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育文网>教学文档>教案> 语文教案

语文教案

时间:2023-11-29 07:57:20 教案 我要投稿

语文教案精品(5篇)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语文教案5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语文教案精品(5篇)

语文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会认 个字,会写 个字。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课文。

  过程与方法:体会诗人对秋天的赞美之情。学习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的阅读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掌握阅读古诗的方法,体会古诗的意境。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时间: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启发谈话。

  今天我们要学习两首古诗。(板书课题)

  二、识字写字,扫清阅读障碍。

  1、自由读课文:画出不认识的字。

  2、小组内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

  3、小组汇报,检查读书效果。

  4、小组合作学习,记忆汉字。

  5、指导学生书写汉字。

  三、初读课文。

  1、作者简介。

  2、教师范读,学生体会诗的情感。

  3、学生自由读、小组内读、制名读、全班齐读。

  四、学生质疑,提出不理解的地方。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指名读。

  2、互读。

  二、学习《赠刘景文》,理解诗意,体会情感。

  1、看图:你在图上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2、小组合作学习:借助图画理解诗意,你们读懂了什么?还有哪儿不懂?画下来。

  3、小组汇报。

  4、配乐范读,学生模仿,小组互读

  5、想象诗中描绘了怎样的画面?

  6、教师小结。

  7、小组朗读比赛。

  三、小组合作学习《山行》理解诗意,体会情感。

  1、根据学习《赠刘景文》的'经验,确定学习方案。

  2、小组自学。

  3、汇报,师生合作解疑。

  4、教师配乐朗诵,学生说说感受。

  5、教师小结。

  6、背诵古诗。

  四、扩展练习。

  你还知道哪些描写秋天的古诗?

  识字2

  教学目的:

  知识与技能:会认11个生字,会写8个字。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指导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体会词语的节奏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学生留心观察校园生活。

  重点:会认11个生字,会写8个字,积累词语。

  难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体会词语的节奏感。

  教学时间: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启发谈话。

  二. 认读生字。

  1. 自由读课文,把生字画下来。

  2. 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3. 借肋图片,读词语。

  4. 同桌两位同学互相读一读,记住生字的读音。

  5. 小组合作学习,做猜字游戏,巩固生字的读音。

  三. 朗读感悟。

  1.“找朋友”游戏:出示图片,找生词卡片。

  2.对照图片,结合自己的实际,说一说你都做过什么,并且说说你的感受。

  3.有节奏地读词语。

  4.说一说:小组合作学习,给“戏、航、琴、钢、弹、养”这些汉字各组一个词。

  四. 读书比赛。

  第二课时

  一. 复习生字。

  1. 指名读词语。

  2. 师生合作读词语。师做动作,生读词。

  3. 同桌两位同学合作读词语。

  二. 学习汉字,记住字形。

  1. 小组合作学习:用学过的识字方法记住字形。

  2. 全班汇报:你记住哪个字?你是怎样记住的?

  三. 指导书写。

  1. 观察:每个字的间架结构及在田字格里的位置。

  2. 比较:“棋、钢、弹、观”都是左右结构的字的区别;“琴、养”中间的撇和捺要写得舒展,上下部分要紧凑。

  3. 教师范写:“琴”。

  4. 学生练习写字:小组互评,教师评价。

  四. 作业。

  1. 抄写生字新词。

  2. 预习下一课。

语文教案 篇2

  【课文简说】

  课文语言质朴,意境秀美,字里行间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乡亲们无私奉献的精神和一心为他人着想的传统美德一定会强烈地感染着学生的心,激发他们善良的人性美,使他们充满为他人奉献的热望。这也正是“搭石”于默默无闻中凸现出的精神。

  【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正确读写“山洪暴发、间隔、懒惰、俗语、平衡、清波漾漾、理所当然、联结”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乡亲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并从中受到感染、熏陶。

  3.学习作者仔细观察、生动描写的方法,培养留心观察、用心感受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1.体会作者是怎样通过平凡的事物让我们感受美的。

  2.理解“一排排搭石,任人走,任人踏.它们联结着故乡的小路,也联结着乡亲们美好的情感。” 句子的深刻含义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介绍搭石。

  2.如果没有搭石人们的生活会怎样?

  3.在诗人刘章的笔下,搭石是怎样的呢?

  二、初感课文

  1.自读课文,交流:课文中哪些情景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逐节指读课文,梳理课文,知道课文中描写了人们“摆搭石、整搭石、走搭石、让搭石、背老人过搭石”等情景。并结合教学生字新词。

  三、指导书写

  1.学生自己分析字形。

  2.临写。

  3.检查巩固。

  四、课外拓展

  1.熟读课文。

  2.抄写生字新词。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上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搭石》这篇课文,同学们从中读懂那些内容?

