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育文网>教学文档>教案> 语文教案

语文教案

时间:2023-08-14 08:40:08 教案 我要投稿

语文教案(10篇)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语文教案10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语文教案(10篇)

语文教案 篇1

  设计理念:

  1、在识字教学中创设多种情境,开展多种活动,为学生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增强学生学习的愿望,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提高识字效率。

  2、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实践达到通读课文的目的。

  3、结合学生的学习经验,激发想象,鼓励求异探究,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感受。

  教学目标:

  1、运用综合的识字方法,认识八个生字,培养学生独立识字,合作识字的能力。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让学生在情境和语言中受到熏陶,培养热爱大自然,亲近大自然的感情。

  3、体会儿歌的韵律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想象能力。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小黑板、媒体课件。

  学具准备:

  小花、小草、昆虫卡片。

  教学重点:

  1、认识8个生字。

  2、体会儿歌的韵律美,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教学难点:

  体会儿歌的韵律美,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教学过程:

  一、引趣激情,营造宽松氛围。

  1、谜语导入:小朋友们,这儿有一样东西,它的样子很可爱,左一摇,右一摆,不吃也不喝,却能唱丁零当啷歌,你们猜猜他是什么?

  2、揭示课题。

  二、乐中识字,实现生生互动。

  1、学习生字。

  (大屏幕出示课件)这儿有8个小动物,每个动物身上都有一个字宝宝,谁想和小动物交朋友,就先读生字。

  2、下面我们就请小动物们来做个自我介绍吧!(大屏幕出示课件)

  3、巩固练习。

  现在,我们一起来玩个游戏吧!调皮的小动物,把字宝宝藏到课文中去了,现在你还能从课文中找出这些字宝宝吗?

  4、小组交流,看谁找的字宝宝多。

  三、合作交流,初读感知。

  1、初读课文。

  师:先自己借助拼音读课文,然后同桌互帮互学难读的字和词。

  2、集体交流,同桌互读,比赛读。

  3、让学生评一评谁读得好,好在哪里。

  四、深读感知,读透课文。

  1、再读课文,说说春雨落下有什么声音?你能从课文中找出来吗?

  生1:沙沙响

  生2:丁零当啷

  2、引导学生读“沙沙”和“丁零当啷”。

  3、请小朋友们说说你还从课文中知道了什么?

  五、激发想象,拓展延伸。

  1、小作者把春雨声比作铃铛,你觉得雨声还像什么?

  2、你知道课文中的春雨在招呼谁,你能范读一下吗?

  3、发挥想象,春雨还在招呼谁呢?

  生1:在招呼大地快快苏醒。

  生2:春雨在招呼桃花、杏花、梨花,让它们快快开放。

  生3:春雨还在招呼农民伯伯,叫他们快快播种。

  生4:春雨还在招呼我们,叫我们在这美好的季节里好好学习。

  4、拓展活动。

  (1)小朋友们想象一下在春雨的招呼下,大地会有什么变化呢?

  生1:大地变绿了,各种各样的花都开了。

  生2:小河里的冰化了,小河唱起了欢乐的歌。

  生3:小朋友们到草地上玩游戏,可高兴了。

  (2)变化了的大地到底什么样,请大家跟老师一起去看看(出示课件:春天的美景,配有音乐和解说。)

  (3)刚才大家欣赏了美丽的春景图,现在你能说说对春天的感受吗?

  (4)请同学们带着这种喜爱和赞美之情再次读课文(用自己最喜爱的方式读。)

  (5)小结。

  (6)你还想对春雨说些什么?

  (7)动手画一画。

  (请几个小朋友在黑板上合作画一幅《美丽的春天》。)

  六、课外延伸,继续探索。

  1、小朋友们,希望课后你们到大自然中去真正感受春天,好吗?

