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育文网>教学文档>教案> 语文教案

语文教案

时间:2023-12-14 08:31:28 教案 我要投稿

语文教案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语文教案10篇,欢迎大家分享。

语文教案

语文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学会3个生字,认识7个字。认识“单人旁”。能用“五颜六色”进行词语搭配,训练说句子。

  2、过程与方法:在语境中学习生字,认识新偏旁,训练说句子。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通顺、正确、有语气地朗读课文,激发学生热爱美丽校园的情感。。

  教学重点:

  1、初步认识3生字和7个认读字,能够读准字音。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通过“你们”这两个字对合体字及偏旁有初步了解。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课件:小彩笔图片

  1、导入语

  课件:图片(小彩笔)

  师:这是什么,(小彩笔)。你用它画过什么?有个小朋友也喜欢小彩笔,还在书中写了一首小诗赞美它呢!一起来学习好吗?

  2、出示课题:

  课件:小彩笔

  板书:小彩笔(加拼音)

  3、齐读课题:4、小彩笔

  二、初读课文:

  1.借助拼音自己读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

  师:现在请你打开书62页,自己读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把它读准。

  课件:出示要求(我会做,借助拼音正字音)

  2、读出生字表中的生字,在文中圈出来。

  课件:我你们

  师述:你能边读课文边把生字圈出来吗?比比谁做得又快又好!

  3.看课件认读生字:我你们(带拼音)

  (1)指名读生字;我wǒ 你nǐ 们men

  (2)师述:们men是轻声,我们,你们表示人很多。(用手势体态讲解)

  (3)学生认读我你们:伙伴拼读、男生齐读、女生齐读、指名领读(3人)、个别读(2人)。

  (4)组词:谁能用新生字来组个词?(你的知识真丰富)

  4、课件学习认读字:用、画、色、美丽、绿色、五颜六色

  师述:还有几个生字朋友呢,我们跟他们打个招呼吧?

  (1)自己小声的读一读

  (2)指名带读:谁来当小老师,带着大家读呀?

  (3)个别检查:谁能再给大家读读。(及时奖励)

  5、考考你:去掉拼音朋友,还能读准字音吗?

  课件:我们你们有用颜色画画五颜六色……

  (1)指名读

  (2)齐读

  6、小声读课文巩固生字:

  课件:把生字朋友放回文中读一读,伙伴互查,语句要读通顺。

  师述:同学们读得都很好,我也想读一读,想听吗?

  三、再读课文,在情境中识字

  1.老师范读,学生认真听想一想小彩笔画的`是哪儿?用什么画了什么?

  (1)板书:学校

  (2)提问:用什么画了什么?

  课件演示:我用蓝色画天空,

  我用红色画国旗,

  我用黄色画高楼,

  我用绿色画草地。

  2.指导朗读:先自读,再同伴互练。

  师述:这么多颜色,你喜欢哪个颜色?你能读给你的小伙伴听吗,让他感觉你喜欢它。先自读,再同桌互练。

  3.课件:我用蓝色画天空,

  我用红色画国旗,

  我用黄色画高楼,

  我用绿色画草地。

  4.指名读:让别人听出来你用什么画得什么。

  5.扩展:这个小朋友画得真好这么美的校园,我们看美术老师用它的彩笔给我们校园也画了很多漂亮的画。我们一起来欣赏吧。

  课件:校园文化墙的画

  提问:

  你还想用什么颜色画些什么?自己想,然后,和伙伴说说,指名说。

  课件:我用()画()

  6.这么多的颜色都用上了,你能用一个词来形容这些颜色吗?

  生活中还看到什么是五颜六色的?

  7.指导用“五颜六色”说话。小组内说,指名说。

  师述:你能用“五颜六色”说句话吗?五颜六色的彩笔把校园画得真美,你能读出美的感觉吗?

  课件指名读:五颜六色都用上,

  我们的校园多美丽!

  8.指导朗读:五颜六色都用上,我们的校园多美丽!

  师述:重点字指导:都多

  小彩笔帮我们画了这么漂亮的校园,你喜欢小彩笔吗?想对它说什么?

  课件:齐读:小彩笔,我爱你。

  9.做到通顺、正确、有语气地朗读课文。

  师述:带着你的喜爱之情朗读课文吧。你能背下来吗?

  10.背课文。

  四、指导识字

  师述:背得真好,相信你们写得也会很好。

  1.书写“你”,认识单人旁

  (1)板书单人旁,齐读、书空。你指的是人,跟人有关,所以用单人旁。

  (2)分析字形、占格:课件,你有几笔,书空写一写。

  师述:占格要注意什么呢?左右两部分有什么特点?(左窄右宽),注意左部分的撇低右部分的撇高。

  (3)教师范写,学生巩固占格。

  (4)学生描红1个,写一个。

  (5)展示讲评生字:你

  2.学习生字们

  (1)课件“们门”比较字形、字音、字义。

  (2)分析字形、占格:打开书63页,们有几笔,书空写一写。

  (3)教师范写,学生巩固占格。

  (4)学生描红1个,写一个。

  (5)展示讲评生字:们

  3.生描第一个红字,注意笔顺。

  4.独立写一个字,不仅要注意笔顺,还要注意位置。

  5.互评后修改。

  小结:这节课同学们表现都很出色,谁来说说你有什么收获呀?

  五、作业

  1、根据课文内容,用你的小彩笔完成这幅画!

  2、有感情的背诵课文!

  六、板书设计

  4、小彩笔

  dān rén páng 你们

语文教案 篇2

  师:出示两只小狮子的图片问:看看这是两只什么样的小狮子?你能向大家介绍介绍吗?

  生:一只小狮子很勤劳,看它正在练功呢。

  生:一只小狮子很懒,看它正架着二郎腿躺在树下睡懒觉。

  师:你观察得真仔细。现在请大家认真读读书中是怎么写这两只小狮子的?

  (充分让学生展示自己观察与表达的能力。通过看图,自由发表自己的观察结果,同时注意文本的合理应用,让学生在初步了解图意的前提下,引导学生与文本进行对话,学会用准确生动的`语言表达图意。)

  师:同学们读得真用心。你们读了课文后,想演一演这两只小狮子吗?怎样演才像呢?同桌交流一下。

  生:我想扮演勤劳的狮子。

  师:请你演一演那只勤狮子。

  生:天刚亮,勤劳的小狮子就开始练习(动作表演)滚(转着身子)、扑(向前扑的动作)、撕(双手撕抓)、咬(龇牙裂嘴的样子)

  师:他演得怎样?如果整天做这些动作,你们觉得怎样?

  生:演得真像。要是整天这样练习一定很辛苦,很累。

  师:是的,我们的勤狮子整天都这样做,你想对小狮子说什么?

  生:勤狮子你真了不起,一点也不怕苦不怕累,我要向你学习。

  生:勤狮子你以后一定能成为林中之王!

