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育文网>教学文档>教案> 语文教案

语文教案

时间:2023-07-22 08:53:56 教案 我要投稿

语文教案(通用8篇)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总归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语文教案8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语文教案(通用8篇)

语文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认识松鼠,通过学习能够掌握有关松鼠的一些特征、习性方面的知识,体会文章语言的生动、形象、准确。

  2、技能目标:由总到分,条理清晰地介绍小动物。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动物、热爱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点:

  1、对事物特征的观察。

  2、形象生动的说明。

  3、语言准确性的把握。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大自然是丰富多彩的,它既有风光旖旎的自然景观,也有千姿百态的花鸟鱼虫,还有形形色色的飞禽走兽。同学们可能看过中央电视台播放的《动物世界》,平时对小鸟、小鸡、小狗、小猫等小动物有着浓厚的兴趣。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说明文就介绍了一种非常有趣的小动物——松鼠。

  二、作者简介

  布丰(1707—1788),法国博物学家、作家,进化思想的先驱者。他用40年时间写成了《自然史》。这是一部博物志,包括《地球形成史》《生物史》《人类史》《鸟类史》《爬虫类史》《自然的分期》等部分,对自然界作了唯物主义的解释。

  三、文体知识

  本文是一篇说明文。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的文章叫说明文。(这是一篇科学小品文)

  说明文总的要求是用“说”的手段达到“明”的目的。特点是:一客观性。不论是介绍事物,剖析事理,都是对客观存在的一种反应。二科学性。说明文的任务之一就是介绍科学知识,给人以真知。三实用性。说明文要求词能达意,词尽意旨,使人“明其言,知其意”。

  说明文有多种样式,科学小品是其中一种。科学小品有两个特点:一短小精练。也可称千字文,一篇集中说明一个问题,资料可靠,数据确凿,力求知识的科学性。二玲珑活泼。有丰富的联想和想象,可叙述可描写,它通俗易懂,多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富于情趣,引人入胜。

  本文是科学小品中的著名作品。作者布丰,是法国博物学家,科学家,贵族家庭出生,爱好自然科学。26岁入法国皇家科学院,曾任法国皇家植物园园长,是净化思想的先驱者,著有《自然史》36卷。

  四、课文朗读

  1、把握课文中红色字体的词语的'读音。

  驯良(xùn)乖巧(guāi)清秀(qīngxiù)矫健(jio)机警(jng)玲珑(líng)帽缨(yīng)歇凉(xiē)榛子(zhēn)榉实(jǔ)橡栗(lì)蛰伏(zhé)错杂(zá)苔藓(táixin)圆锥形(zhuī)梳理(shū)

  2、学生用稍快的节奏齐读,指出说明对象的特征,给课文分层,然后读出你比较喜欢的片段,体会文章的语言美。

  作者是用带有文学色彩的笔调来说明松鼠的有关情况的,写得生动而形象。

  五、课文理解(依据参考书)

  1、松鼠是怎样一种动物?找出文章中相应的段落。

  明确:

  (总)第1段,松鼠是一种漂亮、驯良、乖巧,讨人喜欢的动物。

  第2段,松鼠的漂亮。

  (分)第3段,松鼠的驯良。

  第4、5段,松鼠的乖巧。

  (补充)第6段,松鼠是一种有用的动物。

  顺序:先总说——再分说——最后补充说明

  2、研读相应段落,完成表格。

  特点从几方面说明

  漂亮

  1、面容和肢体:清秀、矫健

  2、好看的尾巴:帽缨形、翘

  3、吃食的样子:前爪送、坐

  驯良

  1、活动范围:树林(不侵犯人类)

  2、活动时间:夜晚(不骚扰人类)

  3、主食种类:果实(不伤害人畜)

