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育文网>教学文档>教案> 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时间:2024-02-01 06:55:32 教案 我要投稿

五年级人教版语文下册教案范例15篇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五年级人教版语文下册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五年级人教版语文下册教案范例15篇

五年级人教版语文下册教案1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读读记记“蚂蚱、樱桃、蚌壳、瞎闹、锄头、倭瓜、水瓢、圆滚滚、一动不动”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心情,感悟作者的表达方式。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自主读书,把握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领悟表达方法。

  教学难点

  领悟作者如何表现“我”在园子里的心情的表达方法。

  教学准备

  让学生了解作家萧红,读一读她的有关文章。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预习探究

  上节课,我们随着作家林海音一起感受了她在北京城南的那段美好时光。今天,就让我们跟着另一位女作家萧红,走进《祖父的园子》,一同感受她的童年生活。

  二、合作交流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读准生字新词,读通课文。思考:你觉得祖父的园子是一个怎样的园子?试着用一个词语概括,并在文中找出相关的句子谈谈理解。

  (本课清新活泼的笔调定会给学生带来耳目一新的感觉,定会对祖父的园子产生深刻、美好的第一印象。)

  三、品读体验

  1.默读课文,找出印象最深刻的情景,体会“我”的心情。

  (学生自主学习)

  2.汇报交流:

  (一)对园子的印象(1—3小节)

  “我家有一个大花园,这花园里什么蜜蜂、蝴蝶、蜻蜓、蚂蚱,样样都有。……停在上面一动不动了。”“花园里边明晃晃的,红的红,绿的绿,新鲜漂亮。”

  (1)从这几句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祖父的园子里昆虫丰富多彩;昆虫非常可爱;祖父的园子充满生机、热闹、美丽……我对园子非常喜爱,难以忘怀。)

  (2)有感情地朗读,读出热闹和生机勃勃的感觉。

  (二)“我”跟着祖父在园子里干活、玩耍。(4—15小节)

  “伏在”、“乱钩”,说明“我”的举止很天真可爱,说明了园子不仅是童年的乐园,而且是学习的大课堂。

  (这几个小节围绕着“我”错把谷穗当野草割掉的趣事展开,通过对话表现“我”的年幼无知和天真顽皮,也表现出祖父对“我”的喜爱和呵护。一老一少,形象鲜明,语言生动,特别是人物心理很耐人寻味。教学中,还可安排角色表演的形式,激发兴趣、丰富内容、加深体验。)

  (3)小结:“我”在园子里到底是玩还是干活?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我”在园子里干活就是玩,玩就是干活,反正都充满了欢乐。)

  (4)选择句子或段落有感情地朗读,读出“我”的快乐。

  (“捡了这个,扔了那个,心里却又想着另一个”,这种微妙的心情,是每个孩子共有的心理特点,因此,这一环节应重视孩子的朗读体验,读出孩子所特有的俏皮可爱。)

  (三)感受园子里所有生命的自由。(16—17小节)

  (1)思考:从这两段话中读出了什么?是从哪些句子读出来的?

  (2)交流、讨论:

  凡是在太阳下的,都是健康的、漂亮的`。

  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

  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

  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

  黄瓜愿意开一朵花,就开一朵花,愿意结一个瓜,就结一个瓜。若都不愿意,就是一个瓜也不结,一朵花也不开,也没有人问它。

  玉米愿意长多高就长多高,它若愿意长上天去,也没有人管。

  ……

  (写园子里植物和动物的自由自在,表达“我”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快乐心情;所以,在“我”的眼里,园子里的一切都是自由、快乐的,都是那样美好,充满活力。)

  (3)重点朗读17小节,体会其中的自由和快乐。

  (理解作者在这一小节列举了大量事物,花费大量笔墨细致描写的用意,充分感受园子中所有生命的自由自在。)

  (4)有感情地朗读后面三段话,通过适当的语气把“我”的快乐心情读出来。

  四、巩固延伸

  1、质疑:作者为什么能将她的童年生活写得那样有趣,真实,吸引读者?

  (作者留心观察生活,用心感受生活,并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感受,把“我”—一个小孩做的、想的、说的如实地写下来。这些事,只有小孩会这样做,这样说,具有真情实感。作者的描写具体生动,用了一系列的动作、语言,心理描写,使我们好像真正走进了园子,看到了“我”一样。因此,我们也要做生活的有心人,留心感受生活中的人、事、物。)

  (这篇课文为什么能给人带来强烈的震撼,使人心驰神往?缘于作者敏感的心灵,细腻的笔触,她选取的例子看似一件件平常的小事,却往往最易打动人,印证了“生活就是写作的源泉”,对我们的写作有很好的启发意义。)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有兴趣的,还可以背一背自己喜欢的段落。

  课堂作业

  1.摘抄课文中体现童真童趣的句段。

  2.课外阅读有关童年生活的文章,如高尔基的《童年》,为口语交际做准备。

  板书设计”

  7祖父的园子

  栽花拔草、铲地摘瓜

  “我”在后园吃黄瓜、追蜻蜓、捉蚂蚱、扬水“下雨

  教学反思

  教学时,应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广泛交流。可引导学生围绕课文前的"学习提示",先通读课文,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再潜心默读课文,找出印象最深的情景,自读自悟,体会作者心情;然后,全班交流,畅谈自己的感受;最后,学习文章的表达方法,积极运用于写作实践。

五年级人教版语文下册教案2

  教材内容

  本组教材以“语言表达的艺术”为专题来编排课文的。本组安排了两篇精读课文和两篇略读课文,其中《杨氏之子子》一文,写了九岁孩童与客人笑谈的经过,孩子那机智巧妙的对答,令人拍案叫绝;《晏子使楚》学了晏子针对楚王的侮辱,机智应答,维护了祖国的尊严,有力的回击另了楚王;剧本《半截蜡烛》学了母亲和两个孩子为了保护半截蜡烛里的秘密与德国军官的机智周旋,在不动声色的话语中充满了胆略和智慧;相声《打电话》则通过夸张的语言,说明了打电话时,说话要简练,这样不仅节约时间,也是对别人的一种尊重。编排这组教材的目的,一是让学生通过读书感受精妙语言的魅力,感受语言表达的艺术;二是通过阅读不同题材的,了解不同题材的表达方式;三是引导学生积累优美的.语言。

  本组的“口语交际·习作三”安排了以“劝说”为主题的模拟表演和写发言稿的内容,“回顾·拓展三”也是紧紧围绕语言表达的艺术和形式的问题,安排了“交流平台”“日积月累”“展示台”三项教学内容,并引导学生在生活中搜集并积累精妙语言。

  教学目标

  1、学会本单元要求掌握的生字新词,能联系上下文理解。

  2、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通过读书,感受精妙语言的魅力和表达艺术。

  3、通过学习了解不同体裁的表达方式,引导积累优美的语言。

  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感情朗读课文,感受人物语言的精妙。

  2、了解不同体裁表达方式,在学习中积累优美语言。

  预计课时

  《杨氏之子》1课时《晏子使楚》2课时

  《半截蜡烛》1课时《打电话》1课时

  《口语交际三》1课时《习作三》2课时

  《回顾·拓展三》1课时共计9课时

五年级人教版语文下册教案3

  素质教育目标:

  1、知识教学点

  ⑴学习生字词,能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⑵初步感受古典文学的语言特点。

  2、能力训练点

  继续练习引导学生抓住事情的前因后果。

  3、德育渗透点

  理解“石猴”勇敢顽强、一心想着大家的品质,从中受到教育。

  4、美育渗透点

  体会作为古典四大名著之一的《西游记》的语言美和古代劳动人民的丰富想像力。

  学法引导:

  1、教师教法

  导读法。

  2、学生学法

  自学讨论法。

  教学重点:

  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体会美猴王勇敢顽强、无私无畏的品质。

  教学难点:

  读通读懂句子,培养阅读古典小说的语感。

  解决办法:

  通过小组讨论,教师相机点拨,结合朗读课文理解问题。

  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1、教师活动设计

  ⑴从介绍我国古典名著入手,激发学生兴趣。

  ⑵启发学生交流自学成果,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问题。

  ⑶有重点地讨论学生提出的问题,相机点拨学生,理清文章的前因后果。

  2、学生活动设计

  ⑴自已查找资料,自学课文,提出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并靠自己弄懂课文的内容。

  ⑵通过小组合作讨论,解决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

  ⑶通过朗读,加深对古典文学的认识。

  教学步骤:

  一、揭示课题

  1、你们谁看过《西游记》,在这部小说中,给你留下印象最深的是哪个人物?

