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育文网>教学文档>教案> 语文教案

语文教案

时间:2023-11-01 09:17:26 教案 我要投稿

语文教案(精华6篇)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语文教案6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语文教案(精华6篇)

语文教案 篇1

  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作者在海南岛看到的海底世界——红树林的景象。生动地描写了涨潮、退潮、海风吹时树林的不同姿态,说明了它具有胎生的繁殖特点,并写出了作者的感受。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三个生字词,理解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学习本文的表达方法,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4、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热爱自然观察自然的兴趣。

  教学重点

  了解课文是怎么写红树林的,学习作者观察事物积累材料的技巧和方法。

  教学难点

  学习本文的表达方法,提高掌握和运用知识的自学能力。

  教学思路

  在教学中,首先导入新课,从整体入手,抓住作者描写红树林的精妙文笔,让学生从整体把握课文;然后咬字嚼句,反复品味,带领学生欣赏作品遣词造句的技巧;使学生在朗读中与作者的感情产生共鸣;从而读出滋味,培养语感;并达到获取知识、感悟自然、热爱生活的.目的。

  一、导入

  课件1

  同学们,当你第一次看到课题时,脑海中出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实际上呢?(交流红树资料1)

  二、初读

  1、小组合作,快速小声朗读。注意:读的同学要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听的同学要认真听,听同学读得好,好在哪儿;字音、句子是不是按照老师的要求读准、读通。

  2、交流:谁来评价一下你们小组成员的朗读?

  3、评价:看来同学们在预习的时候下的功夫都没有白费,课文中的词句都掌握了。咱们再来一起加深一下印象。

  或:看来这一课还真是难住了一些小懒虫,预习的时候动动手,翻翻字典;动动嘴,多读几遍,这些小问题就会迎刃而解。来,哪个小组的同学来做小老师,为我们领读这些生词?

  课件2,领读生词。

  4、预习作业里给大家留了一道思考题:课文从哪几个方面介绍了红树林?(景观:远观、近赏;繁殖;精神)

  5、快速浏览课文,用最简练、最直观的语言说一说:你认为红树林之所以被成为“海上奇观”,究竟“奇”在哪里?(学生结合重点词句谈——美;生命力顽强)

  三、自学

  1、课件3,出示金钥匙

  2、刚才同学们抓住重点词句,感受到了红树林的美和生命力。红树林真称得上是——海上奇观!

  下面,咱们就用这种方法学习课文。请你读一读课文,抓住重点的句子、词语,在旁边写下你的感受。喜欢的句子可以反复诵读,品味。

  3、景观

  远观

  a、涨潮:浸没——神奇

  怎么样叫“浸没”?什么叫“浮荡”?你能想象吗?

  课件4;竟然只余树冠!水面上像是分布了一座座绿色的岛屿,随着海浪起伏,看到眼前的红树林,你的感受?惊叹——既美丽又神奇!称得上是“海上奇观”!

  课件5,怀着惊叹之情,读一读(2、3个)

  b、潮退——美

  芳馨:芬芳美好的味道。

  婀娜:柔软而美好。形容女性姿态轻盈柔美。

  课件6、7

  近赏

  a、世外桃源——晋·陶潜《桃花源记》描述的一个美好的地方。一个捕鱼人无意间闯进了桃花源,守护那里的是一大片美丽的桃花林,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桃花源里,到处是一片安乐祥和的气氛,与外面的世界完全隔绝。毫无城市的喧嚣,尘世的烦扰。这简直不像是在人间,像是仙境一般,令人向往。

  作者把红树林誉为海上的世外桃源,可见红树林美,美得神秘,美得不似人间所有,美得令作者禁不住赞美,这——(简直是一个海上的世外桃源,一个神秘的植物天地!)真可谓“此景只应天上有”。

  b、纵横交错、盘根错节、栅栏、绿色之网——生长环境——多、力量、生存——生命的智慧与顽强——令人肃然起敬。

  课件8、9、10+录像 指导朗读(2、3个;齐读)

  c、花朵、幽香、仙境、大花园——美,美不胜收!

  4、繁殖

  课件11 “胎生”——飘落于地,扎根于土——几个小时、两三个月、照样——生命力之顽强令人惊叹!

