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育文网>教学文档>教案> 大班教案

大班教案

时间:2024-02-02 09:45:47 教案 我要投稿

大班教案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大班教案10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大班教案

大班教案 篇1

  三个小朋友,一块儿滑滑梯。小猪不留神,碰了小山羊,小山羊从滑梯上掉下去啦!

  小山羊一摸脑袋,糟糕!起了两个包。小狗对小猪说:“都怪你,闯了祸!”

  头上的包越长越大,摸上去还硬硬的,小山羊真害怕。

  过了几天,小猪和小狗买了水果来看望小山羊。咦?小山羊长出犄角啦!原来是这么回事!嘻嘻!三个小朋友都笑了。

  专家导读

  大“祸”临头

  长得胖、身子又重的小猪这下闯下大祸了!在玩滑梯的时候他碰到了小山羊,结果小山羊从滑梯上掉下去了。这对小山羊来说,真是大祸临头。因为头.上起了两个包,而且“包越长越大,摸上去还硬硬的”。脑袋可不是其他地方,小山羊自然害怕起来。至于小猪,就更是惶恐不安。然而峰回路转,当小猪和小狗带着水果去看望和慰问小羊时,却发现小山羊头上长出了特角。原来小山羊头上的两个包不是摔伤造成的,而是长特角的先兆。于是,由惊转喜,二个小朋友哈哈大笑。

  这篇童话富于喜剧色彩,趣味盎然。故事始终贯穿着“误会”。由于从滑梯上掉下来,因而三个小朋友自然会误以为头上的包是摔伤形成的。并且他们一直蒙在鼓里,直到小山羊头上长出了椅角才真相大白。从而解除了误会。同时,故事的安排采用了戏剧化的方式。开头设计了合乎情理的“误会”。接下来以小狗的责备和小山羊头上的包越来越大、越来越硬的事实来推进,通过小猪和小山羊精神压力的不断加大来增强故事的紧张性。故事的结尾则出人意料。因为一下子真相大白,所以以往的心理压力顿时化为乌有,而信以为真的误会成了可笑的往事。作者一路写来,童趣盎然,情节的转折为故事增添了别具一格的情韵。

  值得一提的是,故事不动声色地将小山羊长角的知识渗透于有趣的情节中,使孩子在开怀一笑的同时了解了科学知识,确实是匠心独具。

  活动指导

  小山羊头上的.包原来是长椅角的缘故,故事情节的突转具有强烈的趣味性。对于3一4岁的幼儿而言,木偶剧表演是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了解故事内容的有效策略,有助于幼儿直观形象地感知故事中隐含的小山羊长角的科学道理。而感知文字环节重在培养幼儿对文字的敏感性。在指导策略上,可以多用游戏的方法让幼儿感知文字口如果幼儿接触文字较少,可以在文字卡片上配上小动物图片,以降低幼儿的认知难度。

  在指导幼儿阅读图书的过程中,应有意识地抓住每幅画面的重点,以提问的方式引导幼儿观察画面的角色形象及其动作,在讨论中了解每幅画面的基本内容,帮助幼儿把握画面与画面之间的关系,进而理解故事情节的发展和变化。

  活动方案

  活动目标

  1.在观察画面的基础上,阅读、理解故事的内容,感受小动物成长的乐趣。

  2.在游戏中初步认读“小狗”、“小猪”、“小山羊”、“椅角”等词语。

  3.在游戏活动中感受阅读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实物投影仪。

  2.人手一册幼儿用书(第4册)。

  3.木偶及图片:小狗、小猪、小山羊。字卡:“小狗”、“小猪”、“小山羊”。

  活动过程

  1.出示木偶小狗、小猪、小山羊。

  教师:今天有只个小动物要和你们做朋友,你们欢迎他们吗?那就快和他们打个招呼吧!

  幼儿分别和小狗、小猪、小山羊打招呼。

  2.欣赏木偶剧表演。

  教师:木偶剧里有谁呀?小山羊头上的两个包是什么?

  3.教师利用实物投影仪和幼儿共同阅读幼儿用书。

  公教师:今天,我带来了一本好玩的图书,名字叫《吓一跳》,你们想和我一起看吗?

