故事。(要求学生记录要点,课后结合自读提示和文后的方框内的短文,查找课外书,整理成一篇探究海伦取得成功的原因的短文。)

  海伦·凯勒,1880-1968,美国作家、演讲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她出生后19个月,就丧失了视力和听力,而且变成哑巴。后来,她的父母亲要求当地的盲人学校给予帮助,该校派莎利文老师到她家里协助,海伦借触摸的方法学会了聋哑语言,她利用点字系统学会了阅读,又用一种特殊的打字机书写。十岁时,学会了说话,后来在剑桥女校求学,1900年读大学,1904年她大学毕业,并和莎利文老师合作她的`自传《我的一生》,此书一出,引起了文坛的轰动,她的故事不但感动和激励着千百万的残疾人,也使无数的正常人为之震憾,使他们重新思考生命的意义。此后,她又参加了各种社会活动,她经常来回演讲,写了数本书,1927年她开始为美国盲人基金会募捐,致力于盲人事业。出版了《我的宗教》一书,1930年出版第二本自传《中流》。她被人们称为美国女英雄。

  二、快速阅读全文,思考:

  1、莎利文老师是教了海伦什么,是怎么教的?并根据这一点粗略理一理文章的思路。

  2、划出写海伦感受的词语。

  三、讨论

  1、海伦在学习方面有哪些不利因素?请对比自己谈谈你的看法?

  身有残疾,又聋又哑又盲。

  2、莎利文老师是教了海伦什么,是怎么教的?她的教学方法有什么优异之处?

  通过实物接触和理解教法,教会海伦认识具体事物和抽象事物,认识自然界。

  3、莎利文老师是怎样一个老师,是从文中哪些语句看出来?

  有极大的耐心和爱心,有良好的教学方法。

  四、朗读1-3自然段

  1、这三段文章写了什么?

  2、莎利文老师走进海伦的生活之后,她的生活起了怎样的变化,可以根据下列例句,用一个比喻写出来吗?

  莎利文老师的到来,就像为我打开了一扇厚重的大门,把我从黑暗引向光明。

  4、第二段结尾一句说我不能预测未来将带给我什么?从全文来看,莎利文老师给我带来了什么?

  带来了生活的希望与乐趣,求知的欲望与乐趣。

  五、朗读最后一段

  点拨:如果说前一篇课文里面,饱含魏巍对蔡芸芝先生的感情是依恋、思念、热爱的话,从这一段看来,海伦对老师的感情主要是什么?从哪些句子或词语中看出来的。

  感激爱戴之情。

  六、总结:

  前一篇是选择七件事,从课内到课外,从平时到假日,从校内到校外,表现老师的温柔、慈爱与公正以及学生对老师的依恋与思念,而此课也是具体选择三件事去表现老师的爱与教学方法及学生对老师的感激之情。两篇文章一中一外,一是正常儿童,一是残疾儿童,都是选择典型事例来表现,两篇文章的结构大体相似。

  七、作业

  课外再阅读几遍课文,思考:海伦为什么能取得成功?并把思考的结果写成一篇短文。

  八、板书设计

  我的老师

  海伦凯勒

  一、第一天相见:一生中最重要的一天,深深地爱着我,向我揭示了一切。

  二、对我的教育

  1、认识事物都有名称:洋娃娃、水联系实际、启发诱导深沉的爱

  2、体验大自然情感体验}科学的教学方法

  3、认识抽象名词情感体验、对比、比喻

  三、感激之情

  开了眼界给我爱、欢乐与美

  使我生活更充实、美满和有价值

《海伦·凯勒》教案3

  教学目的

  1.理清文章思路,整体把握全文的结构,了解作者的成长旅程。

  2.体会残疾人生活的艰辛和“爱”之伟大。

  课前预习

  1.认识生字词,了解课文内容,疏通文本。

  2.认识文中两位人物的不凡之处。

  3.将不懂之处画记出来,准备课堂上提问。

  4.写出脚本的草稿。

  教学流程

  一.导入课文(预计2分钟)

  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再塑生命》。布置同学们预习的时候,有同学就说:“不相信,肯定是假的。”从这句话里,至少给了我两个信息:1.在老师还没有布置预习的时候,我们的同学就对课文有了一定的了解,能够主动去学习,这是非常不错的;2.海伦.凯勒所取得的成就,是一般正常人都望尘莫及的,而盲、聋、哑的海伦能做到这点,确实让人难以相信。但是,我要告诉你们,海伦不是传说,而是我们实实在在的榜样?那么,她是怎么创造人间奇迹的呢?相信《再塑生命》能够满足我们的好奇之心。

  二.了解课文(预计13分钟)

  今天,我们用文题解读法了解课文大意。读课题《再塑生命》。再塑生命是什么意思,首先应该抓住哪个词进行理解。“再塑”。塑,什么意思?塑造。再塑生命,是不是克隆一个新的生命?不,是使生命变得有价值有意义。

  这篇课文里面,谁再塑了谁的生命?莎莉文再塑了海伦凯勒的生命。那么,海伦在莎莉文来之前是什么样,莎莉文把海伦塑造成了一个什么样子?

  1、莎莉文是如何塑造海伦的?

  教给知识——这里的知识,不单单是文化知识,那么,到底有哪些呢?

  认识具体事物

  认识大自然

  认识爱

  这三个方面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

  由易道难,由简单到复杂,由具体到抽象,循序渐进,步步深入。这就是本文在写作上最突出的特点。

  莎莉文叫海伦这样一个学生,容易吗?举例说明。

  2、马克吐温说:“19世纪出现了两个杰出人物:一个是拿破仑,一个是海伦凯勒。”海伦能够取得如此骄人的成就,难道只有莎莉文在塑造她的生命吗?还有谁?

  对,还有海伦自己的努力。也请同学们举例来说。

  刚才,我们一起疏通了课文,那么,下面请同学们选定一个角色,进一步深入课文,了解两位杰出的女性的内心世界,看看她们是如何共同创造这人间奇迹的。

  三.修改脚本(预计10分钟)

  每组至少修改出一篇能够代表你们小组水平的脚本,准备等会的展示。

  要求还是那四点:

  1.题目。要有一个吸引人的'题目。

  2.类别。你的脚本是属于内容,还是写作方法,还是赏析课文?

  3.角色。选定一个自己喜欢的角色。

  4.中心。写之前一定要确定好中心,然后,围绕中心来选择材料,来写作。

  四.脚本展示(预计20分钟)

  希望每个角色尽量展示一个脚本,每个脚本,都必须点评。

  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见识了两位非凡的女性,她们共同创造了生命的奇迹,让我们每一个健全者都深深震撼。如果我们想更深地走进她们的思想深处,请课外阅读海伦.凯勒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它不但会让你触摸到一颗伟大的心灵,还让你感受语言文字的巨大魅力。

  板书设计

  再塑生命

  莎莉文

  ∣认识具体事物易、简单、具体

  ∣循序渐进

  ∣再认识大自然

  ∣塑逐层深入

  ↓认识爱难、复杂、抽象

  海伦凯勒

  教学设想

  课堂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用文题解读法疏通文本,了解课文大意;第二部分,用角色解读法,了解人物的内心世界,领会文章的主旨。

  本文的内容,学生在理解上应该没有问题,首先的考虑是准备全部由学生自学,课堂上只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但是,后来还是想给学生一个整体的课文结构,因此,这一部分还是采用集体学习的方式。并且,顺带把这篇文章在结构上的主要特点也点出来了。

  角色解读法这部分,事先已经布置学生写草稿,所以课堂上只是以小组为单位,修改脚本,每组修改一篇。这期我对脚本写作的要求主要是围绕中心写作,因此,在修改的时候,我要求学生也是围绕这个方面来进行。看是否确定了中心,是否围绕中心在写作。要深入人物的内心,所以,要注重心理描写,并进行适当的议论和抒情。

  脚本展示时,最主要的是进行点评,点评的重点与修改的一致。

《海伦·凯勒》教案4

  1882年,一名女婴因高发烧差点丧命。她虽幸免于难,但发烧给她留下了后遗症——她再也看不见、听不见。因为听不见,她想讲话也变得很困难。那么这样一个在19个月时就既盲又聋的孩子,是如何成长为享誉世界的作家和演说家的呢?

  高烧将她与外界隔开,使她失去了视力和声音。她仿佛置身在黑暗的牢笼中无法摆脱。万幸的是海伦并不是个轻易认输的人。不久她就开始利用其它的感官来探查这个世界了。她跟着母亲,拉着母亲的衣角,形影不离。她去触摸,去嗅各种她碰到的物品。她模仿别人的动作且很快就能自己做一些事情,例如挤牛奶或揉面。她甚至学会靠摸别人的脸或衣服来识别对方。她还能靠闻不同的植物和触摸地面来辨别自己在花园的位置。

  七岁的时候她发明了60多种不同的手势,靠此得以和家里人交流。比如她若想要面包,就会做出切面包和涂黄油的动作。想要冰淇淋时她会用手裹住自己装出发抖的样子。海伦在这方面非比一般,她绝顶的聪明又相当敏感。通过努力她对这个陌生且迷惑的世界有了一些知识。但她仍有一些有足。海伦五岁时开始意识到她与别人不同。她发现家里的其他人不用象她那样做手势而是用嘴交谈。有时她站在两人中间触摸他们的嘴唇。她不知道他们在说什么,而她自己不能发出带有含义的声音。她想讲话,可无论费多大的劲儿也无法使别人明白自己。这使她异常懊恼以至于常常在屋子里乱跑乱撞,灰心地又踢又喊。

  随着年龄的增长她的怒气越为越大。她变得狂野不驯。倘若她得不到想要的东西就会大发脾气直到家人顺从。她惯用的手段包括抓别人盘里的食物以及将易碎的东西猛扔在地。有一次她甚至将母亲锁在厨房里。这样一来就得想个办法了。于是,在她快到七岁生日时,家里便雇了一名家庭教师——安尼。沙利文。安尼悉心地教授海伦,特别是她感兴趣的东西。这样海伦变得温和了而且很快学会了用布莱叶盲文朗读和写作。靠用手指接触说话人的嘴唇去感受运动和震动,她又学会了触唇意识。这种方法被称作泰德马,是一种很少有人掌握的技能。她也学会了讲话,这对失聪的人来说是个巨大的'成就。

  海伦证明了自己是个出色的学者,1904年她以优异的成绩从拉德克利夫学院毕业。她有惊人的注意力和记忆力,同时她还具有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毅力。上大学时她就写了《我的生命》。这使她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从而有能力为自己购买一套住房。