  5、精神

  既不……也不……只是……——无私奉献、不求回报的高尚的精神。

  录像

  四、总结、延伸

  1、同学们,红树林美吗?美在哪里?(精神)

  2、是啊,红树林不光有美的外表,顽强的生命力;还有美的心灵,高尚的精神,这才构成了真正的海上奇观!

  3、你还知道哪些植物像红树这样无私奉献、不求回报?我们身边有没有这样的人?

  4、奉献使我们的生活更加和谐、美好。希望咱们班的同学能有像红树那样顽强的生命力,能有像红树那样服务人群、无私奉献的精神。

  五、作业

  红树林为我们做出了很大的贡献,请以小组为单位,调查一下红树林的现状,结合课文内容,完成一篇学习笔记。

语文教案 篇2

  十二济南的冬天老舍

  指导思想及教学目标

  1、通过反复诵读,整体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理清作者思路。。

  2、分析语言特色,体会作品优美的意境,及作者的思想感情。

  3、掌握写景状物的一般方法,并进行片段描写。

  4、精彩语段要求背诵。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1、导入:可由朱自清的《春》自然导入,也可请学生谈谈自己对冬天的感受导入,也可由古代名家诗句导入。

  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教案由收集及整理,转载请说明出处

  2、默读

  3、词语教学:读背“读一读、写一写”结合课文辨析字型字意。

  4、朗读课文

  要求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5、初步诵读课文。阅读时进行课文的整体把握,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理清作者思路,可思考以下问题:

  ——课文写了济南冬天的哪些景物?

  ——这些景物各有何特点?济南冬天的总体特点是什么?各段描写之间有何关联?

  6、全班集体研讨,各抒己见,互相补充,明确课文主要内容,并且依照课文的脉络文理,用自己的语言复述济南的`冬天的主要内容。

  7、朗读全文。

  8、背诵其中精彩语段。

  9、作业。

  第二课时

  1、复习旧课,3分钟完成《课课练》一、二、三大题,巩固词语。

  2、体会本文优美的语言,分析其中的精妙之处,学习语言分析的一般方法。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方法仔细揣摩,尽量能口头表达,教师从旁点播、补充,可以用《春》当中学到的知识来启发学生。

  ——你喜欢文中哪些优美的语句?为什么喜欢?用简洁的语言来分析。

  ——文中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试分析其作用。并模仿举例。

  ——你认为好的语言应当具备哪些特点?应当如何品位语言的精妙之处?在文字表达上应注意些什么?

  3、比较阅读:通过和《春》的比较,小结归纳出景物描写的一般方法。由学生自己合作、探究完成,教师以实例点播,尽量不要告诉学生现成答案。

  4、自由朗读《春》和《济南的冬天》两篇课文,体会大师笔法。

  5、语段训练:完成课后练习三,进一步把握景物描写的一般方法。交流改进。

  6、有感情地朗读背诵精彩语段,感悟体会,加深印象。

  7、课后练习:

  ——完成《课课练》。

  ——进一步补充完善

语文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学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且在读中理解课文内容。

  2、通过朗读、表演课文使学生明白应该怎样爱护树木,懂得“勿以恶小而为之”的道理。

  3、续编故事。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学完了《植树的季节》,很多同学想去种一棵树,让它造福更多的人。这不,我们的好朋友小黄牛就种了一棵树。这棵树会长成参天大树吗?这节课让我们继续学习《一片树叶》这课文。

  (板书课题,学生书空)

  二、检查复习,巩固旧知。

  1、认读词语条。

  2、交流朗读。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读给同桌听。(要求读准字音,不少字加字,同桌点评)

  3、班级展示朗读情况(要求带上自己的'感情,准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后让学生)

  三、合作释疑 ,理解文意。

  1、学生默读课文,出示问题一:一片树叶讲了一个什么故事?你能用自己的话简单说说吗?

  2、生答,教师点评(要交代清楚谁在什么时间做了什么事,结果如何)

  3、合作探究,小组讨论交流问题二:小动物们爱护小椿树吗?为什么?

  4、汇报交流

  学生交流,产生矛盾(有的认为不爱护,有的认为爱护,因为只摘了一片树叶,又没有伤害小椿树),教师点拨。

  ①老师适时提问:小免子喜爱小椿树吗?从哪里可以看出来?但它是怎么做的呢?让生在反复的朗读中找答案。

  ②指导朗读 (读出小兔子对小椿树的喜爱赞美之情。)

  ③根据学生回答得出结论:小兔子的认识与行动不统一。

  ④换位思考:小椿树看到小兔子这样做,它会说些什么呢?

