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育文网>教学文档>教案> 大班语言教案

大班语言教案

时间:2023-09-21 09:33:37 教案 我要投稿

大班语言教案(精华5篇)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大班语言教案5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大班语言教案(精华5篇)

大班语言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通过猜读、排图的方法,帮助幼儿梳理故事发展的线索,培养幼儿的阅读兴趣。

  2、巩固幼儿良好的阅读习惯,并在合作阅读中发展孩子的协作能力。

  3、感受爷爷的聪明才智,鼓励幼儿在面临难题时要多动脑。

  4、能分析故事情节,培养想象力。

  5、在感知故事内容的基础上,理解角色特点。

  活动准备:

  1、幼儿两人一份图书;

  2、投影器;电脑;课件(书本内容);

  3、教具图片(毯子、外套、背心、领带、手帕、纽扣);

  4、黑板(上面做好箭头和数字标志)。

  5、家园互动表(见附件)。

  活动过程:

  一、出示图书,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

  师:小朋友们,你们喜欢看图画书吗?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本很好看的图画书,我们一起来看看封面上有谁?这两个人可能是什么关系呢?(原来是爷爷和孙子)

  师:这位外国小朋友他的名字叫约瑟,你觉得他和爷爷之间可能发生什么有趣的事呢?(幼儿猜想)好!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约瑟和他爷爷之间发生的有趣的故事吧。

  二、幼儿观赏投影画面,感受故事,了解故事大意。

  1、教师讲述故事,请孩子观看画面,念到关键的地方让学生猜,然后翻页印证孩子的想法。

  ◎故事中一共有五次“变”,第一、第二次引导幼儿大胆想象可以做什么;(潜在提问:约瑟得到这件奇妙的外套时,他的心情是怎么样的呢?你从哪里看出来。)

  ◎第三次变时引导幼儿重复约瑟和爷爷的对话,从中体会爷爷的节约和智慧;(爷爷真是太聪明了!破损的布料都剪掉了,剩下的布料越来越少了,爷爷还会做出什么奇妙的东西呢!)

  ◎第四次时增加难度,将爷爷的话和妈妈的话进行对比,设置提问:听了妈妈的话,约瑟会丢吗?

  ◎最后一次用问题“啊哟!手帕有多大,剪去破的和脏的地方还剩多大?爷爷会不会把它扔掉呢?他还能为约瑟变出什么奇妙的东西呢!我们来猜猜?” 来引导幼儿思考,从而更进一步显出爷爷的聪明与节约(约瑟喜欢这颗奇妙的纽扣吗?你是怎么看出来的呢?把手帕变成奇妙的纽扣,爷爷真是心灵手巧呀!)。

  ◎师:纽扣都没有了,爷爷就是手再巧,再聪明也不可能无中生有了,那么已经长大了的约瑟会怎么办呢?让我们继续看故事。

  师提问:长大了的约瑟是怎么说怎么做的?哇!约瑟好棒呀!我们一起为约瑟的长大鼓掌吧!

  2、阅读后:教师组织幼儿讨论。

  师:爷爷的巧手,分?e为小约瑟制作了什么东西?(幼儿说,教师随机出示物品)

  师:爷爷为约瑟缝制了一条毯子,最后变成了什么?请小朋友上来把爷爷制作的东西按故事里的顺序摆一摆。(幼儿操作)

  师:你喜欢有这样子的一??爷爷吗?你会怎么夸奖爷爷?

  3、第二次欣赏故事后提问:

  师:刚才小朋友发现在这个大故事里面还藏着一个小故事,最后纽扣不见了,老师告诉你一个小秘密,这颗纽扣从大故事中掉到了小故事里了,现在让我们再来看看这本图画书吧!让我们边看边找这颗纽扣掉到哪里去了?

  师:啊呀!小朋友这么多,我这里的书不够呀!怎么办?

