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育文网>教学文档>教案> 大班教案

大班教案

时间:2023-08-28 08:57:49 教案 我要投稿

大班教案10篇(优)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大班教案10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大班教案10篇(优)

大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通过故事了解小矮人建小木屋的方法,体验使用工具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方便。

  2、积极参与探索活动,联系生活经验大胆讲述自己的感受。

  3、激发探索的欲望,感受小机械在生活中的运用。

  活动准备:

  1、《小机械立大功》PPT。

  2、操作材料:装好材料的纸箱、木棍、滑轮、架子、砖头、小滑板等。

  活动重难点:

  重点:积极参与探索活动,联系生活经验大胆讲述自己的感受。

  难点:体验使用工具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方便。

  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活动。(出示书名页、第4页)

  师:在一座茂密的森林里,住着几个小矮人,他们想在高高的树上建一座小木屋。

  大树又高又粗,小矮人用力的推也推不动,有的小矮人用斧头用力的、不停地砍,费了很大的力气把大树砍断了,还有的两个人一起用长锯你推我拉,就这样小矮人取到了他们需要的木头。

  二、鼓励幼儿大胆尝试,讨论运东西的方法。

  提问:木头取好了,怎么样才能把这些又粗又大的木头运到盖房子的地方?

  刚才小朋友们说了可以用推、拉、抬的方法,还可以做一辆带轮子的车。

  师:这些方法真的能帮小矮人运木头吗,我们来试试。

  提问:老师这里准备很重的`纸箱,试试看用什么方法可以把这只箱子运到那边?

  你能抬动吗,有什么感觉?

  看看这里有什么工具,你有什么方法?

  哪种方法最好最快,为什么?小结:这个小滑板就是我们仿制的一个小车,用这个方法又快又好。小矮人很聪明他们做了一辆木轮车,把木头运到了大树底下。

  三、引导幼儿探索使用滑轮的方法,感受工具给人们带来的方便。

  提问:木头怎么运到树上呢?有什么工具能帮我们?谁来试试看?

  看看老师带来了什么?它是什么样的,你在哪里见过?

  你还在什么地方见到过?小结:有的小朋友升国旗的时候见到旗杆上有滑轮,人们很方便的把旗杆下面的国旗升到旗杆的顶部。有的小朋友在建筑工地上见过,盖楼房的叔叔运特别重的沙子、水泥的时候,大吊车的臂上有滑轮,能把这些东西运到高处。

  提问:这个滑轮这么神奇,我们快来试试看。绳子要放在哪里?谁来试一试。

  师:小矮人就像我们这样利用滑轮,一次又一次的把木头运到了树上。可是他们爬上爬下很辛苦,他们又用各种工具做了一个旋转梯,每天上上下下快乐的生活在小木屋里。

  四、情感提升。

  讨论:小矮人的小木屋建的怎么样?你们喜欢吗,为什么?小结:小矮人很聪明,他们知道使用工具会省力,也能给生活带来方便。生活中还有很多有用的工具,小朋友们找一找、试一试。

大班教案 篇2

  【设计意图】

  大头娃娃是传统民间玩具的一种,它外形夸张、诙谐有趣,表演性强,孩子们非常喜欢戴上它载歌载舞,而秧歌舞又是安康具有代表性的地方艺术,舞曲节奏欢快,感染力强,舞步简单易学,通过游戏的形式开展活动,让孩子们感受参与秧歌舞的乐趣。

  【活动目标】

  1.体验参与学习民间歌舞的乐趣。

  2.学习秧歌舞中的“十字步”,配合音乐进行表演。(重点)

  3.鼓励幼儿大胆运用肢体动作表现乐曲中快乐的情绪。(难点)

