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育文网>教学文档>教案> 中班教案

中班教案

时间:2023-10-26 08:50:35 教案 我要投稿

[优秀]中班教案9篇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中班教案9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优秀]中班教案9篇

中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在用直线和弧线作绳画的基础上,引导幼儿学习双手画直线、曲线、绕圆,尝试画出波浪、圆圈等线条,逐步提高幼儿控制手部动作的能力。

  2.启发幼儿按照自己的想像,选择不同线条和颜色给妈妈理发,表达对妈妈的感情。

  活动准备:

  1.20厘米长的中粗棉绳每人两根,棕、黄、红、橙、黑等水粉色及各色水笔,发型照片3张,镜子一面。

  2、将宣纸粘贴在铅画纸上,剪成短发、直发、卷发等不同发型轮廓,肉色、粉红色纸剪成脸型,数量均多于幼儿人数。

  活动过程:

  1、导入活动

  师:你们的妈妈有漂亮的头发吗?妈妈的头发是怎样的?

  幼:我妈妈的`头发是直直的、长长的,我妈妈的头发是卷起来的,我妈妈的头发前面是直的,旁边是卷的……

  师:你们妈妈的头发有没有染过颜色?

  幼:染过。有红头发,有黄头发,还有的头发有点儿黑有点儿黄……

  师:妈妈是在那里把头发理的这么漂亮的?是谁给妈妈理的发呢?

  幼:在理发店,在美发厅,是理发师给妈妈理的。

  2 、欣赏、演示

  师:有位妈妈来理发,理发师拿出3张照片请妈妈挑选发型。你们来看一看,比一比,哪张是长发,哪张是短发,哪张是直发,哪张是卷发。(幼儿可跟着老师作图空练习)

  师:照片上的妈妈有没有染过发呢?

  幼:有的没染过,有的染了一点棕色,有的染了许多颜色。

  师:我们也来试试给妈妈理发,(出示3种以画好头发的发型轮廓纸)请绳宝宝来帮忙.理个什么样式呢?

  幼:可以弯弯曲曲,可以有点弯有点直,可以卷起来……

  教师按幼儿的提议和幼儿共同尝试用黑色水粉色理发,重点演示卷发:绳宝宝喝喝水(沾黑色水粉色),在纸上转着圈子躺下来(画卷发).

  师:让我再理的快一些(双手同时理发).

  幼:(鼓掌)这是高级理发师.

  师:理完发要不要染头发?(用幼儿挑的水粉色来做染发演示)

  3 、幼儿尝试操作

  幼儿任意挑选各种形状的发型轮廓纸,用绳子沾上黑色水粉色给妈妈理发。教师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和表现,允许幼儿按自己的能力选择用绳子的方法。

  师:你给妈妈理的什么样式的头发?有点像什么?

  幼:像波浪。

  师:(向大家介绍)这是大波浪式,你们会不会理个小波浪?

  师:你理的是什么样式?

  幼:这是花朵式,这是小鸟式.

  师:这里有几位高级理发师,请你们介绍一下怎样理得又快又好。

  幼:我是用两个手一起画的,我是把两根绳子并在一起画的......

  幼儿自选颜色给妈妈染发。

  师:(拿出一面镜子)我们让妈妈照照镜子,看看头发理得满不满意。幼儿完成的作品放在桌子上,引导幼儿用照镜子的方式欣赏作品。

  师:妈妈对自己的头发非常满意,她准备化好妆带宝宝出去玩。(出示画好五官的脸型纸,粘贴在示范的发型纸上)

  幼儿自选各色脸型纸和彩色水笔为妈妈化妆,教师随机指导鼓励幼儿大胆尝试.幼儿把画好的脸型纸贴在自己画的发型纸上。

  4、延伸活动:

  将作品布置在活动室里,幼儿向妈妈介绍并请妈妈参与评议。

中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在情境游戏中学习并正确使用量词。

  2、通过情境调动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活动准备:

  1、展示柜上摆有四个瓶子、五顶帽子、三双袜子、实物桌子一张、椅子两把

  2、 相应的图及字卡及头饰数个

  活动过程:

  一、 创设情境,感受儿歌内容

  1、师扮小兔子:我是小兔子,要开小铺子,欢迎大家光临。我的铺子里有许多货物,看一看都有什么?(引导幼儿初步了解儿歌内容)

