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育文网>教学文档>教案> 《宝镜》教案

《宝镜》教案

时间:2023-12-22 14:40:50 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宝镜》教案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时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宝镜》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宝镜》教案

《宝镜》教案1

  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生字3个,积累词语7个,听写句子1句。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能在反复读文的过程中理解“我”对待宝镜的态度。

  4、通过学习,能懂得不劳而获是不可取的,成绩和财富都应该靠自己的努力学习和劳动而获得。

  教学重点读好“我”和老婆婆的对话,读出“我”说话时的语气。

  教学难点能在反复读文的过程中理解“我”对待宝镜的态度。

  教学媒体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充分预习课文

  教学过程一、启发谈话、引出课题:

  1、出示图片,启发谈话

  小朋友你们看,今天老师要向你们介绍两件神奇的宝贝,一个是点金盒,另一个是宝镜。如果你想知道这两件宝贝有多神奇,就快快打开书本,我们一起来学习第21课《宝镜》

  揭题、读题

  二、整体感知、读文识字:

  1、出示自学要求:

  (1)自由通读课文,边读,边自学生字。

  (2)想想两件神奇宝贝的作用。

  2、交流自学情况:

  (1)学习生字

  (2)说说哪些生字是表示动作的?做动作,记生字

  (3)重点指导“摔、砸”的`读音和笔顺、

  (4)读词语:揭开、抢、抚摸、摔、砸

  (5)再自读课文,结合下列填空题说说两件神奇宝贝的作用。

  可以,有了它,你将。

  三、学习课文、理解内容:

  1、点金盒、宝镜这两件宝贝是多么神奇啊!面对这两件稀世珍宝,课文中的“我”是什么态度?

  (1)认真读文,用“”划出相关语句,想想“我”为什么会这样说,这么做?

  (2)小组交流讨论,并对课文内容质疑。

  2、交流出示重点语句,师点拨归纳并指导朗读。

  (1)我的头摇得像拨浪鼓:“谢谢你,我可不要这样的钱。”

  (联系上下文理解“这样的钱”是不劳而获得来的钱,交流为什么这样的钱不能要。)

  (2)“这样的成绩是假的,我才不要呢!”

  (联系上下理解“这样的成绩”是不真实的成绩,交流为什么这样的成绩不能要。)

  (3)我一听,立刻说:“我要,我要!”

  (联系上下文理解“我”的态度突然转变的原因。)

  (4)我拿起宝镜,轻轻地抚摸了一阵,往地上狠狠地一摔,将它砸得“粉碎”。

  (联系上下文理解:宝镜毕竟是稀世珍宝,所以“我拿起宝镜,轻轻地抚摸一阵”;但宝镜的存在只会祸害它的主人,所以“我往地上狠狠地一摔,将它砸得粉碎。”)

  3、针对学生质疑,组织答疑

  四.拓展迁移、感悟道理

  1.朗读全文

  2.听写句子:

  这样的成绩是假的,我才不要呢!

  3.师总结:

  尽管这两件神奇宝贝神奇无比,可是不劳而获的财富、虚假的成绩是不能要的,成绩和财富都应该靠自己的努力学习和劳动而获得。

  你还知道哪些神奇宝贝的故事?你认为这宝贝是真的宝贝吗?与伙伴交流

  教学效果反馈

  我在教学过程中巧妙地设计了语言训练,上课伊始,让学生在整体朗读课文后,用“老婆婆怎么样”、“我怎么样”来简单说说课文中的故事,学生在我的引导下一步一步地理清了文章的脉络,而后又让学生把板书的内容连起来说一说,学生在选用正确地连接词后就能把文章的大致内容说清楚,因为学生心中有了“扶手”,有了一定的语言基础,所以回答有了方向,学生举手人数大大增加。

  文中出现了“点金盒”和“宝镜”两样宝物,它们的神奇之处,学生一读就懂,但是把读得懂的内容重新放进一句句式中,这就培养了学生重新堆砌词藻的能力。(什么)能(干什么),有了它,你会(怎么样),在练说中,有些学生开始说出的句子可能不太通顺,或只能说出只言片语,于是我随机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再去读、去思、去表达,学生们越说越明白,越说越精彩,既理解了文本的难点,又提高了说的水平。

《宝镜》教案2

  教学目标:

  识记

  1、记住本课生字9个。

  2、积累词语8个,听写一句句子。

  理解

  1、大致了解词语的意思

  2、理解文中我对宝镜的态度。

  3、懂得不劳而获是不可取的,成绩和财富都应该靠自己的努力学习和劳动而获得。

  运用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全文。

  2、能在反复读文的基础上理解关键句子。

  教学重点:

  1、读文理解句子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体会“我”为什么起先拿起宝镜轻轻抚摸,后来却往地上狠狠地一摔,讲它砸碎。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PPT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揭题,了解“宝贝的神奇”

  1、出示图片,你们看,今天老师要向你们介绍两件神奇的宝贝,一个是点金盒,另一个是宝镜,你想知道这两件宝贝有多神奇吗,那么就让我们学习18宝镜

  2、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听录音,文中讲了一件什么事?

  2.填空

  一位老婆婆下坡时( ),我( ),又( ).于是老婆婆先后送我两件宝物。一件是( ),我坚决没要。另一件是( ),起先我( ),可后来我( )。

  三、走进课文,理解内容

  点金盒、宝镜这两件宝贝是多么神奇呀!面对这两件稀世珍宝,可文中的“我”是什么态度?

