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育文网>教学文档>教案> 小班教案

小班教案

时间:2023-08-29 08:12:07 教案 我要投稿

小班教案优选7篇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班教案7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小班教案优选7篇

小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能感受和发现春天天气及花草树木的变化,知道春天来了。

  2.喜爱春天,能用语言表达和描述春天花草树木的明显变化(小树发芽、小草从地里钻出来了等)。

  活动准备:

  1.选择合适的室外场所或公园。

  活动过程:

  (一)引导幼儿自由表达对春天的认识。

  1.教师:春天已经来到我们身边,你们能感觉到吗?春天是什么样子的?春天给我们带来什么感觉?小朋友,现在是什么季节呀?你是怎么发现的?(鼓励幼儿自由谈论对春天的认识和感受)

  (二)说春天。

  1.柳树上一根垂下来的树枝像什么?(辫子)原来辫子上什么都没有现在怎么样了?(长满了像一个一个小蝴蝶结的嫩叶)

  2.地上呢?(嫩绿的小草)

  3.还发现了什么?什么小东西在花丛中飞来飞去?(扩展延伸到蝴蝶、燕子等)

  4.春天到了天气变得怎样了?(暖和)你怎么知道的呀?

  5.教师小结:春天里天气渐渐暖和了,树枝上长出了嫩芽,有的长出了绿绿的小叶子,有的开出了漂亮的花朵,地上长出了小草,小动物们也出来活动了。老师还把春天的变化编成了一首好听的'儿歌:春风轻轻地吹,吹绿了柳树,吹红了桃花,吹来了燕子,吹醒了青蛙,吹得小雨轻轻地下,吹得花儿乐哈哈。

  (三)引导幼儿运用多种感官观察、寻找春天的变化。引导幼儿自由交流自己的发现。

  欣赏春天的歌曲,带领幼儿出去寻找春天,让幼儿进一步欣赏、感受春天。

  活动延伸:

  户外活动:继续带领幼儿寻找春天。

  区角活动:在图书角请幼儿带一些有关春天动植物的图片,并相互交换阅读。

小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学折纸飞机。

  玩纸飞机的乐趣。

  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据所观察到得现象大胆地在同伴之间交流。

  能展开丰富的想象,大胆自信地向同伴介绍自己的作品。

  活动准备

  彩色折纸一袋。

  摇控飞机一架。

  活动玩法

  1、用摇控飞机开场,小朋友们老师玩的是什么啊?你们喜欢这架摇控飞机么?

  2、小朋友们你们想不想有一架自己的飞机啊?那我们来学折一架纸飞机好不好?

  3、小朋友你们之前玩过纸飞机没啊?纸飞机可好玩了,等一会我们折完,来一起玩飞机好不好?

  4、那现在小朋友们来抽取一张折纸拿好,等老师发完彩纸后,我们来一起折飞机。

  5、现在每位小朋友手中都已经有折纸了吧!那现在和老师一步步的动手折,小朋友们要先看老师怎么折的,然后,小朋友们在去折手中的纸。

  6、教师折完一步,勤问问小朋友们的折完没?让小朋友们跟上自己所折的。

  7、折完纸飞机后,飞机名可以让小朋友们自己取,写上自己取得的飞机名字,以免玩的`时候分不清是谁的飞机。

  8、小朋友们的折飞机真好,我们现在玩纸飞机吧!看看谁的飞机飞的更高更远。

  活动结束

  教学反思:

  纸飞机是孩子们生活中接触最早的折纸。折纸是一项艺术活动,它是以纸张来折成各种不同形状的艺术作品。不要小看折纸,折纸其实与自然科学结合在一起。折纸是一项有益身心的活动,还能开发孩子的智力和思维,折纸不简简单单的一个玩纸活动。

小班教案 篇3

  大班科学活动:《会吹气球的瓶子》

  ――――执教教师:周亚

  一.活动目标:

  1.发现小苏打和醋混合会产生气体的科学现象,了解产生气体多少与材料的用量有关。

  2.对科学实验感兴趣,愿意探索身边的科学现象。

  二.活动重点:

  发现小苏打和醋混合会产生气体的科学现象。

  三.活动难点:

  了解产生气体多少与材料的用量有关。

  四.活动准备:

  每组一份活动材料,透明杯子,小苏打,白砂糖,醋,漏斗,课前幼儿学会套气球。

  五.活动过程:

  (一).以疑激趣---出示瓶子吹起的气球,激发探索的兴趣。

  师:孩子们,今天老师和你们一起做一个好玩的科学游戏,游戏的名称是《瓶子吹气球》,你们看….出示瓶子吹起的气球,思考:气球里面的气体是从哪里来的?瓶子里面装的是什么?

