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育文网>教学文档>教案> 中班音乐教案

中班音乐教案

时间:2023-07-23 13:23:15 教案 我要投稿

中班音乐教案汇总(6篇)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总归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班音乐教案6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中班音乐教案汇总(6篇)

中班音乐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学唱歌曲,能表现出歌曲幽默、诙谐的情绪。

  2.学习根据歌词内容自由编动作。

  3.感受歌曲与合作表演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图谱。

  2.在自由活动,饭前等时间让幼儿熟悉童谣《小狗抬花轿》。

  活动过程:

  一、复习童谣。

  1.念童谣。

  师:小朋友还记得,我们上次念的小狗抬花轿吗?让我们一起来念一遍吧。

  二、学唱歌曲《小狗抬花轿》。

  师:其实它还是一首有趣的歌曲,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1.范唱。

  师:我们第一次听到这首歌,你们的心里感觉怎么样?

  幼:有趣,开心等。

  2.出示图谱。

  师:这里面的歌词,你们听到了哪句特别有趣?可以用怎么样的动作来表示?

  3.齐唱。

  师:请小朋友,跟老师一起来唱一唱这首有趣的歌曲。

  4.表情。

  5.动作加表情。

  师:让我们用刚才自己编的动作,和表情一起来唱一遍。

  三、歌曲表演。

  1.师幼共同表演。

  师:现在我们分开表演,老师来当小狗,再请一个小朋友来当老虎,记得刚才老虎是怎么样的动作和表情。

  2.幼儿找好朋友,合作表演。

  师:现在请每个小朋友找到一个好朋友,一起来表演一下。

  四、结束。

  师:今天,我们学了这首歌曲心里感觉怎么样?请小朋友回家的'时候,也来教教爸爸妈妈,这首有趣的歌曲吧。

  活动反思与建议

  在活动的第一环节詹思思老师使用了形象鲜明、生动的教学图片,让幼儿了解了故事的大致内容,然后引导幼儿逐步仔细观察图片,鼓励幼儿用富有韵律的儿歌语言描述图片的内容。通过这一环节的反复讨论,孩子们对童谣的内容已经比较熟悉。但活动过程组织缺乏紧凑性,时间没有把握好。在教学活动中,太受教案的限制,前面理解故事内容用去的时间太长的关系,在最后表演环节,比较仓促,只是让少数几个孩子参与,没有关注到全体。

中班音乐教案 篇2

  一、活动目标

  1.喜欢参加音乐活动,会在音乐中大胆表情感体验。

  2.感受乐曲的欢快气氛,切准4/4节奏,能随着音高音低的变化而改变动作。

  二、重点和难点

  这是一段欢快的乐曲,4/4的节奏明显而且有跳跃感。本教材的重点是引导幼儿熟悉4/4节奏,切准节奏,并且运用欢快的动作表现乐曲的'气氛。本教材的难点是要引导幼儿在活动中辨析音高官低的变化而改变4/4动作。

  三、材料及环境创设

  1.录音磁带“钻山洞”乐曲。

  2.制作一个山洞可供幼儿玩耍。

  3.若干乐器、绸带等幼儿自编舞蹈的道具。

  四、设计思路

  为大班的幼儿按排这个教材,最主要的是让幼儿熟悉4/4节奏,因为在儿童作品中很多是2/4节奏,听一听4/4旋律、并引导幼儿运用多种节奏型表现4/4拍能更进一步培养幼儿的节奏感,同时本教材还通过教师录像磁带将乐曲时而弹奏在高音部分,时而弹奏在低音部分,以引起幼儿对乐曲变化的注意,感受音高音低。

  五、活动流程

  角落活动中熟悉乐曲、感受乐曲——集体活动中共同感受乐曲、表现乐曲——角落

  活动中进一步表现乐曲

中班音乐教案 篇3

  设计意图:

  该音乐作品表现的就是一只小老鼠与泡泡糖之间的故事,风趣幽默,充满童趣。音乐内容是幼儿易接受且感兴趣的,音乐节奏鲜明活泼,非常适合中班幼儿表演。幼儿扮演小老鼠与这个音乐一起游戏,一定会使他们在与音乐一起玩的过程中,张开想象的翅膀,尽情滴自我表达,同时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感受音乐带来的快乐。因此,结合《指南》精神,我设计了这节韵律活动《小老鼠奇遇记》

  活动中通过活泼欢快的AB两段乐曲,形象地表现出小老鼠跑、看、拽等各种动作,并通过模仿老鼠偷偷走、拽泡泡糖、被猫吓倒等有趣的内容,让幼儿感受活动的无限乐趣。

  活动目标:

  1、感知三拍子的节拍特点,能根据乐曲旋律合拍地做老鼠走、左右张望的动作。

  2、尝试夸张地表现小老鼠拽泡泡糖的表情和动作。

  3、体验合作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1、玩过“小老鼠上灯台”的节奏游戏。选一个孩子当老猫。使劲用力的感觉

  2、音乐和绳子。

  活动重难点:

  1、重点:幼儿根据音乐合拍地做小老鼠走、东张西望的动作表演。(在实践的'过程中,我发现让幼儿根据音乐合拍做小老鼠走对中班幼儿来说有一定的难度,也失去了小老鼠诙谐动物形象的特点,所以在本次活动中我将活动重点放在能根据音乐合拍做小老鼠停下来东张西望的动作表演)

  2、难点:尝试夸张地表现小老鼠拽泡泡糖的表情和动作。

  活动过程:

  一、游戏导入:模仿小老鼠偷油吃,激发幼儿的兴趣。

  小老师们,今天跟着妈妈去偷油吃,准备出发了:小老鼠上登台,偷油吃,小老鼠上登台,下不来……小老鼠上登台,滚下来。

  二、通过故事帮助幼儿理解音乐内容

  1、理解A段,初步感知三拍子的节拍特点

  (1)讲述故事情境,在游戏中体验轻轻地和停顿的动作教师讲述故事:我们老鼠最喜欢偷油吃,可是在这间屋子里有一只可怕的大花猫!我们怎么走,才不会被大花猫发现?

  请个别幼儿模仿,集体学习轻轻地走路。

  练习轻轻地:教师:小老鼠上登台,真的很轻,除了脚步轻,我们为了不让猫发现,身体还要弯低一点。脚下没有声音哟。

  练习停顿:提问:小老鼠一直埋着头走路,如果大花猫在它们面前它们都不知道。我们要一边走一边怎么样?边走边看还是停下来仔细看?对,要侦查一下老猫在哪里。恩,我们再来走一走,要走一走,停一停。小老鼠上登台,停,嗯都停住了,小老鼠上登台,停,我们要说一个字走一步,我们这样轻轻地,大花猫肯定听不见,我们听着音乐来试一试吧(音乐一)

  (2)学习四处张望我们学会了边走边停的本领,你觉得当我们停下来时,眼睛要怎么样,怎么看,偷偷地看是怎么看?

  学习四处张望:提问:那小老鼠要看哪里呀?上下左右都要看,因为猫不知道藏在哪儿,我们先来左看看,小眼睛跟过去,右看看,我们要快点看还是慢点看?头一下子就摆过去了,我们再来右看看。

  个别表演:这只小老鼠眼睛瞪得大大的,动作也很机灵。

  幼儿自由看:你觉得猫藏在什么地方,你就看什么地方,停看看,有看上面的有看后面的……停看看多次。

  听音乐:你们发现猫了吗?让我们出发吧,念儿歌,听着音乐出发吧。(音乐一)

  2、理解B段

  (1)故事描述听这是什么声音?(音乐二)咚,发生什么了?小老鼠上登台偷油吃,可能会发生什么事情?告诉你们,其实这是大花猫设的一计,他把桌子一晃,小老鼠从灯台上掉了下来,它掉在了一块它事先准备好的又大又黏的泡泡糖上。

  (2)泡泡糖会掉在哪里?

  你觉得泡泡糖可能会粘在小老鼠的哪里?把手放在你身上的一个地方,我就能看到,你的粘在肚子上了……现在我们想一想,泡泡糖可能会粘在什么地方,准备(音乐二)评价。再来一次哎呀,动不了了,我们赶紧把它拉下来,怎么拉?他说了一个词:使劲,怎么使劲地拉?

  (3)使劲拉你们来试一试,个别幼儿模仿:这只小老鼠真有劲,你从哪里看出来他很使劲的?他的身体都打哆嗦。我们从他身上看出他用力了,还从哪里看出他用力了?他的牙都咬的紧紧的。你观察得太仔细了,动作和表情看起来都很使劲,小老鼠在拉泡泡糖时,眼睛,嘴巴,胳膊、手和肚子,全身都很用力,就像他刚才说的,拉的时候身体往后,肚子向前就更能用上劲了,他刚才的泡泡糖粘在哪里了?问师范的孩子,站起来,我们都来学一学,泡泡糖粘在头上该怎么拉,拉呀,真使劲,集体拉,哎呀,怎么弹回来了?可能会弹到哪里?

  (4)听音乐律动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小老鼠拉了几次泡泡糖。(音乐三)让我们听着音乐来玩一玩,先想好了你的泡泡糖可能粘在哪里呢?刚才我从动作和表情上看出你们很用力。(音乐三)我们再来一次,看看泡泡糖拉下来后还会粘到什么地方,坐到位置上休息一会儿,

  3、完整欣赏我们来完整地听一听,你能听懂音乐里的故事吗?(音乐四)小结:小老鼠可真不容易,本来想高高兴兴地去偷油吃,结果掉在了泡泡糖上,还要使劲地去拉,最后终于把泡泡糖拉下来了,不过他们还是觉得很快乐的。你们听了这段音乐有什么感觉?

