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育文网>教学文档>教案> 《家》教案

《家》教案

时间:2024-01-12 07:05:18 教案 我要投稿

《家》教案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家》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家》教案

《家》教案1

  活动目标:

  1、学习运用"可是"、"接着"等连接词和伤心、开心、高兴、快乐等形容词,能比较连贯地讲述图片内容。

  2、学习从整体到局部进行观察的方法。

  3、喜欢参与看图讲述活动,体验乐于助人的快乐。

  4、激发幼儿主动复述故事的欲望,培养幼儿高自控性和高兴奋性。

  5、乐意参与表演,大胆学说角色对话。

  活动准备:

  1、PPT课件。

  2、每人一份图片学具、手偶实物。

  活动过程:

  1、播放音频"小鸟的叫声",引出活动主题。

  指导语:小朋友听谁来了,今天我们一起来看图讲一个关于小鸟的故事。

  2、出示PPT课件,引导幼儿学习观察、并简单讲述单张图片的基本内容提问:图上有谁,在什么地方,发生了什么事情,它的心情怎么样?

  指导重点:引导幼儿观察人物表情和周围环境,提醒幼儿用完整句讲述PPT的基本内容。

  3、幼儿分组讲述,引导幼儿学习按PPT顺序观察、连贯地讲述PPT的主要内容。

  (1)幼儿两人一组,自由讲述。

  指导语:谁来帮助小鸟,它们是怎么帮助小鸟的,老师又带来两页PPT,请小朋友两人一组按PPT顺序用完整语句连贯讲述PPT的`内容。

  指导重点: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图片,按PPT顺序用完整语句连贯讲述PPT内容。想象小动物们的内心和神情,并学习运用:伤心、开心、高兴、快乐等形容词,描述故事。

  (2)每组派代表讲述。

  指导语:请小朋友仔细听,听听小朋友是否按照PPT的顺序连贯讲述图片内容,听听他的故事里用到了那些词你最喜欢,一会告诉老师和小朋友。

  指导重点:引导幼儿初步学会倾听同伴讲述,并挑选出好的句子和词语让幼儿学习,丰富幼儿讲述经验。

  4、教师示范讲述,引导幼儿学习运用"可是"、"接着"等连接词比较连贯地讲述图片内容。

  指导语:老师也讲一个好听的故事,请小朋友注意听老师用了哪些好听地词语把故事连接起来的。

  指导重点:引导幼儿按PPT顺序,学习"可是""接着"的连接词连贯讲述图片内容。

  5、幼儿分组讲述,手偶表演,引导幼儿运用"可是""接着"的连接词连贯讲述PPT内容。

  (1)幼儿四人一组,操作手偶自由讲述。

  指导语:请小朋友选择喜欢的手偶带上,运用"可是""接着"的连接词,完整地讲述一个好听的故事。

  指导重点:引导幼儿操作手偶,学习运用"可是""接着"的连接词,边表演边连贯完整的讲述图片内容。

  (2)每组派代表讲述、表演。

  指导语:请每组小朋友把自己编的好听故事边表演边讲给小朋友听,听听他们的故事里,你最喜欢他们说的哪句完整的句子和词语,

  指导重点:引导幼儿倾听同伴讲述,学习新的句子和词语,丰富幼儿新的讲述经验。

  活动延伸

  把图片投放在语言区让幼儿大胆的发挥想象去创编新的故事。

  教学反思:

  幼儿非常喜欢听故事,一听老师说要讲故事,都静静地坐在椅子上,眼神极渴慕地望着老师,都希望快一点听老师讲故事。在完整的欣赏了故事后,孩子们不由的发起了感慨,为此,教师让孩子们互相说说自己对故事的看法,给幼儿创设了自由表达的空间,幼儿都积极发言,用语言表达着自己内心的感受及自己的看法,随后结合挂图,分段欣赏故事,加深了幼儿对故事的理解。

  小百科:家,现代汉语常用字、 一级字, 读作jiā,最早见于甲骨文,其本意是屋内、住所,《史记·乐毅列传》:"乐羊死,葬于灵寿,其后子孙因家焉。"引申为安家落户、定居,家还可引申为自己家庭的住房、室内及机关部队等单位的住地等意。

《家》教案2

  活动名称:家

  1、幼儿能根据画面提示理解诗歌内容。

  2、尝试仿编诗歌,激发幼儿想象力和创造力。

  活动准备:

  1、背景图(有蓝天,树林,河水,草地,红花)

  2、贴绒卡片:白云,小鸟,小羊,小鱼,蝴蝶,小朋友等

  活动过程:

  导课

  (导语)老师昨晚做了个梦,想和大家分享,想听我讲讲吗?我梦见来到了一个有蓝天,树林,河水,花朵,草地的地方,于是我把他画了下来,还给它涂了漂亮的颜色,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授课

  一、(学习诗歌)

  1、出示背景图,和幼儿一起观察画面:(图上有蓝蓝的天空,密密的树林,清清的河水,绿绿的草地,红红的花朵)

  2、(教师)刚才我们用了:蓝蓝的,密密的,清清的,绿绿的,红红的这些词使得这幅图更加漂亮,但是他们说:'我们不仅仅是一幅漂亮的画,还是一个个温暖的家呢!'我家的宝贝出去玩好长时间了还不回来,请小朋友帮我喊他们回家,好吗?

  3、一一出示贴绒图片,让幼儿送他们回家,并完整说出如;蓝蓝的天空是白云的家

  师幼喊(小宝贝回家喽)白云的家是哪里?(蓝蓝的天空)。。。 。。。

  4、完整读一遍诗歌 ,(过渡语)蓝天,树林说:'我们家还有许多宝贝你能知道吗?

  二、(仿编诗歌)

  1、引导幼儿一一说出这些温暖的家里还住着谁?

  2、完整读一遍仿编的诗歌,引导幼儿发现是个没有名字,一起为诗歌起名。

  结课

  教师小结:家是遮风挡雨的地方,家可以让我们解除疲劳,家可以让我们放松心情,因此我们要爱护自己的家,让我们用行动来证明:不破坏财物,不乱扔垃圾,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 。。。

  延伸

  带幼儿捡周围的垃圾,清洁周围环境。

  附儿歌:

  家

  蓝蓝的天空是白云的家,

  密密的树林是小鸟的家,

  清清的河水是鱼儿的家,

  绿绿的草地是小羊的家,

  红红的花朵是蝴蝶的家,

  快乐的幼儿园是我们的家。

  活动目标:

  1、通过讲讲说说帮助幼儿理解诗歌内容并学习诗歌,感受诗歌的画面美和语言美。

  2、引导幼儿仿编诗歌,培养幼儿的想像力、创造力和尝试精神。

  活动准备:

  1、画有蓝天、树林、草地、河水、花儿、大幅背景图。

  2、制作好的白云、小鸟、小羊、小鱼、蝴蝶、贴绒学具。

  活动过程:

  (一)经验回忆,引起兴趣

  1、引起兴趣:现在是什么季节?春天是个美丽的季节,对不对?它漂亮在哪里?

