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育文网>教学文档>教案> 大班教案

大班教案

时间:2023-09-17 11:39:11 教案 我要投稿

实用的大班教案精华(9篇)

  作为一名教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大班教案9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实用的大班教案精华(9篇)

大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感受故事中温馨、友爱的情感色彩。

  2、能用恰当的语言续编、仿编故事的部分情节。

  3、懂得与人友好相处。

  【活动准备

  故事挂图、课件、实物梨子、动物图片(如松鼠、狐狸、狮子、小鸡、兔子、大灰狼、小羊、老虎等)。

  【活动过程

  一、出示实物“梨子”,引出故事主题。

  师:小朋友们,这是什么?(梨子)这会是谁的呢?(幼儿回答)

  出示松鼠图片。

  师:这梨子是松鼠捡的,它会用来干什么呢?

  二、通过观看图片和提问,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

  1、出示图一提问讲述故事。

  你们看到了什么?小松鼠用梨子做了什么?这把梨子小提琴演奏出了怎样的音乐?(幼儿学拉小提琴的样子。)

  小结:松鼠用梨子做成了一把小提琴。琴声传得很远很远,这样好听的音乐,森林里从来没有过,那谁会听到这优美的音乐呢?

  2、出示图二,提出问题,讲述故事。

  图中有谁?在干什么?(狐狸捉小鸡)

  师讲述故事。

  提问:你们觉得狐狸捉到小鸡了没有?狐狸听到优美的琴声,它对小鸡说了什么?(我不捉你了,我要去听音乐。)

  3、出示图三,提出问题,讲述故事。

  图中有谁?在干什么?(狮子捉小兔)

  师讲述故事。

  提问:你们觉得狮子捉到小兔了没有?狮子听到优美的琴声,它对小兔说了什么?(我不捉你了,我要去听音乐。)

  4、出示图四,提问:

  这时从小提琴上掉下来的一个东西,你觉得会是什么呢?小松鼠会怎么说呢?(小松鼠说这是从小提琴上掉下来的一个小音符。)

  它又会发生什么神奇的事?(引出:第二天,地里长出了一棵小绿芽,它多像一个小音符呀!小绿芽很快长成了大树,树上结了许多许多梨子。)

  教师小结:拉着拉着,从小提琴上掉下来一个东西,小松鼠说这是从小提琴上掉下来的一个小音符,第二天,从地里长出了小绿芽,很快绿芽变成了大树,而且结了许多的梨子。

  三、播放视频,完整讲述故事。

  1、故事叫什么名字?(认识字)故事发生了什么事情?

  2、狐狸、狮子为什么没有捉小鸡和小兔?(琴声真好听,动物们都爱听音乐,就连凶猛的动物也不做坏事了。)

  3、小提琴上掉下的是什么?真的是音符吗?(不是音符是梨的种子)

  4、树上结了许多梨子,为什么都被做成了梨子小提琴呢?为什么森林里到处都是快乐呢?(因为大家都喜欢梨子小提琴拉出的'优美音乐)

  小结:优美的音乐让凶猛的动物不再做坏事了,还能帮助舒缓情绪。如,心情不好的时候听音乐,能够舒缓我们的情绪。

  四、仿编故事,幼儿表演。

  森林里还有哪些动物会听到这优美的音乐?它们会怎样做?(大灰狼——小羊、老虎——兔子)

  五、活动延伸

  假如你有一把小提琴,你会做什么?

大班教案 篇2

  一、设计意图

  云南是全国少数民最多的省份,其中人口在5000以上的民族有26个,出汉族外有25个少数民族。每个少数民族有着各自不同的风俗习惯和丰富多彩的艺术生活,歌舞、绘画、工艺等艺术表现形式多种多样。我们文山州的孩子从小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生活,甚至自己就是少数民族,对于各种民族特别是苗族和壮族都有或多或少的了解。《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社会领域的目标中指出:5——6岁的幼儿应知道自己的民族,知道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还能说出自己家所在的省、市县名称知道家乡的代表性特征。特设计此活动让幼儿能更加深入的了解云南、了解家乡,从而激发幼儿热爱家乡的情感。