  三、幼儿随音乐表演

  1.第一遍表演(小椅子就是家)(音乐四)等会儿我们一定要听到音乐的节奏,停的时间要停住,看的时候一定要快点看,听到咚的时候要使劲拉泡泡糖,小椅子就是我们的家,当你遇到大花猫时就可以回家哟。听好前奏,出发。最后学猫叫,谁来了?你们真机灵,听到猫叫,都知道要跑回家。

  2、第二遍表演(选一个孩子当猫)(音乐四)我们再来玩一次,这次我会在你们中间选一只猫,这是一只高明的猫,开始的时候他会跟小老鼠一样,听着音乐做混在小老鼠中间,听到猫叫时,他就会出来学捉老鼠,闭上眼睛,我来选,不许偷看,小猫你可别让老鼠们发现你是猫,教师选一个孩子当老鼠。

  3、第三遍表演(老师当猫)(音乐四)还想不想玩,我们再来一次,闭上眼睛,不许偷看,选教师自己,没想到吧,我就是那只大花猫,让我一下子就抓到了这么多小老鼠,好了小老鼠们跟着我回家吧。今天我们就玩到这里,跟老师们再见。

中班音乐教案 篇4

  一、 活动目标:

  1、初步欣赏音乐,感受歌曲激昂奔放的民族风格。

  2、鼓励幼儿和着音乐大胆尝试创作性的击鼓,体验击鼓的`欢快情感。

  二、 活动重点:激发幼儿大胆尝试创作性的击鼓。

  三、 活动准备:一只大鼓、四只腰鼓、若干鼓棒等。

  四、 活动过程:

  一)、复习

  1、 舞蹈《欢迎舞》(创作性的进行舞蹈)。

  2、 歌曲《来了一群小鸭子》(能唱出鸭子的神气样)。

  3、 歌曲《小鸭呷呷》

  1)、语言启发,引导幼儿集体演唱歌曲“小鸭呷呷”。

  2)、语言启发,引导幼儿轮唱歌曲“小鸭呷呷”。(边听边唱)。

  3)、引导幼儿进行轮唱。(边听边奏)。

  二)、新授活动《小小男子汉》

  1、 初步欣赏乐曲《小小男子汉》

  1)、幼儿初步欣赏音乐。(要求:和以前听的音乐有什么不一样?)

  2)、幼儿畅谈感受。

  3)、教师小结:(有力、神气)。

  4)、幼儿用动作体验乐曲节奏。

  2、 教师示范击鼓

  1)、教师示范击鼓。(要求:引导幼儿感受鼓声的浑厚、有力,发现击鼓时的节奏和力度。)

  3、 引导幼儿大胆击鼓

  1)、个别幼儿尝试。(引导幼儿大胆击鼓)。

  2)、幼儿轮流击鼓。(引发幼儿进行创造性地表现)。

  3)、 教师观察并给予激励。

  4)、师生共舞。(体验欢快情感)。

中班音乐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理解歌词,感受螃蟹吹泡泡时有趣的情景。

  2、能用愉快的情绪进行活动。

  环境创设:

  图片

  重点与难点:

  理解歌词

  活动过程:

  一、理解歌词

  出示图片:图片上有谁?

  它们在干啥?

  螃蟹吹出的`泡泡最后会怎么样?

  碎了以后我有什么感受?

  老师帮助组织语句

  熟悉歌词

  二、学习歌曲

  老师示范演唱

  提问:这首歌曲有趣吗?

  你觉得有趣在哪里?(学一学)

  请你用有趣的、快乐的声音唱

  幼儿练习

  三、表演歌曲

  这么有趣的歌曲,我们能不能把它用动作表演出来

  幼儿尝试创编简单的动作

  老师帮助提炼

  师生一起表演唱

中班音乐教案 篇6

  一、活动目标:

  1、学唱歌曲,并能用诙谐、有趣的动作表演。

  2、体验与同伴游戏的.快乐。

  二、活动准备:

  1、木偶(老鼠、花猫)

  2、音乐磁带

  三、活动过程:

  (一)、学习歌唱,表演歌曲

  1、设置情境,听音乐进入活动室。

  2、引题,激发兴趣

  出示老鼠木偶:“看,谁来了?”“请它自我介绍一下”(结合歌词,以儿歌形式讲述)

  “我是一只小老鼠,我瞪着小眼珠,支着两只小牙,长着八字胡”

  提问:小老鼠说了什么呀?(请幼儿说说,如若说不出,教师再说一遍)

  “我们一起来说说看”(幼儿与教师一起有表情地朗诵)

  3、学唱歌曲第一段

  “小老鼠还会唱呢!听。”(教师范唱)

  “你们也来学学看”(幼儿学唱)“我们跟着音乐来试试”

  4、创编、学习第一段动作

  (1)、幼儿表现:“谁来学学小老鼠的样子?”

  (2)、教师表现

  (3)、集体随音乐表现

【中班音乐教案】相关文章:

(精选)中班音乐教案07-11

中班音乐教案06-22

中班音乐教案12-05

【经典】中班音乐教案07-21

(经典)中班音乐教案07-21

[精选]中班音乐教案07-22

中班音乐教案01-14

【精选】中班音乐教案07-23

中班音乐奥尔夫音乐教案02-16

【精品】中班音乐教案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