  ⑤演一演:小兔子怎样摘到一片叶子(提示:抓住小兔子的特点和语言),在小组内找到表演最好的同学给全班同学演一演,其他同学。

  5、小组合作学习其他自然段,说说小猴子小熊还有其他小动物喜欢小椿树吗?(指导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先读文,再讨论,再想像,后表演。)

  6、学生汇报交流,。

  7、再读课题,思考:小动物们只摘了一片树叶却让小椿树一片树叶也不剩了,你想对小动物们说些什么?

  8、学生汇报交流,适时点拨,从而明白:小错不可姑息,否则酿成大错,“勿以恶小而为之”的道理。并让学生结合实际说说生活中像《一片树叶》一样的事情。

  四、续编故事,深化认识 。

  1、思考:小动物回来看见小椿树一片叶子也不剩了会说什么?

  2、交流汇报。

  3、如果小动物都爱护小椿树,一片树叶也不摘,这棵小椿树的命运又会怎样呢?和家长一起写一写(可布置为课后作业)。

  五、课堂。

  1.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2. 课堂(包括自评、互评和老师)

  六、布置作业。

  1.寻找爱护小树的宣传标语抄写下来。

  2.小组内合作表演这个故事。

语文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掌握一类生字9个,二类生字12个,并在准确书写的基础上逐渐达到写好、写快、写规范的目的。

  2.学会联系上下文理解一些词语或成语的意义。联系生活,进行口语交际练习。

  3.通过阅读,感受马所体现的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通过阅读,感受马所体现的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

  教学准备:多媒体、生字卡

  教学时数: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学习生字,初读课文。

  教学过程:

  激趣欣赏,导入新课。

  出示关于马的幻灯片,并由此提出问题。欣赏了这些关于马的精彩图片,结合平日你对马的了解,能说一说你眼中的马吗?可以用一个词语或成语概括一下你心目中马的形象或特点吗?那么,课文又向我们展示了一个怎样的马的世界呢?让我们一起走进《马》吧!

  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一)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分别画出9个一类字和12个二类字。

  (二)检查一、二类生字预习情况。

  1.出示生字卡片,指读、齐读。

  2.学生领读课后词语。

  (三)学习一类字。

  1.学习生字。

  畜先查田字旁再查5画 上下结构

  ch 字义:禽兽,有时专指家养的兽类。

  组词:六畜(文中)、畜牲、家畜、幼畜、畜力

  x 字义:饲养组词:畜产、畜牧业

  素s 先查绞丝旁再查4画 上下结构

  字义:本色,白色;本来的;蔬菜类的食品(对荤菜说);平素,向来;古代指洁白的生绢。

  文中突出了马的朴实、朴素。

  组词:素丝、色素、毒素、因素、素菜、素来、素质、平素、素食、素日、素不相识、尺素

  扎先查扌旁再查1画左右结构

  zhā 字义:刺;驻扎;钻;基础牢固。

  组词:扎针、扎花、扎营、扎猛子、扎实、扎根、扎扎实实

  zh 字义:勉强支持组词:挣扎

  zā 字义:捆,缠束;把儿,捆儿。

  组词:扎辫子、扎腿、一扎线

  纵 zng 先查纟旁再查4画左右结构

  字义:放;放任,不加拘束;身体猛然向前或向上;连词,即使;竖,直,南北的方向,跟横相反;〈方〉起皱纹。

  组词:纵虎归山、纵目四望、纵情歌唱、纵马、纵横驰骋、纵横交错、纵队、纵线

  演 yǎn 先查氵旁再查11画

  字义:把技艺当众表现出来;根据一件事理推广、发挥;演习,依照一定程式练习;不断变化。

  组词:演剧、演说、演义、演绎、演变、演进、眼花、演武、表演、演员、演出、演奏、演唱

  堂 tng 先查小字头再查8画 上下结构

  字义:正房,高大的屋子;专供某种用途的房屋;过去官吏审案办事的.地方;表示同祖父的亲属关系。组词:堂屋、礼堂、令堂、殿堂、课堂、堂堂正正、大堂、过堂、堂兄弟、堂姐妹、堂皇、冠冕堂皇、富丽堂皇、相貌堂堂