  乖巧

  1、过水:尾巴当帆和舵

  (动作)2、警觉:跑、躲、逃

  3、跑跳:轻快、善爬树

  1、选址:干净暖和

  (筑窝)2、建造:宽广坚实

  3、居住:舒适安全

  4、盖子:充满灵性

  补充说明:松鼠的繁殖;换毛;松鼠的价值——肉可以吃,尾毛可以制笔,皮可以制衣。

  六、知识拓展

  (一)本文运用拟人手法生动地说明事物

  1、比较阅读,进一步体会本文生动说明的妙处

  《辞海》:松鼠亦称“灰鼠”,哺乳纲,松鼠科。体长20—28厘米。尾蓬松,长16—24厘米。体毛灰色、暗褐色或赤褐色,腹面白色。冬季耳有毛簇,林栖;用树叶,草苔筑窝,或利用鸦、雀的废巢。嗜食松子、胡桃等果实,有时食昆虫和鸟卵……年产1—4窝,每产5—10仔。分布于我国东北至西北,以及欧洲各地。毛皮可制衣,尾毛可制笔。

  2、依据参考书讲述

  (二)品读课文体会语言

  (说明文语言以准确为主,生动为辅。准确是为体现其科学性,而生动则使文章具有可读性。本文是一篇科学小品,兼具准确性与生动性。自读课文,划出你认为生动、形象、有趣的句子,并思考为什么让你觉得生动。)

  1、语言生动性的体会

  (1)贴切的形容词:清秀、闪闪、矫健、轻快、敏捷、机灵、玲珑、帽缨形、美丽、漂亮……(外形)

  (2)巧妙的修辞手法:比喻、拟人

  (3)精当的动词:搬、放、编扎、挤紧、踏平……(筑窝)

  2、语言的准确性比较

  (1)松鼠不躲藏在地底下,(它)在高处活动,像鸟类似的住在树上……

  (2)它们很怕强烈的日光,白天躲在窝里歇凉

  通过比较重在让学生体会说明语言的准确性,并明确语言的准确性体现在表示猜测、限制性的语言上,如“好像”、“经常”等。

  (三)倡议同学们关爱动物

  作者笔下的松鼠可爱又有价值,很讨我们的喜欢。其实,大千世界里还有许许多多这样的动物,对待它们,我们也应该充满爱心。

  (学生浏览相关的动物图片以及肆意捕杀动物的报道)

  请学生发出“关爱动物”的呼吁,每人说一句话。

  (四)合作交流:我喜欢(熟悉)的一种小动物

语文教案 篇2

  学习目标

  1.感受花孩子的活泼、调皮;想想花的学校释什么样子的,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进行学习。

  2、引导学生感受语言美,想想文中描绘的情景,感受大自然的花富有的`灵性、童真童趣。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学习重点:朗读背诵课文。

  过程与方法

  教师活动

  一、复习导入:

  2、检查朗读课文的情况。

  二、精读课文、深入理解:

  1、分大组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自由回答,说话练习:

  什么时候,花孩子会从无人知道的地方跑出来呢?花孩子又是什么样子呢?

  3、你在学校里最开心、最快乐是什么时候?

  4、说说花孩子的妈妈是谁?

  三、展示绘画,指导朗读:

  1、请同学们把上节课布置大家画的花的学校展示出来。

  学生活动

  1、开火车认读本课生字。

  讨论交流,进行说话练习。

  分大组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谈谈自己的理解。

  介绍自己想象中的“花的学校”。

  自由阅读信息窗的内容。

  板书设计

  花孩子冲出来美丽,活拨,可爱

  急急忙忙

  教学反思

  诗歌的语言和所描绘的情境很能调动学生相关的情感体验,因而我将教学重点放到感情朗读课文上。让学生走进课文,真正理解课文所描写的意境,并从中读出滋味。

语文教案 篇3

  教学目的:

  1、认识“8个生字,会写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松鼠和熊友谊。

  3、借助插图,了解课文内容。

  4、感受人物喜怒乐情感变化,使学生怎样交朋友和维护友谊有一定感受。

  教学难点重点:

  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对怎样交朋友和维护友谊有一定感受。

  感受人物内心喜怒哀乐的情感变化。

  教学内容:

  课本第-页

  教学过程:

  第 一 课 时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看了这个题目你想到了什么?(学生质疑)

  3、 识字写字。

  4、 自由读课文:画出生字拼音读准字音。

  5、 利用图画辅助识字:观察一、二幅图,体会“乐坏了”“扎风筝”“抓住”“幸福”的意思,并认读

  其中的生字。

  6、 利形声字的规律识字。利用形声字的特点学习“抓、莓、吵”三个声字。读准字音,理解字义。

  7、 重点分析“坏、扎、抓、幸、福”。

  5、 指导写字:重点指导“幸、抓、祝、福”。

  幸:上下结构,右边是“土”不是“士”