  (孙悟空。)

  2、谈谈你对孙悟空的了解。

  3、你知道孙悟空是怎样成为美猴王的吗?今天我们就学习一篇新课文,了解孙悟空变成美猴王的经过。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扫清文字障碍

  1、大声读课文,把句子读通顺,读不懂的地方画出来。

  2、边读边想,这篇文章讲的是一件什么事?

  三、交流自学情况

  1、文章讲的是一件什么事?

  2、你有哪些不懂的问题,提出来与大家一起交流。

  (主要解决字词问题,扫清文字障碍。)

  四、自由读课文

  你喜欢哪些句子,画下来,说说你喜欢的理由,并把它们有感情的读出来。

  五、交流自己喜欢的句子

  说说为什么喜欢这些句子,并有感情地朗读这些段落。

  交流时教师相机点拨,让学生领悟古典名著的语言特色。

  1、四面更无树木遮阳,左右倒有芝兰相衬……通灵之意

  (这几句交待顽石生成的环境,文字清新,很美。)

  2、那猴在山中,却会行走跳跃,食草木,饮涧泉……朝游峰洞之中。

  (这几句写石猴活动,机灵可爱,语言对仗工整很有意思。)

  3、“他瞑目蹲身,将身一纵……明明朗朗的一架桥梁。”

  (这一段写石猴入洞的情景,敏捷可爱。)

五年级人教版语文下册教案4

  教学目标:

  1、自主识字若干个。运用各种方法理解“驻足而观、幽幽怨怨、稚气、恍惚间”等词语的意思。

  2、能流畅地朗读课文,继续尝试在读句子时静心思考,提出问题。

  3、在学习课文内容的同时,领略叙利亚的淳朴民风,感受叙利亚卖水人的质朴可爱。

  教学重点:

  在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叙利亚卖水人的聪明智慧,人情味。从卖水人的行为中感受叙利亚的风土人情,人与人相处的融洽和谐。

  教学难点:

  领略尤金游记所体现的记叙、抒情自然融合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板书:叙利亚

  观看有关叙利亚的图片。

  看了图片,让我们领略了叙利亚的异域风情,让我们再看一段文字介绍,来了解一下。

  出示简介叙利亚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特点:(指名学生读)

  叙利亚位于亚洲大陆西部,地中海东岸。北靠土耳其,东南邻伊拉克,南连约旦,西南与黎巴嫩、巴勒斯坦地区接壤,西与塞浦路斯隔海相望。海岸线长183公里。沿海和北部地区属亚热带地中海气候,南部地区属热带沙漠气候。沙漠地区冬季雨量较少,夏季干燥炎热。

  2、课文中也有一段叙利亚的介绍

  出示课文第一节

  到位于沙漠地带的.叙利亚去旅行,最不能忍受的,是它气候的干燥与闷热。

  喝下去的水,顷刻间便化成串串的汗,从额上淌下。

  学生自由读。看看叙利亚给你怎样的感受?

  指名读。

  (最不能忍受的,是叙利亚气候的干燥与闷热。)

  师生配合读。

  3、这么热的天,水是必不可少的?

  板书:水

  补齐课题,板书:30、叙利亚的卖水人

  齐读。

  二、学习课文

  (一)学习有关水的内容

  预习了课文后,我们知道这水是指水果汁。学生自由读文,划出描写水果汁的句子,并概括一下水果汁的特点。

  交流

  1、出示句子

  他们卖的,不是糖浆冰水,而是新鲜的水果汁。最常见的,有橙水、柠檬水和萝卜水。

  齐读句子。

  出示:叙利亚的水果汁真是品种繁多。

  2、出示句子

  这些新鲜果汁,价格便宜得叫人难以相信。

  齐读句子。

  出示:价廉物美

  3、出示句子

  他卖的柠檬水,一杯4毛钱,够酸又够浓,确是解渴妙品。

  出示:冰凉解渴

  4、那么还有什么呢?

  5、我们知道叙利亚的水果汁的特点是:品种繁多、价廉物美、冰凉解渴。

  用一、二句话说说叙利亚水果汁的特点。

  (二)学习有关卖水人的内容

  1、出示句子

  最令我难忘的,倒不是这些又便宜又好喝的水果汁,而是那些卖水人。

  齐读句子。

  再读课题

  2、出示句子

  因为这样,叙利亚境内,不论大街小巷,不论白天晚上,都有着各式各样的卖水人。

  齐读句子。

  3、这些卖水人在叙利亚随处可见,是极其普通的,可是到底是怎样的卖水人让我念念难忘呢?读课文的5~7节。文中写了哪几个卖水人?

  交流。

  板书

  出尽奇招

  卖水人纯朴可爱

  人情味浓

  指导说话,出示填空

  来到叙利亚,让我难忘的是卖水人吸引顾客的方式,如出奇招装饰摊位;难忘的是卖水人推销水的可爱方式,如吹笛子;难忘的是卖水人浓厚的人情味。

  4、如果你来到叙利亚,你会被谁所吸引?自由读5~7节,说说理由,小组交流。

  5、学习第五节,卖水人的招数“奇”在哪里?

  正因为如此,让人们不由自主地“驻足而观”,“破财而饮”。

  理解“驻足而观”,“破财而饮”。

  填空

  卖水人出尽奇招装饰他们的摊位。有位卖橙水的,将橙堆成,上面,远远望去_________,________。有位卖萝卜水的,把萝卜________,惹得人们________,________。

  读第五节。

  6、再来看看那些可爱的吹笛子的卖水人,你认为是什么吸引住了你?

  那么幽幽怨怨的笛声怎么会吸引游客呢?

  为什么说人会“浸浴”在笛子声中?

  填空

  卖水人的笛声幽幽怨怨的,好像在说:“________”,让人无法抗拒这样的诱惑,不由地________,________。

  读第六节。

  7、卖水人为了招揽生意可谓使出了浑身的解数,让人不得不“破财而饮”,可在做生意的同时,卖水人又不乏浓厚的人情味。读读第七节。找出有关句子。

  出示句子

  喝到第三天时,他竟对我们说:“你们晚上喝的,不必付钱。反正,我也要收摊了!”

  理解句子。

  “竟”出乎意料的。

  引读第八节

  听了这话,我恍惚间以为……,但定睛一看,站在眼前的,却只是……

  8、小结

  叙利亚的卖水人质朴可爱,有浓厚的人情味,难怪作者会说最令他难忘的不是那些便宜又好喝的水果汁,而是那些卖水人。

  再读五到八节。

  三、练习写话

  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光顾商场、超市等地购物,你有没有观察过他们是怎样招揽生意的,推销自己的产品的,说一说,写一写。

五年级人教版语文下册教案5

  【教学目标】

  1.会认读“蚂蚱,樱桃,蚌壳,瞎闹,倭瓜,水瓢,圆滚滚”等词语,通过查字典,并结合课文理解不懂的词语。

  2.仔细阅读课文,了解内容,体会出“我”在园子里自由自在,快乐无忧的心情。感受作者童年生活的情趣.

  3.学习作者留心观察生活,用心感受生活,寄情于物的写法。

  4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作者当时的感受。

  【教学重难点】

  体会“我”在园子里自由自在,快乐无忧的心情。学习作者留心观察生活用心感受生活,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感情。

  【教学准备】

  收集有关萧红的资料。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揭题

  1、谈话揭题,齐读课题。

  2、介绍作者萧红,了解《呼兰河传》

  3、质疑:读了这句话,你想知道什么?

  师梳理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初读,思考:这是个怎样的园子?

  2、分类检查词语

  3、这是个怎样的园子?

  三、走近园子 感受美丽

  1、祖父的园子美丽,充满生机

  祖父的园子美丽,充满生机,你从哪里感受到?默读1-3、17-19自然段,划出句子读一读。

  这园子里的花、草、蝴蝶都是自由快乐的,

  1、我家有一个大花园,这花园里蜜蜂、蝴蝶、蜻蜓、蚂蚱,样样都有。蝴蝶有白蝴蝶、黄蝴蝶。这种蝴蝶小,不太好看。好看的是大红蝴蝶,满身带着金粉。蜻蜓是金的,蚂蚱是绿的。蜜蜂则嗡嗡地飞着,满身绒毛,落到一朵花上,胖乎乎,圆滚滚,就像一个小毛球,停在上面一动不动了。

  2、花开了,就像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在天上逛似的。虫子叫了,就像虫子在说话似的.。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黄瓜愿意开一朵花,就开一朵花,愿意结一个瓜,就结一个瓜。若都不愿意,就是一个瓜也不结,一朵花也不开,也没有人问它。玉米愿意长多高就长多高,它若愿意长上天去,也没有人管。蝴蝶随意地飞,一会儿从墙头上飞来一对黄蝴蝶,一会儿又从墙头上飞走一只白蝴蝶。它们是从谁家来的,又飞到谁家去?太阳也不知道。

  四,走进园子,感受快乐

  1、除了动、植物还有谁也是快乐、自由的?

