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育文网>教学文档>教案> 中班科学教案

中班科学教案

时间:2023-07-26 11:23:43 教案 我要投稿

中班科学教案合集【4篇】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中班科学教案4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班科学教案合集【4篇】

中班科学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了解企鹅的主要特征和简单的生活习性。

  2、初步了解企鹅不怕冷的原因。

  活动准备:

  企鹅视频一个、企鹅图片、《小企鹅之歌》视频音乐

  活动过程:

  一、出示企鹅图片,激发幼儿活动的兴趣。

  1、今天我们班来了一位小客人,你们看它是谁啊?(出示企鹅图片)看看,我们的企鹅客人长什么样子呢?(幼儿自由讲述)

  二、引导幼儿观察企鹅的外形特征。

  1、引导观察企鹅的头部。

  (1)、企鹅的头长的什么样呢?(圆圆的)企鹅长了一个圆圆的头。企鹅圆圆的头上有什么呢?(两只眼睛和一张尖尖的嘴巴)老师边做相应的动作。

  (2)、小结:企鹅圆圆的头上有尖尖的嘴巴和两只眼睛。

  (3)、谁来把企鹅圆圆的头上有什么连起来说一遍?

  2、引导观察企鹅的`身子。

  (1)、我们再来看看企鹅的身子是怎么样的?(胖胖的,圆圆的)身子两边有什么?(一对翅膀)企鹅的身体下面有什么?(一双脚)脚上有蹼。企鹅的身体后面有什么呢?(一条尾巴)

  (2)、小结:企鹅的圆圆、胖胖的身体两边有一对翅膀,身体下面有一双脚,脚上有蹼,身体后面有尾巴。

  (3)、集体、个别讲述小结语言。

  我们一起把企鹅的身子两边,下面和后面有什么连起来说一遍:企鹅圆圆、胖胖的身体有一对翅膀,身体下面有一双脚,脚上有蹼,身体后面有尾巴。

  3、引导观察企鹅的羽毛。

  (1)、我们再来看看企鹅全身长满了什么呢?(羽毛)企鹅身上的羽毛一样吗?(不一样)哪里不一样呢?(有的黑、有的白)企鹅身上哪里的羽毛是白色的,哪里的羽毛是黑色的?引导幼儿说完整的话。

  (2)、小结:企鹅肚子上的羽毛是白白的,其他地方的羽毛是黑黑的,就像穿了一件黑大衣,也叫黑袍。

  (3)、集体讲述。

  4、完整讲述企鹅的基本特征。

  (1)、老师讲述。

  听老师把企鹅是什么样子连起来说一遍。

  (2)、带领幼儿一起讲述。

  我们一起来说说企鹅的样子吧,先说企鹅的头,再说企鹅的身子,最后说企鹅的羽毛。

  三、观看录像,了解企鹅的生活习性和不怕冷的原因。

  1、我们知道了企鹅的样子,那谁知道企鹅生活在哪里呢?

  2、观看录像。

  老师带来了一段关于企鹅的录像,我们一起来看看,看企鹅在干什么呢?

  3、对幼儿提出要求。

  在观看的时候小朋友要保持安静,认真地倾听,等下把你听到的告诉老师。

  4、提问,帮助幼儿了解企鹅的生活习性和不怕冷的原因。

  (1)、企鹅生活在哪里?(南极,有些很冷的地方也有企鹅)

  (2)、你看到了多少企鹅?(许多)对了,企鹅总是和它的好伙伴成群结队地生活在一起。

  (3)、这么多企鹅生活在一起吃些什么呢?(鱼、虾、贝壳等)

  (4)、企鹅生活在那么冷的南极,它怕冷吗?(不怕)你知道企鹅为什么不怕冷吗?(全身长满了厚厚的羽毛)

  (5)、小结:企鹅全身长满了又厚又密的羽毛,就像穿了厚厚的羽绒大衣,又防水,又保暖。企鹅身上还有厚厚的脂肪,并且企鹅成群结队地生活在一起也可以预防寒冷。所以企鹅是世界上最不怕冷的动物。

  (6)、刚才你们看到企鹅在干什么呢?(游泳、滑雪)

  (7)、企鹅是用什么滑雪和游泳的呢?(翅膀)对了企鹅有翅膀,它会飞吗?(不会)企鹅是一种不会飞鸟。

  (8)、企鹅的翅膀有什么作用呢?(游泳、滑雪、走路时保持平衡)

  (9)、教师小结:企鹅的翅膀可以用来游泳、滑雪、可以在走路时保持平衡,在潜水时紧缩不动。

  (10)、企鹅出了会游泳,会滑雪,企鹅还会干什么呢?(跳水、潜水)出示相应的图片。

  (11)、企鹅的本领可多了,会游泳、滑雪、潜水、跳水。它的游泳本领特别强,许多会游泳的动物都比不过它呢?