  在共同阅读过程中,引导幼儿观察画面,并随机提问,帮助幼儿了解故事的内容。

  讨论:小山羊头上怎么会长出椅角呢?(小山羊头上长出特角,说明小山羊长大了)

  4.幼儿自主阅读幼儿用书。

  5.游戏“‘找朋友”。

  出示“小狗”、“小猪”、“小山羊”图片及字卡,让幼儿进行图片与文字的配对。

  活动建议

  教学变式:也可以先带领幼儿阅读幼儿用书的前一段(从开头至“小山羊从滑梯上掉下去啦”),然后让幼儿猜测后面的故事情节。充分讨论后再集体阅读。在最后一个游戏环节还可以出示动物字卡,请幼儿根据字卡学小动物的叫声并做动作。

  区角活动:提供手指木偶等桌面活动材料,让幼儿边操作指偶边讲故事。

  环境创设:布置展区“长大了真好”,张贴幼儿出生至今的照片,让幼儿了解自己成长的足迹。

  家园共育:请家长协助幼儿收集羊、牛等长椅角动物的图片和文字资料.丰富幼儿的知识。

大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能单脚站立,保持平衡并坚持一会儿。

  2、促进幼儿手脚和全身动作的协调性和灵活性。

  3、乐于参与体育游戏,体验游戏的乐趣。

  4、让幼儿初步具有不怕困难的意志品质,体验健康活动的乐趣。

  5、培养幼儿健康活泼的.性格。

  活动准备:

  1.了解有关孙悟空打妖怪的动作特点。

  2.教师教学资源《猴哥》(音频)。

  活动过程:

  1.准备活动,教师可随《猴哥》音乐,引导幼儿做活动前热身运动。

  重点指导幼儿进行走、跑、跳等动作练习,加腿部肌肉的预热。

  2.讲述故事引出游戏,练习单脚站立的动作。

  (1)引导幼儿讲述孙悟空的故事,模仿孙悟空单脚站立的动作。

  (2)引导幼儿根据孙悟空的动作特点自创各种单脚站立时的姿态。根据幼儿实际情况,可适当延长单脚站立的时间。

  3.组织幼儿完成游戏“孙悟空本领大”,进一步掌握单脚站的平衡要领。

  (1)教师介绍游戏玩法、规则。

  玩法:幼儿手拉手站成一个大圆圈。游戏开始,教师吹口哨,幼儿边念儿歌边按逆时针方向走:“我是孙悟空,捉妖有本领,举起金箍棒,痛打白骨精。”念完儿歌幼儿就学孙悟空动作一一单脚站立,反手搭凉棚,站立5秒钟。在此期间,凡坚持不住或双脚着地的幼儿就算输。失败者站在圈内,圈上的幼儿一起说:“抓三抓,挠三挠,看你求饶不求绕。”站在圈里的“失败者”说:“我求饶,”说完站在圈上,游戏再次开始。

  (2)组织幼儿游戏,教师重点指导幼儿掌握脚站的动作要领,并根据幼儿的情况适当延长单站立的时间。

  4.组织幼儿进行放松活动,引导幼儿创造性地模仿孙悟空躺在云端上休息等动作,达到放松的目的。

大班教案 篇3

  目标:

  1.能理解《小卓玛上学》的旋律,并能表现出三拍子的强弱拍。

  2.能初步表现藏族舞蹈的特点,动作基本合拍。

  3.让幼儿知道歌曲的名称,熟悉歌曲的旋律及歌词内容。

  4.愿意参加对唱活动,体验与老师和同伴对唱的乐趣。

  准备:

  已经多次欣赏过藏族的乐曲,学习过藏族舞蹈的基本动作。

  过程:

  1.复习《毕业歌》。

  能充满激情地唱歌,并能表现出三拍子的强和弱。

  2.欣赏并理解乐曲《小卓玛上学》。

  (1)欣赏并理解乐曲《小卓玛上学》。

  (2)幼儿交流自己对乐曲的理解。

  (3)综合幼儿的想象,以讲故事的形式,进一步帮助幼儿理解乐曲的内容。

  3.商量舞蹈动作并练习。教师和孩子共同商量舞蹈的动作并进行练习,把握要点,表现藏族的'舞蹈特征。

  (1)分段学习。自由进行练习。

  (2)整段学习。重点体会小卓玛上学时的愉快心情。

  延伸:

  在音乐区域提供《小卓玛上学》磁带,在游戏中让幼儿继续学习。

  活动反思:

  舞蹈是在音乐的伴奏下,在集体活动中进行队形变化、人际交流的一种集体性舞蹈。它既强调幼儿个性气质的展现,又强调幼儿情感的表达和交流,在简单、重复的动作表演中培养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丰富幼儿的审美经验,体验表现和创造的快乐。在主题《再见吧,幼儿园》中,有一个舞蹈活动《小卓玛上学》,其目标为:根据乐曲旋律、舞蹈所表现的情节,体验小卓玛上学的快乐心情;能初步表现藏族舞蹈的特点,动作基本合拍。

  活动中,我先让幼儿感受音乐的节奏,通过讲故事的形式引起幼儿兴趣:有一个藏族的小姑娘要去上学了,她背起书包高高兴兴地向学校走去…….通过故事,让孩子更好地理解乐曲的内容.在此基础上来进行动作的教授,最后进行完整地舞蹈,幼儿的积极性比较高,他们在老师的积极鼓励下,像模像样的练习基本动作,虽然动作有些走样,略显笨拙,但却非常可爱,也看出了孩子们的努力。少数民族舞蹈的基本动作相对于孩子们来说确实有一定的难度,我想“熟能生巧”这个词用在活动后的延伸会更有效果。这次的教学活动让我深刻的感受到了在集体舞教学中,教师精炼的语言对整个课堂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幼儿对于新学的动作不能很快的掌握,此时需要教师用语言进行提示,从而帮助幼儿掌握动作的要领.本次活动我没有进行队列变化,如果要进行队形变化,则需要运用标记、语言讲解等多种手段,帮助幼儿以最轻松的方法学习舞蹈。

大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发展目测并进行调整的折纸技能,大胆尝试五角折剪技法,能独立剪出造型不一的五角花朵。

  2、初步感知"累加"技法特征,欣赏其作品的丰富性。

  3、能和同伴合作完成作品,在合作过程中配合愉快默契。

  活动准备:

  1、剪纸组合图(大树——对折剪、小草——二方连续、小鸟——三角折剪方法)。

  2、五角折剪步骤图、五角花朵一张、不同线条造型图2张、大正方形纸一张。

  3、PPT——累加花朵。

  4、第一次操作——彩纸、剪刀;第二次操作——大小不一的彩纸、剪刀、固体胶。

  活动过程:

  一、探索五角折剪的秘密。

  1、出示剪纸组合图,幼儿讲述其中剪纸技法,复习巩固学过的技法。

  小朋友们,今天老师带来了一幅剪纸图,我们一起来看看!

  你看到了什么?这些大树、小鸟是用什么剪纸技法剪出来的?(大树——对折、小鸟——三角折剪、小草——二方连续。)

  大家观察的真仔细,这些都是我们以前学过的剪纸方法,今天我们还要来学一个剪纸的新本领。

  2、探索五角折剪技法——"看,我带来了一些步骤图。这些步骤图有看不懂的地方吗?"(我们一起来帮帮忙,第*步步骤图上有什么?是什么意思?)共同讨论幼儿质疑的步骤图。

  二、幼儿尝试操作。

  "现在看懂了吗?好,我们轻轻的去试一试,看看到底会剪出什么来。"幼儿到操作桌进行尝试。

  三、评析作品,总结五角折剪技法步骤。

  1、"试过的小朋友把作品贴到展示板上,给大家看看,和你

  2、"到底会剪出什么呢?"——(出示剪好的五角花朵)"看,是什么?有几片花瓣?对了,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新本领,叫——五角折剪法。看看有谁成功了?谁来说说你是怎么做到的?"一幼儿在集体面前讲解操作,教师在旁强调重难点。

  3、"刚才没成功的小朋友们,现在都明白了吗?待会儿我们再去试一试,这一次啊,我们不仅要剪出五片花瓣的花朵,还要和别人的镂空花纹剪得不一样哦。在哪里变化可以剪出不一样的花纹呢?"