  二、初步感知——寻找美

  1.这些小小的搭石,构成了家乡一道亮丽的风景。让我们一起走进它,睁大双眼去发现美,欣赏美。

  2.细细地读读课文。要求:一边读一边体会,你感到课文中都流淌着怎样的美呢?

  三、品读体味——欣赏美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

  1.指名朗读第一自然段。要求:仔细听,在书上圈画你认为最能体现美的词句。

  2.说说你从课文中感受到怎样的美,从哪些词句感受到的。

  重点体会“平整方正”、“按照两尺左右的间隔”中体现出来的.乡亲们心中有他人的美德。

  3.指导朗读。

  (二)自主学习2、3、4自然段。

  1.学生从2、3、4自然段中选择最喜欢的一段以学习小组或个人为单位欣赏,体会其中流淌着的美。

  2.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巡视指导并参与其中,从中发现有创意的学习方式。

  3.全班交流,展示学习成果,评议。

  4.随机指导各种形式的朗读,以求达到品品读读、以读促悟的效果。

  (三)学习中心段。(最后一段)

  1.思考:为什么说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

  2.齐读最后一段。

  (1)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2)搭石和乡亲们有什么联系?

  引导学生体会乡亲们无私奉献的精神和一心为他人着想的传统美德也正是“搭石”于默默无闻中凸现出的精神。

  四、走向生活——发现美

  1.是啊!美无处不在,有看得见的美,看不见的美,就连搭石这么不起眼的小事物都有美。你现在对美有了哪些更深的认识?

  2.艺术家罗丹说过:“世界上并不缺少美,缺少的是发现美的眼睛。”作者就是从一件很小的事物中发现了美。在我们的身边哪里也可以找到美?

  美就在身边,美就在妈妈千万次的唠叨。

  美就在身边,美就是校园中伸手捡纸的弯腰。

  美就在身边,……

  五、课外拓展

  写出自己发现的美。

语文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在阅读过程中,自主识记本课生字7个;通过选择解释条,区分“硬”在“过硬、硬是”中的不同意思。

  2、继续培养在阅读过程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抓住关键词句,展开合理的想像,理解“顽强的毅力”,感受到梅兰芳刻苦练功;并且能正确、熟练、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能够在老师的引导下,借助“为了……为了……”说说梅兰芳练功的具体事例,从而感受梅兰芳刻苦勤奋的毅力。

  4、明白只有成功源于顽强的毅力;初步感受梅兰芳艺术成就,激发探究京剧的兴趣。

  教学重点:梅兰芳如何从“不是学戏的料子”转变成为“蜚声世界的京剧艺术大师”?

  教学难点:通过对梅兰芳言行的描写中体会到他是凭借着顽强的毅力而成为一代京剧宗师。

  教学过程

  一、了解京剧,引出课题

  1、播放梅兰芳的京剧片段,引出梅兰芳。

  刚才大家欣赏的这是什么戏呀?

  对,这就是(京剧),“京”是后鼻音,谁来把它读准了。(指名读——齐读)

  唱这段京剧的是一位(有名的京剧演员),他就是(梅兰芳照片)梅兰芳。

  让我们一起来写写他的名字,特别注意“芳”的笔顺。(梅兰芳)

  2、反馈预习,了解梅兰芳艺术成就。

  已经预习了课文,大家对他有了一定的了解?请用一句话来说说看,谁先说?

  关注三点:

  著名的京剧表演艺术家

  蜚声海内外的京剧艺术大师

  小时侯不是学戏的料子(他小时候是什么样的?)

  蜚声

  这个生字是第一声,我们一起把它读准了。

  预习课文时,借助课后注释,我们知道了“蜚声”是什么意思?(扬名)

  蜚声海内外的意思就是(扬名海内外、名扬海内外)

  这也让我们想起了,以前学过的两个词语。(举世闻名、世界闻名)

  众多的演员中有一定成就,能够脱颖而出的,才能成为一名——(艺术家),这其中艺术成就最高的,才称得上是——(艺术大师)。梅兰芳就是这样一位——(蜚声海内外的京剧艺术大师)。

  许多人是这样赞美他的?请你轻声读读。

  (真正的演员,美的创造者。美的化身。一位非常卓绝的,非常难得的京剧大师。)

  让我们一起来赞美他——齐读。

  3、引出课题,理解题意。

  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这个“功”指的就是功夫。作为一名京剧演员,要练的基本功就有好几百种,大致分为四类,统称四功。

  请大家自己来读读看。

  (唱功 念功 做功 打功)

  旁白:唱腔、念白、表演动作、武打和翻腾,那做工中又涵盖了许多种类

  (水袖功 翻功 跌功 跷功舞功……)

  今天我们就学习梅兰芳练跷功的故事。

  这个“跷”字,从字形上看,指的是哪里的功夫呢?

