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育文网>教学文档>教案> 中班教案

中班教案

时间:2023-11-23 09:15:09 教案 我要投稿

【荐】中班教案9篇

  作为一名老师,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中班教案9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荐】中班教案9篇

中班教案 篇1

  活动目的:

  1、 体验动手操作的乐趣,增加幼儿对折纸的`兴趣。

  2、 发展幼儿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3、 学习折纸:猴子爬山。

  活动准备:

  1、 猴子爬山的折纸范例一份。

  2、 手工材料人手一份,剪刀一把。

  活动过程:

  1、 教师边念儿歌,边操作折纸范例,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小猴子,真可爱,花果山下来爬山,爬爬爬,爬上山后笑哈哈。

  教师:小猴子爬山好玩吗?你们想不想要一个这样的玩具?那小朋友想一想这个小猴子爬山是怎样做的?

  2、引导幼儿分析制作方法。

  3、教师讲解示范折纸步骤:

  (1) 正方形纸,对边折。

  (2) 一角向下折,一角向面折。

  (3) 将手插进中间层撑开成锥形,两腰向内压,成正方形。

  (4) 剪下上面一角,画上猴头。两面下角沿虚线折,露出中间层。

  (5) 将画有猴头的小三角形夹在中层上。

  (6) 用双手各拉住中层下角,上下两角贴紧轻轻拉动,猴子即可爬山了

  4、发下材料,让幼儿自由动手制作,教师巡回辅导。

  5、作业完后,互相欣赏作业。

中班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学习故事中的主要对话。

  2.能较完整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及故事中的角色对话。

  3.乐意参与角色扮演活动。

  教学重点:理解故事内容,学习故事中的主要对话。

  教学难点:分清自己在故事中的角色进行简单的对话。

  教学准备: 图片、玻璃杯一个,PPT展示图 棒棒糖一个

  教学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出示棒棒糖,引入活动

  师:看看老师带来了什么?棒棒糖是什么味道的呢?

  2、这根甜甜的棒棒糖是小熊的。它和小熊有一个好听的故事呢,大家猜猜,它和小熊会发生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3、师:小熊和棒棒糖到底会发生什么故事呢?我们一起来听听。

  二、 欣赏故事,感受小熊的心情变化。

  1、 幼儿边听故事边欣赏PPT。

  问:(1)小熊碰到朋友时为什么藏起了棒棒糖?(不想拿出来和朋友一起分享)(2)小熊先遇到了谁?(出示小鱼图片)遇到小鱼后,小熊马上把棒棒糖放在哪里了?(背后)小鱼对小熊说了什么?小熊是怎么说的'?

  (3)小鱼游走了,谁又来了?(出示小螃蟹)小熊马上把棒棒糖怎么样了?小螃蟹对小熊说了什么?小熊是怎么说的?(让幼儿来学习说小螃蟹与小熊的对话)(4)小螃蟹游走了,谁又来了?(出示小乌龟图片)碰到小乌龟后,小熊又把棒棒糖怎么样了?这回,小乌龟对小熊说了什么?小熊又是怎么说的?

  教师:水里的朋友都游走了,小熊拿出棒棒糖吃,周围一个朋友都没有,小熊心里怎么样了?为什么?(难过,朋友都走了,周围一个朋友都没有,都不和他玩了)3、小朋友们有好东西会和大家分享吗?(会)那你们的好朋友一定很多!小熊知道自己错了,可是,怎样能让河里的朋友尝尝棒棒糖的甜味呢?谁来帮帮小熊。

  三、(小朋友们想了怎么多办法,小熊自己也想到了个更好的办法,它把棒棒糖放在水里

  (1)棒棒糖放到水里会怎样呢?(融化)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搅拌搅拌,甜甜的棒棒糖融化了,水就变成什么味道啦?)

  ( 2 ) 用什么办法可以让棒棒糖溶化得快一点呢?(搅拌)(河水变甜了,水里的朋友都出来了,都喝到了甜甜的河水,它们又成为了好朋友。)

  四、分角色表演

  1、老师的故事讲完了,谁想来扮演这些小动物,表演给大家呢?