  ……

  (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学心中自主探究,学会独立思考明辨是非。再通过生动活泼的角色表演,去揣摩两只小狮子的不同行为表现,体验苦练本领的不容易,从而领会课文蕴含的道理:只有学会生活的本领,才能成为有用的人。要学会生活的本领就必须不怕苦不怕累!)

语文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懂得老一辈革命家对少年儿童的关怀和爱护:学习小摄影师尊敬、爱戴革命前辈的优秀品德。

  2.理解词语,读懂句子,从而理解课文内容。

  3.学会本课生字、新词,会用突然一词说话。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1.通过理解词句,进而理解课文内容,体会高尔基关怀爱护少年儿童的思想感情。

  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会用突然一词说话。

  教学时间 三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学习本课生字、词,练习用突然一词说话。

  二、教学重点、难点

  学会本课生字、新词,会用突然一词说话。

  三、教学过程

  (一)复习自学生字、词的方法步骤。

  在学习本课生字、词的过程中,教师应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沿用前两课学过的自学生字、词的方法步骤。以此进行巩固练习,借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1.引导学生回忆自学生字、词的方法步骤。

  学习本课生字,教师可继续指导学生借助音序查字法自学生字、词,其步骤是:一读;二画;三查;四选;五按要求填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采用检查复习的方式让学生先回忆自学生字的方法步骤,然后口头回答,借以强化要求。

  2.让学生按要求自学生字、词。

  学生在自学过程中,要完成一系列练习,如:借助拼音自读课文,并用音序查字法,及根据词义选择适当的字义等等,因此占用时间较长,约为15~20分钟。这时教师可放手让学生开展自学。

  (二)检查自学。

  1.指名按自然段读课文,并纠正重点字的读音。

  另外:社、者是翘舌音,杂是平舌音,在读的过程中应注意提示和纠正。

  2.指名让学生分析字形结构。

  如:摄、贴、吩咐、胶、秘、社为左右结构;

  基、突、卷、杂为上下结构;

  侧为左中右结构;

  者为半包围结构。

  3.识记字形。

  可采用区别形近同音字的方法识记字形。

  比如:贴和沾、吩和份、杂和朵等。

  可作补充练习,加以巩固复习。如:

  4.指导书写。

  卷下面的第七笔是,不是。

  突上面的部首是。

  杂的上半部是九不要写成几,下半部是木,不要少钩,最后一笔是点,不要写成捺。

  (三)理解词义。

  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记者、杂志社、胶卷、秘书等词语的意思。

  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

  摆弄:本意含有支配、调整的意思。联系上下文指小男孩调整相机,为正式拍照作准备或指小男孩为高尔基调整坐姿。

  吩咐:原指口头指派或命令。课文中指小男孩对高尔基提出要求。

  停当:本意为齐备、完毕。课文中指小男孩把为高尔基拍照前的准备工作全部做完做好了。

  突然:忽然事先没有料到的,在一眨眼的时间内情况发生了急剧的变化。课文中当一切准备停当就要拍照了,小男孩忽然坐在地上哭了。高尔基一点儿也没想到要发生什么事情。

  (四)用突然说一句话。

  在训练学生用突然一词说话时,可采用以下步骤进行。

  1.理解词义。

  突然是指事先没料到的,一下子发生了。

  2.找出例句。

  让学生从文中找出原句。

  (1)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高尔基正在读书,突然,一个小纸团从窗外飞到了桌子上。

  (2)高尔基侧过脸,对着他微笑,突然,小男孩往地上一坐,哭了起来。

  3.分析例句:

  (1)高尔基正在读书时,一个小纸团飞到了桌子上。

  (2)高尔基等待拍照时,小男孩哭了起来。

  经过分析要让学生弄清上述两种情况都属意料之外,在没有任何准备的情况下发生的。在这种突如其来的情况下,作者用了突然一词把前后两种情况连接起来。

  4.体会作用: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让学生反复读句子,体会事件在瞬间发生或发生了急剧变化的语言环境。以此扩大学生的思维空间。选择练习用突然一词说话的素材。

  5.练习说一句话:

  (1)教师举例范说:同学们正在专心地写作业,突然,李雨不小心把铅笔盒碰到地上,啪的一声,吓了大家一跳。

  (2)学生口头练习。

  在学生口头练习的过程中,教师可指名让学生进行评议。

  如:(1)选择的语言环境是否确切;

  (2)句子是否通顺。以此训练学生说话和听话的能力。

  (五)作业。

  1.读课文。

  2.写生字、词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理解重点词句,读懂课文内容。

  二、教学重点、难点

  运用边读边想的阅读方法,读懂课文内容。

  三、教学过程

  (一)检查复习,导入新课。

  1.指名按自然段读课文,检查复习。

  2.围绕题目质疑导入新课。

  (1)这个小摄影师指的是谁?文中写了他和谁之间发生的事情?

  (2)可采用填写句子的方式,引导学生练习概述内容。

  例:文中写________小男孩得到高尔基的特许为他的事情。

  或:高尔基工作很忙,却特许一个________小男孩来为他的事情。

  (二)了解内容。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围绕课后练习中的第1题,指导学生运用边读边想的方法了解课文内容。其具体步骤是:

  1.指名读思考、练习中的第1题:小男孩怎样来到高尔基面前的?

  2.出示辅助思考题:

  (1)小男孩为什么来?用画出有关句子。

  (2)小男孩为什么能进来?用画出有关句子。

  借助这两个问题,让学生读书思考有两个目的。一是了解事情发生的起因:一个小男孩想给高尔基照张相,贴在班内的墙报上。他的希望得到高尔基的允许,这样小摄影师便来到了高尔基的面前。二是借助这两个问题,培养学生读书思考的习惯,边读让学生边用指定的符号画出文中有关句子,借以强化训练学生读书思考的习惯。

  3.指名读有关句子,回答问题。

  (1)出示第1自然段内容。指名朗读后讨论,这段话有几句?其中哪句话写明了小男孩为什么来的原因?

  (2)指名让学生用画出有关句子,并集体讨论订正。目的在于对学生进行读书思考及会根据要求找答案回答问题的强化训练。

  (3)分角色朗读2~6自然段。

  (4)讨论小男孩为什么能进来?

  来吧,我让他们放你进来。高尔基说。这句话告诉我们小男孩之所以能进来是得到了高尔基的特许。过了一会儿,小男孩站在高尔基面前了,这是小男孩的请求得到特许后的结果。讨论中,教师应有意识地检查订正学生画的句子是否正确,再次进行强化训练。

  4.归纳小结,练习读写句子。

  (1)小男孩想给________照张相贴在________。

  (2)小男孩能进来是因为________。

  用填写句子的方式,让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小结,同时,再次强化边读边想的学习方法。

  即:(1)读文想问题

  (2)画句找答案

  (3)读句知内容

  5.用边读边想的方法进一步理解内容。

  (1)指名读课后思考练习第2题:小男孩在给高尔基照相时,高尔基是怎么做,怎么说的?

