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育文网>教学文档>教案> 语文教案

语文教案

时间:2023-10-06 08:41:03 教案 我要投稿

语文教案(实用8篇)

  作为一名教师,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教案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语文教案8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语文教案(实用8篇)

语文教案 篇1

  创意说明:利用文章多层面的对比,通过反复的比较赏析,把握文章特色,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并在求同析异中提高学生的思维层次与质量。

  教学步骤:

  一、简介创作背景,激情导入新课。

  二、自由诵读,理清层次,体会作者情感。

  三、深入课文,引导比较赏析:

  1.纵向比较:

  ①文中三幅海上图景有什么变化?这对塑造海燕形象有何作用?(重点圈读三幅图中描写风云雷电的词句,把握环境逐次变化对烘托海燕形象的'作用。)

  ②随着暴风雨的逼近,海燕的表现有什么变化?文中海燕是一个怎样的形象?(寻读三幅图中描写海燕神态、声音、动作的词句,体会海燕英勇无畏、愈战愈勇的英姿。)

  2.横向比较:

  ①比较海燕与海鸥、海鸭、企鹅面对暴风雨的不同表现,挖掘海燕形象设置的典型意义。

  ②比较乌云、狂风与波浪、大海形象,进一步理解文章的主题。

  3.拓展比较:联系郑振铎的《海燕》,比较赏析两文在海燕形象的内涵、立意、写法方面的不同,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四、师生共同总结。

语文教案 篇2

  一、教学目标。

  1、会认7个生字和1个多音字,会写6个字。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在读文感悟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感受春天的美好,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二、教学重点。

  1、会认7个生字和1个多音字,会正确书写6个字。

  2、指导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出儿歌的韵律、节奏。

  3、在诵读课文的过程中,体会春天到来时大自然发生的变化,感受春天的美好。

  三、教学难点。

  1、正确书写本课的会写字。

  2、读出自己对美好春天的喜爱之情。

  四、教学准备。

  1、准备生字、词语卡片。

  2、挂图或实物投影展示文中插图。

  五、教学时数。

  2课时。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同学们,老师先请你们听一首歌,如果你会唱,也可以一同唱。(播放歌曲《春天在哪里》。)

  2、你们知道歌中唱的是哪个季节?你听到了什么?

  3、你喜欢美丽的春天吗?让我们一起来听:春天来了。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听老师配乐范读,请同学们认真听读。

  2、你们想不想把课文读正确、通顺呢?可是有生字宝宝藏在课文里呢,你们怎么办呢?

  3、请同学们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圈出生字词语,努力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4、为同学配乐自由朗读。

  5、师生、生生赛读。

  6、同桌小朋友互读,互相夸奖,互相帮助。

  (三)自主识字。

  1、(出示生字卡片)生字宝宝从课文中着急地跑出来,要和你们做朋友呢!小朋友们还认识它们吗?

  2、各种形式读:找朋友、小老师带读、开火车读、组成词语读。

  3、走进“聪明屋”自主识字活动。

  (1)从聪明屋中任意摘取生字宝宝,从字音、字形、字义三个方面和宝宝对话,说说你对宝宝的了解。

  引导学生观察田字格里的生字宝宝:看它们在字形、占格上有什么特点?

  (2)学生抄写字头,教师巡视指导。

  (四)再次读文。

  1、教师引导:这些生字宝宝又藏在课文中和我们捉迷藏呢!这一回老师看哪些小朋友已经和它们成为真正的朋友了?让我们随着动听的音乐,再美美地读读课文吧。

  2、教师配乐放画面,同学自由读文。

  (五)师生小结。

  小朋友们,这节课你们最大的收获是什么?下节课你最想学什么?

  (六)作业设计。

  1、正确书写生字。

  2、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导入新课。

  1、读字音,找朋友游戏。巩固复习。

  2、自由读课文。

  (二)自主积累。

  1、每位小朋友自己认读“我的词语库”,和词语娃娃做好朋友。

  2、摘果子找朋友,找到朋友介绍朋友的名字,比比谁的朋友多。(把词语写在果子背面,摘到果子的同学要领读正确,才能把词语朋友拿走。)

  (三)精读课文,体验感悟。

  1、自己大声读课文,边读边想一想:春天来到了哪些地方?带来了什么变化?

  2、师生对读,回答刚才的问题,体验课文内容。

  师:春天来了,春天来了。(她先来到了哪里呢?)