  2、提问回忆:春天是座美丽的大花园,我们小朋友都很喜欢它。杨老师还知道我们小朋友更加喜欢有个漂亮快乐的家,是不是?说说,你喜欢什么样子的家呢?

  (二)看看说说,初步感知

  1、出示背景图,尝试讨论:

  图上有哪些景物?想想它们都会是谁的家?

  2、看看说说,感知理解

  (1)这些白云、小鸟、小羊、小鱼、蝴蝶它们找到自己的家了吗?

  (2)它们的家又在哪里?它们的家漂亮吗?美在哪里?

  3、欣赏儿歌,理解内容

  (1)儿歌中都讲了有哪些家?分别是谁的家?

  (2)你最喜欢哪个家?为什么?

  (三)理解创作,分享快乐

  1、再次欣赏,诗歌里说:“蓝蓝的天空是白云的家,密密的树林是小鸟的家”,蓝蓝的天空除了是白云的家,还可以是谁的`家?密密的树林又可以是谁的家?

  2、幼儿自由讨论,教师指导。

  3、幼儿自由发言,教师提升组合。

  4、教师小结:我们小朋友可真能干,自己也能编出了好听的儿歌,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找找编编,还有什么也是谁的家,明天拿来告诉大家,好吗?

  七、各环境渗透

  在教室环境布置中,幼儿在区角活动中(美术区)制作的一些关于春天的景象添加到墙面上,增加了幼儿之间交流。

  区角活动中(语言区)的,让小朋友自制春天各种景色变化的图书,让小朋友边看边交流。

  附诗歌:

  《家》

  蓝蓝的天空是白云的家,密密的树林是小鸟的家,

  绿绿的草地是小羊的家,清清的河水是小鱼的家,

  红红的花儿是蝴蝶的家,我们的家多美啊!

  仿编:

  蓝蓝的天空是小鸟的家,密密的树林是蘑菇的家,

  绿绿的草地是小兔的家,清清的河水是水草的家,

  红红的花儿是密蜂的家,我们的家多美啊!

《家》教案4

  一、深入理解教材

  要深入的理解教材只看教参上的提示是远远不够的,要自己去读去悟才行。《小喜鹊的两个家》这课加上试讲一共讲了三遍,感觉每一次讲完以后,都对课文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越讲越觉得课文有的可讲。

  小喜鹊的两个家这课文是根据发生在北京的一个真实故事改编的。通过小喜鹊的两个家,说明了人们对小鸟的关爱,表现了人与鸟的友好相处。课文人和喜鹊两条线展开,感人而有趣。重、难点是了解课文内容,体会到人类对小鸟的关爱及小鸟对人的友好。

  根据课文内容、重难点,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篇。

  1、了解小喜鹊有两个家的原因,体会到人类对小鸟的关爱及小鸟对人的`友好。

  2、通过句子比较,体会课文原句的具体、生动。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根据本课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抓住小喜鹊的两个家展开教学,重点体会郭奶奶一家对小喜鹊的关怀备至和小喜鹊对郭奶奶一家的亲密,也就是重点学习第3、5自然段,其他段落则以读代讲。

  第一次试讲,感觉学生提问环节的设计进行并不顺当。虽然抓住了3、5两个自然段重点学习,但缺少了2、4自然段的铺垫,学生的情感体验不够深入。于是对教案进行修改,去掉了学生对课文内容提问的环节,只保留对课题提问,并抓住小喜鹊有哪两个家?为什么会有两个家?这两个问题来学习课文。加强了对2、4 自然段的品读。如:在学习第4自然段时提问:大喜鹊为什么会在原来的那棵大树上造新家?树梢上传来它们欢快的叫声。它们的心情怎么样?应怎么读呢?

  第二次试讲,感觉过程比较顺畅。同学们回答问题比较到位,情感体验也有一定的深度。而我经过试讲对这课文也有了更加深入地理解,似乎觉得每一句话都值得重点品一品,都是意味深长的。最后,还是决定抓住重点来学习。

  在我班讲的时候,感觉较好地实现了我对这一课的设想,同学们回答问题也是比较准确、到位。有了一定层次的情感体验。但当马老师说课时,我感觉到马老师对这一课的理解有更深的层次。喜鹊对人的报恩,是我没有体会到的。我想到的是喜鹊对人的亲密。虽意思接近,但不够深入。

  要深入的理解教材还要把握学生,用学生的思维去思考问题,也就要把握学情。在最后回答为什么一到晚上小喜鹊就会回郭奶奶家过夜时学生有的答道篇:因为小喜鹊想要去陪伴郭奶奶。有的说:因为小喜鹊已把自己当成了郭奶奶的女儿。学生真正是以一颗童心,将小喜鹊当成人来看待,给它赋予了人的情感。而我却并没有。这一点是我应该向学生学习的。如果我事先对教材的把握再深入一些,在学生回答问题时适时点拨,相信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学生的情感体验也会达到更高的层次。

  二、落实训练点

  语文课要体现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人文性体现在学生在课上的情感体现。工具性则体现在对语言文字的理解。我感觉在这一课我的语言训练点的设计还是比较好的,但在实施上有一定的欠缺。对于马老师讲的迂回方法和训练的展开要体现层次,感触颇深。如:在体会关怀备至一词时,我设计的是让学生先说说关怀备至的意思,再说说关怀备至体现在哪儿,都是怎么做的。其实可以先让学生说说关怀备至体现在哪儿,都是怎么做的,再体会关怀备至的意思。这样从具体到抽象,就给了学生一个台阶,理解起来也就容易了。再如:在口语交际这个环节,学生发挥不是太好。可以让学生联系到自己想一想:爸爸、妈妈上班去,下班回来的时候,自己会对他们说些什么。再来进行口语交际,结果也许会好一些。

  三、关于课时安排

  我讲的是第二课时,其中一个环节,对课题提问。马老师认为不太合适,没有抓住学生的心理需要。细品起来感觉很有道理。我也得到了一个启示。我们通常会把学习生字放到第一课时,讲读课文放到第二课时。这样一来到讲读课文的时候,学生对于课文的兴趣就减弱了许多,也就会有个别学生有在学习课文时往后翻看后面的课文的现象。其实,在一、二年级时学生已经掌握了不少生字和认读字。那么对于一些生字较少、文从字顺的课文,就完全可以在学生预习的基础上,先讲读课文再处理生字。

