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育文网>教学文档>教案> 中班教案

中班教案

时间:2024-01-12 09:22:57 教案 我要投稿

中班教案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中班教案7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中班教案

中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

  1、通过尝试多种玩球的方法,培养幼儿创新的意识。

  2、发展幼儿玩球的技能和动作发展协调的能力。

  活动准备:

  幼儿人手一个皮球、进行曲音乐

  活动过程:

  1.开始部分:

  (1)幼儿一个跟着一个走,走成一个圈。

  (2)游戏“捡皮球”:幼儿站成圆圈后四散站在场地上,教师将球抛向四周,幼儿每人去捡一个球后回到原位,可重复玩。

  2.基本部分:

  游戏“拖小猪”:把皮球当做小猪,用呼啦圈把小猪套住,然后拉着呼啦圈向前走。

  3.结束部分:把小猪拖回家,赶到猪圈(球框)里。

  评价:

  这个游戏是利用身边材料创造出的玩法。在圈和球的.游戏中,期间我在安排游戏面向全体幼儿的同时注重个体差异,运用拖得距离的长短来进行。大多数幼儿可以拖得很好,个别还是不会。在以后的游戏中,可以再游戏中为不同层次的幼儿提供了相宜的材料有:皮球,网球,纸球等,促使每个幼儿在不同水平上都能得到发展,使每个幼儿体验到满足和成功。

中班教案 篇2

  活动意图:

  幼儿园健康教育是幼儿园对幼儿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新的教育理念中,“健康”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生理的健康发育和心理的健康发展是有机结合的。3岁至6岁的幼儿处于人的一生中发展的关键期,这一时期幼儿教育机构的良好教育更是至关重要的。"洞"是孩子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见到,接触到的事物。《我们身体里的洞》关注的是平常不被称之为"洞"而又最为我们熟悉的'"洞",不仅呈现了身体里的"洞",还有各种"洞"的作用。

  活动目标:

  1. 了解身体里的“洞”,对“洞”的好奇,知道一些洞的用处。

  2. 自主探索,合作解决问题。

  3. 萌发保护“洞”的意识。

  4. 初步了解健康的小常识。

  5. 初步了解预防疾病的方法。

  活动准备:

  1. PPT“我们身体里的洞”。

  2. 简笔画“小娃娃”图、记号笔、五角星标记。

  3. 纸制背心、短裤。

  活动过程:

  (一)洞洞大猜想。

  1.出示PPT1 :一个洞

  这是什么洞?(下水道)

  2. 出示PPT2:许多洞

  这些洞是怎样的?会是什么洞?(洗澡喷头上的洞,长得像莲蓬,因此我们叫它“莲蓬头”)

  3. 出示PPT3:两个洞

  这两个洞是什么?

  (二)寻找身体里的“洞”,了解这些“洞”的本领。

  1. 找“洞”游戏:分组找身体里的“洞”,并记录,讲述自己的发现,了解这些“洞”的本领。

  2. 自主阅读,发现身体里更多的“洞”,集体讲述“洞”的本领。

  (三)给“洞洞”分类,学习自我保护的方法。

  1. 把哪些“洞”藏起来,不被别人发现?哪些动要露在外面?为什么?

  2. 哪些“洞”要藏起来,为什么?

  3.帮娃娃藏“洞”。(为娃娃"穿"背心短裤)要藏起来的"洞洞",我们要特别地保护好它们,不能让别人看见,也不能让别人摸。

  4.教师小结。

  活动延伸:

  1、和同伴继续阅读图书,找身体里的“洞”。

  2、钻洞游戏。

  活动反思:

  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和接受能力,抓住幼儿兴趣点以找找身体里的"洞",以及保护身体里的"洞"作为重点内容设计了四个环节。第一环节为"洞洞大猜想" 第二环节为找洞洞,第三环节为分类环节,让幼儿结合自己的已有经验将身体的"洞"分为可以裸露和需要隐藏的两类,初步明白身体里一些洞洞的功能及自我保护的重要性,掌握一些自我保护的方法。