  生:来到了小溪边,小溪欢快地流着。

  师:春天来了,春天来了。(她又来到了哪里呢?)

  生:来到了田野上,草儿绿了,花儿开了。

  3、同桌小朋友互相对读,读中感受春天带给自然美的生机。

  4、放电脑课件,展现春天的美丽,引发学生诵读的兴趣,激发学生对春天的热爱。

  5、同学们,此时你想对春天说什么?

  6、把你的感受用读表现出来,比一比,谁最喜欢春天?(小组赛读)

  (二)拓展训练,发散想象。

  1、想一想,春天还会来到哪里?

  2、教师提示:你能这样练习说吗?

  春天来了,春天来了。来到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组合作完成,比一比哪个组完成得最好。

  4、小组汇报,反馈总结。

  (三)歌唱春天赛诗会。

  1、可以背诵课文;可以展示自己组续编的诗。也可以为诗配画面。

  2、准备3分钟。

  3、以组为单位,开展擂台赛。

  (四)总结、作业。

  可以选一项作业:

  1、和爸爸、妈妈找春天去,边看边说。

  2、背诵。

  3、为儿歌配一幅画。

  (五)板书设计

  1、春天来了

  小溪欢快地流着

  田野草绿、花开

  鸟儿的家动听的歌

  校园里欢声笑语

语文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认识“省、店”等10 个生字,会写“讲、打”等8个字。

  2、正确 流利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体会课文中老师和孩子对雪、对北京的向往之情,有强烈盼望祖国回归、实现祖国统一的愿望。

  重点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识记生字。

  教学准备:

  台湾岛图片

  第一课时

  一、谜语导入,融情入境

  1、出谜面让学生猜谜底。

  “小小白花天上栽,一夜北风花盛开,干变万化六个瓣,飘呀飘呀落下来。”(雪)

  2、学生猜出谜底后,让他们谈雪,老师提问

  ①你见过雪吧?在哪里看到的?

  ②你玩过雪吗?怎样玩?好玩吗?

  板书 : 看雪

  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读,要求不会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2、同桌互读,相互纠正字音。

  3、课件出示生字,看谁认得快,读的准。

  三、再读课文,感悟文意

  1、共同读课文,注意读通顺,读连贯。

  2、选择你喜欢的段落去读,看讲了什么。

  3、课件出示行政图,找出台湾和北京的位置。

  4、课件出示描写雪景的句子:冬天,天上飘着雪花------

  5、自读上面的'句子,说感受。

  四、分角色朗读课文

  1、组内练读。

  2、小组代表读,同学评议。

  同学们,台湾自古以来就是我们祖国的神圣领土,……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

  1、出示词语卡片,开火车读。

  2、谁能把看雪这篇课文的内容说一说。同学评议。

  二、复习生字,趣味记忆

  1、猜字谜,趣味记忆

  说谜语:一堆毛,两把火,谁在上面很暖和。

  眼睛上面一少年,勤俭节约少花钱。

  站而不立,庆而不大,街边一间房,买卖东西忙。

  四、演、议结合,感悟真情

  (二年级学生天真、活泼、好动,思维形象直观。让学生分别扮演教师、台湾学生,进行师生对话,再讨论,利于学生理解台湾小学生渴望到北京看雪的迫切心情和海峡两岸小朋友希望同欢乐的思想感情。)

  1、从哪些句子中看出台湾小朋友想到北京去看雪?用——划出读一读。

  2、教师示范读。教师有感情地朗读,当读到“很难”、“惊奇”、“深情”等词语时,语气、表情、动作要协调配合,让学生从老师的范读中感悟词意。学生模仿老师朗读。

  3、重点读。指导朗读四个问句:您看见过真的雪吗?您是在哪儿见过的?北京离这儿远吗?您什么时候能带我们到北京看看真的雪呢?

