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育文网>教学文档>教案> 大班教案

大班教案

时间:2023-12-29 08:50:56 教案 我要投稿

大班教案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大班教案8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大班教案

大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能欣赏作品,感受作品中骏马的多种动态。

  2.知道徐悲鸿是我国著名的画家,他的作品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3.有对美的整体感受,有一定细心的观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

  活动准备:

  1.活动前,师幼共同收集有关徐悲鸿的作品和资料。

  2.共享:PPT《徐悲鸿作品赏析》、《文房四宝》,音乐《赛马》。

  活动过程:

  一、欣赏作品《奔马图》。(播放背景音乐《赛马》)

  1.提问:这幅画上画了什么?马在干什么?从什么地方看出马在奔跑?

  2.看了这幅画你有什么感觉?引导幼儿从马的动态、墨的.深浅等方面说一说。

  提问:这匹马的体魄怎么样?从什么地方看出来的?如果你是这匹马会有什么感觉?心情会怎样?

  3.提问:你们喜欢这匹马吗?哪里最吸引你?

  4.小结:在这幅《奔马图》中,画的是一匹欢快、自由奔放的马,它有一股强大的力量,勇往直前,不怕困难。

  二、介绍徐悲鸿

  1.师:这幅好看的画是一个叫徐悲鸿的先生画的,他很爱马,也注意观察马,老师给你们讲一个和他有关的故事。

  2.出示徐悲鸿的画像,欣赏他的其他作品,如《田横五百士》、《愚公移山图》等。

  3.延伸:徐悲鸿除了画马很有名,还会画牛哦!欣赏《春之歌》。

  三、小结

  1.中国画是以毛笔、墨、宣纸为绘画材料进行创作的一种绘画形式。

  2.引发幼儿继续收集、欣赏中国画的兴趣。

大班教案 篇2

  活动的生成:

  为迎接“五一劳动节”的到来,让幼儿对“五一劳动节”有了深刻的认识,引导幼儿认识周围的劳动人民,萌发幼儿热爱劳动人民的情感,懂得珍惜劳动人民的成果。我们大二班在节日前夕开展了“劳动人民最光荣”的主题活动。希望通过此活动,教育孩子们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好好学习,练好本领,长大了用自己的劳动去创造更多的神奇,用自己的力量为祖国为社会服务。

  活动内容:

  1、介绍“五一”国际劳动节。

  了解五一劳动节的由来,初步理解五一劳动节的含义。

  2、绘画“各行各业劳动人民”美术作品。

  介绍各行各业的.劳动人民,初步了解不同劳动者对社会的不同奉献。

  3、谈话:说说“我的爸爸妈妈”

  相互介绍自己的爸爸妈妈的工作,知道他们工作的辛苦。

  4、组织幼儿义务劳动,如:擦桌子,椅子、洗抹布等。

  5、手工:制作“美丽的花”。

  组织幼儿将自制花朵送给幼儿园各行业的劳动者,并说一声祝福的话。

  6、学唱歌曲《劳动最光荣》。

  能用身体动作表现歌曲内容,愿意在大家面前演唱歌曲,表达自己对劳动人民的热爱。

  小百科:劳动节假期不少人会选择出门旅游,小编提醒大家,节假日期间人流量较多,大家要保管好自己的财务,出门也好锁好家中的门窗。

大班教案 篇3

  大班美术:报纸鱼

  活动目标

  1、尝试用报纸棍随意造型,形成鱼的各种身体形状。

  2、能用彩纸大胆设计装饰报纸鱼的身体,并能用自己的方法解决鱼眼睛的粘贴。

  3、喜欢与同伴分享创作的快乐。.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欣赏过各类“美丽的鱼",画过热带鱼,对鱼的外形特征、花纹色彩有所了解。

  2、材料准备:报纸鱼范例2个;幼儿卷的报纸棒若干、彩条若干、剪好花纹的彩纸若干;双面胶、透明胶、剪刀、垃圾盒;背景图一张;海浪音乐、没有鱼鳍、鱼尾、眼睛的半成品报纸鱼各一个

  活动过程

  一、游戏“纸棒变变变”引导幼儿用纸棒随意造型师:变出来什么,还能变成什么

  二、请幼儿欣赏用报纸棒做成的'报纸鱼,共同探讨鱼的身体结构、制作材料及方法

  1、启发幼儿探索鱼的制作方法:先用报纸棍任意围成鱼身体的竺譬,.使用透明胶连接;然后用彩色纸条装饰鱼身上的花纹;妄善用彩色纸片装饰鱼尾、鱼鳍和鱼眼睛

  2、小鱼少了鱼鳍、鱼尾、鱼眼会怎样?小鱼是镂空的,眼睛怎么粘贴?