  预习课文时,我们看到课后注释是这样说的,谁来读读。

  (跷功:京剧称旦角踩着有踏脚的木棍表演走路、舞蹈叫“踩跷”,表演时踩的木棍叫“跷”,这种功夫叫“跷功”。)

  (图示——跷)

  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近这位京剧艺术家,一起来学第20课(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作为顶尖的京剧艺术大师,梅兰芳练就了一身(过硬的功夫)。

  这里的“硬”是什么意思呢?请教了字典以后,我们知道“硬”有这样四个解释,请你轻声地读读,然后选择一个。

  (跟“软”相对。

  (意志)坚定。

  勉强。

  质量好。)

  2、课文哪几节向我们介绍梅兰芳在练过硬的跷功呢?快速地默读课文找找看。

  今天我们就重点来研读5-7节。

  我们读课文,都要带着问题边读边思考。下面,我们就以小组为单位,来读读5—7节,然后交流一下自己有哪些地方不懂?

  3、指名分节读5-7节,听听梅兰芳如何从不是学戏的料子变成一个京剧艺术大师的?

  三、问难质疑,感受“顽强的毅力”

  1、提出疑问,分类解决。

  通过小组讨论后,我们还有哪些问题不太清楚呢?

  一炷香

  请大家注意这个炷的字形,与什么有关?对,用火烧香。这是古代人的一种计时方法。(图示——一炷香)点上一炷香,完全燃尽就表示15分钟。

  怎么浇小冰场的?

  两个“硬”各是什么意思?(刚才已经解决了一个,另一个我们读文时再来解决。)

  梅兰芳:为什么要站那么高练跷功呢?

  什么是一日不练三日空呢?

  为什么跷功有长进了,他还不满足?

  为什么硬是咬牙坚持着?

  跌倒了马上爬起来?

  吴先生:吴先生严格,为什么又让梅兰芳休息?

  小结:大家真会动脑筋,提了那么多的问题。我们对梅兰芳这么做,这么说,不理解;我们对严厉的吴先生却会让梅兰芳休息不明白。下面就让我们通过读课文来解决这些问题。

  2、学习第5节。

  (1)梅兰芳为什么硬是咬着牙坚持呢?请大家默读第5节,思考“跷功”难在什么地方呢?梅兰芳是如何练的?(第5节)

  交流。

  (2)昨天老师给大家布置了这样一个预习作业,让大家回家静立5分钟,要一动不动,然后把自己的体会记下来。现在谁能说说你有什么感觉?

  交流。

  (3)那么梅兰芳当时呢?谁能结合课文里的.句子再来说说看。

  (出示——练跷图、一炷香图)

  交流泛红:

  板凳砖半米高的高跷——高、站的地方很小

  一炷香——15分钟,时间很长

  不准休息——连续15分钟

  慌张

  腰酸腿疼

  腿肿

  说得很好,让我们读好这些句子,来体会梅兰芳硬是咬牙坚持练功。

  (4)说话训练

  梅兰芳练跷功,比我们难多了,苦多了。你能想像他当时的情景吗?书上只用了一句话来介绍,老师请大家借助这个提示来具体说说吗?

  出示——

  起初,梅兰芳一站上去,就。不一会儿,就。你看,他的头上,脸,全身的衣服。眼看快要坚持不住了,可他心想。

  同桌对练。

  交流。

  适时点拨:他心里是怎么想的?谁能联系第2、3节的内容说说看。(2、3节)

  默读2、3节再想想看。

  交流。

  谁能把这个填空连起来说一说。

  梅兰芳在(凳上站)立练跷功,却一声不吭,硬是咬牙坚持着。从中你感受到了什么呢?(顽强的毅力)

  3、过渡:

  这样,凭借着顽强的毅力,练了整整一个秋天,他的跷功——(大有长进),从一炷香,到两炷香,甚至三炷香,梅兰芳站得越来越稳,腰腿也就越来越有劲了。吴先生也——(连连称赞),但是梅兰芳却不满足,刚才有同学对此不理解,读到这里,你能联系第2、3节的内容谈谈有什么发现吗?——

  学生交流

  教师总结——是啊,梅兰芳不满足已经取得的成绩,又想出在冰上练跷功,就是为了使自己的跷功更上一层楼,为了学好京剧,板书——冰上跑

  4、研读第7节,解决学生疑问

  刚才还有同学提出:吴先生很严格,为什么又让梅兰芳休息几天?