  4、大家议一议:“从他们的问句中,你知道了什么?”(通过议论,让学生明白:表达了台湾小学生渴望到北京看雪的迫切心情。)

  5、学生自由组合,两人一组。其中一人扮演老师,一人扮演台湾小学生,练习文中师生之间的对话。尽量让更多的小组有机会上台表演。

  6、教师当“导游”,学生当“游客”。师生一同站起,“游客”一边观看录像画面,一边听“导游”解说:“各位旅客,大家好,欢迎大家到北京来看雪。每年春节前后,北京常常下大雪,满天雪花飞舞,把整个北京城妆点得更加美丽。你看,地面上已铺了厚厚的雪,踩上去软绵绵的,大家说像什么?树上披上了银装,到处一片洁白。小朋友们,尽情地玩雪吧!”(此时,录像中正播放孩子们尽情玩雪的情景。)

  7、当孩子们仍沉浸在美妙雪景之中时,教师趁机说:“遗憾的是台湾的小朋友们没能来看雪,此时此刻,你们想对他们说些什么呢?”(可让学生写下来)

  三、巩固生字

  1、说说你用什么办法记住这些字。

  2、完成课后我会写。展示写的好的同学。

  四、课外实践活动

  课文搜集写期盼台湾回归的诗歌读一读。

语文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认识肴、岂、泱3个生字,会写淹、岳、粥、寝、凌、佳、肴、岂、咽、宰、泱11个生字,掌握米粥、废寝忘食、凌晨、佳肴、咽不下、宰相、泱泱、毫不介意、和衣而眠、于心不忍、清高、千载难逢、殿试等词语,能够听写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云山苍苍,江水泱殃,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2.帮助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一至三自然段。

  3.引导学生把握课文内容,了解范仲淹刻苦读书的故事,体会其以天下为己任的精神品质,领悟作者是怎样通过人物的言行来表现人物特点的。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读懂课文,了解课文内容,感悟人物的精神品质。

  教学难点:

  领悟文章是怎样通过人物的言行来表现人物特点的。

  课时安排: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出示《江上渔者》,读这首诗,你能看出什么?(作者对劳动人民的关心、同情)

  2.介绍范仲淹

  (1)读读这段话,了解了什么?

  (2)对范仲淹你们还有哪些了解?

  二、自主读书

  (一)读课文,读正确流利(学生自由读)

  (二)同组互读,检查读书情况

  (三)读课文,想想文章写了范仲淹的几件事?

  三、检查预习情况

  1.听写词语

  毫不介意 粗茶淡饭 废寝忘食 贫寒 闭门不出

  2.用上以上听写的`词语,试着说说本文的主要内容。

  3.联系文章内容解词

  出示 划 粥 割 齑

  四、再读课文,提出不懂问题

  五、布置作业

  1.读课文

  2.找有关范仲淹的故事

  第二课时

  一、导入

  出示: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1.读懂了什么?

  2.从这句话中看出作者什么?

  3.读了这句话有什么问题?

  生:(1)为什么这么说?

  (2)他是怎样先天下之忧而忧的?

  (3)他做了什么?

  二、初读课文

  (一)默读课文,全文写了范仲淹几件事?(生:读书)

  (二)试着用简练的语言概括事件。

  1.只身苦学

  2.划粥割齑

  3.闭门不出

  4.谢绝佳肴

  三、深入读书

  (一)自主默读,仔细读读课文,用笔画出范仲淹的言行(边读边批注)

  (二)讨论交流,感悟理解。

  出示:

  范仲淹两岁丧父,家境贫寒,从小读书十分刻苦。

  范仲淹两岁丧父,家境贫寒,从小读书刻苦。

  (1)对比读读懂了什么?

  (2)读到这儿,你能从文中举例说明范仲淹十分刻苦的语句吗?

  生:从累了

  生:从划粥割齑

  生:从五年未解衣

  (3)课文读到这儿,你有什么疑问吗?

  生:为什么他要这样刻苦学习。

  (4)再次深入读书寻找答案

  2.出示:

  他()说:我的志向,要么当个好大夫,要么当个好宰相。好大夫为人治病,好宰相治国为民。

  (1)读句子,想想他是怎样说的,在说前加入语气词。

  (2)练习有感情地读这句话。

  (3)从这句话中,我们又能看出范仲淹是怎样的人?

  (4)包含着对祖国的热爱,再读这句话。

  四、总结全文

  读了这篇文章,你有什么感受?

  五、积累词语

  1.用笔画出表示范仲淹学习刻苦的词语,背一背。

  2.听写练习。

  板书设计:

  16、范仲淹的故事

  爱国爱民

  闭门不出

  谢绝佳肴

  划粥割齑

  只身苦学

语文教案 篇5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2.图文结合,理解课文内容。

  3.抓住关键词句,引导学生去感悟,让学生懂得老师对学生的关心,激发崇敬老师的情感。

  教具准备

  投影片或教学挂图,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抽读生字词卡。

  2.听写词语。

  3.反馈、检查。

  4.指名分节朗读诗歌。

  二、新授

  1.教学第1节。

  (1)图上画了什么?文中是怎么写的?