  【活动准备】

  1、多媒体设备一套及视频背景。

  2、红绸带、大头娃娃若干。

  3、灯笼、年画、服装、鞭炮等。

  4、布置好场地。

  【活动过程】

  一、用游戏的形式引入主题。

  1.今天我们一起来玩个逛年会的'游戏,小朋友们一会在游戏的时候要注意观察都有哪些吸引你们的地方哦。

  2.音乐响起,师:那边很热闹,我们去看看在干什么?引出大头娃娃秧歌舞。

  3.和幼儿观看大头娃娃秧歌舞。

  二、介绍并学习秧歌舞。

  1.秧歌舞的特点:喜庆、欢快、热闹。

  2.学习秧歌舞的基本舞步:十字步。

  3.带领幼儿学习秧歌舞。

  三、举行大秧歌舞会。

  1.请幼儿分组表演,让幼儿在表演中体会秧歌舞的快乐气氛。

  2.对表演好的幼儿进行表扬,对较弱幼儿进行鼓励。

  四、结束。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大头娃娃秧歌舞,现在我们去给别的班小朋友表演秧歌舞。

大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尝试用绘画的形式创编部分歌词,并大胆演唱。

  2.喜欢创编歌词活动,体验创编的乐趣。

  3.感受、表现温暖的友情。

  4.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5.对音乐活动感兴趣,在唱唱玩玩中感到快乐。

  活动准备

  故事挂图四幅。若干呼啦圈(做乌龟壳)。勾线笔、画纸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1.回忆歌曲。导入创编

  师:我们一起来听一首熟悉的歌曲.猜猜它的歌名叫什么?乌龟妈妈和它的宝宝在做什么?

  师:我们一起来玩两只乌龟的游戏。

  (幼儿在熟悉的音乐旋律及教师生动丰富的`肢体动作带动下,再次感受音乐,并能随着音乐再现不同母爱的表达方式.或抱一抱,或亲一亲……积极地予以情感回应。)

  师:我们小朋友的健康成长不仅需要妈妈的爱。而且需要朋友之间的友爱。我们每个人都有好朋友,你和好朋友在一起会做什么呢?

  幼:我会和好朋友一起眺舞、一起去打篮球、一起分享食品、一起看图书、一起玩玩具……

  (设问式的情感交流,目的明确,引发幼儿情感共鸣,将亲情迁移到友情,过渡自然。)

  师:相同的旋律换上新词就是一首新歌,今天我们把《两只乌龟》改编成新歌《两个好朋友》,把你和好朋友一起做的开心的事情编唱到新歌里。

  2.编歌词

  幼儿根据旋律画出自己创编的歌词。

  教师巡视并指导:了解幼儿绘画内容;帮助幼儿按节奏(xx xxIx一)规范、整理歌词。

  (由于口头创编容易忘记歌词,所以让幼儿尝试用画歌词的方式记录创编的部分歌词。在音乐旋律伴奏的引领下。每位幼儿都能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表达自己与好朋友之间相处的生活情景,思维活跃,创编出不同的歌词,如,我们一起来把舞儿跳、我们一起去看故事书、我们一起分享水果吃、我们一起去爬九峰山……幼儿边唱边画,获得了创编歌词的好方法。)

  3.集体演唱 看图完整演唱幼儿创编的歌词。

  附:创编歌曲:两个好朋友(原曲调为D调.幼儿适宜曲调为C调)

  4.幼儿找朋友共同表演歌曲内容。

  (幼儿结合图文、绘画及其节奏的暗示。自主学习改编歌词。在宽松、自主、愉快的学习氛围下,幼儿越编越自信.越编内容越多,为不同能力水平的幼儿提供了大胆创造并体验成功与快乐的机会。孩子们通过与同伴的合作表演,增进了相互间的友谊,并运用肢体语言表现同伴间的相亲相爱,体验合作表演的乐趣。)

  亲爱的,Xxx(好朋友),我们一起)a(Xx I X―)

  亲爱的,Xxx(好朋友),我们一起)。(XX l X― )

  亲爱的,xxX(好朋友),我们一起)。(Xx I X― }

  亲爱的,xxx(好朋友),我们一起)。(xx I x― )