  四、激发幼儿热爱保护企鹅的情感。

  企鹅生活在那么冷的南极,可是它一点都不怕冷,真是勇敢的企鹅,我们要好好保护它,不可以伤害它。

  五、表演“小企鹅之歌”

  1、老师带来了智慧树里表演企鹅的歌,我们一起跟着绿泡泡一起表演吧。

  2、播放视频音乐。

  请幼儿一个跟走一个学小企鹅随音乐走出活动室。

中班科学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知道不同水果的籽是不一样的。

  2、增强对物体细节部分观察的敏锐性。

  活动准备:

  教学挂图《西瓜子的故事》,西瓜、橘子、哈密瓜、葡萄、石榴等水果的图片及籽儿、与挂图相应的实物水果。

  活动重点:

  知道不同水果的籽是不一样的。

  活动难点:

  增强对物体细节部分观察的敏锐性。

  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回忆经验:

  引导幼儿说说已经知道的一些水果籽儿:

  ——“秋天到了,水果大丰收,我们能吃好多的水果,你们最喜欢吃什么水果呢?哪些水果有籽宝宝呢?”

  2、引导幼儿认识籽儿:

  出示水果实物西瓜、橘子、哈密瓜、葡萄:

  ——“这些水果都有籽吗?”

  教师当场切开哈密瓜,引导幼儿在品尝的过程中观察、比较籽儿的不同:

  ——“你能区分哈密瓜籽和葡萄籽吗?它们有什么不一样?”

  小结:哈密瓜的籽宝宝是白白的、扁扁的,葡萄的籽宝宝是深色的`、小小的。

  3、引导幼儿分组开展配对游戏:

  为幼儿提供一些水果图片和水果籽儿。

  在幼儿操作过程中,重点引导幼儿讨论:

  ——“这是谁的籽宝宝?”

  4、引导幼儿欣赏故事《西瓜子的故事》:

  引导幼儿了解籽儿的用处,知道籽儿是水果的种子。

  ——“现在知道籽宝宝有什么用处了吧?”

  提出继续探索的要求:

  ——“回家后,我们再去找找,除了今天认识的这些水果以外,还有哪些水果有籽儿呢?”

  5、引导幼儿阅读幼儿用书《果实与种子》,进一步了解果实与籽的秘密。

中班科学教案 篇3

  设计意图:

  在中班主题活动《我们身边的科学》中,有一节关于凹凸镜科学活动。当时孩子们对镜子的成像问题就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由于当时孩子的年龄小,这个活动没能深入的开展。目前,孩子已进入大班,对各种事物及科学现象充满了兴趣与探索的欲望,对幼儿园里摆放的几面哈哈镜特别的喜欢,每次都要照来照去。本学期大班的课程中也有一节关于镜子的社会活动,因此。针对孩子们的兴趣及对镜子成像的已有经验,我设计了这节关于镜子的科学活动。结合教师是孩子的“引导者、支持者、合作者”这一理念,运用孩子们喜爱的美羊羊与灰太狼的故事情节,让孩子在教师的引导下一步一步的了解放大镜与哈哈镜的作用,通过用平面镜不同角度的摆放大胆的尝试,探索镜子成像的规律。

  活动目标:

  1、了解放大镜与哈哈镜及平面镜的作用。

  2、鼓励幼儿尝试用两面平面镜进行不同角度摆放,探索成像的规律。

  3、培养幼儿对科学现象探索的兴趣。

  活动准备:

  活动PPT、镜子人手两面、美羊羊卡片人手一张。

  活动重点:了解多种镜子的作用,能积极的`参与讨论与探索尝试活动。

  活动难点:大胆尝试用镜子摆放的不同角度发现成像的规律。

  活动过程:

  一、 创设情景,通过照镜子游戏引出活动。

  (1)师:小朋友你们照过镜子吗?

  师:你在照镜子时会在镜子里看到谁?(会看到一个一模一样的自己)

  师:现在我们就在玩一个照镜子的游戏。你们来做镜子,我来做照镜子的人。好吗?注意哦,你们的动作要和老师的一模一样哦!

