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育文网>教学文档>教案> 大班教案

大班教案

时间:2023-09-22 08:51:46 教案 我要投稿

大班教案优秀【5篇】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大班教案5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大班教案优秀【5篇】

大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观察了解各种叶子的外形和特征。

  2、会利用各种叶子粘贴,感受贴画的快乐。

  活动开设区域及玩法:

  (一)、美工区:

  ①树叶粘贴

  提供材料:各种各样的树叶

  玩法:利用各种树叶拼贴出各种图形。

  ②装饰树叶

  提供材料:幼儿用书、油画棒、记号笔

  玩法:幼儿进行树叶装饰活动。

  ③想象画:小树叶

  提供材料:纸、油画棒、记号笔

  玩法:幼儿想象画小树叶

  (二)、科学区:给树叶分类

  提供材料:各种各样的.树叶

  玩法:幼儿利用树叶自由按规律排序。

  (三)、表演区:小树叶

  提供材料:音乐磁带、录音机

  玩法:根据音乐节奏表演小树叶飘落的形象。

  活动评价:

  1、请说说你玩了哪几组游戏,你最喜欢什么游戏。

  2、展示幼儿树叶贴画,说说用哪几种树叶拼贴了什么图形。

大班教案 篇2

  设计意图:

  世界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祖国,就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母亲一样,也就是说每个人都要降生在一定的地方,这个他祖祖辈辈生活、繁衍的地方,就是他的祖国。我们的祖国就是--中国。我们的祖国是中国,我们都是中国娃。使幼儿感到祖国的壮美,同时也为自己是中国娃而感到骄傲自豪。

  活动目标:

  1.感知中国人的典型外貌特征,了解中国人和外国人的区别。

  2.知道自己是中国人,萌发作为中国人的自豪感。

  3.在活动中将幼儿可爱的一面展现出来。

  4.激发幼儿在集体面前大胆表达、交流的兴趣。

  5.教幼儿养成细心、认真的学习态度。

  重点难点:

  感知中国人的典型外貌特征,了解中国人和外国人的区别。

  活动准备:

  1.幼儿观察过镜子里自己的`皮肤、头发、眼睛的颜色;

  2.PPT:中国人的图片、外国人的图片、中国地图、世界地图、几种国家的字体;

  3.音频:一段汉语和一段英语。

  活动过程:

  一、出示PPT,比较中国小朋友和外国小朋友的不同,引导幼儿知道我们中国人是黑头发、黑眼睛、黄皮肤。

  “请小朋友们看看这些人的外貌有什么不同呢?”

  “世界上有几种肤质的人呢?”

  “世界上有黄种人、白种人、黑种人、棕种人”

  “那你们知道这些人都分布在哪些地方呢?”

  二、图片展示情境,了解中国的地理位置。

  1.出示世界地图。

  “这是什么地图呢?地图上有哪些国家呢?中国在哪呢?你是怎么找到中国的呢?”

  2.“观察下中国地图的轮廓,你有什么发现呢?(看看它像什么呢?)”

  “中国是一个很大的国家,人口很多,有谁知道中国共有多少人口呢?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谁知道中国有多少民族呢?”

  三、运用生活情境,了解中国的语言文字

  1.放两段录音,一段汉语、一段英语。

  “请小朋友说说自己听到了什么?我们说的是汉语普通话。”

  2.出示中国汉字和英语。

  “哪是我们国家的文字?你们认识上面的字码?观察一下上面的字,你们有什么发现吗?我们写的字是汉字,也叫方块字。”

  四、欣赏儿歌《我是中国娃》

  1.教师朗诵,幼儿欣赏。

  2.师幼朗诵儿歌,萌发作为中国人的自豪感。

  五、放“国歌”,增强幼儿的爱国心。

  “国歌想起时,我们要起立,行注目礼,保持安静。”

  附:《我是中国娃》

  我是中国娃,生着黑眼睛,长着黑头发。

  写的是中国字,说的是中国话。

  不管在哪里,中国都是我的家。

  活动反思:

  运用了各国小朋友的照片进行对比,一目了然,充分感受到中国娃娃和其他国家娃娃在外貌上有哪些的不同之处,从而揭示课题--我是中国娃。这样能把握儿童的心理,创设情境激趣,为幼儿兴趣昂然的思考、理解奠定基础。

  尽管活动还存在很多的问题,可是只要我能清楚地看到这些问题,并在今后的教学中通过不断的努力加以提升和改进,就一定会取得更大的进步!