中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使幼儿通过想象、创编出多种用身体唱歌的方式。

  2、尝试用自己的身体发出声音,体验用身体唱歌的乐趣。

  3、培养幼儿的节奏感及对音乐的感受力。 活动准备:一段优美的音乐、一段欢快的音乐、电脑、数码摄像机、手、脚、嘴、舌头、拍屁屁、排腿、拍肩的图片,节奏谱、小蜻蜓音乐、《你好歌》。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 请幼儿随欢快的音乐入场。

  2、 请幼儿有节奏的回答老师的提问,并且和老师一起有节奏的拍手或者拍身体的其它部位互相问好,同时伙伴之间互相问候唱《你好歌》。

  (二)基本部分

  1、 请幼儿说一说刚才问好的时候,我们都用身体的哪些部位来唱歌了,请幼儿边说,教师边用图片表示出来,同 时请幼儿来实际操作(演示用这些部位来唱歌例如捏鼻子发出声音,叩牙齿发出声音,弹舌头发出声音,伙伴之间拍手或者拍肩等),感受用身体的这些部位来唱歌。

  2、 教师出示一段节奏谱,请幼儿说出想用身体的哪个部位

  唱出来,并且用图片标记记录下来,接着请幼儿来表演(可以用一种方式、也可以用多种方式、或者大家一起商量、讨论出最好听的`唱歌方法一起来表演)。

  3、 教师播放一段节奏欢快的音乐,请幼儿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用身体的各个部位“来唱歌”。

  4、 再次播放这段音乐,请幼儿换一种方式用身体来“唱歌”表演,教师用数码摄像机录下幼儿的表演。

  5、 请幼儿通过电脑欣赏自己刚才的表演。

  (三)结束部分

  1、请幼儿说一说今天的收获。

  2、请幼儿随《小蜻蜓》音乐做动作走出教室,到外面去寻找更多更美妙的声音。

中班教案 篇4

  【活动设计背景】

  小脚丫是幼儿身体的一部分,是活动的主要器官,孩子们对小脚既熟悉又陌生,熟悉的是他们都知道这是脚,知道它会走、会跳。陌生的是他们不知道我们的小脚除了会走还会有不同的感受,他们非常喜欢光着脚走路,不理解穿鞋是为了保护自己的小脚丫。为了让幼儿更清楚的认识小脚丫,懂得小脚丫的重要性,知道如何保护自己的小脚丫。由此,我结合主题活动中“强调激发幼儿兴趣,探索意识,以幼儿的现实为轴心展开活动”为指引,从孩子的兴趣出发,根据幼儿年龄特点,设计了这节《小脚丫真棒》的主题活动,通过活动让幼儿了解身体某些部位的特点、功能,从而懂得如何保护自己,本次活动我通过故事情境,引起幼儿兴趣,采用动静结合,通过幼儿的亲身体验,了解脚的特点、功能,通过观看课件懂得脚的重要性,从而让幼儿知道要保护自己的小脚。

  【活动目标】

  1.通过情景让幼儿 认识脚的结构和功能

  2.发展幼儿脚部动作,学会自己洗脚。

  3.在游戏中探索身体的奥秘,喜欢脚的游戏活动。

  【教学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认识脚的结构和功能。

  活动难点:在游戏中发展脚的抓、夹能力

  【活动准备】

  1.脚的结构课件、录音机、磁带

  2.狼的头饰、白纸、垫子、沙包、绳子、纸团。

  3.各种颜料、洗脚盆。

  【活动过程】

  一、开始环节:热身活动 让幼儿跟随音乐做小脚

  二、基本环节:(一)设置情景,导入新课:森林的场景,露出大灰狼的头,(出示脚的结构课件)蹬到狼的头上,你看到了什么? 让幼儿说说你有没有仔细看过自己的小脚丫是什么样子的呢?(揭示课题,引起兴趣)

