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育文网>教学文档>教案> 小学语文教案

小学语文教案

时间:2023-11-09 11:14:41 教案 我要投稿

实用的小学语文教案[范例7篇]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教案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学语文教案7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实用的小学语文教案[范例7篇]

小学语文教案 篇1

  学习目标:

  1、认识14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感受父母对自己的爱,学会关心父母。

  教学重点:体会孩子们情绪的变化,学习关心别人。

  学习难点:孩子们的沉默意味着什么?

  课时安排:第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课文

  大家认真听!(放生日快乐歌).知道这是什么歌吗?再听,什么歌?(生日快乐歌).熟悉吗?那么听到这首,你想到了什么?

  (指名说:过生日,我想到了爸爸妈妈带我去过生日,生日礼物,切蛋糕…..)的确,关于生日这个话题,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感受,这其中也有许多感人的故事,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篇课文.(板书课题:17.可贵的沉默)第十七课,可贵的沉默.老师特别希望同学们用心地,认真地来学习这篇文章.请大家打开书到72页.

  二、出示学习提示,指导学习,认读生字

  1.先请同学们自己来学习这篇课文,请大家看屏幕,这是老师给大家提的自学提示.一共有3点,我来读一下,大家认真看:第一点:认真默读课文,想一想,你读懂了什么?把不理解的词语画下来.第二点:借助字典学习理解生字,新词.第三点:同学之间互相检查生字,提出自己不理解的词语,请同学帮助解答.同学们自学之后,老师再来检查,听明白了吗?(听明白了)开始吧!

  2.学生按自学提示进行自学

  3.同学们,如果左右两边同学都已经查完了,两个同学之间互相检查一下,看同学掌握得怎么样?()

  4.

  指导学生认生字

  (1)指名读

  好啦!坐好,老师来检查一下,同学们刚才互相学习的情况怎么样?大家请看屏幕,下面的字呀!要求同学们能够认识这些字,我们看第一个字

  (出示:迅)谁认识?指名起来读!分别出示:蕴,霎,寂,恰,犯,稚,拙,烦

  (2)跟师读

  下面跟着老师读一遍!(迅速的讯……)

  (3)出示要求会写会认的字

  下面这些词谁认识,把它读一读.(屏幕出示下面的词语)

  祝贺

  左顾右盼

  迅速

  重复

  恰恰

  犯错误

  缓和

  外婆

  建议

  表达

  稚拙

  烦恼

  享受

  这样,我们以一个小组按顺序读好吗?每个人读一遍,如果读得正确,大家就跟着他读,你开始!

  (4)练习书写生字(出示下面生字)

  祝贺

  迅速

  重复

  安静

  沉静

  恰恰

  缓和

  外婆

  建议

  惊奇

  表达

  烦恼

  享受

  神气十足

  左顾右盼

  好!同学们真不错,这些词语都会读了,这些词语都是我们课文中,要求同学们会读会写的词语,请同学们打开抄写本,拿出铅笔.写之前,自己先读一读,读完后,有那些词语不好写或难写,老师帮你在黑板上写出来.(生自由读)

  先不要着急写,看哪个字难写,老师帮你写.指名说.老师在黑板上板书.

  请同学们将词语认认真真地写一遍!注意写字的姿势.(生开始写)

  师总结:好!同学们请停笔,我们就写在这里,刚才同学们写得特别认真,特别棒,这些词语是我们要求会写会认的,今后在阅读,写作中能用的上,同学们回家后,再在作业本上写好吗?字词写完了,下面我们一齐来把课文读一遍,同学们请打开书,好开始吧,自己读自己的!(生自由读课文)

  三、自由朗读,整体感知

  1、好!同学们读完了吗?下面我们请几位同学把课文读一遍,其他同学边听边想,这些同学的字音是不是读的很正确,这篇课文你读懂了什么?读完后我们一起来交流一下,好吗?

  指名分段读,师并进行指导

  师小结:老师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朗读中,把词语读准,把字读准,把句子读正确,在以后的朗读中,同学们的朗读水平一定会有所提高.

  2、检查自读情况: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问题没能解决?

  (学生自由说,教师小结:为什么课文中的老师觉得同学们的沉默是可贵的?