  2、请大家收集有关春天的图片。

语文教案 篇2

  看图读拼音识字3——山石

  教学内容:人教版第二册“看图读拼音识字3——山石”第1课时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能看懂图意,会读、会写这2个生字,能区分实物,会口头组词。

  2、过程与方法——通过引导学生看图,联系生活,让学生逐步掌握。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学习的过程中,让学生了解山、石在实际生活中的具体形态。

  教学重难点:

  1、联系生活实际,知道什么是山,什么是石。

  2、在田字格中正确书写“山、石”2个生字。

  教学准备:卡片、教科书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教学常规管理

  做好课前准备,整顿纪律,对到场的教师表示欢迎。

  二、复习

  1、在黑板上书写出前面学习过的生字,请两位学生起来认读。人、头、口、手、坐、立、走、大、小、上、下、土、火、木、米

  2、对回答正确的学生予以口头表扬“1、2、3,你真棒!”对回答有困难的学生及时予以提示与鼓励。

  3、再集体跟教师认读生字。

  三、新授

  1、再次整顿纪律,分发课本,并把书本翻到第11页。

  2、板书课题:看图读拼音识字3——山石

  3、指导看图教学。

  (1)指导学生看课本,并提出以下问题:

  A、书上有几幅图?同学们数一下。(2幅)

  B、图上画的.是什么?(分别是大山、巨石)

  (2)让学生观察窗外,远处有大山,并对照课本,大山有山峰起伏,形如“山”字,借图认字,可帮助学生记忆。

  (3)出示生字卡片,并板书。

  shān

  山

  A、拼音学习。Sh——an——shan

  读准字音,注意区分平舌s与翘舌sh。先点名读,再集体读。

  B、字形分析。在田字格中正确书写,让学生认真观察。

  新笔画“”,叫做“竖折”,“山”字的笔顺是先中间再两边,这个笔顺规则,在第一册也学过,例字是“小”。

  “山”字的笔顺:(共3画)

  (4)通过口头组词,帮助学生理解字义,如:

  大山、小山、山上、山下、上山、下山,火山、土山

  (5)生字练习。

  让学生都到黑板上上来,练习书写,并及时予以纠正。

  (6)巩固练习

  让学生跟老师集体着认读生字词,加强记忆。

  四、小结

  总结这节课所学内容。

  五、课后作业

  把生字“山”写两行。

语文教案 篇3

  第一课时

  [主要内容及目标]正确认读本课十三个生字,会写三个生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流程]

  一、音乐声引入

  放高山、流水、鸟鸣的录音,师:听到音乐声你想到了什么?

  师:你猜猜,这么动听的声音是哪里发出来的?打开书,答案就在书中。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学生自由读课文,找出不认识或不熟的字,同组交流,说说自己记字的好办法。

  2、小组汇报,把组内最好的记字方法介绍给大家。全班交流。

  3、生字口头组词,扩句。

  三、指导写字

  出示田字格中生字“我”“丁”,学生观察共几笔写成,第一笔是什么。学生书写两个生字。注意提示学生:“我”字第二笔的横,要上右上微微扬。第三笔是站的直,有力量的竖钩。第五笔的斜钩和第三笔的竖钩和谐关照,形成一种“稳定站立”之势。

  出示甲骨文和金文的“家”字,让学生猜一猜是什么字。告诉学生“家”的本义(是住所,由宝盖头和“”组成,说明古时候的人多养猪。在原始社会,“家”首先是生产场所,它必须有驯养的动物,现在只要有房子有亲情,即可为家)。出示“家”,让学生观察共几笔写成,共几笔撇,哪个撇最长,哪个撇最短。提示学生:要写好“家”,关键是让这些“家庭成员”“和睦相处”。而且,“家”的.上下两部分要紧凑,有抱团儿的温暖感觉。学生描红,练写。教师巡回指导。

  第二课时

  [主要内容及目标]了解大山里的生活场景,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情感。会写三个生字。

  [教学流程]

  一、复习

  1、字谜游戏复习生字:“深”“响”。

  2、猜字游戏复习词语:叫喳喳、饶过等。

  二、感悟课文

  1、初读课文,不熟的字借助自读,要求把字音读准,句子读通顺。

  2、读课文第一小节,边读边思考展开想象:在大山里,你都听到了怎样美妙的声音?小溪和小鸟在唱什么歌?出示画面,学生边看图边读3—6句,感受金竹林、绿山茶怡人的美景,体会山路弯弯、白云深处的意境。

  3、看图读课文第二小节,边读边思考:在大山里,你又看到了怎样色彩绚烂的画面?在你的心里,涌起了怎样的感受。

  4、带语气读文,在朗读中进一步体会大山的美丽,沉淀爱家乡、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三、联系生活谈感受

  师:山里的孩子多么爱自己的家乡啊,你爱自己的家乡吗?谁愿意说说自己的家乡?

