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育文网>教学文档>教案> 语文教案

语文教案

时间:2023-10-13 09:26:55 教案 我要投稿

实用的语文教案【合集9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时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语文教案9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实用的语文教案【合集9篇】

语文教案 篇1

  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小彼得的可爱和母爱的伟大。

  2.能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读了这篇课文的想法和感受。

  3.认识11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

  教学难、重点: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小彼得的可爱和母爱的伟大。

  2.联系生活实际谈谈自己的感想。

  教学准备:投影片。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流程:

  一、谈话导课,板书问题。

  二、读书指导。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子音,读通读顺。

  2.指名读文,正音,检查读顺情况。

  3.学生互相说说读完课文后大致的感受。

  三、默读课文,合作探究。

  1. 抓住重点,引导学生合作学习。

  互相讨论对小彼得和母亲的理解。

  2. 体验角色,引导学生互相讨论。

  体会小彼得的内心世界。

  3. 练习有感情地朗读最后一个自然段,体会情感。

  4. 适当扩展:

  妈妈的帐单是可以用金钱来兑换的.吗?

  将来你怎样换妈妈的帐单?

  板书设计: 小彼得给妈妈开了一份帐单 报酬 高兴

  妈妈给小彼得开了一份帐单 羞愧 无私

  第二课时

  日 期:

  教学流程:

  一、积累内化。

  1. 完成课后“练”的内容

  2. 独立完成“字选词语”。

  3. 背诵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二、迁移练习。

  1、读生字卡片,认识文后11个生字。

  2、指导写字。

  3、实践活动。

  三、作业

  写一篇日记(结合课文)

  教学反思:

语文教案 篇2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交流资料

  1.提问:同学们,现在是什么季节?(春季)对,春姐姐来了,她给我们带来了最美的礼物,那就是美妙的春雨。(出示春雨的课件)看,这就是春雨,听,这就是春雨的声音,滴滴滴,多么动听啊!

  2.揭示课题:春天的小雨滴滴滴(齐读课题)

  读了课题,你想到了什么?(学生自由回答)能把你课下搜集到的赞美春雨的图片或名句,与大家分享一下吗?(引导学生交流)

  【设计意图】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从学生最喜欢的春天入手,自然地引出春雨这个话题。充分体现语文无处不在的教学理念,将课堂教学延伸到课外,让学生搜集关于春雨的资料,汇报交流,初步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提高文化品味和审美情趣。

  二、 初读课文 整体感知

  1.(出示课件)范读课文,要求学生注意听清生字的读音。

  2.让学生自由读文,画出生字和自然段,看清字形,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指导学生正确朗读课文,指名分段读文,学生评议读书情况。

  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设计意图】 整体感知课文内容,让学生感受课文的语言和节奏,在互相评价中共同发展。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边听边思考,正确评价他人。

  三、学习生字 交流方法

  1.出示生字卡片,检查并纠正生字读音。

  2.提问:你是怎样认识这些字的?还有哪些字不认识或者认识起来有困难?指导学生说出识字方法,互相交流。

  3.组词。注意引导学生区别形近字或同音字,如“篷”和“蓬”、“啼”和“蹄”等。(可出示课件帮助学生记忆)

  【设计意图】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注重教给识字方法,力求识用结合。

  四、引导质疑 梳理问题

  引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文,边读边思考,提出有思考价值的问题,如课文题目上用“滴”字为什么不用“嘀”?为什么说“整片树木仿佛成了一座音乐厅”?等等。教师归纳、整理,梳理出重点问题,有针对性地教学。

  【设计意图】《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爱因斯坦也曾经说过:“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让学生学会质疑,主动质疑,既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一个有效途径,又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重要方法。

  五、观察字形 指导书写

  1.出示要求写的13个字,指名读。

  2.观察:在写这些字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如:滑、敲、播等字的笔顺和与其它形近字的区别)

  3.师范写比较难写的字,学生练写,每个字写三个。

  【设计意图】练字贵在精,而不在多。既要有数量上的要求,更要有质量上的`要求。教师要详细指导写字的基本笔画、笔顺规则,要求每一个字、每一个笔画都要尽量写好。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营造氛围

