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育文网>教学文档>教案> 小学语文教案

小学语文教案

时间:2023-08-16 09:10:44 教案 我要投稿

(精)小学语文教案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学语文教案7篇,欢迎大家分享。

(精)小学语文教案

小学语文教案 篇1

  学习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宇宙、黑暗、上升、下降、气息、四肢、肌肤、辽阔、血液、奔流不息、茂盛、滋润、创造”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

  3.读懂课文,体会盘古的献身精神,培养想象力,积累课文中优美的词句。

  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了解盘古开天地的故事内容,激发阅读神话故事的兴趣,培养想象力。

  2、学后能用自己的话讲述这个故事。

  教学难点

  能用自己的话讲述这个故事。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宇宙、黑暗、上升、下降、气息、四肢、肌肤、辽阔、血液、奔流不息、茂盛、滋润、创造”等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了解盘古开天地的故事内容,激发阅读神话故事的兴趣,培养想象力。

  教学难点

  生字词语的认读。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通过预习,你知道课文讲的关于谁的神话故事?

  2、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盘古开天地》。(板书课题)

  二、初读感知

  1、自由朗读课文,借助注音认读生字。然后,同座互读互查。

  2、识记生字。学生交流,说说自己是怎样记住这些字的。读“创造、黑暗、辽阔、奔流不息、茂盛”等词语。

  3、要求会写的生字的指导。(“降”字的右下部分容易写错,要引导学生观察仔细;“创”字的左边是“仓”,不是“仑”。另外,“辽”“液”等字要指导学生写端正,写匀称;“阔”“滋”的笔画较多,要指导学生写字时摆好各部分的位置。)

  4、找出多音字,组词识记。

  5、指名分段读课文,师生评价正音。

  6、自读课文,说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7、默读课文,划分段落,同学交流,集体订正。

  三、朗读提升

  自由练读,把自己最愿意读的部分读给大家听。

  四、家庭作业

  找其他神话故事读一读。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

  2.读懂课文,体会盘古的献身精神,培养想象力,积累课文中优美的词句。

  教学重点

  学后能用自己的话讲述这个故事。

  教学难点

  能用自己的话讲述这个故事。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谁能用讲故事的语气来为我们的课文开个头?指名练读第一段。

  二、研读感悟

  1、人类的'老祖宗盘古,是怎样用自己整个身体创造美丽的宇宙的?

  请同学们自由读第二自然段,找出文中的句子读一读,画一画,说一说。

  2、读了这段话,你知道了什么?

  3、你还有什么发现?(让学生找出意思相反或相近的词)。“轻”“重”,“清”“浊”,“上升”“下降”,这些词语的恰当运用,写出了天与地的不同。

  通过朗读,进一步体验盘古开天地的艰难。

  4、读一读第四段,说说你有什么感受。

  再读读,把你的感受读出来。

  5、你还想到了什么情景?能仿照书中的句式说一说吗?

  6、自由朗读,想象盘古用自己整个身体创造宇宙的情形。

  7、展示台。选择自己最爱读的句子,把它记在脑海里,注意像“隆隆的雷声”、“茂盛的花草树木”等这样的词语。

  8、学生再次有感情地齐读中心句“人类的老祖宗盘古,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了美丽的宇宙”。

  三、复述故事

  1、先让学生说说每个自然段主要讲了什么,再将每段主要内容连起来说一说。

  2、在自己练习的基础上进行交流,并评议复述中出现的情况,如顺序混乱,语言表达不清楚等问题。

  四、小节全文

  读了课文,你收什么感受?

  板书设计:

  18

  盘古开天地

  苏醒——分开——倒下

  课后反思:

  这篇课文中容易读错的字词有:混沌、血液。反复再现,学生才达到了全部读准。第二课时中学生的朗读很充分,而且每一次朗读都有进步,这是一大收获。在动画激情下,学生的感受很多,通过朗读充分表现了出来。仿说不错,每个孩子都能根据课文,再加上自己的联想来表述。但是复述的指导不足,虽然学生能说上,总觉得不够完美。

  内容概括:这篇介绍了关于《盘古开天地》教学设计四附反思,盘古开天地,希望对你有帮助!

