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育文网>教学文档>教案> 小班数学教案

小班数学教案

时间:2023-08-11 10:12:41 教案 我要投稿

小班数学教案8篇【必备】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班数学教案8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班数学教案8篇【必备】

小班数学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做手口一致地点数5以内的数,并按点子数量匹配同样多的物体。

  2、初步感受节日的快乐,能积极的和同伴制作礼物。

  3、能按要求使用和整理操作材料。

  活动准备:

  1、制作项链、插花、小拎包各一个,供幼儿欣赏。

  2、项链材料——绳子一端系有5以内的点卡,彩色珠子;插花材料——包装纸折成的锥状物(上面贴有5以内的点子)单只塑料花1~5支;小拎包——用纸折成的拎包(上面贴有5以内的点子),彩色纸片,糨糊。每种材料的数量为幼儿人数的三分之一以上。

  活动过程:

  1、欣赏礼物,感受节日的.气氛。

  说说心愿

  教师:要过六一儿童节了你想收到什么样的礼物么?

  鼓励幼儿大胆的说说自己的心愿。

  欣赏小礼物

  教师:你愿意做礼物送给好朋友么?你会做什么礼物呢?

  教师出示项链、插花、小拎包。

  师幼一起欣赏礼物:项链、插花、小拎包。

  讨论如何做礼物。

  教师:这些礼物怎么做呢?

  师幼共同讨论、归纳:项链——绳子的一端系有一张点卡,点卡上系有几个点子,就穿几个珠子;插花——包装纸上穿有几个点子,就查几只花;小拎包——拎包上贴有几个点子,就在拎包上贴几张彩色纸片装饰。

  2、做礼物——分组操作活动。

  教师提供制作项链、插花和小拎包的材料。

  教师:你们想制作礼物么?看看你们面前有些什么材料?请3个小朋友分别制作一种礼物,我们一起来看看,他们是怎么做的。

  请3名幼儿分别示范作礼物,师幼共同观察,明确制作礼物时应当先看点卡,再根据点子数量进行制作。

  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教师提醒幼儿按活动的规则操作。

  鼓励幼儿先数点子再制作,做完之后数一数,检查是否正确。

  教师关注幼儿能否按点子数量匹配同样多的物体,并予以指导,鼓励幼儿玩过自己小组的活动后,将自己面前的游戏材料收拾好,然后自由的选择玩其他组的活动。

  鼓励幼儿参与多组操作活动。

  3、送礼物

  请个别幼儿介绍自己做了什么礼物、是怎样做的,师幼一起帮助检查。

  鼓励幼儿把礼物送给好朋友,对好朋友说一句:“祝你节日快乐。”收到礼物的幼儿应答道:“谢谢!”最后数一数点卡和礼物是不是匹配。

  教师小结:过节了,每个小朋友都收到了好朋友的礼物,真开心!

小班数学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拼图的基本方法。

  2、学习根据图案的局部特征和切口形状,找出图案缺失的部分。

  3、提升观察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活动准备:

  1、幼儿用书。

  2、课分割的动物图片若干。

  3、花朵、大树、汽车等两个半张的拼图图片。

  活动过程:

  一、感知图案局部特征和切口特点。

  1、教师:请小朋友拿一张图片(动物图片散放在桌子中间),看一看,图片上有一条什么?(线)请你用手指描一描这条线再把它撕开。

  2、教师:现在这张图片变成了几张,还是完整的吗?

  二、根据切口和图案进行拼图。

  1、教师:请你拿起其中一张,摸一摸撕开的这个切口,再摸一摸另一张。

  2、教师:试着拼一拼,看看接口处的两部分图案和颜色一样吗?是不是又变成一个完整的图了?