  四、幼儿再次操作——"大家再去试一试吧。"

  五、欣赏"累加"花朵作品——"剪好的小朋友过来吧,高高举起来,看看剪得怎么样。大家剪得真好看。老师也准备了一些花朵的图片,我们来看看,这些花朵和我们刚才剪的有什么不同。"播放累加花朵剪纸作品视频。

  "你发现了什么?哦,这些花朵都有几层,下面一层最大,越往上层越小。像这样一层一层粘贴起来的.作品色彩更鲜艳、层次更丰富,这样的技法在剪纸中叫累加,累加的大小、颜色、造型不一样,作品的效果也会不一样。"

  六、幼儿合作完成作品——"你们想做一朵这样的花吗?好,我们就用刚才剪的花朵来试试。可以几位小朋友一起合作呢?"

  七、作品展示——"把完成的花朵贴到图上来。小朋友们,看,这些花朵美不美?真美!今后我们还会学习更多的剪纸技法,有信心把剪纸作品剪得更好吗?"

  活动反思:

  活动的导入,我觉得主要就是为了激发幼儿的兴趣,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在这样的观点指导下,在设计剪纸活动《花儿朵朵开》时,我对导入部分进行了三次修订。

  第一次是这样设计的:伴随着歌曲《春天》,教师和幼儿一起做歌表演,表现花儿开了,蝴蝶飞来了。从而引出课题活动——剪纸花。

  设计好整个活动后,发现如果只表演一遍,感觉太短,孩子们的表演的欲望不能满足,多表演几遍时间又不允许。思考之后,我对导入活动进行了修改。出示小剪刀,给幼儿变魔术。“看看老师会用剪刀变出什么来呢?”。修改之后,我想这样是不是有点故作神秘,就一节剪纸活动有必要吗?!于是又进行了一次修改:带幼儿一起念儿歌《小剪刀》,通过儿歌既复习了小剪刀的使用方法,又让幼儿活动了手指,为后面活动做好了准备。通过自己不断的思考和修改,我觉得这个导入活动,简单、切题。

  导入活动应该是简单明了的,特别是在美术活动中,不要把时间浪费在导入上,简单、明了的导入,为后面的幼儿操作留出足够的时间。

大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懂得预防溺水的相关知识。

  2.增强安全意识,预防溺水事件发生。

  3.引导幼儿初步掌握游泳小常识。

  4.考验小朋友们的反应能力,锻炼他们的个人能力。

  5.能积极参加游戏活动,并学会自我保护。

  活动准备:

  自制课件

  活动过程

  一、导入

  二、了解令人心痛的溺水事件?

  讨论:你从中体会到什么?

  三、看相关图片,体会失去孩子后父母的悲痛

  讨论:你看到什么?想到什么?

  四、学习《中国儿童意外溺水调查报告》

  五、教育学生如何预防溺水

  1.不要独自一人外出游泳,更不要到不摸底和不知水情或比较危险且易发生溺水伤亡事故的地方去游泳。选择好的游泳场所,对场所的环境(如该水库、浴场是否卫生,水下是否平坦,有无暗礁、暗流、杂草,水域的深浅等情况)要了解清楚。

  2.必须要有组织并在老师或熟悉水性的人的带领下去游泳。以便互相照顾。如果集体组织外出游泳,下水前后都要清点人数、并指定救生员做安全保护。

  3.要清楚自己的身体健康状况,平时四肢就容易抽筋者不宜参加游泳或不要到深水区游泳。要做好下水前的准备,先活动活动身体,如水温太低应先在浅水处用水淋洗身体,待适应水温后再下水游泳;镶有假牙的同学,应将假牙取下,以防呛水时假牙落入食管或气管。

