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育文网>教学文档>教案> 幼儿园世界粮食日教案

幼儿园世界粮食日教案

时间:2023-11-26 08:24:57 教案 我要投稿

幼儿园世界粮食日教案通用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幼儿园世界粮食日教案通用,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幼儿园世界粮食日教案通用

幼儿园世界粮食日教案通用1

  活动目标

  了解农民的辛苦,知道粮食来之不易。

  知道珍惜粮食,不浪费食物。

  活动准备

  课件准备:“米饭”图片;《我不浪费粮食》动画视频;“不浪费食物”组图。

  活动过程

  出示图片“米饭”,引导幼儿讨论米饭的来源。

  这是什么?米饭是用什么做的?

  你知道大米是从哪里来的吗?

  播放动画视频《我不浪费粮食》,引导幼儿感知大米的来之不易。

  熊猫奇奇和妙妙也想知道大米是怎么来的,他们和小伙伴一起坐上巴士嘟嘟的飞碗来到了田野寻找大米的由来。

  大米是什么加工而成的?

  稻谷是怎么来的呢?

  小结:农民要经过翻地、播种、育苗、插秧等种下水稻,等待水稻长出金灿灿的稻谷,再进行收割、脱粒,最后把谷粒加工脱壳碾出大米。大米来之不易,每一粒粮食都是农民用辛勤的汗水浇灌的,我们要尊重他们的劳动成果,不挑食,爱惜粮食。

  出示组图“不浪费粮食”,引导幼儿了解珍惜粮食的方法。

  1、讨论交流珍惜粮食的方法。

  粮食来之不易,我们都应该珍惜粮食,你知道哪些节约粮食的方法?

  2、出示组图“不浪费粮食”,讨论图中的现象。

  这些行为对不对?应该怎么做?

  小结:我们要懂得珍惜粮食,吃饭的`时候双手扶好碗,不掉米粒,吃多少盛多少,不随意丢弃;去饭店用餐时点菜要适量,吃不完的菜可以打包,不能浪费粮食。

  活动延伸

  日常活动

  1、教师在用餐环节提醒幼儿不随意倒饭菜,珍惜食物。

  2、在过渡环节可适当播放“宝宝巴士APP”中的“古诗国学”第一集《悯农》供幼儿欣赏,引导幼儿懂得尊重农民伯伯的劳动。

  家园共育

  家长给幼儿树立榜样,帮助幼儿养成珍惜粮食的好习惯。

幼儿园世界粮食日教案通用2

  活动目标:

  1、使幼儿了解粮食的生长过程,知道粮食来之不易。

  2、知道浪费粮食是不对的,要学习珍惜粮食。

  3、培养幼儿乐意在众人面前大胆发言的习惯,学说普通话。

  4、培养幼儿乐观开朗的性格。

  活动准备:

  教学PPT

  活动过程:

  1、观看图片,谈话导入的教师提问:你觉得这样好吗?为什么?

  提问:你们知道我们做饭的大米是从哪里来的?

  2、认真看《爱惜粮食》动画,启发思考,教师提出如下问题:

  (1)大米的生长过程是怎样的?

  (2)为什么说农民伯伯种粮食很辛苦?

  (3)小朋友们今后你会珍惜粮食吗?

  3、幼儿有疑问可再次观看动画,老师根据本班级幼儿共性特征及个体差异,对动画进行暂停或播放,结合剧情节点,在幼儿已有经验上进行选择性互动提问教学。

  教师总结:小朋友们,农民伯伯种粮食非常辛苦,从播种到锄草、施肥、收割,不知洒下了多少汗水。晒黑了脸,累弯了腰,两手磨出了厚厚的老茧,才能收获粮食,我们要做珍惜粮食的好孩子,不能浪费。

  4、教师提问:为了节约粮食,我们应该怎样做?

  师引导幼儿总结:粮食来之不易,是农民伯伯辛苦种出来的,所以用餐时我们一定要吃完自己的一份饭菜,不浪费粮食,能吃多少盛多少。

  5、熟悉儿歌,巩固幼儿经验《爱惜粮食》

  香喷喷的'米饭哪里来?