  我和你慢慢慢慢地追随,来到了幼JL园做游戏。

  大家一起玩,小手拉小手,我们一起游戏真快乐。

  活动反思

  兴趣是幼儿学习的原动力,幼儿只有有了兴趣才能产生主动学习、主动探索的愿望。爱好音乐是人的天性,有趣的音乐活动能激起幼儿学习的欲望,使其产生愉快的情绪,充分发挥想象,表现出他们不同的感受和创造。

大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初步学习绕口令,尝试正确、清楚、快速地读准绕口令中的字、词、句。

  2、进一步了解绕口令的特点,体验说绕口令的乐趣。

  活动重点:

  学习朗诵绕口令。

  活动难点:

  尝试正确、清楚、快速地朗诵。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已学过一些儿歌和绕口令。

  2、物质准备:与绕口令内容相符的小图片6张;相声视频一段。

  活动过程:

  一、听听说说,激发兴趣。

  1、教师快速念读绕口令,激发兴趣。

  师:今天,葛老师为小朋友们带来了一个节目,想看吗?

  教师快速地表演绕口令《盆和瓶》,幼儿认真倾听,教师可根据幼儿的反应,决定是否再念一遍。

  2、说说听后感受,感受绕口令的特点。

  师:听完后,你有什么感觉?

  引导幼儿自由讲述其感觉,如:很有趣、听不清楚、很快等。

  3. 小结:老师刚才表演的是绕口令,快就是绕口令的特点之一。绕口令是我国传统的语言艺术,里面一些词语的发音念起来都很相似,而且念的速度要求很快,多说绕口令可以让我们的口齿更加清晰,思维更加敏捷。

  幼儿认真倾听,了解绕口令的特点。

  二、视听结合,学习朗诵。

  1、过渡:刚才那段绕口令中到底说了什么呢?让我们再来听一听!

  2、教师放慢速度,再次朗诵,并提问。

  师:这段绕口令中说了什么呢?

  引导幼儿说出绕口令中的字、词、句,并根据幼儿说到的.内容,出示相应的图片,并用绕口令中的语句进行反馈,同时,引导幼儿集体学说。如:若幼儿说听到了盆和瓶,则出示盆和瓶的图片,引导幼儿注意其字音,一起念读等。并根据幼儿的回馈情况,决定是否需要念第2遍,帮助幼儿将每一句都练到。

  3、看看说说,学习朗诵。

  师:小朋友,刚才我们听到的这段绕口令的名字就叫《盆和瓶》,现在葛老师来完整地念一遍,小朋友们会念的,可跟着一起来念一念。

  教师边念边根据绕口令的前后顺序,排好图片,然后引导幼儿看着图片,慢速念读绕口令,注意读准每个字音。可以以集体、分男女等形式,帮助幼儿反复练习、念读,掌握绕口令的内容。

  三、分析特点,学习快速朗诵。

  1、根据已有经验,分析绕口令的特点。

  (1)师:小朋友们真棒,已经掌握了绕口令的内容了,那么你觉得怎样念,才能让绕口令更有趣呢?

  幼儿根据已有经验,知道可以念快一些,让绕口令更有意思。

  (2)自由尝试,教师巡视倾听。

  师:请你自己来试一试,用稍快的速度来念一念这段绕口令。

  幼儿自由尝试,教师巡视倾听,了解幼儿快速念读的情况。

  (3)个别表演。

  师:谁愿意来试一试,快速地念一念这段绕口令。

  幼儿积极举手,踊跃尝试,可能会出现念到一半,念错或停住、念不下去的情况。教师根据幼儿出现的情况,可提问:

  师:你遇到了和他一样的情况吗?那你觉得快速念读绕口令容易吗?为什么?

