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育文网>教学文档>教案> 大班教案

大班教案

时间:2023-10-31 08:08:08 教案 我要投稿

大班教案4篇(优选)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大班教案4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大班教案4篇(优选)

大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认识各种种子,知道种子的主要作用。

  2、结合绘本图画讨论"肚子里的种子能不能长大",了解种子的生长条件。

  3、通过观察、交流与讨论等活动,感知周围事物的不断变化,知道一切都在变。

  4、学会积累,记录不同的探索方法,知道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很多种。

  活动准备:

  ppt及播放设备。

  活动过程:

  一、认识各种各样的种子,了解种子的主要作用。

  (1)说说自己认识的植物种子。师:你们都认识哪些植物的种子呢?请用完整的话向大家介绍。

  (2)欣赏老师收集的植物种子图片。(播放ppt课件。)师:朱老师也收集了一些种子,这里可能还有一些你没有见到过的种子哦,我们一起来欣赏。

  (3)幼儿讨论:植物的种子有什么用?

  师:今天我们认识了种子朋友,谁能告诉我,种子有什么用啊?

  师:你们说得很棒,种子可以加工成种子食品,用来吃;而种子最大的作用是能长出新的植物。

  二、观看绘本,讨论"肚子里的种子能不能长大",了解种子的生长条件。

  有一个小胖猪叫"胖脸儿",在吃木瓜时把木瓜的种子全吃到了肚子里,你猜猜会发生什么事呢?

  幼儿自由讨论,教师顺势引出绘本故事。

  老师结合PPT讲述《籽儿,吐吐》的故事内容。师:到底小猪肚子里的种子有没有长大呢?

  师:恭喜你们做出了正确的选择。是呀,一粒植物的.种子要发芽、长大是需要很多条件的。空气、水、温暖的阳光、植物需要的温度,有时候长大还需要施肥,所以植物的种子不能在人的肚子里长大。

  三、播放图片,猜想交流(1)猜想:有没有一种种子是可以在肚子里长大的呢?

  师:植物的种子不能在肚子里长大,那有没有一种种子是可以在肚子里长大的呢?

  (2)观看ppt,了解人类的种子——精子和卵子。

  师:妈妈肚子里有一粒"宝宝种子",它是两粒种子结合在一起变成的(ppt)。一粒种子叫精子,住在爸爸的身体里面;一粒叫卵子,住在妈妈的身体里面。当精子和卵子在妈妈的肚子里相遇,它们就会成为好朋友,紧紧拥抱,然后发生奇妙的变化,变成一个小宝宝。

  (3)还有哪种种子是可以在肚子里长大的呢?(幼儿讨论后,出示PPT)动物的种子四、拓展延伸师:今天我们知道了植物的种子不能在我们肚子里长大,但许多动物的宝宝种子却是在妈妈肚子里长大的,种子的世界真巧妙。正是因为有了小小的种子,生命才能一代一代相传下去,所以我们一定要珍惜和爱护每一粒种子精灵。回去后你可以亲手一起种下一颗种子,然后看着它慢慢长大?好不好?那让我们再到外面找找我们幼儿园里面还有什么的种子吧!

大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让孩子们了解下雨的时候周围事物的变化。

  2、利用各种工具表现出雨的声音和形状。

  活动准备 蜡笔, 图画纸, 报纸. 豆子, 搓衣板, 染料, 酒精, 尖锐的东西

  活动过程

  [导入]

  1、通过唱“下雨歌”这首歌提高孩子们的注意力。

  淅沥淅沥哗啦哗啦,雨下来了,

  我的妈妈拿着伞来接我。

  淅沥淅沥哗啦哗啦,啦啦啦啦。

  [展开]

  1、谈一谈在下雨天里你有什么经历

  在下雨天里你有什么经历?

  下雨的`时候你干了什么事情?

  下雨的时候你的心情怎么样?

  2、听过下雨的声音后用各种方法模仿出雨滴的声音。

  现在仔细地听下雨的声音。

  下雨声音听起来怎么样?

  用什么样的方法才能直接模仿出下雨的声音呢?

  (用筷子划搓衣板制造出雨声, 往空瓶子里装豆子然后摇晃制造出雨声, 把报纸揉成一团然后撕碎制造出雨声。)

  3、用擦,刮的方式表现出雨中的景色。

  ① 用各种颜色的蜡笔涂完之后,用黑色的蜡笔再重新涂一遍。

  ②用尖锐的东西刮刮涂有黑色蜡笔的地方表现出下雨时的场景。

  4. 用准备的材料表现出下雨天里的游乐场

  如果要表现出雨天里的游乐场需要哪些材料呢?