  师:两个人看书该注意些什么呢?(一人翻,两人看,轻轻翻,仔细看,不争也不抢)

  幼儿两人一组翻书阅读(师:好,我们先来看封面,封面会告诉你故事的题目,我们一起来说说故事的题目叫《爷爷一定有办法》,打开书本,我们看到了扉页,扉页上有什么图案,这个图案在故事里经常地出现一直到故事的结尾,你们发现了吗?看谁发现的问题最多,看的最仔细)。

  幼儿观看图画书,教师巡回指导。

  师:你发现那颗丢失的纽扣了吗?好!在第几页,看看页码?我们一起来找一找。(变成老鼠的椅垫了)

  师收图书。请小朋友两人商量好请一个小伙伴把图书送回家,送回来的时候要封面朝上。

  师:你们发现什么了吗?故事中掉下来的布料被小老鼠利用了起来,他们用这些布料打扮自己的家,装扮了自己的幸福生活。

  延伸活动:

  1、师:在我们的生活当中也有很多的.废旧物品也是可以再利用的。今天,老师就带来了一件废旧物品,是什么呀?(废旧报纸)请你们动动脑筋,想一想废旧报纸可以有什么用?哦!原来废旧报纸还有这么多的用处,我们还可以利用废旧报纸来玩呢!请你们想一想,报纸还可以怎么玩?在玩的过程中很可能报纸会变破损了,报纸变破损了,你还可以怎么玩?(幼儿先说再幼儿玩)

  2、回家和爸爸妈妈共同完成家园互动表。

  语言教案《爷爷一定有办法》课后反思:

  第一次尝试绘本教学,没有经验,也没有太多的范本可以借鉴,只是摸索着。课前我拿着这本绘本读物反反复复地看了几遍,先抓住这个故事所要表达的主题,传递的情感,及重复而富有节奏的文字讲述,再来设计教学过程。我利用“猜”故事,“说”故事,“讲”故事等多种形式引起孩子的阅读动力。在观察封面认识故事主人公猜故事时,孩子兴趣浓,可是没想到有位孩子阅读过这个故事,大声叫着,一下子就把谜底揭晓了,打乱了我的教学设计,为了避免再出现这种情况,就悄悄地告诉她,你要保密,仔细听听老师和妈妈将的故事是否一样,有什么不同?于是阳阳静下心来仔细听讲,其他小朋友也不再去询问她故事情节,注意力又回到老师身上。接着,我点击电子书籍,通过提问引导幼儿感受故事情节。孩子们学得很投入,小手都学着我的样子做成剪刀状“喀吱喀吱”地剪着,学说着描写爷爷有办法的句子。

  特别是第一次问他们,你们猜爷爷会给约瑟做什么呀?孩子们回答范围比较窄,后来慢慢进入情景,展开想象,象“裤子、帽子”的答案都很不错。再次预设问题,激起幼儿独立阅读的欲望。通过独立阅读,后面的故事发展情节,幼儿能迅速地理解掌握并讲一讲。最后在问题“为什么爷爷每次都有办法”?体会爷爷对约瑟的爱时孩子们说得非常好,因为有小朋友告诉我:“老师上次我们听过《猜猜我有多爱你》的故事,也是讲爱的。”看来我们的小朋友能举一反三了。

  存在的问题是幼儿在阅读时只关注到故事情节的发展,没有细致地去观察妈妈、约瑟表情、动作的变化,需老师及时地启发引导。

  小百科:爷爷主流用法指祖父、或泛称祖父级男人。这种用法在全国大多数地方存在。

大班语言教案 篇2

  活动目的:

  1、幼儿在自己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发现颜色的奇妙变化,激发幼儿对调色的兴趣。

  2、 在幼儿动手操作的基础上,教幼儿学念儿歌,理解儿歌内容,并引导幼儿进行一定的创编。

  活动准备:

  1、在每张桌子上放红、黄、蓝三种颜料,并给每人准备一只毛笔,一只小碗,一张白纸。

  2、 老师准备各种颜色的东西(橘子、小草、茄子、轮子等)

  活动过程:

  一、 引起兴趣

  小朋友,魔术表演你们看过吗?你们觉得魔术师的本领大不大?今天老师想让我们班级的小朋友也来当一回魔术师,你们愿意不愿意?