  引导幼儿亲自尝试后,发现念起来不容易,因为它其中很多字音念起来都是差不多的。

  (4)小结:原来,绕口令是由许多读音相近的字、词排列在一起的,念的时候一定要分清楚。

  2、再次练习,找出其中不易念清的字、词、句。

  师:那你觉得哪些地方,你念起来是有困难的?

  引导幼儿找出其中有困难、不易念清的地方,由教师或同伴帮助,给予示范,并进行重点练习。教师可用打节奏的方式,指导幼儿根据节奏来分句重点练习、念读绕口令,提醒幼儿注意每个字念得要短,不要拖,且集体念时,声音可以轻一些。

  3、以较快地速度,再次尝试。

  (1)完整示范,以较快的速度来念读。

  师:现在葛老师来将这段绕口令,完整、快速地念一念,请小朋友们认真听。

  教师示范,边打节奏边念,幼儿认真倾听。

  (2)集体练习。

  师:让我们跟着节奏,一起快速、完整地念一念,注意每个字音都要念准了!

  教师打节奏,幼儿集体快速念读。

  (3)分组PK对抗赛。

  师:小朋友们都学会了,想不想来分组PK一下,看看哪一组不仅念得快而且清楚?

  组织幼儿分组PK,幼儿热情高涨,积极投入其中,对积极参与的幼儿给予鼓励和褒奖。

  四、结束与延伸。

  1、播放相声视频,引导幼儿了解说绕口令有很大的用处,且是不容易的。

  师:小朋友们真棒,现在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段相声,看看相声演员的精彩表演。

  2、小结:我们刚刚看的是一段相声表演,有趣吗?作为一名相声演员,绕口令是他们必学的一门功课,他们每天都要练习各种绕口令,练习这些绕口令,让他们的口齿更加清晰,思维更加敏捷,为他们精彩的演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我们小朋友今天能将这段绕口令念成这样已经很棒了,回家后,小朋友们要继续练习,还可以去表演给爸爸妈妈看!

大班教案 篇5

  重难点

  用完整连贯的语言表达自己对故事情节的理解。

  活动准备

  故事音频、课件、图片。

  活动目标

  能够用完整连贯的语言清楚表达自己的意思。

  欣赏并理解故事内容,了解小蝌蚪找妈妈的过程。

  初步了解青蛙的成长过程,获得变态成长的概念,知道几种变态成长的代表动物。

  活动过程

  一、猜谜语,引出课题。

  "大脑袋,圆肚子,细尾巴,黑身子。"

  教师:"原来是小蝌蚪,可是,小蝌蚪自己并不知道自己是谁,也没见过自己的妈妈,不知道自己的妈妈是谁。今天,我们一起来听个故事,故事里会告诉它的,我们也一起来听听吧!"

  二、欣赏并理解故事。

  1.播放故事音频,幼儿完整欣赏故事。

  2.配合教学挂图上的图片,请幼儿回忆小蝌蚪找妈妈的过程。

  提问:(1)小蝌蚪在找妈妈的过程中都遇到了谁?互相说了什么?

  (2)为什么它们会把大鱼、乌龟、白鹅当成了自己的妈妈呢?大鱼、乌龟、白鹅怎么回答小蝌蚪的?

  (3)小蝌蚪的妈妈长得是什么样的?

  (4)小蝌蚪最后找到自己的妈妈了吗?它们的妈妈是谁呢?

  三、小蝌蚪的'成长过程。

  1.教师请幼儿根据故事讨论小蝌蚪是怎么长大变成青蛙的。

  2.教师出示PPT,幼儿欣赏小蝌蚪变成青蛙的课件,帮助幼儿了解青蛙的成长过程。

  (1)小蝌蚪和青蛙妈妈长得像吗?她是长得怎么样的?小蝌蚪是如何变成青蛙的?