  祝福:两个字的左边都是“示补旁”。不是“衣补旁”。

  二、初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的`内容。

  三、自由读课文:说说你读后有什么感受。

  四、教师范读课文:听后说说你有什么一步的感受。

  五、板书设计。

  20 纸船和风筝

  坏 扎 抓 莓 幸 福 吵 受

  第 二 课 时

  一、复习导入。

  出示词语:学生开火车词语。

  山顶、山脚、小溪、风筝、纸船、松果、草莓、纸条、屋顶、门口、幸福、快乐、愿意、漂亮、飘荡

  复习生字读音。(出示卡片,认读生字)

  二、 朗读感悟。根据下面问题,找到相应段落。并朗读中,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1、 小熊第一次拿起纸船,心里可能怎么想。

  2、 为什么“山顶上再也看不到飘荡的风筝,小溪里再也看不到漂流的纸船了”?

  后来小松鼠放了一只纸船,如果是你,你会主动放这只纸船吗?

  三、举行朗读比赛。先小组比赛,一人读,其他成员做评委。选出代表在班上比赛。全班同学进行评价。

  (四)用自己的话讲述这个故事,并说说读后的感受。

  四、板书设计。

  (1) 纸船和风筝

  风筝

  松鼠 小熊 和睦相处

  纸船

  教学反思:

  我放手让学生读,愿意读哪句就读哪句这句话,学生自己选择读书方式和精度内容充分体现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同桌或者分组共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语文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培养细致观察、准确比较、合理想象的能力。

  2.用恰当的语言形容树叶的不同形状、大小和颜色。

  3.激发和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1.细致观察、准确比较、合理想象。

  2.把树叶写得既具体又有趣。

  教学准备

  1.布置学生采集不同形状、大小和颜色的树叶。

  2.查找资料了解有关树叶的知识,并分门别类进行整理。

  教学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激趣,引出话题

  1.师:大家喜欢树叶吗?说说为什么喜欢树叶?

  2.小结:当人们称赞花美时,它默默元闻地坚守自己的岗位;当烈日炎炎、酷暑难当时,它毅然背负烈日的照射,为人们带来一片阴凉;当秋天来临时,它又“化作春泥更护树”!

  3.老师想和大家做两个有关树叶的游戏,第一个游戏的名字就叫“报叶名”,看谁知道的树叶种类多。(学生报叶名)

  4.第二个游戏是“百叶选美比赛”。请你介绍一下你最喜欢的树叶,用自己的语言来描绘它的样子,比一比,看谁描绘得最精彩,老师将送给获胜者一片树叶标签。(学生描述最喜欢的树叶)

  二、创设情境,激发想象

  1.同学们喜欢树叶,老师也非常喜欢,今天我给同学们带来了许多树叶,请大家欣赏。

  (课件出示各种树叶的图片,让学生边看图边讲解出示的'是什么树叶,以及有关这些树叶的资料)

  2.看了这些图片你最想说的是什么?发表一下自己的感想。

  三、指导观察,积淀素材

  1.俗话说:“世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平常,你或许没留意它们,今天,就请大家仔细观察这些树叶。(学生拿出课前采集的树叶,前后四人为一组一起观察)。

  2.我们一起来分享你的发现。

  教师预设的问题有:树叶的形状像什么?树叶是什么颜色的?你看看它们的表面是否有条纹?把鼻尖凑近它,闻到什么气味?再用手摸一摸,有什么感觉?

