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育文网>教学文档>教案> 语文教案

语文教案

时间:2023-11-23 09:56:27 教案 我要投稿

【热门】语文教案5篇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语文教案5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热门】语文教案5篇

语文教案 篇1

  教学内容:

  P36我长高了,我长高了。

  教学目标:

  1、通过实际活动,加深学生对厘米和米的认识,巩固用刻度尺量物体长度的方法。

  2、巩固统计的知识。

  教学重点:进一步建立长度观念。

  教学难点:能准确测量,收集数据。

  教学准备:刻度尺(米尺、厘米尺)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小朋友,我们已经认识了常用的长度单位。(复习常用的长度单位。)

  2、学习了怎样用刻度尺来测量物体的长度。(复习刻度尺使用方法)

  3、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用我们手中的'尺子来测量我们身边的物体。你想测量什么东西的长度呢?(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二、小组活动要求,小学数学教案《我长高了》。

  1、小组合作选择你们感兴趣的四样东西进行测量。

  2、组长做好记录工作。

  (教师巡视指导)

  三、小组开始活动。

  四、汇报、记录数据。

  1、把测量的数据汇报记录在黑板上。

  2、完成学生身高统计表。

  3、讨论、交流:看统计表了解到一些什么内容?

  五、课堂总结。

  我长高了

语文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感知故事情节,感受到科学工作者专注忘我的精神和极高的专业素养。

  2.品味文章通俗易懂,而且生动活泼的诙谐语言的魅力。

  3.从对于动物行为的冷静观察和炽热描述中,感受人们对动物的关爱和对人类自身行为的思考。

  教学重难点

  1.从对于动物行为的冷静观察和炽热描述中,感受人们对动物的关爱和对人类自身行为的思考。

  2.练习用比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及评注的读书方法。

  学情分析

  七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小说常识和自学能力,能自己搜集资料并借助资料理解课文内容,感性认识较强,但理性分析不足。本文内容生动、语言形象,学生很容易被其情节和语言所吸引,就是对小说思想性和艺术性的分析还需老师引导完成。

  课时分配

  1课时

  教学设计(设计者:)

  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下面介绍一位人物,大家猜猜他是谁。他是当今最杰出的博物学家之一。研究对象是鸟类和鱼类,曾有人称他为现代的法布尔,因为他不仅像法布尔那样,用别具一格、魅力十足的语言提供了大量新事实和新发现,而且还在动物思维与行为的基础原则和理论方面做出了不小的贡献。他是动物行为学的开山祖师,1973年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得主。他向一般大众描述动物行为的生花妙笔,通俗有趣,流传最久,最为脍炙人口,被誉为所罗门王散落人间的“指环”。

  康拉德劳伦兹。

  对,今天老师就和大家一起来学习康拉德劳伦兹先生的《动物笑谈》,看他是如何与鸟成为好朋友的。

  二、交流资料

  同学们都查找了有关本课作家、作品等的资料,请在小组内互相交流。(检查学生课前收集的资料,训练学生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也是自主获取知识的表现)

  作者简介:劳伦兹是奥地利著名动物行为学家,也是现代动物行为学的创始者。由于其对动物行为学研究方面开拓性的成就,曾获1973年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除了在学术上的成就之外,劳伦兹最为人所称道的,是他在动物行为方面的通俗写作。著有《所罗门王的指环》《灰雁的四季》《狗的家世》《攻击的秘密》等多部作品。在他的深刻观察以及生花妙笔之下,读者可以体会到科学研究的严谨和趣味。

  《所罗门王的指环》是著名科普作家、诺贝尔生物或医学奖获得者劳伦兹的经典科普著作。本书将科学知识与文学趣味巧妙结合,将读者大众引入有趣的动物行为学世界,作者通过介绍斗鱼、水鼩、寒鸦等动物的生动故事,使人们认识到大自然的美好,认识到动物行为学的意义所在。

  为什么书名叫《所罗门王的指环》呢?劳伦兹说:“根据史料记载,所罗门王能够和鸟兽虫鱼交谈,而他却需要借助一枚指环。这事我也会,虽然我只能和几种我特别熟悉的动物交谈,但我可不需要魔戒的帮助,这点他就不如我啦!活泼的生命完全无须借助魔法,便能对我们诉说至美至真的故事。大自然的真实面貌,比起诗人所能描摹的境界,更要美上千百倍。”

  三、速读课文,说“笑谈”

  快速通读课文,说说课文写了“我”与动物之间哪几件“笑谈”?

