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育文网>教学文档>教案> 小班教案

小班教案

时间:2024-02-07 08:18:41 教案 我要投稿

小班教案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班教案5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班教案

小班教案 篇1

  一、活动目标:

  1、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购买旅游用品,体验参与集体活动的乐趣。

  2、激发幼儿说话的兴趣,乐意用较完整的语句讲述。

  二、材料准备:

  1、幼儿每人一只小篮子

  2、创设“小超市”、有逛超市的经验

  三、重难点:能较清楚地讲述“我买了---和---”。

  四、活动流程:

  引起兴趣――活动:购物――听听说说――延伸活动:春游

  五、活动过程:

  (一)、引起兴趣。

  师:春天到了,公园里开满了五颜六色的`鲜花,可美了!明天老师想带你们去春游,你们想不想去呀?

  (二)、活动:购物

  1、自由谈话:

  师:我们要去春游了,你想带些什么东西去呢?

  (幼儿运用已有的经验讲述)育 & 婴 …… 会

  2、购物

  师:宝宝们讲得真好!今天老师就和你们一起去超市看

  一看,超市里有些什么?

  (1)、参观超市。(幼儿讲述)

  (2)、引导幼儿选两样自己喜欢的东西。

  (幼儿自由交谈:我买了---和---)

  (3)、引导幼儿再去选择自己需要的东西。

  (幼儿购物并与客人老师交流)

  (三)、听听说说

  1、同伴间交流、与客人老师交流:。

  2、幼儿讲述:“我买了---和---”。(个别引导)

  3、师:你们都买好了东西,哎!我也买了许多东西,你们想不想知道?

  (出示大礼包和台布):让幼儿体验共同分享的快乐。

  (四)、延伸活动:春游

  师:宝宝们都买好了自己喜欢的东西,时间不早了,现在我们要早点回家休息,明天还要去春游呢?

小班教案 篇2

  一、活动目标:

  1、 通过讨论,实践操作,尝试按一定的规律对物体进行排 序。

  2、体验数学游戏的乐趣。

  二、活动准备:

  教具:

  多媒体课件,胸饰人手一份(猫、狗)分颜色与大小。

  学具:

  (1)鲜花铺(分颜色、分大小)

  (2)服装铺(分颜色、分大小、分款式)

  (3)日用品架(餐具)(分大小、分颜色、分种类)

  (4)食品架(薯片)(分颜色、分高矮)

  (5)课件

  (6)图书架(分大小、分颜色|

  三、活动过程:

  1、实践感知:

  (听音乐进场) T:小朋友,快来看,这是谁呀?(汪汪),他们呢?(咪咪),今天我们一起来做咪咪和汪汪排队进大商场好吗?

  想一想,商量一下,怎么排? 咪咪,我们一起来看看汪汪是怎么排队的?再来看看咪咪是怎么排的?(幼儿集体说,教师总结) T:队伍都排整齐啦,接下来我们要进大商场啦,大商场里的货物可真多,有鲜花、有食品、有餐具、有图书、有服装,还有一个好玩的电子游戏室,请汪汪和咪咪一样一样地去玩一玩,如果你发现那些商品没有排列整齐呀,就来做理货员,把它们理一理,排一排。

  2、幼儿分组操作:

  3、集体参观百货商店,

  讨论: T:咪咪,快来食品柜看看,这里的薯片可真多,颜色不一样,高矮也不一样,看看刚才的.理货员是 怎么排的呀?(讨论,如有错误,集体修改)

  总结:哦,原来它们是按照高矮(颜色)不同来排队。 食品柜看完了,我们再来图书室看看吧……

  4、运用迁移

  T:马上要过新年啦,百货商场里呀想挂一些漂亮的气球来布置新年的气氛,请我们的小汪汪,小咪咪一起来帮忙想一想该怎么挂呢?看看谁想出的方法多?(先讨论)然后个别 幼儿回答说一种,显示一种。 T:原来挂气球可以想到那么多不一样的方法呀,你们的本领可真大!

小班教案 篇3

  一、 活动背景:

  香蕉是小朋友经常接触的一种水果,平时在家里家长会给小朋友吃香蕉。在幼儿园里,下午吃点心时,每个星期都会有一到两次吃香蕉的机会。我发现小朋友在吃香蕉时会说:“老师我不会剥香蕉皮,你帮我剥一下。”遇到问题小朋友不说:“老师请你教教我怎么剥香蕉皮。”不知道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却依赖于老师帮他们。甚至还有的小朋友把香蕉放在桌上不吃。问他为什么不吃呢,他理直气壮的回答说:“我不会剥!”由此可见,现在的独生子女在家里时,家长都把他们当做掌上明珠,不舍得他们做一点点小事。家长大多是把香蕉皮剥好了,直接给他们吃。很少有家长教孩子怎么剥香蕉皮。当孩子遇到问题时,很少有家长让孩子自己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只是一味盲目的包办代替。久而久之,就使幼儿养成遇到问题依赖家长的心态。几乎没有幼儿,在吃香蕉时想到去观察香蕉是什么颜色的、形状是什么样的。这样就产生了“香蕉弯弯”的方案设计。在活动中引导幼儿积极的运用各种感官,主动的观察香蕉。培养幼儿初步的观察意识、动手意识识,学习有序的观察、自主交流、自由想像的能力。