  (2)再次完整看图片了解青蛙的生长过程。

  3.教师小结:原来小蝌蚪过几天先会长出两条后腿来,接着又会长出两条前腿来,等四条腿长齐了,脱掉尾巴,换上绿衣裳,就变成了青蛙。小蝌蚪长成青蛙,小时候和长大后完全不一样,我们把这种成长过程叫做变态成长。

  四、其他小动物的成长。

  1.教师提问:还有什么动物小时候和长大后完全不一样呢?

  教师介绍蝴蝶、蚊子、蚕的成长过程。

  这些小动物的成长过程都是变态成长。

  2.教师指导幼儿完成操作材料。

  五、教师总结。

  我们今天学习了《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知道了小蝌蚪是怎样变成小青蛙的,小青蛙多可爱啊,你们知道,小青蛙喜欢吃什么吗?对,小青蛙喜欢吃害虫,它是农民伯伯的好朋友,我们应该怎样对它们呢?可是你们看,这些人在做什么啊?(出示PPT)

  这些人都捕捉和吃青蛙,我们小朋友应该怎么做?

  对幼儿进行爱护环境,保护青蛙。

大班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加深友谊,了解一些交朋友的方法,增强交往能力。

  2、初步形成热爱集体的情感。

  活动准备:

  环境创设班级集体照片。

  活动过程:

  一、说说我的好朋友

  1、开学已经一个月了,我们现在是大班的孩子了,我们从小班到中班已经两年了,现在小朋友已经越来越喜欢到幼儿园来了。除了我们要学本领之外,还因为我们已经有了自己的朋友,请你们说说你最好的朋友。

  2、幼儿自由讨论。

  二、情感激发

  1、你们是怎样交到好朋友的呢,老师先告诉你们我和我最好朋友的故事,然后请你们来说说你们是怎样交到好朋友的。

  2、教师总结,原来可以有很多交朋友的方法。

  三、为朋友画像

  (1)现在,请你们仔细地看看你的好朋友,他长得有什么特别让你一眼能够认出他?

  (2)现在你们已经熟悉朋友的`长相了,去为你的朋友画张相吧,我们的墙上有很多照片,还有我们的集体照,你们可以看着画,也可以看着朋友画。

  四、在区角展示

  猜猜他们是谁?

  活动反思:

  教师要为幼儿创造良好的交往环境,指导幼儿学习正确的交往方法,为幼儿创设与他人合作、分享的机会。把交往能力的五个方面——合作、谦让、帮助、遵守规则、分享等渗透到课堂教学、游戏活动以及日常生活的各环节,促进幼儿积极与同伴合作,与同伴交往。只有在实际情境中,幼儿通过交往技能的训练,才能真正积累交往的经验。为此,教师要善于在日常生活中强化幼儿的交往技能。使幼儿更清楚地知道同伴之间要团结友爱,互相帮助,同时,也对他们的已有经验进行梳理和整理。

大班教案 篇7

  教学内容:小小名片设计师

  教学目标:1进一步了解名片的功能;

  2初步学习设计名片,发挥想象;

  3通过设计书写,初步掌握自己名字的写法以及自己家电话号码。

  教学准备:名片树、铅笔、各种样子的模板、彩笔、纸、剪刀

  事先学写自己的名字和电话

  教学过程:一、启发谈话

  1.这次“十一”期间,老师家的电脑坏了,一时也想不起来修理的电话,你们知道是谁帮了我吗?

  2.小结:有了名片真好,既可以用他认识很多的朋友,也可以根据上面的电话号码、地址等和朋友保持联系。遇到突发的事情也可以使用。

  二、欣赏名片树上的各种各样的名片。

  1.提问:小朋友,平时你们见的名片是什么样子的呢?

  见过谁的名片?

  2.我这里也有名片,还有一棵名片树呢!