  四、写字指导

  1、联系以前学过的单人旁,引出并学习双人旁。

  2、出示田字格中生字“行”“叫”“半”学生观察共几笔写成,第一笔是什么。学生书写三个生字。

  [扩展延伸]

  让学生唱家乡、说家乡、画家乡、写家乡……选择其一

语文教案 篇4

  教学要求

  1.知识与技能

  (1)阅读课文,了解故事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感情,明确文章中蕴含的道理。

  (2)通过探究体会人物的心理变化。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讨论,体会人物心理变化和人物品质。

  (2)通过默读了解内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小战士来头勇挑战自我、敢于战胜自我的精神,懂得世界上根本没有鬼,要崇尚科学,破除迷信。

  重难点、关键

  阅读课文,了解故事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明确文章中蕴含的道理。

  通过探究,体会人物的心理变化。

  教具准备

  部分课文片断投影。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谈谈自己第一次走夜路、第一次独自睡觉时的.情景。

  2、有一个小战士,也和你们一样,怕黑,以为有鬼,甚至吓的尿了裤子。

  二、速读课文边思考,边做标记

  1.来头为什么怕“从小怕鬼”?

  2.那一次来头吓得尿裤子是在什么情况下?

  三、讨论,交流

  1、因为来头小时候在财主家放牛时,厨子老宽总是在夜里对来头讲鬼故事,讲得活灵活现,听得直起鸡皮疙瘩,所以来头从小怕鬼。

  2、是一个人在夜里独自站岗放哨时尿裤子,因为当时周围有鬼,所以吓的。

  四、默读课文,理清文章顺序和脉络

  1、找出文中一个用来隔开两件事的表明时间的词语。(“过了没几天”)

  2、讨论课文的顺序和分部分。

  五、突破难点,体会人物内心活动

  1、自由读文,划出文中描写来头心理活动的语句。

  2、联系自己比较,如果当时是你在坟地的话,你会怎么样?

  六、体会文章中写得妙的其他语句、词语

  1、根据学生找句来进行交流汇报。

  2、“来头不吭声,脸红了大半片。”

  七、指导改变顺序来改写故事

  1、出示课后问题2。

  2、讨论

  八、课堂总结

  谈谈本课给你的启发。

  板书设计

  鬼是一棵矮衫树

  原因:八岁时常听鬼故事 从小怕鬼

  事例:第一次值夜哨 吓得尿裤子

  申请在坟地值夜哨 战胜胆怯

  启发:世上没有鬼; 相信科学,破除迷信

语文教案 篇5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掌握字词,体会形象,把握感情

  【学习重点】写景的组织与安排

  【课前预习】

  你能把下面的字词拼音写准确吗?并且吗?赶快动笔吧,亲爱的孩子!

  酝酿( ) 黄晕( ) 披着蓑衣( ) 涨起来( )

  宛转( ) 应和( ) 戴着斗笠( ) 抖 擞( )

  薄烟( ) 朗润( ) 捉迷藏( ) 仿佛( )

  稀疏( ) 鸟巢( )

  2.解释字词

  欣欣然: 朗润:

  吹面不寒杨柳风:

  酝酿: 黄晕:

  一年之计在于春:

  呼朋引伴:

  花枝招展:

  卖弄:。 抖擞:

  3.关于文章的作者你了解多少呢?看看那个孩子填的准确又工整。

  《春》的作者是_____________原名_________,号____________,后改为自清,字______。原籍浙江绍兴人,现代的______,________他的________,___________都是脍炙人口的名篇。

  【预习质疑】

  【合作探究,精讲点拨】

  1.数一数《春》这篇文章共有几段啊?聪明的你想想朱自清描写了春天的几种代表性的事物呢?展现了几幅图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讨论下看看全文可以分为几个部分?结构上是什么顺序?

  3.朱自清的散文《春》是一卷春的画图,是一曲春的赞歌。请用这样的句式来写几句。

  《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春》这篇文章中,朱自清给我们展示五幅图画,你分别给这五幅图画配上相应的古诗。

  春草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春花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春风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春雨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迎春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给文章文章的第一段加个标题:______________。文中第一段连用两个“盼望”,你知道为何用两个“盼望”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个“着”,两个“了”给人一种_____________的感觉。

  6.文章的重点部分是_________,这一部分结构上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呢?_________________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掌握字词,体会形象,把握感情

  【学习重点】

  【课前预习】

  课后的课文背的怎样了啊?来下面有几句话,你来检测下自己的水平吧

  (1) 小草偷偷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春花图中使用排比有使用比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虚写想象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暗写风和阳光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吹面不寒杨柳风”这首诗的'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你能把整首诗给默写出来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合作探究,精讲点拨】

