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育文网>教学文档>教案> 小学语文教案

小学语文教案

时间:2023-07-28 07:45:40 教案 我要投稿

小学语文教案【优秀4篇】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学语文教案4篇,欢迎大家分享。

小学语文教案【优秀4篇】

小学语文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认识3个生字,会写8个字。

  2、能分角色朗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对话。

  3、了解课文内容,初步理解寓意。

  4、发挥学生的想象,为课文写续编,加深对寓意的`理解。

  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分角色朗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对话。

  难点:了解课文内容,初步理解寓意。

  教学课时: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认识3个生字,会写8个字,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教具准备:生字卡片,图片。

  教学过程:

  一、解题、导入新课。

  坐井观天,坐在井底看天。

  二、识字写字。

  三、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1、小组分角色朗读课文。

  四、板书设计。

  13坐井观天

  井沿、无边无际、不信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了解课文内容,能分角色朗读课文,初步理解寓意。

  教具准备:生字卡片,图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二、自由读课文,画出青蛙和小鸟的对话,读一读。

  三、小组合作学习:分角色读一读对话。

  四、指名读一次对话并借助图片理解。

  五、感悟第三次对话:青蛙和小鸟为什么会有不同的看法?用“因为……所以……”回答。

  六、感悟第三次对话。

  七、分角色朗读课文,从寓言故事中你懂得了什么?

  八、布置作业。

  九、板书设计。

  青蛙:井底——天井口大

  小鸟:天上——天无边无际

小学语文教案 篇2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 学会本课10个生字和词语,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字意,并规范书写。

  2.认识“耀、庄、稼、射”这4个生字。

  3.观察画面,看清图意,使学生初步了解初冬季节自然界的一些景物特点,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4. 指导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1.学会本课10个生字和词语,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字意,并规范书写。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

  1. 指导学生学会难字:初、茫、塔、厚

  2.观察画面,看清图意,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一、激情引趣,导入新课。

  1.请学生听歌曲《四季歌》,边听边记忆:歌中介绍了哪几个季节?

  2.教师出示画面:春夏秋冬,让学生进行初步观察,说说季节的特点?

  3.揭示学习内容:今天老师就要和大家共同欣赏初冬的景色,板书课题《初冬》。全班齐读课题。

  二、学习本课生字和词语:

  1. 让学生自己读课文,边读边标出生字,画新词。借助汉语拼音读一读。

  2. 同桌之间开展相互间的学习:

  1)打开课后的生字表,分别读一读,如果读得不正确,进行纠正,还可以借助工具书查一查,读准字音。

  2)两个人读一读画的新词,相互解答不明白的词意,利用工具书查一查,看看解释。

  3)学习完毕,同桌相互评议学习情况

  3.教师检查学生自学情况:

  1)教师出示生字卡片,让学生读一读:(指名读,开火车读)

  2)在读生字的过程中,对读得不准确的地方及时提醒。(最好让学生发现问题,培养听的能力)

  3)看投影,读词语:

  初冬

  田野

  庄稼

  耀眼

  光芒

  柿子

  模糊

  白茫茫

  先让学生自己练习读,再指名读:

  4)结合学生遇到的难字说一说记忆字形的方法。(教师板书)

  厚:先写“厂”字头,再写里面的两部分,里面是“日”不是“白”字,最下面是“子”。要写紧凑。

  塔:左右结构,部首是“土”字旁,右边是“草字头”与一个“合”,注意与“答”的区分。

  茫、芒:这两字的相同点是:两字都是上下结构的字,读音相同;不同点:“茫”比“芒”多一个三点水旁。注意“亡”字的笔顺:点,横,竖折。

  初:左右结构,左边是衣字旁,右边是个“刀”。

  淡:左右结构的字,左边是三点水旁,右边是两个“火”字在一起,“淡”的反义词是“浓”。

  动手书空写一写。(教师让学生进行板演,易错的地方用彩色笔标出来,提醒其他同学注意)

  5)理解词意:(结合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理解,让学生先说一说意思,相互补充,利用工具书查一查)

  三、读课文,看插图,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1. 让学生自己练习读课文,要做到正确和流利。

  2. 同桌之间进行互查。

  3. 与小组成员一起看插图,说说画面的意思,理解课文内容,而后练习读书。

  4. 教师检查学生读书情况:

  (1)指名读书,大家进行评价。

  (2)读完课文后你有什么感受?请大家自由地谈一谈

  四、练习:

  1.指导学生进行书写:

  1)让学生观察田字格中的范字,而后描写。

  2)教师让学生进行板演,进行评价。

  读一读生字能把生字和音节用线连起来。

  五、总结本课学习情况。

  六、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提出不懂的问题。

  板书设计:

  22 初冬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初步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初冬季节的自然界的一些景物特点,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2.指导学生学习结合生活实际,理解词句的方法,培养学生理解词句的能力。

  3.指导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能正确,流利,有语气地朗读课文。

  4.继续培养学生参与学习的'能力,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理解词句的方法,培养学生理解词句的能力.

