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育文网>教学文档>教案> 语文教案

语文教案

时间:2023-09-17 10:48:33 教案 我要投稿

(集合)语文教案9篇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准备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语文教案9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集合)语文教案9篇

语文教案 篇1

  一,教学目标

  1.复习巩固本单元词语,能拼读词语,初步区分"的,地,得"的用法,能在句子中选择填空.

  2,能把反问句改成陈述句;初步了解省略号的用法.

  3,复习巩固本单元训练重点,有感情地朗读句子和短文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第2,4,6,7题.

  教学难点:"的.,地,得"学生往往难以正确运用,常常出现错误,教学时不需多讲语法知识,而要多放在实际例句中运用.陈述句与反问句互改也有一定难度.

  三,教学准备:投影片.作业错例.

  四,教学时间:2课时

  第1课时

  (一)教学目标

  1.能熟练地拼读音节,正确书写词语.

  2.懂得怎样才能把句子写得具体些,能正确填写"的,地,得".

  3.能有感情地朗读句子.

  (二)教学过程

  练习第1题.

  (1)指名开火车认读音节

  (2)指名6人在卡片上拼写,其余学生在作业本上自行填写.

  (3)反馈校对.

  2.练习第2题.

  (1)指名读题,说说这一题要求我们完成几个任务.

  (2)指名读第(1)组句子,集体讨论,比较.

  (填上"爽朗"一词,把"笑"的神态写具体了)

  自行填写第(2)组句子,再集体讨论.

  (明确用上"兴奋"一同,把教授当时的心情写出来了.)

  3.练习第3题.

  请"的,地,得"用得较为熟练的同学说说掌握它们的诀窍.

  自由填写,反馈校正.

  4.练习第4题.

  (1)自读,思考:这两个句子分别在哪篇课文中出现过

  (2)填写,试读.

  (3)指导朗读.(指名读一评议一小组读一齐读)

  5.完成课堂作业本.

  第2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省略号的用法.

  2.能把反问句改成陈述句.

  3.能有感情地朗读短文.

  (二)教学过程

  1,练习第5题

  (1)复习第3课课后3中省略号的作用.

  (2)归纳省略号的几种用法.

  (3)朗读并抄写句子.

  2.练习第6题.

  (1)指名读例句,说说这两个句子的不同点与相同点.

  (2)自由读例句,体会语气的不同.

  (3)指名改写第一句.

  (4)自己试改第二句,集体讨论.

  3.练习第7题.

  (1)自由读文,思考短文写了件什么事.

  (2)划出人物的语言,说说该用怎样的语气读.指名读

  (3)指导感情朗读全文.

语文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两个精彩段落。

  2、正确认读本课十个生字,会写十个。

  过程与方法

  1、学生反复诵读,展开想象来理解课文,体验情感。

  2、展开小组讨论,对课文的思想内容及情感进行体验、交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通过对比,珍爱自己优越的学习条件,更加倍的努力学习。

  课前准备:生字词卡片。

  教学过程:

  一、激趣创境

  同学们,我们每天早晨都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读书学习,你们感觉到幸福吗?你们想过吗?在20世纪30年代的小朋友又是怎样学习的`那,学习的条件又如何呢?请同学们打开书第26《晨读》。

  二、初读课文

  1、师:同学们自由地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借助拼音朋友,可以查字典,也可以请教老师或同组同学,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2、学生互助识字,交流识字方法。

  3、小组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认读课文。要求:声音洪亮、正确流利、同学爱听。

  4、检查朗读。

  5、出示含有生字的其他句子让学生再认。

  三、理解课文

  1、师:刚才大家生字掌握得真好!下面,自己再自由地读一读课文,边读边想:

  (1)当时学习条件怎样?

  (2)学生的学习态怎样?

  2、我们现在的晨读与30年代的小朋友相比有哪些异同?小组内进行交流,从文中哪些词句读懂的?

  3、学生再次自由读文,小组交流对比后个人的感受。你受到了什么教育?应学习他们什么?

  4、随机指导朗读

  5、文中的哪些情景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为什么?

  四、拓展延伸

  激发学生多读书的愿望及乐趣?推荐一些书《寄小读者》《背影》《万卡》《爱的教育》

  五、指导书写

语文教案 篇3

  课型:

  复习策略指导课。

  教学目标:

  1、学会理清修辞方法部分的复习目标;

  2、学会把握修辞方法部分的复习重点;

  3、学会设计修辞方法部分的复习方法;

  4、学会调控修辞方法部分的训练内容。

  教学重点:

  如何引导学生把握复习重点。

  教学难点:

  如何指导学生设计合理的复习方法。

  课前预习:

  1、学生解答近几年高中会考、高考中有关修辞方法部分的试题(印成讲义),教师借此了解学生的现有认知水平(统计分数);

  2、学生分析试题中的考查内容、考查形式,形成对修辞方法部分考核的初步感知,以便在课堂上深入讨论。

  教学过程 :

  一、理清修辞方法部分的复习目标。

  1、教师提问:大家知道修辞方法部分的复习目标是什么吗?

  学生回答:

  可能一:不知道,或不太知道。

  可能二:根据高考说明回答“辨析并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

  2、教师提示:要理清一个知识点的复习目标,其根据有哪些?

  学生讨论。

  3、教师小结:

  我们可以分解出如下4个能力考核点:

  (1)能够辨识常见的修辞方法(高考列出8种,会考列出12种);

  (2)能够理解修辞所表达的内容和表达作用;

  (3)能够评价修辞运用的优劣;

  (4)能够根据要求运用修辞方法。

  本环节小结:有效的复习,其前提就是要有明确的复习目标,所以每一个同学在进行每一个知识点的复习时,都应该首先要理清复习目标。从以上的分析操作,我们也基本了解了理清复习目标的方法。

  二、把握修辞部分的复习重点。

  1、教师提引:

  目标的确立,为我们把握复习重点提供了范围。目标是针对所有学生的,而复习重点则应该是针对个人的。所以我们还有必要围绕目标,确立自己的复习重点。那么我们应该怎样确立自己的复习重点?