  这个问题的确有点难,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共同来弄懂它。)

  四、借助插图,导读感悟

  1、指导看图:出示两幅图

  ①

  第一幅图中同学们表现怎么样?而第二幅图呢?

  (一图中同学们高高地举着手,很高兴,神气十足,有的站起来,二图中同学们低着头,不说话,眼睛不敢看老师,沉默了)

  ②

  课文中哪些地方写了两幅图的内容,快速地找出来。

  (指名学生说出起止)

  2、引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练读。

  我们已经找出两幅图的有关内容,你喜欢这里边的哪些句子或段落,把它找出来,读一读,看谁读得认真,读得好。读后还可以跟同学交流。

  3、指导朗读(第一幅图的相关内容)

  出示第一幅图:同学们读得很认真,谁先来读一读跟这幅图有关的句子。

  (1)、他们骄傲地举起了手,有的还神气十足地左顾右盼。(个别读,齐读)

  (2)、前排的孩子回过头往后看……父母祝福。(个别读)

  引读:把手举高,老师要点数了!啊,这么多啊!

  老师点起数来,同学们跟老师一起大声点数,1、2、3……15、16、17,同学们看书,越点越多,越点越兴奋,声音越来越响,前排的孩子怎么样?接读……

  小结:多么幸福啊,爸爸妈妈对孩子的爱,孩子们都感受到了。

  板:感受

  父母的爱

  4、指导朗读(第二幅图的相关内容)

  孩子们会感受爱了,这还不够,老师还要寻找蕴藏在孩子们心灵深处的他们自己还没有意识到的极为珍贵的东西。

  那蕴藏在孩子们心灵深处的极为珍贵的.东西是什么呢?我们接着看课文。

  (1)出示第二幅图,读有关句子,学生评读。

  (你喜欢读哪句话就读哪句话,其他同学认真听,听听他读得怎么样,待会大家评一评。)

  霎时……沉静地举起了手

  (重点抓住:安静

  依然安静、沉静

  个别读)

  教室里寂然无声……我和孩子们一起沉默着……

  (指名读然后体验情景:这位同学读的时候,大家感到教室里寂然无声吗?教师导:没有人举手,没有人说话,教室里静悄悄。请同学们把教室里静悄悄的这种感觉读出来。)

  他们感到了我的期待……所有人都沉默不语

  (教师导读前半部分,直到有的就让学生接读:

  有的……有的……,都沉默不语)

  (2)、在读中感悟孩子们的内心:

  下面这句话,哪位同学来试一试。(个别读,齐读)

  沉默了足足一分钟……可爱恰恰在那……神色之中

  看图说话,展开想象的翅膀,同学们沉默了,在这一分钟里,他们可能在想什么?

  (可能想:回家后一定要问爸爸妈妈的生日是哪一天?爸爸妈妈那么关心我们,我们却不知道他们的生日,也没有向他们祝贺,真不应该,真对不起他们)

  (3)、是啊,老师又问了爸爸妈妈的生日,还问了有没有向爸爸妈妈祝贺生日。这时,孩子们沉默了。在沉默中,同学们懂得了什么?

  出示句子:在沉默中,这些小家伙终于懂得要回报父母对自己的爱了。

  板:回报

  (抓终于懂得、个别读、齐读)

  5、对了,同学们已经懂得要回报父母的爱,所以这种沉默是可贵的。现在请同学们说说为什么沉默是可贵的。

  (在沉默中,孩子们知道错了,孩子们在思考,在想办法弥补)

  沉默后孩子们有没有以实际行动来回报父母的爱,从家长的谈话中可以了解到。请同学们齐读不久……体贴人了

  四、总结

  :通过读文,我们知道了同学们不但懂得要回报父母的爱,重要的是用实际行动回报父母的爱。

  亲人就在我们身边,读到这里,你想说些什么?准备做些什么?请同学们认真思考,下节课我们来交流一下。

  (帮助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努力学习,取得好成绩等)

  17

  可贵的沉默

  感受

  父母的爱

  回报

小学语文教案 篇2

  一、教材分析:

  《乌鸦喝水》是一篇童话故事,讲的是一只乌鸦口渴了,到处找水喝,遇到一只瓶子,可是,瓶子里的水不多,瓶口又小,乌鸦喝不着水,乌鸦看到旁边有小石子,乌鸦把小石子一个一个放进瓶子,瓶子里的水慢慢升高,乌鸦就喝着水了,教育学生遇到问题要开动脑筋,积极想办法解决。

