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育文网>教学文档>教案> 大班教案

大班教案

时间:2023-09-10 12:22:45 教案 我要投稿

(通用)大班教案8篇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大班教案8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通用)大班教案8篇

大班教案 篇1

  在主题发展进程中,我把主题内容“车来了”“附近的路”“找路”和“马路上的交通工具”逐一作为小主题。随着主题的深入,幼儿对马路边的车辆、各类交通工具的热议和关注点慢慢发生了转移。他们对马路边的标志、数字开始产生兴趣。从班里幼儿的已有经验来看,有些幼儿对各类标志的认识经验丰富,兴趣浓厚;有的幼儿对标志知晓的并不多,无意注意的成分居多,因此幼儿在对标志的理解上差异很大。为了顺应幼儿的学习特点与身心发展水平,我着手设计了集体教学活动“找路”。

  【教案准备】

  参观生活中的路;PPT课件;回家的图相关地图;图片等。

  【教案过程】

  一、回忆交流(意图:通过再现,交流在小路上走的感受。)

  师:(出示照片)你们还记得这些照片吗?这是在哪里?

  走在这条小路上你们有什么感觉?

  小结:这样的路看上去有点狭小,走起来很不方便,也容易滑倒,这样的路越来越少了。

  二、猜测表达(意图:在大胆猜测的过程中,表达自己知道的路,感受我们周围的路让我们越来越方便。)

  师:

  1、在我们的生活中,什么样的路越来越多了?

  2、老师也找到了这样一条路,你们来猜猜这可能会是哪条路?

  小结:现在的年家浜路很宽敞也很通畅,给我们出行、游玩带来了很多方便。

  三、倾听感悟(意图:运用老奶奶讲故事的方式,吸引幼儿仔细倾听,在了解年家浜路的.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感受我们的生活越来越美好。)

  师:

  1、你知道以前的年家浜路是怎么样的吗?

  2、年家浜路发生了什么变化?它的变化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什么?

  小结:年家浜路越变越好,由原来的狭窄变得宽阔,凹凸不平变得路面平坦,给我们的出行带来了很多的方便,也让我们的生活变得越来越美好!

  四、拓展延伸(意图:联系生活,大胆想象、设计自己心中希望有变化的路。)

  师:在我们周围,你觉得还有哪些路也需要改变的?

  师:请你来为幼儿园做一下设计,改变现在拥挤的状况?

  小结:你们的点子真好,我们可以把这些设想记录下来,让工人叔叔参考参考,把我们幼儿园门前的路改建得更好。

大班教案 篇2

  班级情况:

  本班幼儿活泼好动,思维活跃,对于新的事物非常感兴趣,特别喜欢游戏这种活动类型。数学《图形找家》这次教育活动,采用的教学方法就是游戏形式的猜想活动。打破了传统的数学教法的单一、枯燥,是幼儿在游戏中掌握了对各种集合分类,充分发展了幼儿的积极参与性和思维的敏捷性。

  重点:在这次活动中要实现的几个目的:

  1、在角色游戏和猜想活动中复习几何图形的结合分类,以及复习10以内序数的加法,巩固三维特征的概括。

  2、发展思维的敏捷性及培养幼儿的合作能力。

  准备:幼儿准备:每2个幼儿人一套学具《图形找家》

  幼儿认识各种几何图形、掌握10以内的加减。

  教师准备:教师演用放大的一套。

  活动过程:

  在活动的开始部分,教师以角色游戏(复习集合图形、分类、集合)来导入。教师:森林里有一所动物幼儿园,有一天,老师和小朋友做图形找家的游戏,你们看,哪几个小动物来做游戏了?教师逐一出示……大象、小鸡、小老鼠、小狮子。因为幼儿都是比较卡通的形式,而且又是角色游戏扮演小动物,这样可以提高幼儿活动的积极性和参与性。

  接下来将幼儿分成4组,每一组个扮演一种小动物角色。

  教师出示图1:

  这10个图形有些什么不同?教师引导幼儿为图形的形状、大小、颜色、角的`个数、边的条数来回答。教师通过这种色彩鲜艳的图片来吸引幼儿的注意力。

  游戏开始:

  教师出示图2,

  模拟各种小动物的口吻说。大象说:我要有单数编号的图形。小鸡说:我要有四条边的图形。小老鼠说:我要红色的图形。小狮子说:最后的三个图形给我。在这个活动过程中,教师用各种小动物口吻和丰富的面部表情来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教师说玩后,请每组“小动物”个派一个代表上来找图形,教师按角色分别指出要哪几个图形。这部分用的是教师的放大的教具。

  过后请下边的小朋友再次操作刚刚的游戏过程。教师:下面请小朋友两个两个一起合作,帮第一张图上的小动物找到自己的家,教师再次提醒一遍幼儿四个小动物要什么样的图形,教师巡回指导,这部分充分发展了幼儿之间的合作精神。