小学语文教案 篇2

  在埃及首都开罗西南面金黄色的沙漠中,可以看到一座座巨大的角锥形建筑物。它们巍然屹立,傲对碧空。这就是举世闻名的埃及金字塔。

  金字塔是古埃及法老的坟墓。大约在公元前27世纪,埃及古王国由法老统治。法老死后,他们的尸体都埋葬在巨大的石头坟墓里。这些坟墓底座是四方形,愈往上愈小,最后成为尖顶。因为它们的轮廓有点儿像汉字的“金”字,所以称为金字塔。

  古埃及各个王朝修建的大大小小的金字塔共有70多座,其中最大的是开罗近郊的胡夫金字塔。这座金字塔高146米多,相当于40层高的摩天大厦。绕金字塔一周,差不多要走1千米的路程。塔身由230万块巨石砌成,这些石块平均每块重2.5吨。有人估计,如果将这座金字塔的石块铺成一条三分之一米宽的道路,可绕地球一周;如果用火车装运,需要60万个车皮。这些石块磨得很平整,石块与石块之间砌合得很紧密,几千年过去了,这些石块的接缝处连锋利的刀片都插不进去。为了建造这座金字塔,经常有10万人在烈日曝晒下干活儿。全部工程用了整整30年时间。

  如此宏伟而又精巧的金字塔,是怎样建造起来的呢?勤劳而聪明的埃及人想出了许多科学的方法。他们把石头放在木橇上,用人或牲畜来拉。载着很重石块的木橇在不平整的路上拉不动,于是他们又专门修了一条石路。

  开始砌金字塔了,当时没有起重机,怎样把这么多巨大的石块垒起来呢?据说是先砌好地面的一层,然后堆起一个和这一层同样高的土坡,人们就顺着倾斜的土坡把石块拉上第二层。这样一层层砌上去,金字塔有多高,土坡就有多高。塔建成后,土坡变成了一座很大的山。然后人们又把这座土山移走,让金字塔显露出来。

  现在,这些金字塔矗立在起伏的黄沙之中已经有四五千年了。它们是埃及的象征,也是古埃及人民智慧的结晶。

  课后作业

  基础积累大巩固

  一、比一比,组成词语。

  铸( ) 愧( ) 熠( ) 遐( ) 埃( )

  寿( ) 魂( ) 皆( ) 假( ) 挨( )

  非( ) 逢( ) 监( ) 放( ) 甚( )

  菲( ) 缝( ) 滥( ) 淤( ) 湛( )

  二、照样子写几个表示颜色的词语。

  黄澄澄 金灿灿

  三、把下面句子中划线部分换成一个词语,意思不变。

  1.几千年来,在人们的心目中,金字塔不愧是鲜耀地发着光的珍宝,人类劳动和智慧的结晶,它无疑比金子还要贵重。( )

  2.尼罗河被称为埃及的母亲河,它每年定期河水溢出,淹没土地,给河两岸带来肥沃的淤泥。

  ( )

  3.除了金字塔,古埃及人还有石窟陵墓、神庙等多种令别人感到惊讶和赞叹的建筑成就。( )

  小学五年级语文金字塔教案阅读能力大提升

  四、阅读课文选段,完成练习。

  在金色的夕阳下,金色的田野,金色的沙漠,连尼罗河的河水也泛着金光,而那古老的金字塔啊,简直像是用纯金铸成的。远远望去,它像漂浮在沙海中的三座金山,似乎一切金色的来源,都是从它们哪里放射出来的。你看,天上地下,黄澄澄,金灿灿,一片耀眼的.色调,一幅多么开阔而又雄浑的画卷啊!