  2、结合文本,交流以下趣事

  祖父整天都在园子里,我也跟着他在里面转。祖父戴一顶大草帽,我戴一顶小草帽;祖父栽花,我就栽花;祖父拔草,我就拔草。祖父种小白菜的时候,我就在后边,用脚把那下了种的土窝一个一个地溜平。其实,不过是东一脚西一脚地瞎闹。有时不但没有盖上菜种,反而把它踢飞了。

  祖父铲地,我也铲地。因为我太小,拿不动锄头杆,祖父就把锄头杆拔下来,让我单拿着那个锄头的“头”来铲。其实哪里是铲,不过是伏在地上,用锄头乱钩一阵。我认不得哪个是苗,哪个是草,往往把谷穗当做野草割掉,把狗尾草当做谷穗留着。

  一抬头,看见一个黄瓜长大了,我跑过去摘下来,吃黄瓜去了。黄瓜还没有吃完,我又看见一只大蜻蜓从旁边飞过,于是丢下黄瓜追蜻蜓了。蜻蜓飞得那么快,哪里会追得上?好在也没有存心一定要追上,跟着蜻蜓跑几步就又去做别的了。采一朵倭瓜花,捉一个绿蚂蚱,把蚂蚱腿用线绑上,绑了一会儿,线头上只拴着一条腿,蚂蚱不见了。

  玩腻了,我又跑到祖父那里乱闹一阵。祖父浇菜,我也过来浇,但不是往菜上浇,而是拿着水瓢,拼尽了力气,把水往天空一扬,大喊着

  “下雨啰!下雨啰!”

  3、萧红为什么这么快乐、自由?交流体会祖父的慈祥。

  祖父发现我铲的那块地还留着一片狗尾草,就问我:“这是什么?”

  我说:“谷子。”

  祖父大笑起来,笑够了,把草拔下来,问我:“你每天吃的就是这个吗?”

  我说:“是的。”

  我看祖父还在笑,就说:“你不信,我到屋里拿来给你看。”

  我跑到屋里拿了一个谷穗,远远地抛给祖父,说:“这不是一样的吗?”

  祖父把我叫过去,慢慢讲给我听,说谷子是有芒针的,狗尾草却没有,只是毛嘟嘟的,很像狗尾巴。

  感受祖父的慈祥:这位祖父好在哪儿?

  我种白菜,把飞浇到天上去,他管不管?

  我一会儿挖黄瓜,一会儿捉蜻蜓,他管不管?

  我铲地把狗尾巴草当谷穗留着,他管不管?

  怎么管?(三个笑)

  这笑包含的是什么?只有怎样的祖父才会发出这样的笑?<板>慈祥

  看板书,连起来说:

  慈祥的祖父,给了我自由……的园子。

  五、深入文本,提炼写法

  1.这个小姑娘写自己的快乐和自由,为什么还要写小动物,植物的快乐与自由呢?

  2.文章重点想表现谁的快乐与自由?(小姑娘)

  它用园子里的动植物的快乐与自由来突出小姑娘的快乐与自由,这种写作方法叫做寄情于物。

  3.在我们理解了这种写作方法后,再读课文会有更深的理解?

  4.第18小节:天空蓝悠悠的,又高又远。这句话仅仅是在写天空吗?蓝悠悠、又高又远吗?

  5.著名作家茅盾对《呼兰河传》的赞誉——“一篇叙事诗,一幅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 再读课文。

  【板书设计】

  祖父的园子──“我”的乐园

  多彩的园子

  快乐的园子

  自由的园子

五年级人教版语文下册教案6

  学习目标

  1.学会本课的11个生字.

  2.朗读使学生了解松鼠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

  3.了解本文的说明顺序,方法.

  4.增长学生的知识,激发学生观察小动物的兴趣.

  课前准备:

  教师关于松鼠形态及生活习性的课件.

  2.学生查找有关松鼠的资料.

  3.学生自读课文,准备字典帮助扫清生字障碍.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

  三、默读思考,合作交流

  ◆默读课文,想:松鼠是一种怎样的动物?课文是从哪些方面介绍小松鼠的?

  ◆在学生思考后,在小组内交流、讨论自学结果,教师参与交流,适当点拨.

  四、围绕重点,全班研讨

  ◆松鼠是一种怎样的动物?齐读第一句话,体会它统领全文的作用.

  ◆课文是从哪些方面介绍小松鼠的'?鼓励学生从不同方面回答,教师加以归纳.

  五、阅读感悟.体会写法

  ◆松鼠为什么讨人喜欢?你喜欢它哪些方面?选择你最喜欢的段落或语句读一读,说一说为什么喜欢这段话.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找出文章多处运用比较的语句,体会表达特点.

  ◆把你最喜欢的段落或语句进行摘抄、积累.

  思维拓展.练习表达

  ◆作者向我们准确、生动地介绍了松鼠的特征及生活习性.除了文章中介绍的松鼠特点外,你知道松鼠还有哪些特点吗?请学生补充课外资料.

  ◆假如你是一只可爱的小松鼠,你该如何介绍自己呢?

五年级人教版语文下册教案7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作者童年时求知若渴、寻根究底和大胆想像的精神,培养学生发现、创新的意识和积极关注生活的态度。

  2.认识本课7个生字,能用具体事例说明课文中有关句子的含义,体会课文幽默活泼的语言风格。

  学习重难点

  感悟作者童年时求知若渴、寻根究底和大胆想像的精神,培养学生发现、创新的意识和积极关注生活的态度。

  学习难点

  理解句子:“我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发明与发现,有时还面临着受到驱逐和迫害的风险。”

  课前准备

  1.回忆自己童年的“发现”。

  2.通过查阅课外书,上网等途径收集有关科学家发明发现的资料。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揭题,激发兴趣

  1.教师介绍有关胚胎发育的科学知识。

  2.俄国作家费奥多罗夫九岁时就发现了有关胚胎发育的规律,猜测一下他是一个怎么样的孩子?

  二、循题读文,理解“发现”

  1.自由朗读文章,学习生字,注意“澄”字的发音。

  2.默读课文,思考:“我”童年的发现是什么?在课文中找出有关的句段。

  3.反复朗读课文的第十三自然段,在这段话中画出集中描写“我”童年的发现的句子。

  人是由细胞构成的……从细胞变成小鱼,经过了很长的时间。现在,这一段时间就折合成一个月。从小鱼变成青蛙又得经过很长时间,又折合成一个月。这样推算下来,到变成人,正好是九个月。

  4.仔细地读读着几句话,并用自己的话转述。

  5.再读课文,找一找课文中有没有这样一句话:说的'是相同的意思,但是表达更简洁。──母腹中的胎儿再现了从简单生命进化成人的过程。

  6.朗读这两句话,比较两句话表达上的不同,体会表达的具体和概括。

  三、循果查因,了解过程

  1.默读课文,思考:“我”那非凡的发现,是怎样发现的?

  2.根据学习计划,分小组合作学习。

  学习计划:

  (1)找出有关的句段。

  (2)理解有关的句段,把它概括成一句话或一个词语。

  (3)在白纸上画出简单的发现流程图。

  3.小组汇报,课堂交流。

  (1)“我”是在做梦中发现自己总在飞翔,并且发现其他同学也具有“飞行”的天赋,于是便产生了好奇,想解决这个奇妙的问题。

  (2)我们一起找老师请教,老师给我们解答。

  (3)老师的解答激发了“我”的想象力,渴望弄明白人究竟是怎么来的。

  (4)我对“九月怀胎”进行思考,终于找到了问题的答案,有了伟大的“发现”。

  四、作业

  1.抄写课文中描写“我”的发现的句子。

  2.用自己的话说说“我”的发现和发现的过程。

五年级人教版语文下册教案8

  教学目标:

  1、掌握本课6个生字。能正确抄写第10自然段,会用“居然”造句。

  2、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学习花生不求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不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的道理。

  3、能分角色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的重点句。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哪些内容是详写的,哪些内容是略写的,并初步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4、初步了解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能学习作者由落花生领悟到做人的道理的写法,使着选择一种事物写一写。

  教学重点:

  1、由表及里地了解花生的可贵之处,理解父亲赞美花生的话深刻含义,从中体会做人的道理;

  2、分清文章的主次,体会详略得当的写法。

  3、理解课文按照“种花生、收花生、吃花生、议花生”的写作顺序。

  教学难点:

  1、由表及里地了解花生的可贵之处,理解父亲赞美花生的话深刻含义,从中体会做人的道理课时安排:2课时

  课前准备:

  教师:媒体相关阅读

  学生:预习:读课文,划词语、理解词义(指定几个查词典),思考问题

五年级人教版语文下册教案9

  设计理念:

  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要以学生为中心。在教学中,教师作为学生的组织者、合作者和参与者,要善于开发符合学生实际的课程资源,以网络信息为载体,充分发挥多媒体课件的作用,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求知欲和好奇心,形成学习动机,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积极的课堂氛围中更好地学习,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本课通过展示九寨沟迷人的自然景观,使学生身临其境,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学情分析:

  学生已初步具有一定的预习和分析课文的能力,能通过预习基本扫清课文障碍,大致了解一篇课文的主要内容,但对于经济条件落后、知识面狭窄、信息相对闭塞的农村孩子来说,特别对状物类课文的学习比较困难,仅凭课文中生动的文字描述和课本中有限的几幅插图往往是不能很好地满足于学生学习需求的。相信学生能在我的指导下组织起语文活动,从而达到在活动中学习语文,学会合作。

  教材分析:

  《九寨沟》是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语文中的一篇课文,全文共5个自然段,层次清楚,语句清新,词藻华美,重墨浓情,具有较强的画面感,置身于课文中,给人以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第一、二自然段交代了九寨沟的位置和得名。第三、四自然段描写了九寨沟奇丽原始的自然风光和珍禽异兽。第五自然段总结赞叹九寨沟是个充满诗情画意的人间仙境。本文作者以生动形象的笔触精心描绘了九寨沟奇妙的自然景观,使人不禁陶醉于祖国的山水美景,折服于灵幻的珍禽异兽。读完全文,令人有一种实地游览的酣畅,使人不禁陶醉于祖国的山水美景,折服于灵幻的异兽珍禽。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①学会有关九寨沟的知识。

  ②学会“插入云霄”、“白练腾空”、“银花四溅”这几个词语的意思;掌握文中的一个比喻句。

  ③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句、精彩句段。

  2.能力目标。

  ①能通过文字,想象并表达出课文描绘的童话世界般的情境,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②能够通过自主提出问题、老师引导、动脑思考、同桌交流、表达反馈的课文学习过程,体验和感悟探究的一般过程。

  ③能够仔细倾听其他同学的发言,体验协作学习的过程和方法。

  3.情感目标。

  通过体会、感受课文描绘的九寨沟美景,培养喜爱九寨沟,热爱祖国大好山河的感情,树立保护环境,保护美丽家园的意识。

  教学重点:

  理解文中的长难句,理解描绘九寨沟的一些词语,体会九寨沟的神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通过感受九寨沟的神奇、美丽,体会到我们的祖国是多么美好,并且懂得这样美好的家园是需要大家一起精心呵护的,树立起环保意识,用实际行动来保护我们的家园。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1、观视频,谈话导入:同学们,我们刚刚欣赏过被人们称为“人间仙境”的九寨沟。

  2、板书课题:10 九寨沟

  3、欣赏了九寨沟的美景,你有什么感受?(童话世界,人间仙境)

  二、范读课文,欣赏美景

  1、同学们对九寨沟这个地方一定向往吧。可是要想拿到走进九寨沟的门票,必须得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2、指名读课文,其他同学找一找课文是从哪些方面来介绍九寨沟的.?(自然景观异兽珍禽)

  3、位置。

  4、谁知道“沟”是什么意思?(山沟)

  过渡:几条普通的山沟竟然会像童话世界?看来九寨沟真是个神奇的地方。让我们跟着巴金来感受一下它的美丽风光吧!

  三、精读课文,加深理解

  (一)学习第3—4自然段。

  学习第3自然段。

  1、过渡:俗话说得好:“只有站得高,才能望得远;只有入得深,方可知其妙。”这节课,我们将再次走进九寨,透过文字去聆听九寨的天籁之音,去感受九寨如诗如画的自然风光。(板书:自然风光)

  2、用你喜欢的朗读方式读读课文第三自然段,想想:课文给我们描绘了九寨沟哪些奇丽的自然风光,用着重号在文中标出来。再找出你最喜欢的一处美景认真地读一读,说说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1)学生用做记号的方法自由读第3自然段。

  (2)学生交流、讨论。

  (3)学生汇报,教师相机指导。

  雪峰(板书:雪峰插云)

  A、课件出示雪峰图片及相关语句:“一座座雪峰插入云霄,峰顶银光闪闪。”

  B、你为什么喜欢雪峰?你觉得作者哪些词吸引了你?

  从“一座座”中你体会到了什么?(雪峰多、重重叠叠)

  从“插入云霄”中你体会到了什么?(雪峰高)

  C、过渡:九寨沟的雪峰高耸入云,重重叠叠,峰顶白雪覆盖,在阳光的映照下银光闪闪。这样的美景,你能用声音表现出来吗?

  D、指导朗读:“一座座”读得重而急,以突出雪峰多、重重叠叠的样子,“插入云霄”读得重,读出雪峰的动态美,“银光闪闪”读得深情、缓慢一些,把银光读“闪烁起来”,读出雪峰的雄奇璀璨。

  E、学生自由练读,指名读,男生齐读。

  湖泊

  A、(课件出示湖泊图片)说说你为什么喜欢湖泊?

  B、(指名说)找出描写湖泊的相关语句。

  C、体会湖泊的特点。

  从“大大小小”“颗颗”中你体会到了什么?(湖泊多)

  学习比喻句:大大小小的湖泊,像颗颗宝石镶嵌在彩带般的沟谷中。(了解湖泊和沟谷的特点,体会比喻的用法:分别把什么比作什么,它们之间有哪些相似之处?)

  从“清澈见底,湖底石块色彩斑斓” 中你体会到了什么?(湖水清、湖底石块色彩多)

  D、出示五花海、五彩池的图片。

  大家看,蓝天、白云、雪峰、森林的倒影加上色彩斑斓的湖石,使湖泊变得分外壮丽,真是美不胜收呀!这就是五花海、五彩池的美丽景色,怎么样?美吗?大家能用朗读把这美表现出来吗?

  E、指导朗读。声情并茂的朗读能让人仿佛身临其境,想象假如你就站在这五彩池边。

  F、指名读,女生齐读。

  森林(板书:古木参天)

  A、课件出示雪峰图片及相关语句:“从河谷至山坡,遍布着原始森林。”

  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九寨沟的森林很多,遍布着九寨沟。)

  B、教师指图讲述:是啊,这个地方叫河谷,从河谷到山坡都布满了森林,这样的景色可真美呀!

  C、指导朗读。

  D、指名读,齐读。

  瀑布(板书)

  A、你能找出描写瀑布的相关语句吗?(指名读)

  B、(课件出示句子:“由于河谷高低不平,湖泊与湖泊之间恰似一级级天然的台阶。由此形成的一道道高低错落的瀑布,宛如白练腾空,银花四溅,蔚为壮观。”)齐读。

  C、九寨沟的瀑布有什么特点?(瀑布十分壮观,高低错落,白练腾空,银花四溅。)

  D、你知道“白练”、“银花”是指什么吗?

  E、(课件出示瀑布图片)你们看,那瀑布激流而下,或宽或窄,或高或低,哗啦啦,轰隆隆,白浪翻滚,水花四溅,犹如“白练腾空,银花四溅”呀!由于九寨沟的河谷有高有低,出现了“一级级天然的台阶”,因此形成了一道道高低错落的瀑布。谁能再读一下,让同学们感受到瀑布的壮观(有感情朗读)

  刚才我们欣赏了水平如镜的湖泊、又领略了雄伟壮观的瀑布,用书中的一个词就是——平湖飞瀑(板书:平湖飞瀑)

  F、指导朗读。(读出瀑布的美)

  (4)同学们,九寨沟的山美、树美、水也美,让我们齐读第三段,把这童话般的世界留在心中。有感情地朗读第3自然段。

  学习第4自然段(以学生合作学习为主)

  1、难怪有人说:“黄山归来不看山,九寨归来不看水”呢,真是名不虚传啊!领略了九寨沟绮丽的自然风光,让我们继续向森林深处行进,游人逐渐稀少,小游客们,看看又会发现些什么呢?

  2、合作学习第4自然段,完成表格。

  动物名称 主要特点动作

  3、交流、汇报。

  (1)金丝猴(板书)

  ①为什么喜欢它?

  体态粗壮

  攀吊眨巴窥视(偷偷地看,读的轻一点,调皮一点。)

  ②金丝猴虽体形粗壮,但是那样机灵可爱。

  ③指导朗读,指名读。

  (2)羚羊(板书)

  ①喜欢理由:善于奔跑

  ②“突然窜出又消失了”说明了什么?(速度快)

  比较:句子中把“窜”换为“跑”行吗?为什么?

  ③指导朗读,分组读。

  (3)大熊猫(板书)

  ①喜欢理由。

  理解“憨态可掬”、“若无其事”、“咀嚼”。

  ②指导朗读,指名读、齐读。

  (4)小熊猫(板书)

  ①喜欢理由:行动敏捷

  ②去掉“美滋滋”行吗?为什么?