  3、教师:说一说,你是怎么拼到一起的?(切口吻合、颜色一样的拼在一起。)

  三、练习拼图。

  请你和旁边的小朋友交换图片,帮他拼一拼。

  四、巩固拼图方法。

  1、练习拼背景不同、图案不同的拼图。教师:请看,这张图片是完整的吗?(出示半张图片操作卡)我们来找一找它的.另一半在哪儿呢?(请幼儿示范操作)教师:请小朋友自己选一张图片,帮它找到另一半,拼在一起。

  2、提供背景相同、图案不同的材料,步骤同上。

  3、提供背景相同、图案相同、切口不同的材料,供幼儿操作。

  五、操作幼儿用书,并完成练习。

  1、看一看,说一说。教师:请小朋友看一看,这些宝盒是完整的吗?它们装的东西一样吗

  2、取下图卡,拼一拼,最后粘贴完成。

小班数学教案 篇3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

  接下去铺什么

  活动目标:

  引导幼儿能发现物体的排列规律,知道接下去该铺什么。

  提高数数的兴趣和积极思维的能力。

  乐意参与活动,体验成功后的乐趣。

  活动准备:

  小房子图片(3张),小动物图片(兔子。熊。刺猬),幼儿操作卡片以及各种图形,地板块。

  活动过程:开始部分:

  1.用讲故事的方式引出课题

  森林里住着3只小动物,他们呀非常非常的贪玩,每次一跑出去玩就不知道回家了,每次他们妈妈都是东找西找的,有好几次都急的哭了,可是这3只小动物啊,还是不知道改正这个错误。有一天,他们又跑出去玩了,到了晚上还是没回家,他们的妈妈又着急又生气,怎么找也找不到他们。这件事情啊,被森林里面的智慧爷爷知道了,非常生气,于是,智慧爷爷就告诉了这3只小动物,"你们不听妈妈的话,每次出去玩都不知道回家,你们做错了事情,还不知道悔改,那就要受到惩罚了,我已经把你们回家的路给没收了,每条路只留了前面几块砖,除非你们找出规律并且正确的剩下的砖铺对了,才能再回到家里"3个小动物一听,就嗷嗷大哭起来,这可怎么办啊,后悔自己没有听妈妈的话早点回家,他们呀就做在一起想啊想啊,想怎么把回家的路铺好,聪明的小兔子想啊想,想啊想,终于想出来了,找出了规律并且把砖铺好了,可是小熊和小刺猬伤透了脑筋也想不出来,一直在嗷嗷的哭着,他们哭着哭着就走到了我们小二班,小熊和小刺猬一想,小二班的小朋友都是非常聪明的,就想请你们来帮帮他们回到家,小朋友愿意帮忙吗?

  基本部分:

  1.启发幼儿观察小路,并发现小路的排列规律

  ①请幼儿观察小兔铺的小路,让幼儿讨论其规律是什么(发现砖是一个红的,一个黄的排列规律)

  ②再请幼儿集体帮助小熊铺路。先观察:颜色一样,形状不同的排列,讨论一下后面应该怎么排,请幼儿讨论,并且集体说出来(如果小熊的路铺对了,就把小熊换成微笑的,如果不对,还挂着哭着的小熊)

  2.请幼儿操作帮助小刺猬回家(每个小朋友发一个操作卡)(水彩笔)

  ①教师指导

  ②请幼儿说出你是怎么铺的'。老师小结:观察前面是怎么铺的,后面的要和前面的一样铺下去。

  结束部分:集体游戏:铺路

  玩法:请两个小朋友出来比赛,看谁铺的又快又好。(游戏可玩N次)

  教学反思:

  在执教的过程中缺少激情,数学本身就是枯燥的,那在教孩子新知识的时候,就需要老师以自己的激情带动孩子的学习,在今后的教学中这方面也要注意。

小班数学教案 篇4

  一、活动目标:

  1、 能正确区分红、黄、蓝、绿四种颜色,并且将相同颜色进行匹配。

  2、 学习5以内的序数,能按照序数找到相应的位置。

  3、喜欢参加数学活动,体验情景操作活动的乐趣。

  二、活动准备:

  长颈鹿戏院场景,排成四排座位,每排5个凳子,分别是红黄蓝绿四种颜色。坐垫20个围成圆圈

  戏票25张(其中红点卡1—5当作红票,黄点卡1—5当作黄票,蓝点卡1—5当作蓝票,绿点卡1-5当绿票)

  兔妈妈的胸饰一个

  三、活动过程:

  (一)创设小兔看戏的情景,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孩子们,今天长颈鹿叔叔在森林里开了一家“小戏院”,你们想跟妈妈一起去看戏吗?(想)