  白花花的大米做出来。

  白花花的大米哪里来?

  金灿灿的稻谷脱出来。

  金灿灿的稻谷哪里来?

  农民伯伯种出来,一粒稻谷一滴汗,爱惜粮食理应该。

  教学反思:

  幼儿的兴趣非常浓,能积极回答老师的问题,但在幼儿讨论的这个阶段,我应该创设情景,让幼儿体验。我会多看看多学学,让以后的教学活动能够更好。

幼儿园世界粮食日教案通用3

  活动目标:

  1、通过图片和教师的讲解理解古诗《悯农》的含义,初步学习古诗。

  2、在欣赏、朗诵故事的过程中进一步感受古体诗与儿歌的区别。

  3、知道珍惜农民伯伯的劳动成果,爱惜粮食。

  活动准备:

  自制古诗图片1幅。

  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观察图片,初步了解古诗内容。

  教师:图画上画了什么?

  教师:画面上画的是谁?他在干什么?人们是怎样干活的?天气怎么样?人们在干活的时候感到怎么样?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引导幼儿仔细观察画面的背景、人物的动作、表情等,并用较完整的语句表达自己对图片内容的'理解。)

  2、在理解图片的基础上,引导幼儿欣赏、学习古诗。

  ——教师以讲故事的形式讲述图片的内容。

  ——幼儿倾听教师朗诵古诗两遍,初步理解古诗的内容,感受其意境。

  3、引导幼儿围绕古诗内容进行集体讨论,进一步理解古诗。

  教师:古诗的名字叫什么?(引导幼儿了解古诗的名字。)

  教师:你听到古诗里说了什么?这句古诗说的是什么意思呢?(鼓励幼儿用古诗的句子回答问题,初步感知古诗中的语句。鼓励幼儿将古诗句子和教师讲述的故事内容向匹配,理解古诗每一句诗的大概含义。)

  4、幼儿学习跟着教师完整地朗诵古诗2~3遍。

  5、教师提问:你对哪一句听不太懂?教师:农民伯伯种粮食可真辛苦啊!我们应该怎样爱惜粮食呢?

  6、幼儿个别优美的朗诵古诗

幼儿园世界粮食日教案通用4

  一、活动名称:

  《爱惜粮食》(礼仪)

  二、活动目标

  1、知道粮食来之不易。

  2、懂得要爱惜粮食。

  三、活动准备:

  1、水稻、麦子、农民种田图片。

  2、馒头、面包、包子、油条、面条、饺子等食品的图片。

  四、活动过程

  1、教师出示图片:

  小朋友,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两位好朋友,想不想见见他们?

  欢迎他们和大家见面,拿出水稻、麦子的图片,我们请这两位朋友给大家做一下自我介绍。

  水稻:我的名字叫水稻。小朋友们吃的白米饭是由我做成的。

  麦子:小朋友们,你们好!我是麦子,白白的馒头是用我做成的。

  小朋友,你们喜欢这两位朋友吗?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什么?粮食。

  2、粮食来之不易

  (1)粮食今天有许多许多心里话想对同学们说,你们想听吗让我们先请水稻来说一说吧!

  A、"小朋友,这是一碗普通的白米饭,而"我"是一颗普通的米粒。小朋友们,你们可知道我是怎样诞生的`吗?"

  B、你们看,农民们在做什么?仔细观察他们是怎样插秧的。(农民阿姨双脚整天泡在冷水中,弯着腰,时间长了,真是腰酸背痛。)

  C、禾苗在农民伯伯的精心护养下,渐渐长高了,为了让庄稼长得更加茁壮,农民伯伯要做什么?(锄草、施肥、喷洒农药、引水浇灌)经过半年多时间的辛勤劳动,庄稼成熟了、农民还要做些什么?(农民们要把稻子割下来,捆成捆儿,运到地头,再经过脱粒,碾去稻壳等许多的工序,才能加工成我们现在吃的大米。

  (2)下面请小麦来和大家说一说。

  小朋友,你知道我能做成哪些食品吗?(据学生所答出示馒头、面包、包子、油条、面条、饺子等食品的图片。)这么多的好吃的都是粮食做成的,粮食与我们的关系怎么样?