  她周游全国,不断地举行讲座。她的事迹为许多人著书立说而且还上演了关于她的生平的戏剧和电影。最终她声名显赫,应邀出国并受到外国大学和国王授予的荣誉。1932年,她成为英国皇家国立盲人学院的副校长。

  1968年她去世后,一个以她的名字命名的组织建立起来,该组织旨在与发展中国家存在的失明缺陷做斗争。如今这所机构,"国际海伦·凯勒",是海外向盲人提供帮助的最大组织之一。

  体验失明——我教《海伦·凯勒》

  苏教版12册课文《海伦·凯勒》一课讲述了双目失明、双耳失聪的海伦不屈不挠、坚韧不拔地战胜了命运,成为了生活的强者的动人事迹。怎么让学生体会到课文蕴含的深意呢?我想到了一个好主意。

  语文课上,我把学生带到了操场上,告诉学生:今天,大家都来当一回盲人,体验一下双目失明是什么感受。学生一听立刻纷纷议论起来,我又宣布了规则:两人一组,一人用红领巾蒙上眼睛,由另一人搀扶到目的地。学生们立刻行动起来,为了亲身体验,我也参与了这次行动,我和学生韩枫一组,带着蒙着眼睛的韩枫在操场上走,我走得挺快,目的地很快到了,韩枫没有什么特别的反应,我对这次教学安排有了一点疑虑:这节课这样让学生体验是不是无效劳动?该我蒙上眼睛了,韩枫拉着我向前走,就在被蒙上眼睛的那一刻,我才真正感受到心中多么紧张害怕,总怕一脚踩空或撞上什么东西。我走得极慢,紧紧拉着韩枫的手,心中除了害怕还有对韩枫的歉疚,当我终于走到目的地的时候,才长舒了一口气。

  进了教室,同学们七嘴八舌地谈论了自己的感受,有的说:我眼前一团漆黑,什么也看不到,总觉得前面像有悬崖峭壁一样。有的说:太难受了,我特别想把布拿下来。有的说:再次见到阳光,我感到了光的美好。有的说:我觉得脚下像是有个洞,一不小心就会摔下去,心里特别害怕紧张。

  学生不由自主地打开书,认真读起来,他们读得那样认真投入,每一个学生都是那么严肃深沉,当他们读到海伦一岁半就双目失明、双耳失聪时,读到海伦与这个有声有色的精彩世界完全隔绝靠触觉感知外界事物时,有的学生眼睛湿润了。当他们读到海伦在沙利文老师的帮助下学会阅读、书写、算术时,当他们读到海伦考上大学,毕业后献身于福利教育事业时,他们的眼中流露出的是对海伦的尊重、敬佩和崇拜。

  这一堂课,学生学得是那么积极主动,那么自觉自愿地深入学习课文,他们正是有了当盲人的痛苦的深切体验,才有所感悟和思考,才受到了情感熏陶,获得了思想启迪。在学生的日记中我看到了这样的话语:学了《海伦·凯勒》这一课,我的心被震撼了,对我们正常人来说司空见惯的事物、情景,对于一个盲人来说是多么神奇美丽呀!这一堂特殊的语文课让我体会到双目失明的恐惧,我同情盲人!我更佩服海伦的奋斗精神!跟海伦·凯勒比,我们是多么得幸运!我们难道不能比海伦更强吗?

  也正是由于有了亲身体验,我也被课文感动,被海伦感动,被学生感动。

《海伦·凯勒》教案5

  【学习内容】

  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

  【学习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绿线内的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通过自读课文,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能比较完整地概括出课文的主要内容,感受海伦凯勒的形象。

  3、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体会海伦·凯勒不屈不挠的学习精神。

  4、通过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教师提示,尝试练笔,抒发学习本课后的感受。

  【目标分解依据】

  1、基于课程标准

  课标高段阅读教学要求中指出: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内涵,体会其表达效果。 并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

  2、基于教材特点

  这篇课文是第三单元“人物描写”第一篇课文,课文讲述了海伦·凯勒一岁半时遭遇一场重病后,从此双目失明、双耳失聪。在沙利文老师的指导帮助下,如饥似渴地摸读盲文,在萨勒教师的指导下,学会了说话,21岁时,考上大学后,她把自己的全部精力都投入到残疾人身上的故事。赞扬了海伦·凯勒不屈不挠的学习精神。

  文章较长,但语言凝炼,明白易懂,便于理解概括。

  3、基于学生实际

  五年级学生已有了初步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具备了一定的读书能力。但是他们生活在现代优越的环境中,生活中很少遭遇大的挫折,现在让学生跨越时空走到一百多年前,海伦·凯勒的不幸及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有一定的困难,通过读书,查阅相关资料,再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作对比,学生能够体会到这一人物特点。

  【教学重点】

  1、通过读课文,并能比较完整地概括出课文的主要内容;

  2抓住关键词句,通过深入解读,体现人物的特点。

  【教学难点】

  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体会海伦·凯勒不屈不挠的学习精神。

  【评价活动方案】

  教师评价:教师通过情境创设,用朗读、提问、质疑、批注等形式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蕴含在字里行间的情感,感受人物的形象。

  学生评价:

  【课时设计】2课时

  【教学活动预案】

  第一课时

  一、揭题,导入新课。

  1、中国的张海迪、南京的聋哑儿童周婷婷的事迹你们听说过吗?谁来向大家介绍一下。

  2、今天我们要学习一位外国大姐姐的事迹,她就是海伦·凯勒。

  简介:

  海伦·凯勒,美国女学者,一岁半时因病成了一个盲聋哑人。在家庭教师沙利文热情关怀、精心辅导下,她凭着自己顽强的毅力,学习数学、自然、法语、德语,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哈佛大学女子学院,1940年毕业。她在一生中完成了14部著作,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了盲人福利和教育事业,赢得了世界舆论的赞扬。

  3、本文讲了她的什么事呢?

  二、初读课文。

  1、出示生字词卡片,开火车朗读,纠正读音。识记字型。

  2、指名朗读课文,检查预习情况。

  三、理清脉络。

  1、轻声读课文,想想课文可以分几段,每段讲了些什么?

  2、分小组讨论。

  3、全班汇报。

  第一段:讲海伦在一岁半时,一场大病给她带来的`灾难。

  第二段:在沙利文老师的热情关怀、精心辅导下,海伦如饥似渴地学习盲文,拼写单词。

  第三段:海伦经过艰苦的努力,使自己的说话能力和一般人没什么两样。

  第四段:海伦大学毕业时,决心像自己的老师一样,为更多和自己一样不幸的人服务。

  4、分段朗读。

  四、作业。

  1、用钢笔描红,临写。

  2、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激发情感。

  同学们回忆一下上节课的内容,这篇课文讲了什么?

  二、细读课文,感动内心。

  (一)通对课文的初步感知,你眼中出现了一位什么样的海伦·凯勒?

  (二)体会不幸

  1、通过自己的阅读,大家都对海伦凯勒有了独特的认识,文章的那个自然段体现了海伦的不幸呢?请大家来看课文第一自然段,指名读。余生思考:

  哪些语句让你真切地感受到了海伦的不幸。

  (1)天哪,谁能想到她才是一个一岁半的娃娃呀!从此,小海伦与有声有色的的世界隔绝了。她面对着的是无边无际的黑暗和死一般的沉寂。她不能喊一声“妈妈”,也不能倾诉自己心中的希望和要求。

  (2)从“隔绝”你看出什么?

  (3)创设情景,指导朗读。

  (三)体会海伦的奋斗精神

  1、海伦的命运是怎样的?我们来看课文的最后一段,看一看文章又给我们展现了一位什么样的海伦凯勒呢?

  2、海伦·凯勒取得成功靠的是什么?

  (四)体会不屈不挠,感受“爱”的力量

  下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2-7自然段,文章中哪些语句体现了海伦·凯勒的不屈不挠呢?请你找出来,并在旁边作出简单的批注,

  1.出示:她不分昼夜,像一块干燥的海绵吮吸着知识的甘霖。她拼命摸读盲文,不停地书写单词和句子。她是这样地如饥似渴,以至小小的手指头都摸出了血。

  (1)齐读,你发现有哪些词语值得我们注意?

  (2)自读想象画面。

  (3)让我们带着自己的想象走进海伦的世界。(创设情景)

  (4)请同学们睁开眼,你看到了哪些画面?我们来交流一下(多生说自己描绘的画面,师相机评价)

  (5)引导朗读,表达对语句的理解。

  2.方法总结:同学们,刚才我们通过一读找词句,二读谈感受,三读想画面的方法深入理解这句话,感受到了海伦的“不屈不挠”,用刚才总结的 “三读”学习法,找一找文中还有那处语句能让我们感受到海伦的不屈不挠呢?自学这句话(2分钟)

  3.出示:为使我的伙伴——即使是最亲密的伙伴——能听懂我的话,我夜以继日地努力,反复高声朗读某些词语或句子,有时甚至要读几个小时,直到自己觉得读对了为止。我每天坚持着练习,练习,练习……

  汇报:指名(1)哪些词句跃入了你的眼帘呢?谈一谈你的理解。

  (2)你看到了什么画面?

  (3)都通过你的读,把你的理解读出来吧!

  4.当假期到来时,海伦的功课也告一段落。她回到家中,大声喊道:“爸爸,妈妈,我回来了!”

  (1)这一声“回来”,她仅仅是想告诉爸爸妈妈,她回来了么?

  (2)这一声“爸爸,妈妈,我回来了!”浸透着海伦多少奋斗的泪泉啊?此时此刻父母心中的兴奋之情无以言表,他们只有把海伦紧紧地抱住。

  三、深入体悟,升华认识。

  1.是什么让海伦发生了如此大的改变呢?是什么支撑着海伦,让她不屈不挠地同命运作斗争呢?

  2、出示名言

  3、写出你学习本课后的理解和启示。

  四、总结

  这就是海伦·凯勒,图片中的老人,是那么安详,她一边用手读着这多彩的世界,一边凝视着远方,虽然她看不到,但我们却分明看到了一双世界上最明亮的眼睛,看到了一个世界上最伟岸的巨人。同学们,让我们以海伦凯勒共勉,当我们意志消沉时,让我们想起她——海伦凯勒,学会坚强,学会抗争;当我们遭遇挫折时,让我们想起她--——海伦·凯勒,学会感恩,懂得回报。相信在她的指引下,我们一定也会像海伦·凯勒一样,拥有一个光明的未来!