  2、学生讨论:

  各抒己见,说说各自的想法及做法。

  3、根据学生的讨论,小结如下:

  根据考试命题的倾向:

  ①会考的选择题中,修辞方法是必考题,题型已由单一的辨识题演变为辨识修辞方法与理解表达作用结合考的形式。

  高考的选择题中,近几年已没有单纯的修辞题。而是放在以下题型中去考:

  a、诗歌鉴赏题中,结合诗句内容考查包括修辞方法在内的写法;

  b、现代文阅读题中,结合文章内容考查修辞方法所表达的内容及作用;

  c、语言运用题(第五大题)中,根据表达需要运用修辞方法写作(造句)。

  ② 根据自己的知能结构现状:

  在预习中,我们利用会考高考试题作了先测,大家可以针对自己答题的情况,分析自己在修辞方面掌握的程度,找出薄弱点,以此作为自己以后复习的重点。

  三、设计合理的复习方法。

  1、教师导引:

  确立了复习重点后,我们还要设计好合理科学的复习方法,才能使复习真正有效。我们要时刻都有学习效率观,并努力探索有效的学习方法,科学地安排复习的内容、复习的时间,这样才是一个真正会学习的人。接下来,我们就一起讨论一下如何设计有效的复习方法。

  2、学生讨论献策,教师点评。

  3、师生共同小结:

  (1)遵循的原则:全面与重点相结合的原则,

  (2)以训练带知识的原则,

  (3)查漏补缺及时矫正的原则。

  4、具体的方法:

  (1)辨识题。

  我们要善于抓住各修辞方法的特征加以辨析,特别是几种不易辨别的修辞。同时还要注意结合语境来分析。辨识题的'复习要结合理解题同时进行。

  (2)理解题。

  对于理解语意,我们要考虑不同文体的特点,并且放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理解表达作用,我们则既要考虑各种修辞的一般作用,也要考虑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特殊作用。

  (3)评价题。

  我们要掌握各种修辞在具体运用中的要求,也就是要掌握评价的标准。评价题虽不常见,但也应做好相应的准备。

  (4)运用题。

  往往是综合题,需要我们考虑各方面的命题要求,既有修辞上的,也有可能是句式上的,还有可能是内容上的。我们可以结合小写作练习进行。

  5、调控训练内容。

  (1)教师提问:

  大家都很反对“题海战术”,但缺乏必要的训练,也是不可能形成能力的,所以我们有必要掌握好训练的“度”。那么,我们应该怎样来调控自己的训练呢?大家不妨讨论讨论。

  (2)学生讨论,教师指点以下内容:

  大家可以对《强化训练精编》中的修辞练习题作一分析,按照复习目标中的四个考查点,看一看这个练习题题型分布得合理不合理?

  (辨识题太多,运用题、评价题太少)

  每一个能力点大致需要训练多少次才能达标?

  我们还应该再增加一一些什么题型才能复习到位?

  (3)师生一起总结:

  对现有的训练材料,我们千万不能拿来就作,不加辨析,不加选择。否则既有可能造成无效劳动,也有可能造成训练不到位。

  (3)要调控好训练,应注意几点:

  ①要注意题型分布的合理。

  ②要根据自己的现状确定训练的“度”。

  ③要会选择有效的训练题。

  ④要学会控制训练的节奏。

  四、课堂总结:

  本节课没有在修辞本身的认知上作更多的讨论讲解,而是着眼在如何复习修辞,其目的就是希望大家能提高自我复习的能力,能够提高语文学科元认知的能力。这种能力才是我们要培养的终身需要的能力。

  这种元认知能力,具体地说,就是需要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能清楚地认识到“我应该学哪些内容?”“我应该如何地学?”“我学的效果怎样?”“我应该怎样改进自己的学习?”等等问题。

  语文学科的知识是非结构性的,学习效果的好坏完全取决于是否有良好的学习策略。只会被动的学习,而毫不讲究学习策略,决不会提高语文的素质。

  因此,希望大家树立主动学习的观念,提高自己在语文学习上的元认知能力。这才是本节课的主要目标。

  五、作业 布置:

  用25分钟的时间作完《强化训练题精编》的修辞练习,并思考评价修辞运用优劣的标准是什么。

语文教案 篇4

  【单元教材简析】

  本组围绕着“世界是大家的、各国人民是一家”这一主题选入了三篇讲读课文、一篇略读课文和一个学习园地本组围绕着,体裁多样,内容丰富,篇篇充满着人与人之间的真情和爱意。

  《太阳是大家的》以此为题,寓意“世界是大家的”,全世界孩子同在一片蓝天下,分享太阳的温暖、世界的和平和社会的安宁。

  《一面五星红旗》蕴含着对爱国主义精神的赞美。课文中的我尊重、热爱国旗的表现,换来他人对“我”的尊重。

  《卖木雕的少年》本文通过写“我”在非洲南部想买一个木雕,但因为过重无法购买,卖木雕的少年看“我”是中国人,特意送我一个木雕小象墩,而且不收钱的事,歌颂了少年的美好心灵和中非人民之间的深厚情意。

  《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由一篇通讯改写而成。写的是非洲国家阿尔及利亚发生地震,中国派出了救援队帮助救灾的`事。通讯是一种常用的新闻体裁,是对新闻事件、人物和各种见闻进行及时、详尽而生动的报道。它不光交代什么事,而且交代事情的来龙去脉,以及情节、细节和有关环境气氛。