  二、活动名称与内容

  社会——我的家乡民族多

  三、活动目标

  1、知道云南是中国少数民族聚居最多的省份,初步了解几个典型少数民族的'习俗,感受家乡多民族的特点,激发幼儿热爱家乡的情感。

  2、感受参与集体活动的快乐。

  重点:、知道云南是中国少数民族聚居最多的省份,初步了解几个典型少数民族的习俗。

  难点:风俗与民族的对应。

  四、活动准备

  1、知识准备:请家长帮助幼儿查阅关于云南少数民族的资料,让幼儿有一定的了解,特别是自己是少数民族的幼儿。

  2、物质准备:

  (1)请幼儿穿上自己的民族服装上幼儿园。

  (2)3——4种少数民族音乐各40秒左右。

  (3)各民族图片课件和各民族习俗图片课件。

  五、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请幼儿观看图片,说说自己知道的民族有哪些?(师幼交流)

  2、教师小结:大家说的民族大部分我们云南都有,云南是中国民族最多的省份。

  (二)基本部分

  1、初步了解云南少数民族服饰。

  (1)教师结合幼儿穿的民族服装重点介绍壮族、苗族、彝族、佤族、傣族的服装特点。(幼儿有自己讲解的时间)

  (2)请穿民族服装的幼儿表演服装秀。其他幼儿说出他们的民族。

  2、初步了解云南少数民族的习俗。

  (1)教师结合课件简单介绍云南少数民族的不同习俗。

  (2)请少数民族小朋友介绍自己民族的习俗。

  (三)结束部分

  播放各少数民族音乐,全体幼儿一起跳舞。

  六、活动延伸

  幼儿外出旅游带回有少数民族服饰与习俗的图片集体分享。

大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学习用目测和自然测量的方法,比较、区别远和近,并学习用表格的形式进行记录。

  2、初步感受同样的距离,因使用不同的测量工具,测得的数值也不同,感受测量的相对性。

  3、能与同伴合作,准确、细致地进行测量并记录。

  活动准备

  1、画有线条的活动场地。

  2、等长的短绳、小木棍、纸条、铅笔等测量工具,粉笔若干,纸、笔、画板人手1份。

  活动过程

  一、游戏:看谁跳得远

  1、幼儿两两结伴,进行跳远比赛。

  2、教师引导幼儿观察、比较自己与同伴跳得距离的远近。

  3、引导幼儿思考:

  除了用眼睛看,能不能用一种方法证实比赛结果,知道自己跳得有多远?

  引导幼儿观察桌上的小木棍。

  二、学习用小木棍测量远近,验证并记录自己跳远的距离。

  1、幼儿用小木棍测量自己跳远的距离,并记录结果。

  2、教师带领大家www.163ed.com观察幼儿的记录,并请个别幼儿再现测量的过程,集体验证。

  3、幼儿再次跳远。幼儿自由选定一个固定点,画线记录起始和落脚处,用小木棍进行测量,并记录自己跳远的.结果。

  4、鼓励幼儿将测量结果与同伴进行交流。

  5、展示一组幼儿的测量记录,引导幼儿观察。

  三、测量某一物体,感知使用不同的测量工具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1、引导幼儿观察所提供的测量工具并讨论。

  2、介绍测量任务。

  3、教师指导幼儿用正确的测量方法进行测量,并用自己的方式记录。

  4、展示幼儿的记录单,引导幼儿观察和思考。

  5、教师小结:测量相同的物体,由于使用使用的测量工具长度不同,测量得到的数值也不同,

  测量工具长的测量数值要比测量工具短的测量数值少。

大班教案 篇4

  教案目标

  1.理解诗歌内容,根据诗歌的线索大胆想象,仿编(语言领域)。

  2.寻找事物间的相关连部分,并学习配对。

  准备:课件实物锁和钥匙。

  教案过程

  一导入活动

  出示“锁”。请看我拿的'是什么?可是它锁住了,怎么把它打开呢?(用钥匙)对!锁和钥匙是一对好朋友,锁离不开钥匙,钥匙离开锁也不能帮人们做事,所以说他们俩是一对好朋友。

  二看课件配对

  老师还为小朋友准备了一些物品,请看大屏幕。都是些什么?(大家起说)请你们来找一找,谁和谁是一对好朋友?

  三看课件学

  现在我把小朋友找到的物品的好朋友,编成一首好听的,请你们来欣赏。教师边出示课件边有表情的说。然后提问:“小鸟为什么说不和鸟笼是好朋友”。“它和谁是好朋友?”