  (2)指名读第1节。

  (3)读了第1节后,你知道了什么?

  (4)“浓绿”的小院是什么样的?“我们”到小院栽紫丁香的时候是怎么做的?从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5)你们能通过你的读来表现出小院葱绿的美好景象和小朋友悄悄地向老师表达着自己的心意吗?

  指名读,评议,再读,齐读。

  2.教学第2节。

  (1)自己轻声朗读第2节,边读边想:诗中的小朋友是用怎样的语气呼唤老师,对老师说话的?

  (2)从哪儿还可以感受到孩子们对老师的关心和爱护?同座位互相讨论、交流。

  (3)指导有感情朗读。

  3.教学第3、4节。

  (1)老师读第3、4节。

  (2)学生边读边展开想像:想像“绿叶儿在风里沙沙地响”是怎样的动听,假如那是小朋友的歌会唱些什么?

  想像“满树盛开的小花”是怎样的美丽?假如那是小朋友围在老师身边微笑着说话,会说些什么?

  四人一组讨论、交流。

  (3)指名说,评议。

  (4)读了两节后,你知道了什么?

  (5)那么你从哪些语句中感受到了老师对学生的.关怀,老师工作的辛劳?小朋友对老师的感谢和崇敬?

  学生相互交流,指名说。

  (6)指导有感情朗读。

  4.教学第5节。

  (1)不知不觉,天色已晚了,指名读第5节。

  (2)看图,在夜里,老师还在怎样的工作?

  想想该用怎样的语气劝老师休息?又以怎样的语气祝愿老师睡得又香又甜?

  自由说,互相评析。

  (3)指导学生读出亲切请求、真诚祝愿的语气。

  5.指导有感情朗读全诗。

  (1)自读。

  (2)指名读,配乐读。

  (3)全班齐读。

  三、指导背诵

  1.分段自己背诵。

  2.看着插图,自己背诵课文。

  3.同座位互背,纠正。

  4.指名背,会背的学生站起来一起背。

  四、

  想一想,课文为什么以“一株紫丁香”为题呢?

  五、拓展

  你还知道哪些赞美老师的诗句?

语文教案 篇6

  教学目的: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懂课文内容,理解课文最后一句话的含义,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继续练习用比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

  教学重点

  认识珍珠鸟在我的照料与呵护下发生变化的过程。

  难点:

  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课文为我们描写了可爱的小动物活泼伶俐的珍珠鸟。谁能说你了解的珍珠鸟什么样?

  二、出示自学提示,快速默读课文思考。

  1、珍珠鸟在我的照料与呵护下发生了哪些变化,分别画出我对珍珠鸟的照料与呵护与珍珠鸟的变化的语句。

  2、在组内讨论,老师巡视。

  三、全班交流

  老师提示:珍珠鸟的动作、神态及活动范围发生了哪些变化?

  1、珍珠鸟活动的范围由笼里到屋里,从桌面到我身上,落脚的地点从柜顶书架灯绳到窗框,再到书桌稿纸,甚至落在我的肩头上。它一步一步地亲近我。它的胆子越来越大,神态也越来越自在、安祥,它在我身边有着绝对的安全感,对我完全信赖了。

  2、让学生读一读自己体会深的句子,学生评读,老师作适当的指导。

  3、提问: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这句话什么意思,说说你的理解?(老师应让学生谈谈自己的理解,联系现实生活中人际间互相信赖、互相尊重、互相帮助的事例谈谈自己的感受。)

  四、总结

  说说你读了这篇课文后有什么感想?在写作上有什么收获?

  五、扩展阅读

  读《小狗儿和大画家》,读后说说文章主要写了什么内容,要表达什么思想感情?

  附:板书设计

  珍珠鸟

  二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懂课文内容,理解课文最后一句话的.含义,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继续练习用比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理解文中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这句话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出示珍珠鸟彩色图片,问:这是什么鸟?这是活泼伶俐的珍珠鸟。

  2.板书课题。

  二、整体感知

  1.录音范读课文

  2.快速默读课文,思考:全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三、小组学习

  小组讨论:

  1.珍珠鸟在我的照料与呵护下发生了哪些变化?画出珍珠鸟发生变化的重点词语。

  2.作者写这篇文章想告诉我们什么?