  二、教学目标:

  1、认识“乌”“鸦”等9个生字,会写“可”、“石”等6个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会背诵课文。

  3、懂得遇到问题要开动脑筋,积极想办法解决。

  三、教学重难点: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识字和朗读;难点:学生从文章中体会乌鸦遇到问题肯动脑筋,遇到问题积极想办法的精神。

  四、课前准备:

  课件

  五、教学过程:

  ( 一)、看图激趣,揭示课题。

  师:(课件出示图片)图上画的是谁呀?(乌鸦)快把漂亮的小手举起来和老师一齐写(师板书“乌鸦”生书空)。

  师:你都知道哪些有关乌鸦的故事?

  1、(我知道有一个成语叫“羔羊跪乳 乌鸦反哺” , 乌鸦是传统公认的孝顺自己父母的鸟。

  小乌鸦看着衰老的母亲,哽咽着说:“妈妈,我很好。您现在年纪大了,该享享清福了。以后,我来养活您,一定让您吃得饱饱的!”从此以后,小乌鸦天天都去捉虫给妈妈吃,人们都夸小乌鸦是个孝顺的好孩子。)

  师;所以说乌鸦是一种很有灵性的动物,所以后人用“乌鸟之情”比喻奉养父母长辈的孝心。

  2:我还知道“乌合之众”,这个成语是指像一群乌鸦聚在一起的一帮人、 指无组织,无纪律的人群、

  师;这个词是贬义词,我们应该成为遵守纪律的集体。

  3、我知道“、鸦雀无声”,就是连乌鸦麻雀的叫声都没有。是指什么声音都没有.形容非常静,人们默不做声。

  师:大家听,现在大家就是这样

  4乌鸦和狐狸的故事讲的是:一天,乌鸦叼来一块肉,站在树上休息,被狐狸看到了。很想从乌鸦嘴里得到那块肉。由于乌鸦在树枝上嘴里叼着肉,狐狸没有办法在树下得到。狐狸只好赔着笑您的'嗓子真好,谁都爱听您唱歌,您就唱几句吧?“乌鸦听了非常得意,就高兴地唱了起来。刚一张嘴,肉就从嘴里掉了下去。狐狸叼起肉就钻到洞里去了,只留下乌鸦在那里“歌唱”。

  师:乌鸦在干什么?师:这就是我们要学的内容《乌鸦喝水》板书喝水,齐读课题,喝是要求“会认”字,跟老师读一遍,它是什么偏旁(口)为什么是口字旁?

  生:因为喝水时想要用口,所以是口字旁。

  (二)、初读感知(随文识字)

  1、师:下面老师就和你们一起走进这个故事!听老师读课文

  注意听清要每个字的读音,特别要注意在你预习时圈画生字词的读音。边听边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谢谢,你想不想和老师读得一样好?

  2、师:那就开始自由读课文吧!然后多读读不认识的字在课文中圈出的生字。3、评价学生的读书

  3、指名分段读课文,想一想每个自然段都讲了什么。

  N1:喝不着水 n2想办法 n3喝着水

  (1)、谁敢读第一自然段,其他同学要学会倾听,在心里默默跟着读。请你找出哪些是生字?(渴、瓶),

  (2)谁来领着读一读;

  生:(读文,找出“口渴”、“到处”瓶子师板书)请小老师领读词语两遍

  师:(“口渴”)口和渴都读三声,跟老师读你能告诉大家口渴时什么感觉吗?

  生:口渴时嘴里很干,想喝水。

  师:所以渴是三点水旁。

  师:(到处)乌鸦口渴了到处找水喝,“到处”指什么?

  生:到处指乌鸦口渴了,找了许许多多的地方。

  生:到处指乌鸦这儿找找,那找找。处处‘各处

  (2)、师: 出示瓶子 师:谁能告诉大家书中乌喝水的瓶子是什么样的?

  生:

  点击课件:出示句子:“可是,瓶子里的水不多,瓶口又小,乌鸦喝不着水,怎么办呢?”