  ③指导朗读,同桌互读,做动作表演读。

  4、理解“也许”。

  (1)来到九寨沟,我们一定能看见这四种动物,是吗?为什么?前面用的“也许”是什么意思?去掉不行吗?(不行,因为他们住在---- 林深叶茂处。)

  (2)指导学生认识本段中的排比句。

  (3)在九寨沟你还可能会看到些什么动物呢?也许,——(什么?在干什么?)

  想象力真丰富!如此多的异兽珍禽在九寨沟落户,说明什么?九寨沟真是一个巨大的,天然的野生动物园,这里的异兽珍禽为九寨沟增添了无限生机。

  (4)你们觉得这里的动物生活得怎么样?为什么这么快乐?

  (5)正像同学们说的那样,九寨沟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动见证。九寨沟,充满梦幻与诗意的童话世界,是大自然的杰作,是我们回归自然的理想家园。如果我们们每个人都能像爱惜九寨沟的山、九寨沟的水、九寨沟的树一样爱惜我们周围的环境,假如我们都能像爱惜九寨沟的动物一样对待我们周围的小动物,那么我们整个的生活、整个的世界,都会变得美伦美幻,都会变得像九寨沟一样成为一个美丽的童话世界。如此美得景色,我们很珍惜,我们周围的环境同样需要保护。

  有感情地朗读第3、4自然段。

  (二)学习第5自然段。

  1、你觉得九寨沟是一个怎样的地方?

  是啊,九寨沟是一个神奇而美丽的地方,用作者的话来说:“九寨沟真是一个充满诗情画意的——(教师引读)”(板书:人间仙境)

  (1)这句和我们前面所学的哪个句子的意思是一样的?

  (2)比较句子。

  一进入景区,就像到了一个童话世界。

  九寨沟真是一个充满诗情画意的人间仙境啊!

  (3)通过小组读、男女生分组读、齐读等方式,体会“前后照应”的特点。

  2、此时,作者也用他那饱含诗意的语言,表达了对九寨沟的无限赞美之情,让我们齐声朗读最后一自然段。

  3、我们一起游览了九寨沟,现在请你用一句话或一个词说说对九寨沟的感受吧?

  四、作业

  办一张关于九寨沟风景的手抄报。

  五、拓展升华

  1、九寨沟真是个充满诗情画意的人间仙境。古今中外,多少文人墨客,挥毫泼墨,吟诗做画,纷纷以不同的方式赞美九寨沟。我国歌手容中尔甲看到九寨沟这么美,也忍不住高歌一曲,请欣赏《神奇的九寨》。

  2、其实,我们祖国还有许许多多像九寨沟一样的“人间仙境”,比如:贵州黄果树瀑布、广西的桂林山水、安徽黄山、台湾日月潭……你们爱我们的祖国吗?那就让我们一起好好学习,有朝一日去祖国的各地看一看!

  板书设计:

  10 九寨沟

  雪峰插云

  自然风光 古木参天

  平湖飞瀑

  童话世界 人间仙境

  金丝猴

  异兽珍禽 羚羊

  大熊猫

  小熊猫

  前后照应

五年级人教版语文下册教案10

  教学目标:

  1.自学生字新词。能在语言环境中理解文中的“沮丧、懊恼、诅咒、难以置信”等词语的意思,积累课文中的新词佳句。

  2.默读课文,能通过人物(教授、作者)的言行神态、行为变化等想象人物的心理活动。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老教授对“我”真诚的无私的鼓励和帮助,懂得对人要多些宽容、多些关爱;同时通过对“我”拉小提琴经历的了解,懂得要想获得成功就要有勇气、有信心、有毅力。并尝试以教授为第一人称创造性的叙述文中故事。

  4.运用抓住课题及课文关键词句等从多角度提出问题,并能运用联系上下文等方法解决问题。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从老教授的言行与“我”的心理、行动变化两方面感受老人对“我”的爱护、鼓励,以及“我”对她的敬佩、感激之情。

  教学难点:

  尝试以教授为第一人称创造性的叙述文中故事。

  教学准备:

  老师

  乐曲:《月光奏鸣曲》,词语若干,相应的课件。

  学生

  1.认真朗读课文,抄写下列词语。

  白痴沮丧绝妙懊恼神圣蹑手蹑脚潜滋暗长

  2.形近词组词。

  锯( )蹑( )眶( )受( )

  踞( )镊( )框( )授( )

  3.结合课文,理解词语。

  沮丧----懊恼----诅咒----

  和谐----洋溢----难以置信----

  全力以赴----声望----安详----

  慈祥----

  4.按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三方面介绍主要内容:______

  5.读课文找出人物的变化。

  “我”演奏变化

  家人情感变化

  老教授鼓励言语的变化

  像是据桌腿的声音

  简直是个白痴

  “是我打搅了你了吗?小伙子。不过,我每天早晨都在这儿坐一会儿”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一)播放《月光奏鸣曲》。同学们,刚才你们听的这首小提琴曲美吗?大家听得多认真、多投入呀!你们,就是这首曲子的——听众(板书)

  可是,曲子好听琴难拉。要能演奏出这样美妙的音乐付出多少艰辛,经历多少磨难!有一位小提琴的爱好者,刚开始,他拉出的小夜曲,被人当作是锯桌腿的声音,他感到十分沮丧和灰心,但是后来,他成功了,这都是得益于他的那位——唯一的听众。板书:唯一的(理解词语)

  (二)齐读课题,质疑:同学们,读了课题,你最想问什么?(“唯一的听众”是指谁? “唯一的听众”她做了什么事情?)

  说明:学生对小提琴了解不多,很多同学可能根本不会欣赏,因此用音乐导入学习,让学生对小提琴曲的优美有初步的感受,并由此想到,学习任何一种乐器都需要付出艰辛的努力。质疑可有多种角度,其中对课题的质疑是非常重要的一种。解决了上述两个问题,对课文的主旨也有了理解。

  二、初读课文。

  (一)那么,你有什么好办法解决这两个问题呢?(好好地读读课文)。

  (二)下面就请同学们自读课文,要求能够读准字音,读通课文,读的时候也不要忘记想想这两个问题的答案。(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三)现在这两个问题,你能解决了吗?

  1.“唯一的听众”是指谁?(老妇人)这是一个怎样的老妇人呢?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找出文中相关的句子。交流:( )的老妇人

  2.“唯一的听众”她做了什么事情?

  (请同学在初步朗读的基础上,用自己的话说说。)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一)对于文中这两位主要人物也已经有所了解,现在我们一起来交流。

  1.唯一的听众:音乐学院最有声望的教授;乐团首席小提琴手。

  引读体会老教授的身份之高。“声望”就是——(名望),首席小提琴手则是一个乐团的灵魂人物。这位老人是——(音乐学院最有声望的教授)而且还是——(乐团的首席小提琴手)可见她是多么受人尊敬啊!

  2.“我”:“音乐白痴”面对成百上千的观众演奏

  读读课文的第一小节,理解“音乐白痴”:父亲和妹妹一开始认为“我”是一个——(音乐白痴),因为他们觉得——(我拉出的小夜曲,在他们听来,就像是锯桌腿的声音。)

  (二)默读课文的开头和结尾,说说我在音乐方面发生了什么变化。

  (三)快速浏览全文,结合课文内容概括“我”发生变化的原因。运用抓故事起因、经过、结果的方式试着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四)理解“指点”并质疑。

  1.结合妹妹前后评价的两句话。

  2.理解“指点”(在技艺上进行指导、点拨。)

  3.对照妹妹的话质疑。

  说明:指导学生抓住课文统领全文中心的重点词语从多角度提出问题,提高学生质疑能力,同是又能梳理出文章的一条主线。

  (五)小结。

  老教授究竟有没有指点“我”?这是妹妹想要知道的,也是我们要了解的。一般我们会通过什么指点别人?(语言传授,动作示范)。课文主要描写了老教授的语言,只要我们读懂了她的语言,就能解开这个疑问,进而感受她美好的心灵。

  四、作业。

  基础题

  1.熟读课文,抄写词语。 (易混易错字)

  2.多音字注音组词:藏( ) ( )调( ) ( )曲( ) ( )

  3.结合课文,理解词语

  沮丧----懊恼----诅咒----和谐----洋溢----难以置信----全力以赴----声望----慈祥----

  4.抄写文中描写老人语言的句子。

  5.按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三方面介绍主要内容:。

  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入。

  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能围绕着课题将故事主要内容完整地叙述出来吗?他们的故事深深地打动了我,总觉得有好多好多的话想说,你们一定也有这样的感受吧!那么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再次走进他们的故事中去吧!去沐浴爱的雨露,去接受心灵的洗礼。