  四、合作欣赏,品“笑谈”

  作者是怎样把小水鸭和“可可”写得如此可爱的呢?文中有许多吸引人的.描写,你最喜欢哪一段,找出来,把你的感受、你喜欢的理由写在书的扉页;再有感情地朗读,细细地品味。(老师准备了合适的音乐,给朗读的学生配乐;先小组朗读,然后全班展示。)

  五、质疑探究,议“笑谈”

  再读课文,思考:

  1.作者“逗笑”“怪诞不经”“疯子”般奇怪行为表现出作者的什么精神?

  2.质疑:对文章的某个句子的理解、文章内容等,你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吗?

  (小组合作、探究质疑,让学生自主探究、自主学习。)

  3.通过学习课文,你有什么感想,就“关爱动物”这个主题,谈谈你自己的感悟。

  (学生分组讨论,师作总结。)

  小结:是啊,因为关爱,鸟与人变得亲密、友好。因为关爱,让鸟与人彼此心灵沟通,真情相融。关爱是一把火,能融化心中的冰;关爱是一缕缕阳光,普照万物,使自然更美,人类更美——只有释放关爱,人与动物才会更和谐。

  结束语:

  瞧,这又是另一幅美丽的画面。有这样一个法国小姑娘,她出生在非洲,在丛林里长大,把大象视为哥哥,和小豹子一起甜蜜入睡,与鸵鸟共舞……这不是童话,这是全球畅销书《我的野生动物朋友》为我们讲述的法国小姑娘蒂皮和非洲野生动物交朋友的真实故事。就让我们带着《动物笑谈》给予我们的启示去读读这本书。我们栖息的地球是如此美好,我们祈愿让真诚的关爱充满生活的每个角落,让关爱之情流淌于万物之间!

  【板书设计】

  动物笑谈“我”学鸭子叫和行走“我”车站学鹦鹉声呼唤“可可”“可可”咬下父亲的衣服扣子“可可”将母亲的毛线缠在树上关爱动物和谐发展

语文教案 篇3

  学习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借助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有关词语。

  2.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学习作者通过人物语言和心理活动等描写来表现人物,体会母亲感情的变化。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母亲磨炼儿子的特殊母爱,激发独自面对生活、磨炼自己意志的情感。

  课前准备

  1.预习课文,自学生字词。

  2.搜集并阅读作家毕淑敏的资料,阅读有关独立面对生活、磨炼自己意志的文章。

  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复习旧知。先复习四年级上册《乌塔》一课,感受对乌塔的敬佩之情。

  2.谈话导入。在中国有位著名女作家,她为了锻炼儿子学会看病,竟然在儿子发烧生病时,让他独自去医院看病。今天,我们就来读读这位作家写的这个故事。

  3.揭示课题。

  交流成果,初步感知

  检查交流预习成果。

  (1)用卡片认读十二个生字;

  (2)读课文中生字所组的词语;

  (3)说说自己是怎么预习的,或者说说预习后知道了什么。

  自读课文,整体把握

  1.各自用喜欢的方式读读课文,画出描写母亲语言和心理活动的句子,想一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交流:

  (1)说说你画出描写母亲语言和心理活动的句子。

  (2)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3)读了课文,你有什么话要说。(可以是对母亲的敬佩,可以是对文中儿子的赞扬,可以是对自己现实生活中的某些现象的看法等等。)

  再读课文,体会母爱

  1.各自再读课文,说说从文中母亲语言和心理活动的描写中,自己知道了什么;在自己感受最深的地方写一两句话。

  2.小组合作,交流各自阅读所得。

  3.全班讨论。

  (1)你从母亲的语言和心理活动描写的句子中知道了什么?(交流中读有关语句。)

  (2)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交流后就读有关句子。)

  分角色朗读,体会母爱感情变化

  1.同桌分角色朗读课文。

  2.全班交流。指名几组分角色朗读朗读课文。

  3.说说从课文中,你体会到母亲的感情有什么变化。

  总结升华,拓展延伸

  1.总结:学了课文,你有什么感受?(可以是对母亲磨炼儿子的特殊母爱敬佩,可以对儿子独立面对生活的'称赞,可以是每个孩子都有巨大潜能等等。)

  2.拓展:(1)在你的生活中遇到过这样类似的母爱或父爱吗?(2)你看见过独自面对生活、自觉磨炼自己意志的孩子吗?或你读过哪些这样的故事?