  第二遍和幼儿一起再看课件说。

  四仿编

  小朋友学会了,咱们也来当个诗人,自己来仿编。怎么编呢?请看老师先编。(出示课件“碗”)看见碗,我就会想到它的朋友是筷子,我仿编的是:筷子对碗说:“我们是一对好朋友。”碗说“对!”就这样把两个朋友的对话用完整的语言表述出来。引导幼儿来学习仿编。

  五启发

  幼儿找生活中还有哪些是一对对的好朋友,鼓励幼儿大胆表达,并帮他们把仿编下去。

大班教案 篇5

  游戏目的:

  1、发展小朋友们的观察力、想象力与判断力。

  2、主动参与活动,体验活动的快乐及成功的喜悦。

  3、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

  4、发展幼儿的观察比较能力。

  游戏准备:

  画有各种事物的卡片或实物若干。

  游戏过程

  一、介绍游戏玩法

  二、开展游戏:

  1、实习老师示范扮演小丑,请一名幼儿作助手。(郑老师现在要请一位小朋友来当小丑的助手,谁愿意来帮忙呀?)(大家知道怎么玩了吗?那就要开始请小朋友们来做不说话的小丑喽。)此游戏也可请几位幼儿来猜,其他幼儿集体当小丑。(现在,老师要多请一些小丑来表演,看看谁的表演最最棒。)帮助幼儿理解游戏玩法。

  2、然后请一名幼儿做小丑,开展游戏。

  3、第一次游戏后,讲出游戏中体现出来的问题,针对问题,强调应注意的地方。强调规则:助手出示卡片时不能让其他幼儿看见卡片上的.内容;小丑只能用动作表演,不能说话暗示。

  继续游戏2——3次。

  4、如果时间允许,可以在黑板上画出物品,来做此游戏。

  三、总结:评价哪些小朋友做得好,也可让小朋友相互评价

  附:游戏方法:请一名幼儿当小丑,面对全体幼儿站立;另请一名幼儿当小丑的助手,面对小丑,背对其他幼儿坐着。助手出示卡片,小丑就卡片上的物品的用途作相应的动作。如,卡片上画有衣服,小丑就做出穿衣的动作,让其他幼儿猜卡片上画的是什么物品。若有人很快猜中,小丑就竖起大拇指夸夸大家,也夸夸自己,表示“我表演得好,你们猜得对”。若小丑表演了很长时间,大家还未猜中,则换个小丑表演。

  活动反思:

  一、情景描述:

  因为是在一个体育课后带的游戏,所以我带的游戏是比较安静的。由于上节课活动量太大,在我讲解游戏规则时,小朋友们就显得没有兴趣。我拿出小丑的图片,小朋友们就唧唧喳喳的说。在第一遍游戏中,出现了问题,小朋友不知道怎么去表现他所看到的东西。在第二遍游戏中,小朋友们都想当小丑,而不愿去当小丑,我想是不是因为要表演的缘故。在位置安排上也不是我预想的,所以,当助手拿卡片给小丑看时,一些小朋友已经看到卡片上的东西,小丑还没表演,大家就猜出答案。由于后来请了三四个小丑表演,小朋友们不知道猜哪个小丑的,场面混乱。

  二、分析:

  1.在要开始讲解游戏时,就应吸引小朋友注意,等他们安静后再开始讲解,以确保后面游戏的开展。

  2.游戏示范过程中,应提醒小朋友们仔细看小丑要做什么,助手要做什么。

  3.游戏时,还是应一个个请小丑来表演。

  4.在前期准备时,卡片应准备的大些,让助手站在小朋友们后面给小丑看卡片。还应考虑怎样让小朋友们多多参与进游戏中。

  三、反思调整:

  1.通过讲解示范,让小朋友们能很快熟悉游戏规则并参与。

  2.在上游戏活动时,自己应先做好充足的准备:材料、试讲。在试讲过程中发现可能会出现的问题,及早解决。

  3.针对小朋友不愿当小丑的问题,应多采取鼓励的方法。

  小百科:小丑是喜剧演员之一,常见于舞台、马戏团、综艺节目、嘉年华、儿童节目及生日会等。他们表演时,多穿着特大鞋子及奇装异服,其脸部也经涂装,尤以鼻子部分较为突出。这些古怪、搞笑的装束给观众带来欢笑。通常小丑都会以自身出糗来娱乐观众。