  (二).以趣激学---寻找神奇的泡泡溶液,探索出小苏打和醋混合会产生的气体。

  师:瓶子里装的不是水,是由两种材料混在一起形成的神奇泡泡溶液,这两种材料是什么?出示材料:幼儿闻一闻,看一看:醋,小苏打,白砂糖。

  出示实验表格,集体猜想哪两种材料在一起会产生气体?(幼儿操作验证),醋和谁在一起能产生神奇的'泡泡溶液?

  小结:小苏打和醋在一起会发生反应,产生空气,把气球吹起来。

  (三).学以致用:

  1.尝试用瓶子吹气球,更加直观的感知小苏打和醋混合产生了气体。

  师:我们找到了能够产生气体的这两种材料,你打算怎样用它们帮助瓶子把气球吹起来?

  2.教师讲解操作过程(套气球速度快点,用手捂一捂瓶口)

  3.展示结果,分享经验,为什么气球有的大,有的小?幼儿第二次实验。

  总结:小苏打和醋在一起产生的气体能吹起气球,而且两种材料用的越多,气球就会吹得越大。

  六.活动结束

  小朋友你们真了不起,我们把这个神奇的礼物送给中班和小班的弟弟妹妹吧!拿着瓶子一同走出活动室。

小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能用对角折的方法表现春天的花,并用水彩笔给花添上茎和叶子。

  2.通过折纸活动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

  3.养成耐心细致的折纸习惯。

  活动准备:

  1.大小不一的彩纸每人若干、每组一瓶胶水。

  2.背景大图一张。

  活动过程:

  一.出示背景大图。

  1.出示大挂图,引导幼儿注意观察。小蜗牛和蜗牛爸爸在干什么呢?

  师:春天到了,小蜗牛跟爸爸一起去花园散步,小蜗牛说:花园里的花很美,就是太少了,如果满园都是美丽的花该多好啊!小蜗牛闷闷不乐的,很不开心,蜗牛爸爸请小朋友帮忙,折一些美丽的花朵贴在花园里,给小蜗牛一个惊喜,让小蜗牛开心起来,好吗?

  二.教师示范折花的步骤:

  师:这么美丽的花怎么折呢?蜗牛爸爸想请你们听一首儿歌就知道了。小小纸,四方方,我们把它来对折,再把两角往上折。看看谁的手最巧,鲜花贴在花园里。

  1.(出示图示)以较慢的速度边示范边讲解:这是一张正方形的纸,先对角折,两角要对整齐,折痕压平,再将底边上的两个角往上往外折一下,让他们翘起把折痕压平,一朵花就折好了。折好后我们把花用胶水粘上去贴在纸上,自己想好把它贴在纸的什么位置上,然后画上花和叶子。

  2.教师介绍操作材料。

  师:老师给你们准备了彩色的'纸和一张白纸,彩色的纸是用来折花的,把折好的花贴在白纸上。

  3.幼儿跟学。

  师:请你们选择一张彩色的纸

  三.教师进行现场指导,提示把折好的花用胶水粘贴在花园里,鼓励幼儿折画2——3朵花。

  师:小朋友们折的花都很美,这里啊有一大块白的地方,我们如果再折一朵花贴在上面就更美了。

  四.欣赏和评价。

  对幼儿的作品进行集中展示,欣赏并组织幼儿找一找“最美丽的花”,感受花园的变化和体验成功的快乐。

  师:我们来看看,你们的小手真能干,把花园打扮的这么漂亮,我们来看看这幅作品,花很漂亮,如果我们在这里再折一朵花贴在这里,那就更漂亮了。这幅作品,一朵花开得大,一朵花开的小,很漂亮。这幅作品上很干净,真棒!

  花园里有这么多漂亮的花,小蜗牛可开心了,觉得春天太美了,开心的唱起了歌,那我们跟小蜗牛一起来唱一唱,好吗?蜗牛爸爸看到小蜗牛这么开心,心里也开心,蜗牛爸爸说:太谢谢你们了!