  三、提出要求,幼儿制造

  1、鼓励幼儿制作出和别人不一样的报纸鱼

  2、提示幼儿注意材料使用和操作习惯

  四、幼儿制作,教师教导 重点指导个别装饰花纹、粘眼睛有困难的幼儿

  五、欣赏评价 引导幼儿从形态、花纹、鱼眼的粘帖位置、制作方法等方面进行评价

大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了解班级老师一天所做的事情及其意义。

  2、能够通过讨论、交流表达自己的发现和感受。

  3、感受老师对小朋友的关爱,产生热爱老师的情感。

  活动准备:老师工作的图片、歌曲《老师,再见了》

  活动过程:

  一、谈话“你的理想是什么”引入

  师:长大了有什么理想?想当什么?小结:大家都有自己的理想,有自己的愿望,有的人想当医生,有的人想当警察,还有的人想和我一样,成为一名教师。

  二、了解教师工作的特点,感受老师工作的辛苦。

  1、猜猜我的.好老师。

  师:你们班有几位教师?喜欢班上的老师吗?我来说老师的特点,你们猜猜是谁?小结:小朋友很厉害,一下就猜出是哪位老师,班上老师的本领真大,你们很幸运,有这么优秀的老师陪你们度过幼儿园的生活。

  2、了解老师的工作特点。

  (1)师:班上的老师辛苦嘛?

  师:老师每天都是怎么工作的?

  (2)幼儿自由讲述,教师出示相应的图片。

  如:扫把、黑板、洗裤子、睡觉、锅、教研照片,……

  (3)幼儿根据教师出示的图片讲述教师的工作内容。

  3、小结:班上的老师都很辛苦,每天要给小朋友做很多事情,打扫卫生,让班级环境更加明亮,带小朋友上课做游戏,让大家学到更多的知识,洗小朋友尿湿的裤子,拉屎的裤子,中午不能休息照顾小朋友午睡,一直到大家都回家了。老师还要备课准备明天小朋友活动的教具,学习,充实自己的大脑。

  三、引导幼儿用不同的方式对老师表达热爱之情

  师:老师这么辛苦,这么爱小朋友,我们应该怎样对老师呢?

  (鼓励幼儿对老师说一句悄悄话,特别是胆小的幼儿,抱抱他,亲亲他,帮助他勇敢表达。)

  师:再过一个多月,我们就要毕业离开幼儿园了,离开和你们朝夕相处三年的老师,如果让你对老师说一句话,你会说什么?怎么说。

  四、播放歌曲“老师再见了”的同时,教师梳理小结。

大班教案 篇5

  设计意图: 幼儿升入大班后,对音乐的理解和感受能力不断增强。他们能更积极地投入到欣赏活动中,通过倾听音乐,对作品进行感受、理解和初步鉴赏。《啄木鸟》是一首ABC结构的乐曲,乐曲节奏鲜明,形象具体,特点明显,易于区分。结合乐曲各段的不同特点,可以将它想象成啄木鸟为树木看病的故事。A段音乐平稳、流畅,像啄木鸟医生正在检查小树。B段音乐节奏跳跃,恰似啄木鸟在"笃笃笃"的为苹果树捉虫。C段音乐抒情优美,表示苹果树隐患消除,又恢复了生气。

  在活动中我引导幼儿通过多种感官渠道,运用Flash课件和情境表演的手段,充分让幼儿感受和欣赏音乐,选择听觉、视觉、运动觉同步开放的参与方式,使幼儿充分体验和感受乐曲的内涵及旋律的美,同时激发幼儿爱护关心他人的情感,体会帮助别人的乐趣,体验与同伴合作表演的快乐。

  活动目标:

  1.能听辨乐曲的三段体结构,感受A段的节奏平稳,体验B段的节奏跳跃,欣赏C段的优美流畅。

  2.在理解音乐内容,分辨音乐旋律变化的基础上,尝试用适当的肢体动作表达对音乐的理解。

  3.与同伴合作表演,体验合作的快乐。

  活动准备: 知识经验准备:幼儿已了解啄木鸟的特征。

  物质材料准备:PPT,Flash课件。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1.故事导入,引起猜测。

  "果园里的苹果树病了,树叶发黄,一点精神也没有。请谁来给苹果树治病呢?"