  指导朗读:你看他说的多完整啊!他会遇到什么样的困难?(嘴够不着水 ,嘴会卡在瓶口出不去、喝不着水)

  那这时他的心情会怎样的?谁又能读出来?小组比赛读,大家来评价。模仿优秀组齐读

  (3)、师:乌鸦多想喝到水呀!他发现了什么?我们来看第二自然段,

  谁又找出了生字(石、办法)(生读文指出“旁边”、“办法”师出示词卡并板书)小老师领读词语

  师:指生读“旁边”看图,谁的旁边有许多小石子呀?

  生:瓶子旁边有许多小石子。

  师:向大家介绍一下,你的旁边是谁呀!(生介绍)看来“旁边”是指离我们比较近的。

  乌鸦从他的旁边就找到了材料,说明了乌鸦有什么特点?

  (多种方式认读“办法”)你是怎么认识这个字的,指导写字。

  (4)、师乌鸦想出了什么办法?它喝到水了吗?谁敢读第3段。找出生字(渐)

  渐渐,点击课件出示重点句:瓶子里的水渐渐升高,乌鸦就喝着水了。

  (5)指导朗读:同桌练读,对比他们读的有什么不一样或者师生对读,渐渐读时语速要慢一些!一点一点地上升

  (6)课后读读说说---------渐渐 ----------

  (7)谁来说说乌鸦是怎么把小石子放进瓶子里的?(一个一个地放进瓶子里,)从“一个一个地”你体会到了什么?——仔细观察、很有耐心!

  (8)欣赏视频乌鸦是怎么解决问题的:把小石子一个一个地放进瓶子里,水面渐渐升高了

  (9)请您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这是一只什么样的乌鸦?

  (10)说说你学了这一课你今后在生活中遇到困难会怎么做?

  (11)让我们带着对乌鸦的赞许来齐读课文。带感情美美的朗诵课文。

  (三)练习背诵

  这个故事生动有趣,想不想把它将给爸爸妈妈听,那好现在我就是大家的妈妈,请大家根据提示不看书给我讲一讲吧!

  (四)拓展练习

  如果旁边没有小石子,小乌鸦该怎么办呢?

  板书

  19、乌鸦喝水

  喝不着水 想办法 喝着水

小学语文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认识3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这篇想象日记的叙述顺序和主要内容。

  3.了解作者所想象的30年后地球环境污染的情况,培养学生环保意识。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今年是20xx年,谁能结合你所查找的资料为同学们简单介绍一下当前的.环境状况?27年后,我们的国家又会是怎样的呢?

  今天我们要读一篇想像日记,想一想:

  (1)日记中讲到哪些环境恶化的情况?

  (2)作者写这篇日记,想告诉我们什么?

  (二)整体感知

  1.自读日记。

  2.指名找出日记中提到的环境恶化的情况。

  3.结合自己查找到的资料,了解造成这种环境恶化的原因。

  (三)学习过程

  1.说一说,作者写这篇日记,想告诉我们什么?

  2.针对你所了解的现状,想一想,20xx年还会出现哪些环境恶化的情况?

  (四)总结、扩展

  搜集大量资料,想一想,预防20xx年环境恶化可采取的措施、方法,根据其中一点写成一篇文章。

  (五)板书设计

小学语文教案 篇4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神奇的九寨沟,在那儿有如诗如画的自然风景,有许许多多的异兽珍禽,让我们一起跟随作者走进这片神奇的土地,细细地欣赏,小学语文第七册教案-九寨沟。

  二、学习第三小节

  1、请你自由轻声读第三小节,边读边想象,让所有的人都喜欢上它,感受到它的美。

  2、这里最吸引你的是什么?

  雪峰:

  (1)指名读

  (2)我们一起来看看插入云霄的雪峰。(多媒体显示)

  (3)看到这幅图,你想说什么?(板书:雪峰插云)

  (4)这么雄伟的雪峰老师请男生来读。(读得真有气势)

  湖泊:

  (1)指名读有关语句

  (2)这么美的湖泊真想亲眼看一看。(多媒体显示)

  (3)你看到了什么?(你看得真仔细!你不仅看得仔细,还能用这么美的语言表达出来,真不简单!)

  引到森林(在这片原始森林里,树木长得郁郁葱葱,许多树长得又粗又高,真可谓古木参天。)(板书)

  (4)这么美的湖泊能不能美美得读一读呢?

  先自己练读一下 指名一位好同学读

  (听了你的朗读,我们如同进入了童话般的'世界,真美!)