大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感知瓶子里装入不同是种子摇摆瓶子会发出不同的声音。

  2.激发幼儿探索声音的兴趣。

  活动准备

  1.各种饮料瓶若干(塑料)。

  2.大米,小米,绿豆,花生,玉米等。

  活动指导

  1.认识种子:大米,小米,绿豆,花生,玉米等。

  (幼儿相互介绍自己对种子知识的了解,生长环境,外形,口味等等。)

  2.指导幼儿分别把不同的种子装入每个瓶子。

  装入瓶子种子的多少以能盖住瓶子的底部就可以。

  3.装入种子后把瓶盖拧紧。

  4.分别摇晃瓶子,感知瓶子发出的`声音。

  5.两人一组玩,一人摇晃瓶子,另一人闭上眼睛,猜是什么种子发出的声音。

  探索:为什么不同的种子发出的声音不同呢?

大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让小朋友不仅在活动中学会自己安全地用小刀削铅笔。

  让小朋友们在活动中学会细心、专心地去做一件事,从中体会到独立的快乐。

  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

  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教学重点、难点

  学会安全地用小刀削铅笔。

  活动准备

  学生作业两份(好与差各一份),小刀数把,学生自带铅笔,废纸数张。

  活动过程

  一、对比导入

  师:小朋友们,老师今天给你们带来了两个小朋友写的字,你们帮老师评评,哪张写得好看啊?(孩子们都喜欢写得好的。)想知道原因吗?由此导入本活动。

  二、写字游戏

  在本子上用自己的铅笔写几个字,比比谁写得好看。明白较尖的铅笔写出的字比较好看。

  三、提问

  你们想自己的字写得美美的吗?

  如果没有人给我们削铅笔,怎么办呢?

  小刀可锋利了,我们用铅笔的时候要注意什么呀?

  四、削笔活动

  师先示范削笔,并讲削笔时的注意事项并引导学生在废纸上削笔,把铅笔渣收拾好。学生削笔,师巡视指导。

  五、用自己削的笔再写几个字,与之前的比较

  六、谈谈感受

  七、收拾小刀、扔铅笔渣

  教学反思

  这其实是一堂非常简单的活动课,很多人可能会觉得没有必要,但在平时与同事的交流时,有些同事反映说有二年级的'学生都还不会自己用小刀削笔,有的甚至还会削着自己的手,鉴于此我就安排了这样一节课。在课堂上,有极个别孩子已经会了,能帮助老师指导其他孩子削铅笔。在活动中,孩子们已经能慢慢地正确地使用小刀了,也学会了如何避免小刀带来的伤害。这个活动对于农村的孩子来说,是很容易能完成的,因此这个活动也开展得比较顺利。这个活动中也有不足之处,比如该活动没有其它活动那么有趣味。

大班教案 篇5

  设计意图

  本堂课结合了社会,语言和美术等方面、第一环节是通过一系列提问,来引导幼儿认识建筑工人,从而知道建筑工人的工作内容,提升幼儿的知识体系,此环节是从社会性方面着手;第二环节穿插入散文诗《画房子》,让幼儿学会欣赏散文诗,体验散文诗的美感,陶冶幼儿情操,此环节是从语言方面着手;最后一个延伸活动采用了美术形式,让幼儿充分发挥想象力,发展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引导幼儿将所画作品赠送给他人,培养幼儿的交往能力,体验与人交往的乐趣!

  活动目标:

  1、初步熟悉散文诗《画房子》的内容,学会看图念出散文诗;

  2、能够用“XX颜色笔——画的XX——送给XX”的句式完整表述;

  3、欣赏不同风格的房子,体验创造作品的无限乐趣。

  活动准备:

  1、图片“建筑工人”;

  2、散文诗《画房子》的内容;

  4、各类奇异的房子照片;

  5、白纸,蜡笔

  活动过程:

  (一)教师出示图片“建筑工人”进行引题

  1、师:小朋友们,今天我们班来了这么多的客人老师,王老师这里也给你们请来了一位特别的客人,你们想不想知道他是谁呀?

  2、那王老师把他变出来好不好?

  3、师:变变变,呀,你们说,他是谁呀?(请个别幼儿回答)

  4、师:那我们来听听看,他到底是谁?“小朋友们好,我是建筑工人,我的名字叫贝贝”

  5、师:你们要和他怎么说呀?

  6、师:贝贝刚刚说自己是什么呀?

  7、师:那你们知不知道,建筑工人要做些什么?(造桥,造路,造房子,修水库,造电站,鸟巢,机场)

  (二)教师展示图片,讲解示范念散文诗《画房子》

  1、师:可是呀,贝贝今天不是来造房子的,那他究竟来做什么呢?