  是啊,这是为什么呢?请你联系第7节思考一下。

  5、默读第7节,思考。

  交流。(先生心疼)

  那光滑的冰面,不要说踩高跷,就是在上面走路,也难免要摔倒。梅兰芳身上经常被摔得青一块紫一块。每次跌倒,他都立即爬起来,继续练。

  引读:冰面像镜子一样——(光滑),不要说——(踩高跷)就是——(在上面走路),也——(难免要摔交)。梅兰芳身上——(经常被摔得青一块紫一块)。寒冷的冬天,穿上了厚厚的棉衣了,但梅兰芳还是——(经常被摔得青一块紫一块)。平时要求严厉的吴先生看见了——(心疼极了,劝他休息几天)。联系前面,先生让梅兰芳站在凳上练跷——(一炷香的时间),现在却劝他休息——(几天),可见先生实在不忍心了,梅兰芳就是这样不满足,想方设法——(使自己的跷功更上一层楼)。他说:“——(先生,您不是常说,练功练功,一日不练三日空吗?)”

  刚才有同学提问这句话是什么意思?要理解这句话,关键是理解这个“空”的意思?(没有结果)

  学生交流对这句话的理解。

  读好这句话。

  教师总结——这就叫“拳不离手,曲不离口”。

  6、运用“不要说……就是……”的句式说说连跷功的不易。

  都说在练功的过程里,要算跷功最苦,最不容易了。从凳上站到冰上跑,梅兰芳想方设法要练好跷功。

  你能否用我们刚才学过的句式来说一说吗?(在出示刚才的句子)

  练跷功,不要说踩着高跷在冰上跑,就是站在凳子上练上一炷香的时间,也是很不容易的。

  7、引读5-7节

  让我们一起配合着来读读5-7节,再来回顾一下他苦练跷功的情景。

  刚开始,吴先生教梅兰芳在凳子上练立跷功,他为什么硬是咬着牙坚持着?……练了一个秋天,他的跷功大有长进,连先生也连连称赞,可为什么他自己还不满足呢?……所以连先生也不忍心了……梅兰芳却说……

  8、在教师引导下练习的概括节意。

  梅兰芳苦练跷功,谁能用上这样的句式简单地说说。

  梅兰芳苦练跷功,为了练出过硬的功夫,硬是咬着牙坚持着,连腿都站肿了。为了是自己的跷功更上一层楼,他想方设法自己浇了一个小冰场在上面跑跷。

  交流。

  这就是用简洁的话来介绍5-7节的内容。

  引说:

  正是凭着这种……从小不是学戏料子的梅兰芳,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了……又在众多演员中脱颖而出,成了……在艺术家中,成了……

  学到这里,你对成功有什么新的认识吗?

  顽强的毅力——梅兰芳硬是咬牙坚持着,连腿都站肿了,身上还常常被摔得青一块紫一块。

  坚持——梅兰芳不是常说:一日不练三日空?

  勇气——摔倒了爬起来,也不怕疼

  9、梅兰芳的成功中,不禁让我们回想起以前学的一些名言。

  有志者事竟成。

  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先请大家自己轻声读读记记。

  从来就没有人,能够轻易获得成功。让我们一起来大声读读。

  10、听记小结。

  虽然祖师爷没有给梅兰芳这碗饭吃,但是凭着顽强的毅力,梅兰芳终于成为了一名蜚声海内外的京剧艺术大师。

  这里有两个我们今天学的生字,让我们自己先看看记记(凭着蜚声)

  让我们拿出听记本,一起来听记这句话。

  齐读。

  四、课外拓展,升华主题

  1、引读板书:

  虽然梅兰芳——但正是凭借着——,梅兰芳成了——,不仅称得上——,而且最终还成为了一名——。

  2、京剧艺术,博大精深,要练的功夫有许许多多,跷功只是做功中的一个,更不要说还有其他的……(唱功、说功、打功)。梅兰芳在他60余年的学艺生涯中,一直在,真是不容易啊!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到课外阅读中去看看,梅兰芳是如何练眼功的?

  3、梅兰芳表演艺术打动了许多人,不仅我们中国人民喜欢他,连很多外国人都喜欢他。大家请看所以呀,他成了世界上非常有名的艺术家。(媒体)

  梅兰芳,真像一位散花使者,他把美撒向人间!