  通过这一课,收获很多。今后,还要更加努力、深入地理解把握教材。在落实各个训练点的时候,还要更好地给学生搭好阶梯,要有层次。还要注重各教学环节之间的铺垫。

《家》教案5

  [教学目标]

  1、在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掌握万以内数的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并能正确计算。

  2、通过交流、合作,体验混合运算计算方法的多样化、运算顺序的合理性。

  3、在经历探索混合运算运算顺序的过程中,进行有条理地思考,充分感受解决数学问题成功的喜悦,增强数学学习的信心和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掌握万以内数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课前三分钟:计算112+103=251-139=

  先说说计算顺序再计算26+35-17=33-20+56=

  一、创设情境激情引趣

  (一)谈话导入

  清明节的时候,父母带你回爷爷奶奶家或是姥姥家,让我们看看小红一家又是怎么做的?请看屏幕。

  点击课件,出示情境图。

  (二)观察情境图,提出问题

  仔细观察信息图,你能得到那些数学信息?(一生说完整)

  师:根据这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学生提出的问题可能有:(学生较为简单的问题可以直接解决,只解决一两个)

  (1)买一件上衣和一条裤子一共需要多少钱?

  (2)买一件上衣和一双鞋一共需要多少钱?

  (3)姥姥的上衣比裤子贵多少钱?

  (4)姥姥的上衣比鞋子贵多少钱?

  (5)买三件衣服用了多少元?

  (6)买衣服比买鞋子多用了多少钱?

  小组讨论,班内集体订正。.

  二、合作学习探究新知

  (一)活动一:买三件衣服用了多少元钱?

  1、带领学生分析题意,引导学生找出数量关系式。

  你会解答吗?自己在本子上试一试,看能用哪些方法解决?

  2、小组内交流。

  3、谁愿意展示你们的算法?(学生板前展示,老师可以让学生评价展示的结果)

  班内交流。

  4、学生说算法,教师板书。

  可能出现的方法有:

  (1)估算:112+103+88300(元)

  (2)列综合算式计算:

  112+103+88

  =215+88

  =303(元)

  (3)用竖式计算

  112215

  +103+88

  215303

  (4)口算(凑整百、整十)

  学生出现错误要给学生整理的时间。

  5、师:回忆我们刚刚用到的几种方法,你喜欢用哪种方法?独立思考说出理由。

  老师总结:估算不精确,竖式计算准确但是麻烦,分步计算条理清晰但是也麻烦,口算易出现错误,脱式计算较为简洁明了。

  重点让学生说一说综合算式的计算过程。

  (二)活动二:给姥姥买的衣服比鞋子的贵多少钱?

  1、先放手让学生独立完成,同位交流算法。

  2、全班交流,学生展示并说出自己的想法(说出算式,要让学生说明白每步求的是什么)。

  板书学生的做法,一般出现的情况是112+103-88=也可能是112-88+103=

  (三)活动三:总结归纳运算顺序并验证。

  1、小结:观察算式的特点:没有括号,只有加减法,怎么算?(从左往右挨着算:先算前两个数,把数写下来,用这个数再加上或减去第三个数)

  2、我们刚刚说了连续加,有加有减的运算顺序,同学们大胆猜一猜:连减应该怎样算呢?

  3、试一试:100-32-18=(一生板书)【四种情况都要有,连续加,连续减,先减后加,先加后减】

  三、实践运用发展能力

  (一)以自主练习题为题材设计闯关活动。

  1、第一关:变魔术。

  三片树叶没习题练习,要求学生说出运算顺序即可,结果可等课后计算(

  2、第二关:乘车。

  为了奖励同学们,姥爷决定带大家去养鸡场参观。想去吗?看!车站上发生了什么事?你能帮助他们解决吗?(观察,独立解决,交流展示自己的不同算法)

  学生提出自己喜欢的问题并解答。

  如果时间还有剩余,可以做课本的习题。

  (二)对闯关活动进行小结,教师以评为主。

  四、归纳总结巩固新知

  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收获,进行反思,自我评价。

  【于老师提问思考;】

  1、这节课的目标是什?运算顺序的教学落在哪里?

  2、分部算式的目的是什么?

  3、估算和精确计算不能混在一起。

  4、竖式和综合算式、分布算式是不是一个层次?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去姥姥家——混合运算》初建课和重建课教学设计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去姥姥家——混合运算》初建课和重建课教学设计课堂重建

  第六单元去姥姥家

  混合运算

  [教学目标]

  1、在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掌握万以内数的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并能正确计算。

  2、通过交流、合作,体验混合运算计算方法的多样化、运算顺序的合理性。

  3、在经历探索混合运算运算顺序的过程中,进行有条理地思考,充分感受解决数学问题成功的喜悦,增强数学学习的信心和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掌握万以内数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

  课前三分钟:计算112+103=248-130=

  先说说计算顺序再计算26+35-17=33-20+56=

  (不要求学生能够直接口算出万以内数的加减,鼓励孩子用竖式解决问题)

  一、创设情境激情引趣

  (一)谈话导入

  清明节的时候,父母带你回爷爷奶奶家或是姥姥家,让我们看看小红一家又是怎么做的?请看屏幕。点击课件,出示情境图(信息窗1的图)。

  (二)观察情境图,提出问题

  仔细观察信息图,你能得到那些数学信息?(一生说完整)

  师:根据这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信息放大展示出来,标好价格)

  学生提出的问题可能有:(学生较为简单的问题可以直接解决,只解决一两个)

  (1)买一件上衣和一条裤子一共需要多少钱?

  (2)买一件上衣和一双鞋一共需要多少钱?

  (3)姥姥的上衣比裤子贵多少钱?

  (4)姥姥的上衣比鞋子贵多少钱?

  (5)买三件衣服用了多少元?

  (6)买衣服比买鞋子多用了多少钱?

  (如果学生说不出来第5、6个问题,引导孩子将三个数学信息都用到能怎样提问题.)

  二、合作学习探究新知

  (一)活动一:买三件衣服用了多少元钱?

  1、带领学生分析题意,要想解决问题,需要知道哪些数学信息,引导学生找出数量关系式(上衣价钱+裤子价钱+鞋子价钱=总价)。

  你会解答吗?自己在本子上试一试,看能用哪些方法解决?

  2、做完的同学可以同桌交流。

  3、谁愿意展示你们的算法?(学生板前展示,老师可以让学生评价展示的结果)班内交流。

  生:112+103=215(元)215+88=303(元),先求的是上衣和裤子的价钱,再用求得的和加上鞋子的价钱。

  生:112+103+88=303(元),先求上衣和裤子的价钱,再用求得的和加上鞋子的价钱。

  师:在计算的时候,你的运算顺序是什么?