  瀑布:

  (1)你能通过读向大家展示瀑布的雄伟吗?

  (2)让我们来亲眼看看瀑布,听听它的声音,一定会读得更好。(多媒体显示)

  (3)喜欢瀑布的同学一起来读。(读得真有气势)

  3、刚才我们欣赏了水平如镜的湖泊、雄伟壮观的瀑布,这一动一静就可以用一个成语来表示:平湖飞瀑(板书)

  4、九寨 沟的山是美的、水是美的、森林是美的,连湖底的石块也是美的,学到这儿,我也忍不住要来美 美地读读这一小节,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小学语文第七册教案-九寨沟》。

  5、想不想读,敢不敢和老师比一比(生齐读)(你们读得真好,老师真为你们感到骄傲。)

  三、学习第四小节

  欣赏了插入云霄的雪峰、五彩缤纷的湖泊和壮观的瀑布,我们继续向纵深行进,四处林深叶茂,游人逐渐稀少。注意,这时你已经走到珍稀动物经常出没的地区。在这里,你可能有幸结识哪些珍稀动物?

  1、请你轻声读第四小节。

  2、交流 看它们来了(逐个显示动物)这是( ) 。

  3、你最喜欢哪个?把写这种动物的句子多读几遍,待会儿要请你当小导游来向大家介绍介绍。

  4、现在你们都是九寨沟的小播音员,正在向大家介绍九寨沟神奇的动物,你们能通过读把游客都吸引到九寨沟来旅游吗。如果你是老师,你认为请几个人来读这一节课文比较合适,为什么?

  四、学习第五小节

  1、刚才我们一起游览了九寨沟,听了小导游和播音员的热情介绍,现在你最想说的是什么?

  2、是啊,九寨沟雪峰插云、古木参天、平湖飞瀑、异兽珍禽,怪不得到过九寨沟的游人看到这如诗如画的美景都说九寨沟真是个充满诗情画意的人间仙境啊!有机会,一定要亲眼去看看!

  五、欣赏歌曲

  我国著名歌手容中尔甲看到九寨沟这么美也忍不住高歌一曲,下面请欣赏《神奇的九寨》。

小学语文教案 篇5

  教学要求:

  1、初步学会观察一次游戏的过程。

  2、能连贯地,有顺序地说说这次游戏的过程。

  3、学习用“先……接着……最后……”、“有的……有的……还有的……”的句式说话。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看图说话:

  1、猜谜语:身子胖,尾巴短,黑耳朵,黑眼圈,走路摇摇又摆摆,爱吃竹笋和竹叶。(板书:熊猫)

  2、出示熊猫图:看,这就是熊猫。

  (1)你看,这是一只怎样的熊猫?(板书:可爱 可惜没嘴巴)

  (2)具体说说熊猫可爱的样子。

  二、揭示课题:

  1、没有嘴巴多可惜呀,小朋友,你们说怎么办呢?

  对,这节说话训练课,我们就一起来做一个简单而有趣的游戏:给熊猫贴嘴巴。(板书)

  2、明确要求:在游戏中,我们还要比一比,谁观察最仔细,说话最有条理,声音响亮。

  三、说清游戏准备过程:

  1、谁愿意来给熊猫贴嘴巴?

  2、老师要给贴的同学加点难度,仔细看老师是怎样做的,谁来说一说。(板书:拿 蒙、拿、递、领)

  3、出示句式:用上“先……接着……最后……”来有条理地说说老师的动作。

  4、现在,我们已经做好了游戏的准备工作,请他来给熊猫贴嘴巴。

  四、说清游戏经过:

  1、小黑板出示观察思考题。要求仔细观察贴的'过程,边看边想。

  (小黑板)观察思考:

  (1)他是怎样给熊猫贴嘴巴的?

  (2)在贴的过程中,同学们的表情有什么变化?

  (3)结果怎样?