  【单元总体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积累词句、会写生字词。

  2、分析文章的内容,通过人物的言行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

  3、感受世界人民之间纯真的感情,体会到各国人民之间要相互关爱,世界才会更和平、稳定、发展。

  【单元教学建议】

  本组课文的教学,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引导学生多读、多想、多体会,深切感受人与人之间纯真美好的感情,明白世界和平人民幸福。

  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联系上下文来理解词语,通过体会重点词句来感悟课文内容。

  在每课的教学末尾,可以引导学生由课文内容延伸开去,联系自己的经历过或读过的各国之间的感人故事,感悟世界和平带来的快乐和幸福。

  【单元教学时间】

  《太阳是大家的》2课时。

  《一面五星红旗》2课时。

  《卖木雕的少年》2课时。

  《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1课时。

  《语文园地》4课时。

语文教案 篇5

  教材简析

  这篇课文是一首现代散文诗,作者运用准确的词、句,抓住了瀑布景色的特点,描绘了鲜明动人的画面,抒发了对祖国无比热爱的思想感情。

  全诗分为三节,第一节讲没见到瀑布,先听到瀑布的声音;第二节讲远望瀑布所见到的样子,着重写其色彩;第三节讲仰望瀑布是什么样子,着重写其形状。全诗构成如下的思路:

  (观察层次)

  (写作思路)

  这首诗以描写的对象为题,突出主体,简洁醒目。诗句使用叠句、对偶和排比,十分富于节奏感。读起来琅琅上口。

  第三单元的要求是培养学生理解词语的能力,本单元的训练重点是用词要准确,它比第二单元要求要高,难度要大,体现出了反复训练,螺旋式上升的原则。本课是单元的开篇文,以描写景物而见长,比喻手法的运用尤具特色。作者用词准确,使读者闻声见形。例如一个“啊”加上感叹,把令人惊喜的感情表达得淋漓尽致。“一座珍珠的屏”,一个“屏”字再加上“珍珠”两字使一座晶莹透明,酷似珍珠,在阳光下熠熠闪烁的壮观瀑布跃然纸上。最后的“如烟,如雾,如尘”更是把风中的瀑布写得白茫茫,轻飘飘的一片。

  教学目的、重点、难点

  本课的教学目的确定如下:

  1.感受瀑布雄伟壮丽的画面,体会作者对祖国山河无比热爱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2.学会本课生字词,正确理解词语和句子。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4.习有顺序地观察事物的方法。

  《瀑布》是一首饱含深情的风景诗,通过对瀑布的生动描写,突出祖国山河的壮丽,抒发作者对祖国山河无比热爱之情。据此,我的教学目的之一,就是要让学生体会诗的意境,领略美好景色,受到美的熏陶,激发热爱祖国山河的情感。作者采用移步换景的手法,通过三个由远到近的观察点:远听瀑布声,遥望瀑布状,近观瀑布形,写出了瀑布“声、色、形”三个方面不同的特点。其间,作者用了确切的比喻写出了瀑布给人的感受,因此,学习作者有顺序的观察方法和理解文中生动形象的比喻句,这是文中语文知识的教学要求。对于这样一篇富有节奏感,韵味十足的现代诗,是指导学生通过朗读,体会诗中饱含的深情的好教材。

  根据本单元重点训练项目,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学习作者运用准确的词语描绘瀑布的壮丽景象的手法。大多数学生对瀑布是陌生的,对比喻句的认识也是有限的,因此,讲清诗文中如何运用比喻句来写瀑布的声音和样子,就是我们教学的难点。

  教学过程

  根据本课是——有写景抒情诗歌的特点,教程设想如下:

  音像感知——感情朗读——理解内容——掌握方法——体会感情——熟读成诵。

  课堂教学设计如下:

  一、理清作者思路。本课对瀑布的描写,是让作者由远及近地观察,思路清晰,引导学生追踪作者足迹读第一节诗,边读边思考:

  ①诗的第一节写作者在什么地方看瀑布?

  ②诗的第一节写瀑布的什么?

  ③诗的第一节用了哪些比喻句描写瀑布?

  从第一节的学习中,推测作者观察瀑布的过程。理清思路,了解诗的文路。

  二、欣赏比喻句。巧用比喻是本课语言特色,比喻句是学生理解的难点,突破难点,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体会瀑布的形象。教学第一节,设计填空题:瀑布的声音像(叠叠的浪),又像(阵阵的风)。这样的声音说明了(瀑布气势磅礴)。

  教学第二节,设计填空题,瀑布好像(一道白银)。说明瀑布(色彩鲜明)。教学第三节设计填空题,仰望瀑布又像(珍珠做的屏风)。运用电脑多媒体播放瀑布画面,出示填空题:一阵风吹过,水珠像(烟一样)轻飘,像(雾一样)白茫茫,像(尘一样)纷纷扬扬。

  教法与教学手段

  根据这首诗特点,可采用情境教学法进行教学。

  1.运用多种媒体,创设情境。

  “诗是无形的画,画是无形的诗”,教学时除教师的生动形象的教学语言能启发学生想象,使学生感受诗中的画面美外,教《瀑布》我还在以下两方面作了努力:

  (1)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在教学前让学生背一背《望庐山瀑布》,再放《瀑布》配乐朗诵,由旧知迁移到新课《瀑布》;使学生脑子里呈现诗中描绘的画面概貌,感受《瀑布》的画面美。

  (2)引导学生通过多种感官去感受景物,如教到“好像叠叠的浪涌上岸滩,又像阵阵的风吹过松林。”这里可播放浪涛声、松涛声让学生用耳去感受瀑布的声音。“千丈青山衬着一道白银”这里放投影片,让学生通过视觉去感受瀑布的磅礴气势;“如烟,如雾,如尘”,播放录像片,让学生身临其境,通过多种感官领略大自然的美景,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美好情感。