  同学们,你们听到过春雨的歌声吗?你能学一下春雨的声音吗?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本册教材的第一篇课文—--《春天的小雨滴滴滴》。(板书课题)就让浓浓的春意吹进我们的教室,就让我们一起聆听春天的小雨给我们带来的美妙的歌声吧!(学生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语文新课标》指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新课开始,通过春雨的声音引入话题,创设一定的情境,让学生融入其中,使学生的思维处于一种亢奋状态而积极地参与到语文学习中。

  二、探讨交流 理解感悟

  这场雨已经下了很久了,我们和作者一起沐浴在春雨中去走一走,听一听,看一看吧!同学们小声读一读课文,说说春雨美吗?美在哪里?可以边读边想边画,然后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交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思考,自读自悟,在讨论交流中发表自己的见解。)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有目的地读书,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边读书边思考,学会自主学习,学会交流,学会合作,学会探究。教学中应该始终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教师充分发挥主导作用。

语文教案 篇3

  设计理念

  积极创设情景,多种教法和学法相辅相成,有机结合,在宽松的环境中合作探究。以学生的主体活动作为教学活动的中心,以情感为基础,以“读”的训练为主线,让学生自主发展,主动探究。

  课前搜集有关资料,拓宽了语文学习的内容、形式和渠道,培养了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及语文实践能力。

  教学目标

  1 能用喜欢的方法认识12个生字,并能正确书写8个字,学习运用积累过的词语。

  2 能在正确、流利的朗读中体会朱德总司令的品质和特点。

  3 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热情,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阅读。

  教学重点

  1 引导学生随文识字,认识本课12个生字,会写8个字。

  2 引导学生自读课文,了解朱总司令的故事,激发学生产生热爱总司令的思想情感。

  教学准备

  教师;本课的生字、生词卡片,课文插图,课文朗读录音带。

  学生:搜集朱德总司令的故事、生平,搜集延安大生产运动的有关资料。

  教学时间

  建议本课用1~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1.播放乐曲《南泥湾》

  2.谈话:

  小朋友们,会唱这首歌吗?在我们中国革命史上,曾发生过一件举世闻名的历史事件,这就是延安大生产运动,朱德总司令亲自参加了这次运动。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课文《编箩筐》。

  3 资料交流。

  引导学生交流,汇报课前搜集的有关资料,要说清楚自己搜集了什么资料。

  二、合作探究,理解感悟

  1 复习学习方法。

  (1)学生回顾,汇报。

  (2)教师总结,并用课件出示学习方法

  读: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记:自由读文,勾画生字,同桌互相交流识记方法。

  议:交流生字学习情况。说说你用什么好方法记住了哪些生字。

  疑:提出小组讨论后仍不能解决的问题,共同探讨。

  诵:声情并茂地朗读课文。

  2 学生分小组学习课文(可自由组合)。

  3 用自己喜爱的方式在小组内汇报各自的学习成果。

  4 全班交流,通过学习以及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你们有哪些收获?(可以汇报自己学会的生字、生词,可以介绍自己记字的方法,可以汇报自己的朗读情况,可以汇报自己对课文的初读感悟……)

  5 学生提出小组讨论后仍不能解决的问题。

  6 老师重点引导学习(小黑板出示句子):

  a 伯伯、叔叔、阿姨,有的种地,有的纺纱,都忙着生产。

  (1)观看《东方红》片段,初步感受大生产运动热火朝天的场面。

  (2)齐读,指导读好这句子,勾画句式。

  (3)句式练习:有的……有的……

  (4)多种形式练习朗读。

  b 课件出示第三段。

  (1)指导分角色朗读。

  (2)自由读,指导读。

  (3)讨论:总司令是以什么样语气说这段话的?从对话中你感受到总司令是怎样一个人?