  2、游戏。

  3、讨论说话:

  (1)请说说蒙上眼睛的感觉。

  (2)说说他是怎样贴的?(板书:走、摸、移、贴)

  (3)经过:用小黑板出示观察思考题,指导学生观察,帮助学生有条理地说话。在观察同学们的表情时,用句式“有的……有的……还有的……”帮助说话。

  (4)结果:更可爱。特别是在小结时,整理了整个的说话条理“起因、经过、结果”,为高年级有顺序地写作打下了基础。

  2、为了使学生表达时做到连贯,精心设计了各环节的过渡语,如:“没有嘴巴多可惜呀”等。

  3、贴嘴巴是一个有趣的游戏,在这个简单的游戏中,教师特地设计了“从贴不正到贴正”这么个过程,自然地引出“做任何事都要动脑筋”这个道理。同时,使一部分优秀学生在说话时,也能把这个道理说进去,为高年级作文有中心打基础。[20xx-1-2]

小学语文教案 篇6

  一、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第3段——第7段,读懂“冲撞跳踢轻轻推扶放走鞠躬您好”等词语的意思

  2、能有感情的表演朗读课文

  3、懂得待人要有礼貌,讲文明,做事要有耐心

  二、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今天电脑老师要和我们做游戏了,出示词语,同学们用动作和表情表现出来:笑眯眯哈哈大笑静推轻轻推扶齐声读“大象博士请助手”

  2、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的第12自然段,一起有感情的读一读

  3、今天是大象博士正式考试的.日子,你们瞧!都有谁等在门口了?

  这么多的小动物啊,可布告上说只招收“一名”助手啊,今天的竞争可真激烈啊!

  (二)学习第3-6段

  1、大象博士请小动物门进去考试了,我们一起到课文中去找一找,哪几段是写它们进去考试的?(3-6段)

  2、小猴,小兔,小熊,小猫是怎么进去的?读读课文,划出句子,指名读,齐读,读正确。

  3、是呀!他们当中有几位小动物啊特别着急,想快点进去考试呢。快去找找是谁啊?你是怎么知道他们很着急的呢说说理由,读读句子。

  4、诶呀,他们可真性急啊,谁能读出小动物门现在的心情来?指名读,互相评一评;选一两句读给同桌听听;齐声读

  5、我们差点把小猫忘了,他现在是什么心情啊?

  看看他是怎么进去的自由读,圈出动词,和其他小动物比一比,你能发现什么?

  朗读

  6、师生分读3-6段

  (三)学习第7段

  1、小猫终于也进来了!,可小猴等急了,说——学生读

  2、小兔等急了,说:——学生读

  3、小熊等急了,说:——学生读

  4、这些小动物等急了会怎么样子的呀?做做动作吧!

  5、谁能干,能把这三句话合成一句话来说,指名三人说话,出示句子,齐声读

  6、大象博士要录取了( ),这怎么回事啊,还没考试呢!

  7、哦,我明白了,原来大象博士要招收一名有礼貌,讲文明的助手呀!要是一开始,大象博士就把招收要求写在布告上,小动物们就都明白了,是不是呀!那现在我们就帮助他把这些要求写在布告上吧!

  (四)总结练习

  处事一张布告,请同学们把招收要求填写完整

小学语文教案 篇7

  一、教学目标

  1、紧扣课题,立足文本,引导学生深入感悟,真正走进司马迁的内心世界,对人物形象进行渐进、深刻的解读。

  2、感情朗读,情感共鸣,进行文化浸润。

  3、对学生进行扎实、有效的阅读训练,不断提升语文素养与技能。

  二、教学过程: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认识了一位历史人物。(板书:司马迁)

  2、司马迁著写了《史记》,谁能结合课文内容和课外资料,谈谈《史记》是一部怎样的书?(板书:《史记》)

  3、司马迁为什么偏偏要写这样一部书呢?(板书:写)

  4、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的一、二自然段,说说司马迁写《史记》的原因。

  5、学生读后交流。

  6、环境的熏陶、家庭的影响将司马迁与史学紧紧相连。父亲的临终遗言托对司马迁的影响更是举足轻重。

  7、出示句子:司马谈临终之时,泪流满面地拉着儿子的手说:“我死之后,朝廷会让你继任我的官职,你千万不要忘记我生平想要完成的史书哇!”

  8、教师范读,这是父亲的临终嘱托。这是一份怎样的嘱托?

  9、齐读。

  10、身为儿子的司马迁岂能不明白老父的心?此时此刻,望着泪流满面的父亲,聆听着他的嘱托,司马迁在想些什么呢?

  11、学生交流。

  12、引读、出示:司马迁牢记父亲的嘱托,每天忙着研读历史文献,整理父亲留下来的史料和自己早年走遍全国搜集来的资料。

  13、你读出了一个怎样的司马迁?