  生:先算前两个数,再算第三个数

  4、学生说算法,教师板书。

  可能出现的方法有:

  (1)估算:112+103+88300(元)

  (2)列综合算式计算:

  112+103+88

  =215+88

  =303(元)

  (3)分步计算112+103=215(元)

  215+88=303(元)

  学生出现错误要给学生整理的时间。

  5、师:回忆我们刚刚用到的几种方法,你喜欢用哪种方法?独立思考说出理由。

  重点让学生说一说综合算式的计算过程(理清思路,每一步求的是什么)。

  (二)活动二:给姥姥买的衣服比鞋子的贵多少钱?

  1、先放手让学生独立完成,位交流算法。

  2、全班交流,学生展示并说出自己的想法(说出算式,要让学生说明白每步求的是什么,结合自己的算式,说一说自己先求什么,后求什么)。

  生:112+103=215(元)215-88=107(元)先求的是上衣和裤子的价钱,再用求得的和减去鞋子的价钱。

  生:112+103-88=107(元)先求上衣和裤子的价钱,再用求得的和减去鞋子的'价钱。

  师:你在计算的时候,先算什么,后算什么,为什么要这么算。

  生:先算前两个数的和,再减去第三个数。要求出上衣和裤子的总价钱,再减去鞋子的价钱就是我们要求的问题。

  板书学生的做法,一般出现的情况是112+103-88=也可能是112-88+103=103-88+112=

  (三)活动三:总结归纳运算顺序并验证。

  1、小结:观察算式的特点:没有括号,只有加减法,怎么算?

  学生自己试着总结,学生相互补充(从左往右挨着算:先算前两个数,把得数写下来,用这个数再加上或减去第三个数)

  2、我们刚刚说了连续加,有加有减的运算顺序,同学们大胆猜一猜:连减应该怎样算呢?

  3、试一试:100-32-18=(一生板书)【四种情况都要有,连续加,连续减,先减后加,先加后减】

  师:一般情况下,在只含有加法或减法的算式里,要按从左往右的顺序依次进行计算。

  我们一起学习了运算顺序,那我来考考大家,来个智力大闯关。好不好?

  三、实践运用发展能力

  (一)以自主练习题为题材设计闯关活动。

  1、第一关:变魔术。

  三片树叶没习题练习,要求学生说出运算顺序即可,结果可等课后计算(

  2、第二关:乘车。

  为了奖励同学们,姥爷决定带大家去养鸡场参观。想去吗?看!车站上发生了什么事?你能帮助他们解决吗?(观察,独立解决,交流展示自己的不同算法)

  学生提出自己喜欢的问题并解答。

  如果时间还有剩余,可以做课本的习题。

  四、归纳总结巩固新知

  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收获,进行反思,自我评价。

  一般情况下,在只含有加法或减法的算式里,要按从左往右的顺序依次进行计算。

  【课后反思】

  1、口算、分不计算以及综合算式式计算方法,而竖式计算是便于计算的一张方式,它们不能混到一起。

  2、万以内数的加减,不要求口算出来,提倡竖式计算。在学生口算出来结果的时侯肯定他的口算能力,更多的鼓励孩子用竖式计算。课前三分钟的练习第一部分有点儿难。

  3、本节课的重点是引领孩子学习万以内数的混合运算顺序,要根据课本给出的信息窗引导孩子了解为什么这么算,他每一步的想法。新知要与信息窗结合,不是生硬的教给孩子计算的顺序。

  4、整堂课下来,孩子的学习兴趣明显不高,课堂环节设计趣味性较低,让孩子上来展示,有想法但是表现出来的效果并不好。

《家》教案6

  活动目标:

  1、在理解儿歌的基础上学念儿歌,并敢于大胆表演。

  2、爱上幼儿园,感受到幼儿园也是小朋友的家。

  活动准备:

  图片6张,录音机1台,磁带1盘。

  活动过程:

  一、设置悬念,引出课题。

  1、提问:小朋友都有自己的家,乐乐小朋友却说他有两个家,你能猜一猜

  他还有个家是什么地方?看了下面几张照片,你一定能猜到答案!

  2、教师依次出示照片,幼儿说说照片上有哪些人?在干什么?

  揭示答案:幼儿园是乐乐的另一个家。

  二、欣赏儿歌,学念儿歌。

  1、教师结合照片完整地朗诵一遍儿歌。

  提问:你觉得儿歌里的哪一句最好听?

  (指名幼儿说一说,幼儿每说出一句,便让其他小朋友也跟着念一念)

  2、集体看着照片学念儿歌。

  3、指名个别幼儿上来看着照片学念儿歌

  4、引导幼儿为儿歌创编动作。教师引导幼儿用欢快的`情绪带领幼儿做出相应的动作朗诵儿歌。引导幼儿大胆表现动作。

  三、活动延伸

  小朋友在幼儿园除了做做游戏、听听故事,还可以玩什么?我们都可以把它编进儿

  歌里回家念给爸爸妈妈听。最后,让我们跟着好听的音乐一起来想一想、念念儿歌,好

  吗?

  (附)儿歌

  幼儿园也是我的家

  亲亲爸爸,

  亲亲妈妈,

  高高兴兴离开家。

  做做游戏,

  听听故事,

  幼儿园也是我的家。

  活动反思:

  在儿歌的朗读中在某些地方教师可以加重读音从而加深幼儿对儿歌的印象,教师也可以做接龙的游戏,幼儿说一句教师说一句,使幼儿更好地学习儿歌。

《家》教案7

  设计说明

  《家》是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是一篇充满哲学思考的散文,作者从人们熟悉的事物入手,以三个递进式的比喻,表达了自己对家的认识。学习本文,学生们可以感受到“家”的温暖,探求“家”的真谛。

  1、解题

  “家”是人们所熟悉的名词,周国平的这篇散文从三个层面写出了自己对家、对人生的深刻理解。

  2、认识作者

  周国平,1945年生于上海。196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1981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哲学系,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著有学术专著《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尼采与形而上学》,随感集《人与永恒》,散文集《守望的距离》《各自的朝圣路》《安静》,纪实作品《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南极无新闻——乔治王岛手记》等,1988年底以前的作品续集为《周国平文集》(1~6卷),译有《尼采美学文选》《尼采诗集》等。

  其散文长于用文学的方式谈哲学,诸如生命的意义,死亡,性与爱。自我,灵魂与超越,虔诚探索现代人精神生活中的普遍困惑,重视关照心灵的历程与磨难,寓哲理与常情中,深入而浅出,平易之中多见理趣。

  3、走进文本

  A、内容分析:

  课文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家是一只船”是在观察渔民以“船”为家的生活现象之后进行深入思考才得出的。在人生的长河里漂流,家承载着亲人战胜前方变幻莫测的命运。

  第二部分“家是温暖的港湾”是在第一个比喻的基础上将人生比作乘船远航,既是远航,就需要休息、停靠港湾、补充给养、恢复体力、放松精神、放飞自由。

  第三部分“家是永远的岸”是在第二比喻的基础上提出的,既是远航,就要有目标,就要有彼岸和归宿。家就是航行的目标和停靠的彼岸。

  B、主题分析:

  这篇散文以船、港湾和岸为喻,由眼前的现象入手,深入思考,写出了自己对人生,对家的独特思考。

  C、写法分析:

  三个层次结构清晰,是一种递进的关系

  阅读指导:

  走进作者描述的情景和氛围中,发挥自己的联想和想象,调动自己的生活体验,领悟作者的所感所悟,理解文章的思想内涵。

  4、学法指导(以第一部分为例)

  A、请同学作自由朗读课文第一部分,思考:

  (1)引子有什么作用?

  (2)周国平认为家是什么?

  (3)作者是如何将家与船联系起来的?

  (引导学生与作品对话,探究作者对家的认识理解过程)

  明确:

  引子的作用:起统领作用。两个比喻将人的一生所经历的时间比喻成“岁月之河”;将“人生奋斗的过程”比喻成“一种漂流”,从而引出下文的议论。

  作者认为“家是一只船”。

  作者首先从自己的切身经历和感受写起:在南方水乡荡舟时,见迎面而来的渔船上炊烟袅袅,饭香扑鼻,孩童的嬉笑飘出船舱,荡在水面上——水上人家的温馨、安乐,让自然是“家”了。所以作者“恍然悟到,船是渔民的家。”引出结论:家是一只船。

  由“渔民的家”引向了“漂泊者的家”。对于漂泊的人生来说,家是一只船。

  作者的写作方式:先叙写情境,写出自己的感觉、感受,引领读者一步步从感觉到思考,由形象感受到理性认识,一切顺其自然。(即先叙后议再抒情)

  B、请学生朗读这一部分,体会作者对“家”的感悟。

  C、运用对第一部分的探究方式,按小组学习,探究“家是温暖的港湾”“家是永远的岸”两个部分。主要探究作者的心路历程,以及语言表达效果。

  5、研读讨论

  A、作者把人生比作“一种漂流”,又把家比作船、港湾、岸。细读课文,说说这几种比喻间的内在联系。

  明确:

  把人生比作漂流,是把家比作船、港湾、岸的前提。是后边几个比喻的基础。

  “家是一只船”的前提是“人生是一种漂流”,这个比喻是后两个比喻的`基点。家是港湾,家是岸,是由家是船生发出去的。

  “家是一只船”:是因为家的温馨安乐能使漂泊者在陌生的水域不感到陌生,因为家的牢固能使风平浪静、汹涌的波涛化为美丽的风景,因为有一个好家,就不惧怕命运的变幻莫测。家就像一只船,庇护着漂泊者。

  家是船——伴侣——载我们穿过漫长的岁月;

  “家是温暖的港湾”:承接第一个比喻句而来,把家比作港湾。道出了家的另一个功能:家能在漂泊者身心疲惫时供人小憩,能在寂寞时给人温暖,能在严肃中放松我们的精神。

  家是港湾——憩息地——给我们慰藉;

  “家是永远的岸”是前两个比喻的升华,表达了家不仅是船,还是船停泊的港湾,从人生的启示到终结来看,“家”是永远的岸——它既是每个人登临人生世界的起步之岸,也是每个人离开现实人生的离别之岸。

  家是岸——巢和根——让我们牵挂。

  B、三个比喻蕴涵了作者对家的什么情感?

  明确:对家的赞美、依恋及对天下人的祝福。

  6、美点欣赏

  引用故事、名言,增强了语言的趣味性,使内容易于理解,议论更为深刻。

  正当我欣赏远处美丽的帆影时,耳畔响起一位哲人的讽喻:“朋友,走近了你就知道,即使在最美丽的帆船上也有着太多琐屑的噪音!”这是尼采对女人的讥评。

  引用尼采的话既引出了话题,又把对家的思考引向深入,借以讨论对家的看法,也使作者的阐述更丰满、更充分、更具说服力。

  列举《荷马史诗》中奥德修斯的经历和他对女神卡吕浦索的回答,说明一个人不论他经历了什么,艰难困苦也好,飞黄腾达也罢,最后的归宿还是自己的家。

  “渔灯暗,客梦回,一声声滴人心碎。孤舟五更家万里,是离人几行清泪。”吟诵马致远的诗句,说明家是游子梦魂萦绕的永远的岸。

  引用《红楼梦》中的话,论说每一个生命来到和离开人世之时,都是与家息息相关,都要登临“家”这个接通现实世界和天堂世界的岸。

  7、情感对接

  引导学生对“家”有深入的思考,从而培养自己爱家爱亲人的情感,学会珍惜家庭生活,增强家庭责任感。

  8、拓展延伸:我在教这一课时最大的收获就在这一环节中。

  课内:在你心中,人生是什么?家又是什么?仿照课文形式,用一组恰当的比喻形象地描述.

  学生A:人生是一场旅行,那么

  (1)家是一辆汽车

  (2)家是加油站

  (3)家是终点站;

  学生B:如果把人生比作一场战役,那么

  (1)家是一名勇士

  (2)家是一枚炮火

  (3)家是一方红十字阵地;

  学生C:人生就像一场旅行,那么

  (1)家是旅行包

  (2)家是驿站

  (3)家是目的地;

  学生D:人生就如一个大舞台,那么

  (1)家是给你力量的导演

  (2)家是给你机会的主持人

  (3)家是给你掌声的观众;

  学生E:如果人生是一座学习的乐园,那么

  (1)家是妈妈的唠叨

  (2)家是爸爸的教诲

  (3)家是能遮风挡雨的大树;

  学生F:如果人生是一个成长的过程,那么

  (1)家是甜甜的糖果

  (2)家是让你飞翔的翅膀

  (3)家是握在手里的那根风筝线。

  课外:搜集有关“家”的诗文,抄写下来,并与同学交流。拓展阅读毕淑敏的《家问》及泰戈尔的诗。

《家》教案8

  教学目的:

  1.引导同学运用橡皮泥、色纸表示小鸟和鸟窝的形象,提高同学立体造型的能力。

  2.培养同学对维护鸟类的意识。

  学习领域:

  造型、表示

  课时:

  1课时

  教学重难点:

  小鸟、鸟窝的造型和制作。(有变化、有创意)