  (2)出示辅助问题,让学生从三个方面思考:

  ①高尔基是怎样听从小男孩吩咐的?用 画出有关句子。

  ②小男孩坐在地上哭了,高尔基是怎样说的?用△画出高尔基说的话。

  ③小男孩跑了,高尔基喊些什么?用△画出高尔基说的话。

  (3)让学生带着问题边读书边标画要点。

  6.抓重点词句,了解内容。

  (1)指名读课文。

  (2)让学生读文中原句回答思考题。

  (3)出示重点句:

  高尔基拿了张报纸,按小男孩的吩咐坐下。

  (4)讨论:吩咐是什么意思?高尔基按小男孩的吩咐坐下说明了什么?

  经过讨论要让学生懂得吩咐是口头指派或命令的意思。一般是在上级让下级干什么或长辈让晚辈干什么的时候才使用它。在这里高尔基按小男孩的吩咐坐下,说明高尔基非常尊重小摄影师的意愿,并尽量使他满意,充分表现出高尔基作为长者对下一代的慈爱。

  (5)在( )中填写合适的词语练习说话:

  小男孩(突然)坐在地上哭了,高尔基不知道出了什么事。

  (6)指名填写后讨论,这里为什么要填写突然一词?

  正当高尔基侧过脸对着他微笑准备拍照的时候,小男孩坐在地上哭了。这署名情况发生了急剧的变化,所以用突然一词来连接句子。用这样的练习,再次让学生体会突然一词的用法。

  (7)出示重点句:

  高尔基赶紧站起来,小男孩已经提着照相机跑出去了。高尔基走到窗口,大声喊到:孩子,回来!我给你胶卷,我这儿有很多胶卷。

  (8)课堂讨论:小男孩为什么跑出去?

  讨论中尽量发挥学生的分析力和想象力。应从两个方面来分析:一是小摄影师出于礼貌,不愿用高尔基的胶卷,所以他跑出去,跳上一辆电车,想马上回家去取胶卷;二是小摄影师此时心里十分难过,他本来经过努力终于见到了高尔基,并且还耗费了高尔基许多宝贵时间,本来可以拍照成功,实现自己的愿望,没想到一时疏忽忘了带胶卷,功亏一篑,所以他十分懊悔,哭着跑了。

  (9)讨论:高尔基在后面喊了什么?你从中看出什么?

  高尔基走到窗口大声喊到:孩子,回来!我给你胶卷,我这儿有很多胶卷。

  这句话中作者对高尔基语言与动作的生动描写突出了中心,表现了高尔基对少年儿童的关怀和慈爱。感情色彩十分浓厚。

  (10)教师范读,让学生仿读后指名读,从中体会情感。

  7.再次小结边读边想的阅读方法,强化记忆。

  第三课时

  一、教学目标

  联系上下文读懂句子,理解课文内容。

  二、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重点词句,读懂内容。

  三、教学过程

  (一)指名让学生读课文内容,检查复习。

  (二)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句。

  1.指名读课后第2题:读句子,回答括号里的'问题。

  2.出示第一句:

  小男孩摆弄了很久很久,说:一切准备停当。

  3.讨论:小男孩摆弄了很久很久,说明了什么?

  在这句话中摆弄是支配、调整的意思。可以从两方面体会:一是小男孩调整相机,为正式拍照作准备;二是指小男孩为调整坐姿。很久很久说明用了很长时间,联系下文,门卫不让小男孩进高尔基的办公室,因为他的工作很忙。高尔基在工作很忙的情况下破例让小男孩进来拍照,已是特殊照顾。这时小男孩又摆弄了很久很久,占用了高尔基很多宝贵的时间,但是为了孩子,高尔基舍得花费时间接待他,耐心地摆着姿势,等着他拍照,足以说名高尔基关心爱护少年儿童。

  4.指名读课后练习2中第二个句子及括号中的问题。

  5.出示重点句及问题。

  请转告他,我很忙。不过,来的如果是个小男孩,就一定让他进来。(高尔基为什么不见记者,却希望来的是小男孩?小男孩会再来吗?为什么?)

  6.课堂讨论:

  句中他指谁?联系上文我们知道来访的一家杂志社的记者,高尔基的共有两句。但对记者和小男孩的态度上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要让学生从我很忙这三个字中体会不见的意思。说明高尔基对宣传自己一点儿也不感兴趣。但对关心下一代的事却是十分重视的。如果是个小男孩,就一定让他进来。与上句相比,冷淡与热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联系上文,小男孩好不容易进了高尔基的办公室,高尔基又是那么耐心地配合他拍照,可万事具备,他却忘了带胶卷,所以他哭了,是懊悔,是自责。对这一点,高尔基是完全能体会得到的。因此高尔基希望小男孩再来。小男孩还会再来吗?讨论中应让学生联系全文,找出自己的看法的依据,并发挥想象。

  如:小男孩会再来,因为________。

  用这样的句式让学生谈看法。理由是:

  (1)他给高尔基照相的愿望十分强烈,所以他必然会来。

  (2)高尔基那么热情地接待他,配合他,他相信自己再来,高尔基还会热情地接待他,所以他会再来。

  (三)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借助朗读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物情感。课文中大量篇幅描写了高尔基和小男孩的对话。朗读中应根据人物的身份、读出相应的速度和语调。比如文中的主人公高尔基是个伟大的文学家。说话的语气应慢些,稳重些。他热爱孩子,与小男孩的谈话要显得特别亲切。例:是你扔的纸团吗?要读出非常亲切询问的语气。怎么了?要读出非常关切的语气。孩子,回来!我给你胶卷,我这儿有很多胶卷。声音要加大,读出亲切、热烈的语气。请转告他,我很忙。不过,如果来的是个小男孩,就一定让他进来。第一句语调很平静;第二句则表现出对小男孩的惦念。讲课中让学生先试读,然后可分角色朗读。

  (四)作业:熟读课文,练习复述课文内容。

  高尔基 苏联伟大的文学家,是苏联文学的创始人。他一生写了很多的书,如《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母亲》。在世界文坛上也很有名望,深受各国人民的爱戴。高尔基非常热爱关心孩子。列宁也曾热情称赞过他。

  列宁格勒 原彼得堡,十月革命胜利后改此名。靠近波罗的海的芬兰湾,是苏联的第二大城市。

语文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反复诵读,理解文中作者对孩子们的感情,体会他渴望回到童年而不可得的悲伤之情。

  2.品味语句,学习作者从日常生活小事中提炼重要主题的方法。

  3.通过学习,领会作者把“真”作为人生最重要的本质天性的认识。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作者对孩子们的感情,领会作者把“真”作为人生最重要的本质天性的认识,在生活中努力做“真人”。

  教学设想:

  反复诵读,师生共赏。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内容与步骤:

  一.导入新课,简介作者丰子恺。

  在儿童时代,看着大人们见多识广、样样都能干,特别是看着大人们有说了算的能耐时,都羡慕得不得了。可随着我们一天天地长大,我们反而对童年向往有加了,我想同学们一定都向往自己的童年吧?为什么呢?