  五、全班汇报小组学习收获

  六、学习最后一自然段

  1.齐读最后一段。

  2.谈谈你对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的理解。

  七、扩展

  1.谈体会:学了这篇课文,谁为说说作者写这篇文章想告诉我们什么。联系现实生活中人际间互相信赖、互相尊重、互相帮助的事例谈谈自己的感受和体会。

  2.交流有关珍珠鸟的材料。

  附:板书设计

  25* 珍珠鸟

  教案点评:

  课文生动地描述了珍珠鸟在我的细心照料、诚心呵护下由害怕人到亲近人的变化过程,告诉我们:信赖,往往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说明人和动物是完全能和谐相处的。教学的重点是认识珍珠鸟在我的照料与呵护下发生变化的过程,难点是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教学中老师根据阅读提示的要求,让学生以比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按中心问题珍珠鸟在我的照料与呵护下发生了哪些变化,分别画出我对珍珠鸟的照料与呵护与珍珠鸟的变化的语句。在充分讨论交流的基础上,自然引出对课文最后一句话的理解。之后让学生谈谈自己的理解,联系现实生活中人际间互相信赖、互相尊重、互相帮助的事例谈谈自己的感受。

  探究活动

  让学生从课文中选取一个最感兴趣的情境(如:舒适安全的巢、巢中的雏儿、小鸟喝茶、可爱的小红嘴、睡得好熟好香),发挥自己的想象,并写下来。

语文教案 篇7

  教学要求

  1。教育学生学习小站工作人员安心在偏僻地区工作,给旅客带来温暖,全心全意为旅客服务的精神。

  2。学习课文围绕中心选材,按方位顺序有重点地叙述的写作方法。

  3。学会用“竞赛,一尘不染”写句子。

  4。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5。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1。运用图文结合的方法,理解小站工作人员全心全意为旅客服务,给旅客带来温暖的精神。

  2。培养按方位顺序有重点地组织材料的能力。

  教学难点

  本课的教学难点是通过看图、学文,理解小站工作人员热爱本职工作,处处为旅客着想,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并从文中的句子、画面上体会出小站工作人员的一片爱心。

  教学时间

  3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内容:

  1。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结合图画说说本文给你的第一印象是什么?

  2。学会生字、新词,正确、流利地朗读全文。

  第二课时教学内容:

  1。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学习小站工作人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培养学生按方位顺序观察、记叙事物的写作方法。

  2。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第三课时教学内容:

  1。巩固生字、新词。

  2。复习所学的知识,用按方位顺序记叙事物的写法写一篇短文。

  教学准备

  投影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审题

  1。齐读课题,指名回答:你是怎样理解这个题目的?

  2。这是一篇“看图学文”,这类文章我们怎么学习?(让学生明白,既要学会观察图画,又要读懂课文。)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示范读课文,学生勾划生字、新词,思考课文写的是一件什么事?

  2。学生互相说一说写的内容?

  3。指名回答:这篇课文写的是什么?

  三、自学生字、新词

  1。自学生字:

  ①拼读生字。

  ②说一说这些字哪些地方容易写错?你是怎样记这些字的?

  2。学习新词:

  ①读课后词。

  ②讨论词意、字义。

  “栅”读zh4,左右结构,注意右半部分的笔画,意思是用铁条或木条做成的类似篱笆而较坚固的东西。

  [email protected],上下结构,部首是“立”,注意下部分“兄”的“口”内不要多写“一”,意思是竞争、竞赛。

  “啸”读xi4o,左右结构,注意右半部分共8画,意思是高而长的声音。

  疾驰:(车辆等)快速行驶。

  竞赛:互相比赛,争取优胜。

  红榜:光荣榜。

  一尘不染:指环境非常清洁。

  ③练习:通过读、背诵、练习,掌握这些字和词。

  3。巩固:

  ①听写生字、新词。

  ②提问字、词的意思。

  四、朗读课文

  通过自读或小组读,练习正确流利地朗读全文。

语文教案 篇8

  教学要求1.初步认识本课的生字,正确读写本课的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懂得荣誉不能靠“争”得来,只有踏踏实实做事,默默为大家作贡献的人,才能获得荣誉,受人尊敬。

  3.引导学生抓住课文对鸟的语言、神态、心理活动的描写,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情感。

  4.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1.理解课文内容,懂得荣誉不是靠“争”得来的,只有踏踏实实做事,默默为大家作贡献的人,才能获得荣誉,受人尊敬。