  2.发挥教师主导作用,把学生带入情境。

  (1)整体阅读,理清思路。

  叶老先生指出:“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理清散文的文路有利于领会作者的立意。

  本文可从课题入手,提挈文章中心“奇”,展示全文脉络。设问“瀑布”的“奇”表现在哪里?接着引导学生迅速而有序地捕捉到“瀑布”奇表现在:声势磅礴、色彩明丽、形状奇特。然后让学生根据这三方面划出课文层次,让学生明白这是以作者所见所闻为线索组织材料的。

  (2)抓住重点,品析词句。

  作者在生动准确的使用语言文字的前提下,积极修辞,文中几处比喻具有特殊的审美效应。品析文中的比喻是教学的重难点。教师在教学时,务必“咬”住这几个句子,让学生在语言环境中领会文章的思想感情,通过对文中比喻句的理解,在情感上与作者产生共鸣。教学比喻句子,首先让学生掌握作者将什么比作什么,然后着重体会作者为什么这样作比?

  (3)表情朗读,入情入境。

  一首散文诗,就是一杯作者用自己的人生经验酿成的酒,我们读散文诗,也就是饮这杯好“酒”,越是细细品味,越能够体会出其中丰富的滋味,得到美的享受,这必须要善于朗读,由“细读”到“精读”,所谓“精读”即读课文精彩片断、章节,读出神韵。读瀑布的声音时,指导学生读出声音的气势雄伟,这里“好像/叠叠的浪/涌上/岸滩,又像阵阵的/……吹过松林/”注重重音与停顿。让学生在朗读想象诗中描绘的三幅画面,从而达到领会诗中意境的目的,把握诗作的内容与主题。

  学法指导

  因为诗歌具有感情强烈、语言精炼、意境优美、音韵和谐等特点,因此教学时要通过指导朗读培养学生的阅读欣赏和想象的能力。

  (一)反复朗读,自学质疑。

  这首诗生字不多,一开始就让学生反复朗读,根据朗读的要求进行吟诵,并教给朗读方法:本文是首现代自由诗,呈长短句式,且抒情性强,指导学生掌握以意群为单位划分音步的特点,如:

  第一节:

  还没/看见/瀑布,

  先听见/瀑布的声音。

  好像/叠叠的浪/涌上/岸滩,

  又像/阵阵的风/吹过/松林。

  朗读时,结合语感,考虑朗读音步,指导学生运用“意群”为单位划分二、三节的音步,反复朗读,并完成直译,试讲诗意,鼓励学生质疑,初知诗中大意。

  (二)授之以渔,教给方法。

  根据诗歌的教学要求,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去引导学生掌握学诗的方法:(朗读)分词——解句——描述——欣赏——背诵

  1.分词。分词就是把一句句诗分解成表达一个完整意思的意群。学生得心应手地解析句子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意会诗意,开动脑筋的积极思维过程,通过反复朗读,揣度上下诗句,学生对诗句得以初步掌握理解,并进行准确划分。

  2.解句。指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如“这般景象没法比喻,千丈青山衬着一道白银。”设问:(1)“这般景象”指的是什么?(瀑布的全景)(2)把“这”换成所指代的事物,说说前句的意思。(瀑布的全景没法比喻)(3)读下句,想想,没法比写的是一幅什么景象?(千丈青山衬着一道白银)(4)为什么先说“没法比喻”接着又将瀑布比作“千丈青山衬着一道白银”呢?(再看上句,找出原因)(5)用“虽然……但是……”的句式把这句话的意思说一说。

  3.描述。描述是把诗歌改成散文,是培养学生思维想象、口头表达能力的一种训练方式,是我们教学中常常提到的“请用自己的话说说这节诗的意思”的提法。

  4.欣赏。讲析完诗意让学生再回味全诗,把自己最理解,最喜欢的'地方说出来,并陈述依据。

  5.背诵。“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最后一个环节是熟读成诵,学习积累。

  课堂训练和作业布置

  作业练习的设计采取“易——难——较易——难”。

  1.培养朗读能力,训练朗读技巧。本课是一首充满画意的短诗,课堂训练以朗读为主,从而培养学生想象力和朗读能力。读的形式可听读,自由读,个别读,集体读。读的方式有“读出惊喜的感情”“用高昂,激动的语气读出感叹的感情”,“通过读理解作者对瀑布的壮丽景象的心情”,让学生读得入情入境,读出“只可意会,不会言传”的感受。

  2.根据课文中的语句填空,再读一读,想想这样写的好处。

  (1)瀑布的声音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瀑布的全身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站在瀑布脚下仰望,瀑布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来一阵风的时候,瀑布被风吹得___________________

  3.联系诗句的意思,解释带点词的意思。

  (1)好像叠叠的浪涌上岸滩。

  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好伟大呀,一座珍珠的屏!

  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按《瀑布》诗的内容填空。

  作者按____的顺序观察瀑布,全诗描绘了瀑布____的景象,抒发了作者对____的深厚感情。

  5.背诵课文。

  上面设计的作业,第一题是在通过课堂的指导,分析课文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这是技能训练,是“易”,通过了第一题的检测,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第2题则有一定的难度,需学生认真思考才能做出。这时,学生已得到了语文知识的训练,因此第三题填空题,仅是课文现成的词句填空。它再次激起学生学习的欲望,最后两题练习有一定的难度,这时,胜利在望,学生会有信心向难题冲刺,整个作业设计,主要想引发学生完成作业的动机,把老师的作业布置转化为学生的自觉行为。

  板书设计:

  本课板书设计如下:

  12.瀑布

  山路上

  听

  瀑布的声音

  浪涌,风吹

  远

  瀑布的全身

  一道珍珠的屏

  近

  伟大,壮观

  如烟,如雾,如尘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弄清作者在不同观察点,抓住特点,形象比喻的手法,作者正是抓住瀑布声音、色彩、形状的特点,运用比喻手法进行描绘,所以板书时要注意把作者的观察点,瀑布的声、色、形,这一比喻的本体列出,再把喻体分别突出,这样就把作者的观察点、事物特征和比喻特征排列出来,起到了突出重点的作用。

语文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学会复韵母ao,ou,iu,及其四声,能够读准音,认清形。看图能说几句简单的话。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活动、情境游戏等方式,正确熟练地读准每个字母和音节,提高拼读音节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以游戏和学生互帮互助尝试激发学生学习汉语拼音的浓厚兴趣,在生活中发现和学习语文。

  教学重难点

  重点:读准ao,ou,iu三个复韵母的音,学会声母和ao,ou,iu组成音节的正确拼读。

  难点:学会“ao,ou,iu”三个复韵母的四声及其标调规则,读出带调韵母的音节。

  教学内容

  1、复习导入

  复习复韵母ai,ei,ui,认识ao,ou,iu的音形,并书写。

  老师区别ui和iu。

  2、教学ao,ou,iu四声。

  做游戏找朋友,放松并强化四声学习。

  3、教学ao,ou,iu音节的拼读。

  由认识的汉字导入音节拼读的教学,老师教方法,同桌一起读音节。老师教读音节,学生教读音节,开火车读音节,摘苹果复习音节。

  教学准备:

  1,学生带上四线格本,课本,铅笔,做的字母卡。

  2,粘苹果树。

  3,画四线格。

  4,红笔。

  5,试投影仪的切换。

  6,写ao/ou/iu两个。

  6,试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小朋友们,前段时间,我们在拼音王国里认识了很多字母朋友,有六个单韵母坐着小火车来看我们啦,瞧,他们是a,o,e,I,u,yu,昨天呢,我们的老朋友们手拉手带给了我们三个复韵母新朋友、ai.ei.ui。

  你还认识他们吗?师拿字母卡,它是谁,读三遍。师:a和i,u和i,e和i。

  今天呀,袁老师又给大家请来了三位有趣的新朋友,它们听说一(2)班的同学聪明又能干,认识了不少拼音朋友,今天也来我们的教室做客啦。大家欢迎吗?这三位新朋友呀送给了大家一份礼物,它们带着一(2)班的孩子来到海边旅游啦!

  二、学习韵母的音、形。

  观察图画,识形,正音。

  仔细观察图画,你看到了什么?(生回答完整奖励,生回答不完整,在哪里,干什么?你觉得它很怎么样?)大象拉的船帆上画着一个图形,哪位博学的孩子知道,这是哪个比赛的标志?前段时间,在这个比赛上,我们中国的乒乓球队和游泳队得了好多块金牌呢!(你知道的可真不少,太棒了!)把“奥运”的“奥”字读成一声就是来一二班做客的第一个小客人,ao。师领读两遍,看袁老师的嘴巴。男生读,女生读,一起读。会读还不够,会写才是好朋友,伸出小手指,跟老师一起把他写在四线格里,先写a,左半圆,右竖弯,再写o,小o占中格。A和o挨一起,中间留点小空隙。

  海上的大象很开心,这时,又从远方飞来了谁?海鸥的鸥就是第二个小客人ou。师领读两遍,看袁老师的嘴巴。一二组读,五六组读。会读还不够,会写才是好朋友,伸出小手指,跟老师一起把他写在四线格里,先写o,再写u,竖右弯,竖,o和u挨一起,中间留点小空隙。

  除了天空中和海面上,又有一个小动物出现了。你看到了什么?把“游”字读成一声,就是最后一位小客人,iu。

  看袁老师的嘴巴,跟老师读。光会读还不够,会写才是好朋友,伸出小手指,跟老师一起把他写在四线格里,先写i,再写u,i和u挨一起,中间留点小空隙。

  三个新朋友,你都会读了吗?看袁老师的嘴巴,猜一猜,他是谁?会读还不够,会写才是好朋友,拿出四线格本和铅笔,先看看袁老师怎么写的,想不想和老师一起当个书法家呀?那就努力吧!握笔,写字。

  转着指导。找两个,看看这个同学写的,哪里好,这是谁?再看看这位同学写的,谁是孙悟空,火眼金睛,把字母里的小妖怪找出来。师批改。

  咦,写完后袁老师发现,这个新朋友怎么长得这么眼熟呀?它和昨天我们认识的一个复韵母是亲兄弟呢!他就是ui,拿字母卡。怎么能把它们区别开呢,谁能教教袁老师?看一看第一个字母,由i开始发音是iu,由u开始发音是ui。跟老师读iu,ui。如果兄弟两个站在一起,你们还能认出来吗?出示字母卡,六个复韵母。看来大家都会读,开个小火车吧。

  三,教学ao,ou,iu的四声。

  1、读四声。

  秋天来了,树叶变黄了,三位小客人太冷了,我们送他们四顶小帽子吧。小帽子带哪里,复习一下标调歌。标调歌,一、二,ao宝宝要带帽,小帽子,标哪里。带上小帽子,他们读(ao的四声)。小ou说,我也冷,我也要,再送它四顶小帽子,小帽子标哪里,带上小帽子,他们读(展示ou的四声。)小ao,小ou,都暖和了,小iu不开心了,我们也给它四顶小帽子吧,好不好?一(2)班的小朋友真大方。小帽子,带哪里?带上小帽子,他们读(展示iu的四声。)

  2,复习巩固四声,找朋友。

  人多了,真热闹,戴上帽子站一起,男生读蓝色,女生读红色。横着读,都会了,竖着读,试一试,一起读,ao1、2。

  大家读的.太好了,袁老师奖励大家一起做个小游戏,好不好。游戏的名字叫找朋友,小朋友先看看自己手里的字母宝宝是谁,比如说,(老师示范)老师问,AO在哪,拿ao的小朋友回答ao在这,老师问,iu在哪,拿iu的小朋友回答iu在这,其他小朋友认真看。

  游戏,三分钟,8:25到8:30结束。

  二、教学ao,ou,iu的音节。

  一(2)班的小朋友,都是孙悟空,拼音学得好,翻个筋斗云,回到汉字王国了,这些汉字你还记得吗?