  2."啄木鸟到果园里又发生了一些什么事呢?让我们到音乐里听一听,找一找。"

  二、欣赏乐曲,熟悉乐曲内容

  1.初次欣赏,感知乐曲内容。

  "你在音乐里听到了什么?"

  2.再次欣赏,用动作表现乐曲。

  "这首音乐一共可以分成几段呢?哪一段是啄木鸟医生在给大树检查,哪一段是啄木鸟医生在捉虫,哪一段是大树长出了茂盛的树叶跳起了舞?"

  三、分段欣赏,了解乐曲结构

  1.学习用动作表现A段音乐的平稳(为树作检查)。

  "啄木鸟医生是怎样帮大树做检查的?我们一起学一学。检查了几棵大树啊?""如果你是啄木鸟医生,你还能用什么样的动作给大树做检查?""啄木鸟帮大树做完检查,接着要干什么了?"

  2.学习用动作表现B段的跳跃(啄木鸟为大树捉虫)。

  "啄木鸟是怎么给大树看病的呢?它是用什么样的动作来捉虫子的呢?我们一起来学一学。""每颗大树的'蛀洞一样多吗?谁来说一说。"

  3.学习用动作表现C段乐曲的优美流畅(啄木鸟为大树治好病围绕大树欢快的跳舞)。

  "大树们在干什么啦?我们一起也来跳一跳舞!""你还能用什么样的优美动作来跳舞?请小朋友们用自己想到的动作一起听音乐跳舞吧!"

  四、完成表演,体验合作快乐

  1.教师请个别幼儿扮演大树,其它幼儿扮演啄木鸟,根据音乐旋律的变化,做出不同的动作。

  2.分组随音乐进行集体表演,教师指导。注意演大树的幼儿,一定表现出治愈前的痛苦和治愈后的高兴对比。

  3.小朋友,今天我们欣赏了《啄木鸟》这首乐曲,啄木鸟真能干,让我们变成能干的啄木鸟飞出教室去给外面的大树做检查吧!

大班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熟悉彩沙的性能,初步学习沙画的作画步骤。

  对大自然产生兴趣,热爱大自然,大胆表现大自然的美丽景色。

  重点与难点

  重点:沙画的作画步骤。

  难点:固体胶涂均匀。

  材料及环境创设

  油画棒、水彩笔、卡纸。

  彩沙:固体胶、小勺、大盘。

  环境:部分桌子放卡纸及油画棒、水彩笔,幼儿任选一种比作画,也可两种工具交替使用。部分桌子中间放一大盘,内置一罐彩沙,若干小勺,固体胶。

  设计思路

  大班幼儿手部肌肉的灵活性、准确性日趋提高,如一成不变地使用同一种工具,同一种方法,将不利于促进手部肌肉的正常发展,也不利于艺术的表现与创造。

  此活动迎合幼儿爱玩沙的心理,又里利用蔡杀的特点与艺术活动相结合,为幼儿创设了大胆表现、自由创造,充分尝试的机会,能进一步扩大使用工具材料的范围,体会多种材料组合创造的效果,从而提高艺术表现能力。

  活动流程

  语言引导――欣赏讨论――操作演示――幼儿操作――引导讲评

  语言引导,引起兴趣

  建议教师可请幼儿介绍去海边的经验并通过设问来引起幼儿对活动的兴趣,初步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阳光、水、沙、空气)

  设问(1)、为什么大家都爱去海边?(2)在海边可做些什么事?

  欣赏讨论

  建议让幼儿来寻找这张画上“特别”的地方,说说它与我们平时画的画有什么不同?(有一处地方是用沙来代替深色的)

  说明

  范例中的哪一部分作沙画可有教师自己选择(根据沙的颜色)太阳、海水、树和沙滩。

  教师还可引导幼儿观察画面上人物的动态及远近的物体,提示幼儿运用已有的技能及新的方法组合创作。

  操作演示

  建议绘画部分不演示,重点是演示作沙画的步骤:

  (1)在画面中央决定某一部分作沙画留出不涂色。

  (2)将留出部分用固体胶涂均匀。

  (3)用小勺把彩沙撒在固体胶上,并用小勺背面抹匀。

  (4)把卡纸竖起,让多余的彩沙会到大盘里。

  说明

  涂固体胶时可让幼儿观察涂均匀与不均匀的大小感,体会到做事认真、仔细与“美”的关系。

  4、幼儿创作

  教师可指示:谁拾的`贝壳多?(表现出动态)