  1文中第二段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_____________。“一切”指的是什么呢?_________

  “刚”照应了上文的_________。分别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刚“睡醒”情态。

  其中“山”睡醒的样子用了_______来描绘的,为何要用这个词语呢?__________________

  “水”睡醒的样子用了________来描绘的,为何要用这个词语呢?__________________

  其中“太阳”睡醒的样子用了_______来描绘的,为何要用这个词语呢?__________________

  作者抓住春山,春水,春日的特点,勾画出春景的轮廓,为具体的春草,春花,春风,春雨,迎春五幅图创设了广阔的背景。

  2 在描绘春草图时,作者采用了什么修辞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了春草的情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了春草之多、分布之广。这几句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钻”这个字该如何去理解呢?__________________

  3 在描写春花图时有实写、有虚写,请写出虚写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

  这一段可以按照由高到低来排序,你试试作者是由_____写到_________再写到_________

  “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这句话的修辞手法是__________他们之间的顺序能否颠倒?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有句古诗叫做“红杏枝头春意闹”,一个“闹”字将春天写活了。“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的闹着”这句话中,“闹”也比较有新意,你能体会住这句话的含义吗?可爱的孩子们?

  4 在春花图中,有暗写阳光和春风的句子,你能写出来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春风图中,有采用引用的手法的句子,找出来,看看谁默写的最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课时

  【合作探究,精讲点拨】

  1、课文提示上说春风图,是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角度来写春风的。第一个角度突出了春风的什么特点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此类推第二,第三个角度分别写出了春风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写的是江南的春雨,开头第一句,写出江南春雨的什么特点呢?__________________

  而我们这的春雨确是“春雨贵如油”,作者对连绵的春雨是什么态度呢?______________

  你从哪个字可以看出来啊?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迎春图中,为何要挑选风筝来描写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朱自清的五幅图画,由景及人,颂扬了 表达了作者对春天________________ 感情

  5、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写出了春天的 。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写出了春天的 。

  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上前去。写出了春天的 。

  这三个比喻各自成段,它们的顺序能颠倒吗?为什么?如果把这三个比喻合为一段,表达效果会有什么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拓展延伸】搜集描写春的古诗词句

  【课后反思】

  扩展阅读:

  本学期,遵循新课改“先学后教”,小组合作探究教学模式,结合本班教学,现总结如下:

  总体教学

  一、 关于备课

  备课是比较头疼的问题。检查时很多学生未能按时完成,导致教学进度比较缓慢。

  原因很多,我思考主要原因是:

  1.学生适应“先学后教”的模式需要一个过程。备课目标未能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操作力,过于理想化;

  2.多数未能很好解读备课目标,为赶时间笼统敷衍备课,内容与目标结合不够紧密,这也给课堂组织小组展示给来很大困难,进度比较缓慢。为解决备课难题,我后来试着从两个方面改进加以引导,提高备课效率:(1)课堂留一定时间组织学生备课,引导学生学会合作备课;(2)提炼简化备课目标,使学生易于把握。通过上述方法,备课从内容到速度有所改善。

  二、 关于作业

  常规五个作业,除了备课外还有平时练习,配课练习、作文及其周记四项。练习择取具有针对性的,基础性强,难度适中,看情况及课文的重要程度适量布置;周记一般是一个教学月写两次;作文,上初中后,学生习作比较严重的问题是:1.文体不明;2.字数不达标。少数学生畏惧习作,有抄袭敷衍现象;周记还能坚持写,但流水账比较多,没写出真情实感。

  三、 课堂管理

  培养学习小组长,要求其管理好本组的纪律。但还是有以下不良的现象:

  七(1)班学生思维活跃,上课爱打岔,经常“节外生枝”,自律能力不强,管理费力不少。索性找点乐子,在调皮的学生身上做点文章,以典型教育整体,使学生明辨是非,把学生拉回到教学内容上来。

  激励机制的制定与完善是我今后课堂管理要着力的方面。

  个体教学--兼顾优差生

  学习好一些的学生对教学的要求就会高些,也会自觉问问题;落伍的学生出现的情况是不关心作业,不按时作业,缺交作业种种情况。如侯俊佳,比较闷;陈瀚彬,活泼过度。要给他们开“小灶”,费心得多,先降低要求,哪怕是一点点进步也公开多予以表扬,使其树立学习的.信心。