  1,出示生字—注上拼音—尝试拼读(口,手,鸟,六,九。)

  师示范拼读,生跟读。自己读两遍,会读抱臂坐直。齐读。

  有个字可不好拼,他是三拼音节呢,三拼音节怎么拼?声轻介快韵母响,三音连读很顺当。

  2、刚才这些字我们都认识,拼起来自然很容易,现在我们加大难度,让声母宝宝和带调的ao,ou,iu手拉手,组成了更多的音节,他们就在我们的书上,让我们赶快拼一拼吧。打开课本42页,看袁老师怎么拼,先把带调的复韵母圈出来,再拼在一起。明白吗?同桌一起读,如果她不会,你就当小老师教教他,两个人都会读,抱臂坐直。

  3、师领读,拼拼音,组词。小老师领读,拼拼音,组词。小组读。

  4,摘苹果。

  今天真是有收获呀,又认识了三个复韵母,果园里的苹果也丰收啦!我们一起摘苹果吧!

  苹果怎么摘,听清规则,看看树上哪个苹果的音节你会拼,会组词,就举手,把它摘下来,站在旁边,苹果举到胸前。老师让展示时,你把它读出来,并组词,全班小朋友一起跟读,读对了,苹果就是你的了。

语文教案 篇7

  课题 定风波

  课型 第几课时

  课时教学

  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苏轼及其创作。

  2、理解词人复杂的心情,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

  3、继续学习掌握一些常用的鉴赏词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

  反复吟咏,感受词的音律美;运用联想和想象,感悟词的意境美 。指导学生学习鉴赏古代诗词的方法:从词句入手,体会炼字炼句的妙处,进而把握作品的意境。

  情感态度价值观

  把握作品的感情基调,感受作品豪放壮阔的意境。

  教学方法 诵读法 讨论法

  教学用具

  使用教材

  构想 引导学生在理解字面内容的基础上,重点体会词人丰富的思想感情和旷达豪放的意境,初步了解豪放派的.艺术特点。当然,苏轼的思想是复杂的,他将儒、释、道的思想精髓杂糅融通,为他所用。本课学习的两首词中的有些情感就比较复杂,如:“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要允许学生心存疑问,留待他们有一定的生活阅历后加深理解。

  设计意图

  本课的两首词作同创作于他被贬黄州期间,其生活境况和思想情感都有许多相似之处,学习本课应有意联系以往所学的内容,以便参照阅读,加深理解。指导学生学习鉴赏古代诗词的方法:从词句入手,体会炼字炼句的妙处,进而把握作品的意境。

  教学过程

  一、 检查复兴学生背诵情况

  二、 知识积累

  字词正音

  同行( )吟啸( ) 一蓑( )烟雨

  字词释义

  芒鞋 草鞋

  吟啸 吟咏长啸,表现泰然自若的心态

  料峭 形容微寒

  三、 诵读指导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四、信息筛选

  阅读本首词,思考问题

  1.这首词中,词人是一个怎样的形象?请结合词句简要回答。

  明确:词人是一个吟啸徐行、拄着竹杖、穿着草鞋、顶风冒雨、不畏艰难、镇定从容、旷达乐观的形象。

  2.有人评价此词是“于简朴中见深意”,请联系全词,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明确: 词中记叙了途中遇雨的生活小事,描写了“春风”“山头斜照”等雨后天晴的平常自然之景,但在这些简朴的描述中却表现了无论人生遭遇多少苦难,只要坦然面对,一切苦难都将成为过去的人生哲理。

  五、合作探究:

  1.首句“莫听穿林打叶声”写雨,抓住雨怎样的特点来写的?

  讨论明确: 雨骤风狂。

  2. “徐行”且“吟啸”,描写了词人怎样的心态?

  讨论明确:闲适、坦然的心态。

  3.“竹杖芒鞋轻胜马,一蓑烟雨任平生”,是如何以小见大的?

  讨论明确:词人竹杖芒鞋,顶风冲雨,从容前行,以“轻胜马”的自我感受,传达出一种搏击风雨、笑傲人生的轻松、喜悦和豪迈之情。“一蓑烟雨任平生”,此句更进一步,由眼前风雨推及整个人生,有力地强化了作者面对人生的风风雨雨而我行我素、不畏坎坷的超然情怀。

  教 学 流 成

  4. 过片到“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三句,给我们以怎样的人生启示?

  讨论明确:

  ⑴ 阳光总在风雨后。

  ⑵也许正当我们感到绝望的时候,希望和转机已经在前面等着我们了。

  ⑶失败和成功是一对孪生兄弟,失败来了,成功还会远吗。

  ⑷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

  ⑸ 阴雨之后必有阳光,生活中要充满乐观和希望。

  5.“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你如何理解句中的“风雨”和“晴”的?这三句是此篇的画龙点睛之笔,道出了词人在大自然微妙的一瞬所获得的顿悟和启示,请谈谈是怎样的一种顿悟和启示?