  (4)交流。

  (5)再分角色朗读。

  三、情感升华,课后延伸

  1.再次欣赏电影《东方红》片段,进一步感受大生产运动热火朝天的场面。情感进一步升华。

  2.朱德总司令平易近人、热爱劳动的优秀品质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他一生的故事太多太多,请大家课后进一步查阅有关资料,更深入地了解和学习朱德总司令的崇高品德。

  四、比赛写字,评选小小书法家

  1.自己观察田字格的字,描红。

  2.向同学推荐自己写得最好的字,说说推荐的理由。

  3.同桌互评,及时鼓励。

  4.评选小小书法家。

  五、作业超市、实现拓展

  1 抄写文中自己喜欢的词句。

  2 把课文的故事讲给家人听。

  附:板书设计

  编箩筐

  平易近人 热爱劳动

  我们 学

  总司令 教

语文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学习片段刻画方法,并将各个片段进行组合连缀成篇。掌握片段组合的方法。

  2.能力目标:培养口语交际能力,做到有条理,有中心的说话。培养文字表达能力。

  二.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学习片段刻画方法,并将各个片段进行组合连缀成篇。

  2.教学难点:掌握片段组合的方法。

  三.课时安排:一小时

  【教学设计】

  作文是学生思想水平和文字表达能力的具体体现,它是学生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是学生人格理想的集中反映,它蕴藏着学生的真实情感。在作文教学中应先帮学生建立情感系统,唤起学生对自己某种生活的回忆,激起相应的情感体验,使之产生不吐不快的强烈冲动。赞可夫说:“只有在学生情绪高涨,不断要求向上,想把自己独有的想法表达出来的气氛下,才能出使儿童的作文产生那些丰富多彩的思想、感情和词语。”在教学中,教师应创设相关的情境、选取相关的话题,让学生在宽松的氛围中抒发自己的心声,表达真实的思想,真正做到“我手写我心”。

  作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指导学生掌握相关的写作方法,学会相关的表达技巧,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当学生的情感被有效激发起来后,教师应因势利导,指导学生掌握一定的写作技法,使学生有所收获。

  【教学过程】

  一、课堂导入

  师:进入初二后同学们有什么感受?学生纷纷谈自己的感受,感觉好象越来越紧张忙碌。

  师:假如你要与一位美国中学生通信,你将如何表现这紧张忙碌的一天呢?是不是要把整个一天的生活全部写出来呢?学生表示可以选取一天中早晨、中午、晚上三个片段加以表现。如紧张的早晨、忙碌的中午、疲倦的晚上。

  教师继续引导:像紧张的早晨你是不是一定要把整个早晨全写出来呢?学生表示可只进行片段的刻画,表现出早晨上学的紧张。

  教师引出课题:片段组合出佳篇。明确片段组合的含义。所谓片段组合就是根据文章的中心通过一定的角度选取几个相关的片段进行刻画表现。并举柯达广告的例子使学生对片段组合有更深的感性认识。

  进行片段选取的练习。教师:我国神六飞船载人飞行圆满成功。假如让你用片段组合的.方法表现整个神六载人飞行,你选取哪几个片段?学生表示可选取“发射----巡天----返回”这三个片段进行刻画。

  二、明确片段组合写法的要领

  教师:我们同学感觉到初二生活的紧张忙碌,那么我们看看高三的师兄师姐们对高三生活又什么感受。出示例文《生活写真》。学生仔细阅读例文。

  教师:作者对高三生活有什么感受?他是如何来表现的?(引导学生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学习作者截取片段的方法。)

  学生:作者觉得高三生活既紧张忙碌又有价值和意义。截取了三幅片段进行描绘加以表现。

  教师:在第一幅片段中作者是如何表现早晨的紧张呢?(引导学生学习片段刻画的方法。)

  学生:作者选取上学这个片段进行细致的刻画。

  教师:三幅片段的顺序能否调换?(引导学生意识到片段的组合应按一定的顺序进行。)

  学生:文章是按时间顺序来写的。

  教师:片段与片段之间我们可以通过什么方法来衔接呢?(请学生注意片段之间的衔接、过渡)

  学生:文章是通过用镜头一、镜头二的方式进行。

  教师进一步引导:除此以外还可以采用什么方法进行衔接?

  学生:可采用小标题的形式进行。

  教师引导学生归纳片段组合式作文的要点。教师:片段组合作文写作的几个关键,同学们能看得出来吗?

  学生:

  1、先要确定好文章的中心;

  2、要围绕中心通过一定的角度选取片段;

  3、要对片段进行细致的刻画;

  4、片段的安排要注意顺序和衔接。

  三、进行作文练习

  教师:我们平时的生活是紧张、忙碌的,但如果我们用心灵去感受、去体验,我们会发现在紧张忙碌的同时,爱也在我身边。请同学们想想看,在我们身边有哪些爱?