  改进方向

  在继续坚持新课改教学模式的前提下,今后教学中我思考从以下几个方面改进教学:

  1、完善多重奖惩机制调动,提高学生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如可以与班内操行评比相结合;

  2、钻研教学业务,包括学科知识与教学方法。如语文教学中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尽力营造浓厚的学习气氛,从情感上调动学生自觉主动学习,发现乐趣,深入钻研,体会学科魅力。

语文教案 篇6

  一、背诵古诗,导入新课

  二、先学习《咏柳》,自读完成以下要求

  1、把诗歌读正确、流利,认记生字"咏、绦" 2、指名读诗,提醒读准“绦”“妆”“裁”

  3、根据注释了解诗歌的大意。 4、小组交流;互相释疑,讨论难点。

  三、朗读古诗,理解诗意,体会感情

  1、指名读诗句,说说自己对诗意的理解

  2、全班交流,相机点拨:

  (1)“碧玉妆成一树高"这句里把什么比作什么?(柳树的枝叶比作碧玉)

  (2)“绿丝绦”指什么?为什么说柳技是“绿丝绦”?(想象体会柳技的绵长和柔软)

  (3)说说自己对“不知细叶谁裁出”的理解和体会(体会柳叶的'小巧整齐,体全大自然的伟大神奇)

  (4)“二月春风似剪刀”又把什么比作什么?为什么这么比喻?

  3、结合理解,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四、背诵古诗。

语文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1复习“俩、摘”等7个生字,正确书写“球、玩”这2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有请求语气的句子。

  3能读懂课文内容,初步了解地心引力这一科学常识。

  教学重、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地心引力”的科学常识,有探究科学奥秘的愿望。

  课前准备

  1、CAI课件

  2、磁铁、回形针

  3、头饰:小猴、小兔、猴爸爸、地球爷爷

  4、词语卡片

  教学过程

  (一)课前活动:(课件1:歌曲《蓝猫淘气三千问》)

  1、跟着音乐,我们一起唱一唱吧!(师生边拍手边唱歌,师走下讲台,拉拉孩子们的手,摸摸孩子们的脑袋。)

  2、歌毕,师富有激情地讲述:从你们响亮的歌声中,老师知道你们非常棒!我相信这节课你们会像蓝猫那样爱动脑筋的!

  3、师生相互问好

  (二)激趣导入

  1、孩子们,你们喜欢玩纸飞机吗?你在玩时最希望的是什么?(预测学生想法:最希望纸飞机飞得更高更远……)

  2、让我们也来放飞一次吧!放飞之前,老师提出两点小要求:

  (1)边放飞边仔细观察

  (2)不管你的纸飞机飞到哪里,我们下课后再去捡它。(学生放一次纸飞机,然后老师也放一次纸飞机。)

  3、师小结。遗憾地说——呵,不管我们的纸飞机能飞多远、多高,最后它们总是会掉下来,想知道这是为什么吗?只要我们读懂了今天要学习的课文(板书课题),你们就能找到答案了。(齐读课题《地球爷爷的手》)

  (三)复习字词

  1、游戏复习生字

  (1)孩子们,小猴想请你们帮忙摘桃子,只要你认准了桃子上的字,桃子就会掉进下面的篮子里,愿意帮它吗?(课件2:小猴摘桃子图)

  (2)让我们开始吧!(抽生认……最后两个字愿意认的孩子都可以站起来读。)

  2、复习词语

  师手拿词语卡片:“小猴为了感谢大家,想把摘到的桃子送一些给你们,谁认准了生字娃娃交的朋友,桃子就送给谁。”(抽生多种形式认,师下位送“桃子”卡片给小朋友)

  3、小结、鼓励。

  (四)朗读感悟

  过渡:字词认得准,相信课文会读得更棒!

  1、自由读课文

  请孩子们拿起书,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课文吧!可以自己读,可以同桌互读,还可以小组读,要求把句子读通顺,读流利。

  2、抽生轮读课文

  刚才,老师发现孩子们读得很认真,谁愿意读来给大家听听?

  (抽三至四位学生读,最后两段可齐读。师针对学生读的情况给予肯定、鼓励,并纠正错误。)

  3、理清课文中的角色,选择你喜欢的动物及对应的自然段读读,要求能读出感情来。

  4、指导读有请求语气的句子

  过渡:文中的朋友这么可爱,你喜欢谁?