  讨论明确:

  ⑴“风雨”比喻词人生中的逆境,如各种政治打击和人生险途。“晴”比喻春风得意的顺境。

  ⑵人生有顺逆,有成败,有荣辱,有福祸。但无论处于何种境地,我们都要以坦然而超脱的心态去对待,胜不骄,败不馁,福不喜,祸不悲,这样才能完成自己的人格修养。风雨改变不了苏东坡,也改变不了我们。

  六、艺术手法

  1、写眼前景,想心中事,异质而同构

  2、若即若离,隐喻寄托

  3、以小喻大,言外无穷

  七、 作业

  背诵本首词,完成练习册本课作业

语文教案 篇8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13个生字,书写3个生字,并掌握多音字“量”,在读文中培养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和主动识字的惯。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感受夏天的迷人,在读中积累文中的好词好句。

  【教学重点】

  1.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夏天的迷人,激发学生对大自然、对生活的无限热爱之情。

  2.培养学生识字、表达、想象的能力,并积累词句。

  【教学难点】: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 法】讲解、引导

  【学 法】朗读、感悟、练习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5分)

  1、欣赏古诗《小池》,会背的请来一起读背,边读边想:这首诗描写的什么季节的景色?你从哪儿可以看出来?

  2、是啊,万物复苏的春天已经从我们身边匆匆而过,多彩多姿的夏天已经悄悄来到我们身边。说说你喜欢夏天吗?为什么呢?(教师可给孩子充足的时间,让他们想,让他们说,引导他们把自己亲身感受到的.夏天说出来。)

  3、孩子们说得真好!每个人的心中、每个人的眼中的夏天都是不同的。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感受这迷人的夏天吧!(板书课题)学生和老师一起书写题目。说说你觉得“夏”字哪儿最容易写错,再写一遍。重点强调“夏”字。

  二、展示目标(2分)

  师生齐读目标,明确本节内容。

  三、初读课文,随文识字,整体感知。(13分)

  师:你们想不想看看课文是怎样描写夏天的?那就赶快打开课本来读一读吧。

  你准备好读书了吗?读书方法指导——不动笔墨不读书

  读书要做到:眼到、口到、心到

  1、自由读课文,不认识的字圈出来,用我们学过的识字方法去认识它。

  2、学生互助学习,共同解决难认的字词,重点强调:

  肴 冰淇淋 荫 钓 熟

  3、指名分段朗读课文。要求:

  a.听字音是否读准了?

  b.通过听,看能不能帮你再认识几个字?

  (鼓励孩子们在文中认字,把培养识字与听的能力有机结合。)

  4、同学们读得很正确,也很流利,可有些生字宝宝非常调皮,它从课文中蹦了出来,想来考考我们班同学,看你们还认识它们吗?出示课件,开火车认读生字,说说你是怎么认识的?(出示课件)

  5、请同学们再来默读课文,边读边想问题:

  出示自学提示:

  (1)课文共有_5___个自然段,每一段都是围绕着一句话的意思来写的,这个句子叫做中心句,请找出每一自然段的中心句,在文中画出来。

  1.__________2.__________

  3.__________4.__________

  (2)课文中还有许多优美的词语、句子,你能用横线画出来吗?多读一读。(出示课件)

  6、指名发言,在班上交流。老师时机指导。

  四、总结(3分)

  我们这节课了解到夏天是美丽的,那这么美的夏天,我们可以用不同的方式将它留在身边,你准备怎样把它留下来?(熟读课文、背会课文、画画、写小诗、日记、照相……)那同学们下课以后就赶快行动!

语文教案 篇9

  教学目标

  ①知识与技能:指导学生把握诗文基调,有表情朗读诗文,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

  ②过程和方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③道德、情感、价值观:体验人间至爱亲情,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

  反复诵读,感悟诗歌的思想感情。

  教时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大家已经接触到了许多诗歌,那么在上课之前,我想问大家一个问题:“什么是诗歌?”词典上的解释是“文学体裁的一种,通过有节奏、有韵律的语言反映生活、抒发情感”,我认为诗歌的最大特点就是表现了一种美的追求。《荷马史诗》表现了一种悲壮雄阔的英雄之美,《繁星·春水》表现了一种心有灵犀的美,即使是《恶之花》《死水》这样的诗篇,写了种丑恶的事物,也是为了表现对逝去的美的留恋和对现实毁灭美的愤慨,这是一种追求之美。同样,我们可以从抒发个人情感的爱情诗中看到美的存在,而描写人生哲理的诗歌也同样是美的乐园。我们学习这两首诗歌,首先要去体会这种诗歌的美,通过我们的朗读,通过我们的体会,通过我们的品味来感知这种美。

  二、《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俄罗斯文学博大精深,在世界范围内有着广泛的影响,且大师辈出。同学们能说说他们的名字吗?(譬如托尔斯泰、陀斯妥耶夫斯基、马雅科夫斯其、莱蒙托夫、普希金等。)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广为传诵的俄罗斯诗篇,它的作者就是普希金。学生自由回答

  三、简介作者

  哪位同学知道这位具有国际影响的大诗人的情况?

  明确:普希金,俄罗斯伟大的诗人,小说家,史称“俄罗斯文学之父”,俄罗斯文学语言的创建者和新俄罗斯文学的奠基人。生于莫斯科一个崇尚文学的贵族家庭。成年后不断发表诗歌评击时政,歌颂自由,被视为自由主义的代言人。为此遭到了沙皇政府的多次打击,他对曾被两次流放,也曾身陷囹圄,但他始终不愈地信守着诗中表达的生活原则,即使付出生命也再所不息。他虽然被沙皇政府阴谋杀害了,但他的精神却永远鼓舞着人们。他的诗具有很高艺术成就和无言的艺术魅力。俄罗斯著名的文学理论批评家别林斯基曾这样赞誉普希金的诗:“所表现的音调和语言的力量到了令人惊异的.地步:它像海波的喋喋一样柔和、优美,像松脂一样醇厚,像闪电一样鲜明,像水晶一样透明、洁静,像春天一样芬芳,像勇士手中的剑击一可先让学生读有关资料,教师进行介绍,强调普希金的悲剧一生样铿锵有力。”但“诗是不可翻译的”,译诗不等于原诗,而我们现在又只能通过译诗来学习、欣赏,但愿我们能尽可能地领悟到这首诗的美。