  1.从选段第一句话我们了解到金字塔位于( );从第二句“沙海”一词,我们了解到沙漠的( )的特点。

  2.“简直像是用纯金铸成的”“一幅多么开阔而又雄浑的画卷啊”表达了作者对金字塔和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 )。

  3.这段文字刻画细致入微,通过这些极具( )的景色描写调动了读者的( ),给人呈现一种立体画面感,高超的表现艺术与表现技巧造就了文章绝美的意境。

  思维创新大拓展

  五、运用列数字、作比较、举例子的说明方法,描写一下你的文具盒吧。

  参考答案:

  一、铸造 寿命;愧疚 灵魂;熠熠生辉 皆大欢喜;遐思 假期;埃及 挨着;非常 不菲;相逢 缝隙;监视 泛滥;放学 淤泥;甚至 精湛

  二、红彤彤 白茫茫 黑乎乎 黑幽幽 白花花 绿油油

  三、1.熠熠发光 2.泛滥 3.令人惊叹

  四、1.沙漠中、尼罗河沿岸 广大 2.赞叹 3.色彩 视觉

  五、示例:我有一个长方形的文具盒,它长20厘米,宽5厘米,高2厘米。盒面上那精致的图案,特别引人注目:那活泼的小红兔,正对着我“微微笑”。还有一些调皮的小桔子,它们表情不一:有的开怀大笑,有的目瞪口呆,还有的愁眉苦脸,有趣极了。文具盒不光图案逼真,漂亮,而且样式新颖,使用方便。轻轻打开“文具城堡”的“大门”,你就会发现:“居住”在内的文具还真不少呢。盒内分上,下两层,上层有性格爽直的钢笔和几支普通的铅笔,都被削得尖尖的放在那里,无声无息,仿佛在酣睡。一支黑色三角形的水芯笔也排在哪儿。掀开上层,下层又分成几个格:又细又长的格内,分别“住着”自动铅笔和铅芯;自动铅笔旁又有两个差不多大小的“房子”,“房主”分别是刨笔刀和橡皮檫。文具盒,你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保管着我的学习用品,为我服务,他永远都是我的好朋友。

小学语文教案 篇3

  读读背背、阅读

  一、完成“读读背背”。

  1.出示词《长相思人学生认读。不认识的宇查字典。

  聒,guō,声音嘈杂。

  2.介绍作者。

  纳兰性德,原名成稳,清代著名词人,康熙年间进士,曾任侍卫,随康熙皇帝到过许多地方,江南塞北都有他的足迹。他主张作诗须有才学,填词须有比兴。反对模仿。此词作子康熙二十年(l6xx年),是作者随康熙皇帝东巡到山海关的途中所作。

  作者用质朴无华的语言,精练的手笔,描绘钱北方塞外的雪夜风光,抒发了思乡的离情别绪。

  (以下解释,供参考。)

  走过了千山万水的路程,~直向山海关那边走去。夜深了,东巡的队伍歇息下来,一片灯火。(写出了皇家巡行的气魄和阵势,展示出空间的辽阔。)

  在这风雪交加的夜晚,嘈杂的风雪声扰得人不能成眠,家乡可不是这样。

  3.练习背诵。

  二、阅读短文《贝壳》。

  1.指名读短文,纠正读音,结合课文内容,解释词语。

  一丝不苟:苟,马虎。形容办事认真,丝毫不马虎。

  固执:坚持自己的意见不肯改变。

  卑微:地位低下,没有权势。

  脆弱:不坚强,经受不了挫折。

  2.默读短文,思考第2题。

  3.讨论交流。

  (1)作者由贝壳感悟到了什么?

  作者由贝壳感悟到一个人应该尽自己的能力做自己该做的事和能做的事,要认认真真,坚持不懈地去做,并能为后人留下一些令人珍惜、令人惊叹的东西。

  (2)你对短文最后一句话是怎样理解的`?