  【作业设计】

  【板书设计】

  海伦·凯勒

  不幸

  不屈不挠

  爱

  【目标达成检测样题】

  1、形近字辨析组词。

  躁( ) 脾( )

  燥( ) 牌( )

  挠( ) 摸( )

  浇( ) 莫( )

  2、选词填空

  (1)、暴躁 干燥

  他是个脾气( )的人。

  这些天非常地( ),要注意防火。

  (2)、倾注 倾诉

  她有一肚子的委曲,却不知该向谁( )。

  奶奶在小红身上( )了所有的爱

《海伦·凯勒》教案6

  教学目标:

  1. 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体会海伦不屈不挠的学习精神。

  2. 结合课文内容说出“如饥似渴”“夜以继日”等词语的含义。

  重点: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体会海伦不屈不挠的学习精神。

  难点:结合课文内容说出“如饥似渴”“夜以继日”等词语的含义。

  一、复习导入

  1. 这一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海伦凯勒》,请生来读词语。

  出示:双目失明 双耳失聪 与世隔绝

  吮吸甘霖 如饥似渴 夜以继日

  2.上一节课,我们认识了海伦凯勒,谁来说说看海伦凯勒是个怎样的人呢?

  生:是一个不屈不挠的人。

  师:我们知道只有面对困境才能看出不屈不挠的精神,海伦凯勒面对着怎样的困境?她又是怎样不屈不挠的?你能用上面的词语来说说看吗?

  (海伦凯勒在双目失明、双耳失聪,整个人与世隔绝的情况的情况下,如饥似渴的学习盲文,夜以继日的练习说话,最终她终于成功学会了说话,并考上了大学。)

  师:课文主要是通过这两件事来写海伦凯勒不屈不挠的精神的。

  板书:学习盲文 练习说话

  二、精读感悟

  1. 请生自由读读第一小节,并且想一想海伦凯勒双目失明、双耳失聪算不算是一个大困难?你从哪看出来的?

  出示:天哪,谁能想到,当时的她才是一个一岁半的娃娃呀!

  从此,小海伦与有声有色的世界隔绝了。她面对着的是无边无际的黑暗和死一般的沉寂。她不能喊一声“妈妈”,也不能倾诉心中的希望和要求。

  师:什么是无边无际的黑暗?什么是死一般的沉寂?

  一岁多的孩子听不见也看不到会怎样,当她处在这样情况下什么都说不出来,该是多么害怕呀!

  齐读。(指导学生读出痛惜之情)

  2. 就在这时,沙利文老师出现了,并且开始教海伦凯勒学习盲文,拼单词。

  师:同学们,对于一个看不见也听不见的人该怎么学习呢?这算不算是个大困难?

  出示:这时,一股清凉的水在海伦手上流过,沙利文在海伦的另一只手上拼写了“水”这个单词。海伦猛然醒悟,原来“水”就是这种清凉而奇妙的东西呀!她心中充满了前所未有的喜悦,感到生命有了新的开始。

  (引导学生海伦只能通过手的触感才能学习,可见其困难之大。通过前所未有的喜悦体会海伦的惊喜)

  过渡:下面我们来看看海伦凯勒是怎样不屈不挠的战胜困境的。

  3.请生快速浏览2至5小节,找一找海伦凯勒在学习盲文的过程中你从哪里体会到她不屈不挠的精神?

  出示并齐读:她不分昼夜,像一块干燥的海绵吮吸着知识的甘霖。她拼命摸读盲文,不停地书写单词和句子。她是这样地如饥似渴,以至小小的手指头都摸出了血。

  师:你从哪里看出海伦的不屈不挠的学习精神呢?

  (1) 不分昼夜地学习(无论白天还是黑夜,海伦凯勒的心中只有学习,可能她的家人看见了会说什么呢?可她不听,依旧努力学习)

  (2) 拼命摸读盲文,以至手指头都摸出了血(相机出示盲文的图片,通过直观的感受体会这手指头得摸多少下才能摸出血来。联系生活中我们被尖锐物体弄伤手指的情况,体会海伦凯勒在疼痛的情况下依旧努力学习)

  (3) 如饥似渴的学习(很好,这个词是什么意思呢?好像饿了要吃饭,渴了要喝水一样的学习。同学们,当我们饿了、渴了的时候会怎样呢?我们会迫不及待的喝水,狼吞虎咽地吃饭。海伦凯勒便是抱着这样迫切的心情来努力学习的.)

  师:同样的意思我们还可以换成一句话来说,哪一句话表达的意思正和如饥似渴一样呢?

  生:她不分昼夜,像一块干燥的海绵吮吸着知识的甘霖

  师:干燥的海绵碰到水会怎样呢?会不停吮吸,直到装得满满的,饱饱的。我们说比喻句的本体和喻体之间肯定有相似之处,海伦和海绵的相似之处在哪?

  生:海伦迫切地吸收知识就和海绵吸收水一样。

  师:那我们可以将这个比喻句删掉吗?

  出示并齐读:她不分昼夜拼命摸读盲文,不停地书写单词和句子。她是这样地如饥似渴,以至小小的手指头都摸出了血。

  生:这样的话就不能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海伦凯勒的如饥似渴。

  出示:早晨,太阳还没有升起,海伦在

  夜很深很深了,万物进入梦乡,海伦却

  一阵阵倦意袭来,海伦打起精神,她在

  师:很好,海伦凯勒是那么的努力,达到了忘我的境界。我们可以想像一下这情景,这才是如饥似渴呀!

  4. 就这样,海伦学会了阅读、书写和算术,学会了用手指“说话”。对于正常人而言轻而易举能做到的事,小海伦花了更多的努力。再比如说话,对我们来说极其简单的说话,小海伦需要怎样学习呢?

  生回答

  出示:富勒发音时,要海伦把手放在她的脸上……这种完全靠触觉学习说话的方法,其艰难程度可想而知。

  师请同桌两人模仿试试看,这样能知道对方说了什么吗?从而体会海伦学习说话的困难之大。

  师:那么海伦又是怎么做的呢?

  出示:我夜以继日的努力,反复高声读某些词语或句子,有时甚至要读几个小时,直到自己觉得读对了为止。我每天坚持着练习,练习,练习……

  (1) 夜以继日(联系不分昼夜,体会海伦无论是白天还是黑夜都不放弃练习)

  (2) 反复(不停地重复几个小时,却不放弃)

  (3) 省略号(关注每一个标点符号,省略号让我们看到了不断地练习)

  5. 从这些字词中我们既看到了海伦学习的不容易,又看到了她不屈不挠的学习精神。功夫不负有心人,只要努力就有收获,海伦终于学会说话了。当她回到家里,面对爸妈又说了什么呢?让我们齐读第7小节,读出海伦当时的激动之情。

  三、升华感悟

  1.海伦不屈不挠的精神并没有停止,请同学们默读第8小节,想一想海伦还做了哪些事呢?

  生:考上大学、决心帮助残疾人士、写书……

  师:既然还有这么多事,为什么作者不写呢?

  生:抓住重点事件体现人物品质

  (板书:重点突出、详略有致)

  2. 小海伦面对这样的困境也能坚持努力学习,同学们,我们还有什么理由说不呢?

  四、布置作业

  1.试着将海伦凯勒不屈不挠学习的故事说给比你小的弟弟妹妹听,说的时候可以围绕老师课前出示的关键字词。

  2.有兴趣的同学可以看看《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板书设计:

  海伦凯勒

  学习盲文 重点突出

  练习说话 详略有致

《海伦·凯勒》教案7

  课题

  8海伦·凯勒

  主备者

  沈筱春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绿线内的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结合课文语言环境,了解课文中引号的用法。

  4、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体会海伦不屈不挠的精神。

  教学重点

  结合课文语言环境,了解课文中引号的用法。

  教学难点

  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体会海伦不屈不挠的精神。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其中两条绿线内的生字只识不写。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检查学生预习情况,理解文中部分重点词句。

  4、学习第一段,体会海伦·凯勒所面对的种种不幸。

  教学重点

  初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

  教学难点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文中部分重点词句。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调整与反思

  一、揭题,导入新课。

  二、初读课文。

  三、再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

  四、学习第一段。

  五、小结。

  六、布置作业。

  1、谈话:

  今天,我们要来一起认识一位平凡而又伟大的女性,她是一个享誉世界的作家、演说家、教育家,她的名字是——

  2、师生共同板书。

  指导写好生字“勒”字。

  3、对于海伦·凯勒,你们有什么了解?能为大家介绍一下吗?

  出示图片及介绍:

  海伦·凯勒,是美国盲聋哑女作家和残障教育家。她一生共写了14部著作,被美国《时代周刊》评选为20世纪美国十大英雄偶像。《我的生活》是她的处女作。

  4、多么了不起的人物!让我们满怀冲进之情再来读这个伟大的名字。

  1、过渡:海伦·凯勒究竟是怎样一位杰出的人物呢?通过读书或许我们能找到答案。

  2、布置自读要求:

  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思考:海伦·凯勒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

  3、检查生字词。

  1)出示:

  暴燥干燥脾气

  不屈不挠哑口无言

  吮吸玫瑰安妮甘霖

  指导:

  吮、霖——应读前鼻音;

  挠、妮——声母应读n。

  2)这些生字在书写时有没有需要特别注意的地方?

  3)完成书中生字表描红。

  4、指名分小节朗读课文。

  师生共同评析。

  5、在朗读过程中,交流预习情况,并进行质疑,集体交流。

  6、交流:海伦·凯勒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

  1、再读课文,思考:课文写了关于海伦·凯勒的哪些事情?尝试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2、尝试分段,交流段意。

  第一段:讲海伦在一岁半时,一场大病给她带来的灾难。

  第二段:在沙利文老师的帮助下,海伦如饥似渴地学习盲文,拼写单词。

  第三段:海伦经过艰苦的努力,学会了说话。

  第四段:海伦大学毕业时,决心像自己的老师一样,为更多和自己一样不幸的人服务。

  1、有同学说小海伦是不幸的'是可怜的,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相机出示第一自然段。

  2、哪个词语最鲜明﹑最刺目?你体会到了什么?

  1)谁能读一读,读出你的感受?