  3.在观察中,有哪些好帮后帮助你发现呢?(眼、鼻、口、手)

  4.这些好帮手帮你获得了有关树叶的哪些知识呢?(小声地把这些发现在连贯地说一说,自己练习,指名说)

  四、交流互动,自主表达

  1.这些树叶太美了,我仿佛来到了叶的世界,觉得自己也变成了一片树叶,同学们有没有这种感觉呢?展开想象的翅膀,把自己当作是你最喜欢的那片树叶,你会向大家说什么呢?(学生交流,教师相机板书)

  (1)自我介绍。(侧重自然知识的讲述)

  (2)自己在四季里的变化。(侧重景物描写)

  (3)自己的经历。(侧重事情经过的讲述)

  2.喜欢同一种树叶的同学,你们可以组成一个小组,把你要说的内容先说给组里的同学听。(互动交流,互相启发,评改完善)

  3.展示汇报,评出说得最好的一组。

  五、因势利导,自由写话

  下面请大家拿起手中的笔,将你们刚才所说的内容写下来,看谁能把树叶写得既具体又有趣。

  学生开始习作,教师相机进行指导。

  第二课时

  一、指导学生修改习作

  1.完成了习作,感觉怎么样?

  2.自读自评习作:想不想给自己打个分呢?好,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有哪些要求。请看大屏幕:

  习作自评要求:

  自评(一片智慧叶)

  语句通顺:通过片断练习把故事写清楚,写明白,敢于大胆想象。

  自评(两片智慧叶)

  语句通顺、生动;能把故事写具体,有趣,还有自己独特的想法;想象丰富。

  3.同学们,自由大声地朗读自己的习作吧,并把自评的结果写在题目的左边。

  4.谁愿意到前面来和大家一起分享你的习作?指名读,师生评价。

  5.合作评改,出示要求:

  (1)在组长的带领下,互相圈出错别字,勾画出好词好句。

  (2)参照自评成绩,综合小组成员意见,给出建议成绩,并将评价成绩写在题目的右边。

  (3)如果留下小组评改意见就更好了。

  二、四人小组合作评改习作,教师参与指导、评改。

  三、教师激励学生完善习作

  1.听了小组成员的意见和刚才同学的汇报,想不想再修改一下自己的习作?好,那就让我们现在行动,在原文上改吧。

  2.自主习作交流会。

语文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会认10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理解:最后一根火柴点燃了篝火,那又是什么点燃了这最后一根火柴?

  3、理解“老队长沉默了一会儿……创造奇迹的竟是一根微不足道的火柴”的内在含义,让学生认识到:在危机时刻,只有坚强、镇定和智慧才能创造化险为夷的奇迹。

  教学重点:

  1、理解课文。

  2、认识10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积累词语。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的含义:用百折不挠的意志,镇定和大智大勇的聪颖来化险为夷,达到自己拯救自己。引导学生认识到人生的道路不可能总是风平浪静,自己拯救自己才是生存的最好态度和最好办法。

  教学准备:

  火柴、课件、生字卡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播放课件:我国科学考察队员在这里突然遇到了暴风雪。

  2、将课件的画面停止,试着猜想后面发生的故事?

  3、出示实物火柴。在老师板书时跟着书写“柴”字。

  4、板书课题:最后一根火柴。看到课题你想到了什么?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轻声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

  2、教师播放课文录音带,学生边听边思考揭题时的问题。

  三、精读感悟,明白道理

  1、学生轻声自由朗读课文第一自然段,标记出生字词。

  a、交流不理解的字词。遇到这种情况你可以想什么办法解决?

  b、指名小老师书写:“达”,给它找朋友,说句子。

  c、用朗读的方式告诉大家:险恶环境和危机产生的语句。

  d、结合课件图片和有关情感体验,指导朗读感悟。

  2、齐读第二自然段。

  我们在遇到这种恶劣的天气后,采取了什么措施?

  三、小结

  在这样的环境下这样的取暖方法有用吗?科考队员到底是怎样渡过难关的呢?下节课继续学习。

  四、作业

  第二课时

  一、图片导入。

  1、出示课文插图,指名复述故事开头。

  (科学考察六个队员在可可西里无人区突然遭遇到暴风雪,迷失了方向。)

  2、齐读课文第一、二自然段。

  3、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看看科考队员是怎样渡过难关的?