  这句话的意思是:通过自己坚持不懈的努力,一丝不苟认认真真地去做,让后人从中体会出“我”的坚韧不拔,执着的追求,体会出“我”的一颗纯朴、真诚的心。

  4.有感情地朗读短文。

小学语文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借助拼音认识本课的生字,正确、工整地书写要求会写的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大胆想象,提出自己的疑问,产生对大自然、对生活的热爱之情,感受阅读儿童诗的乐趣。

  重点难点

  1、识字、写字。

  2、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 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 蔚蓝的大海,金色的沙滩,阳光像温暖的手轻轻地抚过沙滩。涨潮了,那翻滚的浪花给我们送来了小小的礼物。小朋友,你们知道这小小的礼物是什么吗?——一个个可爱的小贝壳。此时此刻,一位小姑娘光着脚丫在沙滩上踏着欢快的步子拾贝壳,她脸上洋溢着幸福的微笑。课文里也来了许多小贝壳,我们一起去听听小朋友与小贝壳之间在说些什么?(板书课题)

  2、 小朋友们见过贝壳吗?它是什么样子的?(生回答,然后老师出示事先准备好的各色各样的贝壳请学生欣赏。)

  二、 初读课文,主动识字,感知课文大意。

  1、 老师范读课文,然后再听录音。

  2、 学生自由读文,勾画生字,多读几遍。

  3、 把自己会认的生字自豪、大声地读给同桌的伙伴听。

  4、 老师出示带拼音的生字卡片,检查识字情况。

  5、 做“捡贝壳”的生字游戏,识记生字新词,并组词。

  6、 做“贴邮票”的.游戏,进行认字组词练习。

  三、 仔细读文,体会感情

  1、 全班有感情地齐读课文。

  2、 分角色朗读课文。

  3、 文中的小姑娘到大海边玩,看到这些美丽的贝壳,她问了贝壳什么问题?贝壳又是怎么回答她的呢?(请在文中划出答案)

  问:你的年纪不算大,为啥皱纹多又多?

  答:那是条条录音带,录下大海一支歌。

  4、 讨论:该怎样读上述两句话?(问话要读出疑问的语气,句尾语调上扬;答要肯定而流露出大海的欢乐。)

  5、 指名说说句子:“那是条条录音带,录下大海一支歌”的意思。“条条录音带”、“大海一支歌”实际指的是什么?

  四、 巩固练习:我会填。

  ( )的贝壳 ( )的歌 ( )的故事

  ( )的大海 ( )的春天 ( )的柳树

  五、 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1、贝壳是美丽的,也是多彩的;大海是蔚蓝的,也是神秘的;那里有无尽的宝藏,正等着我们去开采呐。有机会同学们一定要到海边去看看。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课后反思:《小贝壳》是一首儿童诗。诗人充满童心童趣,以饱满的感情大胆想象,以潮退后留下的小贝壳引发诗情,从小贝壳的“皱纹”上拾捡音符,采用天真而精辟的问答式儿童语言:“你的年纪不算大,为啥皱纹多又多?”来表现儿童的好奇心,求知欲;:“那是条条录音带,录下大海一支歌”拓宽了儿童学习的空间,唤起了儿童无限的遐想,引发了儿童对生活的关注。

  在课堂教学中,首先让学生读课题,让学生说说自己看见过的小贝壳的样子,交流自己了解到的有关贝壳的知识,并出示小贝壳实物,以加深认识。其次创设课堂情境,感情朗读,以“看贝壳——问贝壳——议贝壳—演贝壳”的思路来组织教学,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小学语文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能联系上下,理解词语的意思。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读书学习要专心致志。

  教学过程:

  一、 齐读课题,复习旧知:

  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学棋》这一课,请小朋友读一读课题。

  2、复习生词:

  3、说说课文讲的是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二、 引导质疑,导入新授:

  1、为什么要跟“秋”学棋呢?用课文里的话告诉大家。

  2、读第一节,说说“秋”是一个什么样的'老师?理解词语“能手”“远近闻名”。

  3、指导朗读。

  4、过渡:都说“名师出高徒”后来“秋”的两个学生是不是都成了出色的棋手?你怎么知道的?