  2)(配乐)不幸的小海伦当时才是一个一岁半的娃娃,命运却让她“从此——(引读)”

  3、联系自身,进行体会:

  1)春天来了,大自然多美啊,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2)(配乐)练习说话:

  她看不到(),听不到(),她也不能()。

  3、海伦是多么不幸啊!这种痛苦压在她幼小的心灵上,连说都说不出来。你体会到了吗?。

  小海伦牵动着我们的心,她的未来究竟是怎么样的呢?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完成习字册。

  1、学生齐答。

  2、跟老师板书课题。

  3、学生交流预习时搜集的资料。

  4、再次齐读课题。

  1、默读课文,完成自读作业。

  2、指名读。

  领读。

  学生齐读。

  3、学生集体交流。

  4、学生练习描红。

  5、分小节朗读,仔细听,共同正音。

  6、学生交流,并进行质疑,理解书中出现的词语。

  7、学生回答。

  预设:不幸、可怜、坚强、不屈不挠……

  1、交流:

  1)生病致残

  2)学习盲文

  3)学习说话

  4)奉献一生

  2、小组讨论:

  1、交流。

  2、指名读。

  3、学生齐读。

  4、学生交流:

  看到——

  听到——

  5、完成说话练习。

  6、学生齐读。

  板书设计:

  8海伦·凯勒

  不幸、可怜、坚强、不屈不挠……

  课题

  8海伦·凯勒

  主备者

  沈筱春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绿线内的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结合课文语言环境,了解课文中引号的用法。

  4、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体会海伦不屈不挠的精神。

  教学重点

  结合课文语言环境,了解课文中引号的用法。

  教学难点

  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体会海伦不屈不挠的精神。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结合课文语言环境,了解课文中引号的用法。

  2、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体会海伦不屈不挠的精神。

  教学重点

  结合课文语言环境,了解课文中引号的用法。

  教学难点

  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体会海伦不屈不挠的精神。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调整与反思

  一、复习导入。

  二、学习第二段。

  三、学习第三段。

  四、学习第四段,完成小练笔“假如我是海伦……”。

  五、总结全文并布置作业。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到小海伦是不幸的,你从哪里体会到的?

  2、出示第一段,引读:从此……希望和要求。

  1、提问:小海伦此时最渴望的是什么?

  2、过渡:就在这时,有一个人走进了她的世界,给她的心灵注入了清泉。她就是——

  3、有了沙利文老师的帮助,在海伦身上发生了哪些变化呢?

  4、而这一切,都是缘自与一次与水的接触。出示:第三自然段。

  提问:为什么这么平常的水给海沦如此巨大的触动?

  5、海伦又是怎么来学‘知识’的呢?

  自由读第4自然段,划出感受最深的地方,可以在空白处写感受。

  出示:她不分昼夜……都摸出了血。

  1)哪些词语让你感受深刻,说说你的体会。

  2)只是学了几个单词就让手指摸出了血,学会阅读、算术,又要付出多少努力啊!

  这份努力,你体会到了吗?

  6、如此刻苦的学习,海伦有了什么样的收获?

  出示:我常常感觉到……纷纷扬扬地落下来。

  1)从海伦的描述中,你能体会她的心情吗?

  2)和以前的海伦及她所处的世界对比,有什么不同?

  3)多美的世界啊!怎能不读一读?

  7、小结:知识打开了海伦地眼界,增强了海伦生活的勇气和信心,海伦在艰苦的学习中享受着生活的乐趣,使她对生活更加热爱。

  1、海伦又开始了新的挑战,出示:为使我的伙伴……练习,练习,练习……

  2、学说话对于海伦来说很难,她要“练习、练习、练习……”才能让“最亲密的伙伴”听懂她的话。但第7节中说她说话已和一般人没什么两样了。海伦付出了多少的心血和汗水啊?

  引导学生想象没有眼睛,没有耳朵学说话的艰难。

  3、这一段话虽然简短,但是其中饱含着海伦所付出的心血与汗水,让我们一起再来体会体会!

  1、同学们,海伦一岁半就失明、失聪,但她后来学会了盲文,学会了说话……你认为是谁给了海伦生活的勇气?

  2、正是靠周围人给予的关爱,唤起了海伦对生活的热爱,创造了伟大的奇迹。

  3、假如你就是海伦,你会做些什么呢?完成小练笔:“假如我是海伦……”

  4、集体交流。

  5、出示第8自然段,联系全文思考:为什么海伦让世人永远难忘?

  课件出示海伦作品摘录。

  1、课文的最后,我们再来看一下这位感动我们,感动世界的人吧!(出示海伦图片,并引读)记住一种精神/不屈不挠/战胜命运的精神/请记住——海伦﹒凯勒

  记住一种品格/热爱生命/忘我付出的品格/请记住——海伦﹒凯勒

  记住一个人/一个值得永远怀念的人/一个永远激励我们不断向前的人/请记住——海伦﹒凯勒

  2、课后找找海伦·凯勒的作品读一读。

  1、学生回答。

  2、齐读。

  1、交流。

  2、齐声说:安妮·沙利文老师。

  3、默读第二段,思考并回答。

  1)猛然醒悟。

  2)开始学习。

  3)学会和人交流,表达自己的感受。

  4、海伦开始学会学习,“知识”才是让海伦喜悦的真正原因。

  5、自由读第4自然段,划出感受最深的地方,写下感受。

  6、学生交流:

  1)不分昼夜吮吸拼命不停地如饥似渴。

  2)指名读,齐读。

  7、学生交流。

  1)预设:开心、喜悦……

  2)交流。

  3)学生齐读。

  1、齐读海伦的话。

  2、学生想象,并交流。

  3、学生齐读。

  1、学生回答:老师、父母、朋友……

  2、完成小练笔。

  4、默读思考并交流,感受海伦不屈不挠的精神。

  学生齐读。

《海伦·凯勒》教案8

  一、课标、教材、学生分析:

  课标第三学段(5-6年级)------在阅读中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叙事性作品,了解故事梗概,能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喜爱、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

  课标第四学段(7-9年级)------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分析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对文章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分析、解决疑难问题。在阅读中了解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

  《我的老师》是七上第二单元第三课。本单元属于写人记叙性文章,都同属于几件事写一个人,属于比较复杂的写人文章。这对于刚入初中的学生来说,学起来有一定的难度,所以对他们不要太苛刻的要求。本课《我的老师》和其他三课的写人文章比较起来突出特色是采用侧面描写和独特的心理描写,这又是本课的学习重点和难点。

  二、教学目标设计(三维目标):

  1、知识与能力:①了解海伦凯勒和安妮莎利文两个传奇人物的传奇人生。②找出文中莎利文老师教“我”学习的具体事例,理清文章思路,并概括大意。③通过分析本文独具特色的写人手法,积累写作技巧。

  2、过程和方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让学生在阅读中品味,在品味中质疑,在质疑中撞击,最终悟出文章之妙。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学习和探索的过程中领会莎利文老师对学生深沉的爱,懂得珍惜和回报所有人对自己的爱,以及海伦顽强勤奋的精神和坚韧不拔的毅力。

  三、教学重难点设计:教学重点——理清文章思路,侧面描写的方法。教学难点——反衬手法的运用,了解独特的心理描写————心理感悟能力。在海伦,除了双手,就剩下她的慧心了,一切只能通过她的心灵去体会和感受。这种心理描写和其他做平的心理描写是不同的。

  四、教学方法设计:读、议(合作探究)、讲授。

  五、课时与教具:1课时;多媒体。

  六、课前准备:朗读课文,借助工具书和课文注释完成字词过关;查资料了解海伦凯勒和安妮莎利文两个传奇人物的传奇人生;理清文章思路,概括文章内容。

  七、教学流程设计

  一、课文导入并检查课前落实情况。

  马克吐温曾说,19世纪出了两个杰出人物:一个是拿破仑,一个是海伦凯勒。拿破仑是法兰西第一帝国皇帝,曾率领法国军队横扫整个欧洲,战功赫赫。海伦凯勒是谁呢?课文中另一个主要人物又是谁呢?(请同学发言)。检查给加点字注音字词情况: 纳nà闷 启蒙méng 预兆zhào 无垠yín 琢zhuó磨 毛坯pī 绚xuàn丽

  迷惑huò不解 灌guàn注

  二、梳理文章思路、并概括主要内容(合作讨论,师点拨明确,学生概括意思可能不够准确。学生应该从写沙利文这角度去概括,就会减少意思概括的偏差):

  第一部分(1--3)写莎利文老师到来之前“我”的心情。

  第二部分(4-26)写莎利文老师对“我”的教育情况。

  第一层:(4---8 )写莎利文老师教“我”识字,初步表现了莎利文老师的教育能力。

  第二层:(9---12)写莎利文老师带“我”认识大自然,体现沙利文老师高超的教学本领。

  第三层:(13--26)写莎利文老师教“我”理解“爱”“思考”这样抽象概念,进一步对

  沙利文老师的教育艺术加以赞扬。

  第三部分(27)写“我”对老师的感激之情。

  三、合作探究

 (一)老师教给了“我”什么?

  1、教“我”学知识

  ①利用触觉教“我”识字。(4段)

  ②新旧娃娃的对比,教会我在比较中学习知识。(5段)

  ③利用触觉体会、感触“水”这个词,进而激发我学习的热情。(6段)

  2、教“我”了解认识大自然:有美的一面;也有不仁不善不友好的一面。

  ①让我懂得了阳光和雨露能使植物生长,鸟儿会为自己筑巢,松鼠、鹿、狮子等动物会为自己觅食做窝。(9段)

  ②调动我的听觉、嗅觉器官,教我从森林中散发的芳香,从青草丛的叶片中体会大自然的美,并向我描绘地球的形状。(9段)

  ③为了让我直接感受自然,更深刻地了解自然,也为了培养我对生活的信心,还让我一个人高高坐在树枝上迎接雷雨的到来。(10、11、12段)

  3、教“我”理解爱

  ①用接吻、抚摸等触觉(形体语言)让我感受爱。(14段)

  ②教我穿珠子,当我穿错了,非但不责怪,反而更耐心和蔼,用这件事让我感受爱,并启发我思考。(21段)

  ③用诗一般的语言,向我阐释“爱”,灌输“爱”。(25段)

  (二)、你觉得莎利文老师是怎样一位老师?海伦性格特点?(同学各抒己见)

  师点拨:莎利文老师是一个非常耐心和蔼,充满爱心,循循善诱,有高超教育本领的人。

  海伦是顽强勤奋的精神和坚韧不拔的毅力的人。

  (三)本文题目是“我的老师”,但为什么要花那么多笔墨写自己?

  作者一味的提及自己的经历,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作者本人身体条件决定的,海伦没有视力没有听力她不可能看到老师的外貌、动作、神态等,也不可能听到老师的声音,她只能用心去感受莎莉文老师的爱;二是因为作者的写作手法是侧面描写。 侧面描写也叫间接描写,就是把与描写对象有关的人或事物刻画、描绘出来,从而映衬、烘托所要描写的对象。作者通过写自己的成长、成就来表现老师是一个非常耐心和蔼,充满爱心,循循善诱,有教育智慧的人。

  (四)写沙利文老师到来之前“我”的心情是“纳闷和痛苦”,“感到疲倦和寂寞”,这和下文老师到来有关系吗?这是一种什么写作方法?