  (1)喜欢小兔的孩子一起读读写它的句子。——师评。

  (2)指名读写小猴的句子,并说说喜欢小猴的理由——因为小猴可爱、有礼貌等。(课件3:表现小猴有礼貌的句子)

  (3)再指名读大屏幕上的句子。

  从他的读中,你体会到了小猴有礼貌吗?

  预测1:体会到了。——你能这样读读吗?

  预测2:没有体会到。——你很自信,那你能读出来吗?

  (4)抽生评价。

  (5)齐读大屏幕上的`句子。

  小猴子真有礼貌。我们也来学学小猴子,一齐读读吧!

  5、重点朗读、感悟地球爷爷说的话(第10自然段)

  (1)自读、自悟第10自然段。

  有喜欢地球爷爷的吗?读读写它的句子吧!

  你从这段话中读懂了些什么?

  (2)质疑:你对地球爷爷说的话有不明白的地方吗?

  预测:什么是“地心引力”呢?学生可能不明白。

  (3)实验发现“引力”。

  这个问题提得真好,老师也不大明白。这样吧!我们来做一个小实验!

  第一步:请分别把回形针、磁铁拿出来放在桌面上。

  第二步:用磁铁去接近回形针,自由反复做几次。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自由说一说)

  第三步:抽生上台演示。师引:请你拿好小磁铁,手稍拿高一点,慢慢接近桌面上的回行针……

  第四步:抽生说:你发现了什么?——师小结。(板书:“引力”。)

  (4)师点拔什么是“地心引力”(课件4:演示地球吸引住人、房子、树、动物等)

  旁白:我们地球爷爷也具有引力,而且它的引力比我们手中的磁铁不知要大多少倍,能吸引住地球上的人、树、房子……所有的一切,它的这种引力就是地心引力(板书“地心”)

  现在你们能明白纸飞机不管怎么飞,最后总是掉下来的原因吧!也能明白为什么猴爸爸不动手桃子就掉了下来吧!(贴“地球爷爷有力的大手”图)

  (5)再指导读10小节

  ▲生齐读

  师述:孩子们,请拿好书,我们又来读读地球爷爷的话,进一步了解它那双神奇的大手吧!

  ▲加动作自由读

  师激情导语:地球爷爷拥有这么有力的大手,多自豪啊!请再读读地球爷爷说的话,边读还可以边加上你认为合适的动作。

  ▲抽生加动作表演读10自然段。

  ▲师引读:多么神奇的大手啊!……(师生边读边做动作)

  6、小组分角色表演读

  孩子们,你们这么喜欢课文中的朋友,我们在小组内来分角色读读全文!同样可以加上自己喜欢的动作,读完之后,小组内评一评,学一学。(注意:要学会与别人合作,互相谦让,当别人选择了小猴,你可以选小兔来试试。)

  7、抽生戴头饰分角色表演读

  (1)师述:老师觉得你们在小组内合作得非常愉快,刚好我又带来文中这几个朋友的头饰,想请几个小朋友到前边来表演读给大家听听!谁愿意读小猴说的话?小兔?猴爸爸呢?地球爷爷谁来?老师也想参加一个,欢迎吗?我来读叙述的语言。下面的孩子们别着急,你们可得仔细听,认真看,待会请你们来当评委,你们的权利最大哟!

  (2)抽生评价,教师进行鼓励。

  (五)想象练说

  过渡:你们读得这么好,能大胆地说吗?

  1、小组里互相举例说地球爷爷有手的例子。

  我们从读中知道地球爷爷的手很神奇,能让——能让——(生接着说)那还能让什么掉下来呢?能让——?(课件5)

  2、抽生说,师评议。(你真聪明!会动脑筋!真棒!)

  3、想象说话:孩子们真会说,老师还要考考你们,假如地球没有地心引力,会怎么样呢?请闭上眼睛,展开想象的翅膀……

  4、抽生说:你想到了什么——

  5、演示宇航员在太空、月球上修仪器、行走的画面。(课件6)师旁白。

  6、小结:孩子们说得太棒了!个个都是智慧星、表达星!

  (六)训练书写

  过渡:说得这么棒,相信你们字也会写得很漂亮!

  1、出示“玩、球”这两个字,生仔细观察。

  要想写好字,先要学会观察。

  * 你发现了什么?(结构相同,部首相同)

  *在写时,你要提醒大家注意什么?(左窄右宽、王字与王字旁的不同)

  2、师范写,生边观察边书空。

  3、生描红,练习。师巡视并指导。

  4、展示学生作业,师生共同评议书写情况。

  (七)总结全文、拓展延伸

  1、孩子们真了不起,不但会认、会读、会说、会写,你们还会动手做,不断地实践探索。其实,关于我们的地球爷爷还有很多很多有趣的事,等待小朋友们去观察!去思考!去发现!老师愿与你们一起努力,共同去开启科学知识的大门!