  二、精读感悟

  1、默读第三、四、五自然段,标出生字词。

  a、检查认读:

  岩石跌猛然干枯投遗憾仅点燃上演一幕

  肆虐骤然颤抖对峙裹挟心领神会

  b、注意加点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想想如何记住它们。

  c、在课文中找出危机不断加深的描写。

  d、结合课文描写理解词语:“心领神会”“遗憾”

  e、读到这里,你的心情怎样?你有什么想法?你对“老队长”有什么建议?

  f、指名读,点评,齐读。

  2、重点指导理解六、七自然段。

  1)带着问题:自由读6自然段。

  a、“老队长沉默了一会儿”,他想了些什么?他命令大家怎么做?(命令大家把厚厚的外衣脱下,拥在各自胸前。然后用身体围成一个圈,将老队长划火柴的手围得密不透风。)

  相机指导书写:“令”可用熟字加一笔的方法如:今

  b、他自己是怎么做的

  c、如果你是这个准备划火柴的老队长,你心里怎么想?

  2)讨论:

  这最后一根拯救生命的火柴是怎样燃烧起来的?

  你感觉老队长是个什么样的人?你从哪里知道的?(有坚强意志、镇定,聪颖)

  3)齐读第七自然段。

  这最后一根火柴成功点燃了篝火,拯救了六个人的生命,但是原先火柴盒里有好几根火柴,为什么这最后一根能成功的点燃起来呢?

  (火柴是“死物”,人是活的。火柴能够熄灭,也能够点燃,关键在于人怎么使用它。有不放弃希望,具有坚强意志的人才敢于划燃最后一根火柴。)

  三、拓展交流,讨论:

  1、课文为什么要用“最后一根火柴”为题?

  2、你遇到过什么危机或困境吗?当时你是怎么做的?

  3、在以后的生活中,如果你遇到危机和困境,你应该如何面对?你有多少中生火方法?

  四、小结

  五、作业

语文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运用口头语言与书面语言,交流综合性学习的收获,提高倾听、应对、表达等语言能力。

  2、比较句子,体会词语在表达语意轻重方面的作用。

  3、积累农业气象谚语。

  4、展示综合性学习的成果,培养学生的成就感,激发探究大自然的兴趣。

  【课前准备】

  1、学生准备有关“大自然的启示”综合性学习的图文资料、小发明、小创意等。

  2、教师准备人类从大自然中受到启示有所发现与发明事例的资料或课件。

  第一课时

  口语交际

  一、展示事例,激发兴趣

  课件出示或讲述下列事例,引入新课。

  2000多年前埃及人迈克雷在尼罗河边散步时,踢到了干乌龟壳,从中受到启发,发明了木制四弦的乐器──世界上最早的小提琴。

  (课件出示乌龟壳、小提琴,播放小提琴优美的旋律)

  (音乐转换为沉重的曲调,教师语气沉重地讲述)

  澳大利亚原本没有兔子,只有袋鼠、驼鸟等少数动物种类。1859年英国移民带去20多只家兔到达澳大利亚。那里没有虎、豹、豺、狼、狐等食肉动物,兔子没有天敌,只生不死,不到三年时间,就多得挤满了牧场草地。到了19世纪末,兔子经过的地方,牧草、麦苗荡然无存,仿佛刮了一场龙卷风,或像洪水刚刚冲过一样,丰美的草场变成了荒漠,确确实实发生了一场“兔灾”,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很长一段时间人们对兔子的逞凶束手无策。后来,科学家找到一种针对兔子的粘液瘤病毒,它通过蚊子传播给兔子,大批兔子接连死去,这样澳大利亚的农业和畜牧业才得以恢复。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它告诉我们:自然界动物与动物之间,动物与植物之间都是协调统一的关系,哪个环节上发生失调,就会破坏生态平衡,就会给人类带来灾害。

  二、自主选择,分组交流

  自主选择交流的内容──从下列方面任选一项交流:自己对大自然的发现;搜集到的相关资料;自己的发明设想;自己尝试实验或设计发明的情况。

  自主选择交流的伙伴──交流内容相同的组成一个或若干个小组。

  自主推荐在全班汇报的代表──教师适当引导激励上台少的同学,善于发现突出典型并积极向组员推荐。

  三、全班汇报,互动交流

  1、各小组推荐的代表向全班汇报,教师注意引导学生说话清楚、大方、语言顺畅连贯,通过过渡语评点和重点引导学生评议两三名同学来激励学生;听的同学有不明白的地方可以在听的过程中或听完之后举手向汇报的人请教,形成台上台下的互动交流,学生不能解答的教师可做解答或引导课外去查阅资料、实践探究。

