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育文网>教学文档>教案> 小班教案

小班教案

时间:2024-02-09 07:25:28 教案 我要投稿

小班教案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总归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班教案4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班教案

小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欣赏散文,初步感知散文内容。

  2.学习词汇:飘落、爬、躺、坐、游、藏等。

  活动重点:

  理解故事内容,感知秋天的美.

  活动难点:

  学习词汇:飘落、爬、躺、坐、游、藏等。

  活动准备:

  flash动画课件、录音机、相关磁带、《幼儿画册》

  活动过程:

  1.导入:调动已有经验,感知秋天树叶的变化。

  师:秋天到了,书上的树叶有什么变化呢?

  师总结并引出散文内容:秋天到了,树上的叶子变红了,变黄了,纷纷掉落下来,它们都掉到了哪些地方?遇到了谁呢?我们一起来听听散文《秋叶飘》就知道了。

  2.分段欣赏散文,初步感知散文内容

  (播放flash课件第一部分)

  (1)请幼儿用动作表现树叶飘落的样子

  师:秋天到了,天气凉了,小树叶从树枝上飘落下来,小树叶是怎样从树枝上落下来的,有没有小朋友愿意到前面来表演一下?

  (2)师小结幼儿学说词语“飘落”

  师:这个动作还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飘落”。(师带领幼儿边做动作边学说散文中的句子)

  (3)继续欣赏散文第二部分

  师:小树叶落到了哪些地方?分别遇到了谁呢?

  出示幻灯片1:落到地上,谁来了?是怎么来的?小虫想让树叶当它的什么?它是怎么做的?(引导幼儿学小虫用动作表现“爬”和“躺”)

  出示幻灯片2:落到河边,谁来了?是怎么来的?蚂蚁想让树叶当它的什么?它是怎么做的?(引导幼儿学蚂蚁用动作表现“坐”)

  出示幻灯片3:落到河里,谁来了?是怎么来的?小鱼想让树叶当它的什么?它是怎么做的?(引导幼儿学习小鱼用动作表现“游”和“藏”)

  出示幻灯片4:最后落到了哪里?被谁看见了?燕子把树叶当成了什么?它高兴的说了些什么?

  3. 再次整体欣赏一遍

  幼儿完整欣赏flash动画,整体感知散文的内容。(幼儿边听教师边用动作提醒)

  4.幼儿阅读《幼儿画册》

  请幼儿翻开的幼儿画册第一页,边听录音边看图说散文。(教师个别指导)

  5.活动延伸:请幼儿回家收集落叶,看一看,落叶还像什么?还可以被当做什么?然后告诉大家,我们再一起来续编散文。

小班教案 篇2

  一、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初步学习画西瓜的方法。

  2、引导幼儿给西瓜涂上颜色。

  3、让幼儿感受在美术活动中的快乐。

  二、活动准备:

  1、课前带领幼儿观察西瓜。

  2、记号笔每人一支,白纸和幼儿人数相等、蜡笔,范画等。

  三、活动过程:

  1、谈话导入:

  “小朋友胡爷爷种的西瓜成熟了,他想请我们小朋友把胡爷爷种的西瓜给画下来,好留纪念,你们愿意帮忙吗?”今天,我们就要给水果宝宝穿上衣服。”

  2、学习画西瓜

  (1)胡爷爷的西瓜又大又圆,师边说边画。

  (2)师:西瓜上有什么呢?(有花纹,像泼浪线)是呀,是泼浪线,这些波浪线画的时候啊要分开一些,线和线不能碰在一起,再请幼儿回忆一下,西瓜是什么颜色的呢?(有黑、有深绿,浅绿)想想切开的是什么形状,什么颜色呢?(有红瓤,有黄瓤,上面还有黑色的瓜子)(有三角形,半圆形等)

  3、师出示范画

  小朋友看这是胡爷爷的西瓜是怎样的?(又大又圆)请个别幼儿说说。

  4、幼儿作画

  (1)老师交代要求:小朋友在画以前想想西瓜是怎样的`?还有西瓜的颜色。

  (2)幼儿作画老师巡回指导

  5、展示作品

  请幼儿讲讲自己的作品,让胡爷爷看看满不满意。

小班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在“好朋友”的主题活动中,尝试绘画好朋友的脸部形象。

  2,愿意关注同伴,表达对好朋友的喜爱情感。

  教学准备:

  (认知准备)小朋友在一起庆祝过生日能讲出自己的好朋友名字

  (材料准备) 画纸、记号笔、蜡笔

  教学重点:

  能基本上绘画出好朋友的性别特征

  教学难点:

  能仔细观察好朋友的脸部细节特征,尝试加以绘画表现

  教学过程:

  一、你是我的好朋友

  1、 说说好朋友

  师:在我们中三班的大家庭里谁是你的好朋友?好朋友之间会发生过什么有趣的事情?

  怎样才能算是好朋友?

  小结:好朋友就是经常在一起玩,遇到困难时,能互相帮助,学本领时,能互相鼓励加油。

  二、给好朋友拍照

  1、观察好朋友你的好朋友长得怎样的?(男女、脸型、五官特点)她喜欢梳怎样的'发型、

  2、出示范例,引导幼儿观察男孩和女孩的脸型和发型特点(重点)

  我的这些好朋友有什么地方不一样?有什么地方一样?

  小结:有的头发长长、有的短短;有的眼睛大大、有的小小;有的长大嘴巴在笑、有的微微笑等。但是他们都是由圆圆的圆形和各种不同的线条组合在一起的。

  3老师现场请幼儿上来配合老师示范绘画

  请一名幼儿上来,引导幼儿观察讲述其特征老师示范绘画该幼儿的脸

  引导幼儿仔细观察该幼儿脸部的细节特征(大眼睛、长头发、是否戴眼镜)(难点)

  指导幼儿绘画细节

  小结:先画一个圆圆的头,在圆脸上添画刘海,头发(圆圆的眼睛,长长弯弯的睫毛,弯弯嘴巴。(也可以画几个好朋友在一起)

  三、幼儿绘画,教师指导

  1、先画主要轮廓,再画其他事物和细节。

  四、作品展示

  幼儿展示作品,相互交流。

小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练习持棍推瓶自然地往前走。

  2.锻炼手眼动作的协调性,喜欢参加游戏。

  活动准备

  1.音乐:快乐游戏

  2.大小不一的透明可乐瓶,纸棍人手一根。

  活动过程

  一、热身活动

  随音乐,带领幼儿手持纸棍创编动作,热身活动。

  二、练习持棍推车

  1.教师示范持棍推瓶,边推边念:“手拿一根小纸棍,

  推着小车向前行,慢慢走慢慢推,小车稳稳向前进。”

  2.幼儿练习持棍推大号可乐瓶,启发幼儿探索如何让纸棍和“小车”不分开。

  3.教师演示,请幼儿说说纸棍顶在“小车”的什么地方最容易推动。

  4.幼儿再次练习,感受纸棍顶在“小车”的.什么地方推行最平稳。

  5.幼儿持棍推着“小车”从起点到终点,反复两次,要求纸棍和“小车”不分开。

  6.游戏:推小车。幼儿扮演“小司机”,把“小车”开到场地的另一端。

  鼓励幼儿尝试用小号可乐瓶进行游戏。

  三、放松活动

  伴随音乐,幼儿扛着纸棍自由绕操场慢走一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