  2、小鸭子(教师扮演)上来买东西,依次说出想买的东西,如说错量词,可停下来引导幼儿纠正。

  3、让幼儿想一想都有什么东西被买走了,并随着幼儿的发言出示图片。

  二、感受儿歌并运用量词。

  1、按顺序看图与字卡,朗诵儿歌,帮幼儿理解“张、把、双、个、顶”是量词。

  2、重新布置展示柜,请幼儿参与。

  “货物都卖完了,我还要进一些货。”引导幼儿观察都有哪些货物,鼓励幼儿正确运用量词来买货物。

  三、全休幼儿都参与活动。

  1、“我的.生意真是太好了。我还要开几家分店。请大家来做售货员。”(提醒幼儿注意售货员要有礼貌,别人说对量词才能把东西卖给他。)

  2、幼儿自主游戏,鼓励幼儿正确使用量词。

  附儿歌:

  小兔子,开铺子,

  一张小桌子,

  两把小椅子,

  三双小袜子,

  四个小瓶子,

  五顶小帽子。

  小兔子的东西卖完了,

  明天再来开铺子。

中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体验大胆想象,“如果我能飞”的乐趣。

  2.理解诗歌内容,尝试进行仿编诗歌。

  活动准备:

  ppt课件、“美丽的翅膀”若干。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师:小朋友,在我们的生活中,你发现了有什么会飞呀?(鼓励幼儿说一说:小鸟、飞机、蜻蜓、蝴蝶……)你们知道它们为什么能飞行吗?(引导幼儿说一说)如果你有一双翅膀也能飞翔,你最想做什么?

  2.请幼儿闭上眼睛想象飞行的乐趣。(教师引导:“飞呀飞,我们飞到哪里了?”)3.师:猜一猜,你能飞到哪里去呢?你最想做什么?

  二、理解诗歌内容,有感情的朗诵诗歌出示ppt 课件

  幼儿观看ppt,引导幼儿边看图边说一说,“我”都飞到了哪里?变成了什么?

  1.师:小朋友,如果你能飞,也飞到了蓝天上,你最想变成什么?(引导幼儿说一说)

  2.用同样的方法引导幼儿想象:如果自己也飞到大海上,飞到森林里,最想变成什么?

  3.小结:哦,原来想象是这么神奇,我们想飞到哪里,就能飞到哪里,想变成什么就能变成什么。

  4.幼儿观看ppt,幼儿有感情的朗诵诗歌。

  三、引导幼儿发散思维,启发想象,尝试仿编诗歌

  1.师:小朋友,,老师有一双美丽的.翅膀。如果我能飞,我要飞到哪里,变成什么?(幼儿大胆表达,扩展思维)

  2.师:小朋友,你们想不想也拥有一双美丽的翅膀?老师为你们每人都准备了一双翅膀。(教师帮幼儿带上翅膀)老师相信,小朋友们长上翅膀之后,想象力一定会更加丰富了。

  3.师:请小朋友四人一组模仿飞一飞,相互交流一下自己飞到了哪里?变成了什么?

  4.播放背景音乐,幼儿展开想象,大胆尝试仿编(教师适时引导,并给予鼓励)

  四、展示仿编的诗歌

  师:长有翅膀的小朋友,你们快点飞成一对吧!谁能飞到老师的面前,告诉老师,刚才你飞到了哪里?变成了什么?老师用笔帮你记录下来。(引导幼儿展示自己)

  活动延伸:

  请小朋友拿起手中的画笔,把自己长上翅膀想到的画下来送给爸爸妈妈看。

中班教案 篇4

  一、设计意图:

  中班幼儿对周围环境中的数、量、形等现象都有了一定的兴趣。但由于数学活动比较枯燥,所以幼儿学习的积极性都不是很高,经常机械性的学习,学习不够主动。为了让幼儿能更主动的学习,更深入的掌握数的概念,我设计了《小瓢虫分家》这一带有情境性的数学游戏活动,利用了幼儿所喜欢的小昆虫―瓢虫吸引幼儿的眼球,使幼儿一开始就对活动能产生浓厚的兴趣,然后按小瓢虫身上的点数量不等的特点,让幼儿巩固对10以内数的认识,学习按数量分类。

  小瓢虫背上的点的数是变化很多的,希望通过有趣的`游戏活动,让幼儿可以在其中玩数,轻松的学习。

  二、活动目标:

  1、巩固幼儿对10以内数的认识,培养幼儿按数量分类的能力。

  2、培养幼儿对数学的兴趣。

  三、活动准备:

  1、画有4个点、5个点、5个点、7个点、8个点的纸制瓢虫若干

  2、一棵有4个点、5个点、6个点、7个点、8个点的树叶的大树

  四、活动流程:

  引起兴趣―帮助瓢虫分家―帮助瓢虫找树叶―结束游戏

  五、活动过程:

  1、今天,老师邀请了一个非常可爱的朋友来我们班里,猜猜它是谁?