大班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能用完整语言描述图画细节。

  2.感受作品中的小星星想帮助他人的美好愿望。

  3.感受诗歌的句子结构,创编诗歌。

  【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

  大家好!我是星星小魔仙,刚才我在天上玩耍,听到了这里有好听的音乐我就飞来了。我也给你们带来了一首好听的诗歌,名字叫《我星星的梦》。哪个小朋友学的最认真,我就让李老师把这个魔法星星送给他作为奖励。

  二、开始新课。

  1.出示第一副图画,图画中有个小女孩她在干什么?她面对天上的星星双手合拢在许愿呢?小女孩许完愿后看到这些星星有的在笑,有的在调皮的吐着舌头,她想:“天上那么多的小星星,他们的梦都是一样的吗?”请我们班的小朋友想想这些小星星的梦都是什么?会不会是一样的?(举手回答)。

  下边我们来听听小星星是怎么告诉小女孩的?出示第一颗星星说:“我想变成萤火虫”,出示第二颗星星说:“我想变成天上的街灯”,出示第三颗星星说:“我想变成明亮的眼睛”。那小星星的梦是不是一样的呀?“告诉你,不是的,每一颗小星星都有自己的梦!”对,有的'想变成萤火虫,有的想变成天上的街灯,有的想变成明亮的眼睛,他们为什么想变成这些呢?变成这些肯定都是有自己的梦想和愿望的,那要是你变成了萤火虫你会做什么?(幼儿举手回答)。我们一起来看看故事中的星星想变成萤火虫做什么?出示星星、萤火虫、蚂蚁图片让幼儿观察探讨。这些小蚂蚁白天出去找食物晚上回家迷路了找不到自己的家了非常的着急害怕。老师总结:“有的星星想变成萤火虫,为迷路的蚂蚁照亮回家的路。”还有的星星想变成天上的街灯?要是你变成了天上的街灯你会做什么?(幼儿举手回答)。那我们来看看这些星星变成街灯是做什么?出示小鸟图片让幼儿想象。刚才小蚂蚁是白天出来找食物吃,这些小鸟白天光顾着玩耍没有找到食物,晚上觉得肚子饿了出来找吃的东西,可是它们看不清路。老师总结:“有的小星星想变成天上的街灯,让鸟儿也可以在夜里自由飞行。”刚才呀这只调皮的吐着舌头的星星想变成什么?哦,它想变成明亮的眼睛。要是你变成了明亮的眼睛你会做什么呢?(幼儿举手回答)那我们看看这只调皮的星星变成眼睛后想做什么?出示失明小女孩照片,这个小女孩的眼睛是闭着的,因为他的眼睛看不见东西她失明了,所以“有的小星星想变成明亮的眼睛,永远挂在失明小朋友们的心上”。

  2.完整欣赏诗歌《小星星的梦》,出示完整诗歌画面,我们先来安静的倾听一遍。李老师来领读我读一句你读一句。小朋友学会了吗?下边我们小朋友一起来朗读,老师不读。小朋友读的很好可刚才我发现有两个小男生没有发出好听的声音,是不是没有学会呀?那我们小女生来教教他们。小女生全体起立朗诵诗歌,你们读的太好了,让我们给自己棒一个。小男生你们会了吗?那我们小男生全体起立,看看你们能不能超过小女生。我们小男生读的也很棒。我们来给自己鼓鼓掌。

  3.老师提问,引导幼儿理解和熟悉儿歌内容。

  (1)“天上有什么?每颗星星的心理都有一个美好的梦,他们的梦是一样的吗?”请你用诗歌中的句子来回答。

  (2)“想变成萤火虫的星星想帮助谁,他是怎么帮的?”

  (3)“想变成街灯的星星想帮助谁,他是怎么帮的?”

  (4)“想变成眼睛的星星想帮助谁,他是怎么帮的?”

  请幼儿按照诗歌的内容进行回答。

  三、结束部分。

  小朋友你们有没有自己的梦想,我请我们班的小朋友把自己的梦想说过出来,我们也来创编一首诗歌。名字就叫《小朋友的梦》。请幼儿回答老师根据诗歌结构仿编诗歌《小朋友的梦》。

  请小朋友回家和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一起来创编诗歌,明天带到幼儿园来大家一起交流学习。

大班教案 篇7

  设计意图:为了让孩子更多的感受春天带来的美好,从观察春天、感受春天到歌唱春天,体验合作演奏、表演的乐趣,体验不同的表现节奏的方式及创编歌词的乐趣。

  活动目标:

  一、引导泳儿了解三拍子歌曲强弱弱的节奏特点并用多种方式表征。

  二、引导幼儿用连贯、优美和活泼轻快的歌声演唱。

  三、尝试在前四句歌词的结尾处添加衬词,感受音乐活动的乐趣。

  活动重点:体验多种方式表现三拍子歌曲的节奏特点。

  活动难点:尝试在前四句歌词的结尾处添加衬词。

  活动准备

  1、 教师带领幼儿事先学习歌曲,到户外观察春天,寻找春天。

  2、 歌曲光盘、柳树姑娘头饰、三角铁、沙锤、响板。

  活动过程

  一、 教师在《小鸟落落》的音乐声中带领幼儿模仿小鸟飞到活动室。

  二、 教师谈话激发幼儿思考春天的各种变化,进而复习歌曲。

  1、 春天来了,你发现了什么?(天气变暖了,小草发芽了,人们穿上毛衣。花开了,有桃花、梨花、杏花、迎春花,蝴蝶、蜜蜂、蚂蚁、青蛙都出来了。柳树也发芽了,长出了一片片的叶子)

  2、 柳树发芽了,我们学过一首唱柳树的歌,是《柳树姑娘》。一起来唱一遍。

  三、幼儿观察图谱发现三拍子的节奏特点并用不同的方式变现节奏。

  1、1棵大树2棵小树,这就是三拍子歌曲的节奏,第一拍是大树,第二拍和第三拍是小树,也就是第一拍的声音重,强,第二拍、第三拍的声音要弱一些,就是强弱弱。

  2、用动作表现节奏。(拍手、跺脚、拍肩)。教师清唱幼儿用动作配伴奏,然后放音乐《柳树姑娘》幼儿用动作配伴奏。

  4、用乐器打节奏(1)教师示范乐器的使用方法(2)教师清唱分组演奏乐器(3)播放音乐《柳树姑娘》幼儿分组演奏乐器。

  四、引导幼儿表现柳树姑娘的美和高兴地心情

  我们在唱歌的时候怎样表现出柳树姑娘的美呢?(微笑的唱歌,加上优美的'动作)。怎样表现柳树姑娘洗头发高兴地心情呢?(高兴地去唱,跳起来)

  四、尝试创编衬词,感受音乐活动的乐趣。

  在这首歌曲中有很多特别的地方,我们可以加入自然界的声音帮衬一下,让这首歌曲更好听。微风吹来,树叶发出什么声音?沙沙沙。我们把沙沙沙加在歌曲的前四句的后面。分组唱,二声部合唱。同样引导幼儿创编流水哗啦啦、滴答答的声音加入歌词。

  五、自由表演,充分体现艺术活动的愉悦功能

  老师准备了头饰,每个孩子一个头饰,随音乐自由表演。

  到户外看柳叶又长大了没有,带出活动室。

大班教案 篇8

  教学目的:

  1.通过节奏乐《木偶大聚会》,让幼儿感受乐曲明快、含蓄的性质,分析乐曲的结构,体验演奏活动中合作的快乐。

  2.引导幼儿看图谱表现乐曲的节奏,初步掌握看指挥演奏的方法。

  教学重点:

  感受乐曲的'情绪,体验演奏乐器的快乐。

  教学难点:

  互相倾听,协调音色。

  活动准备:

  乐器、音乐、图谱。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组织幼儿做端,准备上课。

  2.教师谈话,引出课题。

  快乐的音乐响起来了,木偶家族即将进行盛大的聚会,你们看谁来了?

  二、基本部分

  1.引导幼儿欣赏音乐,并完整感受。

  提问:你觉得这首音乐是怎么样的?好像在干什么?

  2.再次欣赏音乐进一步感受乐曲性质。

  介绍:乐曲的作者、名称及内容。

  3.熟悉图谱

  介绍:图谱中的三种颜色的木偶分别代表三种演奏方法,老师是根据乐曲声音的特点来画的,请小朋友仔细看,这些木偶是怎么和音乐舞蹈的?