  3.延伸课外:课后,请同学自己参加一次磨炼自己意志活动,说一说或写一写自己的亲身经历。

语文教案 篇4

  【教材分析】

  《我真希望》这首诗是语文S版教科书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课文,全诗用生动的语句、渴望的心情,真挚地表达了人们希望治理烟尘、整治污水、洁净空气、还我蓝天的美好愿望。警示人们:保护环境,刻不容缓!

  全诗紧紧围绕“保护环境”这一主题,分四个小节来写,每个小节都以“我真希望”开头,前三节还运用“不是……而是……”这样的句式,表达“我”急切的希望。

  【学习者分析】

  受一些客观因素的影响,学生的知识经验、认知水平和语言能力都存在着差异。一些学生思维活跃,语言理解与表达能力强,善于交流,乐于交流;而有一些学生只能初步感知一些浅显的内容,口语表达能力相对较弱。在教学中,应关注个体差异,关注他们不同的需求,以利于促进每位学生的发展。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进行指导,启发学生主动,具体指导。

  【教学目标】

  1.认识“希、囱、而”等10个生字,会写“而、囱、扬、洁、彩、芬、芳、晶”8个字以及以下词语:而是、洁白、烟囱、云彩。

  2.朗读感悟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关注自己周围的环境,使学生具有环保意识和保护环境的行动。

  【教学理念】

  依据课改精神,以学生为主体,提高人文素养,重视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为指导,设计理念有以下几点:

  1.根据学生的兴趣安排教学,尊重学生的朗读体验,学生愿学哪一段,就学哪一段,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感受。

  2.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运用多种方式识记生字,结合多媒体教学,提高学生的识字兴趣。

  3.创设情境,使学生感受到生活环境被污染,治理污染刻不容缓,并为保护环境做出自己的贡献。

  4.在朗读课文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理解、感悟能力。

  【应用信息技术依据】

  1.利用信息技术创设情境,再现生活,使学生产生保护环境的强烈愿望。

  2.充分发挥电脑课件的动画优势,激发学生学习生字的兴趣,增强学生的学习欲望。

  【课前准备】

  1.字卡、词卡。

  2.多媒体课件。

  3.环境污染的资料。

  【教学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学生在初读课文谈自己的想法时,由于理解比较浅显,可能会表达不准确,这时教师应注意保护学生参与的积极性。通过教师引导,逐步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另外,在课外调查实践的过程中,由于学生年龄较小,调查的内容可能会局限于某些方面,教师需要课前准备大量的有关环境污染的资料,以提纲挈领的方式呈现给学生,教给学生搜集资料的途径,处理信息的方法,帮他们扩大调查内容的范围。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

  同学们,我们的家——地球(出示地球)曾是一颗明净而美丽的星球,可是,随着工业化的到来,这颗星球并不像从前那么美了,它在痛哭,它在呻吟,让我们一起来听听地球的声音吧。(播放视频)

  看了视频,你有什么感受?

  是呀,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正被肆意地破坏,真不敢想象,多年以后的地球将会是什么样子。很多人也意识到了这一点,纷纷发出倡议,保护我们脆弱的星球。连一个小朋友都写了一首环保小诗,针对周围的大气污染提出希望,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这首小诗。打开书79页。

  昨天我们已经初读了课文,现在请大家快速浏览课文,找一找,课文中的小朋友都提出了哪些希望?他为什么要提出这些希望呢?(出示烟囱)

  二、学习第一小节

  1、我们来看他的第一个希望。出示第一小节。

  2、指名读。

  他希望,烟囱里飘出来的是,板书:烟囱———轻盈洁白的.云彩

  什么是洁白?填空:洁白的

  轻盈呢?(轻飘飘的)

  怎样读好这一小节?“我真希望”怎么读?“不是浓浓的黑烟”怎么读?“轻盈洁白的云彩”怎么读?