  2.引导学生抓住课文对鸟的语言、神态、心理活动的描写,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情感。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过程

  金 奖 章

  天已经亮了,可鸟国的王宫(ɡōnɡ)大厅里依然静悄悄的。[①以本段文字作为开头,其作用是什么?] 昨天鸟王孔雀过生日,鸟儿们喝得酩酊(ǐnɡ dǐnɡ)大醉,现在都还在梦里呢!只有乌鸦不声不响地在收拾着大家吃剩的残渣(zhā)碎屑。 [②用“鸟儿们喝得酩酊大醉”和“乌鸦不声不响”作对比,意在说明什么?]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写乌鸦不声不响地收拾大家吃剩的残渣碎屑。

  太阳出来了,鸟儿们纷纷醒了。 突然,鸽子风尘仆(pú)仆地从外面飞了进来,雪白的衣服上沾了不少灰尘。大家的目光不由自主地投向了鸽子。[③“突然”起什么作用?“风尘仆仆”“不少”“不由自主”“投向”这些词语说明了什么?]

  段导读:鸽子突然从外面飞来,大家的目光被鸽子吸引了。

  鸽子跑到鸟王面前,气喘吁吁地说: “大……大王,好消息,地球环保组织要派使者到鸟国来,还要颁发一枚金奖章呢!”[④“气喘吁吁”说明了什么?]

  段导读:写鸽子带来一个好消息,是事情的起因。

  这个消息太令人惊喜了,大家都欢呼起来。 [⑤“太”“惊喜”“都欢呼”等词语写出了大家怎样的心情?]能得到地球环境保护组织颁发的奖章,该是多么荣耀啊![⑥这句话说明了什么?]

  段导读:写大家十分兴奋。

  喜鹊清了清嗓子,大声说:“恭喜大王!”[句导读:喜鹊说的话,是对鸟王孔雀的恭维。]

  “是啊,金奖章非大王莫属!”大伙儿异口同声地说。

  段导读:第5、6自然段写出大家对鸟王的吹捧。

  鸟王得意地仰仰脖子,[⑦“得意”“仰仰脖子”写出了鸟王什么样的神态?] 好像脖子上已经挂上了金奖章。人类给鸟国颁发奖章,当然只有鸟王才配获得。[⑧用“只有……才……”的句式说明了什么?]

  段导读:写鸟王认为自己能得到金奖章,十分高兴。

  鸽子摇摇头,说:“不,不是颁发给大王的。我听他们说,这次要把奖章颁发给一只对地球有功的鸟。我没顾得上打听,就急着回来报信了。”

  段导读:介绍了奖章获得者的条件。

  黄莺一听,马上嚷开了:“准是颁发给我的。我唱的歌最动听!”[句导读:黄莺争奖章的理由是自己唱歌好听。一个“嚷”字,写出了黄莺急于表现自己的心情。]

  百灵不服气了:“唱得最动听的要数我!”他们俩你一言我一语地吵了起来。

  段导读:9、10两个自然段写黄莺和百灵都以自己唱歌好听来争取奖章。

  喜鹊平时总夸他俩歌声悦耳动听,这时却说:“歌唱得好有啥用,我天天向人类报喜讯,奖章当然是我的。”

  段导读:喜鹊此时一反常态,不再夸黄莺和百灵歌声悦耳了。相反,以自己为人类报喜来争赏。

  老鹰说:“我看还是抢吧!谁抢到手就归谁。”

  段导读:第9~12自然段,写出鸟儿们纷纷自夸争功的情形。

  鸟儿们一扫平时彬(bīn)彬有礼的斯文样子,吵吵闹闹,吹胡子瞪眼。鸟王看着它们,又伤心又失望,一时竟不知所措。突然,喜鹊大声说:“要是我得了奖章,就献给大王。” [句导读:这句话是喜鹊讨好鸟王孔雀的话,就是这句话,使一时不知所措的鸟王决定把奖章颁发给喜鹊。][⑨喜鹊眼看自己不能独享奖章,就说要把奖章献给鸟王,突出了喜鹊怎样的性格特点?] 鸟王听了这句话,像喝了一杯甘露,精神一振,心想:“喜鹊真是忠心耿(ɡěnɡ)耿!”于是,他连忙高声宣布:“我决定推荐(iàn)喜鹊领金奖章!”[句导读:鸟王的话证明了喜鹊的聪明,说明喜鹊的妙计达到了目的。][⑩鸟王高声宣布结果的原因是什么?]