  利用这些染料要用什么方法画出雨天里的游乐场呢?

  画出雨天里的游乐场。

  ① 在游乐场里涂上厚厚的染料。

  ② 在染料晾干之前,用棉布蘸上酒精涂在画上。

  [结尾]

  1、让孩子们把自己做的作品向朋友们介绍。

  2、总结活动。

大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通过操作和游戏活动,初步了解“0”的意义。

  2.培养幼儿的观察力,能准确将数字0—9与相应的量对应。

  3.积极参与数学活动,对数学有好奇心和求知欲。

  活动准备:

  1.教具准备:“纺锤棒”;10个空盒子(盒子上分别标有数字0—9)。

  2.学具准备:“纺锤棒”;小碗、豆子、绳子、珠子等若干。

  3.电脑、音乐《迷雾森林》。

  活动过程:

  (一)预备活动。

  1.师幼互相问候。

  2.走线,线上游戏:高人走,矮人走。教师要求幼儿一会儿踮起脚走,一会儿半蹲着走。

  (二)集体活动

  1.情境创设:快吃午饭了,肚子真饿呀。我们10个数字宝宝也想吃东西了,他们想吃小棒饼干,数字是几,就吃几根饼干,我们快来给他们发饼干吧!

  2.教师出示饼干——“纺锤棒”,和幼儿一起操作。

  将标有“0—9”的空盒从左到右放成一排,数字卡片对应放置好。从“1”开始,手指着盒子上的数字“1”,念“1”,拿出1根“纺锤棒”,然后把“纺锤棒”轻轻放入标有“1”的空盒里。

  3.依次取相应数量的“纺锤棒”放入写有数字2—9的空盒里。所有的纺锤棒正好取完。

  0 1 2 3 4 5 6 7 8 9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教师将手放入空盒子中转动,边指边说:“没有就是0”。再用手指着盒子上的数字0,说:“这是0”。教师再次将手放在标有0的空盒里转一转,边转边说:“没有就用0表示”。

  5.请幼儿说说在生活中的什么地方见到过“0”(车站站牌、挂历、电话号码等),再请幼儿寻找活动室里的“0”,如尺子、计算器等。

  (三)分组活动。

  1.第一组:玩“看数取豆豆”的游戏。一名幼儿举起0—9的数字卡片,其余幼儿根据卡片上的数字取相应数量的豆豆放入小碗中。

  2.第二组:玩“穿珠子”的游戏。幼儿根据自己抽到的数字卡片上的.数,在绳子上穿上相应数量的珠子,抽到“0”的幼儿就不用穿。

  3.第三组:操作学具“纺锤棒”,感受“0”的实际意义。

  (四)游戏活动。

  1.欣赏故事:谁的本领大(故事附后)。

  2.玩“听音乐拍手”的游戏。幼儿看教师举起的数字卡片拍手,如举“3”时,全体幼儿拍3下手,举“0”时,全体幼儿将双手握拳。

  (五)交流小结,收拾学具。

  教师用谜语来小结(谜语附后),引导幼儿收拾学具。

  活动延伸:

  1.家园共育:家长和孩子在家里可以利用空盒和小棒自制纺锤棒,并和孩子一起操作,进一步理解“0”的意义。

  2.区域活动:在区角活动中用摆小棒、买糖果等游戏,巩固对0—9数字的认识,重点让幼儿理解“0”的意义。

  资料附录:

  故事:谁的本领大

  0、1、2、3、4、5、6、7、8、9,十个数字娃娃,排着队做游戏。

  大家都说“0”表示没有,“0”没有用,都不和“0”一起玩。

  这时,大象伯伯来了,他用长鼻子卷来十根香蕉,说:“哪个数字娃娃能表示?”1—9的数字娃娃没办法,只好去找“0”。

  数字“1”和数字“0”在一起就是“10”。

  十个数字娃娃笑了,他们终于明白了:每个数字都很重要,“0”可以和其它数字娃娃手拉手做朋友,只有团结起来力量才大。

  谜语:

  一个数,不简单,

  它的样子像鸡蛋,

  它说自己是没有,

  没有它却不能算。

大班教案 篇4

  活动名称:爱心手语

  设计意图: 我们周围存在很多的弱势群体,他们需要我们大家的关爱。引导幼儿在活动中去理解关心他人,服务他人,培养幼儿的爱心、责任心;让残疾人与我们一起携手超越残缺,营造一个完美的世界。让每一个幼儿都拥有一颗热爱生活,关爱他人的爱心,是幼儿社会性发展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因此,当幼儿有了爱家人,爱老师,爱同伴这些情感时,我们更应该引导他们去关爱,去帮助生活中实际存在但又被忽视的弱势群体,从而让幼儿的爱更加广博。

  活动目标: 1、初步学习用手语关爱聋哑人,体验爱与被爱的情感交流。

  2、知道通过手的不同动作可以表达多种情感,感知他们的非言语交流和表达方式。

  活动准备: 1、电脑一台。

  2、课件(做手语的人、聋哑小女孩、舞蹈千手观音图片)

  3、音乐《感恩的心》、伴奏型《天使的翅膀》。

  4、视频舞蹈《千手观音》、大字卡、聋哑人故事。

  活动过程:

  一、游戏"猜一猜"、"捂耳朵"体验当聋哑人引入活动"猜一猜"让一个幼儿到黑板后面看字卡,然后把看到的内容用动作来表示,嘴不能说,让大家来猜。大家都捂上耳朵,教师来说一句话,看看小朋友能不能听见

  二、看手语图片提问 小朋友,今天老师要和你们一起学习一样新的本领,看,图片上的阿姨在干什么?对了,这个阿姨是在做手势,你知道这手势是做给谁看的吗?

  小结 聋哑人和我们一样也需要交流,他们听不到也说不出来,只好用手势做手语和别人交流。

  三、初步认识手语提问 你们会做手语吗?

  老师做几个手语让你们猜猜。(老师示范:你、我、他、哭、帮助、叫、什么、爱、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等等)

  四、讲述故事,有帮助聋哑人的想法教师配乐《天使的翅膀》讲述聋哑人的故事,出现小女孩的图片。

  提问 如果你遇到这个小女孩,想不想帮助她?你想怎么帮助她?可她是个聋哑人,听不到你们说的话,对了,我们可以用手语来和她交流,谁先来?

  (幼儿用自己想出的手语动作将自己的话语表达出来)小结 你们真是有爱心的好孩子,有了你们的帮助,小女孩就不会太伤心了,她得到了大家的帮助,一天天长大起来,她用心学习,终于出现在联欢晚会上。

  五、出示《千手观音》的图片,观看录像《千手观音》

  小结 她们都是聋哑人,什么都听不到,但她们却跳得这么好,她们真棒。

  她们得到了许多人的帮助才有了今天的精彩,她们要感谢大家,给大家带来了一首好听的手语歌《感恩的心》。让我们一起唱一唱,做一做。感谢天下所有的好心人。

  延伸活动:继续学习手语歌《感恩的心》,通过手语表演的学习,进一步关爱聋哑人,让幼儿的心灵更加美丽、友善。

  活动反思: 通过活动《爱心手语》的开展,让幼儿发现我们周围存在的弱势群体,他们需要我们大家的关爱。

  今天开展的.社会活动《爱心手语》中,始终交织着一条爱的情感线。手语作为一种交流的符号、工具,一直服务于爱心这根主线,运用手语认识与情感体验相结合的方式,使幼儿进一步关爱聋哑人,并逐步引导幼儿的心灵更加美丽、友善。

  在活动中,我以游戏《猜一猜》《捂耳朵》的方式导入,让幼儿去体验聋哑人的世界,同时产生进一步学习的欲望。优点之处在于我运用手语动作、讲故事、欣赏录像等形式作为教育手段,每一环节都围绕着目标展开,在活动中通过学习一些基本的手语动作,让幼儿有了与聋哑人进行沟通、交流的欲望,并进一步引导幼儿对聋哑人产生同情心和爱心。

  通过活动使幼儿知道,要正确对待残疾人,同情、照顾、关心、帮助残疾人,从身边做起,从点点滴滴做起。

  不足之处在于应该运用情景表演来让幼儿更充分的感受对待及帮助残疾人的美好情感。

【大班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教案》大班教案05-19

大班教案大班教案04-11

大班语言大班教案03-26

大班教案(精选)08-19

(经典)大班教案08-19

大班教案(精选)07-23

大班教案[经典]07-23

[经典]大班教案08-21

(精选)大班教案08-21

大班教案【经典】0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