  (1)选择最突出的部分做沙画。

  (2)选择彩沙是,注意配色。

  (3)边制作沙画、边思考制作步骤。

  说明

  当有的幼儿固体胶没涂匀,沙画部分出现“漏洞”时,应劝阻幼儿即时加深固体胶,这样回使画面“一团糟”,要鼓励幼儿下次再尝试。

  5、引导讲评

  集体找找或由作者介绍哪一部分是沙画。

  说说制作时的体会:怎样把沙画作好的。

  在教师的帮助下给沙画喷定型胶。

  说明

  让幼儿谈谈制作时的体会,有助于幼儿动作的内化和思维的发展,同时也为幼儿创设了相互学习,共享成功乐趣的环境。

大班教案 篇7

  一.活动目标

  1、学习四季分别主要开的花

  2、主动探索各种花的特征及颜色

  二.活动重点

  1、能够认识春夏秋冬四季的花

  2、能够说出指定花的特征及颜色

  三.活动准备

  1、分别准备与春夏秋冬各自相关的图片

  四.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以谈话的`形式导入教师:"小朋友们在操场里玩的时候有没有看到过各种各样的花呢?""现在,让我们一起来探索它们的秘密吧。"

  (二)展开部分

  1、指导幼儿观察第一页ppt中的各种各样的花,探索,发现花的特征。

  教师:"小朋友们,有谁可以说出这张图片里花的名字""下面老师带小朋友们来一个一个认识它们"

  2、指导幼儿分别观察四季各种花的形状和主要颜色

  (1)教师"小朋友们,谁能告诉老师,这朵花是什么颜色" "它有几朵花瓣""像什么?"(让小朋友带着问题依次观察这四种花并进行小组讨论,幼儿讨论时,教师可参与幼儿的活动,并给予指导,同时鼓励幼儿一边观察,一边讨论。)

  (2)小组讨论结束,请幼儿坐好,围绕颜色,大小,形状等方面的问题进行自己探索

  3、请自己探索完的小朋友回答老师留下的问题然后告诉小朋友们这种花叫什么,是那个季节盛开的。

  (三)结束部分请小朋友们依次说出这几种花的名字,颜色,及盛开的季节四.活动延伸引导小朋友唱"春天到了,桃花开了。 夏天到了,茉莉花开了。秋天到了,桂花开了。冬天到了 梅花开了 。"

大班教案 篇8

  一、设计意图

  小朋友们都非常喜欢小动物,本次活动以动物为切入点,采取图片展的形式,吸引幼儿注意力。从动物的生存问题到人类破坏生态平衡导致的严重后果。启发幼儿认识到小行为也会带来大影响。提升幼儿环保、关爱动物的意识。

  二、活动目标

  1.认识珍稀动物,了解导致珍惜动物濒临灭绝的因素。

  2.激发幼儿关爱动物、保护环境的情感,并能从身边小事做起。

  三、重难点

  增强环保意识,不乱丢垃圾。

  四、活动准备

  ①幼儿观察动物、与动物接触的经历。

  ②常见动物图片、珍惜动物图片、已灭绝动物图片、动物皮毛制品或图片、音乐。

  五、活动过程:

  1.谈话导入。

  小朋友们你们喜欢小动物吗?喜欢它们什么呢?

  2.参观动物图片展。

  (1)今天请大家参观我们的动物图片展。参观时,请大家仔细观察,然后和小朋友们说一说你的发现。

  (2)这些动物有我们在生活中或者动物园常见到的,也有我们只听说过的,还有从未见过的。

  小结:①常见动物②珍惜动物③已灭绝动物

  (3)那动物们为什么会越来越少甚至消失呢?

  3.人为因素。

  (1)直接因素。

  人们把它们制成了:皮包、毛皮大衣、装饰品、食物。

  (出示动物纹理图、相关制品)

  “皮可穿、毛可用、肉可食、器官可入药。”

  据统计“每天有1种动物灭绝,每分钟有1种植物灭绝。”

  (2)间接因素。

  环境破坏:干枯的.草原、砍伐的森林、垃圾成堆。

  幼儿交流感想、该怎么办?

  4.关爱动物、保护环境的做法

  5.活动延伸。

  从自身做起,不乱扔垃圾。发现随手扔垃圾的行为及时制止,看到垃圾随手捡起来并扔到垃圾桶里。

【大班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教案》大班教案05-19

大班教案大班教案04-11

大班语言大班教案03-26

大班教案06-08

大班教案12-23

大班教案12-23

大班教案12-23

大班教案12-23

大班教案12-23

大班教案1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