  2、大家都想来表演,那我就要来看看,谁表演的好我们就请谁来表演。

  3、分角色:如一组扮演乌龟,二组扮演小鱼,三组扮演螃蟹,四组扮演小熊。

  4、教师讲述,幼儿角色扮演对话。

  5、师:大家表演的都非常好,老师准备了很多图片,你想扮演哪个角色,就选哪张图片和旁边的小伙伴说一说。

  6、幼儿自由选择图片讲述。教师适时辅导。

  7、请幼儿按自己选择的角色坐下,分组集体表演一次。

  五、教师小结:大家表演的都非常好,那如果小熊再有一根棒棒糖,小熊会怎么做?我们下节课再来表演!

  附故事:《甜甜的棒棒糖》

  小熊有一根棒棒糖,一根甜甜香香的棒棒糖。它独自来到河边,拿出棒棒糖,欢欢喜喜地正要吃。一条小鱼游来了,小熊赶紧把棒棒糖藏起来。小鱼问:"小熊,你在干嘛?"小熊说:"没干嘛!没干嘛!"小鱼游走了。小熊拿出棒棒糖,欢欢喜喜地正要吃,一只螃蟹游来了,小熊赶紧把棒棒糖藏起来。小螃蟹问:"小熊,你在干嘛?"小熊说:"没干嘛! 没干嘛!"小螃蟹游走了。小熊拿出棒棒糖,欢欢喜喜地正要吃,一只乌龟游来了,小熊赶紧把棒棒糖藏起来。小乌龟问:"小熊,你在干嘛?"小熊说:"没干嘛! 没干嘛!"小乌龟游走了。水里的朋友都走了,小熊拿出棒棒糖吃。周围一个朋友都没有,它觉得很孤单:"唔!要是大家一起吃,一定很热闹!"于是,它叫了起来:"小鱼!小鱼!"小鱼没有来。它又叫:"小螃蟹!小螃蟹!"小螃蟹没有来。它最后叫:"小乌龟!小乌龟!"小乌龟也没有来。小熊难过极了!怎样能让河里的朋友尝一尝棒棒糖的甜味呢?(小熊自己想到了个更好的办法,它把棒棒糖放在水里,搅拌搅拌,甜甜的棒棒糖融化了,河水变甜了,水里的朋友都出来了,都喝到了甜甜的棒棒糖,它们又成为了好朋友。

  课后反思:这次的内容选的是应彩云老师的绘本《甜津津的河水》,应老师的课偏重的是延伸到科学领域,让幼儿了解糖怎样在水里融化的快,糖放在水里,水会怎样?糖会怎样?我侧重的是语言表达,让幼儿在倾听与表达方面有进一步的提升。在整个活动过程中,幼儿在老师的范讲中倾听,在角色扮演中进行角色对话。整节课的优点:环节连贯,注重了幼儿的全体参与性。不足之处:

  1、分组时显得有些匆忙,幼儿分不清自己的角色。

  2、在集体表演时,有一些乱。

  3、在最后活动结束时留下的两个问题

  (1)小熊再有一根棒棒糖,他会怎么做?

  (2)棒棒糖放到下午,会有什么变化没有得到实际的解决。

  以后改进方面:

  1、幼儿全体表演环节需要改进,可以将图片贴身上,让幼儿弄清楚自己角色再表演。

  2、结束环节再新颖一些。

中班教案 篇3

  目标:

  1、观看舞蹈动作,掌握乐曲的基本节奏型;学习用打击乐器为乐曲《花狸虎》伴奏。

  2、引导幼儿在乐曲念白处创编不同的节奏型,培养幼儿的创造能力。

  3、激发幼儿充分享受参与音乐创编过程带来的乐趣,同伴间学会合作与交流。

  活动准备:

  1、打击乐器:碰铃、圆舞板、铃鼓。

  2、音乐图谱。

  活动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课题

  师:有一只可爱的花狸虎要出去找朋友玩,请小朋友边看老师的舞蹈边想一想它是怎样找到好朋友的?