  (二)汇报交流:说说脚的'样子,由什么组成什么特征?摸摸什么感觉?(启发幼儿说出脚的组成特征,通过摸得活动让幼儿亲身感受小脚的不同组成部分都有不同的感觉,比如脚趾甲硬,其他部位是软的)

  (三)对比观察:提问:我们每个人的脚一样吗?什么地方不一样?(通过这样的提问,激发幼儿相互对比的兴趣引导幼儿积极主动探讨每个人的脚在那些方面都不一样,给幼儿足够的时间观察,对比讨论交流,发言的机会。启发幼儿讲出脚的颜色,长短,宽窄,胖瘦及脚的弯度都不一样)

  (四)体验脚的功能,知道保护小脚:组织幼儿光脚到水泥、软垫、木板、、、等踩、跑、跳、活动后,问问幼儿什么感觉?(通过幼儿的亲身体验,讨论交流感知其中的奥秘)启发幼儿讨论脚有什么用处?幼儿每说出一种让幼儿自己做做,将自己的体验准确表达出来。如何保护小脚呀?(知道常剪趾甲,不穿硬皮鞋,鞋子大小适中,常洗脚等)

  第三环节 游戏活动:双脚夹球 加深对小脚的认识,体验游戏的乐趣。

  第四环节 放松活动 教师带领幼儿走小路(印脚印),

  结束环节:洗小脚

  延伸活动:小手和小脚做的游戏有哪些呢?回家和爸爸妈妈做一做。

中班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学习正面向前双脚并拢侧身跳,使跳跃同协调。

  2、探索并感受拼版的不同玩法,萌生创新意识和能力。

  3、勇于接受挑战,并体验体育活动的乐趣。

  教学准备:

  1、知识经验准备:知道拼版的特性,安全、轻巧。接触过拼板,并有一定经验。

  2、物质准备:拼板每人一个,郊游的音乐,幼儿每人身上标有颜色标记。

  3、《郊游》音乐以及场地布置:场地上贴有颜色标记。

  4、30厘米见方的泡沫拼板人手一块(3种颜色)。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两脚并拢跳。

  难点:在拼版的两边跳,动作协调 ,轻轻落地。

  教学方法与手段法:

  自主探索法、示范法,尝试法、练习法,游戏法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1--(一)开始部分的准备活动

  1.带好小拼板去郊游。(播放音乐,幼儿跟着老师做动作,如头顶、左右侧身、膝盖顶拼版、举在胸前走等)

  2.停止后问:"刚才把小拼板变成什么?"

  3.请在空地上玩玩,拼板变成什么?(幼儿分散玩)

  4.停止个别交流动作,集体学学做做,教师配上一些简单的动作儿歌)

  (1)帽子顶在头上。

  (2)拖地板。

  (3)小马。(得儿驾,小马小马骑骑骑)

  (4)飞盘。(转、接、高点接)

  (5)蹦蹦床。(1、2、3、4,跳得高,用力跳,轻轻跳、单腿跳。

  (6)跳过拼板。

  ①教师发出指令:把拼板直直的放在右边,教师检查每个幼儿拼板的方位。

  ②跳过来,跳过去。(练习两次)

  ③跳的时候注意什么?(轻轻跳、并拢跳、轻轻落地、不碰板)幼儿活动1--幼儿随音乐活动活动身体幼儿交流:我们刚才把小拼板当成了什么幼儿分散玩拼板,尝试拼板的多种玩法。

  幼儿说说自己的拼板变成了什么幼儿跟老师学做某些动作。(如:小马等)。

  幼儿学习跳过拼板:两脚并拢跳幼儿练习跳过拼板(练习两次)幼儿听老师小结:跳的时候要掌握需要注意的地方。(轻轻跳、并拢跳等)。

  设计意图1--让幼儿在欢快的音乐声中做热身运动,热身运动是开展体育锻炼必不可少的环节,我以游戏口吻开场,一下子吸引幼儿,使幼儿的身体各个关节得到舒展,肌肉得以放松,从心理上和生理上都进入状态,并对活动产生兴趣,为下一个环节的进一步发展奠定基础。