小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理解和学习儿歌,感受儿歌一问一答的乐趣。

  2、通过学习儿歌,熟悉各种动物的习性。

  3、学习儿歌能简单表演,能想象更多会飞、游、跑的动物,简单创编儿歌。

  4、让幼儿大胆表达自己对儿歌内容的猜测与想象。

  5、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教学重点、难点

  本节课的重点,在于如何让幼儿通过已有生活经验去理解儿歌的内容,同时还能运用简单的语言去表达。

  而学习仿编诗歌,发展创造性思维,培养口语表达能力即为本节课的难点。

  活动准备

  1、画有鸟飞、鱼游、马跑的图片一张。2、会飞、游、跑的动物头饰,大字卡:飞、游、跑

  活动过程

  一、谈话、讨论并理解儿歌的内容。

  1、师:今天,有很多动物朋友要来我们班做客,它们是谁呢?师边说边出示小鸟图片提问:小鸟有什么本领?(会飞)小鸟是用什么飞的呀?(翅膀)我们一起来学学小鸟飞。师边学边说,小鸟怎样飞?

  边学师边引导幼儿学说:拍拍翅膀飞呀飞。

  2、看,谁来了?出示图小鱼图片。提问:小鱼有什么本领?(幼儿回答)我们来学学小鱼游吧。边学师边引导幼儿学说:摇尾巴点点头3、接着,谁会来呢?小朋友猜猜看。(师做马跑的动作给幼儿提示)师出示小马的图片提问:马有什么本领呀?(会跑)马儿怎样跑?引导幼儿学说四脚离地身不摇。

  二、根据对图片的理解,学念儿歌

  1、师:现在,我们看着图一起来念一遍(引导幼儿完整地念儿歌一遍)

  2、师:刚才小朋友念得真好听,那这首儿歌有什么特别的地方,谁知道?(幼儿发表自己的见解)师小结:一个问一个回答,这样的儿歌就是问答歌。

  3、和幼儿用问答的形式念儿歌,提高幼儿念儿歌的兴趣。

  三、迁移已有经验仿编儿歌。

  师:请小朋友想想,还有什么东西会飞,是怎么飞的?(师引导幼儿创编儿歌)照此方法创编游和跑的`动物。

  附 儿歌:谁会

  谁会飞?鸟会飞。

  鸟儿鸟儿怎样飞?

  拍拍翅膀飞呀飞。

  谁会游?鱼会游。

  鱼儿鱼儿怎样游?

  摇摇尾巴点点头。

  谁会跑?马会跑。

  马儿马儿怎样跑?

  四脚离地身不摇。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大部分的幼儿们能够了解到更多动物的特性,好像小鸟是会飞的,小鱼是会游的,小马是会跑的等等。同时通过学习儿歌去启发了幼儿的思维想象能力。按照本节课的实际情况来看,我设定的引入环节还是比较扣题的,通过图片的展示,能很快的激发起幼儿的注意力。同时在后面的创编儿歌环节,幼儿所表达出来的实际效果也是很不错的。不过在中间的学习念儿歌环节,我就觉得有很多不足了。其实针对小班段的幼儿,我们不要强行的让他们去记忆,而是要让幼儿通过理解去记忆。在学习语言课程的时候我们要通过开放性的方式去引导幼儿自己想象,而不是用完全叙述的方式来帮助幼儿记忆。

小班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正确感知8以内物体的数量,明确数字与数量的关系;

  2. 能排除颜色、排列方式等干扰,寻找与密码箱相匹配的钥匙;

  3. 能正确表述自己的操作结果。

  主要形式

  集体活动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重点

  正确感知8以内物体的数量,明确数字与数量的关系

  活动难点

  能排除颜色、排列方式等干扰,寻找与密码箱相匹配的钥匙

  教学准备

  1.用废旧盒制作的密码箱7个,每只箱子上有2组8以内的数量;

  2.纸制钥匙若干;

  3.幼儿操作用纸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一、观察密码箱,了解破译密码的方法

  1.今天,森林里的小熊遇到了一件麻烦事,它的密码箱打不开了(出示密码箱)。

  2.小朋友们看看密码箱上有什么?

  3.密码就藏在这些小圆点里。我们一起来数一数线的`左边有几个小圆点。(幼:6个。)

  师:“6个小圆点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幼:“数字6”)。右边又有几个小圆点呢?用数字几来表示?(8)

  4.密码就是由数字6和8组成的。

  5.(出示3把钥匙)知道了这个密码,看看哪把钥匙才能打开这个密码箱呢?