  2、评选“最佳创意奖”“查阅资料能手”“超越自我奖”等,进行精神奖励:全班鼓掌、打节奏为获奖同学唱一支歌曲。

  四、同桌互说,强化提高

  请向获奖的同学或你认为最出色的同学学习,重新组织自己的语言,再同桌两人一组,一人讲,对方听一听、问一问、夸一夸。教师巡回指导。

语文教案 篇7

  教学目的

  1、了解作者并认识其对清朝封建统治者残酷摧残人才的痛恨之情和迫切要求改良的强烈愿望。

  2、理解文言词语“以”、“则”、“之”、“其”、“夭”、“病”、“泣”、“顺”。

  3、理解本文内容,体会其“托物言志”的特点。

  教学重点

  理解文言词语,疏通文句,理解“托物言志”的特点。

  教学难点

  理解词语和文章的寓意。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清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资产阶级改良主义的先驱者龚自珍有一首诗几乎人人能背诵,这就是《己亥杂诗》。大家能不能齐声背一背这首诗?

  龚自珍为什么会发出这样的哀痛和呐喊?因为迫切要求改良的龚自珍对政治腐败的清朝封建统治者禁锢思想、扼杀人才的现实极其不满。正如他在《乙丙之际著议第九》里所说:“才士与才民出,则百不才督之、缚之以至于戮之。”“戮其能忧心,能愤心,能思虑心,能作为心,能有廉耻心,能无渣滓心。”一句话,就是扼杀忧国忧民之心,扼杀礼义廉耻之心,扼杀改革发展之心。针对这种现实,龚自珍写了一篇艺术性很强的小品文,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病梅馆记》。

  (板书:病梅馆记)

  二、学习新课

  1、解题

  [教法]教师引导学生了解作者、作品和题目。

  [要求]学生明确以下五点:

  ①作者的生卒朝代——清代后期。

  ②作者的姓名字号——龚自珍,字(s)人,号定(n)。

  ③对作者的定评——思想家、文学家、资产阶级改良主义先驱。

  ④作者的作品和文集——《龚自珍全集》。

  ⑤题目——“记”标明文体是小品文或随笔。

  2、预读

  [教法]两名学生一人读前一段,一人读后一段,要朗读。

  [要求]两名学生读的同时,其他学生看课文,并用铅笔划出自己不懂的词、句。

  3、释译

  [教法]①采用学生提疑,学生解疑的方法解决课文中学生不懂的一些问题。

  ②老师提疑并引导学生解释、翻译、理解一些语句。

  ③全文疏理完毕后,学生齐读课文一遍。

  [要求]重点弄清以下内容。

  (1)结合句子理解“以”、“则”、“之”、“其”四个虚词。

  (2)结合句子理解“夭”、“病”、“泣”、“顺”四个活用的实词。

  (3)结合课文释译以下九个句子:

  ①梅以曲为美,直则无姿

  ②未可明诏大号以绳天下之梅也

  ③不可以使天下之民斫直,删密,锄正,以夭梅病梅为业以求钱也

  ④梅之欹之疏之曲,又非蠢蠢求钱之民能以其智力为也

  ⑤斫其正,养其旁条

  ⑥既泣之三日

  ⑦纵之顺之,毁其盆,悉埋于地,解其棕缚;以五年为期,必复之全之

  ⑧予本非文人画士,甘受诟厉,辟病梅之馆以贮之

  ⑨安得使予多暇日,又多闲田,以广贮江宁、杭州、苏州之病梅,穷予生之光阴以疗梅也哉

  4、理解

  [教法]设疑提问,启发谈话为主。

  [要求]①逐段理解文章的表层内容。

  ②在《己亥杂诗》与课文的对比中理解文章的深刻内涵。

  【设问1】课文第一段中有一句话这样说:“文人画士之祸之烈至此哉!”这里的“此”指代什么内容?请用课文原句回答。

  ——“而江浙之梅皆病。”