  1、老师表演舞蹈,幼儿欣赏。

  提问:花狸虎是怎样找到好朋友的?

  2、舞蹈结束后请幼儿说说自己的感想。

  通过讨论幼儿明确了花狸虎找朋友的过程(走——跑——找到朋友快乐的欢呼——好朋友一起出去玩),同时幼儿了解了乐曲的.基本节奏型。

  3、逐步出示图谱,带领幼儿边看图谱边做动作。

   二、观看图谱,引导幼儿创编声势讨论配器。

  师:我们用舞蹈的形式表现了音乐,现在请小朋友再帮老师设计一套声势动作。

  1、出示图谱,自由创编声势动作。

  师生讨论结果:走——拍腿,跑——拍肩,欢呼——跺脚,好朋友一起走——拍手。

  师:现在请小朋友看老师的指挥,我们分组做一下声势动作。

  2、看老师指挥,分组做声势动作。

  师:小乐器看到我们玩的这么高兴,它们也等不急了。你们快点想一想小乐器怎样来演奏?

  3、教师出示乐器,集体讨论乐器的配置方案。

  教师引导幼儿进行创编,给幼儿提供充分展示自己想法的机会。

  师:现在请小朋友拿起小乐器,看老师指挥演奏一遍。

  4、演奏阶段。

  (1)看教师指挥,幼儿用小乐器分组进行演奏。

  练习时重点指导幼儿注意倾听,相互配合。对在演奏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教师及时给予解决,注重培养幼儿以强带弱互帮互助的学习品德。

  师:我们用最漂亮的表情,最好听的乐声再来演奏一遍。

  (2)教师指挥幼儿进行多声部乐器合奏练习。

  师:小朋友,当我们在念“哼哪一支 哼哪| 哈那一支 哈”,表示快乐欢呼声的地方还可以怎样敲?

  (3)引导幼儿在念白处创编不同的节奏型。

  幼儿讨论,教师带领幼儿一起学习新创编的节奏型。

  师:你们最喜欢哪一种节奏呢?我们听音乐演奏一遍。

  (4)师生根据新创编的节奏型,进行演奏。

  师:这次我们交换乐器,再换一种新的节奏来演奏。

  (5)交换乐器,进行演奏。

  师:有没有小朋友想当一当神气的小指挥呢?

  (6)孩子当指挥演奏一遍。

  (7)学演奏家站起来演奏一遍。

   三、结束部分

  教师小结:花狸虎和它的好朋友在小朋友们好听的乐声中玩的更高兴了,花狸虎想请小朋友和它一起出去玩,你们接受它的邀请吗?(接受)好,我们一起出发吧。(听音乐做动作下场)

中班教案 篇4

  【设计意图】

  中班的幼儿在区角游戏活动中合作能力较差,在本园开展的创建特色班级游戏活动,本着废物利用的原则,收集幼儿平时喝奶后的空奶盒,然后用彩色卡纸进行包装,制成彩色纸砖让幼儿给小兔子家建造一个漂亮的围墙,这个游戏活动不仅能锻炼幼儿的搭建能力和颜色的搭配更主要的是能很好的培养幼儿在游戏活动中的合作能力,为以后的合作活动打下基础。

  【活动目标】

  1、锻炼幼儿颜色搭配能力;

  2、锻炼幼儿的搭建能力;

  3、培养幼儿在游戏活动中的合作能力,体验合作游戏的乐趣。

  【重点难点】

  培养幼儿在游戏活动中的合作能力。

  【活动准备】

  彩色空奶盒,小兔的房子 漂亮的小兔子 平整的活动场地。

  【活动过程】

  1、教师谈话,做好活动前准备。春天来了,小兔子漂亮的房子建好了,可是有一件事小白兔很担心,因为大灰狼已经好几次到他的房子前转悠,小白兔想建一座围墙,可是他怕自己建造速度太慢于是想找几个人来帮忙,今天小白兔找到了老师想在我们班找几个小朋友帮忙来建围墙,我们让小朋友去帮他好不好?