  2、学到这里,你们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

  预测:树上的黄叶会掉下,为什么刚长出的叶子不掉下来呢?

  纸飞机飞出去后总是要掉到地上,为什么真飞机不掉下来呢?

  ……………

  3、孩子们,带着这些疑问,用我们聪明的头脑,不断学习,课后继续去探索吧!

  附板书设计:

  31 地球爷爷的手

语文教案 篇8

  一.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第五、六、七自然段。

  2.学会本课7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凭借课文中的语言材料,体会天鹅勇敢奉献、团结拼搏的精神,培养学生爱护珍稀动物的思想情感。

  二.教学重点、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指导学生阅读天鹅破冰的场面描写,教育学生爱鸟护鸟,重视保护生态平衡。

  三.教学时间:3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7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清课文脉络。

  二.教学过程:

  (一)揭题,简介天鹅。

  (二)初读课文。

  1.自读课文, 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检查自学效果。

  (1)生字词正音。俄罗斯 斯杰潘 清脆 瞪着眼睛 塌陷 扩大 胸脯

  (2)指名分节朗读课文,结合正音。

  (三)理清文章脉络。

  1.再读课文,说说课文内容。

  (课文主要讲一群天鹅为了生存,在一只老天鹅的行动感召下,用自己的身体破冰的神奇壮观场面。)

  2.想一想:课文哪些自然段写了天鹅用身体破冰的故事?试着给课文分段。

  3.交流讨论:

  第一段(1)“我”到俄罗斯老人斯杰潘家做客。

  第二段(2——8)斯杰潘老人讲一群天鹅在一只老天鹅行动的感召下,用身体破冰的故事。(四) 布置作业。

  1.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抄写词语。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凭借课文中的语言材料,体会天鹅勇敢奉献、团结拼搏的精神,培养学生爱护珍稀动物的情感。

  二、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生自由朗读课文。

  (二)重点学习课文第五、六、七自然段。

  1、说说你读了这篇课文后,你联想到了哪些课文?

  2、你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联想?(因为蚂蚁、羚羊、天鹅都具有勇敢、团结的精神。

  3、 再读课文,说说你从哪些自然段感受到了天鹅这种勇敢、团结的精神。

  4、指名读第五、六自然段,边听边划出表现天鹅勇敢的句子。

  (1)交流所画的词语。(腾空而起、石头似的、重重)

  (2)理解重点句子:“这位顽强的‘破冰勇士’沿着冰窟窿的边缘继续扑打着,水面在慢慢扩大。”

  讨论: “破冰勇士”指谁?为什么说它很顽强?(说老天鹅顽强,是因为它不怕疼痛,不怕牺牲,用自己的身体和生命连续不断地扑打着冰面。)

  (3) 文中哪几句话具体写了这位勇士破冰的壮举,你能将这段话分为两层吗?

  (4)仔细读第二层,读后你体会到什么?(体会到天鹅勇敢奉献、团结拼搏的精神。)

  5.画出第七自然段中写天鹅动作的词语,从这些动词你体会到天鹅怎样的心情?(高兴、激动)

  6.练读第七自然段。

  (三)学习文章第八自然段。

  1、自由读, 说说读后你想提出什么问题?( “老人为什么没有向天鹅开枪,却把枪挂到肩头,悄悄地离开了湖岸? ”、“那位老人当时会想些什么?”、“作者听了这个故事会说些什么?”……)

  2、讨论交流。(①因为老人目睹了天鹅为了生存,用身体和生命作代价,英勇破冰的.神奇壮观的场面,从心里敬佩和喜爱天鹅。②老人会想:多么可爱的鸟儿啊!我们应该保护它们,爱护它们。)

  3、有感情地朗读第八自然段。

  第三课时

  一.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总结课文。

  2.复述课文。

  二.教学过程:

  (一)朗读课文,总结课文。

  课文主要讲了一群天鹅为了生存,在一只老天鹅的行动感召下,用自己的身体破冰的动人场面,反映了天鹅勇敢奉献、团结拼搏的精神。

  (二)复述课文第五、六、七自然段。

  1.回忆破冰的经过。(老天鹅带头破冰——一起破冰——破冰成功。)

  2.学生练习复述,同桌交流。3.指名复述。

  (三)完成课堂作业。

  一、组词。

  饿( ) 撕( ) 脆( ) 登( )

  娥( ) 斯( ) 危( ) 瞪( )

  二、摘抄文中的比喻句。

  三、问题。

  读了这篇课文,你想到了什么?