  (出示名片树,幼儿观察名片的形状,颜色和装饰的'方法)

  3.小结:名片树上有各种各样的名片,都装饰的很漂亮。

  三、

  幼儿操作

  幼儿设计名片,教师巡回指导,名字,电话号码是否写清楚,要求用模具剪出名片的造型。

  四、作品赏析

  幼儿互相交流各自设计的名片,同时启发幼儿将名片赠给自己的好朋友或老师。

大班教案 篇8

  活动内容

  音乐欣赏“小鸭的舞”

  活动目的:

  通过欣赏钢琴曲《小鸭的舞》,要求幼儿知道乐曲的'名称,熟悉乐曲,并能想象乐曲中小鸭子的音乐形象,培养幼儿想象能力和听辨能力。

  活动准备:

  画有各种小鸭舞蹈的图片;录音机、磁带、小鸭头饰若干

  动过程

  一、先出示一幅《小鸭》图,图上画有各种跳舞姿势的小鸭……让幼儿看看议议,然后再让幼儿欣赏乐曲《小鸭的舞》,要求听音乐想象小鸭在干什么。

  二、教师弹奏乐曲,引导幼儿初步想象。

  三、进一步引导幼儿欣赏乐曲。

  教师带领幼儿边听边想,并可稍用身体感觉来启发幼儿想象,如乐曲的1至4节音乐,教师可随着音乐微微摇摆身体,启发幼儿去想象这音乐好像告诉我们小鸭子摇摇摆摆地走路。

  四、引导幼儿分段欣赏。

  教师提问:开始的音乐告诉我们什么?(可用提问结合音乐)小鸭是怎样走路出来的?并弹奏1至4小节音乐,再次提问:小鸭出来在干什么?(弹奏5至8小节音乐)

  中间的一段音乐,教师可边弹奏边重点引导幼儿听水波声,启发幼儿想象小鸭在游水、嬉水、吐泡泡。

  教师可弹奏最后一段音乐,启发幼儿想象小鸭又在干什么,并引导幼儿听出这音乐是第一段音乐的再现,小鸭欢快地跳着舞回家了。

  五、教师弹奏乐曲,让幼儿完整地欣赏一遍。

  六、教师跳一段“小鸭的舞”的舞蹈,让幼儿边听音乐边欣赏舞蹈,增强美的感觉。

  七、让幼儿戴了头饰(分组或集体参加)自由想象表现乐曲的音乐形象。

大班教案 篇9

  活动目标

  1、知道龋齿形成的原因及保护牙齿的重要性,懂得如何保护牙齿。

  2、学会正确的刷牙方法,养成早晚刷牙的良好的卫生习惯。

  3、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

  4、愿意与同伴、老师互动,喜欢表达自己的想法。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知道保护牙齿的重要性,懂得如何保护牙齿。

  教学难点:学会正确的刷牙方法.

  活动准备

  牙刷、蛀牙图样、牙齿模型、一周刷牙记录表、儿歌、幼儿自备(牙刷、镜子)各一

  活动过程

  一、了解牙齿的作用

  1、猜谜语:小小石头硬又白,整整齐齐排两排,天天早起刷干净,结结实实不爱坏。

  2请幼儿说说牙齿的作用。

  3、小结:牙齿可以吃饭、咀嚼食物、说话离不开牙齿、牙齿还影响美观等

  二、了解龋齿形成的原因及保护牙齿的重要性,

  1、请幼儿观察自己的牙齿,说说牙齿的`形状、颜色。

  2、根据幼儿的回答引导幼儿认识龋齿,出示蛀牙图样加深幼儿印象。

  3、请有蛀牙的幼儿说说蛀牙了有什么感受。

  4、讨论并说说为什么会有蛀牙,应该如何预防蛀牙?保护牙齿?