  5、学生读最后一小节。

  6、(板书“出色”“没多大长进”)理解这两个词。

  7、质疑:为什么跟同一个老师学习,一个学生成了出色的棋手,而另一个学生的棋艺一直没有多大长进?(板书:?)

  三、 图文结合,理解课文:

  1、刚才问题的答案就在课文的第二小节里,请小朋友默读这一节,用“——”和“~~~”分别画出两位学生不同的学习态度。

  2、指名读第二小节第一部分。(总结板书:专心致志)

  3、看图,用学过的词来说说这个学生是怎么样“专心致志”的?

  4、(出示课文中相关语句)这里的“专心致志”主要体现在三个动作上,请找出三个动词。

  5、指导朗读这一部分。

  6、另一学生怎么学棋的?指名读。

  7、这个学生学棋可以用哪个词形容?(板书“走了神儿)

  8、看着图说说什么是“走了神儿”?(用“一边”……“一边”……的句式说)

  9、引读这一部分。

  10、男、女生分别读两位学生不同的学习态度。

  11、齐读最后一小节。

  四、 拓展延伸,提示主题:

  1、后来,老师让两位学生比试一次,结果会怎么样?这时,你想对这两个学生分别说些什么呢?

  2、教师出示赠言:“要想学得艺惊人,虚心专心加恒心。”

  五、学习生字,布置作业:

  1、出示生字“能”、“专”、“致”

  2、说说怎么样记住它们。

  3、师范写,生描红。

  4、布置作业:

  在习字本上写好生字。

  把这个故事讲给家里的人听。

  板书设计:

  13、学棋

  一个学生 专心致志 出色

  另一个学生 走了神儿 没多大长进

小学语文教案 篇6

  一、歌曲《小小雨点》导入。

  歌中“小小雨点”指的是什么季节的雨?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春雨的课文。板书:春雨的色彩 春雨还有颜色?它到底是什么颜色的呢?一群小鸟正在争论着这个话题。(贴三只小鸟的图片)让我们悄悄地走到他们中间去听一听、看一看吧!(课件演示)

  [开课伊始,用歌曲引出本课学习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激活了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为学习课文做准备。又通过设疑、贴图、看课件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初读课文,主动识字

  1、自由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圈出来借助拼音拼一拼。

  2、同桌合作认字,把圈出来的字读给同桌听,如果读对了就夸夸他,读不准就帮帮他。[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3、再读课文,争取把句子读通顺。

  4、瞧,小雨点笑着跑来了,它想考考我们,你们敢接受小雨点的挑战吗?[借助字卡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

  1)齐读,会读的同学大声读,读不准的同学用心记。

  2)指名读,如果读对了,把字卡贴到黑板上,并随他读。[使学生享受成功的`喜悦,并培养学生学会倾听。]

  3)看一看,哪些词语读不准,指出来,让老师和同学们帮帮你。[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给差生机会,也使互助的学习方式得到很好的呈现。]

  4)开火车读。

  5、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大家认识了这么多的字真了不起,如果把他们放到课文中你们还能认识吗?大家再读课文,我相信你们会把课文读的通顺流利。

  6、找学生分段读课文,其它同学当评委,评一评谁读得好,好在哪里。(培养学生的听力和参与意识。)

  三、学习课文,读中感悟。

  1、自由读第一段,说一说文中春雨的样子,想一想你看到的春雨是什么样的?

  [抓住“像春姑娘纺出的线、轻轻地、沙沙沙”理解感悟。并联系生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这样的天气里,鸟儿不能自由自在地飞翔了,它们会到哪躲雨呢?学生找出字卡“屋檐”,大家齐读。在躲雨时它们也不休息,叽叽喳喳的地说个不停,什么让他们这样感兴趣?在小鸟的眼中春雨是什么颜色的?