  教学难点:

  知道初冬季节的一些景物特点,理解课文中太阳、田野和树林在雾中、雾后有什么不同。

  教具准备:电脑,录像机。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教师先引导学生回忆:一年有几个季节?

  师:春、夏、秋、冬四个季节在人们不知不觉中走来,万物发生了变化,欢笑留在了每个人的脸上。现在正是深秋时节,过些日子冬天即将来临,那冬天刚刚开始的这段时间叫什么呢?巧妙的引出课题。

  2.教师板书课题 《初冬》

  二、初读课文,理清文路。

  1.学生自己读一遍课文

  要求: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2.指名读生字词:

  初冬

  田野

  庄稼

  耀眼

  光芒

  柿子

  模糊

  白茫茫

  3.配上音乐,教师范读课文 ,学生做到:

  1)标出自然段序号

  2)评价老师朗读情况

  三、细读课文,结合生活实际理解词句。

  (一)第一自然段

  1.自读,思考:你读懂了什么?

  2.结合生活实际理解白茫茫。

  1)这样大的雾,课文中用什么词语形容?(结合生活实际理解白茫茫)

  2)读白茫茫,要求:慢一些

  3)看电脑演示,进行品读。

  (二)第二自然段:

  1.指名读,数一数有几句话,想一想有什么没读懂的地方?

  2.根据学生的问题,指导学生理解词句。

  1)隔着我们和田野、树林间的这层纱,指的是什么?

  2)结合生活实际理解:模模糊糊

  3.思考:这两句话中为什么前一句用“望”,后一句用“看”?

  4.指导朗读,看电脑演示,试着把模模糊糊的感觉读出来。

  (三)第三自然段:

  1.师生分别读一遍,然后比较读的情况。

  2.指名谈体会,理解文章内容,帮助学生体会词语。

  3.看电脑演示,体会:发出淡淡的光,然后在感悟的基础上练习读。

  (四)小结:

  1.课中练习:让学生口头练习

  1)下雾时,远处的塔、小山都( )了。

  2)下雾时,近处的田野、树林都( )了。

  3)下雾时,太阳像个红球,( )淡淡

  的光。

  进行评价:

  1)下雾时,远处的塔、小山都( 望不见 )了。

  2)下雾时,近处的田野、树林都( 看不清 )了。

  3)下雾时,太阳像个红球,( 发出 )淡淡的光。

  2.总结学法:刚才我们在理解词句时,运用了结合生活实际的方法。在读书读报时遇到读不懂得词句,可以结合生活实际想一想平常生活中看到的,听到的或者做这些事情的情况,这样就可以读懂了。

  (五)第四、第五自然段:

  1.观察下雾时和雾散后的两幅图。说说自己的感受。

  2.自己读四、五自然段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雾散后,太阳( )光芒来。

  2)雾散后,远处的塔、小山都( )了。

  3)雾散后,近处的田野、树林也( )了。

  3:电脑演示下雾时和雾散后景色的对比,体会后练习朗读。

  (六)第六到第八自然段:

  1.小组自学。要求:

  1)一个同学朗读。

  2)其他人结合一段内容谈体会。

  3)同学间相互补充。

  2.汇报学习成果

  3.看录像体会初冬景色的特点。

  四、再读课文,总结全文。

  1.朗读全文

  2.师生共同介绍有关初冬景色的资料

  3.总结 :在学习这一课的过程中,我们运用结合生活实际的方法理解了词句;在学习

  的同时,同学们不仅读懂了课文,而且领略了初冬的景色,收获真不少!

  五、布置作业

  1.根据课文内容自己配乐朗读全文。

  2.从课外书中找一找,读一读描写各个季节的景色的文章。

  板书设计:

  22 初冬

  下雾时 雾散后

  望不见 望得见

  看不清 看得清

  发出 射出

  探究活动

  观察下雾前和雾后的景象和其变化。

小学语文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⒈巩固汉语拼音,认识10个生字,会写5个字,认识3个部件。

  ⒉能对感兴趣的内容提出问题,在相互交流中了解口、耳、目、牙、舌、鼻的作用,初步具有保护器官的意识。

  教学重点:认识10个生字,会写5个字,认识3个部件。

  教学难点:能对感兴趣的内容提出问题,在相互交流中了解口、耳、目、牙、舌、鼻的作用,初步具有保护器官的意识。

  教学方法:讲解法

  学习方法:自主合作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可件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一猜五官,引入新课