  [按]学生如不能准确回答,教师可引导学生认识此句前冒号的作用,并明确:冒号表示对上文的总结,说明文人画士的“孤癖之隐”所造成的恶果是“鬻梅者”以“斫其正,养其旁条,删其密,夭其稚枝,锄其直,遏其生气”来赚大钱,而这种摧残梅花的恶劣行径,就必然导致了“江浙之梅皆病”的恶果。

  (板书:斫养删夭锄遏)

  【设问2】为什么有人会将文人画士的“孤癖之隐明告鬻梅者”让其赚大钱呢?文人画士的“孤癖之隐”是什么?请作最简要的回答。

  ——因为

  文人画士喜欢“夭梅病梅”却不敢“明诏大号”地用此时尚去“绳”天下之梅,而“蠢蠢求钱之民”却不能想到这一点。文人画士的“孤癖之隐”概括起来就是:以“夭梅病梅”为时尚,并想以此来“绳”天下之梅,而“蠢蠢求钱之民”却不能想到这一点。文人画士的“孤癖之隐”概括起来就是:以“夭梅病梅”为时尚,并想以此来“绳”天下之梅。

  (板书:绳夭病)

  [按]此句旨在引导学生理解“此文人画士……以其智力为也”两句意思,教师在引导学生作答的同时,让学生明确:“江浙之梅皆病”恶果的产生是由于“鬻梅者”制造病梅“以求重价”的行为所致,而“鬻梅者”制造病梅的原因则是由于文人画士的偏嗜病梅——这就是病梅产生的社会根源。

  【设问3】“文人画士心知其意”中的“其意”怎么理解?文中有没有具体的内容?

  ——它的,它们的。文中有具体的内容,如:“或曰:……密则无态。”

  “或”字怎么解释?谁能对此作大胆的推测?

  ——有的人。可能是一般人,也可能是居高位者,甚至是统治者。不然何以使文人画士“心知其意”并以之为尚?

  [按]通过此问必须启发学生明确:封建统治者的品梅标准或说是“孤癖之隐才是产生江浙之梅皆病”的根本原因。显见,作者的影射对象之所在。

  【设问4】面对“江浙之梅皆病”的社会现象,作者的`表现是什么?请用三个字来概括,看谁说的准确?

  ——泣疗贮(板书)

  [按]此问学生如不能准确回答,教师可引导学生运用辨析筛选的方法选出上述三个字,并明确:此三字乃作者同情梅、疗救梅、保护梅的行动和决心,其行其志令人称许。

  从文中看,作者疗梅的具体办法是什么?

  ——纵、顺、毁、解、复、全(板书)

  【设问5】纵观全文,我们可以看出文章是从哪两个方面来记病梅馆的?

  ——一是社会方面对梅的摧残、扭曲;一是作者对梅的哀痛、疗救。这正是全文的基本内容。(板书:社会作者)

  【设问6】作者仅仅是为写梅而写梅的吗?

  ——以梅喻人,托物言志(板书)

  [按]此问旨在理解文章的深刻内涵。教师可引导学生明确:文中梅的遭遇正是清朝封建专制统治下人才的遭遇;作者对梅的态度,正是作者对人才的态度;作者对造成梅的病态的痛斥,正是作者对封建统治阶级摧残人才、扼杀人才罪行的痛斥;作者要求恢复梅的本性,保全梅的自然健康形态,正是作者要求个性解放“不拘一格降人才”的迫切心情。

  【设问7】正因为作者以梅喻人,托物言志,所以文中对梅的感情实际上是对人的感情,在“记”的同时,又有饱含感情的抒情性句子,请找出来。

  ——①“文人画士之祸之烈至此哉!”

  ②“呜呼!安得使予多暇日,又多闲田,以广贮江宁、杭州、苏州之病梅,穷予生之光阴以疗梅也哉!”