  4.对自己的水性要有自知之明,下水后不能逞能,不要贸然跳水和潜泳,更不能互相打闹,以免喝水和溺水。不要在急流和漩涡处游泳。

  5.在游泳中如果突然觉得身体不舒服,如眩晕、恶心、心慌、气短等,要立即上岸休息或呼救。

  六、教育学生遇到他人溺水时如何施救

  活动反思:

  整个活动幼儿的参与度较高,但是对一些发展较快的'幼儿来说,活得相对较简单,因此出现了个别幼儿的热情持久度不高的现象,在今后的活动设计中应充分考虑到这一方面,以使得所有幼儿都能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活动中来。

大班教案 篇6

  《鹅太太洗澡》大班活动反思

  今天,开展了语言活动《鹅太太洗澡》,故事讲述了鹅太太洗澡,因为做事丢三落四、做一半,忘一半而引发的一系列有趣又搞笑的情节。活动重点让幼儿理解故事的内涵,做事要一件一件的做,做完一件再一件,并对做事的步骤和合理性有了一些了解。活动中,孩子们对于幽默滑稽的故事情节很感兴趣,鹅太太洗澡的故事引得他们哈哈大笑。从课堂效果来看,一节课下来,很多孩子都能够单独地讲述了,活动氛围较好,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也较高,但是还是存在着许多的不足:

  1.问题的引导性

  当我提问孩子“为什么鸭太太带着孩子洗完澡回来了,鹅太太还没有洗澡呢?”因为鹅太太做事记忆不好,总是做一半忘一半,怎样对孩子进行正确的引导,从而得出这个结论呢?我记得孩子们当时是这么回答的:“因为鹅太太忘记倒水了。”“那鹅太太还忘了什么呢?”我追问,孩子们把鹅太太忘记的事情说了起来,但却答得很乱,都没有答在点子上。现在想来,在孩子们说出了鹅太太洗澡忘记倒水,我及时进行适当的总结“恩,恩鹅太太洗澡忘记倒水了,做事情怎么样?”然后再追问孩子鹅太太还忘记了什么,相信这样的提问引导会更连贯、更有效,会获得更好的`效果!

  2.提问结合幼儿的生活

  一个语言活动的开展不是为了让幼儿感受故事有多么的精彩,它的精髓在于让幼儿在故事中获得启发,并能将经验迁移到自己的生活中,最后我提问“鹅太太这种丢三落四的坏毛病真糟糕,怎么样才能让鹅太太改掉这个坏习惯呢?”这个问题孩子们回答得很精彩,帮鹅太太想出了许多的办法。在生活中,孩子或多或少的经常出现一些丢三落四的行为,这时应将鹅太太的故事迁移到幼儿的生活中,让孩子讲讲自己的事情,拓展幼儿的思维,提高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

  3. 给予幼儿自由交流时间

  活动中同伴间的交流讨论,不但能使彼此的观点在互相的碰撞中产生火花,而且幼儿的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能得以提升,为幼儿营造自主说的氛围,让幼儿有说话的机会。在这个活动中显然我做的还不够。

  在语言活动中,教师的引导是非常重要的,在活动中如何正确有效地引导还需要我们新教师多多学习,多多磨练!

大班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仔细观察图谱,尝试进行简单的队形变化。

  2.创编剪羊毛的动作,体验参与韵律活动的快乐。

  3.在进行表演时,能和同伴相互配合,共同完成表演。

  4.培养幼儿乐意在众人面前大胆发言的习惯,学说普通话。

  活动准备:

  1.《剪羊毛》音乐,队形及动作变化的图谱一张。

  2.幼儿已欣赏过《剪羊毛》的音乐。

  活动过程:

  一、复习歌曲导入。

  二、学习第一段,重点创编剪羊毛的动作。

  1.你会剪羊毛吗?怎么剪?请几名幼儿示范。

  羊一开始不知道要帮它剪羊毛,孩子可以做些什么让它知道?

  2.师示范第一段。

  我是怎么表演的?(动作顺序、舞步、哪段音乐开始剪的)

  羊在一开始可以做些什么动作?

  3.请部分幼儿表演。

  三、看图谱学习第一段队形及动作。

  1.羊毛剪完了,小朋友剪了这么多羊毛真高兴,羊儿也觉得很轻松,他们一起又跳了一段舞,还变化了队形呢,你们看。

  变化了几种队形?你看懂了哪个?