  学生:有父母的爱、老师的爱、朋友的爱等。我们沐浴在爱的阳光中成长。

  教师:对于父母的爱、老师的爱、朋友的爱分别可以选取哪些片段来表现。学生进行思考、交流。

  引导学生自选一个角度进行片段刻画训练。学生当场作文。请部分学生进行全班交流,教师进行点评。

  四、学习片段对比组合

  师引导:刚才我们选取的片段都是同一角度类型的,有时我们将两个不同情况的片段放在一起会很有意思。比如说,同学们现在最怕什么?

  学生:最怕考试。

  教师:是的,“分分分,学生的命根”,为什么这么说?

  学生:考得不好……考得好…

  请同学分别想象考得好时和考得不好时的结果场景,进行口头作文训练。

  教师:通过这两个截然不同的场景刻画,可见分数对我们同学是多么的重要。难怪说“分分分,学生的命根”。

  五、小结

  教师:本节课我们重点学习了片段组合式文章的写法,生活有如一个万花筒,五彩斑斓。如果我们能学会裁剪生活,经常将生活的一个个片段放在一起来比较、把玩,我们会对生活有更深的领悟,同时我们会发现同一个片段与不同的片段放在一起会截然不同的效果,它是多么的有趣。从某种意义上说,写作是一件快乐的事情,好玩的事情。希望同学们能早日领悟到生活的真谛,体会到写作的乐趣。

  【教学反思】

  从课上学生的反应和课后听课教师的评价来看,本节课教学目标基本实现,较为成功。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在本节课中注意从学生的日常生活感受入手,选取话题,注意了对学生写作动机的激发。由于话题贴近学生的生活,容易激发起学生表达的欲望,使学生有话可讲,能以积极的态度投入到写作训练之中去。

  2、教学的主题鲜明,层次清晰,做到了“一课一得”。在本节课上紧紧围绕“如何进行片段组合”这个中心逐层深入,使学生基本掌握了片段组合式作文的写法要点。

  3、范文引路,讲练结合。在本节课上注重以范文引路,对范文进行深入分析,使学生对写法要点有了感性的认识,在训练时有了“描红”的底子。在此基础上,及时进行片段训练,使学生的写作能力得到提高。

  反思本节课,还存在着以下的不足之处:

  1、在课堂上,对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还不够充分。当学生在进行作文交流后,仅是教师进行了点评,还可让学生发表意见,进行评点,使得训练的效果得到进一步深化。

  2、教师的追问意识不够强烈。当学生进行了片段的截取之后,教师没有进一步追问一句“为何选取这个镜头”,没有进一步引导学生的思维向纵深发展。

语文教案 篇5

  1、感受燕子的活泼可爱和光彩夺目的春天的景色,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2、学会按一定的顺序、抓住特点观察事物的方法。

  3、学会本科生字、新词,运用图文集合的方法,抓住重点词、句、段理解课文内容。

  4、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抓住重点词、句、段,体会燕子的可爱和生机勃勃的春天的景色。教学难点:理解最后一句话的意思。

  教具学具:教学挂图、字词卡片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默读“导读”部分,了解本组教材的内容和要求。

  二、指导学生看图

  1、出示“燕子”图让学生说说燕子的形状。

  2、出示插图,看图并引导叙述图意。

  ①按由近到远的顺序观察春天的景色。

  ②观察近处空中的燕子。

  ③观察远处落在电线上的燕子。

  四、检查预习:

  1、默读课文,说说燕子是什么样子的,燕子飞行时有什么特点。

  2、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五、图文结合理解课文内容

  1、理解第一自然段

  (1)、默读思考:用不同符号分别划出描写燕子的外形特点和燕子的性情特点的句子。

  (2)、讨论解答。

  (3)、练习背诵。

  2、理解第二自然段

  (1)看图说说春天的特征

  春天的柳树有什么特点

  理解“聚拢”、“像赶集似的”,体会写法。

  想想“光彩夺目的.春天”是什么样的。

  (2)理解“生机”和最后一句话的意思。

  感情朗读,想象画面。

  练习背诵

  3、图文对照理解3-4自然段

  出示画面

  ①、理解第3自然段

  观察飞行中的燕子

  指名读第三自然段想象作者是怎样描写的。

  抓住重点词语理解句子。

  看图说说燕子飞行时的特点。

  ②、理解第4自然段

  观察落在电线上的燕子,读读第自然段。

  抓住重点词语深入理解课文“五线谱”、“音符”各指什么?理解最后一句话的意思。

  指名读比喻句,体会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③、练习背诵

  六、作业:感情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后记:

  1、学生对燕子外形描写接受较快。

  2、对课文学习感情浓厚,掌握了描写燕子外形的词语。

语文教案 篇6

  第十一课《长城》教案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朗读课文,使学生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2.学习生字,新词。

  3.交换资料,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4.了解各段主要内容,学习1、2自然段。

  教学日期: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初读课文

  1.导入:

  世界历史七个伟大奇迹中,最著名的要数中国的长城和埃及的金字塔了。我国的长城以其雄姿和壮美,深深吸引着中外游客,长城到底是什么样呢?让我们通过学习《长城》这一课,具体了解一下。(板书:长城)

  2.读文,初步了解长城的样子和作者站在长城上的联想。

  3.检查预习生字词情况:

  ( 1)嘉jiā 峪yù 屯tún 魄pò

  检查时注意让学生说出字的读音、部首,再查几画、字义和组词,这个字哪处易写错。以上诸项可做为本年级学习各课之前的预习作业,借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 2)说说以下各词的意思:

  崇山峻岭 蜿蜒盘旋 气魄 凝结

  二、学习第一自然段

  1、自然段,看看这一段写的是书中哪一幅图的内容?作者的观察点在哪里?长城的特点是什么?

  图 1 远看 气势雄伟

  (投影书上第一幅图 打出字幕:远看)

  2.看图,图中有哪些景物?书中是怎样描写的?

  起伏的.高山,依山而建的长城,远远望去,长城像在崇山峻岭之间蜿蜒盘旋的一条长龙。再加上作者后面用具体数据的说明,使我们更能想象到长城之长,山岭之险,我国古代建筑——长城的气势如此磅礴!

  出示板书:

  (此处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数据对比,我国土地广袤,幅员辽阔,东西相距 5000公里,南北跨度5500公里,从而体会长城之长。)

  三、学习第二自然段

  1.学习第二段,对照第二幅图读文,图中都有什么?给你的感觉是什么?作者是怎样观察的?

  (出示图像,由第一幅图向近景推近,转换为第二幅图)

  出示板书:

  2.指名读1、2自然段,体会作者的观察顺序和抓特点描述的特点。

  四、作业

  1.朗读1、2自然段。

  2.熟读3、4自然段。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三、四自然段,体会作者是怎样在观察时展开联想的。

  2.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总结作者的观察方法和表达的顺序。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句所表达的感情。

  教学日期:

  教学过程:

  一、回忆上节课的学习内容。

  小组讨论:说一说你体会到作者是怎样观察的,怎样表达的。讨论之后总结:

  作者观察方法:

  由远及近

  由整体到部分

  抓特点

  二、学习第三自然段。

  指名朗读第三自然段,思考:作者站在长城上想到了什么?

  长城→古代修筑长城的劳动人民。

  2.默读第二自然段,为什么作者“会很自然地想起”?作者想起了什么?把有关词语划出来。

  3.这段第三句中的“凝结”是什么意思?“才”是什么意思?

  这砖石那么重、运输的工具那么原始,环境那么险恶,我国古代劳动人民付出了多少血汗,发挥多么非凡的智慧,才建造出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万里长城。

  这里的“才”字既表达出建造长城的不容易,又饱含着对古代劳动人民的赞叹之情。

  (书:长、险、多、重、难、才、凝结)

  三、学习第四自然段。

  讨论:为什么说长城是世界历史上的“伟大的奇迹”?