  (纯洁真诚,天真烂漫,无忧无虑,富有童趣,没有学习负担)

  是啊,同学们都讲出了自己的真心话。其实不仅仅是你们向往童年,成年人同样如此,普通人如此,名人也不例外。今天,我们来学习著名画家丰子恺写他对他的孩子童真、童趣的无限憧憬和羡慕的散文《给我的孩子们(节选)》。

  丰子恺,浙江桐乡石门镇人,现代著名漫画家、作家。

  二.读文章,感悟“真”。

  学生听课文配乐朗诵,可轻声跟读,找找文中写了哪些表现孩子们天真可爱的趣事,并划出你认为值得欣赏的词句。

  (播放课文配乐朗诵)

  师生互动,讨论:

  1.文中写了哪些表现孩子们天真可爱的趣事?

  瞻瞻:花生米翻落地了,自己嚼了舌头了,小猫不肯吃糕了,都要哭得嘴唇翻白,昏去一两分钟。抱泥人,喂泥人。模仿爸爸用小刀裁开了线装书……

  阿宝:给凳子穿鞋子。

  软软:摆弄爸爸的羊毫笔。

  ……

  2.文中除了写了很多表现孩子们天真可爱的趣事,还写了什么?

  还抒发了失去童真的悲哀

  哪些段落抒发了这种失去童真的悲哀呢?导致人们失去童真的又是什么呢?

  §1,§8—11世俗生活,社会风气,教育弊端

  学生有感情(悲哀之情)地读这几段文字。

  3.简要小结本文内容。

  作者关怀孩子们的'心灵健康,赞扬孩子的率真自然,对纯真人性在成长中被世俗生活磨灭,表现出极大的哀痛。作者讴歌人的童年,表现出对真善美的向往。

  三.品佳句,欣赏“真”。

  本文中有许多句子内涵丰富,所表达的感情复杂,针对下列句子提出你认为有价值的问题,然后和大家一起赏析。

  1.这是何等可佩服的真率,自然,与热情!大人间的所谓“沉默”,“含蓄”,“深刻”的美德,比起你来,全是不自然的,病的,伪的!

  如:为什么说“大人”的“沉默”,“含蓄”,“深刻”等美德,“全是不自然的,病的,伪的”?

  ——因为大人们已经被世俗改变,失去了率真,这一切都是装出来的,而不是发自内心的自然表现。

  2.孩子们!你们真果抱怨我,我倒欢喜;到你们的抱怨变为感谢的时候,我的悲哀来了!

  如:为什么孩子们抱怨,“我”倒喜欢,孩子们感谢,我倒悲哀呢?

  ——孩子抱怨,说明孩子们还率真,所以“我”喜欢;孩子们感谢时,说明孩子们已经被世俗改变,失去了率真,所以“我”悲哀。

  3.我眼看见儿时的伴侣中的英雄、好汉,一个个退缩,顺从,妥协,屈服起来,到像绵羊的地步。我自己也是如此。“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你们不久也要走这条路呢!

  如:为什么说孩子们“不久也要走这条路”呢?

  ——世俗的力量太强大,终究要被世俗改变;作者这样说是激愤之词,是希望孩子们能够不被世俗改变。

  四.谈体会,寻觅“真”。

  每个人的童年都一定会有很多有趣的事,或许现在看起来还有些“傻里傻气”,但它们却表现了我们毫不矫揉毫不掩饰的真性情,把它们讲出来吧,让我们大家共赏“真你的风采”!

  五.受启发,追求“真”。

  人一旦走出了童年,“真”便从他身上悄然褪去,这实在是一件值得悲哀的事情啊。你看一看社会上,人欲横流,诚信缺失,谎言连篇,水货遍地……人一旦失去了孩子们的率真无邪,世界就会变成什么样子?!我们可以扪心自问一下,难道我们身上就没有与“真”相悖的事情吗?

  心底总有一些小秘密,不想把它们讲出来与父母、老师、同学分享。

  考试考得不好时,回答父母总是遮遮掩掩,闪烁其词,甚至有人还会撒点小谎。

  ……

  生活中不能离开“真”,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愿同学们都能永葆一份儿童的纯真,在今后的人生路上与“真”相伴,说真话,干真事,做真人。

语文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6个生字、会写其中表示数的`6个生字。认识6种笔画,通过诵读,体会童年的快乐。

  2、体会游戏的有趣和童年生活的快乐。

  重点难点:

  认识6个生字,正确、规范地书写生字。

  教学过程:

  一、教师领读儿歌。

  师:这些儿歌里有些什么?生:儿歌里有很多数字。

  师:想跟老师一起读吗?注意读准这些数字的字音。

  二、学生自读课文。

  1、读准字音yi、si、wu、zhi、shi、zhi是整体认读音节,līǎng是三拼音节。

  2、把数字汉字用“0”圈出来,多读几次。

  3、同桌互读互学。

  三、学习生字“一、三、五”。

  1、借助插图,引出生字,读准字音。板书:wu、yi、pai、san。

  认识笔画:一(横)I(竖)﹁(横折)

  3、认识田字格。

  出示田字格。

  认识田字格。

  1、指导书写。

  三学习生字“二、四、六”。

  1、读谁字音。

  2、认识笔画。点()、竖弯()、撇()。

  3、指导书写。

语文教案 篇6

  一、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凭借课文的语言文字,让学生充分感受人间真情,知道当别人需要帮助的时候,应该给予无私的帮助。

  3、联系课文内容,理解最后一句话的意思。学习通过描写人物的神态、动作和语言来表现人物的品质的写法。

  二、教学重点

  凭借课文的语言文字,让学生充分感受人间真情,知道当别人需要帮助的时候,应该给予无私的帮助。

  三、教学难点

  联系课文内容,理解最后一句话的意思。学习通过描写人物的神态、动作和语言来表现人物的品质的写法。

  四、教学流程

  (一)、复习导入

  1、师:有人说,爱是一盏灯,黑暗中照亮前行的远,爱是一首诗,冰冷中温暖渴求的心房,爱是夏日的风,是冬日的阳,是春日的雨,是秋日的果。我说爱更是一根心链,栓紧你我彼此的心,串起了一个个爱的故事。

  2、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让我们一起去细细品味一下这根爱的珠链上那感人的一幕幕。

  3、你还记得课文中讲了哪两件事吗?

  板书:乔依帮助老妇人 老妇人帮助女店主。

  (二)、先学环节:

  学习课文1~8自然段

  一、出示自学提示:

  1、一位老妇人的车在这抛锚了,此刻她的内心会是怎样的?

  2、乔依驾驶着他那辆破汽车来到了老妇人面前,看到这一切,他怎么做的,请你自己去文中读一读、找一找。

  3、乔依是怎样为老妇人修车的?()引导学生读第四自然段,画出描写乔依修车动作的词语。

  4、你觉得乔依是怎样的一个人?