  二、直奔重点,挖掘主题。

  一个人由开始被人认为在音乐方面是白痴的'、弹琴如锯桌腿的,到后来的在各种文艺晚会上面对成千上百的观众演奏,这有多么大的变化呀!老教授究竟有没有指点“我”?这是妹妹想要知道的,也是这节课我们要了解的。一般我们会通过什么指点别人?(语言传授,动作示范)。课文主要描写了老教授的语言,只要我们读懂了她的语言,就能解开这个疑问,进而感受她美好的心灵。

  说明:直奔主题,要求明确,使学生学有方向,心中有数。

  三、深入学习老教授的话,体会对“我”的鼓励和指点。

  (一)初读老教授的话,理清线索。

  1.默读课文,用直线划出老教授说的话,并大声念出来。

  2.交流,出示

  “是我打搅了你吗?小伙子。不过,我每天早晨都在这里坐一会儿。”

  “我猜想你一定拉得非常好,只可惜我的耳朵聋了。如果不介意我在场的话,请继续吧。”

  “也许我会用心去感受这音乐,我能做你的听众吗?就在每天早晨。”

  “真不错。我的心已经感受到了。谢谢你,小伙子。”

  有一次,她竟说我的琴声能给她带来快乐和幸福。(这句学生可能找不出,可让学生再仔细读读课文第九节)

  3.自读,读通句子。

  4.引读,理清线索。

  由于父亲和妹妹说听我拉琴是种折磨,于是,有一天清晨,我独自躲在林中练琴,恰巧遇见了一位老人,在我准备溜走时她对我说了这么几句话——(男生读)我被这几句诗一般的语言打动了。此后,每天清晨我都会去林中拉琴给她听,而她也总不忘对我说——(女生读)我的心里洋溢着一种从未有过的感觉。渐渐地,我开始变了,有一次,她竟对我说——(齐读,随机改成直接对话)

  说明:通过引读,帮助学生理清线索,为进一步的学习作准备。

  (二)细读老教授的前3句话,体会“诗一般的语言”。

  过渡:初次见面时,“我”被老教授那几句诗一般的语言打动了,因此才会有以后的每天清晨都去拉琴给她听的事情发生。

  1.你觉得怎样的语言称得上是“诗一般的语言”。(节奏明快,语句优美)

  2.自读句子,你觉得这些句子读起来感觉优美吗?

  3.指名读读2-7节,划出老妇人看到和听到的内容。

  师:这些话看上去很平淡,为什么会令我觉得像诗呢?老人是怎么会想到说这些话的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初次见面的那天她看见并听见了什么?

  交流,出示

  我在一棵树下站好,庄重地架起小提琴,像一个隆重的仪式,拉响了第一支曲子。

  琴声就像在锯桌腿。

  我不由得诅咒自己:“我真是一个白痴!”

  我的脸顿时红起来。

  4.结合看到和听到的内容,想像老教授说这番话时的心理活动。

  想像说话

  师:现在你就是这位老教授,请联系看到和听到的内容,说说此时你会怎么想?

  出示:老教授看到……听到……,心想……

  随机理解“诅咒”,体会“我”的自卑。

  “诅咒”就是咒骂的意思。“我”为什么要“咒骂”自己?(懊恼、沮丧到了极点。)

  指导读句,读出懊恼的语气。

  小结

  刚才大家都说得很好,通过彼此之间的互相补充,明白了老教授对“我”说这些话的用意。

  5.体会“每天早晨”,感受老人告诉“我”拉琴贵在坚持。

  老人最后还嘱咐我——(就在每天早晨),从这句话中你有没有听出来,老人其实是在告诉我什么?

  6.再读,体会“我”的内心感受。

  自读,现在你就是“我”,听了老教授的这3句话之后,分别会有哪些感受?(同桌配合读读、议议。)

  师生配合读,体会“我”的内心感受。

  7.体会“诗一般的语言”

  现在你明白为什么这些话读起来感觉并不优美,但却令我觉得是诗一般的语言了吗?

  8.小结:同学们,学到这里,我们对这个老妇人有了更深的了解,现在,你觉得这真是一个(善解人意)的老妇人呢? (由外貌上升到品质)

  9.指导朗读。

  自由读句:这是一位老教授用心良苦的指点,自己试着读好句子,要注意语气、语调。

  指名读

  说明:通过细读老教授的“诗一般的语言”,再体会“我”的内心感受,突出了老人的善解人意,对年轻音乐人的关心、热情鼓励。

  (三)质疑,理解第一个“秘密”。(学习第8节)

  指导学生抓住两处“秘密”提出问题。(预设:秘密是什么意思,这两个秘密一样吗?)默读课文的第八节,我心里珍藏的这一个秘密是什么?你知道了吗?

  (四)细读老人的后两句话,体会对我的鼓励。

五年级人教版语文下册教案11

  教材分析

  本组教材描述的是纯真、难忘的童年岁月。教材安排了有关童年的古今诗词,也有名人名家对儿时情怀的追忆,讲述的都是亲身所为,亲眼所见,而口语交际和习作的安排都是针对童年话题的说说写写。《古诗词三首》是本组教材的开篇,天真烂漫的童年情怀,容易引起孩子们的共鸣,也特别能激发对童年的向往,用古诗词的语言描述的童年情景,更是活泼跳跃,意境深远。《牧童》、《舟过安仁》两首诗以轻松、诙谐的笔调描绘出悠然自得、无忧无虑的牧童和两个张伞使风的顽皮儿童,凝练的诗句中充满了童真、童趣。《清平乐村居》以轻快、流畅的语言,徐徐铺开一幅恬淡、惬意的农家生活图,令人深深地沉醉其中。

  教学目标

  1.会认4个新字,通过看图比较等方式,记住“篙”、“棹”的音形义。会写7个生字。

  2.读准诗词,注意停顿,读出节奏,有感情诵读三首古诗词

  3.通过画面想象,图文结合,查看注解、关键词比较等方法,品词潜句,体会牧童的悠闲无虑,使风儿童的顽皮可爱,以及溪畔农家生活的和美、恬淡、惬意。

  4.能用自己的语言说说诗句的意思,并能够将自己喜欢的一首改编成一段话。

  教学重点

  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加强诵读,从中体悟诗词表达的情感。

  教学难点

  抓重点词,感受诗词独特情韵。

  教学时间:2课时

  基本程序教学调整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学习《牧童》、《舟过安仁》。

  一、话题导入:

  1.板书童年。齐读。有人说童年是一首首动听的歌,有人说童年是一幅幅美丽的画,你说童年是什么?七彩斑斓令人难忘的童年,让古今中外所有的人都怀念着,留恋着,让你们这些小小的孩子珍惜着,童年还是一首首脍炙人口的诗篇。

  2.出示两首诗,自读。

  二、学习《牧童》

  1.只显示一首《牧童》看屏幕自读。问会读了吗?这首《牧童》让我想起了清朝诗人袁枚的《所见》,齐背: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读起来多么有声有色,动静相宜啊。

  2.我们也把这首诗读活吧,老师建议看着书再读,问为什么要看着书读?因为书中有许多辅助的知识。谈一谈。生看书自读,边想象边自读。教师表扬读书姿势,表扬读诗时的神情动作。

  3.指读。正音。讨论“铺”与“横”的读音。教师出示字典中的意思,让孩子们选择正确读音。再指读。“蓑”读准平舌音,看图了解,集体书写这个字。

  4.诗歌,朗朗上口,古人读文作诗难免摇头晃脑,正是因为古诗具有强烈的节奏感。你能让节奏感强烈点吗?

  5.指读,停顿时间的长短由自己决定,看谁读得最象诗。

  6.读了很多遍了,你读懂了哪一句?来说说诗句的意思。

  7.聚焦作者吕岩。吕岩,字洞宾,就是传说中八仙之一,早年中过秀才做过官,晚年隐居山中,人们不知其去向,于是大家都说吕岩得道成仙了。你说,神仙一般的吕洞宾为什么偏偏为牧童赋诗一首?肯定是牧童有哪方面的东西,吸引了他?再读诗歌,说说,让神仙羡煞的究竟是什么?