  2、展示活动材料

  (1)长方形彩色奶盒:引导幼儿看一看奶盒的形状和颜色。

  (2)认识整砖、半砖和角砖

  3、活动开始,场景布置。小白兔的彩色房子,房子门口的草地上有一片茂盛的树林,地上的小草发芽了,其间同时点缀着几朵彩色的小花,大门口是彩色的柱子,柱子上方两颗闪闪的灯笼,在夜晚会发出彩色的灯光。

  (1)讲解搭建规则:两名幼儿为一组分别在大门左右两边用彩色砖搭建围墙,看一看那边搭配的漂亮。再有一幼儿在院中搭建水池或者是花园、假山。

  (2)注意事项:在搭建的过程中,指导幼儿注意砖与砖之间要压缝,合理利用彩色的整砖和半砖,巧妙运用拐角处的`角砖。同时强调注意速度。教师边看边指导。老师要给每一组的幼儿加油,并及时鼓励表扬表现好的幼儿。哪一组的幼儿合作的最好。

  4、讨论:引导幼儿讨论自己小组的活动,找出缺点。同时体验自己在搭建过程中的感受,与小伙伴合作的快乐。

  【活动反思】

  通过这次活动,不仅培养了幼儿的爱心和耐心,而且锻炼了动手操作能力和想象力,同时,体验帮助别人的快乐。

中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欣赏歌曲《小海军》,感受歌曲雄壮、有力的特点。

  2、能用肢体动作表现小海军的英姿,体验学做小海军的快乐。

  【活动准备】

  观看海军录像、PPT、音乐、歌曲伴奏、海军帽。

  【活动过程】

  一、导入

  师:让我们听着音乐,像解放军叔叔一样,踏步走。

  二、感受、理解歌曲

  1、第一遍欣赏——感受歌曲旋律提问:看,谁来了?(播放图片)

  师:今天我带来了一首好听的歌曲《小海军》,我们来欣赏一下,一会儿告诉大家这首歌曲给你什么感觉?

  小结:这首歌曲的旋律很有力、很雄壮。

  2、第二遍欣赏——了解歌词

  师:我还带了些图片,让我们边看图片边欣赏。

  提问:这遍你听到歌曲里唱了什么?

  小结:教师将幼儿说的唱出来。(我们听到歌曲里唱了"我是小海军,开着小炮艇"、"不怕风、不怕浪,勇敢向前进"、……还听到了"打的他呀海底沉"。

  师:听着这首歌曲,让我们觉得小海军是很勇敢坚强的。

  三、表现海军的动作

  1、第三遍欣赏——肢体动作(图片)

  (1)听歌曲,观看图片提问:你看到小海军做了哪些勇敢坚强的动作?

  (2)教师舞蹈师:我把你们好看的动作编成了舞蹈。

  2、个别幼儿表现提问:你还看到哪些动作让你觉得小海军很神气、很有力的?