  创 先查刂旁再查4画左右结构

  chung 字义:开始,开始做。

  组词:创办、创造、首创、创举、原创、创业

  chuāng字义:伤。组词:创伤、刀创、予以重创

  忠 zhōng 先查心字底再查4画上下结构

  字义:赤诚无私,诚心尽力。

  组词:忠诚、忠厚、忠贞不渝、忠实

  弦 xin 先查弓字旁再查5画左右结构

  字义:弓箭上发箭的绳状物;月亮半圆;数学名词;乐器上发声的线;钟表等的发条。

  组词:上弦、下弦、三弦、离弦、弦乐、弦切角

  2.指导书写。

  重点指导畜、素、演(注意不要少写演字中由上的一横)、创(注意人下的横折勾、竖弯钩的写法)的字形。

  作业:

  1.熟读课文。

  2.查找关于马的资料。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熟读文章,感悟文章内容。

  教学过程:

  导入课文: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马》,让我们跟着作者,深入到文中去读、去感、去想,看看他眼中的马又是怎样的呢?

  理解课文:

  (一)整体感知。

  课文共有几个自然段,每个自然段主要讲了些什么?

  按部分讲读。

  1.第一部分(1、2自然段)

  (1)指名读,指导读,齐读,讲读。

  (2)生活中,你还从哪些方面感受到了人与马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

  2.第二部分(3自然段)

  小组学习,交流课前准备的资料,向全班汇报,内容以马的诗、马的歌、马的传说为主。

  3.第三部分(4自然段)

  以读为主,注意读出歌颂、赞扬的语气。

  作业:

  1.书写生字。

  2.预习下一课。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复习巩固,拓展练习。

  教学过程:

  复习巩固。

  1、读一读。

  2、写一写。

  3、写一写六畜。

  4、填词语游戏。

  5、联系生活。

  6、进行口语交际练习。

  课外拓展。

  阅读课外有关动物的文章。

  例:冯骥才《珍珠鸟》;老舍《猫》、《麻雀》等。

  三、板书设计:

  省略

语文教案 篇5

  教学要求: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

  2、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盘古开天辟地并用身体孕育万物的神勇和伟大。

  教学重点:认识12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

  教学难点:朗读课文,感悟盘古的神勇和伟大。

  教具准备:

  盘古开天辟地的.图画或动画课件;本课生字卡片。

  教学时间: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教学要求:掌握生字新词。

  教学重难点:正确认读生字。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简介中国的神话故事。

  2、出示课题:开天辟地。

  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1、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

  2、小组合作学习,纠正读音。

  3、交流识字方法,认读生字。

  教师范读,边听边画出“开天辟地”的句子。

  4、指导学生从朗读中整体理解“开天辟地”的过程。

  三、作业:熟读课文、生字。

  第二、三课时

  教学内容:学习课文。

  教学要求: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重难点:正确书写7个生字。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同桌小伙伴互相认读课后生字。

  2、认读生字卡片,试着给生字组词。

  二、学习课文。

  1、自由读课文,说说盘古是一个怎样的人?你想对他说些什么?(

  2、从文章中的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盘古勇敢、很伟大,愿意牺牲自己,造福人类?找出

  有关句子多读几次。

  3、怎样读才能体现出盘古的勇敢和你对他的敬佩?自己先试一试,然后小组互读互评。

  (重点指导学生朗读二、三自然段,适当评价。)

  四、讲述故事

  1、看图或板书讲《开天辟地》这个故事。试着给同桌小伙伴讲一讲,哪一部分讲不好,

  还可以再看看书后再讲。

  2、各小组推选出代表,开展“故事大王”比赛。

  五、指导写字

  1、观察生字的结构特点和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指导书写。

  (1) 指导“丈”:强调撇捺要舒展开,引导学生自己观察“止”,描红,练习。

  (2) 指导“抓”:强调左窄右宽的特点,引导学生观察“停”,描红,练习。

  (3) 指导“突”:强调上下呼应、结构匀称等注意事项;引导学生观察“盘”、“蛋”,

  描红,练习。

  六、总结课文。学习了课文,你从中有什么收获?