  请一组孩子试试看。

  2.在变队形的同时他们还表演了什么动作呢?

  还是请这一组孩子表演。

  3.另一组孩子尝试。

  四、完整表演。

  将第一段和第二段连起来表演。

  活动反思:

  1.大班幼儿对队形的变化已有浓厚的兴趣。这从两方面可以看出来。其一,在体育活动中进行的队列训练,幼儿非常感兴趣。其二,在今天的活动中,本来幼儿表现出的兴趣并不浓,许多孩子注意力涣散,但到了真正开始站队形的时候,孩子们的.注意力又回过来了。

  2. 要求交代不够清晰。这是我的活动中的一个老问题,它不是指活动中个别的要求没解释清楚,而是整个表演的脉络没有理清,就像上次的《金蛇狂舞》,也是这个问题。既然是教师预设为主的活动,那首先要做到的就是让幼儿清楚地知道整个表演等活动的大概框架,然后再处理好其中的各个要素(动作、队形等)。所以活动的一开始就应该先通过清晰的示范和提问,理清动作的顺序:先去、再摸摸羊、再剪、再和羊一起跳舞。然后再就具体的队形变化开展活动。

  3.队形变化的图谱设计得不够科学。我一直觉得自己做事特简单,写不出论文是因为在我看来那些长篇大论几个字就能概括了,所以之前的反思也总是几句话概括一下。其实这不叫简单,这叫糊涂、马虎。当模糊地觉得一件事儿不好时,我总不习惯去深刻思考到底不好在哪儿,要怎么改变。对这次的图谱也是一样。在这之前没仔细看过队形的图谱,只是根据自己的编排、凭自己的感觉画了几个队形。画完就感觉图谱效果不好,挺乱的,至于具体不好在哪儿,又可以怎么改,我却没再细细思考。现在才感觉到,图谱的作用是让幼儿了解队形的变化,并能跟着图谱的指引知道怎么做,我的那幅图谱太琐碎,幼儿不能一下子看出原来的队形、要变的队形等。其实只需要把几个队形的样子画出来,如一开始的两排、后来的圆,至于具体的位置反正地上有点的提示。

  4.过高估计了幼儿的能力。经常在活动前我会想象幼儿和我配合得很好的美好愿景,于是总容易过高估计幼儿的能力,比如《挪威舞曲》中对孩子分乐句编动作能力的预测、上次《剪羊毛》活动中对幼儿创编舞蹈动作能力的预测,再加上这次对幼儿按顺序走圆形能力的预测,并且我还容易过高估计自己引导的能力,以为就算他们不会,就算活动中出现一些问题,通过我的引导也总能做好的。现在才发现自己的倔强,以及人本性中有些思想真的是很难转变,就算意识到自己的一些问题,下次还是会不经意地去犯,不知道要犯多少次、经历多少次挫败,才能把他牢牢记住,用理智克服这一不足,并逐渐内化为新的品质、习惯。可能以后在备课的时候我该先翻一翻之前进行的一些活动,回顾一下自己的不足,在来谨慎地思考新的方案。

  5.另外,我觉得学会队形的变化固然是一个重要的技能目标,但从孩子的长远发展看,让孩子体验到那种跟着音乐愉快表演的成功感才是最重要的,也是最能让教师对自己的活动有信心的重要因素,这也是我感觉上次曹老师组织的剪羊毛活动成功的地方。

  6.开展课题快一年了,可成功的次数少之又少,今天上完后我几乎有以后都不想再上音乐课的感觉了,但是进行了反思后,又对下次活动充满了希望,我有些越挫越勇的感觉,希望下周再组织一次,但又非常害怕面对再一次的失败。

  小百科:羊毛主要由蛋白质组成。人类利用羊毛可追溯到新石器时代,由中亚向地中海和世界其他地区传播,遂成为亚欧的主要纺织原料。

大班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理解歌词,感受歌曲优美的旋律。

  2.结合情境感受和掌握歌曲中附点节奏和弱强的`表现方法。

  3.感受柳树姑娘柔美和活泼的形象。

  活动准备:

  柳条、图谱、钢琴、录音机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题。

  教师出示背景图。

  春天来到了我们的身边,你发现了什么?