  (二)介绍小戏院,了解小戏院的规则,初步认识1至5以内的序数

  1、出示戏票,了解戏票的颜色和作用

  ——看,这是什么?(出示4张不同颜色的大戏票)这是看戏的戏票,有了这个戏票,才能进小戏院看戏。

  ——看看这些戏票有什么不一样?鼓励幼儿说出戏票分红、黄、蓝、绿四种颜色。

  ——认识了小戏票,我们再到小戏院里瞧瞧吧,

  2、播放PPT课件,了解戏票和座位颜色的对应,初步感知1至4的序数。

  ——瞧,小戏院里有什么呀?有几排小椅子呀?(和幼儿点数)

  ——第一排是什么颜色的椅子呀?第二排呢?

  ——蓝色椅子在第几排?

  ——最后第四排椅子是什么颜色的?

  ——那红色的戏票坐在哪一排呀?什么颜色的椅子?

  ——孩子们真棒呀,戏票的颜色是要跟椅子的颜色一样,红色的戏票就要坐到红颜色的椅子上去。

  ——那黄色、绿色和蓝色的`戏票又该坐到哪里呢?谁来告诉我?

  ——孩子们好聪明呀,发现了戏票和座位之间的秘密,我们一起来告诉长颈鹿叔叔吧。(引导幼儿一起完整讲诉:红戏票坐在第一排的红椅子上,黄戏票坐在第二排的黄椅子上,蓝戏票坐在第三排的蓝椅子上,绿戏票坐在第四排的绿椅子上。)

  3、尝试按照戏票上的点子找相应位置,进一步强化1至5以内的序数练习。

  ——孩子们,你们知道吗,一张戏票有一张对应的座位,那这几张戏票的位置都在哪呢?(出示红色1至5的戏票)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些戏票上还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呀?(引导幼儿观察戏票上的不同点子)

  ——每张票上的点子都一样多吗?(不一样)有的是1个,2个……

  ——1个点表示什么呢?从小红旗开始, 1个点坐在第一个位置,那两个点呢?就是坐在第二个位置,以此类推(结合引导将5张红票分别贴在对应的座位上)

  ——小结:原来,拿到戏票后先找到一样颜色的椅子,然后看看戏票上的点子数,从小红旗开始数,就能找到戏票的座位了

  4、知识迁移,帮小动物找座位,巩固1至5以内序数的认识。

  ——听说长颈鹿叔叔的小戏院开张了,小动物们买了戏票也来看戏了,可是他们不知道自己的座位在哪,我们一起来帮帮找找吧。(分别将五只小动物带着戏票正面呈现)

  ——我们先帮小熊找位置吧。它的戏票是红色的一个点子,那就到红色第一排去找,从小红旗开始数,第几个?小熊的位置就在红色第一排第一个,真开心。(将小熊的图片放到相应位置)

  ——那么小猫呢?它坐在哪个颜色第几排的第几个位置呀?(依次分别请孩子们将小动物找到对应的座位,并引导孩子用话语讲述)

  ——孩子们真能干,帮小动物们都找到了座位,瞧,它们好开心呀。

  (三)组织孩子们入场看戏,在情景中快乐体验,学以致用

  ——孩子们,小戏院快开戏了,我们快带着戏票进场吧,戏票就在你的垫子下,拿出来吧。

  ——看看你的戏票是什么颜色的?上面几个点子,从小红旗开始自己点数吧

  ——幼儿自己带着戏票入场,找到相应的座位就坐。

  ——长颈鹿叔叔登场:孩子们,欢迎你们来看戏,现在我来检票了,看看你们有没有找到正确的座位了(长颈鹿叔叔一一检票)

  ——对于坐错的,则要及时地引导孩子们帮忙纠正,直到所有孩子都正确为止。

  (四)好戏开始啦——

  ——孩子们,好戏开始了,记得安静看戏,做个有礼貌的小观众哦。

  ——播放皮影戏之类的,让孩子们有个真实的快乐体验。

小班数学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发现物体排序的规律,愿意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2。尝试按规律排序,能有序地操作,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歌曲《海底总动员》,轻音乐,动物图片,幼儿操作材料。

  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这里是美丽的海底世界,让我们听着音乐一起去海底世界游一游、玩一玩吧!(听音乐学小鱼游)

  二、感知ABABAB的规律,亲身尝试。

  1、小丑鱼和蓝藻鱼有几条?它们谁多、谁少、还是一样多呢?