  幼儿探索单块拼板的玩法,更贴近了幼儿与材料的亲密接触,使幼儿与材料和谐对话的直接经验。萌发创新意识和能力。在此基础上教师进行提升并组织幼儿练习相关动作,重点练习多种跳法,并引导幼儿学习原地正面向前双脚并拢侧跳教师活动2--(二)把拼板变成长条,练习双脚并拢侧身行进跳。

  1.幼儿按照自己所拿拼板的颜色很快地拼成长条。教师问:"有几条拼板?像什么?"

  2.用刚才跳过来,跳过去的方法跳过小河。(请一位幼儿来示范)教师问:"跳的时候注意什么?"

  3.幼儿分成四组接力跳。(教师用双手扶的方法帮助胆小的`孩子)

  4.教师问:"有没有碰到困难?"

  5.教师提出观察到的一些问题:

  (1)跳的时候站在拼板的哪里?

  (2)从头跳到尾。

  6.再玩一次。

  幼儿活动2--幼儿按自己的颜色将版拼成长条形。

  幼儿说说拼好的长条形像什么老师告诉幼儿这是三条彩色的路请一幼儿用学过的方法进行示范跳。

  幼儿以小组进行接力跳。幼儿再玩一次。

  设计意图2--组合拼板,练习正面向前双脚并拢侧身行进跳,并敢于跳过高30厘米的拼板,体现了教育活动中幼儿的主体地位。针对幼儿的不同水平,活动中老师要适时地帮助与指导,使幼儿获得不同程度的提高和体验成功的快乐。当幼儿遇到困难、胆怯时,老师会鼓励他,帮助他让幼儿感到温暖。

  教师活动3--(三)在竖摆的拼板前方,出示竖摆的围成方形的拼板,练习原地纵跳动作。

  1.这是什么?(筐)

  2.怎么玩?请谁来挑战。(请一幼儿示范,教师在一旁用动作语言提示:双脚并拢侧身行进跳过小河,再原地纵跳进小筐跳出小筐,然后跑回起点与第二位幼儿交接)

  3.幼儿分组尝试新玩法。

  4.评奖:勇敢奖、神气奖、精神奖、坚持奖。

  幼儿活动3--老师出示竖摆的围成方形的拼板,让幼儿说说是什么,怎么玩。

  请一幼儿示范。教师提示。

  幼儿分组尝试新玩法。

  幼儿进行评奖设计意图3--直线形变为方形再变为立体的方形,由平面逐渐发展到立体,将运动密度、运动强度、动作难度、心理挑战性等都寓于游戏之中,让幼儿期待着又一次新的玩法,对活动充满着无尽的乐趣。对幼儿挑战更有自信心。

  教师活动4--(四)结束部分的休息、放松操和小游戏。

  1.播放音乐,幼儿跟着老师做放松操。(抖抖手、敲敲腿、弯弯腰、挥挥手、耸耸肩等)

  2.请幼儿坐在自己的拼板上。

  3.教师将竖摆的拼板站起来,问:"小筐竖起来变成什么?"(车轮)请一位幼儿站在车轮中间滚,再请两位滚。有四个车轮分别请两位幼儿滚。最后教师出示一个超大的车轮,请剩下的幼儿一起乘上车,在老师的帮助下开回教室。

  幼儿活动4--幼儿听音乐做放松动作。

  让幼儿根据自己的颜色座在相应颜色的拼板上。

  让幼儿说说小筐竖起来变成了什么。

  请一幼儿玩站在车轮中间滚,幼儿玩超大的车轮,玩乘车游戏,然后回活动室。

  设计意图4--让幼儿做在拼版上休息,这样亲切的语言让幼儿感到温暖。孩子在运动后进行适当的放松运动是很有必要的,在活动中,让幼儿始终保持愉快的情绪。初步了解"滚车"玩法并体验"滚车"游戏的愉悦,为再玩拼板留下悬念。