  长城之长,这在世界建筑史上是没有的,

  长城修建时间之久,这在世界建筑史上是没有的,

  长城的气势雄伟、高大坚固,令世人无不赞叹,

  长城显示出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伟大智慧和力量,

  长城是在太空遨游的宇宙飞行员用肉眼能看到的地球上的为数不多的建筑物,

  长城是世界独一无二的,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四、齐读三、四自然段,指导背诵。

  五、作业: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反思:

语文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1、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认真阅读。

  2、体会作者的感情,注意揣摩文章的思路。

  3、在熟读、欣赏的基础上,达到熟背课文。

  教学重难点:

  从课文中领悟用法发展的、全面的眼光看待事物的道理,培养学生感受美,捕捉美,表达美的能力。

  教学设计:

  个性化备课:

  一、导入

  回顾第一部分内容,让学生背诵。

  二、学习第二部分

  1、作者在描写了暴风雨当时的“狂暴”情景之后,紧接着有描写了什么?和第一部分比起来,这一部分主要是写的什么?

  2、找出文中能感受到雨后黎明“美”的句子或是词语。

  3、反复朗读,思考作者是用什么顺序来描写这一部分的?(由近及远)

  4、学生交流,并读出“美”的感受。

  5、引导学生熟读成诵。

  三、学习第三部分

  1、自由读最后两个自然段,联系课文内容和生活实际,说说你的理解。

  2、引导学生体会:

  (1)昨晚的狂风暴雨似乎要毁灭一切,为什么会带来更加绚丽的早晨?仅仅是风雨洗礼之后,万物更新了吗?

  (主要是作者经历了暴风雨的考验,心态发生了变化,更深刻地感受到风雨之后的美好。)

  (2)作者在暴风雨横行时那最紧张、最难熬的`时刻,想到了雨后的美好吗?“大自然那无与伦比的和谐与美”在文中指的是什么?

  (是指的暴风雨来临之时表现出雄壮之美,暴风雨过后则表现出柔和之美;么样昨夜的暴风雨,今天的柔和之美就可能体会得不够深刻,“阳光总在风雨后”,风雨之后的阳光才显得更加灿烂。)

  3、指导学生朗读第三部分。

  4、熟读成诵。

  四、课文

  这课文通过电闪雷鸣、狂风暴雨的雨夜和笑语花香、绚丽明媚的雨后清晨的景色对比,表现了大自然的和谐之美,表达了作者对暴风雨的喜爱之情,也揭示出了一个深刻的道理:事物有阴暗又有光明,但终究会走向光明;而这阴暗和光明的对立变化,才是世界辩证和谐的美,我们应该用发展的、全面的眼光看待事物。

  五、课文拓展

  我们人生道路上是否遭遇国暴风雨?你是如何对待的?学完这课文之后,你有什么启发?

  六、课后作业

  背诵全文。

  板书设计:

  2、暴风雨

  雨夜狂风暴雨

  雨后绮丽华美

  事物有阴暗又有光明

  但终究会走向光明

语文教案 篇8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积累理解名言“我的采蜜集”,朗诵背诵《在平原,吆喝一声很快乐》。

  2、口语交际“不同的“镜子”,不同的我”,表达要有条理,语气、语调适当。

  3、习作语句通顺,内容具体,感情真挚。

  过程与方法:

  1、联系生活实际,自主交流各自对名言的理解。

  2、在朗读、想象中感悟诗歌意境。

  3、在敞开心扉的开放式的交流中发展语言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告诉学生如何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2、通过反复诵读诗歌使学生心灵得到自由与解放,感受到自然的美、朴素的美、真实的美。体会作者对家乡的热爱。

  3.引导学生虚心、冷静地听取来自个方面的声音,从客观和主观两个方面来正确、全面地了解自我,从而进一步完善自我。

  4、小笔头意在让学生说真话,写真事,抒真情,真正让学生感受到的乐趣。

  教学时间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学习“我的采蜜集”

  1、学生自渎。

  2、指生朗读。

  3、借助工具书或者结合语境理解个别词语意思,例如“自惭形秽”“妄自菲薄”。

  4、引导学生联系生活,谈谈个人的理解。

  5、交流搜集到的名人名言或者自己创作的关于激励自己或他人的话。

  6、摘抄在小本本上。

  二、读读背背

  1、教师介绍作者概况以及他的创作风格。

  2、指导学生朗读诗歌《在平原,吆喝一声很快乐》。

  3、在朗读的过程中你仿佛看到了什么?你有什么感觉?(多媒体出示青纱帐、田野录像,创造意境)