  师:原来小海军握着枪踏步让你感觉很神气;小海军开枪的动作让你觉得很勇敢;开炮的动作让你觉得小海军在打败敌人;小海军踏步的'时候很精神、很有力的。

  3、集体幼儿表现

  师:刚才有的小朋友已经做了小海军神气、威武的动作,我这里还有我们小朋友自己动手做的海军帽,让我们带着帽子来学做小海军吧。

  四、结束

  师:让我们把小海军坚强有力的动作带回教室让其他小朋友也来学一学小海军。

中班教案 篇6

  目标

  1.了解寻找、观察、捉蚂蚁的方法。知道蚂蚁的外形特征、食性和运动方式。

  2.产生探索蚂蚁等昆虫的运动方式的兴趣。

  准备

  1.幼儿每人准备一个昆虫盒(或废旧小瓶、小盒)。

  2.请幼儿为蚂蚁准备一些食物,并了解一些有关蚂蚁的知识。

  3.放大镜、白纸、彩色水。

  过程

  1.捉蚂蚁。

  ――启发幼儿选择墙角边、草地上、水泥地上、花园里等不同的地方投放食物,并耐心等。

  ――在等待的.同时,设想蚂蚁喜欢吃什么,蚂蚁生活在哪里。

  ――发现蚂蚁出来觅食后,引导幼儿观察思考蚂蚁怎样找食物,怎样搬运食物,它们会把食物搬到哪里去。

  ――每人捉1―2只蚂蚁放在昆虫盒里带回活动室。

  2.观察蚂蚁。

  ――交流捕捉经验:在哪里发现蚂蚁的,蚂蚁喜欢吃什么?

  ――用放大镜观察蚂蚁,说说蚂蚁是什么颜色、什么样子的。

  ――向大家介绍自己了解的有关蚂蚁的知识,如:蚂蚁身体的结构,蚂蚁触角的用处,蚂蚁的力气很大,蚂蚁会合作搬运东西等。

  3.留下蚂蚁行进图。

  ――在桌子上铺上大白纸,洒上一些蚂蚁爱吃的食物,将蚂蚁放在纸上,观察蚂蚁是怎样运动的。

  ――将彩色水滴在蚂蚁身上,蚂蚁爬行时便会留下彩色印迹。观察蚂蚁行走的路线。

中班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乐于模仿小乐手,在玩小乐队游戏中学唱歌曲“小指挥”。

  2、尝试分角色唱歌游戏,体验和朋友共同游戏的快乐。

  重、难点:唱清歌曲不同乐器唱歌的歌词和旋律。

  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ppt、乐器(小铃、沙球、木鱼)

  2、经验准备:掌握乐器的打击方法、熟悉歌曲旋律、交流过和同伴一起玩的`游戏

  活动过程:

  一、说说喜欢玩的游戏——有节奏地说说喜欢的游戏,回忆和朋友一起游戏的快乐。

  PPT出示新朋友乐乐:想想我们玩过一些什么游戏。请你有节奏地告诉乐乐。

  小结:小朋友爱玩的游戏真不少,和好朋友一起游戏的时候是最快乐的。

  二、玩玩“小乐队”游戏——学唱歌曲,尝试游戏,体验和同伴共同游戏的快乐。

  1、熟悉歌曲,模仿乐器演奏的声音和动作。

  (完整欣赏)乐乐想和我们一起玩一个什么游戏呢?

  (完整欣赏)小指挥说了些什么?

  (欣赏教师清唱)小乐器分别是怎么唱歌的?

  重点:分段听辨旋律音乐,猜猜唱唱三种乐器唱歌的歌词和旋律。

  2、学唱歌曲,尝试玩“小乐队”游戏。

  (1)集体学唱歌曲。

  (看PPT)跟乐乐一起唱歌。

  跟琴伴奏唱歌。

  重点:听清前奏唱歌,唱清歌词旋律。

  (2)分角色演唱,玩“小乐队”游戏。

  老师做指挥,和幼儿共同游戏。(幼儿自主选择乐器)

  乐乐做指挥,和幼儿共同游戏。(幼儿交换乐器)

  小结:小指挥和小乐手一起唱歌游戏,现在我们小乐队多热闹呀!

  三、跳跳快乐舞“快乐在一起”——进一步激发与同伴共同游戏的快乐。

  经验分享:让孩子快乐歌唱。

中班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学习双脚并拢朝一定方向做立定跳,发展幼儿的腿部的力量,提高幼儿的跳跃和平衡能力。

  2、能遵守游戏规则,培养良好的规则意识。

  3、体验模仿小蟋蟀的乐趣。

  活动准备:

  1、蟋蟀头饰,指定一地方为"家"。

  2、活动背景音乐。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情境引入)

  1、教师向幼儿出示蟋蟀头饰,让幼儿进行角色定位。师:"我是谁呀?"幼:"蟋蟀妈妈"。为幼儿分发头饰。

  2、"今天天气真不错,小蟋蟀们,让我们一起来玩一玩吧!"。教师带领幼儿随着音乐进行队形队列练习,由大圆走成小圆等。

  二、基础部分

  1、"真舒服呀,以后妈妈要经常带你们去锻炼身体。咱们蟋蟀可是昆虫里的跳跃能手哦!小蟋蟀们,你们长大了,现在你们也来学一学、练一练跳跃吧。"教师带领幼儿自由练习跳跃。

  2、请个别幼儿示范自己的跳跃方法。"哇!我发现这只蟋蟀宝宝跳的可能好,你来当当小老师,为大家做个示范好吗?"