  课前准备:

  准备同学使用的橡皮泥、色纸和有关于教材的图片、光盘等。

  教学过程:

  (1)引导阶段

  a、导入:“今天老师要带同学们到小鸟家里作客去”播放鸟类活动的光盘进入教学,引导同学欣赏、问答。

  b、请同学们说说小鸟的模样和它们的家是什么样子?

  c、小组讨论并揭示课题。

  (2)发展阶段

  a、引导同学运用捏、搓、按、折、撕等方法试着塑造成圆形、椭圆形、立方体或长方形然后设计小鸟和它们的家。

  b、让同学在大胆尝试的'基础上,通过小组讨论、交流并描述、解释各自的想法、意图并欣赏书本中的范例自由讨论“看其他同学跟你们的想法有什么不一样?你觉得他们好在哪里?应该学习他们的哪些优点?

  c、引导同学搓成不同的线,捏或用纸折成各种点、圆和立方体、长方体形象进行组合。如制作鸟窝时,可制作圆形、方形或椭圆形等外形并可以夸张其长短和粗细,还可以装饰小花纹使制作的鸟窝更有新意。

  d、在肯定同学大胆、自由的设计基础上进行相互欣赏和交流,并鼓励同学多动脑设计出更加新颖的小鸟和它们的家。

  (3)收拾与整理并总结今天所学的内容,还要提倡同学们要维护鸟类不能去伤害它。

  课后拓展:

  课后请同学利用剩余的橡皮泥、色纸再设计制作一些小鸟、鸟窝。

《家》教案9

  机灵鼠小弟活动目标:

  1、学习弯腰半蹲走;2、锻炼运动的持久性;3、培养初步的规则意识。

  活动准备:

  幼儿打扮成小老鼠,纤维袋20个,不同高低的隧道两条,音乐磁带。

  活动过程:

  (一)幼儿随音乐入场,做热身运动。

  教师带领幼儿边念儿歌边动作入场,共同游戏机灵鼠小弟(二)练习弯腰半蹲走1.教师引导幼儿观察隧道,自由发挥过隧道的不同方式师:今天鼠妈妈要带孩子们去外面运粮食,看,这是我们要经过的一条隧道,孩子们想想,你有什么好办法可以经过这条隧道,大家都来试试看。

  2.集体演示1. 请个别幼儿表演刚才过隧道的不同方法。

  2. 教师根据幼儿的表演引出弯腰半蹲走。

  师:刚才孩子们都想出了很好的办法,可是我们小老鼠在运粮食时很容易被小猫抓住,我们要想出一个能很快通过隧道的方法。

  3.幼儿集体鱼贯式尝试练习弯腰半蹲走。

  4.集体讲述:

  你在练习中发现了什么问题?怎样蹲才能更快的通过隧道?

  5.教师总结幼儿交流的意见,讲解动作要领,进行动作示范。(示范可由幼儿也可由老师)6.幼儿集体鱼贯式练习一遍,要求慢速通过高隧道。

  7.增加难度,引出另外一条稍低的隧道,幼儿尝试练习。

  8.再次提出要求,请幼儿加快速度通过不同高度的两条隧道。

  (三)游戏:运粮食1.过渡语:小老鼠真棒,妈妈寻找到了一些粮食,可妈妈老了,有点搬不动,请你们帮妈妈去运粮食,好吗?

  2.游戏要求:小老鼠经过这条高的隧道,走过独木桥,运一包粮食,再从矮的.隧道回来。

  3.幼儿鱼贯式游戏一次。

  (四)游戏结束1.围着粮食庆祝胜利,同时放松身体。

  2.带着粮食高兴地出活动室。

  中班健康综合活动:露齿的微笑活动目标:

  1、通过此活动,知道牙齿的用途及保护。

  2、发展小肌肉及手眼协调的能力,培养剪贴技能。

  3、养成保护牙齿的良好习惯。

  活动准备:

  1、粘有唇形的纸板,剪刀(与幼儿人数相等)。

《家》教案10

  一、目标

  学习按不同特征(肯定或否定特征)进行三次逐级分类;培养思维的多角度性。

  二、准备

  《娃娃脸》幻灯片1张(NO.93),如图示;几何图形拼板(同图中个形状)各组1份,《娃娃脸》逐级分类练习图纸(见练习册NO.11)幼儿每个1张,彩色笔。

  三、过程

  (一)找不同

  放《娃娃脸》幻灯片,让幼儿观察比较:这些图形娃娃的脸有些什么不同呢?(大小不同、肤色不同、脸形不同)如按脸的大小或肤色或脸形分类,分别是几个呢?让幼儿分类数数(大脸:6个、小脸:6个;红脸:4个、黄脸:4个,绿脸:4个,圆脸:6个,方脸:6个)。

  (二)找相同

  每组幼儿将几何图形板合作进行分类,分类要求是:先按大的和小的分,然后按圆的和方的分,再按黄的和不是黄的分。

  (三)添进去

  幼儿各自在《娃娃脸》图纸上按分类标志检查各级分类图中,少了谁,补画上去。

  四、建议

  (一)可视不同幼儿接受水平掌握分类次数,对进行三次分类有难度的幼儿完成到二次分类。

  (二)小组合作用图形拼板分类是要注意鼓励每个幼儿都投入,并在分好后请各组推幼儿说说逐次分类的结果。

  (三)几何图形片可选自《儿童数形宝盒》

  五、观察记录与评估

  娃娃脸

  活动目标:

  1.了解纸杯娃娃的基本构造。

  2.知道纸杯娃娃的制作方法,并能简单地设计制作。

  3.在活动中增强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能力,培养动手动脑的'实践能力。

  活动准备:

一次性纸杯若干,剪刀,彩笔,双面胶,彩纸,篮子。

  活动过程:

  一.交流信息,引入课题。

  一次性纸杯的使用及处理方法。

  二.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1.教师出示纸杯:纸杯伤心地哭了,原来主人用它喝完茶,说它没用处就随手扔掉了。小朋友快来帮它想想办法吧!

  2.幼儿讨论,开阔思路。

  3.揭示课题,请幼儿看课件《纸杯娃娃》。

  三.表达交流,自主设计。

  1.教师出示范例《纸杯娃娃》,讲解制作方法。

  2.幼儿自主设计,装饰纸杯娃娃。

  (1)提醒幼儿使用剪刀要注意安全。

  (2)让幼儿自觉把垃圾放入篮子里。

  四.幼儿展示作品,教师点评。

  延伸:《找朋友》游戏引导幼儿帮自己的纸杯娃娃找朋友,在快乐的音乐声中离开活动室。

《家》教案11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4个生字,积累句子。

  2.理解课文重点词句的意思。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通过学习课文,使学生知道家是一个充满亲情和温馨的地方。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揭示课题

  1.启发谈话:你的家里有谁?用一两句话介绍自己的家庭。

  2.揭示课题:20.家是什么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圈出生字,自学词语。

  2.接龙读课文。互相评价,纠正字音。

  3.默读课文。

  (1)标小节数。

  (2)思考: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地方不懂?在书上做记号。

  4.交流和学生质疑。

  三、学习课文,理解内容

  1.解答学生疑问

  *富翁有房子,可为什么说自己没有家?