  14、学生交流。

  15、司马迁忘我研读,认真整理,专心致志写作《史记》,如此发奋。(板书:发奋)

  16、学生质疑。(板书:发愤,并打上问号)

  17、“愤”教师加点。让你联想到哪些词语?

  18、学生举例。

  19、那么到底是什么事使得司马迁满怀愤慨,发愤写成《史记》呢?

  20、学生交流:李陵事件。你了解宫刑吗?

  21、出示:司马迁悲愤交加,几次想血溅墙头,了此残生。

  22、你读懂了什么,你体会到了什么?

  23、奇耻大辱、悲愤欲绝,也许此时,死,对于司马迁是最简单、最好的解脱。但是,他这样做了吗?

  24、继续出示:但想到《史记》还没有完成,便打消了这个念头。

  25、“发”教师加点,到底是什么打消了司马迁的轻生之念,使他重新振作起来,下定决心,发愤写成《史记》呢?请同学们静心默读下面的文章,用心体会。

  26、音乐起,学生品读。

  27、到底是什么打消了司马迁的轻生之念,使他重新振作起来,发愤写成《史记》呢?学生交流。

  28、出示:他想:“人总是要死的,有的重于泰山,有的轻于鸿毛。我如果就这样死了,不是比鸿毛还轻吗?我一定要活下去!我一定要写完这部史书!”

  29、理解:“重于泰山”“轻于鸿毛”

  30、为此,司马迁呐喊到:我一定要活下去!我一定要写完这部史书!你听到了司马迁怎样的声音?

  31、齐读,配乐。

  32、教师过渡:想到这里,他尽力克制自己,把个人的耻辱、痛苦全都埋在心底,重又摊开光洁平滑的竹简,在上面写下一行行工整的隶字。(音乐起,出示插图)

  大雪纷飞的寒冬,司马迁伏在冰冷的竹简之上……

  夜深人静,昏黄的油灯下,司马迁又提起了手中的笔……

  狱卒尖刻的笑声中,司马迁眉头紧锁……

  中秋之夜,满头白发、重病缠身的司马迁仍然写着……

  33、让我们走进司马迁的悲壮人生,你看到了怎样的情景,你听到了他怎样的心声?

  34、学生描述。

  35、出示:是的':想到这里,他尽力克制自己,把个人的耻辱、痛苦全都埋在心底,重又摊开光洁平滑的竹简,在上面写下一行行工整的隶字。

  36、此时,这一行行工整的隶书,仅仅是用墨在写就吗?(血泪写成、生命写成)

  37、整整13年,痛苦、耻辱,没有让司马光屈服,血泪和生命凝成了辉煌巨著,因为:他想:“人总是要死的,有的重于泰山,有的轻于鸿毛。我如果就这样死了,不是比鸿毛还轻吗?我一定要活下去!我一定要写完这部史书!”

  38、此时此刻,你理解了“发愤”的内涵与深意吗?(板书:忍辱负重、百折不挠……擦去“发奋”)此时,你认为司马迁的生命历程还是“残生”吗?

  39、朗读第三自然段。再次读课题。

  40、教师引读:就这样……

  41、司马迁写作《史记》,仅仅用了13年吗?

  42、《史记》,生命铸就。这真是一部:前无古人的辉煌巨著。

  43、出示:忍辱负重用生命写成巨著,百折不挠以血泪著就史书,横批:中华伟男儿

  44、让我们永远记住“司马迁发愤写史记”的故事,让我们永远记住忍辱负重、百折不挠的司马迁,让我们好好读读辉煌巨著〈〈史记〉〉,让我们心中的司马迁永远陪伴我们的人生之路。

  三、作业设计:

  1、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围绕“司马迁著写《史记》”,选择“发奋”或“发愤”,查阅资料,展开想象,写一段话。

  四、板书设计:

  司马迁发愤写 《 史记》

  忍辱负重 辉煌巨著

  百折不挠 前无古人

【小学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小学教案02-21

语文小学教案01-03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八》教案03-28

小学语文优秀教案03-30

小学语文故事教案02-12

小学语文《泉水》教案12-25

小学语文教案02-04

小学语文太阳的教案11-16

小学语文穷人教案11-17

小学语文优秀教案0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