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育文网>教学文档>教案> 大班科学教案

大班科学教案

时间:2023-10-31 10:38:16 教案 我要投稿

大班科学教案优秀(5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大班科学教案5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大班科学教案优秀(5篇)

大班科学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知道陀螺在旋转时,陀螺面颜色会发生“色彩的变化”,知道“红黄蓝”三原色的存在。

  探索发现陀螺旋转时陀螺面上色彩的变化,发现“红黄蓝”三种颜色分别两两混合,会出现新的颜色。

  体验陀螺旋转的乐趣,感知陀螺变化的奇妙。

  【活动重点】

  活动重点:探索发现陀螺旋转时陀螺面上简单的颜色变化,知道“三原色配色”的存在。

  活动难点:大胆猜测陀螺旋转时,表面图案发生变化的原因。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进行过陀螺上的点、线的实验。

  物质准备:在圆心打好孔的圆形陀螺面,用乐高积木做出的陀螺。

  【活动过程】

  导入部分

  幼儿进行组装乐高陀螺,并自由玩陀螺。

  指导语:之前我们用乐高积木的齿轮、轴,组装成一个有趣的陀螺,你们还记得应该选用哪种规格的齿轮?齿轮应该放在什么位置?开始玩陀螺吧。

  引导幼儿观察陀螺旋转时,表面发生的变化。

  提问:老师为我们齿轮穿上了新衣服(有图案的圆形面),谁愿意帮我转动它?在陀螺旋转时,你发现了什么?它的图案会产出变化吗?

  基本部分

  1. 引导幼儿探索单色陀螺旋转时,陀螺面的变化。

  (1) 幼儿拿出一张陀螺面,进行涂色。

  指导语:拿出一张陀螺面,在上面涂满自己喜欢的一种颜色。

  (2) 幼儿分别转动陀螺,观察交流单色陀螺在旋转时颜色的变化。

  提问:我们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现象?颜色有变化吗?

  2. 幼儿旋转“双面双色陀螺面”,观察陀螺面的变化。

  (1)幼儿将陀螺面对折,在两边涂满分别涂红色和黄色。

  指导语:我们在陀螺面上,一半涂满红色,一半涂满黄色。

  (2)请幼儿大胆地猜测结果,并进行实验。

  指导语:它在旋转时会看到另一种颜色,红色和黄色能看到深橙色。

  (3)拿出两张白色陀螺面,分别涂上“红色+蓝色”、“黄色+蓝色”。

  指导语:他们在旋转时,又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红色和蓝色的陀螺面,变成了浅紫色,黄色和蓝色会变成浅绿色。

  (4)教师简单讲述“黄红蓝”三原色,并联系生活。

  指导语:“红黄蓝”是颜色的三原色,它们混在一起,会出现新的颜色。还记得我们之前玩超轻黏土、用水粉颜料画画吗?两种颜色混在一起,会产生新的`颜色。

  引导幼儿大胆猜测陀螺旋转时,表面图案发生变化的原因。

  引导语:为什么陀螺在旋转时,上面的图案会发生变化吗?还记得我们看的“手翻书”吗?每一张上面都有图案,快速翻动图书,图案就会连接上,变成动画。这个陀螺的旋转,也是一样的情况。

  拓展与应用

  后续的活动开展,可以针对我们在教学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发现的科学原理进行延伸,教师提供丰富的材料投放在科学区,引导幼儿继续进行探索,支持和鼓励幼儿在探究过程中积极动手动脑寻找问题的答案。

  可以从“发现有趣的视觉暂留现象”、“颜色三原色的配色”两方面入手,拓展活动领域,主要引导幼儿形成良好的科学探究习惯,应用到以后的科学活动中。

大班科学教案 篇2

  目标:

  1、通过活动帮助幼儿掌握正确的俯卧滑板的姿势,锻炼身体的.平衡及协调能力。

  2、在活动中初步培养幼儿的竞赛意识和合作能力。

  3、激发幼儿对祖国的情感。

  准备:

  音乐磁带、国旗、滑板、各类积木、纸团

  关于宇航知识的经验丰富

  过程:

  一:热身运动

  1、引入主题:小朋友们你知道我们的神舟六号火箭吗?