  4、激发探究:

  京剧是中国的国剧,是中华民族的国粹,有近两百年的历史了! 许多人都很喜欢它。(梅兰芳男演女角)。如果你也对京剧感兴趣的话,可以自己到课外去找找资料。

语文教案 篇4

  【课题】

  模拟旅游咨询。在班上召开一次旅游咨询会,介绍本地(新化县内)的旅游景点及旅游注意事项。

  【要求】

  1、游客提问要简洁明确。

  2、旅行社咨询员回答要有针对性。

  3、游客要对旅行社咨询员的回答给予评价。

  【时间】

  1课时

  【课前准备】

  每个学生都要做好扮演两种角色的.准备。作为游客,要清楚自己想要了解些什么,以便在咨询会上提问;作为咨询员,要清楚自己需要准备哪些材料,以便在咨询会上应答。

  【活动过程与安排】

  1、将全班同学分成两组。甲组扮演旅行社咨询员;乙组扮演前往旅行社咨询的游客。

  2、旅行社咨询员收集有关资料,了解旅游景点的情况。

  3、游客向旅行社咨询员咨询,咨询员力求给游客以满意的答复。

  附:

  本地主要旅游景点:

  罗盛教纪念馆(上梅镇)

  陈天华铜像(上梅镇)

  梅山龙宫(油溪乡高桥村)

  大熊山森林公园(大熊山)

  紫鹊界梯田(水车镇)

  油溪河漂流(油溪乡)

  桃林南岳殿(科头乡桃林村)

  狮子山公园(梅苑开发区)

语文教案 篇5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正确读写新词。

  2、读懂课文,知道在赤壁之战中,东吴获胜的根本原因在于知己知彼,能利用天时地利,扬长避短,学习遇事周密考虑、机智灵活的思维方式。

  3、学习作者按照一定的顺序叙述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了解赤壁之战的全程,从中悟出赤壁之战双方胜负的原因。

  课前准备:

  学生:搜集有关赤壁之战的资料。

  教师:东西南北方位图、制作课件,选录电视剧《三国演义》火烧赤壁片断。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谈话引入

  同学们,上节课你们饶有兴趣地向大家介绍了自己最崇拜的三国人物,汇报了自己课前收集到的有关赤壁之战的资料,也理清了课文的线索。今天,我们将深入学习这一课。(板书:17、赤壁之战)

  二、自读自悟

  1、谈话:火攻的办法是谁想出来的:(黄盖)黄盖为什么会想到用“火攻”?请同学们读读相关的课文。

  2、学生自读自悟。

  3、提问回答,教师相机板书。

  三、角色扮演

  1、谈话:东吴对“火攻”之计已经做到了胸有成竹,火攻的'计策如何实施,周瑜和黄盖又是如何进行周密安排的,请你找一个合作伙伴,一个扮演周瑜,一个扮演黄盖,根据课文内容,演一演,说一说吧。

  2、学生扮演角色练演。

  3、指名上台表演。

  四、分析战程。

  1、通过表演,大家明白了“火攻”果然是一条妙计,谁来说说火攻分几步进行?

  2、指名回答,学生补充,教师相机板书。

  3、在你看来,“火攻”之计哪一步最重要,最能体现黄盖计策的高超?

  4、学生各抒己见,并说明理由,涉及提到“东南风”时,教师要求找一找、画一画并读一读课文中描写东南风的句子,指名回答并理解暗写东南风的句子,出示明写、暗写东南风句子,全班齐读。

  5、小结有关内容,分组分角色有感情朗读“火攻”部分,感悟火攻之计安排的巧妙,考虑的缜密以及火猛、风大,战斗的激烈。

  6、播放电视剧《三国演义》火烧赤壁片段。

  五、明晓战理

  1、战斗结束后,无论是获胜的周瑜,还是惨败的曹操,都在进行总结:赢在哪儿,输在哪里?你想加入哪一方来帮助他们总结经验或教训?

  2、学生自愿结组,热烈讨论。

  3、指名回答,分析原因。

  六、畅谈收获

  学完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想法或收获?

  七、拓展阅读

  1、上节课就有同学问:“曹操为什么相信了黄盖?”文中写的比较简略,而原著描述了庞统献连环计、周瑜黄盖上演苦肉计、蒋干中计等。请你们到《三国演义》这部古典名著中去读一读哪些精彩篇章吧。

  2、曹操从华容道逃跑,可那里早有大将关羽把守。欲知后事如何,请读《三国演义》。

  八、布置作业

  读三国故事,召开故事会,讲三国故事,评“故事大王”。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的教案10-17

语文的教案03-21

语文园地教案04-10

语文园地教案12-16

语文树教案12-05

语文古诗教案11-07

语文《掌声》教案11-20

语文备课教案01-21

语文《影子》教案06-13

语文《跳水》教案0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