  (2)教师带领幼儿进入情景。

  (出示美羊羊房子PPT)师:照镜子的游戏好玩吗?那么你们有没有见过用镜子造的房子啊?今天老师就要带你们参观一座。(点PPT)瞧,这座房子的门、窗、都是用镜子做成的。谁这么特别,会用镜子来造房子呢?你们看是谁呢?(点幻灯)对啦是美羊羊,美羊羊用了非常特殊的镜子来造房子,可是有他的道理的哦。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中班科学教案 篇4

  一、教材分析:

  《纲要》指出:“幼儿园科学教育的内容要从孩子身边取材,积极引导幼儿对身边常见的事物和现象的特点变化规律产生兴趣和探究欲望”。幼儿是学习的主体,作为教师要尽量为幼儿的探究活动创造宽松的环境,让每个幼儿都有机会参与尝试,从而培养幼儿对科学的兴趣,激发他们的探究欲望,并培养幼儿一种运用科学的态度、方法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冰是幼儿 生活中常见并接触过的物质,幼儿很喜欢玩水,玩冰。在玩冰中幼儿不仅能充分享受玩冰的乐趣,而且能扩大幼儿的知识面,幼儿对冰的认识会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的丰富不断深入。对于小班幼儿来说,让他们在玩的过程中学习关于“冰”方面的知识,也是必须的。

  二、目标及重难点分析:

  活动的目标是活动的起点和归宿,对活动起着导向作用。 小班幼儿的思维还处于直觉行动向具体形象过渡的阶段,他们对事物的理解往往要通过自己的亲身活动来实现,因此,整个活动以幼儿操作摆弄为主,同时由于小班幼儿的认知能力还比较弱,很难自觉发现冰的一些基本特性,所以活动中要借助某些材料设法使冰的这些特性显露出来,使幼儿亲眼目睹这一现象,这样幼儿才容易理解。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幼儿实际发展水平,我确定了以下目标:

  1、尝试玩冰,知道冰块的明显特征。

  2、体验玩冰的乐趣。

  3、 培养幼儿对科学探索活动的兴趣及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根据目标,我把本次活动的重点定为:让幼儿在玩冰活动中充分感受冰的一些基本特性,这方面是注重幼儿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来构建知识;难点为:用语言表达自己看到的.现象,这方面注重幼儿语言表达方面的培养。

  三、活动准备:

  1、五颜六色的果汁冰块若干。

  2、制作冰块的各种形状的物体。

  3、热水一盆,各式颜料等物品。

  四、教法和学法:

  教与学是一个和谐统一的过程。《纲要》指出:“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在活动中力求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本次活动中,我除了用亲切的形象,饱满的情绪影响孩子以外,还采用了直观教具演示法、情景教学法、游戏法等方法对活动加以整合,使幼儿在感受冰的神奇和有趣的同时,达到科学性、艺术性、愉悦性的和谐统一,体现活动多元化的整合。

  幼儿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在活动中教师要始终发挥幼儿的主体作用。本次活动中,幼儿的主要学法有:多通道参与法、情感体验法、交流讨论法、尝试操作法等。让幼儿通过多种形式、多种感官的参与,促进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

  五、活动过程:

  以激发幼儿的兴趣入手,围绕目标,将多种教育形式相结合,使幼儿在活动中始终处于积极探索的状态,在玩中学,学中玩。我把本次活动分为四个环节。

  下面我为各位老师具体阐述一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小朋友。你吃过冷饮吗?你知道有哪些好吃的冷饮吗”?幼儿根据自己已有经验自由交流。(用一个幼儿感兴趣的事物,调动幼儿参与活动的热情。)

  (二)、看看说说,交流经验

  老师出示一块彩色的冰块,“这是什么?冰块是什么颜色的”?“你在哪里见过冰块?”请幼儿先自由的交流,然后再小结。(这个环节通过简单的提问,可以引起幼儿的兴趣,巩固对幼儿已有经验的提升,也能照顾语言表达能力较弱的幼儿,使他们也有主动发言的机会。)

【中班科学教案】相关文章:

中班生活科学教案02-17

中班优秀科学教案02-15

中班科学教案08-02

中班科学教案(精选)07-21

中班科学教案[经典]07-21

中班科学教案01-07

中班科学教案[精选]07-23

(精选)中班科学教案07-25

中班科学教案(经典)07-24

[集合]中班科学教案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