  (引导学生想象画面,畅谈感受。)

  5、有感情的朗读诗歌。

  6、幻灯片出示姚振函的《乡村小学》和《扁豆角》,朗读。

  三、口语交际

  1、导入:我们每个人对自己的认识实际上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自己对自己的认识和了解,二是他人对自己的认识和。在听取别人对自己的时,有时会出现他人与自己的看法不一致的情况,这是也许你会产生不愉快的感觉。此时,你必须冷静思考他人的看法是否准确,如果你能认真对待别人对你的,你就能更全面、更正确地认识自我、了解自我、及时调整自我,那么今后的进步就会更大。

  2、小组交流:全方位地向大家介绍自己是个怎样的人,包括个人的性格、脾气、爱好、优缺点等。组员进行。

  3、全班交流:请典型同学发言,班内其他同学和老师对他进行。

  4、思考表达:

  当你发现自己对自己的看法与父母、老师、同学及其他熟悉自己的人看法不一致时,你有什么想法?你现在能全面认识自己吗?

  学生冷静思考,组织语言,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认识。

  第二课时

  “我的小笔头”

  (一)创设情境,激发表达欲望

  播放《小小少年》,让学生感同身受,使学生不自觉地回忆起生活中的点滴烦恼,激起表达的欲望。

  (二)漫谈生活中的“苦”和“乐”。

  1、小组交流,走进成长中的苦恼,彼此“支招儿”。了解学生在生活、学习等各方面的烦恼,引导学生说具体

  2、集体交流,互相支招,化解苦恼。

  (1)学生将在小组交流中解决不了的烦恼呈现出来,发挥群体的智慧,解决问题。

  (2)教师追问:“你怎么想的”,“说说你的真实感受”,“联系你的生活体验”。

  3、敞开心扉,分享快乐。

  鼓励学生把自己在生活中成功的经验和做法介绍,把自己的成功之作与。(在学生分享快乐时,教师关注学生对快乐的理解和快乐的缘由,对快乐的意义加以引导。)

  (三)我手写我心

  构思酝酿,自由,鼓励学生写己的真实感受。

  (四)集体评议,分享提高

  1、小组交流作品,评选出本组的最佳习作。

  2、小组推荐或自己举荐集体赏析、评议学生作品。

  3、教师针对本次习作中存在的共性问题加以指导。

  (五)修改习作

  结合评议、赏析过程中得到的方法,对自己的'习作进行修改,然后小组互评互改。

  姚振函简介

  振函(1940—),河北枣强人。当代乡土诗人,作家协会会员。现任河北作协第四届主席团名誉委员。主要诗集有《我唱我的主题歌》《土地和阳光》《感觉平原》《时间擦痕》等。著有诗集《土地和阳光》、《我唱我的主题歌》等。

  乡村小学

  青砖红瓦的校舍

  阳光照着低矮的墙头

  从教室后窗外面传来

  爷爷和二叔说话的声音

  那是他们在地里种棉花

  院墙外的一棵老榆树上

  榆钱已按时长出来了

  去年的鸟巢被风吹得有点歪斜

  这些都作为一种景色

  被多次写入

  和中

  师范毕业的老师

  本是村里的原住居民

  她第一次夹着备课本走进教师

  有两个学生不喊她老师

  而喊她姑姑

  放学了

  学校的钟声告诉村庄

  村庄的炊烟呼应着学校

  背书包的学生蹦跳着回家

  可爱的小狗在家门口等候,翘望

  扁豆角

  一棵棵扁豆角总是自鸣得意

  傻乎乎地生长

  别看它只占据农家的

  一个角落

  真的,农民一点也不把它当事

  他们日夜忙活

  没有工夫

  看它一眼

  扁豆角不计较这些

  一代一代

  它已习惯了被冷落

  等到秋天已过去,大地萧索

  农民从地里回到家中

  正赶上扁豆角的盛产期

  他坐在当院里安闲地吸烟

  悠然四顾

  眼睛这才亮了一下

  哦,扁豆角

语文教案 篇9

  教学目标:

  1、学会9个生字,读写“补课、褐力”等词语,理解“竭力、发誓”等词语的意思。

  2、学会运用读书记号学习课文的方法,通过理解重点句从而理解课文。

  3、能根据课后第3题的提示,给课文分段。

  4、懂得学习要专心致志,感受教师对学生关心和爱护。

  教学重点:

  抓住重点句理解课文

  教学难点:

  理解重点句的内涵

  教学准备:

  录音、课件。

  教学时间: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题

  1、读题。

  2、师:《春天的雨点》是一个发生在内蒙古草原上的故事,请大家听一听课文录音,想一想课文主要讲什么事?