  重音应落在“真”上,突出一片真心。后两句“不是……而是……”,语调应由低沉,逐渐转向明快;用轻柔、向往的节奏和语调读好每小节的最后一句话,把无限的希望、美好的憧憬表达出来。

  3、指名比赛读,男女生比赛读。

  4、这里有个“彩”字需要学习。指导书写。

  三、学习第二小节

  1、接下去的两小节也跟第一节差不多,请两名同学读一下。

  他也希望,烟囱里喷出来的是,板书:清澈晶莹的泉水

  2、什么是清澈?(结合图片:干净透明见底)什么是晶莹?

  填空:晶莹的(结合“晶”字的写法:光亮透明)什么东西是光亮透明的呢?(葡萄、泪珠、雨水、玻璃球、喷泉、露珠等)

  3、教学“晶”字的书写。(三日结合亮晶晶)

  4、他还希望,烟囱里吐出来的是,板书:淡淡的芬芳

  什么是芬芳?

  四、学生合作读二、三小节

  1、二、三小节在结构上与第一小节一样,我们可以模仿第一小节的读法,请四人小组练读。

  2、分组比赛读。评价。

  五、学习第四小节

  连烟囱里都能吐出香味来了,在这位小朋友的美好愿望中,我们的地球是怎样的呢?一起来看第四小节。

  1、指名读第四小节

  (他希望我们的地球)板书:树更绿花更红动听悠扬

  什么是动听?填空:动听的

  看着小鸟的动画说说什么是悠扬?(声音高低起伏持续和谐)

  2、你打算怎样读这一小节?

  这小节有两个真希望,怎么读呢?(一个比一个高,或第一个高,第二个低。尊重学生自己的阅读体验)(主要强调小朋友内心希望的强烈和真挚)

  表扬强调更绿、更红、更动听、更悠扬的学生。

  3、全班一起读。

  4、同学们读得真棒!能不能把整首诗连起来有感情地读一读呢?(配乐朗读)

  六、背诵整篇诗歌

  1、同学们,这篇小诗用生动的语句、深沉的心情,表达了小朋友希望治理烟尘、清净空气、还我蓝天的美好愿望,写得非常优美,想不想把它背下来呢?那就先看着板书背一背吧。学生自由背。全班背。

  七、课后调查汇报

  昨天,我们对环境污染做了资料的搜集和调查,你能说说大气的污染除了烟囱排出的气体,还有什么原因?我们的地球正遭受哪些方面的污染呢?

  八、仿写

  1、看了视频,再次震撼了我们的心,上了这节课,做了这么多的调查,你有了新的希望吗?

  2、请大家模仿课文中诗歌的表达形式,用上“我真希望”的开头,把自己对改变环境的愿望写一写,可以写一段,也可以写二至三段。

  3、展示作业

  九、全课小结

  学了这一课,让我们大家赶快行动起来,为保护环境,保护地球母亲,做出自己的贡献吧!

  课后反思:

  这是一篇环保类的文章,从人文的角度上来说,一看到这个文章我就是从教育孩子保护环境入手的,下了两个视频,目的是从感官上激起学生的环保欲望。另外,让学生收集资料在课堂上汇报也增强了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后来经过深入地分析课文,我发现这篇诗歌看似简单,其实包含着很多新知识,比如说“轻盈洁白、清澈晶莹、芬芳、动听悠扬”等词语的理解,我用了结合图片、分析字形、字义等方法。而学习关联词语“不是……而是……”、给洁白、晶莹、动听搭配词语等我又是运用了填空的方法。“轻盈、清澈、悠扬”等词语也是可以词语搭配的,但考虑二年级的学生认知水平还没到,如果进行词语搭配就难了点,就只是理解了。在朗读方面,我是从情感入手,用集体评价的方式指导学生读好第一小节,在后面的二三小节与第一小节结构相同,朗读可以参照,所以就放手让学生在四人小组里练习。读的方式有指名读、男女生比赛读、小组比赛读、全班读、配乐读。最后一小节由于有两个我真希望,所以着重指出必须有高有低,至于哪一句高,哪一句低,尊重学生的个性阅读,只要读出强烈的希望就行,这里交给了学生这个朗读技巧,碰到连续两个重复的句子时,朗读时候要高低分明才能读出韵味。背诵时,我结合提示和板书,目的是教给学生抓住关键词来背诵让学生在课堂上都能初步背诵出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然后是仿写一段小诗,表达对保护环境的愿望,我怕学生一时想不出来,就降低了难度,让他们选择我出示的几段话里的一段填空,或者自己写。最后,在板书这一块,我力求精简但是又能反映课文内容,还能帮助背诵,一举两得。也根据字理识字教学了两个生字。但由于没有经过试教,很多问题可能出现,内容也许多了一些,上课有些赶,希望老师们提出宝贵的意见。