  这是反衬的写法。反衬出老师对海伦影响很大。

  映衬是用乙事物来做甲事物的陪衬,以突出事物的修辞,可以分为正衬、反衬。正衬即用一种与本体事物一致的观点和景物,从正面去陪衬、烘托本体事物的格式。反衬即用一种与本体事物相反或对立的观点和景物从反面去陪衬、烘托本体事物的'格式。

  (五)了解独特的心理描写。

  仅凭触觉来感受世界的海伦对世界十分敏感,这完全靠她的心理感悟能力。如作者如何知道有人要来到他家的?她是通过“母亲的动作”(是“示意”的动作,而不是母亲的吩咐或通知)、“人们进进出出、忙个不停的迹象” 等,从而“猜测会有不寻常的事发生”。这里的猜道出了海伦的生存和发展的一切根源。在海伦面前,一切只能通过她的心灵去体会和感受。因此,她的心理感应能力无比发达。文章正是通过这样心里感应的描写来赞颂沙利文小姐的。这种心理描写和别的作品心理描写是有区别的,应认真体会。

  四、中心思想:

  本文通过写沙莉文老师教我学知识:教导“我”认识具体事物,教我热爱大自然和教我懂得什么是爱:高度的赞扬了老师的教育技巧与爱心,表达了我对老师的感激与崇敬之情。

  五、写作特点(请同学们归纳):1、巧妙的侧面描写;2、反衬手法的运用;3、独特的心理描写。

  六、 课堂小结

  “吃水不忘挖井人”,海伦的成功离不开沙利文老师的辛勤培育,她深深地知道没有沙老师最初的耐心教育和引导,就没有她的今天。对老师的歌颂也体现了海伦对老师的尊重。只有懂得感恩的人才有机会获得成功,只有尊重别人,别人才会为你真心付出。

  七、作业布置:1、课外魏巍《我的老师》;2、熟读课文;3、完成课外习题。

  八、板书设计

  莎利文  付出                感激  海伦

  (耐心、爱心、超教育本领) (顽强勤奋的精神和坚韧不拔的毅力)

  侧面描写

  主要写作方法------------------------------------------

  反衬手法

  独特的心理描写--------------------------------------------------心理感悟能力

《海伦·凯勒》教案9

  我国第一位少年聋人大学毕业生、中国的“海伦.凯勒”周婷婷今年被美国加劳德特大学录取,近日她已奔赴这所世界上一流的聋人大学攻读心理咨询专业硕士学位。

  周婷婷从小失去听力,曾是个全聋全哑的小女孩。富有爱心的父亲周弘不忍女儿一生生活在冰冷寂寞的'无声世界之中,他一边为女儿四处求医治病,一边对女儿进行语言基础训练。几百个日日夜夜的艰辛与努力终于创造了奇迹,聋哑女儿不但开口说话了,而且与正常儿童一样走进了学校。周婷婷6岁已认识20xx个汉字;8岁能背出圆周率小数点后1000位数字,创造了吉尼斯世界纪录;10岁时,她与爸爸共同完成12万字的童话故事《从哑女到神童》;16岁她以优异的成绩提前学完高中课程,考入辽宁师范大学教育系,成为中国第一位少年聋人大学生;她的毕业论文《聋人如何适应主流社会》被指导教授称赞为“可以成为载册的精品”。大学毕业后,周婷婷又以优异的成绩通过托福考试,并通过国际互联网向加劳德特大学“推荐”自己,最终接到校方发出的录取通知书。

  婷婷的人生定位是做一个自己快乐并能给别人带来快乐的人,为聋人服务是她最强烈的愿望。因此,她选择到全世界对聋人的心理世界研究最多、最新的美国加劳德特大学心理咨询专业去学习。在赴美读书之前,周婷婷像海伦.凯勒一样创作了自传小说《无言的歌》,最近将由江苏文艺出版社出版。

《海伦·凯勒》教案10

  一、教学要求

  1、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绿线内的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能结合课文内容说出“她心中充满了前所未有的喜悦,感到生命有了新的开始”,“知识打开了海伦的眼界,增强了海伦生活的勇气和信心”等句子的含义。

  4、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体会不屈不挠的学习精神。

  二、教学难点

  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体会不屈不挠的学习精神。

  三、教学时间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揭题,导入新课。

  1、中国的张海迪、南京的聋哑儿童周婷婷的事迹你们听说过吗?谁来向大家介绍一下。

  2、今天我们要学习一位外国大姐姐的事迹,她就是海伦·凯勒。

  简介:

  海伦·凯勒,美国女学者,一岁半时因病成了一个盲聋哑人。在家庭教师沙利文热情关怀、精心辅导下,她凭着自己顽强的毅力,学习数学、自然、法语、德语,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哈佛大学女子学院,1940年毕业。她在一生中完成了14部著作,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了盲人福利和教育事业,赢得了世界舆论的赞扬。

  3、本文讲了她的什么事呢?

  二、初读课文

  1、出示生字词卡片,开火车朗读,纠正读音。识记字型。

  2、指名朗读课文,检查预习情况。

  提示:“吮”不要读成yun,霖应读前鼻音,“挠”声母是n。

  3、默读全文,思考:课文主要写了哪些内容?哪些地方读不懂,做上记号。

  (课文主要讲了海伦在老师指导下摸盲文,拼写单词,艰苦地训练自己的说话能力。

  三、理清脉络

  1、轻声读课文,想想课文可以分几段,每段讲了些什么?

  2、分小组讨论。

  3、全班汇报。

  第一段:讲海伦在一岁半时,一场大病给她带来的灾难。

  第二段:在沙利文老师的热情关怀、精心辅导下,海伦如饥似渴地学习盲文,拼写单词。

  第三段:海伦经过艰苦的努力,使自己的说话能力和一般人没什么两样。

  第四段:海伦大学毕业时,决心像自己的老师一样,为更多和自己一样不幸的'人服务。

  4、分段朗读。

  四、作业

  1、用钢笔描红,临写。

  2、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

  课文主要写了海伦哪些事情?

  二、学习课文第一段

  1、默读第一段,思考:这一段告诉了我们什么?你是从哪儿知道的?

  2、同桌交流。

  3、出示词句。

  双目失明双耳失聪隔绝倾诉

  天哪,谁能想到,当时,她才是个一岁半的娃娃呀!

  她面对着的是……她不能……也不能……

  4、从这些词句中你能看出什么?朗读,体会她的痛苦和悲哀。

  5、假如是你,你会怎么想,怎么做?

  海伦又是怎么做的呢?

  三、学习课文第二段

  1、就在这时,沙利文老师来到了海伦身边,她是怎样做的?默读课文,划出有关句子。

  2、四人小组讨论。

  3、集体交流:

  (1)沙利文老师开始怎样教海伦摸盲文、拼单词的?后来呢?

  理解句子“沙利文老师把海伦的一只手放在……拼写了‘水’字。”从这里可以看出她是一位怎样的老师?(有耐心、有智慧,善于启发海伦用触觉去学习知识)

  “沙利文老师心疼地布用把他的手指一一包扎起来。”(老师倾注了更多的爱)

  读课文,读出老师对海伦的期待、鼓励、爱护。

  (2)海伦开始的表现怎样?

  理解她心中充满了前所未有的喜悦,感到生命有了新的开始。

  “猛然醒悟”说明了什么?读后你知道了什么?(老师的爱给了海伦巨大的信心和力量)

  (3)海伦接着做的是什么?找出句子读一读。

  理解:“学会了……学会了……”“她不分昼夜,像一块干燥的海绵吮吸着知识的甘霖。”

  读了上面的句子,你体会到了什么?(海伦坚韧不拔的学习精神)

  反复朗读,体会海伦在学习中所经受的常人难以想象的磨练和他的顽强的毅力。

  (4)“知识打开了海伦的眼界,增强了生活的勇气和信心。”从哪里体会出来?

  朗读,体会出心中美丽的世界和她对生活的无比热爱。

  四、有感情朗读第二段,进一步体会老师对海伦的爱和海伦对知识的渴求。

  五、作业

  1、抄写词语

  2、朗读

  3、造句

  第三课时

  一、复习

  1、用“喜悦”、“如饥是渴”说一句话。

  2、朗读第二段,沙利文老师开始怎样教海伦摸盲文、拼单词的?海伦又是怎样拼命学习的?

  过渡:海伦是怎样学说话的?

  二、学习课文第三段

  1、指名朗读,思考:萨勒老师怎么教海伦说话的?海伦是怎样练习的?

  2、同桌互读并讨论。

  3、全班汇报。

  理解:“萨勒让海伦摸清……怎样发音。”这是靠什么来学习说话。

  “我夜以继日的努力,反复高声朗读……”“夜以继日”是什么意思?从这句话中你体会到什么?(海伦学说话的艰辛以及她拼命学习的精神。)

  你能通过朗读把海伦的精神读出来吗?

  4、海伦努力的结果是什么?自读理解。

  读、说、朗读体会。

  “她说话的能力和一般人没什么两样了。”应如何读这句话?(读出惊喜、终于成功了的语气)

  “海伦回到家里,大声喊道:爸爸妈妈,我回来了!刹那间,爸爸和妈妈紧紧地抱住海伦,流下了兴奋的眼泪。”

  有感情朗读,说体会。

  三、学习第四段

  齐读,想想海伦为什么会永远流在人们心中。(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为他人服务的精神)

  四、通读全文

  1、自读全文。海伦的哪些做法最让你感动?为什么?读读说说。

  2、你有什么启发吗?

  五、作业

  1、引号有哪些用法?完成课后习题4。

  2、在第2课中,你能找到类似的用法吗?