  段导读:鸟王建议把奖章颁发给喜鹊。

  鸟王一声大喊,大厅里立即安静了下来。等大伙儿回过神来,都不由得暗暗赞叹喜鹊的乖巧。

  段导读:写鸟儿们回过神来,都暗暗赞叹喜鹊的乖巧和圆滑。

  第二部分(第2~14自然段):写群鸟纷纷争功,希望自己得到奖章。

  隆隆隆,隆隆隆,天上传来直升飞机的轰鸣声,使者到了!只见他捧着一个系着红绸带的盒子,健步走进大厅。 [ 这两句话起什么作用?]那一定是装金奖章的盒子! 鸟儿们的眼珠子都快飞出来了。[ “快飞出来”几个字表现了鸟儿们怎样的心情?]

  段导读:写使者带着奖章走进大厅。

  鸟王赶忙迎上去,说:“欢迎您,尊敬的使者!”

  使者笑着说:“谢谢鸟王!我是来向贵国的一位公民颁发奖章的!”

  段导读:16、17两个自然段写鸟王和使者见面的相互致谢。

  鸟王快活地说:“太好啦,我郑重向您推荐,金奖章应授(shu)予劳苦功高的喜鹊!”

  段导读:鸟王“说话算话”,“郑重”推荐喜鹊荣获金奖章。

  鸟儿们都屏[bǐnɡ]住呼吸,大厅里安静极了。 [ 写大厅里安静的环境,其作用是什么?]喜鹊心里怦(pēnɡ)怦乱跳:金奖章就要挂在脖子上了,这多么值得自豪啊!更何况这还是地球环保组织颁发给鸟国的第一枚奖章呢!

  段导读:写喜鹊沾沾自喜的神态和兴奋的心情。

  使者笑了笑, 说:“谢谢您的推荐。不过,这次的奖章获得者已经确定了,是我们组织调查后作出的.决定。” [ “我们组织调查后作出的决定”说明了什么?]

  段导读:写使者微笑着谢绝了鸟王的推荐,表明奖章获得者经调查已确定。

  使者打开盒子,拿出奖章。大厅里顿时就像炸开了锅,鸟儿们叽叽喳喳的,个个伸长了脖子,盼望着使者把金灿灿的奖章挂到自己的脖子上。[ “炸开了锅”“叽叽喳喳”“伸长”等词语刻画了鸟儿们怎样的神态?]

  段导读:鸟儿们都盼望得到金奖章。

  “金奖章授予——”使者清了清嗓子,大声宣布,“乌鸦!”[句导读:句中破折号表示声音延长,是讲话者为了制造悬念而用的。]

  乌鸦大吃一惊,抬起头来。[ “大吃一惊”说明了什么?] 使者已经走到他面前,把金奖章挂在了他的脖子上。乌鸦连忙说:“您大概弄错了!我既不像黄莺和百灵那样会唱歌,又不像喜鹊那样会说好听的话,也不像老鹰那样有力气……我怎么可能得到奖章呢?” [ 乌鸦用别的鸟儿的长处与自己的短处相比,表现了他怎样的品质?]

  段导读:乌鸦认为使者搞错了,连忙解释。

  使者说:“没错。你看,奖章上刻着‘地球的清道夫 ——乌鸦’。大家知道吗?乌鸦每天把腐烂的动物尸肉、别人吃剩的残渣碎屑,都收拾得干干净净,还默默地捕捉害虫。他对净化自然环境、防止疾病蔓(àn)延作出了特殊而重要的贡献!”

  段导读:点明中心。使者说出了把奖章颁发给乌鸦的原因。

  鸟儿们不再争了。大家用敬佩的目光望着乌鸦。金光闪闪的奖章配上那身黑衣服,显得格外端庄、高雅。在大家的眼里,他一下子变得美丽起来。[ 你怎样理解最后这几句话?]

  第三部分(第15~25自然段):使者把金奖章颁发给乌鸦,乌鸦受到大家的尊重。

  表现了乌鸦谦虚、不爱争功的好品质。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的教案03-21

语文的教案10-17

语文小学教案02-21

语文尊严教案02-04

语文《夏》教案01-30

语文园地教案04-10

语文精品教案01-23

语文《离骚》的教案01-20

语文《青松》教案01-20

语文下册教案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