大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一)能感受乐曲雄壮有力的风格,理解乐曲表达的巡逻兵神气的形象。

  (二)能大胆地用肢体动作表现乐曲三种不同的节奏。

  (三)学习看图谱演奏乐曲,体验与同伴合作演奏的乐趣。

  (四)尝试仿编歌词,乐意说说歌曲意思。

  (五)能唱准曲调,吐字清晰,并能大胆的在集体面前演唱。

  活动准备:

  音乐播放器、演奏图谱PPT、乐器(三角铁、响板、钹)、乐器图卡等

  活动过程:

  (一)以扮演巡逻兵角色律动进场引导幼儿说说学巡逻兵踏步的感受,初步理解乐曲表达的巡逻兵神气的形象。

  (二)出示图谱,引导幼儿边观察图谱边欣赏音乐

  1、在这张图谱里,你发现了什么?(士兵的颜色、大小等不同)

  2、反复记号代表了什么意思?(知道记号内的图谱要重复演奏一次)

  3、图谱画圈的地方表示什么?(表示停止演奏,手要收住)

  4、图谱的第一行和最后一行画的是什么?(引导幼儿练习准备动作)

  (三)听音乐看图谱用多种方式练习节奏

  1、幼儿听音乐自主选择用拍手等身体动作感受乐曲的节奏。

  2、提示幼儿想想军鼓部分的音乐可以做什么动作。

  3、听音乐用拍打椅子的方式表现巡逻兵整齐的脚步声。

  (四)持乐器为乐曲伴奏

  1、出示小乐器图片,让幼儿观察并说说怎样为乐曲伴奏

  (1)引导幼儿发现乐曲①用三角铁演奏,乐曲②用三角铁和响板一起演奏,乐曲③用三种乐器一起演奏。

  (2)提醒幼儿三角铁要连续演奏三段音乐,响板演奏第二段和第三段,钹只要演奏最后一段。

  2、幼儿持乐器跟随音乐演奏乐曲

  3、幼儿交换乐器,完整听音乐看指挥演奏乐曲教师小结幼儿演奏情况

  (五)听音乐再次扮演神气的巡逻兵结束活动从本课的教学内容来看,知识性较强,对于二期课改对音乐教学提出的淡化知识点的要求来看,好像是相背的,但是淡化知识点不等于不要,要把握好知识性与审美体验之间的度,我们认为关键在于怎样来教,旧的教学模式是以知识传授为主的、单向传输的过程,但新的理念认为,教学的目标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还包括学生对学习过程的理解、学习方法的掌握,在这一思路的指导下,我教研组对本课时作以下教学预设。

  课的开始部分安排了学生听进行曲进教室,为欣赏作铺垫。基础部分请学生看谱视唱,并复习已经学过的反复记号,为下一步新授反复记号教学作了热身。D.C的意思是从头反复,D.S的意思是从*$*记号处反复至fine结束,可以结合原来学过的反复跳跃记号使用。针对D.C与D.S的教学,教师在讲解了两种反复记号的不同后,通过多媒体课件,用学生喜爱的动画人物来代表音乐语汇,请学生来说一说演唱顺序,随后在练声曲中请学生加以运用,把复杂的乐句变得简短。这样层层递进,把枯燥的乐理知识解说的生动有趣,同学们也能很快将复杂的'D.C与D.S区别清楚并加以运用。

  在主教材《巡逻兵进行曲》第一主题的听赏过程中穿插了管乐器认识与音色的听赏。教师用猜谜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在猜的过程中展示实物,学生为了看到平时只有在电视或书本上看到的乐器而学习气氛高涨,在不断的成功中体验学习的快乐。在第二主题的听赏中,教师设计了要求:"说说这首进行曲在描绘怎样一个场景。可以请同学们边听边模仿一下。"让学生有目的地听,这是培养学生良好聆听习惯地有效方法,通过听来感受乐曲节奏、乐器音色、曲调所包含的感情等等,并经由教师介绍来了解乐曲的创作知识。在第二主题的听赏中穿插了打击乐器的认识,并模仿打击小军鼓的节奏,不仅调节了课堂气氛,还为下一步的完整听赏作铺垫。完整复听乐曲时,由于乐曲较长,为了避免枯燥,老师不仅引导学生认真聆听音乐,还组织学生开展了模仿乐手演奏、模仿巡逻兵巡逻、模仿敲击小军鼓等活动,这种活动方式,突破了以"课堂、书本、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而代之以一种"以学生为主体、师生互动、学生主动探索研究"的教学模式,而这种模式更适合学生的需求。