  二、 幼儿进行调色操作

  1、 老师简单引导

  现在,我们每张桌子上都放了2种或3种颜色的颜料,你们看看都有些什么颜色?接下来请小朋友来做魔术师,把桌子上的几种颜色调在一起,看看能调出哪些漂亮的颜色来?

  2、 老师提出调色的要求

  调色的两种颜料不要蘸的太多,放在自己的小碗里调。调好后,把你变出来的新的颜色画在自己的纸上,老师来看哪位魔术师的本领最大。

  3、 幼儿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调色操作

  4、 老师根据每个小组变出来的不同颜色,作简单的提问:你变出了什么颜色?是用哪两种颜料调出来的?我们可以用这种颜色来画什么?”然后老师根据幼儿的回答,将事先准备的各种颜色的东西出示在黑板上。

  5、老师小结

  我们小朋友的本领真大,一下子变出了这么多好看的颜色。现在,老师把这些颜色是怎样变出来的.,编成一首儿歌,儿歌的名字叫《色彩谣》

  三、幼儿学习儿歌

  1、 老师完整地朗诵一遍

  2、 老师依次提问

  什么颜色和什么颜色手拉手,变出什么颜色画橘子(叶子、茄子、轮子)

  3、幼儿跟着老师朗诵1—2遍

  4、 全体幼儿完整朗诵一遍

  四、 诗歌创编

  引导:这些好看的颜色除了能画黑板上的这些东西以外,还能画什么?(幼儿自由发言)

  老师根据他们的发言,帮助他们进行诗歌的创编。

  五、 结束部分

  这些颜色还能画许多漂亮的东西,请小朋友回家后在想想,编出新儿歌,明天告诉老师,好不好?

  附儿歌:红黄两个手拉手,变出橙色画橘子;

  黄蓝两个手拉手,变出绿色画叶子;

  红蓝两个手拉手,变出紫色画茄子;

  红黄蓝色手拉手,变出黑色画轮子。

  反思:

  整个活动都是让孩子扮演自己喜欢的魔术师角色,孩子们很开心,特别是在观察颜料混合在一起的变化过程中,孩子们都能和同伴、老师分享这个过程,并且大方的将其表述出来。

  虽然此次活动是颜料操作活动,但是孩子们都没有将颜料弄在自己的衣服上、桌子上和地上,因为在操作之前我事先将规则和要求讲了,因此在活动中孩子们都能自觉遵守。

大班语言教案 篇3

  设计背景

  一年有很多的节日,在节日里送去自己的祝福,已经成为当今社会的一个时尚。随着新年的脚步,送祝福的人是越来越多,我决定利用祝福的主题,设计一个语言主题活动。

  幼儿的语言是通过在生活中积极主动地运用而发展起来的,单靠教师直接的`“教”是难以掌握的。教师应充分利用各种机会,引导幼儿积极运用语言进行交往。鼓励幼儿用清晰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受,发展语言表达能力。

  为了让幼儿贴近社会,我把身边发生的事情孩子关注的事情记录了下来,通过观察、思考、最后设计了这节主题活动。

  活动目标

  1、感受新年的气氛,体验冬天的快乐。

  2、会正确使用祝福语,会说祝福语。

  3、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重点难点

  重点:能用正确的表达出自己的思想感情。

  难点:学会正确使用祝福语。

  活动准备

  1、春节歌曲2、自制雪球3、红色彩纸4、胶棒5、彩绳。

  活动过程

  一、 音乐游戏:

  雪中乐(在音乐的伴奏下,幼儿与教师共同游戏)。

  二、 说春节:

  1、 师:哇!过年了,真是太开心了,小朋友们过年时你们都做 了哪些开心的事呀!(穿新衣服、吃饺子、滑雪、引出拜年送祝福)

  2、 幼儿自由说在新年里的趣事。

  3、 教师小结

  三、 说祝福:

  1、 师:在新年里送祝福是一件非常时尚的事情了,你们都听过什么样的祝福呢?(教师选几个新年祝福引导幼儿发言)

  2、 幼儿自由说。

  3、 送祝福:请幼儿用自己的语言送祝福。

  四、 发散思维:

  1、 祝福的种类:师:“说到送祝福,我还真知道不少,像生日的时候可以送祝福,有人生病了可以送祝福,祝福他身体早日康复,你们还知道哪些祝福呢”。

  2、 幼儿想象自由说。

  五、 手工制作:

  1、 出示制作好的鞭炮。

  2、 幼儿学习制作鞭炮。

  3、 幼儿制作鞭炮。

  活动结束:幼儿带着自己做好的鞭炮与教师在快乐的音乐中欢快的结束。

大班语言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根据画面中的人物与环境的关系,理解诗歌内容,学习有感情地朗诵诗歌。

  2、借助图夹文的形式,初步感知阅读汉字"爱",并尝试仿编儿歌。

  3、能参与自主阅读和学前识字游戏活动,感知体验阅读活动的快乐。

  4、能安静地倾听别人的发言,并积极思考,体验文学活动的乐趣。

  5、学习有序、仔细的观察图片,理解图片,并用较清楚的语言描述图片内容。

  活动准备:

  幼儿用书人手一册。

  黑板一块,粉笔一支。小图片:乌儿、鱼儿、蚯蚓、蜜蜂、小朋友。

  活动过程:

  一、初步了解诗歌内容。

  1、教师在黑板上书写汉字"爱",你知道这是什么字吗(7你会用"爱"字说一句话吗)

  2、教师在"爱"的前面逐一出示图片鸟儿、鱼儿、蚯蚓、蜜蜂、小朋友,在黑板上排成一竖排。

  3、教师:你知道他们喜欢什么?爱什么吗?

  4、根据幼儿的讲述在"爱"的后面用粉笔画出简笔画"蓝天、江河、泥土、花朵、中国地图(或红旗)"。

  二、师生阅读图夹文诗歌《从小爱祖国》。

  1、教师有表情地朗诵诗歌《从小爱祖国》。

  2、教师指图文,带领幼儿阅读诗歌。 '

  3、教师:在念"爱"时候,怎样念更好?

  三、师生看图文有表情地朗诵诗歌。

  阅读汉字,探索运用多种方式,朗诵儿歌。

  1、教师在"鸟儿、鱼儿、蚯蚓、蜜蜂、小朋友"图片前面写上相应的汉字,鼓励幼儿对照图片认读相应的汉字。

  2、将图片拿掉,带领幼儿阅读汉字,朗诵诗歌。

  3、在简笔画的旁边写上汉字,引导幼儿读汉字念儿歌。

  4、擦去简笔画,引导幼儿阅读汉字念儿歌。

  四、帮启发幼儿仿编诗歌,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1、教师:除了乌儿爱蓝天、鱼儿爱江河等,你知道还有谁爱蓝天(江河)((采用同样的方法引导幼儿仿编第三句、第四句)2、教师用简笔画记录幼儿仿编的内容,并带领幼儿一起念仿编的儿歌,感知诗歌的节奏。

  3、教师:在念"爱"的时候,怎样念更能表现出喜爱的感情呢?(用深情的.语调)五、读幼儿用书,感知阅读诗歌。

  1、教师:除了鸟儿爱蓝天、鱼儿爱江河、蚯蚓爱泥土、蜜蜂爱花朵等,你还知道什么?他们也爱蓝天(江河、泥土、花朵)呢?

  2、教师用简笔画记录幼儿仿编的内容,并带领幼儿一起念仿编的儿歌,感知诗歌的节奏。

  附诗歌:

  从小爱祖国

  鸟儿爱蓝天.鱼儿爱江河:

  蚯蚓爱泥土.蜜蜂爱花朵:

  我们小朋友.从小爱祖国。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主要问题这首诗歌的诗句比较朴实、浅显易懂,从小动物爱的事情过渡到我们好儿童,从小爱祖国,在结束句中点名主题。

  为了让孩子更快、更好地学会诗歌《从小爱祖国》,我利用图片的形式,依次出现在背景图上,孩子根据我的提问,很快说出前几行诗句,在诗歌的最后一句教学中,出现了问题。当我问到“小朋友爱什么?”好几个小朋友的回答是“老师、妈妈!”于是,我出示了最后一句的图片,让孩子学习最后一句“我们好儿童,从小爱祖国。”但是从孩子们的眼神中,我发现孩子不清楚什么叫做“祖国”,我及时为孩子们讲解了“祖国”的含义,“祖国就是说祖先一直代代居住生活、自己也出生在那里的地方,我们的国家是中国,所以中国就是我们的祖国。”在我的解释下,一些孩子已经明白诗句的意思,但是还有个别孩子似懂非懂,对祖国的含义还是有些模糊。