  3、把这个故事讲给父母听。

  板书:

  海伦·凯勒

  生病失聪失明

  奋斗复聪复明不屈不挠奋斗

  奉献永生留名

《海伦·凯勒》教案11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1、有这样一位伟大的女性,她在一岁半时就成了又聋又盲的人,她有耳听不见,有眼看不见,但是她是哈佛大学的优秀毕业生,总统自由勋章获得者,一生完成14部作品的作家、教育家,20世纪美国十大英雄偶像之一。她就是海伦凯勒

  2、请你伸出右手食指,和老师一起工工整整地写下这个名字,这个曾经感动世界的名字海伦凯勒。

  3、让我们一起轻轻地满怀尊敬地念这个名字海伦凯勒(齐读课题)。

  这样一位身有残疾的弱女子,是如何创造出辉煌的成就?这节课,就让我们再次走近她海伦凯勒。

  二、整体感知,走近人物

  1、打开课本,自由朗读课文,思考:你读出了一个怎样的海伦?(学生自主读书,整体感悟人物)

  2、由同学们读书的神态看出海伦凯勒深深地吸引住了大家,现在请你用一个词来形容一下海伦凯勒,你会一下子想到什么词?

  读出了一个不幸、可怜的海伦,一个坚强的、不屈不挠的海伦,还读出了快乐、幸福的,热爱生活、富有爱心的海伦,(学生交流)

  3、文中是怎样评价海伦凯勒的?(用文中的一个词)

  (板书:不屈不挠)这是课文结尾对海伦精神的概括,谁来读出这句话。

  4、我们一起读读这个词,你是怎样理解这个词的?

  5、下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边读边想:你从课文的什么地方读出了不屈不挠的海伦?(教师手指板书)在书上圈圈画画,简单写写自己的感受。

  三、细读课文,感动内心

  (一)1.现在同学们的书本上留下了一道道充满你智慧的标记。谁来说,你找到的第一处句子是什么?

  2、她不分昼夜,像一块干燥的海绵吮吸着知识的甘霖。她拼命摸读盲文,不停地书写单词和句子。她是这样地如饥似渴,以至小小的手指头都摸出了血。

  (1)我们知道,正常人学会阅读、书写、算术,也许并不是什么难事。但海伦却要不分昼夜、拼命摸读、不停书写甚至摸出了血才能做到。从这儿你又想到了什么?请齐读这段话。这段文字仅仅读一遍是不够的。大家再读读,你发现有哪些词语值得我们注意,用笔将它圈出来同桌讨论讨论,可以在旁边写上一些自己的体会。

  (2)交流:抓关键字体会海伦的坚强、不屈不挠。

  A.不分昼夜

  像一块干燥的海绵

  点拨(此时的海伦渴求知识,求知的欲望越来越强烈。每天的开始,海伦就是一块干燥的海绵,吮吸着,吮吸着,直至这块海绵装得满满的,饱饱的。体会海伦的坚强)

  B.拼命摸读

  点拨(我们知道盲文是向外凸出来的,由点数和点位的不同来区分,只能靠着手指慢慢地、仔细地摸读,这样的学习远远比我们正常人来得困难。)

  不停地书写

  点拨(我们能想象海伦当时学习情景吗?边想象边读体会海伦的不屈不挠。)

  C.如饥似渴

  摸出了血

  点拨(当时海伦年仅7岁,为了学习,她小小的手指头竟摸出了血,她会喊一声疼吗?她会哭着去找妈妈吗?她无怨无悔,为的`就是学习,学会阅读。)

  3、齐读这句话。同学们你们知道盲人是怎样读、写盲文的吗?

  盲文是透过点字板、点字机、点字打印机等在纸张上制作出不同组合的凸点而组成,一般每一个方块的点字是由六点组成。盲人需要用心、仔细的触摸这些凸点来辨别是什么字,从而认读;盲人的书写更加困难。需要用食指的指节用力叩击盲文笔,在厚厚的纸上扎下一个个突起的盲文点。长时间书写,手腕、手指都会酸痛,甚至变形。

  4、了解了这个知识,再读这段话,(课件她不分昼夜摸出了血)想说什么?

  学生交流(困难这么多,她还能坚持,不屈服,太坚强了。她多么渴望能学到知识。)

  5、指导学生朗读

  想象着海伦摸读盲文时的艰辛,带着你深深的感动之情读好这些词,这段话。

  (二)还从哪些语句中读出她的不屈不挠精神的?

  1、(第6段)海伦10岁的时候,越来越强烈地想开口说话。父母为她请来盲哑学校的萨勒老师。萨勒发音时,要海伦把手放在她的脸上,用感觉来判断萨勒舌头和嘴唇颤动的情况,以此体会怎样发音。这种完全靠触角学习说话的方法,其艰难程度可想而知。海伦后来在回忆自己的这段学习生活时说:为使我的伙伴――即使是最亲密的伙伴――能听懂我说的话,我夜以继日地努力,反复高声朗读某些词语或句子,有时甚至要读几个小时,直到自己觉得读对了为止。我每天坚持着练习,练习,练习

  (1)首先请同学们想想:海伦既聋又盲,那她是怎样学习说话的?

  (学生指出:海伦把手放在她的脸上,用感觉来判断萨勒舌头和嘴唇颤动的情况,以此体会怎样发音。)

  (2)请学生闭上眼睛,触摸同位的脸,体会一下海伦学习的情形,亲身体验她学习的难度。老师小结:这种靠触觉练习说话的方式,其艰难程度可想而知,所以海伦这样说(师生齐读:为使我的伙伴――即使是最亲密的伙伴――能听懂我说的话,我夜以继日地努力,反复高声朗读某些词语或句子,有时甚至要读几个小时,直到自己觉得读对了为止。我每天坚持着练习,练习,练习

  (3)再联系下文看看(7自然段)后来她说话的能力竟然和一般人没什么两样了当她大声喊道:爸爸,妈妈,我回来了刹那间,爸爸和妈妈紧紧抱住了海伦,留下了兴奋的泪水。

  这是兴奋的泪水,也是心酸的泪水,因为他们仿佛看到海伦曾经

  曾经

  曾经

  (学生思考自由说)

  (4)指导朗读

  让我们体会着海伦说话的艰辛,想象着她付出的常人难以想象的努力,一起来读这段话。

  四、深入体悟,升华认识

  1、正是靠着这种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海伦学会了算术、学会了写字、学会了说话。这也是这篇课文主要告诉我们的。不过,这篇课文还告诉我们海伦凯勒的什么方面?请大家再读读课文,特别注意3、5、8几节,你能有什么发现?

  2、你又对海伦有什么认识?(对生命的喜悦、想象世界的美好、把毕生的精力奉献给残疾人等)通过这些,我们发现,海伦的内心充满了(板书:爱)正因内心有爱,她才感到生命有了新的开始,她才会将世界想象的那样美好,她才会将毕生的精力倾注在残疾人身上。也是爱,才给了海伦不屈不挠、战胜命运的力量。

  3、正是心中充满了爱,海伦才会写出那样多感动世界的文字。慢慢地,知识打开了海伦的眼界,她从无边的黑暗和死一般的沉寂中走出来了,你看,她有时,有时,有时,有时,她就是这样用动人的笔调描绘着她心中看到的世界。此时,你仿佛看到了一个怎样的海伦?(乐观,开朗,热爱生活)

  指导读:幸福的感觉要慢慢

  体验,通过你的声音还有你的表情表达出来吧。自由读。

  四、结合实际,升华认识

  最后,老师借用海伦凯勒在《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一书中的一句话送给大家:

  不要埋怨别人对你设下困难,只要自己努力一把,克服那些困难,即使失败了我觉得也不会太伤心,但我坚信那只是偶然,而必然则是你肯定会成功!《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五、拓展作业,课外延伸

  1、结合海伦凯勒、邰丽华等优秀残疾人的事迹,把自己的感想写下来。

  2、好书推荐:《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海伦凯勒自传》。

《海伦·凯勒》教案12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体验感受、对话交流,感受海伦·凯勒非凡的毅力,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同时也能从海伦的经历中,感受到知识的力量,精神的力量。

  课文解读:

  文章介绍了海伦·凯勒小时因病双目失明、双耳失聪,在家庭教师萨利文老师的帮助下走进了知识的大门。知识给了她生活的勇气与力量,使她享受到无声黑暗世界中独有的美:她在想象中感受世界,用触觉学会了说话……她用自己的一生,告诉所有的奋斗的力量以及生命的美好。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听说活动:

  人能走多远,不要问双腿而要问志向;人能攀多高,不要问双手而要问毅力。我们要为自己树立起高远的目标,不仅是为了争取一种光荣,更为了追求一种境界。不管目标实现与否,人生都会因为这一路风雨跋涉变得丰富而充实。(听力内容)

  谈话导入:

  十九世纪,有一位平凡而又伟大的女性,让世界都为之震惊。她志存高远,坚忍不拔,她用自己奋斗的一生,告诉世人生命的价值,人生的意义。她的名字就是——海伦·凯勒。

  自读课文,了解大意

  1、 学生自由轻声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 第二遍默读浏览,感知大意。

  检查自学情况

  1、 出示词语,指名读,正音。

  双目失明 双耳失聪 有声有色 隔绝 暴躁 脾气 猛然醒悟 前所未有 不分昼夜 吮吸 甘霖 如饥似渴 打开眼界 林中漫步 湖上泛舟 纷纷扬扬 触觉 夜以继日 倾注 不屈不挠

  2、 按照词语的`提示,联系复述课文。

  3、 指名复述,师生评议。

  布置作业

  1、 抄写出示词语两遍。

  2、 查找有关海伦·凯勒的资料。

  第二课时

  交流资料,丰富人物形象

  请学生自由交流收集到的有关海伦的资料,让学生通过资料的交流,加深对海伦这个人物的印象,为更好理解课文中的人物的形象作好铺垫。

  体验感受

  1、 老师请几位同学,给他们蒙上眼睛,塞住耳朵,让后让他们回座位。

  2、 等他们座位后,帮他们恢复正常,请他们谈谈自己双耳失聪、双目失明一刻的感受。

  3、 根据学生的感受,老师.总结,引入新课,特别理解“隔绝”、“黑暗”、“沉寂”、“暴躁”

  4、 感情朗读第一自然段。

  对话交流

  话题一:是什么改变了小海伦,使她从黑暗和沉寂中走出来。

  (可以从萨利文老师的帮助、小海伦自己的如饥似渴的学习、知识打开了海伦沉寂与黑暗的世界等方面谈,鼓励学生有自己的理解。)

  话题二:对于“知识打开了海伦的眼界,增强了海伦生活的勇气和信心”这句话你是如何理解的?

  (引导学生理解海伦在想象中感受自然的美,用触觉学会说话,给世界留下自己的声音。)

  话题三:从海伦的一生中,你有什么感触?

  (这三个话题是教师预设的,在教学时,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加以调整。另外

  在交流对话中,相机引导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在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时同时受到海

  伦人格魅力的熏陶。)

  推荐阅读、拓展延伸

  推荐文章《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推荐影片《海伦·凯勒》

《海伦·凯勒》教案13

  一.复习

  课文主要讲了海伦的哪些事?