  二、 活动过程实录:

  (一)活动目标:

  1、过观察香蕉,了解它的外形特征和内部结构。

  2、能向同伴大胆的介绍自己的发现。

  3、养成爱吃水果的习惯。

  重难点:通过观察认识香蕉的主要外形特征和内部结构。

  (二)活动准备:

  1、每个桌上一盆香蕉,盆上面蒙了一块布。小朋友人手一只盆子。

  2、“香蕉弯弯”的课件。

  3、经验准备:小朋友都吃过香蕉。

  (三)活动过程:

  ①猜谜语导入,激起幼儿学习的兴趣。

  1、师:两头弯弯像小船,好吃又好看,猜猜它是谁?

  幼:香蕉

  2、师:猜对了吗?我们把盘子上面遮着的布掀开就知道了。

  幼:自己动手把布掀开。很兴奋的说我猜对了。

  3、小朋友真聪明猜对了。今天我们要和香蕉宝宝交朋友。

  (评析:根据小班幼儿的特点,我设计了猜谜导入的.形式,从幼儿自己猜谜底,到发现自己的猜测结果是正确。幼儿在这过程中非常的兴奋。从而激激起了幼儿的学习兴趣。)

  ②观察香蕉的外部特征。

  1、师:请每个小朋友拿一个香蕉,用小眼睛看看、用小手摸摸、再用鼻子闻闻,说说你的香蕉是什么样的?

  2、幼:自己说说香蕉的样子并和旁边的小朋友交流自己的发现。

  3、师:巡回指导。

  4、师:谁来说说香蕉是什么样的?

  幼a:指着香蕉对老师和旁边的小朋友说, 香蕉是黄颜色的。

  幼b:香蕉的形状是弯弯的。

  幼c:香蕉摸上去滑滑的。

  5、师:通过观察我们发现,香蕉是黄颜色的、长得弯弯的、表皮很光滑。小朋友你觉得香蕉长得像什么?

  幼a:香蕉长得像小船。

  幼b:香蕉长得像蚯蚓。

  幼c:香蕉长得有点像桥洞。

  幼d:香蕉长得像月亮。

  幼f:香蕉长得像毛毛虫。

  6、通过我们小朋友的观察、动脑筋想像,我们发现香蕉长得像小船、像蚯蚓、像桥洞、像月亮、像毛毛虫。你们的想象力力可真丰富。

  (评析:根据小班根据幼儿好奇、好动的特点,运用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在第一环节每组我都准备了香蕉,提供给幼儿观察。提出观察要求:请每个小朋友拿一个香蕉,用小眼睛看看、用小手摸摸、再用鼻子闻闻,运用多种感官观察香蕉的颜色、形状。在引导幼儿说说自己的香蕉是什么样的?在这一过程中,教师是引导者、交流者。在交流时引导幼儿有序的观察香蕉的颜色、形状。在交流的过程中引导幼儿知道香蕉的颜色是黄的,形状是弯弯的。长得像小船、像蚯蚓、像桥洞、像月亮、像毛毛虫。给每个孩子安排自由探索的时间。自主交流的舞台。发展了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提高了幼儿感知事物的能力。)

  ③了解香蕉的内部结构、品尝香蕉。

  1、师:香蕉里面有什么?

  幼a:香蕉里面是香蕉。

  幼b:香蕉里面是肉。

  2、师:我们剥开来看看。先请一个会剥的小朋友剥给大家看看。

  幼:剥香蕉。

  师:从柄上开始剥,一片一片的剥。

  3、师:看看香蕉的果肉是什么颜色的?中间是什么样的?

  幼a:香蕉的中间是黄色的。

  幼b:中间有点香。

  4、师:想不想偿一偿?

  幼:想!

  5、师:请你偿一偿。

  幼儿:品尝香蕉的味道。

  6、师:谁来说说香蕉的味道是什么样的?

  幼a:香蕉的味道是甜甜的。

  幼b:香蕉的味道是香香的有点滑。

  幼c:真好吃。

  7、师:小朋友你们知道吃香蕉有什么好处吗?