  *热拉尔为什么说“我又有家了?”

  (1)默读课文,画出有关语句,自己解答疑问。

  (2)组内交流,回答问题。

  (3)集体交流,随机指导。

  2.指导理解重点句子。

  当你或你的亲人一旦从那里搬走,一旦那里失去了温馨和亲情,你还认为那儿是家吗?

  (1)给句中“一旦”换词语。

  (2)理解句子的意思。

  (3)指导读好反问的.语气。

  3.在这个世界上,家是一个充满亲情的地方,它有时在竹篱茅舍,有时在高堂华屋,有时也在无家可归的人群中。

  (1)想一想:热拉尔“悲喜交集”,“悲”的是什么,“喜”的是什么?

  (2)读一读:最令自己感动的句子。

  (3)讲一讲:感人的热拉尔的故事。

  (4)练一练:

  “房子”,对名人来讲,;对百姓来讲,。家是。

  4.听写句子。

  没有亲情的人和被家遗忘的人,才是真正没有家的人。

  5.指导朗读课文。

  (1)分两部分指导朗读。

  (2)运用喜欢的方式朗读。

  (3)说说学习课文后,自己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6.解答学生其它疑问。

  三、复习巩固,拓展练习

  1.复习生字。

  (1)指导字形:馨;数一数“馨”字共有几画。

  (2)看一看,比一比组词。

  公()日()展()

  翁()旦()辗()

  2.补充阅读材料《可爱的家》。

  3.小小演播厅:我爱我家

  (1)课前收集关于家庭幸福的事例。

  (2)小组内交流。

  (3)小小擂台赛,看谁说得好。

  四、课后作业

  1.积累词语。收集文中四个字组成的词语。

  2.抄写课文中自己喜欢的句子。

  3.小练笔:我爱我家

《家》教案12

  教学目标:

  1、爱亲人、爱同学、爱家、爱祖国,有奉献爱的愿望,体会幸福的核心是爱

  2、爸爸爱我,妈妈爱我,我也爱爸爸妈妈。

  3、按照简单的提纲介绍自己的家。

  教学重难点:

  1、通过诵读,使学生感受亲请,体会亲人的爱,也准备付出自己的爱。

  2、同时渗透爱祖国,爱集体,爱动物的教育。

  教学过程:

  1、课前体验,初步感悟

  调查家人的生日、年龄、职业等情况,观察家人的喜好,并记录在家庭档案表格中。

  2、引入话题,唤醒生活

  (1)师:孩子们,喜欢听歌吗?

  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一首非常好听的歌曲,想不想听?老师有个小小的要求:认真听,仔细看,歌中的宝宝生活的快乐吗?让我们跟随歌中的宝宝一起唱起来吧!(师生一起做动作唱)

  (2)播放动画歌曲《吉祥三宝》

  (3)师:同学们都说歌曲中的小宝宝很快乐幸福,你为什么这样说呢?

  (4)师:奥,和家人在一起就是快乐幸福的!那你快乐幸福吗?这节课我们就来说说我们一家子。

  3、合作学习,体验生活

  (1)师:同学们认真地看这一张家庭生活照,看你能认识谁。

  师:同学们真是火眼金睛,一下子就认出了我。对,这就是我的一张全家福。这是妈妈,我妈妈是一位医生;这是爸爸,是一位教师。

  (2)师:同学们根据课前调查的“我的`家庭档案”,介绍自己的家庭。

  同桌相互介绍,再小组内介绍,最后小组内推荐代表到台上介绍。

  4、深化感悟,引导生活

  (1)现在我们来再来看一幅图片。图片上有莉莉的全家福。莉莉快乐的说:我和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在一起。旁边一个小男孩骄傲地说:我是爷爷的乖孙子,爸妈的好儿子,叔叔的好侄儿……

  (2)师:同学们想不想也这样来说一下,在家里你是谁?

  学生看着动画,跟着音乐和老师一起做动作唱。

  看完后回答老师刚才提问的问题。

  生:生活得很快乐,过得很幸福,因为有爸爸妈妈在身边,和家人在一起。

  学生看图说一说,认真听老师的介绍,然后模仿老师去介绍自己的全家福。

  学生小组内讨论交流。

  指名说说“在家里我是谁”。

  情感的熏陶是最好的良药,先让孩子感受快乐幸福,从而体会家庭温情。

  5、总结

  了解家庭角色,有条理的介绍自己的家庭成员。开始关注家庭成员的信息,勾起美好回忆。锻炼说话能力,初步了解家庭的组成及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后,初步形成家庭角色阿意识。

《家》教案13

  数学:松鼠的家

  活动目标:

  1、在大环境下能用“上、下”、“里、外”描述物品的相对位置。

  2、通过环境的创设,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课件、创设的情境环境

  活动过程:

  一、出示课件图片小松鼠,导入活动

  (1)师:小朋友们,今天我们班来了位小客人,想不想知道是谁啊?看看是谁?

  (2)小松鼠跟小朋友打招呼。

  (3)引导从小松鼠的穿衣打扮上描述“上、下”。

  (4)玩游戏“谁的耳朵灵”

  (5)教师小结。

  二、出示小松鼠采果子的课件,让幼儿理解“上、下”、“里、外”

  1、小松鼠:哦,对了,小朋友们我得走了,我要去树林里采果子,明天我们家要来客人,小朋友们再见!

  2、师:小松鼠要去树林里采果子,我们一起去看看好吗?

  三、以客体为中心区别“上、下”

  1、引导幼儿观察周边的环境。

  2、师:“活动室的上面有什么?下面有什么?”

  3、引导幼儿寻找物品并说出物品的位置。

  四、游戏“找积木”,巩固空间位置

  师:小松鼠把我们的积木都藏起来了,我们一起去把它们找出来,但老师有个要求,就是你在哪找到积木的要告诉我们听,好吗?