  2、小丑鱼第一个来排队,蓝藻鱼排在小丑鱼的后面,又有一条小丑鱼游来了,后面还跟着一条蓝藻鱼呢!猜猜蓝藻鱼后面会跟着谁呢?为什么?

  总结:它们是按照:一条小丑鱼,一条蓝藻鱼,一条小丑鱼,一条蓝藻鱼……这样的规律来排队的。

  3、游戏:出示小丑鱼、蓝藻鱼的标记,请幼儿扮演小鱼,按规律排队。

  4、演示蓝藻鱼在前的排队方式,讨论应该怎样排队。

  5、请幼儿扮演小鱼,按规律排队。

  三、感知ABBABB的规律,拓展思维。

  1、小丑鱼和两只海星开始玩排队游戏啦!看看他们是怎么排队的.?

  2、接下来是谁呢?你为什么这样排呢?

  总结:原来可以有很多种规律来排队,每次排队的方法都可以不一样。

  四、实践操作,提升经验。

  1、讲解操作要求——请你们动脑筋找出操作板上小动物排队的规律,接着排下去。

  2、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引导先完成的孩子讲述规律。

  3、展示操作板,进行分析,进一步深化对规律的认识。

  4、你们会按照一个男孩子、一个女孩子、一个男孩子、一个女孩子这样的规律排队吗?请大家试试看!

小班数学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巩固红、黄、蓝三种颜色的认识,初步感知两种颜色加到一起会变成别的颜色的现象,体验发现的乐趣。

  2、在活动中能认真观察、大胆尝试, 感受色彩的.奇妙变化,体验玩色的快乐。

  活动过程:

  一、巩固三种颜色

  1、教师出示红、黄、蓝三种颜色,引导幼儿观察,说出颜色的名称。

  (1)小朋友,你们知道这是什么颜色吗?(幼儿准确地说出三种颜色的名称。)

  (2)我已经准备好了三种颜色宝宝,现在来变魔术。

  二、用两种颜色进行操作,并进行相关的记录。

  1、王老师有教师两个不同颜色的杯子,如果把将一个杯子中的颜色倒入另外的一个杯子里,可能会发生什么呢?发生变化后记录下来。

  2、交流

  (1)小朋友,你们在玩颜色的时候,发现了什么?

  (2)颜色是怎么变的呢?并记录。

  3、师小结:原来两种不同的颜色倒在一起会变成另外一种颜色。

  三、鼓励幼儿继续游戏,变出不同的颜色。

  1、师:接下来请小朋友再去玩玩,到你们没有玩过的组玩,看看和小朋友的发现是不是一样,也动动小脑筋,想想你能不能变出新的颜色。

  2、幼儿进行第二次的实验操作。

  原来,相同的两种颜料用的量不同,变出来的颜色也就不一样了。

  活动延伸:

  师:我想变出五颜六色,那我把所以的颜色倒在一起试一试。

  咦,怎么变成什么颜色啦?

  我们回教室一起去试一试,好吗?看看是不是和王老师变得一样。

小班数学教案 篇7

  教学理念: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幼儿园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部分,是我国学校教育和终生教育的奠基阶段。”它要为“幼儿一生的发展打好基础”。高质量的幼儿教育是幼儿积极主动的态度、强烈的学习兴趣、有效地与环境互动的能力。初步的合作意识、责任感等等。所以,教师应了解尊重幼儿的学习特点,成为幼儿学习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

  设计思路:秋天到了,大树落叶了,水果成熟了。小朋友在散步时都会不由自主地去捡落叶,时不时地发出一阵阵尖叫声、欢呼声,有时为了树叶的颜色、大小、形状争得涨红了小脸。看着大家这么浓厚的学习兴趣,我想:不如设计一次活动,让大家在活动中得到满足。

  一、活动目标:

  1、在游戏中能手口一致地点数,并能按颜色、大小分类摆放。

  2、运用观察法比较苹果的不同特征,按颜色、大小进行正确分类。

  3、通过活动对幼儿进行爱心教育。

  二、活动准备:

  1、大的红苹果30个;小的红苹果30个;大的`绿苹果30个;小的绿苹果30个;(可供幼儿操作的苹果树2棵)大箩筐1个;小箩筐1个;不大不小的筐一个;

  2、课件:苹果园景色

  三、活动重难点:

  重点:能手口一致的点数,并按颜色、大小分类摆放。

  难点:通过观察、比较、操作,感知苹果的不同特征。按颜色、大小进行正确分类。

  四、活动过程:

  1、导入:(开车去果园)“秋天到了,果园里的苹果成熟了,今天我们一起去摘苹果,宝宝们,你们想去吗?好,那我们就出发吧。”(音乐起)

  2、“果园到了。看!多美呀!瞧!好多的苹果挂在树上呢,闻起来好香啊。宝宝们,想不想摘下来尝一尝呢?”

  a(出示可操作的苹果树)教师示范摘果子。念儿歌:“树上许多红苹果,一个一个摘下来…………”

  b请幼儿摘苹果(安老师的口令摘,摘完后放在自己的操作板上点数,并说出总数。)要求幼儿用食指从左到右有顺序的点数。

  c请个别幼儿学习点数(纠正数错的幼儿)

  3、区别苹果颜色、大小,并分类摆放“大家看,老师这里也有四个苹果,它们哪里长得不一样?”

  (颜色不一样、大小不一样)“老师拿来一个不大不小的筐。我们把颜色一样的放在这个筐里,该怎么放呢?”

  a请小朋友说一说。

  b大家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c个别幼儿操作错误的,教师加以纠正。

  4、“小朋友们真棒!刚才我们是按颜色分的,想一想,还可以按什么来分呢?”

  a引导大家按大小不同来分。(幼儿操作)

  b老师请小朋友把自己的操作拿上来看一看,再进行纠正。

  小朋友们真能干,不但摘了许多苹果,还帮它分好类。看(出示一大一小两个筐)这两个筐一大一小,你觉得苹果该怎么放了?

  (大苹果放在大筐里、小苹果放在小筐里)c分组放苹果,教师检查4、送苹果:

  “我们今天摘了这么多苹果,有大的、有小的、有红的、有绿的。好厉害啊!你想把这些苹果送给谁呢?”(幼儿自由讲述)“好啊,苹果可以送给好朋友,可以送给托班的弟弟、妹妹,还可以送给中、大班的哥哥、姐姐,现在我们一起坐上汽车送苹果去吧!”(音乐起)活动结束。

小班数学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在活动中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注意力,思维力,想象力,语言表达能力和阅读能力。

  2、培养在生活中热爱学习,把生活和学习紧密联系在一起

  活动准备:

  数字卡片、多媒体课件

  活动过程:

  1、律动《我爱你爸爸妈妈》

  2、复习7以内数

  参观数字王国,数字王国的`大门要敲3下才能开,数字王国的大门打开后,你都看见了什么?

  生: 三只长颈鹿用数字3表示

  生: 一头大象用数字1表示

  师: 小喜鹊邀请我们去参观森林舞会,舞台上有6位小朋友在跳舞,又来了一位,现在是几位呢?用数字几表示?

  生: 舞台上有6位小朋友,又来了1位,现在是7位,7个小朋友用数字7表示。

  师: 我们今天就来学习数字7,7像镰刀割青草,7还像什么?

  生: 还像拐杖,尺子

  3、数一数,有几个填到括号里

  活动延伸:

  师: 在我们生活中,你在哪里见过数字7,说一说?

  生: 电话上、车牌上、衣服上等等

  师: 老师在生活中搜集到了一些带有数字7的图片,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吧!

【小班数学教案】相关文章:

小班数学教案01-08

小班数学教案【精选】07-21

小班数学教案(经典)07-28

小班数学教案06-12

(精选)小班数学教案07-23

(经典)小班数学教案07-24

小班数学教案(精选)07-22

小班数学教案(经典)07-22

【精选】小班数学教案07-25

[精选]小班数学教案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