  8.指说。体会情感,随机点拨,比较“六七里”写出了草野的辽阔,“三四声”写出了吹笛的随意,笛声的稀少,但足以表现牧童随意随性的情景,数字前后不得调换。“弄”字感受随意自在。“不脱蓑衣卧月明”由“不脱”体会悠闲自在,无拘无束。读好句子。

  9.齐读诗歌。这是一位怎样的牧童?(悠闲自在,无拘无束,无忧无虑……)带着这样的感情一次次齐读。我们喜欢这样的童年,齐背。

  三、学习《舟过安仁》

  1.出示诗。读读作者的名字,杨万里。还记得他写的其他古诗吗?(《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荫。儿童疾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这是杨万里写的《宿新市徐公店》。今天我们来学习他写的另一首描写孩子的诗。

  2.这一路,途中一船上的两小儿深深吸引了杨万里。自学古诗,自说意思,思考是什么吸引了诗人。

  3.指读一二句。读准“篙”与“棹”,说说图上哪个是篙,哪个是棹,可以用几种方法来判断?做做“收”和“停”的动作。指读。

  4.一船两小儿,普通渔民家,一撑篙,一划棹,本来也没有什么令人生疑的地方啊。你倒说说什么地方引起了作者的好奇心?多么奇怪的收篙停棹。

  5.河水轻泛波,两岸苇草茂。清风拂面来,小儿童心俏。小伙伴撑着篙,划着棹,撑着撑着,划着划着,你仿佛听到其中一个说?另一个说?

  6.为什么这样?读三四句,读懂了吗?说说。

  7.怪生的意思?怎么读,最能读出杨万里恍然大悟,被孩子们的'天真顽皮逗乐了的样子呢?指读。(老师仿佛看到杨万里,捋着胡子哈哈大笑。老师似乎看到杨万里眯着眼睛,颔首微笑。老师觉得,你也很想成为这样的小孩子……)

  8.你就是杨万里,你坐船过安仁,你看到了一船两小儿,你来读整首诗,你也来读。指读。如果说《宿新市徐公店》中,杨万里抓住疾走追蝶,写出童年的烂漫,那你说,《舟过安仁》抓住了什么情景?(无雨张伞,张伞使风)我说,杨万里,这么爱写儿童的事,肯定是羡慕儿童。你说羡慕的是什么?(天真烂漫,调皮可爱……)带着这样的感情,一起读。

  9.背诵。

  四、背诵积累

  背给同桌听,背完跟同桌说说你更喜欢成为哪个孩子?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学习《清平乐村居》,选择喜欢的古诗词写一段话。

  一、复习引入,比较诗词

  1.上节课学习了两首古诗,齐背。刚才背诵的两首古诗每一句都是几个字?所以也称七言诗。出示《清平乐村居》,观察一下,这首跟我们平时看到的古诗有什么不同?

  2.题目有两个,像这样的古诗形式叫“词”,读准“乐”,前者是词牌名,最早的词是用来像歌一样吟唱的,不同的词牌代表不同的乐曲呢,所以念ue,齐读,后者是该词的内容,有的词只有词牌名,没有后面的小题目。因为词的句子长短不一,词又被称为“长短句”。

  3.联系旧知。还记得我们学过的两首词吗?其中一首词牌名就叫《忆江南》或者叫《江南忆》,作者白居易。齐背。另一首是张志和的《渔歌子》,齐背。我们今天的这首词,跟我们学过的这两首还有一个不同之处,观察?(两段。)许多词都像这样分成上下两段,中间空开,上下段分别被称为上阙和下阙。

  二、品词体会,感情朗读

  1.自读准音,指读上下阙。

  2.再自读,汇报读懂了什么,不懂什么?

  3.集体交流:翁媪、吴音、亡赖。翁媪,文中指的是一对上了年纪的夫妻,那能不能换成夫妻?亡赖,通假无赖。相媚好,指互相逗趣、取乐。

  4.指说末句意思。说说“醉”在这里是什么意思?陶醉?沉醉?酒醉?低矮的茅草房中的这一对翁媪为什么而醉?为谁而醉?(为夫妻情深,相敬如宾,其乐融融而醉)。读好“白发谁家翁媪”中的羡慕之情。

  5.还为什么而“醉?(为儿孙满堂,家庭和美)随机教学下阙,扣词“卧剥”,体会小儿的淘气。淘气而让人欢喜。指读。

  6.是的,多么令人羡慕的农家生活,作者辛弃疾是宋朝著名的爱国词人,与苏轼被世人和成为“苏辛”,而他的诗以热情洋溢,慷慨悲壮,豪放爱国著称,没想到被这贫寒的农家生活深深打动,豪放热情的诗人辛弃疾也醉了,你说最是打动他的是什么?随机指导提升朗读。齐读。

  三、指导释义,仿说句式

  1.多幸福的农家生活,你能用自己的话来说说吗?指说词义。教师随机点拨。

  2.“大儿锄豆溪东”,这句话写了“谁在,干什么,在哪儿”跟我们平时表达的顺序有所不同,你能这样来说说“中儿”“小儿”和“翁媪”吗?

  3.小结:茅舍、小溪、青草,多清新优美的田园美景,翁媪醉酒舍中,大儿锄豆溪东,中儿编笼溪中.小儿剥蓬溪头,寥寥几笔描画一派田园生活景象,给人和平安宁、自然朴素之感,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这正是词人“醉”的原因吧!

  4.积累自背,感情齐背本词。

  四、想象练笔,拓展延伸

  1.童年是牧童无忧的笛声,童年是无雨张伞使风,童年是溪头卧剥莲蓬,让我们再深情读这三首古诗词。

  2.你最喜欢哪一首?是的,你最喜欢的哪一首里肯定有什么东西让你很动情,你最喜欢的那一首里或许有你童年的身影,你最喜欢的那一首里肯定有你难忘的场景,拿起笔,把你喜欢的那一首变成一片风景,一件小事,加上你的感想,变成一段小吧。

  3.交流点评。

  4.上网搜索辛弃疾的其他诗词,并搜一搜词牌名清平乐,看看还有哪些同类作品。

五年级人教版语文下册教案12

  学习目的

  1.回忆和了解生活中的具体事件和情境,充分考虑对方的身份和地位,能有针对性地得体地劝说。

  2.了解和感悟劝说的策略和技巧,能态度真诚的劝说他人。

  3.通过创设具体的场合让学生明确发言稿的写作特点和要求,学写一份发言稿。

  教学课时

  3课时

  A案

  第一课时(口语交际)

  学前准备:

  1.收集与水资源有关的资料。

  2.校内师生浪费水资源的镜头捕捉图片。

  3.写字板若干。

  一、谈话导入,揭示话题

  1.展示图片:(幻灯片展示本校水资源浪费的新闻图片,图片下配有简短的文字说明。)

  2.画外音,引出讨论。

  导语:最近,我在校园内发现了这样一些现象,有些同学水龙头打开后不关上,任水白白流淌;有些人关不紧,任水滴漏;还有些同学洗手时,水龙头开得很大……

  发生了这样的事该怎么解决?

  3.生畅所欲言,导出话题。学生各抒己见(倡议书、报告老师、劝说、写警示牌、开班会……)

  教师归纳,并引导学生选择合适的办法之一──劝告(板书)。

  二、小组交流,探究方法

  导语:劝告人最重要的是什么?是以理服人。那么,怎样才能以理服人呢?让我们来讨论一下。

  (准备:各小组领写字板一块。)

  1.小组就怎样以理服人展开讨论,小组负责人负责记录本组发言提纲。

  2.小组上台交流。

  (各小组汇集共同点写在黑板上,不同点留在写字板上。)

  共同点:

  用水资源的宝贵来劝说。(生成、不可再生)

  用水的用途来劝说。

  用积水成渊的故事劝说。

  不同点:(留在写字板上)

  3.教师补充:教师根据学生发言情况做出相应的补充。

  4.听录音:明确诚恳的态度在劝说中的作用。

  (1)导语:同学们,我们的道理已经准备得很充分了,那么让我们来听一听两位同学劝说的开场白。

  (播放录音1)

  甲1:乙1同学,快去把水龙头关掉,水在那里哗哗地流,太浪费了。

  乙1:关你什么事?(一边哼歌一边走)

  (播放录音2)

  甲2:乙2同学,你刚才水龙头忘了关了,水哗哗地流,我觉得很可惜。

  乙2:噢,对不起,我忘了。(回头把水龙头关了,流水声停了。)

  (2)比一比,说说自己的想法。

  甲1甲2

  态度:生硬──和气

  语气:直接──婉转

  角度:自己──他人

  结果:接受──拒绝

  生小结:甲1说话的时候语气生硬,有指责批评的意思,引起了乙1的`反感,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甲2说话婉转、诚恳,至表示了自己的态度,并无指责之意,所以对方接受了他的建议。

  师小结:劝说也是一种语言的艺术,仅靠理由的充分是不够的,诚恳的态度、婉转地表达是让人接受的前提。

  三、创设情境,尝试实践

  要求:同桌分别扮演劝说者和被劝说者,他生当群众。

  尝试实践:生应用劝说提纲展开劝说工作,他生适时插话补充。

  师教师相机引导学生依据提纲有理有节地劝说,提醒学生不要扯与话题无关的事。

  四、组织评价,促进提高

  1.评一评:对话理由是否充分,态度是否诚恳,被说服者是否心悦诚服,还有哪些道理没有讲清楚?