  二.学习课文第一段

  1.自读课文,从这一段中你了解了什么?

  体会句子:天哪,谁能想到,当时,她才是一个一岁半的娃娃呀!

  她面对着的是……她不能……也不能……

  2.从这两句话中,看出什么?

  (指导朗读:痛苦悲哀的语气)

  过渡:海伦又是如何做的呢?

  三.学习课文第二、三段

  1.自读课文-思考-小组交流

  Α.是什么改变了小海伦,使她从黑暗和沉寂中走出来。

  “她心中充满了前所未有的喜悦,感到生命有了新的开始。”

  “她不分昼夜,像一块干燥的海绵吮吸着知识的甘霖。她拼命摸读盲文,不停地书写单词和句子。”

  (萨利文老师的帮助、小海伦自己的如饥似渴的学习、知识打开了海伦沉寂与黑暗的世界。)

  Β.对于“知识打开了海伦的眼界,增强了海伦生活的勇气和信心”这句话你是如何理解的?

  (海伦在想象中感受自然的`美,用触觉学会说话,给世界留下自己的声音。)

  (指导朗读第五自然段,体会出海伦心中美丽的世界和她对生活的无比热爱。)

  C.海伦的坚韧不拔的学习精神在她学习说话时更是淋漓尽致。

  “我夜以继日地努力,反复高声朗读某些词语或句子,有时甚至要读几个小时,直到自己觉得读对了为止。我每天坚持着练习,练习,练习……”

  (海轮说话的艰辛以及她拼命学习的精神。)

  (指导朗读。)

  “海伦回到家里,大声喊道:爸爸,妈妈,我回来了!刹那间,爸爸妈妈爸爸和妈妈紧紧地抱住了海伦,流下了兴奋的泪水。”

  (爸爸妈妈为什么而兴奋?说说自己的体会。)

  2.选择令人感动的语句,读读,并交流。

  四.学习课文第四段

  1.齐读课文最后一段,“海伦·凯勒这种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永远留在世人的心中。”海伦为什么会用永远留在人们的心中?

  热爱生活 不屈不挠

  五.齐读全文

  六.作业

  1.用下列词语造句

  如饥似渴 倾注

  2.说说句子里引号的用法(课后练习4)

  3.课外拓展

  推荐文章《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推荐影片《海伦@·凯勒》

《海伦·凯勒》教案14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绿线中的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结合语言环境,了解课文中引号的用法。

  4、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初步体会海伦不屈不挠的学习精神。

  教学重、难点:

  读通读顺课文,了解课文的内容,体会海伦不屈不挠的学习精神。

  教学设备:

  有关海伦的事件介绍的照片、名言及课文配音。

  教学过程:

  第一教时

  一、导入课题,激发情感

  1、 请同学们伸出手,和老师一起工工整整地写一个名字,一个曾经感动世界的名字———海伦﹒凯勒。

  2、 我们来看一看海伦﹒凯勒,(课件出示四幅海伦不同时期的照片)再请大家轻轻地满怀尊敬地念这个名字——海伦凯勒。

  指导正确书写“凯”,这个字容易写错。

  3、交流资料,丰富人物形象 。

  (示海伦的照片)请学生自由交流收集到的有关海伦的资料,让学生通过资料的交流,加深对海伦这个人物的印象,为更好理解课文中的人物的形象作好铺垫。

  过渡:从刚才同学们介绍中,我们已经初步感受到海伦·凯勒身上那种不屈不挠的精神,让我们带着敬佩的心情、带着学习的态度走进课文,用心地读一读课文《8、海伦.凯勒》。

  二、自读课文,读通读顺。

  自读课文 提出要求。一字一字读,一句一句读,把每句都读准确、读通顺。

  三、再读课文,找出本课的成语。

  指名交流。

  出示:有声有色 无边无际 前所未有 如饥似渴 夜以继日 不屈二、四、整体感知,走近人物

  1、 课前我们已读了课文,了解了小海伦的不幸,也走进了小海伦无声无色的世界。同学们还愿意读课文吗?其实读书就是走进课文,与文中的人物对话,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走进人物的内心,认识人物的品格。下面请同学们在读课文时,做到“字字入目,句句入心”,说说你对海伦有怎样的体会?(学生自主读书,整体感悟人物)

  2、 由同学们读书的神态看出海伦﹒凯勒深深地吸引住了大家。现在请你用一个词来形容一下海伦凯勒,你会一下子想到什么词?学生交流。

  3、 同学们,你们都对海伦有了属于自己的感受。不过,在你们的回答中,我注意到这个词,大家请看(板书)——不屈不挠,这是课文结尾对海伦具有精神的概括,而且这个词本身也值得我们去细细品味。

  4、 请大家读读这个词(两遍)怎么来理解这个词?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用波浪线画出能帮助我们理解这个词的句子。

  三、细读课文,感动内心

  1、 现在同学们的书本上留下了一道道充满你智慧的

  波浪线。谁来说,你找到的第一处句子是什么?

  2、 课件出示:她不分昼夜,像一块干燥的海绵吮吸着

  知识的甘霖。她拼命摸读盲文,不停地书写单词和句子。她是这样地如饥似渴,以至小小的手指头都摸出了血。

  (1)、请齐读这段话。你发现有哪些词语值得我们注意,用笔将它圈出来。

  (2)、你发现了什么词?(根据学生回答,相继红色强调:不分昼夜 吮吸 拼命 不停地 如饥似渴)请大家读读这些词,你会有什么发现?(这些词写出海伦的不屈不挠)

  (3)、你能读好这段话吗?请大家练习朗读,读出你的

  体会。指生读,评议

  (4)、 我建议,如果大家想着画面来读,一定能更好地读好这段话。(生齐读)你看到了什么画面?指生交流。

  (5)、 就看到了这些画面吗?来,我们闭上眼睛,用我们的想象走进海伦的世界。

  (音乐声中)师语言描述:也许这是一个早晨,太阳还没有升起,可是你看到海伦已在做什么?她是怎么做的?你看到了吗?夜很深很深了,万物进入梦乡,海伦还是在干什么,你看到了吗?一阵阵倦意袭来,海伦打起精神,她仍在做着什么?连手指头都摸出了血,血在一滴滴落在书上,海伦忍住疼痛,她还在……同学们,你还看到了些什么?

  (6)请同学们睁开眼,看到了吗?你看到了哪些画面?请用你手中的笔,选择你看到的一个画面用文字写下来,让大家都来感受你心中的,让你感动的画面吧!生动笔。

  (7)我们来交流一下你真诚的文字。(多生读自己描绘

  的画面,师相机评价)

  面对无边无际的黑暗和死一般的沉寂,海伦——(生齐)这才是不屈不挠啊!请全班再读这段话。

  3、这段话帮助我们理解了“不屈不挠”,文中还有哪段话能帮助我们理解这个词?

  4、 出示:为使我的伙伴——即使是最亲密的伙

  伴——能听懂我的话,我夜以继日地努力,反复高声朗读某些词语或句子,有时甚至要读几个小时,直到自己觉得读对了为止。我每天坚持着练习,练习,练习……

  (1)又有哪些词跳入你的眼帘?(根据学生回答,突出:夜以继日 反复 甚至 每天坚持)

  (2)学语文就要有这样的敏感,通过关键的词语来理解句子。这段话该怎么读好呢?生练读后齐读。

  (3)当假期到来时,海伦的功课也告一段落。她回到家中,大声喊道:爸爸,妈妈,我回来了!谁来读读这句话?(3-4生读)那个一岁半就双耳失聪、双目失明的小海伦,完全靠触觉学习发音,现在,她说出的每一个字,难道不都是震撼人心的吗?

  四、深入感悟,升华认识

  1、正是靠着这种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海伦学会了“算术”、学会了写字、学会了说话。

  凭着不屈不挠的'精神,海伦又回到了有声有色的世界。

  凭着不屈不挠的精神,海伦考上了哈佛大学;

  凭着不屈不挠的精神,海伦决心像沙利文老师那样把自己全部的爱倾注在残疾人上;

  凭着不屈不挠的精神,海伦一生写下了14部著作,被美国《时代周刊》评选为20世纪美国十大英雄偶像!

  2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海伦文章中那些感动世界的文字。(生读,音乐渐起)

  只要朝着阳光,便不会看见阴影。

  ——《冲出黑暗》

  虽然生命中有很多缺陷,但世界是美好的,无论处于什么样环境,都要不断努力,都要学会满足。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

  不要埋怨别人对你设下困难,只要自己努力一把,克服那些困难,即使失败了我觉得也不会太伤心,但我坚信那只是偶然,而必然则是你肯定会成功!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这些流露真情的文字终将成为我们指路的明灯,照亮我们前进的道路!

  4、读了这篇课文,感受了海伦的语言、行为,现在,同学们,你有什么感受?你有什么话要说?你有什么启发?请你仿照刚才读的名言的形式写一写好吗?生动笔并交流、评价。

  五、 拓展作业,课外积累

  1、只读了关于海伦的一篇文章,大家就有这样深的感受,如果去读一读更多有关海伦的文章,或者去读一读海伦写的书,相信大家一定有更大的收获。老师为大家推荐几本,相信大家一定都会去读的。 课件出示书籍封面:《我生活的故事》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对于一个生活在无边无际黑暗中的女孩,假如给她三天光明,她会做些什么呢?

  海伦生活的故事是否会继续让我们感动呢?也许我们的心灵之光将由此被点燃! 课后请大家去选择一本读一读!