  二、欣赏歌曲。

  1.幼儿欣赏歌曲《柳树姑娘》。

  你觉得这首歌听起来怎么样?

  2. 教师清唱一遍,初步感知歌曲内容。

  你觉得哪句最好听?(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出示图谱)

  3.教师清唱第二遍,幼儿结合“柳树姑娘”内容,进一步理解歌曲。

  你听到了哪一句?你会唱吗?它是怎么唱的呀?

  三、幼儿学唱歌曲。

  1.第一遍完整跟唱。

  2.第二遍重点练习附点音符的唱法。

  3.第三遍重点练习强弱的处理及唱出柳树姑娘柔美和活泼的形象。

  四、歌表演。

  我们拿着柳条一起来唱一唱、跳一跳吧!

大班教案 篇9

  活动目标:

  1、通过摆放图形,学习交集分类,初步了解两集合相交部分所摆放的图形必须同时具有两个集合内图形的特征。

  2、继续学习10以内数的组成和加减去运算。

  3、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判断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5、引导幼儿对数字产生兴趣。

  活动准备:

  空心大圆4个(分别为红、黑、各一,绿2),标记若干(如南P333图二、三、四、五、六)。

  活动过程:

  一、复习10的组成。

  开展拍手游戏和碰球游戏。复习10的组成。

  二、学习按标记将图形分类。

  1、出示教具(五),引导幼儿观察标记后说出这两个空心圆圈是谁的家。

  2、谁来将图片按标记分别放在两个圈内。分完后再请幼儿说说两个圈里各放的是什么样的图形。

  三、学习交集分类。

  1、出示图六,引导幼儿观察两个家怎么了:这两个家怎么了?有没有完全重叠,是谁的家和谁的家有部分重叠了,重叠的这一部分有谁的家。(是绿色、三角形的家。)

  2、出示图七,引导幼儿仔细观察:你们想想什么图片可以住在绿色的家和三角形的家重叠的地方?

  3、教师和幼儿一起在两个圈重叠的地方放上绿色的三角形,并在重叠处的上方贴上相应的标记。

  四、运用交集分类经验。

  1、出示图八:请你们想一想板上的标记和两个空心圈,红心圈里放什么图形,黑心圈里放什么图形,他们重叠的地方又应该放什么图形?(现在请小朋友想一想。)

  2、请一名幼儿分别将图形片送至红圈、黑圈和两圈重叠的地方,请其他幼儿检查他放得是否正确,并说说为什么。同时想想重叠的地方应该贴什么标记。

  五、幼儿操作。

  1、小朋友先看看材料上(两个相交的圆圈)每个圈上插着什么标记,想想在每个圈内应放什么图形,放好后,再想想两个圆圈重叠的部分内应该放什么图形,将图片放在里面。完成后告诉大家你是怎样做的。

  2、幼儿操作,老师巡回指导。

  六、结束活动。

  1、表扬上课表现好的'孩子。

  2、和孩子一起收拾活动用具。

  活动反思:

  这些图形是幼儿平时经常接触的图形,是幼儿比较熟悉的。要求幼儿通过比较分辨出每组图形的不同之处并进行分类,总的来说,孩子的表现还是比较不错的,幼儿对分类没有困难,只有稍部分幼儿还不能自行做好图形标记。活动后,我们都觉得可在此基础上适当增加难度,让孩子按物体的两个特征进行分类。

  小百科:分类,是指按照种类、等级或性质分别归类。语出《书·舜典》附亡《书》序:“帝釐下土,方设居方,别生分类,作《汩作》。”

大班教案 篇10

  活动内容:

  神奇的光

  活动目标:

  1、了解光的种类、光的特性及光的用途。

  2、发展幼儿的观察.比较.判断能力。

  3、激发幼儿探索光的奥秘的兴趣。

  4、在交流活动中能注意倾听并尊重同伴的讲话。

  5、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活动重点:

  了解光的种类、光的特性及光的用途。

  活动难点:

  能理解浅显的光的特性原理

  活动准备:

  1、水、玻璃杯、小镜子、水盆、硬币、手电筒

  2、活动记录表:(光的特性、光的用途)每位幼儿两张

  3、多媒体课件:各种照明灯、浴霸、歌厅里的灯光、装饰的彩灯、港口和马路上的信号灯。

  活动过程:

  一、了解光的种类:

  1、设置场景(使室内变暗)师:提问:

  小朋友,屋里为什么变暗了?