  2、师:咦,他来做什么呀?(画房子)

  3、师:贝贝拿了五支彩笔,坐在窗前画房子(他拿了哪几种颜色啊)

  4、师:他拿了一支红色的笔,画了一间瓦房,你们知道他要送给谁吗?(幼儿自由回答)

  5、师:他说,这是送给布娃娃的房子

  6、师:绿色的笔,画一个池塘,这回又是送给谁呀?

  7、师:他说,这是送给青蛙的房子

  8、师:蓝色的笔,画一片天空,你们猜送给谁?

  9、师:他说,这是送给星星的房子

  10、师:黄色的笔,画一只小竹笼,他说,这是送给小鸡的房子

  11、师:紫色的笔,画一个小鸟窝,他说,这是送给小鸟的房子

  (每句之后引导幼儿完整表述)

  (三)教师完整念散文诗

  1、师:现在请小朋友听王老师完整的来念一次,会念的小朋友和王老师一起来念

  (四)引导幼儿看图学念散文诗《画房子》

  1、师:刚刚小朋友们已经听王老师念了画房子,现在我想请小朋友们也念给王老师听一听,好不好?(请一个小朋友)

  2、师:他念的好不好啊?那你们想不想也念给王老师听一下?那你们一起来念好不好?

  (五)教师展示一些奇异的房子

  1、师:刚刚小朋友们念得都很棒,那王老师请你们看一些很特别的房子,小眼睛可要看好了,看看它们到底特别在哪里?

  2、欣赏奇异的房子,引导幼儿说出特别在哪里

  (六)活动延伸:引导幼儿展开想象,画出各类房子

  1、师:小朋友们,刚刚贝贝画了好多房子送给他的好朋友们,那你们想不想也画房子送给别人呀?

  2、师:你们想画哪样的房子,送给谁?(请个别幼儿回答)

  3、师:那现在我请小朋友们把自己心里的房子给画下来,送给你想送的人好不好?

  4、幼儿开始作画,教师巡视作画情况

  (七)展示幼儿作品

  1、师:请小朋友们把画好的.房子拿到王老师这边来,把蜡笔整理好,把小手洗干净

  2、教师将所有作品贴在黑板上,引导幼儿分析作品

  师:我请某某小朋友说说看,你最喜欢哪间房子,为什么?(请个别幼儿回答)

  3、师:小朋友画得都很棒,待会儿你们可以把画拿过去送给自己想送的人了

  另附:

  散文欣赏:画房子

  贝贝拿了五支彩笔,坐在窗前画房子

  红色的笔,画一间瓦房

  他说,这是送给布娃娃的房子

  绿色的笔,画一个池塘

  他说,这是送给青蛙的房子

  蓝色的笔,画一片天空

  他说,这是送给星星的房子

  黄色的笔,画一只笼子

  他说,这是送给小鸡的房子

  紫色的笔,画一个蜂巢

  他说,这是送给蜜蜂的房子

  五个好朋友都有了自己的房子,

  他们高兴的对贝贝说:“谢谢你,贝贝!”

大班教案 篇6

  设计意图:

  佛山橘海是资阳的一道美丽的风景线。历史悠久的佛山橘海旅游景区包括半月山大佛景区和橘海旅游景区,两大景区相得益彰,交相辉映,是宗教文化观光和乡村休闲度假目的地。景区独特的人文景观,美丽的生态景象,丰富的.文化底蕴,构筑了佛山橘海品牌。但这道风景还不被太多的人知道,我想以此为契机,通过此次活动让它被更多的人所了解。

  活动目标:

  1、认识和了解家乡美景佛山橘海,并学习用自己的语言来讲解。

  2、学习用自己的方式宣传佛山橘海,让更多的人知道了解佛山橘海。

  活动准备:

  佛山橘海的课件、绘画工具、资阳雁江区地图

  教学重难点:通过本次活动加深对佛山橘海的认识,学习宣传家乡美景—《佛山橘海》。

  活动流程

  一、导入部分

  教师以导游的身份,带小朋友去郊游,孩子跟着去郊游音乐做相应的动作来到活动室。

  二、基本部分

  小朋友,你看到了什么?出示佛山橘海的图片课件。幼儿讨论。“你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告诉孩子这里是佛山橘海。 “知道佛山橘海在哪里吗?”

  1、通过资阳地图找到雁江区碑记镇佛山橘海。(出示资阳地图)帮助孩子在地图上找到佛山橘海。“原来佛山橘海就在我们资阳市雁江区碑记镇。”小朋友想不想去参观一下?

  2小朋友通过看视频的方式,参观佛山橘海。(出示大佛和橘海图片)

  老师提问帮助小朋友梳理思路:“你看到了什么?(大佛和橘子)是怎么样的?幼儿讨论,教师小结。

  3、宣传佛山橘海

  “我们佛山橘海非常的美,但是还有很多人不知道这个地方,我们用了很多的方法宣传佛山橘海,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出示宣传活动图片

  “我们也来为佛山橘海做做宣传打打广告吧!”