  幼:我几天不大便妈妈就会叫我吃香蕉。

  师小结:香蕉的味道是甜甜的,很香、吃在嘴里滑滑的。香蕉是一种有营养的水果,能帮助消化。小朋友可以每天吃一个香蕉。

  (评析:当幼儿把香蕉皮剥开后,幼儿恨不得马上吃一口。香蕉那米人的香味使幼儿有了想品尝的欲望,教师此时让幼儿品尝满足了幼儿的心理需要。将幼儿吃香蕉的兴致调动了起来。幼儿也很乐意交流香蕉果肉的味道。)

  ④了解香蕉的一些用途。

  1、师:聪明的叔叔阿姨还根据香蕉的形状制造了一些东西咱们来欣赏一下。播放一些仿照香蕉做东西和用香蕉做的食品。

  a:香蕉船。

  b:香蕉发夹。

  c:香蕉炒饭。

  d:香蕉露。

  e:香蕉排骨煲。

  f:香蕉片。

  2、香蕉的用处真大,我们以后可以把它做成什么?

  幼a:我长大了要造香蕉房子。

  幼b:我要用香蕉做蛋糕。

  幼c:我要用香蕉做香蕉船。

  (评析:在活动中提高电教的手段——看图片提高了幼儿的知识面,拓阔了幼儿的视野。提高让幼儿说说自己长大后想把香蕉做成什么,为幼儿长大后的创造发明打下基础。发展幼儿的创造能力。)

  三、活动评价

  整个活动中幼儿以极大的热情在投入到活动之中。开始部分是猜谜语,激起幼儿的对香蕉的兴趣。第二部分,观察香蕉的外部特征。因为每个小朋友都接触过香蕉但他们很少注意到香蕉的颜色、形状。幼儿引导幼儿有序的观察。从中使幼儿养成吃东西时爱观察、善于观察的习惯。第三部分了解香蕉的内部结构、品尝香蕉。小朋友虽然都吃过香蕉,但他们没有自己动手拨香蕉的习惯。也没有仔细的去品位香蕉的味道是上什么样的,只知道是很好吃。为此我引导幼儿说说香蕉果肉的味道,提高幼儿感知事物的能力打下基础。最后引导幼儿欣赏一些关于香蕉的图片,并说说自己想把香蕉做成什么?使幼儿的思维进入了一个新的境界,体现了幼儿为主体的理念。

小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欣赏画面,了解各小动物的走路特点,感受绘本的情趣。

  2、在绘本的情景中尝试有序地排列,积累相应的数经验。

  3、通过多媒体教学,初步理解故事内容,记住故事的主要情节。

  4、理解故事内容,大胆讲述简单的事情。

  活动准备:

  1、绘本PPT。

  2、小动物图片和蓝色卡纸制作的"小路"。

  活动过程:

  一、以"羊村"吸引孩子注意。

  师:今天,黄老师要带你们去一个地方玩,看看这是什么地方?(PPT显示"羊村")羊村里面有什么好玩的?都有谁?想去吗?

  二、欣赏绘本故事:

  1、师:我们准备上路了,很多朋友想去"羊村",看来了谁?(PPT演示小弟弟走啊走)

  2、师:小弟弟一步一步走啊走,碰到了谁呢?(小乌龟)。小乌龟是怎么走的?(爬啊爬)我们一起来学一学(要求幼儿边走边说:乌龟一步一步爬啊爬)。

  3、碰到了谁呢?(播放鸭的叫声)大白鸭怎么走?(摇摇摆摆走啊走)

  4、让幼儿学学大白鸭一步一步摇啊摇。

  (出示一个图章)师:比一比谁摇得厉害,奖励敲颗印章,谁敲章过去羊村不用买票。

  5、师:小弟弟走啊走,看到又来了一个动物,学着它的样子跳啊跳,会是谁呢?(幼儿的猜测:小兔子、小袋鼠、小青蛙……)看看到底是谁?

  6、跳着跳着又碰到了谁?(鸵鸟)鸵鸟走路又是什么样子的?(幼儿模仿)

  三、观察出场动物的先后顺序:

  1、师:到现在为止一共来了几个朋友?(5个)回忆一下,第5个是谁?第1个是谁?那么,第2个呢?第3个谁啊?请每位幼儿摆放小动物顺序,完成之后请爸爸妈妈帮你检查一下,对了没有。

  2、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3、爸爸妈妈帮助检查。

  四、延伸活动:

  师:小路上一共5个朋友一步一步向羊村进发。突然,碰到了谁?(播放老虎的吼声)别害怕!别害怕!今年是虎年,我不是你们,我想跟着你们一起去羊村玩,好吗?跟着音乐走啊走去"羊村"。

  活动反思:

  这节活动是我们幼儿园上个学期在组织公开教学观摩活动时我选择的一节语言活动。其中绘本的内容完全没有改变,因为它简单的动作和语言,还有绘本中出现的许多动物都很符合小班孩子,特别是刚入园才几个月孩子的认知水平和年龄特点,所以我选择了这节活动。整个活动我以去“游乐场”这个情景来贯穿活动的始终。首先借着游乐场的魔力把孩子们拉进儿歌的氛围中。接着马上借助PPT引出绘本中的人物。“你们喜欢在游乐场玩,还有很多朋友也喜欢来游乐场玩呢!”(小弟弟、小乌龟、小兔子、大白鹅依次出现)。第二个环节,我通过引导幼儿观察各种“人物”走路的'形态并配上有节奏的音乐律动,让幼儿边做动作边说“小弟弟一步一步走呀走、小乌龟一步一步爬呀爬、小兔子一步一步跳呀跳……”在整个学说的过程中,幼儿兴趣高涨、气氛活跃。为了达到动静交替的目的,同时也为了能很自然的转入下一个环节:引导幼儿学习正确的阅读方法。我巧妙设计了“大老虎的出现”来“抑制幼儿高涨的情绪”,变“热闹”为“安静”。孩子们身临其境,马上都很安静的坐在了椅子上(当时的课堂设计语为“大老虎来了,让我们赶快悄悄的躲到石头后面吧!”)待幼儿全部坐好后,我又以游戏的口吻说:“孩子们,大老虎走了,让我们再来看一看今天来游乐场玩的到底都有些谁!”接着,我把自制的绘本分发给每个幼儿,教他们正确的阅读方法,并对绘本内容加深巩固。结束部分,我以结束语“你最喜欢书中的哪个朋友?你能说说它是怎样走路的?请你学一学你喜欢的朋友的样子,一步一步走呀走,到外面去玩吧!”幼儿离开活动室。整个活动结束了,我感觉还是比较成功的。当时我们幼儿园对每一节活动都进行了评析,其中有些教师说,我的两个环节“动”和“静”要是能调换一下先后顺序就更好了。因为小班孩子要是“动”起来就很难控制,教师也很难“收场”,先让他们阅读,再让他们边做动作边学说,这样更好些。我觉得老师们说的不是不无道理,但是细一想,先让孩子们拿着生疏的绘本,学习阅读的方法,仅仅是为了老师能较顺利的组织完这节活动,岂不是违背了幼儿的学习规律?幼儿要在玩中学、学中玩,是我们幼儿教育的基本原则,本节活动“先动后静”或“先静后动”都不是主要的,关键主要是看教师如何去有效的处理动静之间的关系、如何很好的去转化。这就要看教师是如何设计自己的教学活动了。

小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在照照、看看、玩玩中认识自己和同伴,并愿意在集体中交流。

  2、有编歌曲的兴趣。

  3、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体验歌唱活动带来的愉悦。

  活动准备:

  活动室或盥洗室里的大镜子(也可人手一面小镜子)摄像机、电视机

  活动过程:

  1、照镜子,认识自己:

  幼儿照镜子,观看自己的小脸

  ―“你觉得自己脸上哪些地方长得最有趣?”

  引发幼儿在镜子中做各种可爱、滑稽的表情。

  ―“有的小朋友的眼睛大大的,有的小朋友的鼻子高高的……你能让他们变一变,做一些有趣的怪脸吗?”

  (说明:幼儿做各种怪脸时,教师在一旁及时地拍摄下来。)

  2、看录像,认识同伴:

  老师逐一在电视上播放出幼儿的脸,并将画面定格,引发讨论。

  ―“这是谁?他叫什么名字?他的脸上怎么样?(请录像中的幼儿本人也说说自己的小脸。)”

  老师根据幼儿自己的介绍及集体讨论情况,即兴编唱歌曲。

  如:“这是我的小嘴巴,小小的;这是我的眼睛,圆圆的;这是我的头发,长长的;这就是我呀!我叫XXX。”

  根据录象中不同幼儿的脸部特征,师生共同讨论和编唱歌曲,熟悉同伴的名字。

  3、编唱歌曲:

  在音乐伴奏下,幼儿根据镜子中自己的.小脸,编唱“我自己”的歌。

  ―“我们每个小朋友都有一张可爱的小脸,每张小脸都有和别人不一样的地方,请你们把自己最有趣的地方编进歌里唱一唱吧!”

  在愉悦的音乐氛围中,幼儿将自编的“我自己”的歌唱给好朋友听。

  活动反思:

  此次音乐活动是创新的,给予孩子的是全新的体验,是值得提倡的。因此,教师精心设计活动过程是音乐教学与否的关键所在,只有教材的处理和教学设计充满趣味性,这样才能吸引孩子主动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