  本节活动中,我打破了以往的诗歌教学模式,把语言与艺术充分地结合起来,而且给了孩子们充分的表述空间、展示机会,孩子学习积极性很高。不过 “祖国”这个词语,孩子们是第一次听到、说到,所以难免对祖国的定义不太清晰。在我的讲解下,部分孩子能够理解,但是个别孩子由于年龄特征、认知水平的局限,还是不太理解“我们好儿童,从小爱祖国”这句话,每当孩子们念到这句话时,就会有断顿。对祖国的理解只是初步的认知,没有产生热爱祖国的情感,这就需要老师课后继续延伸教育,让孩子感知祖国的美好,激发幼儿爱祖国的情感。

  如果让我重新再上这节课,我会在策略方面多下功夫:1.在语言区投放了诗歌《从小爱祖国》的图片,孩子们在讲述诗歌中可以进一步地学习诗歌,理解诗歌。投放孩子们到各地旅游的照片,引导孩子相互讲述在祖国各地旅游的所见所闻,感受到身为中国人的自豪;2.阅读区投放祖国各地风景、民族服饰、特产等图片,让孩子感知祖国的美丽与富饶,萌发从小爱祖国的意识;3.表演区提供了《我们的祖国是花园》、《今天是你的生日,中国》歌曲CD,还有道具如纱巾、彩条、民族服饰、乐器等,孩子们在欢乐的表演中,理解祖国的含义,产生对祖国浓浓的爱意。

大班语言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在小男孩和妈妈的对话中,初步感受自然界事物循环往复的有趣规律。

  2、激发幼儿好奇好问以及对自然界不变现象的.探究欲望。

  活动准备:白天、黑夜、雨的循环、春夏秋冬等图片。

  活动过程:

  一、引起兴趣

  1、出示蓝天图片,问:看到蓝天你会想到什么?

  2、有一个小男孩,他也眼巴巴地看着蓝天,他又会看到什么呢?

  3、我们一起来说说:它到哪里去了?

  二、感知理解

  1、第一小节:小男孩问妈妈白天到哪里去了。

  (1)你们知不知道白天到底到哪里去了?

  (2)师简单:白天过去了,夜晚来到了,当夜晚结束的时候,白天又来到了。

  2、第二小节:雨到哪里去了。

  (1)小男孩问妈妈雨到哪里去了?你们猜妈妈会怎么回答?

  (2)小男孩还会问问题吗?他会问什么?

  (3)这次他问云到哪里去了?谁来帮妈妈回答?

  (4):雨飘落到地上,太阳一晒变成了水蒸气,许多水蒸气聚集在一起又变成了云,云越积越厚,又变成了雨。你们发现了什么秘密?(原来它们就好像刚才说的白天和黑夜一样都在跳一个又一个圆圈舞呀)

  3、三小节:四季。

  (1)出示春天画面,小男孩说:可我总觉得这个时候会有什么东西不见了,你猜他觉得是什么不见了呢?真的不见了吗?它到哪里去了?而妈妈又会怎么回答他呢?

  (2)请幼儿分小组与同伴讨论讲述最后一段。

  (3)分享交流。

  4、完整讲述故事。

  三、拓展想象

  1、小男孩还在不断地问妈妈问题,那么他还会问些什么问题呢?

  2、你们还知道哪些也是循环的?

  3、呀,这个世界真的就是这样循环着,没有什么会不见了。

【大班语言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语言大班教案03-26

大班语言的教案06-27

大班语言春教案02-15

大班语言童话教案02-18

大班语言鸟窝教案01-08

大班语言拼音教案01-08

大班语言微笑教案01-09

大班语言《鸟窝》教案05-20

大班语言教案05-11

大班语言《信》教案0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