语文教案 篇5

  知识与能力:

  1.学会10个字,认识10个字。,联系上下问理解相关词语。

  2.分角色朗读课文,默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雷鸟太太在冬天和春天各穿上了怎样的衣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读科学童话故事及探索自然界奥秘的兴趣。

  过程与方法:

  在整体把握全文的基础上指导学生阅读9、24自然段。

  教学重点:

  了解雷鸟太太在冬季和春季服装的特点。

  教学难点:

  体会雷鸟太太服装变化与季节的关系,透过课文生动的语句感受自然界的奥秘。

  教学准备:

  电子备课。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板书(时装),这个词语如何理解?(学生发言)。

  出示雷鸟的图片,雷鸟和咱们平时看到的鸟不大一样,这位雷鸟太太可了不得,她是森林里聪明的时装专家,随着季节的变化,她的时装换了一套又一套,想知道是怎么回事吗,就跟我们去认识认识雷鸟太太吧!

  板书课题,指名读,齐读。质疑:看了课题,你最关心的是什么?

  梳理问题,教师小结:雷鸟怎么会有时装呢?它的时装是什么样的?

二、初读课文,扫清学习障碍

  1、自由读课文。

  要求:读准字音,读正确课文。

  2、检查生字学习情况。

  3、师生共同正音、纠错。

  4、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三、交流学习体会,初步感知课文

  1、指名分角色朗读课文。

  (1)指名朗读。

  (2)师生共同评议。

  2、默读课文。

  思考:通过读课文你都知道了什么?并把不理解的地方做上记号。

  3、小组交流学习体会:说说自己知道了什么,并把不理解的问题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小组解决不了的问题做好记号。

  4、全班交流。

  5、教师整理学生提出的问题。(较简单的问题当场解决)

四、写字指导

  1、独立观察生字表中的字,想一想应该如果记忆。

  2、小组内交流。

  3、将比较难记和易错的字在全班交流。

五、课堂练习

  抄写生字词。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出示生词,指名认读。

  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对这个故事的大致内容有了一定的了解,同学们也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问题,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继续学习这篇课文。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一)学习课文第1段。

  创设情景,课件演示第一段有关冬景的描写,师配乐朗读第一段。

  师:你们喜欢这雪白的世界吗?你最喜欢什么?

  师:冬天的雪景很美,这段话写得更美!谁来读?

(二)学习第2段

  过度:大雪整整下了一天一夜,第二天早晨,雪停了!一只名叫跳跳的小松鼠从树洞里爬了出来,它在干什么呢?赶快读第2自然段,把你感兴趣的'句子多读几遍。

  生自读,重点体会第4句。

(三)学习3-7段。

  1.过度:就在小松鼠津津有味地品尝着美味的松果时,却发生了一件有趣的事情!请同学们自己读读课文3-7自然段,看看你知道了什么?

  2.分角色朗读

  3.同桌联系表演-----指名表演------师指导:出示“他那蓬松的大尾巴(就像降落伞)。帮助他(稳稳地)落在雪地上,(一点也不摔不疼)。的填空联系,重点引导学生抓住文中重点词语体会小松鼠从树上跳下来的动作

(四)学习课文8-9自然段。

  1.过度:看到小松鼠这么可爱,雷鸟大婶不再生气了!接下来他们又会说什么呢?(教师读)

  2.生谈知道了什么。

  3.课件演示雷鸟在雪地里通过自己的白大衣躲过猛兽的镜头!

  4.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夸一夸雷鸟的白大衣!

  5.书上是怎么说的呢?请大家读课文的10-14段。

  6.生反馈,师相机出示:“白色的羽绒密密的,又柔软,又暖和。”“……和周围的雪地融成一色。不仔细看,还真的分辨不出来呢!”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的教案03-21

语文的教案10-17

语文园地教案04-10

语文《离骚》的教案01-20

语文《青松》教案01-20

语文《夏》教案01-30

语文精品教案01-23

语文尊严教案02-04

语文《猫》教案01-11

语文《石榴》教案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