  [按]读此两句意在体会抒情句的特点,并由此引导学生联想到作者的《己亥杂诗》,并在课堂上吟诵该诗:“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最后教师强调:课文和诗表达了相近的主题,这就是作者对清朝统治者残酷摧残压抑人才的愤慨痛恨之情和迫切要求改良的强烈愿望。

  三、课堂小结

  这一节我们通过课文的学习,重点学习了四个虚词、四个实词,理解了本文“以梅喻人”“托物言志”的特点,并学习了一种读书方法,这就是我的在第一段的学习中所采用的“执果索因”阅读法,希望大家下去能逐渐地掌握它,运用它。

  四、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并将本课所学的虚词、实词整理在笔记本上。

  2、思考并完成课后一、二、三各题。

语文教案 篇8

  学情分析:

  学生通过对本单元《世界无烟日》、《能源短缺体验日》两个主题活动的学习,已经知道设置特殊节日的意义,这时,恰逢植树节来临了,对于六年级的学生来说,要知道植树种花的价值所在,培养学生要从我做起,爱护花草树木,做“保护环境小卫士”的意识是十分必要的。花草树木是人类的朋友,爱护花草树木是每个人的责任,教育学生从小爱护花草树木,遵守社会公德是十分重要的。

  活动目标:

  1.了解植树节的来历和意义,树木对环境的作用

  2.了解保护树木的途径、爱惜树木。。

  3.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爱国情怀。

  活动准备:

  1.请搜集树的资料或图片。

  2.关于我国林木资源缺乏或森林火灾的新闻片断。

  活动过程:

  一、欣赏和理解儿歌《留住小鸟》。

  1、教师朗诵儿歌《留住小鸟》。

  2、讨论:小猫和小狗用什么办法留鸟儿?为什么没有留住鸟儿?小兔子用什么办法留鸟儿?为什么留住鸟儿了?鸟儿为什么喜欢树?

  3.教师:你喜欢树吗?你为什么喜欢树?你喜欢什么树?

  二、分享和讨论植树节的资料

  1、教师请小朋友展示和分享自己搜集的树的资料或图片。

  2、学生讨论树的作用、好处。

  3、教师介绍植树节的来历,意义,分享林木资源缺乏或者森林火灾的新闻片断。

  植树节的由来

  植树节是由内布拉斯加州发起的。19世纪以前,内布拉斯加州是一片光秃秃的荒原,那里树木稀少,土地干燥,大风一起,满天黄沙,人民深受其苦。1872年,美国著名农学家朱利叶斯〃斯特林〃莫尔顿提议在内布拉斯加州规定植树节,动员人民有计划地植树造林。当时州农业局通过决议采纳了这一提议,并由州长亲自规定今后每年4月份的第三个星期三为植树节。这一决定做出后,当年就植树上百万棵。此后的16年间,又先后植树6亿棵,终于使内布拉斯加州10万公顷的荒野变成了茂密的森林。为了表彰莫尔顿的.功绩,1885年州议会正式规定以莫尔领先生的生日4 月22日为每年的植树节,并放假一天。

  今日的美国,树木成行,林荫载道。据统计。美国有1/3的地区为森林树木所覆盖。这样惊人的绿化规模同值树节是分不开的。

  4、教师请小朋友讨论保护树木的办法。

  三、表演:我爱花,我爱草

  请几名分别当花朵、小树和小草进行情境表演。

  四、以植树为主题分组绘画

  1、教师请一组学生把讨论的保护树木的办法用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来。

  2、教师请一组学生设计宣传植树节、植树造林的宣传画。 实践活动:做一件爱护花草树木的事情

  附:儿歌:留住鸟儿

  鸟儿飞进小狗的院子里,

  小狗想留住鸟儿,为它搭了一间漂亮的积木房子。

  鸟儿看见了,扑扇着翅膀飞走了。

  鸟儿飞进小猫的院子里,

  小猫想留住鸟儿,为它编了一只精美的小笼子。

  鸟儿看见了,扑扇着翅膀又飞走了。

  鸟儿飞进小兔的院子里。

  小兔想留住鸟儿,为它栽了一棵小树苗。

  小树苗慢慢的长大了,长出了许多绿叶。

  鸟儿扑扇着翅膀说:“谢谢!谢谢!”

  小狗和小猫明白了:树是鸟儿的家,有树才能留住鸟儿。 瞧,他们拿起铁锹去种树啦!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的教案10-17

语文的教案03-21

语文《氓》教案02-23

语文园地教案12-16

语文下册的教案03-29

语文树教案12-05

语文优秀教案02-28

《语文园地》教案02-21

语文母鸡教案02-22

语文《掌声》教案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