  二、分组为密码箱寻找钥匙,学习感知8以内物体与数量的关系

  1.小朋友们真能干,都学会破译密码的方法了。这里还有6个密码箱,每个箱子有6把钥匙,这么多,小熊都被弄糊涂了。现在请小朋友们一组合作,一起帮忙找出正确的钥匙。(提醒:找到后把密码箱和正确的钥匙送上来放在指定的位置上)

  2.幼儿小组操作,教师观察幼儿操作情况。

  3.集体检验:我们一起来检查一下你们找的钥匙对不对(依次检查每组)。

  三、个别练习,学习排除颜色等干扰,感知8以内物体与数量的关系

  1.除了小熊,森林里的小动物都有密码箱呢(出示表格),而且密码都不一样,仔细看看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有箱子密码颜色不一样,有箱子密码形状不一样,还有箱子密码排的不一样。)找钥匙时可要看清楚密码。

  2幼儿操作,找到正确的钥匙后,用浆糊贴在对应的小框里。

  3.集体检验

  四.延伸活动

  将不同形状、排列、颜色的作业纸投放在区角,使幼儿继续练习巩固。

小班教案 篇7

  活动名称:安全《陌生人》

  活动目标:

  1.知道不能轻信陌生人的话,不跟陌生人走。

  2.了解和掌握一些和陌生人相处的方法。

  3、培养幼儿独立自主的性格特点。

  4.能说出不易玩耍的地方存在什么样的安全隐患。

  5.教会幼儿做个胆大的孩子。

  重难点分析:掌握一些和陌生人相处的方法。

  活动准备:1.有关的图片四张。

  2.请一位幼儿不认识的阿姨扮演陌生人,并设置表演情境。

  3.玩具、果冻、巧克力。

  活动过程:一、导入部分1.讲述故事《沙沙和陌生人》:变色龙沙沙独自在院子里玩,这时一个陌生人问他公园怎么走,沙沙有礼貌地告诉了他该怎样走,陌生人非常感谢沙沙。回到家里,沙沙把这件事告诉了妈妈,妈妈说:"沙沙,你做得对!不过还有一些事情你要多加注意。"沙沙连忙问妈妈:"还有什么事情应该注意的呢?"二、展开部分1、集体讨论:(1)妈妈为什么说沙沙做得对?(2)我们来猜猜妈妈还对沙沙说了哪些应该注意的事情?

  2.出示图片:

  图一:陌生人要你跟他出去玩时,你不能跟他一起去。

  图二:陌生人给你礼物或好吃的东西时,你不能要。

  图三:陌生人要去你家时,你不能带路。

  图四:陌生人硬拉你跟他走时,你要反抗,大声呼救。

  3、情境练习情境一:一个陌生的`叔叔对一位小朋友说:"小朋友你真可爱.我请你吃果冻。"接着又拿出玩具给他玩。

  集体讨论:能不能接受陌生人的礼物,应该怎样对他说?

  情境二:一个陌生的阿姨敲门进入教室,对某幼儿说:"我是你妈妈的好朋友,她今天没有空来接你。让我送你回家,跟我走吧。"教师提醒:(1)你认识她吗?(2)如果你不认识她.能不能轻信她的话?(3)那你应该怎么对这位阿姨说?

  教师小结:对待陌生人要有礼貌,但不能轻易相信他们的话,尤其是不能跟陌生人走。

  4、选择游戏(每题分A、B两个答案,幼儿站在认为正确的答案那一边)陌生人就是坏人吗?

  A。陌生人就是坏人。B.陌生人不一定是坏人。

  能不能跟陌生人走?

  A.能去公园和游乐场。B.不能去任何地方。

  有个认识的阿姨想带你出去玩。

  A.可以和她去。B.必须先告诉爸爸妈妈。

  有个不认识的叔叔给你东西吃:

  A。巧克力、果冻不能吃,饮料可以喝。

  B.什么都不能吃。

  下大雨时一个陌生人说用车送你回家。

  A.先说谢谢再上车。B.不能上车。

  陌生人问你的名字.家里有谁.能不能告诉他?

  A.只能告诉名字,不能告诉他家里有谁。

  B.什么都不能告诉他。

  三、结束活动提醒幼儿外出时不要离开集体和成人,遇到陌生人不能轻信。

  活动反思

  这个活动主要是让孩子知道不能跟陌生人走,跟陌生人走后会有危险。所以我们通过模拟的形式先让幼儿在晨间活动中有所“体验”,结果的确有孩子跟陌生人走了,通过这一情境的模拟,把它拍成了视频,事后让幼儿自己去看,让幼儿明白在什么样的情况下最容易被陌生人骗走,怎么保护自己。

【小班教案】相关文章:

小班教案小班教案03-02

小班安全教案小班安全教案04-17

小班教案小班教案7篇03-10

小班教案小班教案(7篇)03-10

小班教案 | 小班教案:多彩的瓶子03-15

小班教案 | 小班教案《分享真快乐》03-15

小班教案03-24

【精选】小班教案07-20

【经典】小班教案07-20

(经典)小班教案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