  二、出示自学提示2

  老妇人走到餐馆看到了什么?还会想起什么?她又是怎么做的?可以结合前文,也可以展开想象,自己先练习说一说,同桌互说,再全班交流。

  (三)后教环节

  一、检查自学提示一。

  1、师述:在一个风雪交加的黄昏,寒风挟裹着雪花纷纷扬扬地飘落下来。一条乡间公路伸向远方。这里看不见汽车,更没有人影,一切显得是那么寂静、荒凉。一位老妇人的车在这抛锚了,此刻她的内心会是怎样的?请你自己读一读文章2——8自然段。(学生自读)

  2、全班交流。

  1)在荒芜人烟地方,老妇人的车在这抛锚了,此刻她的内心会是怎样的?

  “又冷又怕”——在冷风中发抖紧张地闭上眼睛

  “紧张绝望”——荒芜人烟等了一个小时几乎完全绝望

  2)谁愿意通过朗读把老妇人此刻内心的绝望、害怕表达出来。

  指读——齐读

  3、尽管老妇人此时几乎绝望了,但她的内心始终在期望着有人来帮她一把。这时乔依驾驶着他那辆破汽车来到了老妇人面前,看到这一切,他怎么做的,请你自己去文中读一读、找一找。

  全班交流:

  1)乔依是怎样为老妇人修车的?引导学生读第四自然段,画出描写乔依修车动作的词语,想象当时修车工作的困难。汇报:

  “难”手和脚腕蹭破出血顾不上擦

  “冷”手冻得几乎没有知觉清水鼻涕流下来

  “脏”手上沾满了油污衣服也更脏了

  2)你从这些句子的描写中看出了什么?(看出修车的工作非常费劲,而乔依不怕脏,不怕累,真心诚意为老妇人修车。)

  4、课文中还有哪些段落的描写也反映出乔依的为人?再默读2、3、5—8自然段。汇报:

  你从乔依安慰老妇人的话中体会到什么?(热情、体贴、细心)

  这几句话如暖风吹拂过老妇人的心田,谁还愿意来读一读?

  ……

  5、你从他的言行中能感受到他具有怎样的品质?(乐于助人的品质;乔依对老妇人是一种真心的关怀,而不是一时的敷衍;乔依竭尽全力,无私地助人。)

  6、出示第六自然段:

  请同学们读读这段话,相信你读了这段话,对乔依会有更深刻的认识,对乔依的'行为会有新的理解。齐读

  理解:“天经地义”什么意思?(理所当然,不容质疑)

  多么质朴,多么纯洁的想法啊。再读第六自然段。

  7、引读6、7自然段。

  所以,当乔依修好车,老妇人满怀感激地一边打开钱包一边问,乔依,他从来没想到,他以前在困难的时候,所以他从来就认为。因此,乔依笑着对老妇人说。

  8、小结:在乔依困难的时候,他曾经得到过别人爱的帮助,所以当他看到被困雪地,孤立无助的老妇人需要帮助时,不容质疑地伸出援助之手。他不求报酬,只希望老妇人也能把悠悠爱心传递给需要帮助的人。

  二、检查自学提示二

  让我们再次回到那简陋但温馨的小餐馆去感受这动人的故事,齐读9-11小节。

  三、学习12小节

  1、引读:关上店门,女店主走进里屋……

  2、出示句子:她轻轻地亲吻着丈夫那粗糙的脸颊,喃喃地说:“一切都会好起来的,亲爱的,乔依……”

  3、从女店主的话中你读懂了什么?

  4、小结:

  同学们说的真好,爱,不仅是一个温馨的字眼,一个永恒的话题。在那飘雪的寒夜,爱就是一股驱走寒冷的暖流,就是一种克服困难的力量,我说爱更是一根心链,栓紧乔依、妇人、乔依的妻子,更紧扣着你我彼此的心,“不需要回报我,如果你想报答我,就不要让爱之链在这儿中断。”让我们用真情串起了一个个爱的故事吧!

  四、总结课文。

  1、说说课文为什么用“爱之链”作题目?

  (真情互动,人人都需要别人的帮助,人人都应该给别人帮助。正因为乔依曾受到他人的许多真情帮助,所以他认为在别人需要帮助时,伸出友爱的手是天经地义的,这正是用“爱之链”作课题的道理。)

  是啊,所有发生的这一切感人的故事都是因为爱,也正是因为大家心中有了爱,这个世界才会更加美好。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聆听一曲爱的赞歌,播放《爱的奉献》。

  训练环节

  1、乔依是------------------------------------------------------- 的人。

  2、课文为什么以“爱之恋”为题?

  板书设计:

  爱之恋

  乔依帮助老妇人 老妇人帮助女店主

语文教案 篇7

  口语交际:秋天的快乐

  施教日期:教时数:1

  教学目标:

  以“秋天的快乐”为主题,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养成良好的语言习惯。

  教学重点:把自己快乐的事情说清楚,快乐的心情表达清楚。

  教学难点:自己快乐的心情能使听的人受到感染。

  教学准备:课前做一件自己觉得快乐的事情。

  教学过程设计:

  一、描述导入,激发兴趣

  1、你们喜欢秋天吗?说说理由,老师可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相应的图画或挂图(可以是前面课文的挂图,也可以是学生平时画的)。

  2、明确交际话题:秋天真是个美丽的季节,是个丰收的季节。秋天给我们大家带来很多的快乐,让我们述说一番秋天给我们带来的快乐,好吗?揭示:秋天的快乐

  二、拓展思路,展开话题。

  1、请学生说说自己在金秋时节做过哪些事?你感到最快乐的事是什么?让学生先说说。

  2、提出交流要求,各自准备。要求:

  ⑴把做的事儿说清楚。

  ⑵说出自己的快乐。

  ⑶可以边说边演,可以请同桌一起说说演演。

  (达成目标:把自己快乐的事情说清楚,快乐的心情表达清楚,能使听的人受到感染。)

  三、讲评结合,促进交流。

  1、指名学生上台口述,师生结合要求评点。

  2、以示范为例,和同桌或在小组内互述,并推荐出让自己感受最快乐的同桌上台交流。

  3、师生评选最佳学生。

  (达成目标: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养成良好的语言习惯。)

  四、学习小结,指导实践。

  小结学生交际的情况(以肯定为主),同时也指出一些可能存在的不足,以指导学生生活实践。

  五、拓展活动

  画一画秋天的图画或所做的快乐的事。

  板书设计:秋天的快乐

  把做的事儿说清楚。

  说出自己的快乐。

  教学反思:

  习作

  施教日期:教时数:2

  教学目标:

  1、通过看或画一幅秋天的图画,介绍秋天的美丽景色。

  2、引导学生在习作时,运用平时积累的词句,加强语言的积累。

  教学重点:注意引导学生能按照一定的顺序,把画面的内容说清楚、写清楚。

  教学难点:理清画面的顺序。

  教学准备:课前画一幅秋天的图画。

  教学过程设计:

  一、感悟秋天──创设情境,引发真情

  1、师:同学们,上周我们学习了第三单元的四篇描绘秋天的课文,谁来说说秋天是怎样的景象?