  1.认真读课文3—5小节,用“ ”划出点金盒的作用,用“~~~~~~”划出“我”的态度。

  (1)指名读。我的头摇得像拨浪鼓:“谢谢你,我可不要这样的钱。”

  (2)“这样的`钱”指什么样的钱?

  (3)交流:为什么这样的钱不能要?这样的钱( )。所以我不要。

  (4)感情朗读。

  2.小组读6—13小节,用“ ”划出宝镜的作用,用“~~~~~~”划出“我”对宝镜前后态度的变化。

  (1)指名读。 “这样的成绩是假的,我才不要呢!”什么意思? (宝镜可以让我成为成绩的学生。)

  (2)“这样的成绩”是指什么?(是不真实的成绩)

  (3)为什么这样的成绩不能要?

  (4)我一听立刻说:“我要,我要!”想象练习:我一听,心想:( )。所以立刻说:“我要,我要!”

  (5)说说“我”的态度突然转变的原因。

  (6)读读想想为什么“我拿起宝镜,轻轻地抚摸了一阵”,后来又为什么摔碎?学生自由回答。(宝镜毕竟是稀世珍宝,所以“我拿起宝镜,轻轻地抚摸了一阵”;但宝镜的存在只会祸害它的主人,所以“我往地上狠狠地一摔,将它砸得粉碎”。)

  (7)“我”为什么“抚摸了一阵”心里会怎样想?

  (8)“我”会对宝镜说什么?

  (9)感情朗读

  (10)说说文中的“我”是个怎样的孩子?

  三、拓展训练

  老婆婆听到宝镜被砸碎的声音,就返了回来,她和“我”之间会有一段怎样的对话?与同桌合作说一说。

  总结:尽管这两件宝贝神奇无比,可是不劳而获的财富、虚假的成绩是不能要的,只有通过自己的劳动获得的成绩,品尝起来才香甜。成绩和财富也应该靠自己的努力学习和劳动获得。(出示)

  布置作业:

  1.还知道哪些神奇宝贝的故事?

  2.你认为这宝贝是真的宝贝吗?

  板书设计:

  宝镜

  老婆婆“我”

  点金盒头摇得像拨浪鼓

  不要宝镜

  摇头不要

《宝镜》教案3

  教学目标:

  1、认识生字9个,积累词语7个。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通过读文理解关键词句。

  4、使学生懂得只有通过自己的努力取得的成绩才值得骄傲。

  教学重点:读文理解词句。

  教学难点:体会“我”为什么起先拿起宝镜轻轻抚摸,后来却往地上狠狠地一摔,将它砸碎。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课文录音、写有句子的幻灯片

  教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设疑激趣。

  1、猜谜:脸儿亮光光,坐在桌子上。妹妹要照相,先请它帮忙。

  2、读一读,猜一猜。

  3、出示课题,齐读

  4、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为什么称它为宝镜?有了宝镜,“我”是怎样对待它的?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先自由读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争取多读几遍)

  2、反馈自学效果

  (1)出示词语:即将、传递、抢夺

  (2)各种形式读词

  (3)“将”是多音字,注意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不同的读音。

  3、再读课文,读通句子。找找课文主要讲哪两个人物?说说他俩之间发生的事。

  4、交流。

  5、小结:课文主要是通过主要人物之间的语言来展开故事的。

  三、细读课文,明白事理。

  1、同桌分角色读读人物间的对话,想想为什么要叫它宝镜?

  2、找到文中的语句说说,并读好语句。(出示语句,指导朗读)

  (1)我在镜子里看到老师正在出考试题:第一题、第二题看得清清楚楚。

  (2)“看到了吧,”她说:“有了宝镜,你将成为学习成绩最好的学生。”

  (3)老婆婆见我又摇摇头,叹口气,说:“这也不要,那也不要。这两样东西总有人会要,特别是这面宝镜,孩子们抢都来不及哩!”

  3、重点知道第三句:

  (1)联系上下文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抓住关键词:这、那、这两样东西分别指什么?

  (2)读句理解:抢,读好句子。

  (3)出示2——5节,读句理解、指名读、男女生分角色读。

  4、“我”是怎样对待这面宝镜的?快速读课文,找到句子用曲线划出。

  (1)出示句子:我拿起宝镜,轻轻地抚摸了一阵,往地上狠狠地一摔。将它砸得粉碎。

  (2)学习生字:摔、砸(特别注意摔的书写)

  (3)读好句子(指名读、齐读)

  5、读句质疑:为什么“我拿起宝镜,轻轻地抚摸了一阵”?后来又为什么“往地上狠狠地一摔,将它砸得粉碎”?

四、小结课文。

  1、齐读全文,注意读好对话

  2、听记:只有通过自己的劳动获得的面包,吃起来才香甜。

  五、布置作业

  1、A:说一说:你还知道哪些神奇宝贝的故事?收集资料讲一讲。

  2、B:想象作文:如果你有一面宝镜,你会怎么做?

【《宝镜》教案】相关文章:

中班教案教案04-15

教案中班教案02-23

小班教案安全教案03-16

大班教案大班教案04-11

大自然教案教案01-23

《大班教案》大班教案05-19

小班教案小班教案03-02

小班教案游戏教案01-13

小班美术教案柳树教案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