  从《音乐课程标准》的解读中,3~6年级的儿童,仍然以形象思维活动为主,从音乐教学的角度看,由于他们的生活范围和认知领域进一步扩展,感受体验与探索创造的能力增强,其音乐学习领域有必要拓宽,接触的音乐曲目需要更加丰富,音乐体裁、音乐表演形式、音乐常识也需要增加内容。在本课时的结束部分,安排了欣赏最著名的进行曲《拉德斯基进行曲》,带领学生体验维也纳金色殿堂的伟大,体验与乐队指挥互动的兴奋,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对学习音乐的兴趣,与本课时的进行曲主题相呼应。

  二期课改强调学习者对音乐实践活动的参与,也就是说,对音乐的学习应在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中进行。纵观本节课,从反复记号的学习,到近距离接触管乐器,再到全体参与互动,所有的教学设计都让学生在音乐活动中学习,这是一次有益的实践。

  小百科:巡逻兵进行曲又称《美国巡逻兵进行曲》、《美国巡逻队》。有一名美国陆军士兵,名字叫米查姆。他非常热爱自己的国家,并为自己是一名光荣的美国巡逻兵而感到自豪。

大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了解常绿树和落叶树的基本特征,初步知道它们的不同点。(重点)

  2、能够运用观察、比较的方法,辨认几种常见的落叶树和常绿树。(重难点)

  3、体验探究活动的乐趣,愿意在集体面前大胆表述。难点:为什么有的会落叶,有的树不会落叶?

  4、发展合作探究与用符号记录实验结果的能力。

  5、乐意与同伴合作游戏,体验游戏的愉悦。

  重点突破策略:

  1、表格梳理(侧翻的方法)

  2、游戏巩固(我来考考你)

  3、操作体验

  难点突破策略:

  1、三个多媒体课件的层层递进。考考你——常见的两种树欣赏——感受现象

  2、图片两张,直观(蜡质的表现——用塑封纸封起来)

  活动流程:

  发现问题(小问号)——解决问题,观察、比较——及时提升,每个环节知识点的及时小结——回到问题(小问号)

  活动过程:

  一、小问号引题:

  师:秋天到了,各种各样的树会发生许多的变化,你有哪些关于树的问题要问吗?(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进行小结并用图文的形式进行记录,主要是落叶和变色)

  二、认识常绿树和落叶树

  1、师:我们先来研究第一个问题,关于……,我为大家准备了两片树叶,梧桐树和茶花叶,请大家比一比、看一看、摸一摸,对着光照一照,看看有什么不同?

  2、幼儿操作、比较(幼儿围坐成半圆,在椅子上比较)

  3、集体交流,教师记录(共六点)

  颜色,表面,大小,硬度,厚薄,常绿树(画树叶)

  落叶树(画树叶)

  根据幼儿回答,教师出示字卡和记录

  光泽——像镜子

  小结:一年四季都是碧绿的树叫常绿树,像梧桐树那样到了秋天要落叶的树叫落叶树。

  三、考考你(复习巩固)

  出示PPT,“这片树叶是绿色的,可能会是哪种树?”让幼儿先看一看,然后猜猜是哪种树,然后出示答案。共5片树叶,分别是绿色、黄绿色、厚的、软的、粗糙的。

  四、幼儿操作

  1、教师讲要求,先认识挂件,两串分别是落叶树和常绿树,每人一碗树叶,里面放四种树叶,两片落叶树、两片常绿树。

  2、出示两块黑板,上面挂两行钩子,以便让幼儿操作后把挂件挂到相应的黑板上。

  五、交流

  1、幼儿检验对错,然后针对放错了进行纠正,如松针,叶子的是尖尖的,硬硬的。

  2、看PPT图片,欣赏一些常见的落叶树和常绿树。(落叶树:柿子树、枫树、柳树;常绿树:广玉兰、桂花树、松树)

  师:你还看到过哪些落叶树和常绿树?