  2、教师渲染:秋天是个美丽的季节,是个丰收的季节,秋天给我们带来了很多的乐趣:小伙伴们放风筝的身影、玩耍嬉戏的场面都让我们回味无穷。秋天里红红的枫叶,黄黄的叶子,清凉的秋雨??这么美丽的秋天,同学们想亲眼去看看吗?(观看图片,帮助学生丰富秋天的印象。)

  3、师:刚才同学们自己描绘了秋天,现在我们又亲眼看了看秋天的景象,我相信此时此刻你们心中的秋天一定是五彩斑斓、丰富多彩的吧!那就请你借助手中的画笔,把心中的秋天画出来吧!

  4、教师小结:同学们利用画笔画出了心中的秋天,下面我们就一起来说说秋天吧!(达成目标:引出课题,感受秋天的美好,激发写作兴趣。)

  二、说秋天──拓展思路,展开话题

  1、小组交流。

  师:请大家把你心中的秋天讲给小组同学听听,怎么想的就怎么说。(学生小组交流,教师巡视,参与交流。)

  2、集体交流。

  3、教师小结。

  (达成目标:通过看或画一幅秋天的图画,能介绍秋天的.美丽景色。)

  三、写秋天──引导习作,抒发真情

  1、习作导入

  师:同学们描绘的秋天这么美,那现在请你提起笔,把你心中的秋天写下来,怎么想的就怎么写,别忘了用上咱们平时积累的词句,好吗?

  2、开始习作。

  学生根据要求,结合自己的画或图片开始进行秋天的写作,教师巡回指导。

  (达成目标:引导学生在习作时,运用平时积累的词句,加强语言的积累。)

  四、评析习作,交流真情

  1、小组评析。

  师:请同学们写好后读给小组内同学听听,让同学们评一评。

  2、集体评析。

  实物投影出示几个学生的习作,让全班同学评议。

  3、小结延伸。

  师:同学们,习作是心与心交流的书面表达形式,选择真实的事例,抒发真实的感情,带给我们无穷的乐趣。课后,请大家把习作念给家长或同学听一听,让他们评一评,然后根据别人的意见自己改一改,抄一抄,把习作和图画一起贴在教室的学习园地里,互相交流,互相学习,好吗?

  (达成目标:同学间能够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共同修改习作,共同进步。)

  板书设计:习作

  感悟秋天

  说秋天

  写秋天

  教学反思:

  我的发现、日积月累、趣味语文

  施教日期:教时数:1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自主探究和发现的能力。

  2、通过“读读背背”和填空,引导学生学习语言,积累语言。

  教学重点:进行词语的积累,感受汉语词汇的丰富性。

  教学难点:对其他颜色进行词语的扩充和积累。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设计:

  一、我的发现

  1、引趣导入:汉语的构词方式非常奇妙。这堂课我们来了解一下有关颜色的词语,看看从中能发现什么。

  2、自由读词语,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3、集体交流

  4师总结:“黄色”一组词语是由“事物+颜色”这种构词方式组成;“绿色”一组词语是在“绿”字前加上表示颜色深浅的词。

  5、词语扩展:你还知道哪些表示颜色的词语。

  先说一说“黄、红、绿、蓝”还有哪些表颜色的,再说说其他颜色的词语。

  (达成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自主探究和发现的能力。)

  二、日积月累

  1、读读背背

  1)师引述:我国的语言文字非常丰富,有时候人们常常把那些意思相近或意义相反的词成对地用在诗文中,用来表达一定的思想感情。今天,我们就来学一首对子歌。

  2)采用多种方式朗读这首对子歌,激发学生兴趣。

  3)找一找,哪些词语是相对的。

  4)想像画面,说说读后的感受。

  5)试着背诵对子歌。

  2、我会填

  1)口头填空

  “匆匆地()”“悄悄地()”“轻轻地()”“甜甜地()”“快活地()”“拼命地()”“好奇地()”“认真地()”引导观察,明确括号内所填的必须都是动词

  2)各人在书上填写。

  3)读读个人填写的词语,适当组织评议

  (达成目标:通过“读读背背”和填空,引导学生学习语言,积累语言。)

  三、趣味语文

  1、师引言:下面我们开展一次绕口令比赛,比赛的要求是看谁的口令绕得最准、最快。

  2、学生自读,要求:读准、读熟

  3、四人小组比赛,选出最佳选手。

  4、各组推出的选手上台开展绕口令比赛。

  5、拓展活动:你还会哪些绕口令?

  (达成目标:学会绕口令。)

  板书设计:我的发现、日积月累、趣味语文

  教学反思

语文教案 篇8

  教学目标:

  1、认识“锤、堵、获”3个字。会写“育、瓶”等13个字。能正确读写“成功、实验”等13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培养阅读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一、 谈话导入,学习最后一自然段。

  1、小朋友们,你们做过实验吗?(鸡蛋保护器的实验)当实验失败的时候,你心里是怎么想的?当实验成功的时候,你的心情又是怎样的?

  2、实验总是有成功和失败的,这不,有一位外国教育家将一个实验在其它国家进行操作时都失败了,可是唯独在中国获得了成功。当时这位教育家的表现是这样的——

  3、(出示最后一自然)

  (1)学生自由读这段话,说说你感受到了什么?

  (2)只是简单的一读,我们就有这么多的收获,看来你们个个都是用心读书的孩子,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他的激动吧!(齐读)

  4、读着,读着,你有什么疑问吗?

  师:是呀,这次实验为什么会取得成功呢?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走进今天的课文——(齐读课题)。

  二、 初读课文,学习字词。

  1、 请小朋友们自己读读课文,注意把生字读准,句子读通,难读的地方多读几次。

  2、 读得这么认真,相信这些词语你们肯定掌握了。指名分行读。

  (1)读得很好,尤其是这两个词。(课件用红色标出)。谁再来读一读。

  系着 不假思索

  (2)“系”和“假”这两个生字宝宝还有另外一个名字?谁知道。指名说,并组词。

  (3)可是这里读“jì” 和“jiǎ”,送进一起读读。

  (4)其他的词语宝宝打声招呼吧。

  3、读得真不错,把这些生字词放到课文中,你会读吗?谁愿意来?(指名分节读1至11自然段)

  4、读了课文后,谁能用上“谁让谁做实验,结果怎么样”的.句式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学习第三段

  1、想了解这究竟是个怎样的实验吗?(课件出示插图)看图说说实验的工具和对象。

  2、那实验的规则呢?哪位教育家大声地宣读一下这个实验的规则。

  课件显示

  他对三个学生说:“这个瓶子是一口井,不过现在井里没有水。你们手里拿着的铅锤代表你们自己。井口很窄,一次只能上来一个人。”

  (指名读,齐读)

  3、 就这么简单的实验,为什么以前都失败了呢?