  五、送积木回家,活动结束。

《家》教案14

  教学设想:

  纵观整篇课文,语言优美、构思独特、情感强烈,以问题与思索为线,以雨天为蝴蝶躲藏在哪里而着急的情感贯穿全文,真切地表达了作者对幼小生灵的关爱之情。 基于对教材的理解,我确定了如下教学目标其中,指导学生反复品读,体验情感,激发学生对弱小生命的关爱之情是本节教学的重点;让学生体会作者善于思考、长于观察的良好科学素养,培养学生勇于质疑、不断探索的精神是本节教学的难点。因此我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规律,在教学中进行了这样的尝试:围绕主线,品读急切之情。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同学们看,花丛中、阳光下,小动物们在自由自在地翩翩起舞。蝴蝶在干什么呢?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蝴蝶的家》,让我们跟随作者一起去探寻蝴蝶的家。

  二、品读感悟、理解课文。

  1.刚才我们初读了课文,你感受到作者的心情了吗?是什么心情?(作者为蝴蝶着急、担心)你们呢?

  从课文中的哪些地方能感受到作者为蝴蝶着急、担心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用心体会,用笔画出有关的语句,并写出自己的感受。

  请同学们以自己喜欢的方式细读课文寻找答案,读的时候勾勾、画画、写写,然后与你小组的同学分享学习的收获好吗?

  2.学生汇报。

  (1)第1段:

  如果汇报到第三句时,教师引导:天气是怎么难为蝴蝶的?谁来读一读。找学生读第二句,(出示第二句)此时作者心里在想什么呢?

  “山雨欲来风满楼”,当轰隆隆的雷声在耳边响彻,当闪电咔嚓咔嚓地照亮漆黑的夜空,黑云在低沉的天空中翻着跟头,风又在疯狂地吹着哨子……哎呀!这样糟糕的天气,这不是……(难为蝴蝶吗?)能把你的感受读出来吗?(读这句话)指名读,然后再齐读。

  (2)第2段:

  还从哪儿看出作者为蝴蝶着急、担心?

  预设:

  生:想到这里,我简直没法再想下去了,

  心里是那样着急。

  如果学生汇报出:我从“怎么禁得起这么猛烈的风雨呢”看出作者为蝴蝶着急、担心。

  教师引导学生:为什么从这看出为蝴蝶着急、担心?作者当时在想什么?

  让我们读出蝴蝶的美丽与柔弱。

  如蝴蝶没有及时躲过猛烈的风雨,会出现什么样的结果呢?

  (翅膀会被雨点打湿;会被风吹得不知去向;彩粉会被雨水冲刷,失去原有的美丽;沾上泥污,摔在地上,再也无法飞起来)

  是啊!这轻盈的、素洁的蝴蝶,它们是多么的弱不禁风啊!同学们,说到这里,老师都无法再想下去了,心里是那样的……(着急)你们心里着急吗?

  指导朗读:“想到这里,我简直没法再想下去了,心里是那样着急。”谁能通过你的读让我们感受到作者此时的心情。(读出心急如焚的语气)

  (3)第3、4自然段

  最后一句话“蝴蝶的家到底在哪里呢?我真为蝴蝶着急了”。

  同学们这句话在文中两次出现,我因为什么真为蝴蝶着急了?(作者找了多次都没有找到蝴蝶的家,所以更着急了。)

  哪些词语可以看出作者为蝴蝶找家时的.着急心情,勾一勾、读一读。通过对读的方式来理解课文。

  作者作了这么多种假设,下雨的时候,蝴蝶是躲在这里吗?你是怎样认为的呢?

  作者谈到了这么多地方,又说都没有见到蝴蝶,说明作者平时怎么样?

  一次次猜想,又一次次否定,作者一次次为蝴蝶找家,希望的是什么?

  (4)第5段

  蝴蝶到底有没有家呢?课文中是怎样描述的呢?

  她的话是谁的话,让我们来读一读小女孩的话。

  (出示第五段)

  小女孩是怎样看待蝴蝶有没有家这个问题的?(三个一定)

  小女孩连续说了三个一定,说明了什么?(确信不疑)你们想一想,小女孩在说这些话时心里在想什么?

  在这篇文章里,这仅仅是小女孩的心声吗?你过能从小女孩的话中体会出作者哪种美好的愿望?

  好,让我们再读小女孩的话,通过小女孩的话把作者的美好愿望表达出来。

  三、展开想象,拓展延伸。

  这节课,我们一起读书、一起思考和交流,在我们的探究即将告一段落的时候,你最想说的是什么呢?

  同学们,你们认为蝴蝶有家吗?这个美丽而香甜的家会在哪里呢?张开你想象的翅膀,说一说。

  板书设计:

《家》教案15

  学习目标:

  知道动物也有自己的家,背上的壳就是小蜗牛的家。

  能分析故事情节,培养想象力。

  培养幼儿大胆发言,说完整话的好习惯。

  活动准备:

  ppt《蜗牛的家》、彩泥和工具、圆形小椅垫与幼儿人数相等。

  活动过程:

  (一)故事引入,提出问题。

  师:“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家,家里有爸爸妈妈,前几天我们还知道家里分为客厅、卧室、厨房等等,其实小动物也有自己的家,他们的家有些还很有趣呢,就像今天,老师带来的故事《小蜗牛的家》,请你们认真的听,然后想一想蜗牛的家是在那里呢?它的家是什么样的?

  (1)播放ppt,让幼儿欣赏故事。

  (2)教师请幼儿说说蜗牛的家在哪里,是什么样的。

  (3)教师再次分段讲述故事,使幼儿进一步理解故事内容,师:“老鼠哥哥看到蜗牛,问了什么?蜗牛是怎样回答的……

  (二)交流、模仿师:蜗牛的家背在背上,没有窗户也没有烟囱,你的家是什么样子的?启发幼儿幼儿说自己的'家,提示幼儿说完整话。每名幼儿发一个圆垫,背在身上,模仿小蜗牛走路。

  (三)粘土制作《小蜗牛》师:我们知道小蜗牛的家原来在他背上,真是太有趣了,我们也来用粘土做一只小蜗牛,不要忘记它的家的形状哦!

  反思:

  故事是幼儿最喜欢的一种文学形式,《蜗牛的家》是一篇形象鲜明突出,语言浅显的故事,它整合了科学、语言方面的内容,不仅可以让幼儿得到有益的认知经验,而且,为幼儿提供了联想的思维空间。通过讨论了解了蜗牛背上的壳就是它的家,小班幼儿喜欢模仿,用小圆垫让幼儿模仿小蜗牛走路,巩固学到的知识,不足之处,可以准备一下头饰,让幼儿模仿故事情节,可以练习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家》教案】相关文章:

《家》教案09-04

《家》的教案02-22

《家》教案及反思01-20

《小明的家》教案05-05

《文具的家》教案03-25

家的幼儿教案11-22

《家》中班教案06-11

《小鸟的家》教案04-02

《我的家》教案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