  (3)小结:为了种出一粒粒的粮食,农民们不怕风吹日晒雨淋,不怕劳累,洒下多少辛勤的汗水,正如我们所学的古诗《悯农》讲的那样,谁会背诵请举手。

  3、怎样爱惜粮食

  (1)请小朋友讲一讲你们是怎样对待粮食的。

  (2)那我们以后应该怎么对待粮食呢?

  活动反思

  现在的幼儿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生活条件都非常优越,加之受社会上大吃大喝、铺张浪费等坏风气的影响,在幼儿园里幼儿挑食、剩饭的现象十分普遍。针对这种情况,设计这一主题活动的目的是让幼儿了解粮食来之不易,体验成人劳动的艰辛,养成不挑食、不浪费、爱惜每一粒粮食的良好习惯。

幼儿园世界粮食日教案通用5

  活动目的:

  1、学习小红军送粮食时不怕困难,勇于坚持的精神,并初步学习匍匐前进的动作。

  2、通过伏地钻过障碍,掌握腹部贴地、腿臂交替着力的动作要领。

  3、知道小红军的红色故事,喜欢并愿意模仿小红军,为此感到自豪。

  活动准备:

  教师资源:热身音乐、放松音乐、

  场地布置(平衡木、地垫、锥桶、塑料板)

  幼儿资源:红军胸饰

  已有经验:看过小红军送粮食的视频,对送粮食有初步的了解。

  活动过程:

  一、角色扮演,激发幼儿兴趣

  1、出示小红军胸饰,导入活动。

  (1)师:看,这是谁?今天我们一起来扮演小红军!

  (2)师:小红军们,今天红军爷爷的粮食还没送呢,我们一起给红军爷爷送粮食吧。

  2、幼儿一起跟着音乐做热身运动。

  二、和幼儿讨论该如何送粮食

  1、师:我们之前看过的视频中,那些小红军是如何躲避敌人,给红军送粮食的。

  2、师:送粮食时,他们遇到了哪些障碍或困难呢?

  三、动作大比拼

  1、教师利用海绵垫、平衡木、锥桶和塑料板等布置场地

  (1)学习匍匐前进的动作

  师:这种姿势叫匍匐前进,它是用来躲避敌人的`袭击。动作要领是:头要低,胸腹贴在地面,用腿内侧的蹬力和手臂带动身体向前进。

  (2)学习走平衡木

  师:走平衡木时,注意不要从平衡木上摔下去。

  (3)学习双脚跳的动作

  教师示范:引导幼儿手臂自然摆放在胸前,双脚并拢,纵身向前跳远。

  2、幼儿自由练习,教师个别指导。

  四、翻山越岭送粮食

  1、将幼儿分成四组进行比赛,教师巡回指导,先将粮食送到的那组获胜。

  2、综合游戏:我是小红军

  设置障碍场景:10cm直线跑——5cm平衡木——跳过小河——5cm匍匐前进。

  五、活动结束

  播放音乐做放松动作。

  六、活动延伸:

  家长带领幼儿在家里的地板或床上练习匍匐前进的动作。

  活动效果:

  跑、跳、平衡等体育动作时孩子们能经常接触到也是孩子们喜欢的体育项目,但是“匍匐前进”这个动作在孩子们的生活中却很少接触,有一定难度,而今天在动中,孩子们在其他项目中表现的都比较积极,活动充分体现出愉快、轻松的特点,但在“匍匐前进”时,很多孩子都遇到了困难,有的都准备放弃这一项,教师发现后,通过积极引导孩子,多次坚持锻炼,学习红军叔叔身上的不怕困难,勇于坚持的品质,到活动结束时,大多数孩子都将“匍匐前进”这个动作坚持做下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