  (再出示最后一段)谁来说说。如果用一个词语来形容他们失败的原因,那是什么?(自私自利)

  4、可是这三位中国小朋友,为什么能取得成功呢?让我们回到实验现场,好好的研究研究。

  四、学习第四至十段。

  1、默读4—10自然段,划出让你感触特别深的句子。

  2、学生反馈

  预设一:一个女孩低声对两个同伴说:“快!你第一,你第二,我最后。”

  (1)你为什么要读得这么轻?(学生:因为这个女孩是低声对两个同伴说的。)你读书真用心啊。

  (2)还有谁想读?你为什么读得这么快?(学生:因为当时的情况非常危急,如果不快点,那么他们随时都可能有生命危险。)真好,你不仅知道了怎样读,而且知道了为什么这样读,真了不起。

  (3)现在我就是那个教育家,你们就是那个女孩,我想再现一下当时那个紧张的情景,准备好了吗?师生合作分角色朗读;指名1+1+1;齐读(一起来)

  3、引读:“三”字刚出口,三个学生就顺利地把小铅锤一个一个提了出来。

  4、我想采访一下,你们这些小女孩,你刚才跟两个同伴说了什么?(指名说)你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句子出示:女孩不假思索地说:“有了危险,应该让别人先出去。”

  (1)说这句话的时候,我想当时你想都没想,课文中用哪个词来形容?(不假思索)

  (2)那就请你不假累索地读一读吧!(指名读——齐读)

  5、读到这儿,相信小女孩一定给你们留下了深刻地印象,你肯定有许多话想对他们说,把你们想说得话写下来。学生交流,教师板书:先人后已 沉着冷静

  6、其实这次实验的成功还离不开三个小伙伴,为什么?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那就是——团结合作。(板:团结合作)

  五、学习最后一段

  过渡:正是小女孩的先人后已、沉着冷静和三个小伙伴的团结合作,才能让这次实实验取得成功。怪不得教育家激动抱起女孩,好久才放下。

  1、(再现最后一自然段)齐读。

  2、孩子们,教育家的哪个动作最让你深有感触?(抱起)

  3、你能把教育家的激动用朗读来表现出来吗?先自己练练。(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4、做为一个中国人,老师的心里更激动,你知道为什么吗?

  5、师总结:是啊,小女孩先人后已、沉着冷静的优秀品质打动了教育家,也深深感动了我们。让我们带着对小女孩的无比敬佩,把她的话深深地记在心里。

  齐读:有了危险,应该让别人先走。

  六、快乐写字。

  过渡:时间过得真快,又到了我们的快乐写字时间了。

  1、出示:绳 险 俩 堵 瓶 顺

  2、你发现了什么?写字结构上要注意什么?

  3、特别是哪一个字要老师范写。

  “瓶”

  4、学生书写。

语文教案 篇9

  课时:两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学习庸碌、凭吊、扶掖、谀词等字词,读准字音,理解含义。

  体会信中讲述道理和抒发感情的两种方式。

  过程与方法:阅读理解 小组探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傅雷所说的“坚强”的含义,认识到敢于面对现实、勇于 回顾历史、理智地对待成功并继续奋斗,才是真正的“坚强”。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1、复习书信的格式,导入新课。

  2、这两封信是傅雷接到傅聪的信后的回信。请浏览这两封信,说说它们的主题各是什么?

  第一封信,如何面对挫折,第二封信,如何对待成功。

  3、第一封家书的开头称呼是什么?为什么要这么称呼?

  称呼是“聪,亲爱的孩子”,因为傅聪当时正是精神消沉的时候,这样温情的称呼,会给傅聪带去父母的爱。

  4、在儿子面对挫折和心灵的苦闷时,作为父亲,傅雷是如何劝解的?

  (提示:注意课文中运用的比喻和引用的故事。)

  首先是宽慰,不必为父母担心。其次肯定两点:一是父母永远都是孩子倾诉苦闷的对象;二是人的一生就是在情绪的起伏中渡过。最后以过来人的身份,给予傅聪如何面对情绪跌宕的建议。

  5、傅雷运用太阳、雨水、五谷、庄稼的比喻和克利斯朵夫的故事,他的用意是什么?

  总结:要学会保有平和的心态,控制情绪的起伏。然后,要保持冷静的头脑,理智地分析,吸取教训,引以为戒。(太阳、雨水、五谷和庄稼的比喻,是说明任何事情都要掌握分寸,)

  第二课时

  1、第二封信,写在傅聪获奖之后。在信的开头,傅雷把儿子的信比喻成什么?表现了什么样的感情?

  比喻成新年中的“礼物”。表现了傅雷夫妇对儿子的信的盼望和接到信后的喜悦。

  2、第二封信中,傅雷是如何表达对儿子成功的激动的?

  结合奥运冠军的感受,体会傅雷作为父亲,毫不矜持地直抒胸臆,表达对儿子成功的喜悦之情。傅雷把自己的激动和喜悦,分为三个层面:父母对孩子的成功感到幸福;欣赏艺术的喜悦;为了祖国的荣誉而激动。

  3、傅聪的成功,使傅雷异常激动,但是他在信中是否只是停留在这种喜悦之情中?他还写了什么?

  他并没有只停留在这种喜悦之情中。他还称赞了傅聪面对掌声、赞美的冷静。

  4、傅雷用“我更高兴的更安慰的是”起到什么作用?

  这句话承上启下,从对儿子艺术成功的喜悦之情延伸到对儿子思想成熟的欣慰之情。使傅雷更高兴、更安慰的是傅聪没有被成功冲昏头脑,没有因为暂时的成功减少对艺术的探索和追求。

  5、在两封信中,傅雷都提到了“坚强”。他对于“坚强”的理解是什么?你能够找到两封信中,对“坚强”内涵的直接解说吗?

  关于“坚强”的解说:第一封信中“一个人惟有敢于正视现实,正视错误,……越来越坚强”,第二封信中“你能坚强(不为胜利冲昏了头脑是坚强的最好的证据),只要你能坚强,我就一辈子放了心!”

  总结:在傅雷看来,坚强,既是能够面对人生挫折、情绪跌宕,更是能够正确对待掌声、赞美,用一种平和盼心态,宠辱不惊,胜不骄,败不馁。

  6、在傅雷看来,坚强的最高境界是什么?

  是拥有一颗赤子之心。

  7、怎么理解“赤子之心”?提示:抓住赤子之心的纯洁。

  赤子之心,是艺术创造的最高峰。而这种心灵的纯洁是人类共同的美好愿望。

  8、傅雷结合音乐院长对傅聪的评价,以及舅舅关于傅聪小时候的记忆,提出自己的希望和建议。你能够找到吗?