  3、播放课文录音。 (示课件)

  二、交代本堂课目标:(示课件)

  1、学习生字、词语;

  2、按“发现—补课—护送”的思路把课文分为3段;

  3、用做读书记号的方法找出并读懂课文中写乌汉娜老师的句子。

  4、完成部分作业。

  三、教学生字、词语,分段

  1、 生字、词语。(示课件)

  2、 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事?

  3、讨论分段。

  四、学习课文中写课文中写乌汉娜老师的句子

  1、 师:同学们,你们在平时上课时有没有跟达丽玛类似的情况?当达丽玛走神以后,老师是怎样对待她的?你认为乌汉娜老师是怎样一个人?——(板书:关心爱护学生)下面我们分组学习先把课文读一遍,找出最能反映出乌汉娜老师关心学生的句子用“~~~~”划出,告诉组内的同学你为什么认为这是重点句。在共同讨论的基础上进行交流。

  2、分学习小组朗读、讨论、分析重点词句。

  五、汇报交流(抓住重点句进行探讨学习)

  1、组内推选一个同学朗读重点句,选一位同学做说明理由,另两位同学进行补充。(示课件)

  例:乌汉娜老师从42双眼睛里,发现了达丽玛的眼睛走了神。

  ①、找句子(我找的.句子在77页第2自然段第1行)

  ②、读句子

  ③、想句子。说一说怎样理解“走神”“发现”这说明了什么呢?

  ④、证明,说理由。从“发现”一词可以看出乌汉娜是个怎样的老师。

  指导朗读。

  2、 按照上面的学习方法分析、朗读重点句子。

  六、总结

  七、作业

  1、抄写生字

  2、完成课堂作业1、2、3

  板书设计:

  春天的雨点

  乌汉娜 →关心爱护 → 达丽玛

  发现 → 补课 → 护送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说说乌汉娜是个怎样的老师?

  2、你是怎样体会到的?

  二、感悟达丽玛的品质

  1、朗读全文。

  2、在学习小组内讨论交流:“达丽玛是个怎样的孩子?”(知错就改)

  3、用“~~~”划出最能看出达丽玛知错就改的句子进行研究、感悟、交流。

  例:①放学后,孩子们背着书包蹦蹦跳跳地回家去,达丽玛低着头走进了办公室。

  a. 从什么地方看出达丽玛知错了?

  b. 达丽玛低着头走进办公室,她心里在想些什么?

  c. 指导朗读。

  ②达丽玛望着老师亲切的面容,心里发誓:上课再也不能让心跑向大草原了。她把老师讲的每一句话都印在心里。

  a. “发誓”什么意思?

  b. 达丽玛的誓言是什么?

  c. 你从达丽玛的誓言中感悟到什么?

  d. 说说自己在什么时候发过什么誓?

  e. 指导朗读。

  ③她只听到老师沙哑的嗓音,只看到老师发干的嘴唇,哪注意到隆隆的春雷声!

  a. 句式改变,给句子个说法。

  b. 达丽玛只看见,没有看见。

  c. 从这句中感悟到什么?

  d. 指导朗读。

  三、领悟题意

  1、课题中“春天的雨点”在课文的结尾出现了几次?

  2、怎样来理解“春天的雨点”?

  3、为什么说春天的雨点会落在达丽玛的心里?

  (感受老师的爱犹如春雨一般,滋润着孩子的心里,使新一代茁壮成长)

  四、指导全文有感情地朗读

  五、小结

  六、作业

  1、熟课文。

  2、完成课后作业4、5、6题。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的教案03-21

语文的教案10-17

语文母鸡教案04-18

语文精品教案01-23

语文《离骚》的教案01-20

语文《青松》教案01-20

语文《猫》教案01-11

语文《石榴》教案02-16

语文《夏》教案01-30

语文尊严教案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