  ⒈猜谜语,引入新课。

  ⒉指导看图,说说口、耳、目、牙、舌、鼻各有什么作用。

  二借助拼音,自主读词,读句,认识生字

  ⒈检查掌握生字读音的.情况,开火车,竞赛读。

  ⒉用生字口头组词。

  三反复朗读词语、句子,进一步了解各个器官的用途

  ⒈体会“说”、“听”、“视”、“咬”、“尝”、“闻”这几个表示不同动作的词。

  ⒉以自由说话的形式,联系生活实际讲讲各个器官的作用。

  四巩固识字,指导写字

  ⒈在游戏中巩固识字。教师出示“目”卡片,学生用手指眼睛,齐读“目”。用同样的方法里复习口、耳、牙、舌、鼻。

  ⒉出示田字格,教师示范生字,让学生在观察中掌握8个生字的书写结构。

  ⒊学生描红书写,老师巡视。

  ⒋把自己想写的字在田字格练一练。

  五扩展活动

  ⒈让学生上台介绍五官的作用。

  ⒉说说自己是如何保护各个器官的。

  板书:

  保护器官

  kǒu yá tā shé mù

  口 牙 它 舌 目

小学语文教案 篇4

  一、教学要求。

  1. 认知目标:认识怒、燥、暮等8个生字,会写艳、内、梦等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争奇斗艳、芬芳迷人、苏醒等19个词语;结合语境理解词语;能用欣赏的语气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2. 情感目标:读懂课文内容,激发学生观察兴趣,初步培养学生留心周围事物,认真观察和思考的习惯。3. 发展目标:学习运用多样的句式表达,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有效方法。

  二、教学重点。

  学生读懂课文内容,了解花儿开放时间与温度、湿度、光照、昆虫的活动时间有关。难点是学习作者用不同的句式表达同一个意思。

  三、教学准备。

  1、教师演示文稿。2、学生课前观察的一天花儿开放时间的资料。

  四、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交流激趣,存疑导入。

  1、 四人小组交流课前准备的资料,说说自己观察了哪些花,它们在什么时间开放?比一比,看谁搜集的信息多。(可以得到观察小能手的称号)(板书:花)2、 教师播放课件:欣赏一些美丽的花。问:你知道这些花的名字吗?它们是在什么时间开放的呢?(学生可以猜测。)有一位植物学家,他的做法真绝妙呀!连老师心里都痒痒的,你知道是怎么回事吗?请我们一起走进文本。

  二、熟读课文,初步释疑。

  1、 自由大声地朗读课文,想一想怎样才算把课文读熟练?(遇到意思不明确的词,可以用自己已有的方法理解。)2、 交流自己读的过程。3、 请学生读1、2两段。4、 评议。5、 余下一段同桌读。(帮助伙伴纠正错误)6、 现在知道那位植物学家做了什么吗?(补充课题:钟)7、 你觉得他的做法如何?(讨论、交流)你喜欢用什么样的心情读一读这课题呢?(自由读课题)教师有意识地进行表扬。8、 读了课文你还知道些什么?(交流)出示填空:我知道 9、 你认为课文哪部分让你很感兴趣?

  三、探究课文,感情朗读。

  (根据学生的兴趣读懂课文。)如:学生选择第一自然段。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这一段。2、谁想用朗读来表达自己的喜爱之情?(请学生朗读)师:你读出了自己的感情,老师都被你感动了。你为什么会如此钟情于这一段呢?(说体会,谈感想)3、 用课件出示两段话,学生朗读进行比较。(一段是原文;一段是教师改编,描写花儿开放的.句式单调、干巴。)为什么你喜欢原文?(说理由)4、 师生合作朗读本段课文。5、 交流自己的收获。6、 带着自己的体验与感受再美美地朗读这段课文。7、背诵喜欢部分,与同学交流。8、课件出示课后第三题。小结:大自然实在奇妙,这些美丽的花儿为什么不在一个时间开放呢?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同学们,你们想去探究一下吗?要知原因,下节课再见。

  四、书写指导。

  1、出示生字认读,观察生字,交流写字经验。2、书写生字。(1)教师范写,学生学写。(2)学生自己写,师生评议。(3)学生练写,反馈结果。

  五、课堂练习。

  (1)课件出示练习题。(2)抄写19个词语。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听写词语,巩固反馈。(1)学生听写词语。(2)同桌相互检查。

  二、展开想象,推测原因。

  1、为什么这些植物开花的时间不同?2、学生自由推测。三、研读课文,探究解惑。1、默读课文第二段,画出表示植物开花时间不同的原因的句子。2、讨论交流。3、课件出示相关句子,学生朗读。4、用自己的话说说昙花的开花时间和温度、湿度、光照等有什么关系。5、小组交流,说说其他植物开花时间和温度、湿度、光照、昆虫活动的关系。7、 全班交流。四、总结全文,拓展能力。1、朗读课文最后一段,体会植物学家绝妙的做法。2、继续观察搜集各种花不同时间开放的资料。然后把这些资料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展示给他人。(形式多样:如编科学小报、做资料卡、写观察日记等)

  板书设计:(第一课时) (第二课时)

  13 花钟 湿度 花 温度 花钟 光照 不同 开放 昆虫活动时间 (一天内)

【小学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小学教案02-21

语文小学教案01-03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八》教案03-28

小学语文故事教案02-12

小学语文《泉水》教案12-25

小学语文教案02-04

小学语文优秀教案03-30

小学语文太阳的教案11-16

小学语文穷人教案11-17

小学语文教案0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