  教师与幼儿共同玩手指游戏小瓢虫,引起幼儿游戏的兴趣。

  小瓢虫,小瓢虫(上下弯曲手指),

  爬来爬去的小瓢虫(四指作爬行状),

  紧紧追上大害虫(加快爬行速度),

  一口把它吃干净(停下,作吃状)。

  2、那么多小瓢虫,让我们来找个小瓢虫做朋友吧。(每个幼儿领养一个小瓢虫)。

  我们一起来看看我们可爱的小瓢虫朋友们,看看他们有什么不同吗?引导幼儿数数瓢虫上有几个点,用这个方法来确定是几星瓢虫。

  (1)小瓢虫都有自己的名字,看!它身上有几点就是几星瓢虫了!

  (2)请你数一数你的瓢虫宝宝背上有几点?你是怎样数的?(小结:可以从上数到下或者从左数到右)

  (3)你的朋友是四星瓢虫的站出来,请幼儿帮助检查。

  (4)你的朋友是五星瓢虫的站出来,请幼儿帮助检查。

  (5)你的朋友是六星瓢虫的站出来,请幼儿帮助检查。

  (6)你的朋友是七星瓢虫的站出来,请幼儿帮助检查。

  (7)你的朋友是八星瓢虫的站出来,请幼儿帮助检查。

  3、小瓢虫刚和我说,他们很希望小朋友帮他们一个忙,他们最近造了5幢漂亮的房子,可是就5幢房子,却有那么多小瓢虫,这可怎么办呢?(引导幼儿能说出按瓢虫背上点的多少进行分类)

  请幼儿帮助小瓢虫分家。

  4、小瓢虫开心极了,有了自己的家,他们还希望请小朋友能帮它们找到它们自己的小树叶(请幼儿找到相应的有相同点数的树叶,并将瓢虫放到相应的数字树叶上)

  5、让我们和可爱的小瓢虫一起去玩吧!

中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熟悉歌曲旋律,尝试用身体动作表现歌曲的内容。

  2、通过游戏让幼儿对茶壶产生兴趣。

  3、在学习歌曲的过程中,体验与同伴合作的快乐。

  4、体验歌曲中的欢快情绪。

  5、借助小图谱记忆歌词,学唱歌曲。

  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

  1、师:小朋友们有没有玩过木头人的游戏?

  2、师:木头人游戏的儿歌是怎么念的?

  3、老师念儿歌,幼儿一起玩木头人的游戏。

  4、请幼儿一起念儿歌,师幼一起游戏。(教师摆出小茶壶的造型)

  5、提问:老师的造型像什么?

  二、基本部分。

  1、教师出示小茶壶的图片。提问:老师摆的像不像?

  2、一起认识茶壶的壶身、把手、嘴。

  3、看一看老师这个茶壶的壶身、把手、嘴在哪里。

  4、教师扮演小茶壶做自我介绍。(我是小小茶壶矮又胖,这是我的把手这是我的嘴,当我灌满开水我就喊,提起我,倒杯水)

  5、小茶壶的介绍好听吗?你们也来学一学好吗?(师幼一起跟着图谱介绍)

  6、小茶壶还想为它的介绍加一些动作,你们帮帮它好吗?

  7、提问:“我是小小茶壶矮又胖”怎么用动作表示?……

  8、小茶壶要倒水了,杯子在哪里呢?谁想做杯子来接小茶壶的水?

  9、幼儿两两一组,念到倒杯水时,一个幼儿表演杯子接水。

  10、我们一起来扮小茶壶,边念儿歌边表演好吗?

  11、我们小茶壶表演的都很棒,老师奖励你们听一段音乐!(播放旋律)

  12、好听吗?小茶壶也觉得很好听,它很开心!它要唱歌给小朋友听哦!(教师范唱)

  13、你们会不会唱小茶壶的这首歌?(师幼一起唱)

  14、有没有能干的`小茶壶能边表演边唱呢?(请个别幼儿上台表演)

  15、我们加上刚刚的动作,一起来表演好不好?(师幼一起边表演边唱)

  16、教师出示不同茶壶的图片。

  17、刚刚我们扮演的都是一样的小茶壶,老师还带来了其他不一样的小茶壶,你们来表演看看好不好?