  3、教师总结幼儿的跳跃方法,强调并示范双脚并拢跳的规范动作。"咱们蟋蟀跳的时候是向前跳的。我们只有跳得远远的,连续跳得快快的,这样才能当最棒的蟋蟀哦。"(动作要领:双脚并拢,脚稍弓,脚后跟抬起,脚掌用力蹬地,然后向前连续跳,注意脚落地时要轻)。

  4、鼓励幼儿尝试按照蟋蟀妈妈的方法学一学立定跳。教师巡视,并纠正幼儿不规范的地方。

  5、"我的小蟋蟀们真能干,大家都学会了跳跃的本领,现在来跟妈妈一起跳起来吧!"幼儿跟着老师练习正确的连续跳。

  三、结束部分

  1、游戏:蟋蟀找家。

  教师讲解游戏规则,开展游戏:能够朝一定的方向跳得远远的.、快快的。"现在妈妈分房子啦,房子在场地的各个方向,当我发出口令说"出发"的时候,你们就找准一个"家",然后用刚才所学到的方法跳过去,好吗?"比一比谁跳的又快又好。教师在游戏过程中继续纠正幼儿的错误动作。

  2、整理放松部分。

  "蟋蟀们今天真能干,表现得都很棒,大家现在一定都累了吧,来,都到妈妈这儿,我们来抖抖大腿,拍拍臂,放松一下。"

中班教案 篇9

  1.提问:你们喜欢跳吗?喜欢怎样跳?

  2看看老师为你们准备了什么?请幼儿们一起说一说。

  3.这些东西可以怎样跳?请个别幼儿来示范一下

  4.教师小结:(1)呼啦圈:可以把呼啦圈一个一个摆起来跳,或者是尝试难度一个两个摆放进行单、双脚跳。

  (2)梅花桩:可以一个一个有间隔的摆放,或者尝试增加难度2个梅花桩叠起来跳。

  (3)布包:可以夹在两腿中间两两幼儿进行比赛谁跳的快,或者两两幼儿进行迎面接力。 www.smtxjs.com

  二、幼儿自主活动,教师观察并个别指导

  1.提出要求:今天老师投放了3种器械,你们可以自主的选择你们喜欢的材料进行跳跃的练习。

  2.可以多尝试几种跳跃的方法,和伙伴们交换玩这三种器械。

  3我们比一比谁跳跃的方法最多,增加难度:(1)呼啦圈:尝试一个两个摆放进行单、双脚跳。

  (2)梅花桩:尝试增加难度2个梅花桩叠起来跳。

  (3)布包:尝试两两幼儿进行迎面接力。

  4提醒孩子玩时注意安全,教师观察并个别指导。

  三、幼儿整理活动,教师讲评

  1.你们喜欢这样跳吗?说说你是怎么玩的'。

  2.让我们下一次再来想想还有什么更好玩的方法吧,整理器械。

  向幼儿介绍投放的器材,激发孩子自主游戏的乐趣。

  让孩子明白活动的规则。孩子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和兴趣进行游戏。

  在活动过后,请幼儿分享自己的挑战项目,并说说感受。

【中班教案】相关文章:

中班教案教案04-15

教案中班教案02-23

中班教案07-20

(经典)中班教案07-20

中班教案(经典)07-21

中班教案【经典】08-14

(精选)中班教案08-14

(精选)中班教案09-25

中班教案(经典)08-05

【精选】中班教案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