  2、课的最后让我们再来看一看,记住这位感动我们,感动世界的人吧!(出示海伦图片,并引读)

  让我们记住一种精神 / 不屈不挠 /战胜命运的精神 / 请记住她的名字——海伦 ﹒凯勒

  让我们记住一种品格/ 热爱生命/忘我付出的品格/ 请记住她的名字——海伦﹒ 凯勒

  让我们记住一个人/ 一个值得永远怀念的人/一个永远激励我们不断向前的人/ 请记住她的名字——海伦凯勒

  六、板书设计

  海伦·凯勒

  不屈不挠+爱=成功

《海伦·凯勒》教案15

  教材简析:

  《海伦凯勒》是一篇人物传记,课文以感人的笔触向我们介绍了一位与命运抗争的英雄——海伦凯勒。课文讲述了海伦凯勒幼年生病、在沙利文老师的帮助下,在萨勒老师的指导下,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终于学会了盲文,学会了说话,唤起了她对生活的热爱;从不幸中站起来的海伦又把自己全部的爱倾注在其他残疾人身上。字里行间充满了爱的温馨,是一篇对学生进行爱心教育的好教材。

  学情分析:

  这篇,文质兼美,语言更具鉴赏性,但由于学生没有可供借鉴的生活经验和情感储备,对海伦“不幸”的命运,“艰难”的成长过程和“永远留在世人心中”的“奋斗精神”不容易产生共鸣。因此为引导学生从炼字的角度品味优雅、典范的语言,突出学生与文本对话的位置,关注爱读书、会读书目标的达成。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本节课力求让课堂成为真诚对话的生命殿堂,以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架设学生与文本之间交流的平台,使他们经历阅读的亲近、内化、超越的过程,感受与文本对话的充实。《海伦凯勒》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因素,本课教学,力求引领学生反复品味语言,透过文本语言,走进人物内心世界,切身体会她生活、学习的艰难之处和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海伦强烈的求知欲望和与厄运不屈不挠进行抗争的感人精神,以及她对亲人,对残疾人,对社会的强烈的爱心。

  3、适度拓展,激发学生阅读名著《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等书籍的兴趣。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体验、感受、对话交流,感受海伦·凯勒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

  教学难点:

  感受海伦不屈不挠的学习精神和乐观的生活态度。

  教学过程:

  课前互动,做好读书交流准备。

  一、再识海伦,激发兴趣。

  1.谈话激趣,再识海伦。

  这是一篇介绍(人物)的,主要写了哪几件事?

  2.师谈自己初读感受:

  “人走多远,不是问双脚而要问志向;人能攀多高,不是问双手而要问毅力。”联系今天所学的内容,让学生体会,引出“不屈不挠”。(随机板书:不屈不挠)

  二、走近人物,进行对话。

  (一)用心灵与强者对话。

  过渡:请同学们翻开课本,看课后第四题的学习要求:课文中哪些语句表现了海伦·凯勒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画下来,再读一读。(指名读)师变要求并出示:

  品悟感悟

  “不动笔墨不读书”。课文中哪些语句表现了海伦·凯勒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画下来,再读一读,品一品,把你的点滴感悟批注在旁边。

  1.出示:“她不分昼夜,像一块干燥的海绵吮吸着知识的甘霖。她拼命默读盲文,不停地书写单词和句子。她是这样地如饥似渴,以至小小的手指头都摸出了血。”

  (1)指名读,谈初步感受。

  这段文字仅仅读一遍是不够的。大家再读读,你发现有哪些词语值得我们注意,用笔将它圈出来同桌讨论,可以在旁边写上一些自己的体会。

  (2)交流:抓关键词语体会海伦的坚强、不屈不挠。

  A.“不分昼夜” “像一块干燥的海绵”

  (此时的海伦渴求知识,求知的欲望越来越强烈。每天的开始,海伦就是“一块干燥的海绵”,吮吸着,吮吸着,直至“这块海绵”装得满满的,饱饱的。体会海伦的坚强)

  B.“拼命摸读” “如饥似渴” “摸出了血”

  (补充盲文相关资料。引导学生感知海伦无怨无悔,为的就是学习,学会阅读。)

  C.想象画面,文本补白,言语训练。

  师语言描述:也许,这是一个春日的清晨,太阳还没有升起,可是你看海伦已在做什么?一个夏日的午后,早过了吃午饭的时间,但海伦呢?她在做什么呢?我们继续看,秋日的夜晚,夜已经很深很深了,万物进入梦乡,海伦还在干什么?一阵阵倦意袭来,海伦打起精神,她仍在做着什么?寒冷的冬天……同学们,你还看到了些什么?

  请同学们睁开眼,看到了吗?你看到了哪些画面?请用你手中的笔,选择你看到的一个画面用文字写下来,让大家都来感受你心中的,让你感动的画面吧!生动笔。音乐声中,学生深入情境,进行创写。

  交流一下你真诚的文字。选择四名学生配乐朗读自己描绘的画面,老师相机评价。

  (3)指导感情朗读。

  引读:是的,无论是在白天、中午、黄昏、深夜,也无论是春天、夏天、秋天、冬天,海伦她不分昼夜——引读第四自然段重点句

  指读:从你的眼神我发现你的感动了,将你的感动读出来吧!(生读:他不分昼夜——)

  (4)角色体验, “疼”与“不疼中”感受顽强毅力。

  创设情境:小海伦,你才只有7岁,你那稚嫩的小手指都磨出了血,你疼吗?联系上文进行感悟。

  A.疼

  (我很疼,但是为了看外面世界有声有色的世界,我就拼命学习……)

  B.不疼

  (我生活在一个与世界隔绝的无光无声的黑暗世界里,内心好痛苦。我拼命地学习,想冲破这无边无际的黑暗和死一般的沉寂……)

  师:是的,她要打破这样的阻隔,让自己从黑暗沉寂的世界里走出来,融进外面那五光十色的缤纷世界。(随着讲解板画)

  (5)(大屏幕出示)补充原著《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片段,感受莎莉文老师给予海伦无私的爱。

  第一天,我要看人,他们的善良、温厚与友谊使我的生活值得一过。首先,我想长久地凝视我亲爱的老师,安妮·莎莉文·梅西太太的面庞,她就是靠温柔和耐心完成教育我的艰难任务的。我希望从她的眼睛里看到能使她在困难面前站得稳的坚强性格,并且看到她那经常向我流露的、对于全人类的同情心。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师:在莎莉文老师的指导下,海伦不仅学会了阅读、书写和算术,还学会了用手指“说话”。(看看这里的引号是什么作用?)——配乐引读:

  “我常常感觉到一阵微风吹过,花瓣散落在我身上。于是我把落日想象为一座很大的玫瑰园,园中的花瓣从空中纷纷扬扬地落下来。”

  2. 过渡:她要让她的生命开出更美的花儿。十岁时,她强烈地渴望开口说话,可这对于一个失聪失明的她来说,谈何容易?你从学说话这一部分的什么地方体又会到她的不屈不挠?交流第6自然段。

  出示:为使我的伙伴(——即使是最亲密的伙伴——)能听懂我的话,我夜以继日地努力,反复高声朗读某些词语或句子,有时甚至要读几个小时,直到自己觉得读对了为止。我每天坚持着练习,练习,练习……

  (1)齐读,添加括号中的一句后再读。为什么要加上“即使是最亲密的伙伴”?两个破折号说明了什么? (最亲密的伙伴是对自己最了解不过的,她要让自己的伙伴听见自己的声音哪怕就是一点点轻轻的声音,这是她心中的一个小小的愿望,对于我们常人来说是再容易不过的,可是我们的海伦就是为了这样的一个小小的心愿还是孜孜不倦地,刻苦勤奋地,反反复复地学说话!)

  (2)同学们想想:海伦既聋又盲,那她是怎样学习说话的?

  请学生发单词“wrter”的音,并用手触摸,体会一下海伦学习的情形,亲身体验她学习的难度。这种靠触觉练习说话的方式,其艰难程度可想而知。

  (3)回环复沓感情朗读。

  (4)情境渲染(播放视频,聆听海伦的话语)

  我的任务是练习,

  练习,不断地练习

  失败和疲劳时常将我绊倒

  但一想到再坚持一会

  就能让我所爱的人

  看到我的进步

  ——海伦凯勒

  引读:一想到我所爱的人,海伦就——夜以继日地努力,反复高声朗读某些词语或句子,有时甚至要读几个小时,直到自己觉得读对了为止。我每天坚持着练习,练习,练习……

  3.导:是啊,这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但这也是一个充满期待的幸福的过程。你们看——引读第7自然段。

  刹那间,爸爸和妈妈紧紧抱住了海伦,留下了兴奋的泪水。这是兴奋的'泪水,这是—— ,这是 —— 。(学生思考自由说)

  功夫不负有心人,海伦终于成功了,让我们一起分享一下她的激动和喜悦。

  (二)用心灵与自己对话。

  师:天道酬勤!海伦凭借自己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终于学会了说话,此时

  生命的花朵绚丽绽放!(完善板书:勤奋斗)

  此时此刻,你一定有很多感慨要倾诉。请把你最想说的话,大声地充满激情地说出来吧。(名人名言或充满韵味的简练的句子)

  名人评价:

  海伦·凯勒是一个让我们自豪与羞愧的名字,她应该得到永世流传,以对我们的生命给予最必要的提醒。

  ——【比利时】梅特林克、夫人

  我想说: 。

  三、升华情感,拓展延伸。

  1.师小结:

  凭着不屈不挠的精神,海伦又回到了有声有色的世界;

  凭着不屈不挠的精神,海伦考上了哈佛大学;凭着不屈不挠的精神,海伦学会了五种语言,一生写下了14部著作,被美国《时代周刊》评选为20世纪美国十大英雄偶像!

  海伦决心像沙利文老师那样把自己全部的爱倾注在关爱残疾人事业上,下面就让我们一起看一看海伦关心残疾人的一些示例(播放视频)

  2.海伦就这样将爱心传递着,这就是——。(引导板书:全心全意为他人)

  海伦说——(生读,音乐渐起)

  黑暗将使人更加珍惜光明,

  寂静将使人更加喜爱声音。

  我要努力把别人眼中的光明当作我的太阳,

  把别人耳中的音乐当作我的乐曲,

  把别人唇上的微笑当作我的幸福。

  我的身体虽然不自由,

  但我的心是自由的。

  就让我的心超脱我的躯体走向人群,

  沉浸在喜悦中,

  追求美好的人生吧!

  把活着的每一天看作生命的最后一天。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师:这些流露真情的文字终将成为我们指路的明灯,照亮我们前进的道路!

  3.回归板书,升华激情。

  让我们记住一种精神 / 不屈不挠 /战胜命运的精神 / 请记住她的名字——海伦凯勒。

  让我们记住一种品格/ 热爱生命/忘我付出的品格/ 请记住她的名字——海伦凯勒。

  四、书林漫步,课外积累。

  课后阅读海伦·凯勒的作品《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冲出黑暗》等。

  附板书设计:

  8 海伦·凯勒

  摸盲文

  学说话

  不屈不挠勤奋斗

  全心全意为他人

【《海伦·凯勒》教案】相关文章:

《海伦·凯勒》教案03-02

《海伦·凯勒》说课稿06-25

《海伦·凯勒》教学反思02-26

《我的老师海伦·凯勒》教案03-08

《海伦凯勒》教学反思03-22

我的老师海伦·凯勒语文教案08-15

敕勒歌教案09-13

我的叔叔于勒教案09-14

《敕勒歌》教案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