  3、自由读3—5段。

  1)这三只小鸟你们认识吗?谁能叫出它们的名字?

  2)老师把它们的名字写在黑板上,谁能帮小鸟找到它们的名字?(贴图)[联系生活,使识字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并有意识让学生多识字。]

  3)在三只小鸟的眼中,春雨有不同的颜色。你喜欢哪只小鸟,想说说它的心里话吗?适机板书:黄、绿、红。并指导朗读。[以课文为载体,创设口语交际情境,让学生扮演小鸟介绍自己的想法,其余同学评议,引导学生将自己融于课文之中。]

  4)这三只小鸟对春雨的颜色有不同的看法,都认为自己说的对。像这种各自说出心中的想法,就叫“争论”。我们三个人一组,也来学学这三只小鸟争论一下春雨的颜色吧![通过合作学习,理解“争论”,感悟课文。]

  5)想一想还有谁会来加入它们的争论呢?它们又会认为春雨是什么颜色的?[发挥学生的想象力,拓展文本空间。达到“活用教材”的目的。使学生对春雨的色彩有更鲜明的感知:春天是五彩斑斓的世界。]

  4、 春雨听了大家的争论,会怎样做?细细的、柔柔的 春雨滋润着大地,使小草变绿,桃花变红、油菜花变黄,多么可爱的春雨!多么美丽的春天!让我们在音乐声中在把课文美美地读一读吧!

  四、 写字指导(略)

小学语文教案 篇7

  教学要求:

  1、认识13个生字,会写其中的“阳、女、衣、加、老、师”6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了解课文内容,学做有同情心的孩子。

  教学重难点:

  1、掌握6个生字的音、形、义;朗读课文。

  2、根据提供的图画和文字,想象故事情节,充实课文内容。

  教学准备:

  课文挂图,字词卡片,《卖火柴的小女孩》故事的录音带。

  教学过程:

  一、听说故事,激情引入

  1、谈话交流:同学们,大年夜里你们是怎样过的?

  2、放《卖火柴的小女孩》故事的录音: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篇“世界通话”安徒生的'童话故事,这个故事流传两百多年了,它曾打动了每一位中外读者的心。大家安静地听,看你听后会有什么感受?

  3、听完故事,学生谈谈自己的感受。

  4、小结过渡:卖火柴的小女孩真的太可怜了。听了这个故事,一个叫小红的小朋友给卖火柴的小女孩画了一幅画,挂在她们教室的墙报上,后来,在她们班上又发生了什么故事呢?让我们一起学习《三个太阳》。

  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1、学生借助拼音自由地初读课文。

  (1)注意边读边把要求会认的字标出来。

  (2)划出了生字,你们能不能自己认认这些生字?

  (3)借助拼音同桌互帮互助识字。

  2、检测自主学习情况。

  (1)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认读,及时正音,重点指导读准“阳、放、晶”的后鼻音和“加、教、画”的三拼音节。

  (2)小组开火车认读。

  3、逐一示范书写“阳、女、衣、加、老、师”6个生字。学生书空。

  4、按课后笔顺提示进行描红,仿写。

  三、再读课文,初步感悟

  1、如果把这些生字新词放回课文中,大家一定会读得更好!

  (1)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要求不漏字,不加字。

  (2)在读不懂的地方打一个问号。

  2、同桌互读互评互帮。看谁读得正确、流利。

  3、检查指名读。

  4、独立思考,在同桌探讨:晶晶小朋友为什么要画三个太阳,他是怎么想的?

  四、交流汇报,质疑问难

  1、你们读懂了什么?

  2、还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

  3、下节课,我们一起熟读课文,共同来研究这些问题。

【小学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小学教案02-21

语文小学教案01-03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八》教案03-28

小学语文教案02-04

小学语文优秀教案03-30

小学语文备课教案06-13

小学语文《泉水》教案12-25

小学语文《坐井观天》教案08-22

小学语文太阳的教案11-16

小学语文穷人教案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