  神舟六号带着我们两名宇航员已胜利返回地球,今天我们也来做小小宇航员。

  2、听音乐做律动

  二:玩滑板

  1、引导幼儿讨论各中种玩法,并请幼儿进行演示。

  2、幼儿自由玩滑板,尝试各种玩法。

  3、鼓励幼儿互相介绍学习各种玩法:前行、后退、转圈、两人或三人前行等

  4、幼儿再次常识新玩法,教师指导小结。

  三:游戏:采集标本

  1、火箭发射,登陆月球:鼓励幼儿自由创编各种发射登陆动作。

  提问:宇航员在月球上是怎样行走的?

  2、开月球去采集标本

  分组比赛:从坡道上冲下,冲过线者才能采集到标本。

  3、集中讲评,幼儿介绍滑地远的方法,再次比赛

  四:活动结束

  带上标本返回地球,幼儿听音乐放松

大班科学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了解蚂蚁的生活习性和生存环境,探索用各种方法寻找蚂蚁。

  2、体验观察蚂蚁的乐趣。

  活动准备:

  1、捉蚂蚁的工具:如小棒、树叶等,引诱蚂蚁的食物:如碎饼干、米粒、糖果等。

  2、、装蚂蚁的'透明瓶,放大镜。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出蚂蚁,通过交流讨论,了解幼儿关于蚂蚁的已有经验。

  师:小朋友见过小蚂蚁吗?你们以前在哪里见过蚂蚁?

  二、讨论邀请蚂蚁的方法。

  1、通过提问,引导幼儿讨论寻找蚂蚁的方法。

  师:如果我们要去寻找蚂蚁,你知道在哪里能找到它们吗?你准备到哪里去找蚂蚁?假如蚂蚁躲在家里不出来怎么办?我们可以用什么办法引蚂蚁出洞?

  2、说说外出找蚂蚁需要注意什么。

  三、寻找蚂蚁

  1、分小组进行,小组长带领组员寻找蚂蚁。

  2、找到蚂蚁,小组成员一起商量用什么工具捉蚂蚁。

  四、交流寻找蚂蚁的经验。

  五、观察蚂蚁。

大班科学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了解、感知不倒翁不倒的秘密,激发探索兴趣。

  2、学习根据自己了解的原理,动手制作不倒翁。

  3、在实践活动中培养幼儿观察比较,动手操作及发现问题的能力。

  活动准备:各种各样不倒翁玩具,纸团、沙子、鸡蛋壳等。

  活动过程

  一、展示各种各样的不倒翁玩具,鼓励幼儿游戏。

  1、老师这里有许多玩具,请你玩一玩,找出它们的共同点。

  2、请个别幼儿上前操作:你发现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了吗?请你用动作学一学。这些不会倒的玩具接触桌面的部分都是一样的吗?

  二、观察不倒翁玩具,找出它们不倒的原因。

  1、请你再次观察一下不倒翁,找找它为什么能摇摇摆摆却不倒的原因。

  2、老师操作,请幼儿仔细观察,独立寻找不倒翁不倒的原因。

  3、小结:原来不倒翁上面很轻,下面比较重,接触桌面的底部是半圆形的.,而且里面的东西是固定的。

  三、鼓励幼儿动手制作不倒翁玩具。

  1、出示沙子、纸团等材料,请幼儿分别用沙子和纸团装入其中,看能否做出不倒翁。

  四、分享自己的制作心得。

  1、你们制作出不倒翁了吗?你是怎样制作的?将纸团放进乒乓球或鸡蛋壳中会怎样?为什么?将沙子放进乒乓球或鸡蛋中又会怎样呢?为什么?

大班科学教案 篇5

  活动目的:

  1、发现动物为了生存而采取的几种自我保护的方法。

  2、萌发探索动物奥秘的兴趣。

  3、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4、培养幼儿对科学现象进行探索的兴趣。

  活动准备:

  故事《隐身妙招》。

  活动过程:

  一、引导幼儿倾听故事《隐身妙招》。

  1、师幼一起倾听故事。

  教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故事,故事的名字叫做《隐身妙招》,故事的名字叫什么?对了,我们一起来听一听故事里说了什么?故事里有些什么动物?