  4.匹配乐曲。

  5.请幼儿按图谱打节奏。

  6.引导幼儿随音乐看图谱打节奏。

  7.徒手练习

  (1)手打乐曲的动作,嘴发乐曲的声音,看图谱练习一遍。

  (2)看指挥,分乐器练习。

  (3)提出要求进一步练习。

  8.配器演奏

  (1)轻轻拿出乐器,注意指挥的手势,看指挥演奏。

  讨论:演奏的效果,提出要求注意的地方。

  (2)提高要求,再演奏一次,提醒幼儿互相倾听。

  (3)鼓励幼儿自由选择,交换乐曲演奏。

  9.引导幼儿看指挥,完整演奏,活动自然结束。

  三、结束部分

  1.教师总结,对本节课表现好的幼儿进行表扬。

  2.收拾用具,下课休息。

大班教案 篇9

  活动背景:

  我们班的孩子活泼、好动,喜欢游戏、喜欢探索,因此我设计了这堂科学活动:《手电筒的光》,让孩子们在游戏中产生对光的兴趣,通过游戏来发现问题,在实践操作、探索中初步了解光的穿透现象,尝试边操作边记录实验结果。头一天在班上我出示了手电筒,告诉了孩子们我们可以和手电筒做好多的游戏,引起了孩子的兴趣。第二天已经有一部分孩子带来了手电筒,在收集手电筒阶段就印证了我的猜想,孩子们非常感兴趣每天都催着我,问我:“老师什么时候和手电筒交朋友呀?”,由于手电筒收集了几天,第四天,在孩子的再次催促下,活动开始了。

  活动过程:

  一、提出问题:设置情景,引起幼儿对光的兴趣。

  游戏:踩光、追光,老师变魔术

  一会儿老师用书把光遮住了,小朋友找不到光,就问:(“光怎么不见了啊?”“老师你把光关掉了吗?”)

  师:“没有啊,你们看光不是还亮着吗?”

  (那我们怎么看不见光了呢?,书把光遮住了,光照不过来了。)书能把光遮住,那这个塑封纸也能把光遮住吗?

  (一开始,孩子们都很兴奋、很高兴,注意点都集中在老师的手电筒上,所以我创设出游戏的环节满足孩子的这种需要,通过游戏,引发了他们的思考:咦,真奇怪,怎么有的东西手电筒的光穿不过去,而有的东西手电筒的光却能穿过去啊?)

  二、让孩子动手试一试:幼儿探索,分组实验,并记录实验结果。

  1、师:今天老师这里准备了好多东西,有镜子、皮球、木盒、积木啊等东西,你们想想看,在这些东西中,你觉得有哪些东西手电筒的光是能穿过去的,哪些东西手电筒的光是不能穿过去的?(幼儿讨论)

  师:说说你们的`猜想(每一个物体都有孩子说可以和不可以)

  2、刚才小朋友都动脑筋进行了猜想,现在要请你们来动手试一试,并把实验结果记录下来,光能穿过的请你用一种符号记录,不能穿过的用另一种符号记录。

  (孩子开始兴致勃勃地实验,有个别孩子很可爱,将手电筒倒扣在东西上,后来才发现这样看不到透过去的光。当孩子发现手电筒的光能穿过老师准备的木盒时他们都十分惊讶!)

  3、交流实验结果,有不同意见的小朋友再次验证。

  (交流中发现有的孩子用“√”“x”来记录,有的用“□”“△”来记录,有的用“★和○”来记录,有的用“+”“-”号来记录,还有的用“J”“L”来记录等等。在老师的引导下,小朋友表述的语言都较准确、完整。)

  4、.教师引导,激发幼儿回忆:刚才你们有没有发现什么有趣的事情。

  (“光穿过去变淡了”,“光变颜色了”)

  5、在哪里见到过光?

  DD:太阳光、月光

  QQ:家里的灯光,街道上的灯光

  AA:蜡烛光

  HH:萤火虫的光、火光

  XX:舞台上的灯光

  ZZ:激光

  三、结束活动

  今天小朋友都非常动脑筋,观察的也很仔细,光还有很多秘密,大家以后还会发现更多更多。刚才小朋友说在看节目的时候看到过舞台灯光,我们就来玩一个“演员”和“舞台灯光师”的游戏。

  手电筒听命令:

  演员的动作跳到哪里,光就要照到那里。

  (孩子们将手电筒打开,当看到一束束光线在舞台上交汇时可高兴了,兴奋地叫道:我的光和你的光碰到一起了,真有趣!)

  四、延伸活动

  师:现在老师把手电筒放在我们的探索区里,我们的探索区里还投放了许多不同的东西,小朋友可以去试一试哪些东西手电筒的光能透过去,哪些不能。

  (将这个问题抓住,延伸到区域活动,让孩子继续对他们感兴趣的问题进行研究,教师把问题升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