  三、结束部分。

  1、我们今天跟着小茶壶学唱了一首歌,你们来猜猜看小茶壶的这首歌叫什么?

  2、真棒!我们一起再来表演一次吧!

  3、小茶壶的水烧开了,我们去给其他小朋友倒水好不好?

  活动反思:

  通过本次活动孩子们基本都能大声的唱出歌曲,在创编活动的过程中,我发现有的孩子会表现,有的敢表现,有的想表现,他们大多都能积极参与到创编活动中孩子们所想的,所表现出来的是我没有想到的。所以本次活动是基本完成了预设的目标。当然本次活动也存在不足,在教学过程中没有把握好重点难点的时间分配,由于在理解歌词歌词这一环节中错将创编动作设为重点,占用了大量的时间,以至于后面的学唱歌曲这一重要环节又没有足够的时间,显得有些仓促和先宾夺主,而且在创编歌词的同时,孩子们都那么积极的参与了,就应该让他们把自编的歌词在集中大胆的表现出来,达到真正“创编歌词”的目的。

中班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学习用数字、符号记录种子排列的结果。

  2、感知物体的大小与排列长短的关系。

  活动准备:让每名幼儿准备如下材料:一盘种子(蚕豆、瓜子、松子各八颗)、排列卡两张(一张画有三条一样长的线段,一张没有线)、记录单、笔。

  活动过程:

  一、种子分类。

  1、请幼儿将蚕豆、瓜子和松子分类,感知并交流每种种子的数量。

  2、在一张纸上要同时记录三种种子的`数量,怎样才能记清楚?。

  3、请幼儿用自己的方式记录并交流。

  二、种子排队。

  1、请幼儿将三种不同的种子在排列卡上排排队,要求一个挨着一个排列整齐。

  2、请幼儿讲述排列结果。

  3、讨论:为什么蚕豆排的最长,松子排的最短呢?。

  4、记录排列的结果。

  三、猜测并实践。

  1、幼儿人手一张纸,纸上画有间隔数厘米的三条平行线,三条线的起点与终点一致。请幼儿猜测:把三种种子分别放在线上一个挨一个地排队(都从起点开始排),哪一种种子的队伍最长?哪一种种子的队伍最短?为什么?

  2、请幼儿自己尝试。

  3、交流自己的发现并说出原因,感受物体的大小与“队伍” 长短的关系。

中班教案 篇7

  活动目的:

  1、引导幼儿按一定的规律排序。

  2、发展幼儿观察、推理能力。

  3、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兴趣。

  活动重点:

  引导幼儿发现规律、掌握规律,学习按规律排序。

  活动难点:

  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兴趣。

  活动准备:

  1、教学课件。

  2、颜色、大小不同的气球若干。

  3、彩条等各种材料若干。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利用各种材料进行有规律的布置环境,引起幼儿的兴趣,引导幼儿观察。

  对幼儿进行提问:彩条气球是怎样排列的?

  小结:气球的排列有两种规律,一种是按颜色,另一种是按大小。

  二、基本部分。

  1、出示课件。

  (1)通过乖乖熊去智慧宫,引起幼儿学习按规律排列的兴趣。

  (2)鱼缸中有按规律排列的颜色不同的.小鱼,通过提问哪只小鱼站错队?激发幼儿认真仔细观察的兴趣,积极找出站错队的小鱼,从而让幼儿认识物体可以按颜色有规律的排列。

  (3)墙上的小红花被气球挡住了,被挡住的小红花是什么样子的?让幼儿认识物体既可以按颜色来有规律的排列,又可以按数量有规律的排列。

  (4)小老鼠面前的箱子里装的是什么水果?培养孩子的推理能力,从易到难,步步深入。

  (5)小老鼠面前的箱子里装的是什么水果?同样的提问,内容难度加深一步,相同的颜色,数量也相同,让幼儿推理认识。

  (6)小老鼠面前的箱子里装的是什么水果?难度进一步加深,相同的颜色,数量递增,让幼儿推理认识。

  2、教师小结。

  课件内容:我们认识到,物体可以按颜色来有规律的排列,也可以按大小、数量,还可以既有颜色又有数量的有规律排列。

  3、游戏:组织幼儿按规律排队。

  目的:

  (1)动静交替。

  (2)巩固复习按规律排序。

  (3)激发幼儿按规律排序的兴趣。

  玩法:一男孩一女孩站队,两男孩两女孩站队。

  4、幼儿操作:以月亮姐姐引出操作内容,月亮姐姐要去参加舞会,让小朋友打扮一下月亮姐姐,幼儿按照自己的意愿,利用老师准备的材料,有规律的帮月亮姐姐做项链做手链。

  通过客串月亮姐姐,激发了幼儿动手操作的兴趣。

  三、结束部分。

  1、小结幼儿操作结果,分别让幼儿说出自己是按什么规律帮月亮姐姐做的。

  2、伴随着轻快的音乐,老师与幼儿一同参加舞会。

中班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提高安全意识,学习溺水安全的有关知识,在学习中增强与同学的合作交流意识。

  2、初步了解溺水安全的有关内容,要求每一个幼儿都要提高安全意识。

  3、自己能改变生活中不遵守溺水安全的不良习惯,提高对生活中违反安全原则的行为的辨别能力。

  4、培养幼儿动脑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5、知道危险来临时如何保护自己,如何逃生。

  活动准备

  事先了解有关溺水安全的有关内容、课件

  活动过程

  1、谈话导入师:小朋友,现在是什么季节?什么季节我们可以穿短袖、短裤了?

  师:天气渐渐变得很热了,你们热了怎么办?可是有些小朋友因为热就悄悄的去河里、池塘里洗澡,你们想知道他们去洗澡发生了什么事吗?告诉你们,有几个小孩下河洗澡被淹死了,他们再也见不到自己的爸爸妈妈了。老师很伤心,他们的爸爸妈妈也很伤心。(出示课件)

  2、防溺水教育师:小朋友们,我们怎样使自己不会发生溺水事故呢?

  教师向幼儿讲几点防溺水的知识要点。

  (1)教育幼儿周末、节假日、寒暑假严禁到江河、池塘、无盖的水井边等处戏水、游泳。

  (2)教育幼儿在来园、离园的途中千万勿去玩水,下江游泳。

  (3)我们是幼儿园的小朋友,很多小朋友都不会游泳,如果发现有幼儿不慎掉进江河、水库、水井里等,我们不能擅自下水营救,应大声呼唤成年人前来相助或拨打“110”。

  3、说说日常生活中应该怎样防范溺水事故的'发生?

  4、小结通过这个活动,你懂得了什么?

  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幸福快乐掌握在自己的手里,希望小朋友们通过这次活动学会珍惜生命,养成自觉遵守溺水安全原则的好习惯。

  教学反思:

  为一名小班的教师,班上的孩子年龄幼小,缺乏保护自己的能力,老师就要将工作做到最细微处。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要多学习,积累,调整。我想,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我们一定会有越来越多的好方法,那时,幼儿的安全问题不会再成为困扰我们的一个难题。

中班教案 篇9

  活动目标

  1、知道不同的蔬菜有不同的生长方式。

  2、按照蔬菜的食用部分,对蔬菜进行简单非分类。

  3、培养幼儿的合作能力和记录能力。

  活动准备

  1、课件—蔬菜

  2、蔬菜分类统计表每组一张。

  活动过程

  一、蔬菜从哪里来?

  1、教师提出问题:我们吃的蔬菜是从哪里来的?

  2、幼儿讨论

  (从超市买来的,从菜市场买来的,从很远的地方运来的,从地里种出来的。)

  二、蔬菜是怎样长出来的'?

  1、教师出示常见的具有代表性的几种蔬菜

  西红柿、白菜、土豆、藕请小朋友辨别一下是哪种蔬菜,并找出我们吃的部分。

  2、演示蔬菜课件

  帮助幼儿理解不同的蔬菜有不同的生长方式。

  (有的长在土里;有的长在水里;有的吃地上的茎叶;有的吃底下的茎)

  三、蔬菜分类。

  1、出示多种整株蔬菜,请幼儿根据我们吃的部分进行分类。

  (叶菜类、瓜果类、根茎类)

  2、幼儿分组讨论确定记录的方法,完成常见蔬菜分类统计表。

  种类蔬菜名称

  菜叶类

  瓜果类

  根茎类

【中班教案】相关文章:

中班教案教案04-15

教案中班教案02-23

中班教案02-11

中班教案[精选]07-25

(经典)中班教案07-25

中班教案[经典]07-24

中班的教案04-06

(精选)中班教案09-25

(经典)中班教案07-20

中班教案(经典)0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