  活动 (1)佛山橘海时装秀

  活动(2)为佛山橘海设计宣传单

  三、结束部分

  结合自己的宣传单宣传佛山橘海。

  结束时,幼儿发宣传单,邀请大家到佛山橘海参观。“欢迎大家到佛山橘海做客!

  附:佛山橘海旅游区位于资阳市雁江区碑记镇。距资阳城区21公里,321国道紧邻景区,交通十分方便。佛山橘海旅游景区山青水秀,风景如画,总幅员面积15平方公里。

  半月山大佛属摩崖造像,即在山崖石壁上雕造的佛像。大佛身高22.24米,胸宽11.2米,结构雄浑古朴,气魄宏大,佛像面部丰润,双耳垂肩,表情安祥恬静,目光平和下视。橘海旅游景区,10万亩柑橘茫茫无际,被中国柑橘协会誉为“中国蜜橘之乡”,拥有川中橘海美誉。每年3—4月雪花般的橘花争相绽放,清香宜人,人们赏花踏春,放飞希望,8—11月柑橘成熟,硕果累累,人们品橘尝果,收获喜悦。

大班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学习两人三足走,锻炼腿部力量及身体的平衡。

  2、提升动作协调与配合能力。

  活动准备:两人一根长布条。

  活动过程:

  1、准备运动:腿部放松操。

  2、提出活动内容。

  找个好朋友,把自己的一条腿和伙伴的一条腿绑在一起,在户外的平地上走一走,感受怎样才能走好,不摔跤,而且走得快。

  3、幼儿自由尝试练习,教师巡回了解情况。

  4、集中交流学习。

  请几对朋友来表演一下,一起说说该怎样走就能走得既快又稳?

  有好方法及时请大家学一学,如:两人同时喊口令,保持同一节奏;被绑腿走一步,另一条腿并一步的方法等。

  5、分小组比赛,激发幼儿再次练习两人三足走。可根据情况重复进行几次。

  6、敲打按摩腿部,做放松运动。

  教学反思:

  1、孩子的主体性:

  在这个活动中幼儿成了这堂课的主体,教师放手让孩子们自由探索操作的方法,在说一说、看一看、玩一玩中掌握自己总结游戏的玩法。这个两人三足是在孩子们平时玩的基础上进行加工和改造,正因为是孩子们经常玩的,所以更要让幼儿自己自由发挥更多不一样的玩法,也由于是孩子们自己想出来的,所以玩起来也特别的带劲。

  2、提供丰富多样的操作材料。

  在本次活动中我提供了绑脚绳子若干、盒子若干、平衡木等材料,让幼儿在自由探索时可以想各种各样的方法,因为材料的丰富多样,所以孩子们不会出现你争我抢的现象,这样很好的'保证的游戏的秩序。孩子们在丰富多样的材料中学会了游戏的玩法,体验了游戏的快乐。

  3、创设情境,吸引兴趣。

  在整个活动中我创设了一个帮小学里的哥哥姐姐运皮球,从而让孩子们进行两人合作进行练习,并让幼儿知道在去这条路上有很多的困难,我们要把困难克服了才能够把皮球运过去,所以在运皮球之前要把本领学好。从而让幼儿进行自由探索本领,而后学会本领。最后以把本领学会,去帮哥哥姐姐运皮球为结尾。让整个情景都参与其中,让孩子们非常的感兴趣。

大班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通过帮小鸟找家激发幼儿对小鸟的关爱情感。

  2、指导幼儿学习撕纸条和纸块的技能,发展幼儿小肌肉的活动能力。

  3、帮助幼儿掌握1―3的点数。

  活动准备:

  1、为幼儿准备足够的彩纸,树叶。

  2、创设为小鸟找家的游戏环境,如小鸟卡片;树干背景图。

  活动过程:

  1、逐一出示小鸟卡片引导幼儿说出小鸟的'颜色,并点数其数量。

  2、由3只小鸟找不到家引出活动,并引导幼儿讨论:小鸟的家在哪里?树叶是什么形状?

  3、出示树叶,让幼儿观察。

  4、指导幼儿用彩纸制成树叶(不要求幼儿撕出规则形状的树叶),粘贴成大树。大家一起参观大树,共同分享成功的快乐。

  5、教师指导幼儿把小鸟送回家,练习说:“我送×颜色的小鸟回家。”

【大班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教案》大班教案05-19

大班教案大班教案04-11

大班语言大班教案03-26

大班教案06-08

大班的教案11-26

大班教案【精选】07-26

大班教案【经典】07-27

(经典)大班教案07-29

大班教案(经典)07-30

大班教案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