  板书设计

  (勇敢 奉献)老天鹅 影响 天鹅群(团结拼搏)

语文教案 篇9

  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仍采用主题单元的形式,全册共12个主题单元,其中第七单元《集市和超市》为开放单元。这些主题有表现自然世界风貌的,如“色彩”“声音”“塞北江南”“鸟儿”和“奇妙的海底世界”;有反映儿童成长过程的,如“我们和我”“成长的经历”和“幻想和想像”;也有折射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及人类文化的,如“心中有祖国”“集市和超市”“通讯”和“过年”。每个单元包括三篇主体课文和一个“语文天地”。全册共33篇主体课文(其中一篇为《寓言二则》),所选课文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表现了大自然的瑰丽神奇,描绘了祖国日新月异的发展,赞美了人类美好健康的情感,内容与学生生活密切联系,与学生身心发展同步,可使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可激发学生追求理想,崇尚科学,为了实现理想而努力。

  学情分析

  教学目辬和任务

  1、通过一系列与主体课文紧密配合的字、词、句、篇的练习,激发学生对祖国语文的喜爱,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加强语文基础知识的学习和使用,促

  使学生逐步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

  2.通过自读课文的学习,扩展学生的知识面,逐步提高阅读能力。3.通过“畅所欲言”创设各种问题情境,激发学生表达的欲望,引导学生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同时学会倾听。4.通过“笔下生花”习作栏目的学习,促进学生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又能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和良好的品德素养。5.通过“初显身手”的学习,引导学生结合语文学习有意识地观察周围生活,有目的地收集资料;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在生活中尝试运用

  语文知识和能力解决简单的问题,并在活动中学会合作。

  教学活动与措施

  1、要继续重视写字的指导。除了在课堂教学中注意识字和写字的联系外,还要指导学生在经常不断的练习中提高写字技能,做到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2、学习词语,无论是谁都有一个从认识到理解、从理解到会运用的过程。人们对一个新词的认识,开始总是朦胧的,不确定的,随着语言活动的进行,认识逐步达到清晰明确。因此不能把解词、背注释作为教学重点,要尽可能地

  在语境中检验学生掌握词语的情况。

  3、要继续指导学生学会默读,不仅要求学会只用眼,不动嘴,不出声,不用手指;而且要学会一边读,一边想,理解重点词句,了解每个自然段的内容,进而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要鼓励学生边读边动笔圈点,划出重点,辬出疑问;

  要表扬那些能够带着问题有目的地进行默读思考的学生。

  4、注意语文的实践性,精心设计一系列综合实践活动,指导学生在问题情境中学习有目的地搜集资料,共同讨论,尝试运用语文知识和能力解决简单的问题。

语文教案 篇10

  教学目标:续读《炮手》,开展爱心小组行动。掌握理解词语的方法。

  教具准备:“苍白”等词语。

  教学过程:

  一、知道续编《炮手》

  1、读课文《炮手》。

  2、引导学生找出表现炮手感情变化的词句。

  3、指名反馈,教师出示体现炮手感情变化的词语:惨白等。

  4、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了解这些词语的意思,体会炮手的情感和性格特点。

  5、引导学生想象,炮手回到家乡后会发生什么事情呢?(学生自由反馈,拓宽思路)

  6、指导续写。

  (1)大胆地想象。

  (2)注意炮手的`特点和性格与原文一致。

  (3)注意想象的合理性。

  二、爱心小组行动

  1、读题目,明确要求。

  2、学生结合实际,说一说低年级的同学有什么地方需要帮忙的?

  3、小组讨论,制定方案:怎样帮助低年级的小朋友。

  4、交流各小组制定的计划。

  5、教师动员学生将自己的计划付诸行动,并从中体验助人的快乐。

  教学后记: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的教案03-21

语文的教案10-17

语文园地教案04-10

语文《猫》教案01-11

语文《夏》教案01-30

语文尊严教案02-04

语文《影子》教案06-13

语文《跳水》教案06-13

语文关怀教案03-04

语文下册教案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