  教学反思:

  在活动中,孩子们参与活动的积极性特别高,因为这是他们感兴趣的问题,只是个别孩子对这方面的知识欠缺,但是在活动中,他们能充分调动自己的各种感官来参与活动,我个人认为,这节课还是成功的。

中班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对折纸活动感兴趣,学习用对角折的方法折鱼。

  2、感受传统儿歌“一字韵”的特点 。

  活动准备

  1、折好的大鱼和小鱼,虾、蟹图卡,有“大海”的背景图1张。

  2、方形彩纸每人一张,彩笔、胶棒等。

  活动过程

  1、教师出示“大海”的背景图,引导幼儿猜想:蓝色的“大海”里,谁在游?

  2、教师一边出示“大鱼”、“小鱼”折纸作品及“虾”、“蟹”卡片,一边朗诵儿歌,引导幼儿观察“大鱼”和“小鱼”,激发幼儿折纸的`兴趣。

  3、教师边示范边讲解对角折“鱼”的方法。将正方形纸折成三角形,将长边上的两个角向上折,在“头部”画上“眼睛”。

  4、请幼儿学习折大大小小的鱼。

  5、请各色“大鱼”、“小鱼”到“大海”中游玩。教师协助幼儿将“大鱼”、“小鱼”粘贴到“大海”背景图中。

  6、师幼共同欣赏作品,说说儿歌,感受大海中小动物游玩的快乐气氛。

  7、带领幼儿到“大海”(户外)去游玩。幼儿教育网

中班教案 篇7

  需要帮助的人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让孩子懂得怎样帮助我们身边的人。

  2、激发幼儿关爱别人的美好情感。

  活动准备:

  多媒体设备、捐助箱、图书、玩具。

  活动过程:

  一、观看录象回忆交流

  1、观看“献爱心捐助活动”的录象。

  2、教师提问:你们看到了谁?他们在干什么?给谁捐款?为什么要给灾区的小朋友捐款?

  3、师小结:生活中有困难的`人需要我们去帮助, 让我们来看看照片上还有哪些人也需要我们的关心和帮助。

  二、观察图片 分享讨论

  1、出示图片一 (有人摔倒了)

  图片二 (有人生病了)

  图片三 (老爷爷背着包在吃力地走路)

  图片四 (三轮车阿姨在吃力地骑车

  2、提问:

  (1) 你遇到了这些事会怎么做?你想帮助谁,有什么好办法?

  (2) 在我们的身边还有哪些人也需要我们去关心和帮助?

  3、幼儿讨论:如果我遇到了这些事会怎么做?有什么好办法帮助他?

  4、师小结:

  大家都很愿意帮助这些需要帮助的人,而且还想了很多的办法。平时我们经常看到爸爸妈妈、叔叔阿姨也会帮助一些有困难的需要帮助的这些人,我们一起来看一组图片。看看他们是怎样关心、帮助别人的。

  三、观看幻灯片拓展经验

  1、讲讲图片上他们是怎样帮助别人的。

  2、小结: 原来我们周围有很多人需要大家的关心和帮助,帮助了别人我们也会变得很快乐的。

  3、引导幼儿献爱心捐助灾区小朋友。

  四、活动延伸 情感激发

  1、出示灾区小朋友的来信,激发孩子的兴趣。

  2、老师读信,激发孩子想帮助灾区小朋友的愿望。听了来信你们说怎么办?

  3、幼儿依次挑选自己喜欢的物品上来捐助,在“爱的奉献”乐曲声中结束活动。

幼儿中班活动教案

【中班教案】相关文章:

中班教案教案04-15

教案中班教案02-23

中班教案02-11

[经典]中班教案07-28

中班教案[经典]07-24

中班教案(精选)08-02

[精选]中班教案08-03

【精选】中班教案08-01

中班教案(精选)07-29

中班教案【精选】0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