  2、教师:听到了故事里有些什么动物?

  教师结合孩子的回答小结:故事里有大老虎、枯叶蝶,蜥蜴,青蛙。

  3、教师:老虎来了,小动物们都躲到哪里去了?为什么老虎找不到他们?出自:大;考。吧"(引导幼儿说说这些动物的防身妙招。这些动物用了一种什么方法来保护自己的?)——幼儿回答:躲起来。

  教师小结:对了,它们都躲起来,隐身。因为它们身上的衣服和周围环境的颜色很像。让自己身上的颜色变得与周围环境接近,把自己躲起来,让老虎发现不了自己。)

  4、结合图片观察与比较:看看枯树叶上有什么?枯叶蝶。(原来枯叶蝶同枯树叶一模一样)草丛里有谁?青蛙(原来绿绿的青蛙躲到了绿绿的草丛里)你们能看出蜥蜴在哪里吗?在泥土上(蜥蜴的皮肤和泥土的颜色是一样。)所以老虎找不到这些小动物。

  二、防身绝招。

  1、教师:原来,动物们都非常聪明,除了这些动物,你知道动物还有哪些保护自己的方法?(幼儿自由说,如变色龙、狐狸、壁虎、乌龟、刺猬。)

  2、教师小结:小朋友知道的可真多啊,听说森林里的小动物每个都有自己的防身绝招,你知道变色龙、狐狸、壁虎、黄鼠狼自我保护的方法吗?现在我们去听听小动物的介绍吧!

  教师:教师出示相应的.图片扮演各种动物的声音:如变色龙——变色,啦啦啦,我是神奇的变色龙,我身体的颜色能变,敌人来了我不怕;狐狸——装死,要是我遇到敌人,我会马上往地上一躺,来个装死,谁也不会吃掉我这只死了的狐狸(出示负鼠,负鼠也是装死)壁虎——断尾,我是壁虎,我遇到敌人我的尾巴会断掉,敌人就不敢碰我了。黄鼠狼——臭气味,哈哈,我要是遇到敌人,我会发出臭气味,敌人闻到臭气味就不敢靠近我了等等。

  小结:小动物们很聪明的,想了许多办法来保护自己,有的————有的————等。它们真是能干的小动物。

  3、游戏:对错。

  教师:现在我要考考大家有没有记住这些小动物的防身绝招,老师出示各种动物图片,请你们举手回答是谁?是用什么方法保护自己的?

  三、自我保护。

  1、教师:动物们都有保护自己的好方法来躲过危险,那我们小朋友在活动、游戏中,是怎样保护好自己的?——幼儿讨论、交流。

  2、教师:今天我们学到了一些动物的防身绝招和保护自己的方法,相信我们会变的更聪明。在活动、游戏中,学会用正确的方法保护好自己。

  反思:

  计算机技术、互联网使得教学活动突破时空的限制,把文字、图形、图像、动画等多种媒体结合在一起,正由于这样的优势,计算机技术作为主要的信息技术教学手段正逐渐发挥出它的巨大作用,它的参与让我们的教学活动内容更加丰富,活动过程更加生动有趣。

  由于幼儿自身特点——识字不多、知识面窄,他们获取知识的途经是比较单一的,往往是从父母、电视为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而家长的知识面也是有限的。这样就很难满足幼儿成长所需的知识量,影响了幼儿的发展。而互联网是一个信息资源系统,它蕴含着我们所需的各种各样的信息和资源,包罗万象。孩子们可以和家长一起从网络上查找想要了解的知识,这样,在查找的过程中,孩子们和家长都从中学到了许多、许多以前不了解的知识。这大大地丰富了幼儿获取知识、信息的途径,使他们的知识面更为广泛,也为教师的活动开展提供了丰富的资源,从而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探索的欲望。

【大班科学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科学教案01-02

大班教案科学教案11-10

大班蜗牛科学教案09-30

大班科学教案06-14

大班生活科学教案03-06

大班《电》科学教案04-13

大班《地球》科学教案04-13

大班优秀科学教案03-24

大班科学教案[经典]08-20

【精选】大班科学教案0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