  3、师:为什么有些树一到秋天就要落叶呢?

  先请幼儿猜测

  播放课件,介绍其中的科学原理。

  提问:你听清楚了吗?为什么会落叶呢?(叶片大,有气孔,水分从气孔排出,常绿树的表面有一层亮亮的东西,是蜡质,它能保护树叶的水分不蒸发)

  六、延伸活动:常绿树一年四季都不落叶吗?(回到小问号的`展板上,让幼儿带着这些问题下次再来研究)

  活动反思:

  一次成功的活动,最主要是能吸引孩子积极参与,主动获得知识经验,体验快乐。引导孩子们对身边常见的事物和现象的特点变化规律产生兴趣和探究的欲望这正是科学教育的首要目标,让孩子在探索的过程中慢慢地习得一种学习方法和思维习惯。通过关注树木变化,初步形成常绿树落叶树的概念,知道“像柳树这样春天树叶都发芽了冬天树叶一下子都落光的树,我们叫它“落叶树”,一年四季都有叶子的,叫常绿树。”教学活动重过程、重情感体验、重能力的培养。活动前要充分做好材料的准备,要充分考虑材料能在活动中发挥的作用和价值,以及幼儿与材料的互动形式。那样孩子就能在活动中获得更多的经验和收获。整个活动围绕着“叶子”,孩子在愉快、轻松的氛围下学习、感知,满足了他们的好奇心,对他们能力的培养:如观察、比较、语言表达、倾听等方面都提出了挑战性的学习要求。

大班教案 篇5

  一、设计思路:

  小朋友都喜欢听故事,尤其是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情节深深吸引了幼

  儿。在故事中,通过小蝌蚪找妈妈的曲折经历,使幼儿了解到青蛙的生长变化过程,用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来,了解连环画的形式,会区分故事中不同的情节内容,知道其先后顺序,制作成连环画,并且在活动中培养幼儿相互合作的能力。

  二、活动目标:

  1、进一步熟悉和理解《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内容,了解故事的主要情节。

  2、会区分故事中不同的情节内容,知道其先后顺序,并能通过绘画表现出来,制作成连环画。

  3、与同伴协商,在分工与合作的基础上共同完成任务。

  三、活动准备:

  1、白纸裁成32k,数量7倍于幼儿人数。

  2、事先熟悉《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内容。

  3、水彩笔、连环画、动物图片、订书机。

  四、活动过程:

  一、回忆故事《小蝌蚪找妈妈》的主要情节。

  1、播放录音,再次欣赏故事《小蝌蚪找妈妈》。

  2、(1)提问:小蝌蚪刚生下来是什么样子?

  (2)小蝌蚪把哪些动物当成自己的妈妈了?

  (3)小蝌蚪去找妈妈,先碰到了谁?后来又碰到了谁?最后它找到自己的妈妈了吗?

  教师小结:小蝌蚪遇到了鸭妈妈,鱼妈妈,乌龟妈妈,鹅妈妈,在大家的'帮助

  下,终于找到了自己的妈妈。

  二、讨论:怎样制作连环画?

  1、师:小朋友知道什么是连环画吗?(连环画就是由一张张连续的画面,构成一个完整的故事,按次序装订起来,就成了一本连环画。)

  2、怎样来做连环画呢?

  ①.画故事。每张纸画一个故事情节,有几个情节就画几张纸。

  ②.把画好的故事内容按照先后顺序排列并写上页码。

  ③.装饰封面。利用故事的名字《小蝌蚪找妈妈》,画在封面上,让别人一看就知道这本连环画告诉我们的是什么故事。

  ④.装订。

  三、请幼儿欣赏图画书,边思考边讨论绘画方法。

  教师:这么长的故事我们可以怎么画?(小组合作)小组合作时怎么分

  工?一共要画几张?有哪几张?

  四、播放故事,幼儿绘画,制作连环画,老师巡回指导,给予及时的帮助。

  教师注意提醒幼儿根据情节的发展表现完整的画面。

  难点:与同伴分工合作完成任务。

  五、幼儿之间互相欣赏、交流。

【大班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教案》大班教案05-19

大班教案大班教案04-11

大班语言大班教案03-26

大班的教案11-26

大班教案06-08

大班教案07-20

【经典】大班教案07-21

大班教案(经典)09-05

(精选)大班教案08-05

大班教案【经典】0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