  幼儿:“没有光了,所以屋里变暗了”(打开灯)提问:为什么屋里又亮了?幼儿:因为有灯光了,所以屋里变亮了。师:那么,你能说说你都见过那些光呢?

  2、幼儿说出自己见过的那些光(太阳光、月光、星光、灯光、闪电光、x光、火光、激光、荧光棒、萤火虫发出的光等等)。

  教师小结:让幼儿知道光有自然光和人造光两种。

  ★自然光:像太阳光、月光、星光、火光、闪电光、萤火虫的光是自然界产生的光叫自然光。

  ★人造光:像灯光、激光、x光、萤光棒的光是人们制造出的光叫人造光。

  二、认识光的特性、探索光的特性:

  师:下面我们来做几个小实验,看看光是怎样走路的?

  实验(一)将活动室窗户遮住使室内变暗,打开手电筒,让幼儿观察手电筒的光是怎样走路的?幼儿(手电筒的光是一直向前跑的)。

  师小结:这是光的第一个特性:叫做光的直射性。生活中有很多光都是直接就射过去的,比如:太阳光、月光、手电筒的光、应急灯的光等等,因此,这种光的照射过程成直线的现象称之为直射现象。

  实验(二)让幼儿在有阳光的地方玩小镜子、水盆里的水。师:小朋友边玩观察光发生了哪些变化?幼儿(发现小镜子反光,发现水盆里的水也反光、发现小镜子让光拐弯了)。

  师小结:这叫光的第二个特性:光的反射性。

  实验(三)把硬币和筷子放到盛水的玻璃杯中,引导幼儿观察硬币和筷子的变化,幼儿(我发现筷子弯了、我发现硬币从玻璃杯侧面看变得很大,从玻璃杯的上面看没变)。

  师小结:这种现象叫光的折射,这是由于光的折射引起的,太阳光会照在地上,我们身上,也会穿过清水照进水里,可是水和空气不一样,光钻进水里,走得慢了,也发生了一点变化,我们的'眼睛看下去,水里的筷子好像变弯了,其实是光在和我们做游戏呀!是光的第三个特性:光的折射

  师与幼儿一起总结光的特性:光的直射性;光的反射性;光的折射性。并让幼儿做记录。

  三、讨论光的用途:

  师:人们利用光的这些特性发明了许多有用的东西,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方便。

  1)、幼儿观看多媒体课件了解光的一些用途:照明、取暖、娱乐、装饰、用作信号等。

  2)、让幼儿说说自己还知道光有哪些作用?作手影、帮助找东西。知道光的特殊用途:诊疗、美容、科考、照相、红外线烤箱可以烤东西;红外线还可以治病、紫外线可以消毒、杀菌。在医院里,人们可以用激光进行光治疗。

  3)、鼓励幼儿长大后探索、发现更多的没有被人类发现的光,或利用光的特性发明更多有用的东西,造福人类。

  四、活动延伸

  请幼儿将在日常生活中所看到的光的用途画到记录纸上。

  教学反思:

  引领幼儿再次深入地进行探索,给幼儿留出探索的余地和延伸的空间。整个活动,给予幼儿较宽松的氛围,教师只是充当了活动中的支持者,鼓励者,合作者,引导者,用心倾听幼儿的表述,并及时的梳理与小结。

【大班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教案》大班教案05-19

大班教案大班教案04-11

大班语言大班教案03-26

大班的教案11-26

大班教案01-15

大班教案01-15

大班教案01-15

大班教案01-15

大班教案01-15

大班教案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