  2.利用媒体适时补充出示关于水资源的资料,各个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摘录、补充自己的提纲。

  3.擂台赛。

  (1)推荐两组4人上台,展示劝说本领。

  (2)评一评。

  评价标准:态度是否诚恳、调理是否清晰、理由是否充分、表达是否婉转,被全者是否心悦诚服。

  五、创设情境,拓展劝说

  1.生活中,需要劝说别人的情况有哪些?(爸爸的烟瘾很大,妈妈多次劝爸爸戒烟,可他就是不听;走到大街上,好朋友把果皮随手乱丢,其实不远处就有果皮箱;剧院里,大家都在静静地看戏,可身旁的两个人就是说个没完没了;邻居的大哥哥一放学就玩电子游戏,顾不上吃饭,既影响学习,以伤身体……)

  2.每位同学选择一种情况,分小组练习劝说。

  3.小组推荐两位同学面对全班同学展示他们的劝说情况,组织评价。

  六、作业

  生活中我们一定遇到不少这样那样的不该发生的事情,有些事情我们有能力和义务对当事人进行劝告。请从小事做起,从周围的朋友们开始,选定一件你认为必须劝告但经过自己或他人多次尝试都未成功的事情进行劝告。注意:先收集相关的资料,再拟提纲,然后找一个人一起练习一下,准备充分后带着诚意去劝说,祝你成功。

五年级人教版语文下册教案13

  一、单元教材分析

  1、本单元包括导语、课例、口语交际习作和回顾、拓展四大部分,各部分相互联系,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开头的导语点明本组的专题是“难忘童年和童年趣事”,并提示学习要求和阅读方法。

  2、这单元课例由5篇课文组成,其中精读课文3篇《古诗词三首》《冬阳童年骆驼队》《童年的发现》,略读课文2篇《祖父的园子》《儿童诗两首》。《冬阳童年骆驼队》《祖父的园子》分别写了骆驼队和祖父的园子给童年带来的快乐。这几篇课文反映了古代、现代和当代中国儿童生活的某些侧面。《童年的发现》写童年时有趣的发现。《儿童诗两首》则写了现代儿童的丰富的想象和美丽的憧憬,展示了当代儿童的生活乐趣。

  二、单元教学目标

  1、认识“窘、绞”等生字,会写“痴、愧”等生字,正确书写“牧童、祸患、幼稚”等词语。

  2、背诵三首古诗词,默写《牧童》。积累有关童年生活的诗句。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懂课文,让学生通过读书,体会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眷恋,感受童年生活的美好,童年时光的珍贵,丰富情感体验,更深切地感受正在经历着的童年生活。

  4、通过对比阅读,领悟文章的一些表达方式;

  5、引导品味语言,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摘抄感动的语句。

  6、交流和描绘自己的童年生活。

  7、围绕“难忘童年”来进行口语交际及写童年趣事的作文激发对童年生活的眷恋,感受童年生活的美好,童年时光的珍贵。

  三、单元教学重、难点

  1、通过读书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通过对比阅读,领悟文章的一些表达方式

  3、通过读书引导品味语言,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

  四、教学措施及手段

  1、从词句中引导学生读懂课文,感受人物的思想感情,并揣摩童年生活的多姿多彩

  2、引导学生充分读书,用心体会,积累文中美好的语言,感受感受童年生活的美好,童年时光的珍贵。

  3、“口语交际习作”“回顾拓展”应关照编排特点,把体会感情与领悟写法、读书与表达、语言积累与语言实践有机的结合起来,实现教学的最优化。

五年级人教版语文下册教案14

  学习目标

  1.回顾本单元所学内容,交流感情。

  2.积累读书方法。

  课时布置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交流平台

  (一)交流对课文内容的感受

  1.导入:同学们,最近几天,俺们学习了几篇写俺们同龄人生活的课文,俺们深深被感染了。课文中的那些事,好像就发生在俺们的身边,读起来非常亲切。说说课文中的哪些事让你感到特别亲切,给你留下了深刻印象?

  2.同学小组交流。

  3.全班交流。

  (二)交流从课文得到怎样的启示

  1.导语:作者怎样做到让文章这样亲切感人,打动俺们呢?

  2.同学发言。

  3.归纳:

  (1)作者把看到的、想到的如实地写下来,不说假话,比方,《祖父的园子》里,把“俺”的顽皮,干的傻事都一一写下来,这样让人觉得真实可信,让俺们觉得写的`就是俺们同龄人的真实生活,所以才打动了俺们,感染了俺们。

  (2)作者观察细致,把细节描写得很生动,比方《童年·冬阳·骆驼队》中对“俺”模仿骆驼磨牙动作的描写。由于作者描写细致,所以更能表示童年的天真无邪。

  (三)交流读书方法

  1.导语:那么,俺们应该怎样读好这样的课文呢?

  2.同学发言。

  3.归纳:有感情地朗读首先要读正确、读通顺;其次要深入体验作者的思想感情;再次,在读的时候脑海中要出现出课文描写的场景,想象假如是自身将会怎么做?把自身融入故事情境中,或者联系自身的生活实际,把自身的真实感受读出来。

  二、日积月累

  1.借助手头学习资料,提早预习,理解句子大意及出处。

  2.自由诵读,初步理解句子含义,有不理解的可与小组同学合作研讨。

  3.指名读,注意句子的节奏、韵律。

  4.交流句子含义。第一句:君子处世,就应该像天一样,自俺力求进步,永不止息。第二句:不一定年龄大的人才有理想,一个没有远大的志向的人,即便是活到很大的岁数也是虚度光阴。第三句:不要虚掷光阴,否则到老的时候,后悔也无济于事。第四句:时间是过得很快的,一转眼就告别少年时光了,但要掌握一门学问却是很难的,所以请珍惜时间,不要浪费光阴。第五句:追寻真理的道路是很漫长的,俺将不时地追寻、探索。第六句:不积累半步一步行程,就无法到达千里远的地方;不汇集涓细的水流,就无法形成江河大海。

  5.说说从这些句子中受到怎样的启示,准备把哪些话语送给谁,为什么。

  6.练习背诵。指名背诵,要求读出感情。

  7.交流课外收集的的类似励志、劝学的名言警句。

  8.齐读日积月累中的语句,并默记心头。

  三、课外书屋

  1.师:今天首先给大家介绍大家十分熟悉的伟大作家──高尔基的自传体小说──《童年》,有听说过这本书吗?

  2.同学互动介绍该书内容简介以及其他与之相关两部作品──《在人间》与《俺的大学》。大致了解高尔基其人其事,激发同学的阅读兴趣。

  3.师生根据自身已有的阅读经验推荐其他名人、伟人传记,并介绍其主要内容,将书目板书于黑板上,供同学阅读时参考。

  4.教师小结,结束本课时教学。

五年级人教版语文下册教案15

  教学目标:

  一、学会14个生字,会认4个字,能正确读写词语。背诵课文一、二自然段。

  二、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草原的自然美和人文美。理解“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的意思。受到热爱祖国和民族团结、和谐的教育。

  三、在草原自然美和人情美的熏陶下培养美感。初步感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难点:

  一、让学生通过语言文字展开丰富的想象,在脑海中再现课文中描述的精彩情景,体会句中所含的意思。

  二、理解“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的意思及表达上的作用。

  课时安排: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自由读课文,说说作者写了草原哪些方面的情况?

  三、精读“草原景色”,品味“动情”

  第二课时

  一、“草原人民的热情”,再品味“动情”

  (一)学习“远迎”一节

  (二)学习“热情款待”一节

  1、请同学们自读课文3.4.5自然段,在你感受最深的地方做上记号。

  2、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说出自己的感受,抓住课文片段进行理解体会。

  二、总结感悟

  1.依据板书,讲清作者在这篇文章中借景、借事抒发情感的写作手法。

  2.归纳课文整体内容,并指出本课第一大段,写了草原的风光美,第二大段写了草原的人情美,把这两部分联系起来,作者实际上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浓笔重彩、有声有色的草原风情画。

  作业设计:

  1.跟家长交流学习本课的体会。

  2.搜集草原的相关资料。

  板书设计:

  景色——风光美——动情(写景抒情)

  草原{人民——人情美——更动情(写事抒情)}“我”

  蒙————情深————汉

【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相关文章:

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02-01

语文下册的教案03-29

五年级人教版语文下册教案02-09

五年级下册语文优秀教案02-23

五年级语文下册《跳水》教案08-26

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11-29

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01-09

语文下册《望月》教案02-16

语文A版五年级下册《语文乐园八》语文教案01-17

湘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0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