  七、作业:你还听过或看过其他的神话故事吗?讲给同学们听。

  板书设计:

  30开天辟地

  大鸡蛋——开天辟地——创造宇宙万物

  躺 巨人 顶天立地

语文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了解有关冰心的作品及其风格,培养文学情趣和文学素养

  2.指导学生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进一步学习朗读的技巧,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背诵课文

  3.学习运用圈点批注的方法,感受诗歌独特的语言和情感魅力,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1.运用圈点批注的方法,品味诗歌的语言,感受诗人的情感。

  2.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理解诗人思念母亲的真挚的情感并学习借鉴诗人表达情感的`技巧。

  教学安排:

  1.课前学生收集资料和教师一起交流。了解作家作品,初步感知诗歌内容.

  2.以朗读促进理解,加强学生读诗歌的鉴赏能力

  3.本课时以讲读为主

  教学步骤:

  一.导入,介绍作家作品

  1.以《游子呤》导入,唤起学生的共鸣,由母爱引出游子对母亲的思念。

  2.教师和学生一起交流有关冰心的资料及这首诗的创作背景.

  冰心,原名谢婉莹,现当代散文家,小说家,诗人,儿童文学家.有短篇小说《斯人独憔悴》。诗集《繁星》、《春水》及著名的散文集《寄小读者》。

  二.指导学生朗读冰心《纸船》,感知诗歌内容

  1.检查预习情况,学生试读。全班谈论怎样朗读本篇诗歌。

  (1)仿照课后联系练习题第一题,标出第二、三节达到节奏和重音

  (2)小组或同桌谈论朗读时的语速、音量、感情基调。

  教师提示:语言速度较慢,声音低沉,包含深沉的思念和哀伤

  (3)全班自由朗读课文

  2.用音乐进行配乐朗读,其他同学品味

  3.全班配乐朗读,感受诗歌的内容和诗歌中所表达的感情。

  三.合作探究,培养鉴赏能力

  1,运用圈点批注的方法,教师和学生共同交流,商讨

  (1)作者在这首诗歌中要表达什么样的思想情感?

  提示:围绕游子对母亲的深切的思念回答就可以。有的可以拔高要求,如:漂泊无依的孤独;思念祖国的赤子之心等

  (2)作者是怎样把这样的情感表达出来的?

  提示:从不灰心地把每一张纸叠成纸船抛入海中,希望纸船带着自己的思念,载着他的爱和悲哀,流到我要他到的地方去。

  (3)那些词语和句子最精妙,最能表达作者的感情?在原文

  中勾画出来,宾并且写上简短的批注

  提示:如:从不肯、总是、每天等词语中包含着执著的思念;梦中看见、含着泪叠的等包含着赤诚和深情。

  (4)这首诗歌最能打动你的是什么?

  说明:鼓励学生大胆的说出自己的见解和感受,言之有理就可以。有的时候还可以拓展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就现实谈自己的感受也可以。

  2.想象交流

  结合这首诗歌的创作背景,尝试用一句话与作者交流。即:写一句你最想对作者说的一句话。

  3.拓展训练

  (1)让学生自己能把心理的想法用一些简短的句子和语言表达出来。即尝试着写一点有感情的诗歌。

  (2)用口头语言把你见到的最有情感的事描绘出来,让其他同学一起感受描绘的美丽景致或用口头语言把你最想表达的感情叙述出来,让大家一起评价你所表达的语言有那些优点,大家也一起评价你所表达的情感那里最让人感动。

  (3)用口头语言描绘一处景物,并让自己的情感贯穿其中。最好的是让学生就自己的想法,把景物用人格化的语言表达出来。

  4.对比阅读

  默读泰戈尔的《纸船》,比较冰心的《纸船》的异同,说说你更喜欢那一首?为什么?

  四.指导背诵《纸船》

  五.板书设计:

  《纸船》

  冰心

  纸船心船爱

  教学心得:

  情由心生,教学中重在让学生打开心扉,产生情感的共鸣。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的教案03-21

语文的教案10-17

语文小学教案02-21

语文《夏》教案01-30

语文《跳水》教案06-13

语文优秀教案02-16

语文下册教案12-29

语文《影子》教案06-13

语文备课教案01-21

语文母鸡教案0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