  希望傅聪做新中国的钟声,把中国的古老文明传递到世界艺术殿堂的各个角落,并且指出: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诗人灵魂的民族,因此音乐的表现力应该增加“气吞斗牛”的阳刚之气。

  9.组织讨论:在信的末尾,傅雷又回到了情绪的“矛盾与快乐”问题,比较第一、二封信中傅雷关于如何面对人生情绪起伏的解说。

  第一封信里,他说人生必定充满了情绪上的起伏跌宕,惟有庸碌的和超然的.人才不会浮沉;第二封信中,他强调“有矛盾正是生机蓬勃的明证”,以此鼓励儿子,要勇敢面对各种各样的矛盾,在不断解决矛盾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自己,趋向“完美”。

  评价:作为一位伟大的学者,也是一位伟大的父亲,傅雷的伟大之处就在于,他借助儿子成功的机会,给予了他更多的艺术砥砺,向他昭示出更高的人生境界。

  10、总结:

  这是两封普通而又不寻常的家书:普通,在于它们是一位父亲写给身在异国他乡的儿子的内心告白;不寻常,在于这两封家书,从儿子的日常生活出发,既给予儿子艺术的教诲,更昭示出崇高的人生境界。傅雷和傅聪,已经超出父子、朋友的界限,成为艺术上、思想上的知音。

  11、作业:

  讨论完成课后练习:

  傅雷运用古战场的比喻,目的是什么?提示:对于第一封信的学习,要抓住傅雷运用的比喻和引用的克利斯朵夫的故事。

  凭吊古战场时,烈火硝烟散尽,只余断壁残垣,金戈铁马、血肉厮杀都已被岁月的黄沙掩埋。这时候,即使亲历过战斗的人,纵有万千感慨,也不会再像当初那样身不由己、欲死欲活。这个比喻,十分真切地表达出所有“过来人”回首“过来事”的心情──苍凉而平静,沉郁而超然。

语文教案 篇10

  教学目标:

  1、了解金龟子,激发学生热爱、保护野生动物的热情。

  2、感受课文中准确的说明,生动、形象、细致的描写。感悟在说明中兼用文艺的笔调,揣摩语言的准确和形象。

  3、 学习作者严谨的科学态度,养成细致观察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1、了解金龟子,激发学生热爱、保护野生动物的热情。

  2、感受课文中准确的说明,生动、细致的描写。

  教学方法:感悟法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演示多媒体

  1、让学生说一说他所见到的图像中的金龟子的形象,进而导入新课。

  2.作者介绍。

  (1)让学生进行介绍。

  (2)明确: 法布尔(1823—1915),法国昆虫学家、作家。达尔文赞扬他是“难以效法的观察家”,他以毕生精力写出的《昆虫世界》十卷本被认为是“科学与诗的完美结合”。本文选自《昆虫世界》。

  二、自主学习

  本文科学地介绍了松树金龟子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婚恋、发音、死亡和繁衍等方面的情况,渗透着作者对昆虫的人文关怀。下面自学课文,注意以下问题:

  1.认真读课文,可以朗读,可以默读,可以同桌轮读,选用你最喜欢的方式阅读全文,注意朗读的节奏和重音。

  2.画出并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画出你认为好的词、句、段。

  3.了解金龟子的外貌、生活习性、婚恋、发音、死亡与繁衍。

  4.法布尔对金龟子有哪些主要发现?他为什么会有这些发现?你有什么感受?

  5.本文是一篇科学小品,介绍动物抓住了特征,说明准确,描写生动形象。请你找出几处你欣赏的语句,并加以体会。

  6.找出自学中的疑难问题。

  三、反馈交流

  1.给加点字注音。

  触角 上颚 殷勤 炫耀 魅力

  献媚 鞘翅 咫尺 螽斯 无动于衷

  要求:让一名学生起来读,如果有读得不正确的,请其他同学进行纠正。

  2.法布尔对金龟子有哪些主要发现?(了解金龟子的外貌、生活习性、婚恋、发音、死亡与繁衍。)

  明确:第(l一3)段,外貌特征。

  第4段,介绍金龟子的生活习性。

  第5—7段,介绍金龟子的婚恋生活。

  第8一18段,介绍金龟子的唱歌、发音原理、唱歌的原因。

  第19、20段,介绍金龟子的死亡与繁衍。)

  要求:熟悉课文内容,初步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

  3.他为什么会有这些发现?对你有什么启发?

  明确:他之所以有这些发现,是他走出实验室的结果,是他走进田野,深入昆虫的生活。进行长期仔细地观察、并认真思考的结果。文中“我抓住机会跟踪她们,观察他们”“要想观察清楚他们”等语句,文中还写到“用食指浸按在玻璃板上来回摩擦发声的方法研究金龟子发音原理”等,这些都是佐证。

  启发:多观察,多思考。

  4.法布尔以毕生精力写出的〈〈昆虫世界〉〉被誉为是“科学与诗的完美结合”,而本文正是选自〈〈昆虫世界〉〉,你能否结合课文内容来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例:①松树金龟子长得仪表堂堂,它身披黑色或者棕色外套,外套闪着金属的光泽,上面还点缀着一些白色斑点,显得既朴素又高雅。

  ②它是暑天暮色的点缀,是夏至那天镶在天幕上的漂亮外套。

  ③很显然,它们是在向美人大献殷勤,每天都进行到深夜。第二天早上,雄虫和雌虫通常停在低矮的树枝上,成双成对,一动不动,对周围的事和物视而不见。

  本文是一篇科学小品,介绍动物的特征,说明准确,描写生动形象。

  本文用词的准确与生动与作者细致入微地观察是分不开的,难怪著名生物学家达尔文称赞法布尔是“难以效法的观察家”,通过本文的学习,你获得了怎样的启示?(学生交流)

  四、重点研讨课文第8一13自然段。

  (1)学生读课文,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完成下列题目:

  ①选文第8自然段中作者提出了什么猜想?作者对这个猜想没有作出结论,这表现了他怎样的态度?

  ②作者是如何探索松树金龟子的发声原理的'?

  ③“在通常的情况下,双双快乐地生活在松树枝头,它们是有可能一唱一和、夫妻对唱的”一句中,“有可能”三个字能否删去?为什么?

  (2)小组代表交流发言。

  明确:(①作者猜想松树金龟子是有可能夫妻对唱的。没有作出结论是因为“无法作证”,这体现了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②先找到它的发声部位,然后仔细观察,找不到特殊的发声器官,这样就断定是腹部最后一节跟鞘翅的后翼摩擦而发声。

  ③不能。“有可能”表明这只是一种推测,而非肯定。)

  五、写作:

  选取自己日常生活中比较喜欢的或者常见的一种小动物,(也可以是一种植物),用一、二百字生动准确地写出它讨人喜欢的体态或动作。(提示:描写动物,除了应该捕捉其形态特征和动作特征之外,还可以描写动物的静态和动态所反映出的生活习性,以及对动物生活环境的描写。)

  组织学生在小组内互相交流作品,进行比较,作出点评,并将评价内容及修改意见逐一附在文后。

  六、课外研究:

  假如现在你是技术员,一果园中出现大量金龟子,正严重危害果树,根据你收集的资料,制定防治措施以及实施细节。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的教案03-21

语文的教案10-17

语文的教案12-12

语文《猫》教案01-11

语文《石榴》教案02-16

语文《离骚》的教案01-20

语文《青松》教案01-20

语文精品教案01-23

语文小学教案02-21

语文母鸡教案0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