  四、写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普希金被沙皇流放的日子里,是以赠诗的形式写在他的邻居奥希泊娃娃的女儿叶甫勃拉克西亚·尼古拉耶夫娜·伏里夫纪念册上的。那里俄国革命正如火如荼,诗人却被迫与世隔绝。在这样的处境下,诗人却没有丧失希望与斗志,他热爱生活,执着地追求理想,相信光明必来,正义必胜。

  五、听、读诗篇

  1、听课文录音。2、划分朗读节拍。3、自由朗读。由教师范读,再由学生读

  六、结合体验,研讨问题

  1、问:诗人在诗中阐明了怎样的人生态度?请结合你感受最深的诗句说说你曾有过的体验。

  明确:诗中阐明了这样一种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当生活欺骗了你时,不要悲伤,不要心急;在苦恼的时候要善于忍耐,一切都会过去,我们一定要永葆积极乐观的心态;生活中不可能没有痛苦与悲伤,欢乐不会永远被忧伤所掩盖,快乐的日子终会到来。

  2、问:如何理解“而那过去了的,就会成为亲切的怀恋”这两句诗的含义?明确:见教参。

  3、问:诗歌最大的特点就是要用形象说话,最忌直白的说理,而这首诗通篇没有任何形象,却以说理取得了巨大成功,品味全诗,想想原因何在?学生讨论

  4、这是一首脍炙人口的名篇,许多人把它记在自己的笔记本上,作为鼓励自己的座右铭,你读了之后,喜欢这首诗吗?为什么?请同学们自由讨论,各持己见。这首诗最美、最吸引人的地方就在这里。学生自由回答,最好联系实际

  七、迁移积累

  1、仿句练习仿照《假如生活欺骗了你》第一节,续写下面的诗句。假如生活捉弄了你,不要,不要!

  2、背诵全诗七、拓展提高:课后探究性阅读普希金诗诗集,下堂课交流。作为作业完成

  第二课时

  《未选择的路》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课

  1、背诵《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2、交流阅读普希金诗集的情况。学生交流

  二、导入新课

  普希金在《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一诗中的叮咛与嘱咐使我们感受到了一种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人生的道路不止一条,长长的一生中,我们有时还不得不遭遇选择的尴尬和困惑。该怎么办?美国诗人弗罗斯特在《未选择的路》这首诗中表达了他对人生之路的思考。介绍诗人:弗罗斯特(1874-1963)美国诗人,生于加利福尼亚州。他徒步漫游过许多地方,被认为是“新英格兰的农民诗人”。其代表作有诗集《少年的意志》《白桦树》等。他在晚年成为美国的非官方的桂冠诗人,美国参议院曾作出决议向他表示敬意。他处在传统诗歌和现代派诗歌交替的一个时期,因此被称为“交替性的诗人”,与艾略特同为美国现代诗歌的两大中心。

  三、朗读诗篇

  四、合作探究

  1、请同学们反复读几遍全诗,思考诗中的“路”有什么含义?明确:诗的表面是写自然界的道路,实则借写自然界的路来表达诗人对人生之路的思考。这里其实运用的是文学艺术上常用的象征手法。

  2、全诗共5小节,请同学们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每小节的意思。找出诗中最令你感动的诗句或词,谈谈你的体会。先朗读由学生单独回答。明确:伫立(思索)——决定(选择)——选择之后的怅惘——多年后的回顾、叹息

  3、诗人虽然写了自己所选择的路,但重点都放在未选择的路上。诗题也表明了这一点。既然是选择,为什么重点又写未选择呢?明确:见教参“问题研讨”

  四、感悟哲理

  学了这首诗,你从中悟出了什么道理?

  明确:答案不求一致。譬如:人只能选择一条人生之路,必须慎重;人生道路的选择,不要随波逐流,而要经过自己的思考,作出独立自主的选择。可以讲一讲苏格拉底有关麦穗的事例。学生自由回答

  五、分清象征与比喻的概念。

  什么是象征?象征跟比喻有什么区别?象征:用具体的事物表示某种特殊的意义。

  明确:所谓象征,就是在文学作品中,明写甲事物,借写甲事物暗示乙事物,但甲事物本身作为一种表现手段,一种具体形象,也要求给予充分注意。比喻,用有类似点的事物来比拟想要说的事物,以便表达得更加生动鲜明。象征是一种谋篇立意的手法,比喻则是一种修辞手法,象征一般要统摄全篇,而比喻只在个别语句、语段中起作用。出示两首诗,让学生判断这哪一首诗用了象征,哪一首诗用了比喻?“我靠长矛揉制面包,弄到伊斯玛洛酒,我将这酒饮尽,然后倚靠着这支长矛。”——阿尔基洛斯科《诗人之矛》象一颗山上的风信子,被牧人用脚踏了又踏,却在地上开出紫花。——萨福《新娘》本诗的美正体现象征的运用上,诗人用非常普遍的形象来阐述自己的观点,打动了读者的心扉。首先明确概念,再由教师阐述两者区别

  六、积累联想

  1、古今中外许多诗人作家,对“路”都有过精彩的描写。如屈原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请根据你的积累,另写出两条关于“路”的名言警句。

  2、结合《爸爸的花儿落了》课后练习三,完成一篇小作文,谈谈成长历程上的体验。

  七、综合性训练

  出然后分小组出一期“诗歌园地”的手抄报。

  教后记:在成长的道路上,阳光时时洒满你的心田,但风雨也可能不期而至。假如你觉得生活欺骗了你,你将如何面对?诗人普希金给了我们的叮咛和嘱咐。人生的道路不止一条,长长的一生中,我们有时不得不遭遇选择的尴尬和困惑。教会学生去怎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