  5、师小结:早晚刷牙、睡前不吃零食、注意口腔卫生、定期检查、学会正确的刷牙方法。

  三、学习正确的刷牙方法

  1、出示牙齿模型认识牙齿构造。

  2、教师示范刷牙并讲解刷牙方法。

  3、出示儿歌《刷牙》,幼儿手拿牙刷跟教师边念儿歌边模仿刷牙动作。

  4、总结:牙齿对每个人来说非常重要,牙齿不好不仅影响美观,还影响食物消化,直接影响健康。因此,我们应该从小养成刷牙、漱口的好习惯,天天刷牙,有个健康的身体。

  四、课外延伸

  1、幼儿在活动投放区利用牙齿模型练习刷牙。

  2、家长配合记录幼儿一周的刷牙次数。

  教学反思

  1、 活动过程中能充分发挥幼儿的主体作用,鼓励幼儿主动探索,主动发现。

  2、 引导幼儿从切身感受说说蛀牙带来的痛苦,注重幼儿表达能力的培养。

  3、通过材料互动发展了幼儿的观察力、模仿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及艺术感受力。

  4、不足之处:活动内容多了点,在时间安排上有了局限,整个过程显得急促,幼儿对重难点掌握的不够硬。

  5、改进方向:把握好重难点,提问语言要简练明了。把更大的时间空间留给幼儿!

大班教案 篇10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了解各种各样的蜡烛,说出蜡烛在日常生活中的用途。

  2、能主动参与到自制活动中,并体验成功的快乐。

  3、初步了解蜡烛燃烧与空气的关系,对此现象产生浓厚的兴趣。

  活动准备:

  蜡烛若干、透明玻璃瓶若干、玻璃口杯一个、蜡烛幻灯片、自制蜡烛模具若干、蜡芯若干、音乐。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欣赏烛光,引起兴趣。

  1、教师带领孩子进入教室,一起感受美丽而又温馨的烛光。

  2、引导幼儿观察点燃的蜡烛,说说自己看到的有趣现象,如:滴下来的蜡烛油像眼泪,而且有点烫;小火苗会随风“跳舞”。说一说小火苗像什么呢?(像星星、像花蕊、像太阳、像萤火虫……)

  3、引导幼儿用自己的动作来表现烛火的.样子。

  二、通过观看幻灯片以及各种各样的实物蜡烛,让幼儿了解蜡烛在日常生活中的用途。

  1、请小朋友们来看一看幻灯片,欣赏美丽的蜡烛。

  2、教师请幼儿共同来欣赏各种各样的蜡烛实物。

  3、引导幼儿说出蜡烛的用途,谈谈自己在什么时候用过蜡烛?(停电的时候、过生日的时候、打灯笼的时候……)

  三、教师与幼儿共同自制蜡烛。

  1、教师介绍材料:溶化的蜡、蜡芯、模具。

  2、教师介绍制作过程。

  (1)幼儿挑选自己喜欢的模具。

  (2)幼儿取一根灯芯放入模具内。(要求:蜡油不能高于蜡芯)

  (3)将溶化的蜡用勺子舀入模具内,凝固即可。

  四、游戏《蜡烛的熄灭》。

  1、请幼儿讲一讲应该如何点燃蜡烛。(火柴、打火机……)

  2、引导幼儿用各种不同的方法将蜡烛熄灭。(用手扇或用嘴巴吹)

  3、教师用另一种方法将蜡烛熄灭。首先点燃一根蜡烛,固定好,然后用一个玻璃口杯罩在蜡烛上,看看结果怎样?(熄灭)

  4、教师引导幼儿将自己桌面上的玻璃杯罩在点燃的蜡烛上,瓶口紧贴硬币,看一看与教师刚才做的有什么相同之处与不同之处。(相同之处:蜡烛熄灭了。不同之处:瓶内有上升的水柱)

  5、小结:蜡烛的燃烧需要空气,杯内的空气烧完了,蜡烛也就要熄灭了,就像我们人一样,同样也需要空气。

  五、欣赏自制的蜡烛。展开阅读全文

【大班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教案大班教案04-11

《大班教案》大班教案05-19

大班语言大班教案03-26

大班教案07-20

【经典】大班教案07-21

大班教案(精选)07-23

大班教案[经典]07-23

(精选)大班教案08-05

[经典]大班教案08-21

(精选)大班教案0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