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育文网>教学文档>教案> 大班教案

大班教案

时间:2023-07-22 07:17:47 教案 我要投稿

大班教案[实用]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大班教案4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大班教案[实用]

大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体验诗歌的意境美,并有感情的朗诵诗歌。

  2、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听读习惯,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3、识字:孙悟空、唐僧、猪八戒、沙和尚、妖魔鬼怪。

  4、领会故事蕴含的寓意和哲理。

  5、知道故事中象声词运用的趣味性。

  教学重点、难点

  感受诗歌的意境美,能根据常规有感情的朗诵诗歌

  活动准备

  1、音乐磁带 录音机 多媒体课件 电脑

  2、课文范例

  活动过程

  一、 音乐导入,激发幼儿兴趣。

  今天王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段音乐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播放音乐《猴哥》视频。

  师;1、我知道这是小朋友最喜欢的一首歌,有的小朋友已经情不自禁的唱起来了,谁知道这是哪部动画片的主题曲呢?

  2、《西游记》讲的是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呢?

  3、《西游记》里你最喜欢谁,为什么?

  4、今天西游记里的主人公也来了,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二、 学字卡。

  1、电脑课件出示图片和字卡。

  2、幼儿认读。

  三、学习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流利朗读。

  师;唐僧师徒遇上妖魔鬼怪会发生那些惊险的故事呢?请小朋友把书翻到第13课我们一起来学习,<孙悟空打妖怪>

  1、欣赏课文,出示欣赏常规。

  师;(1)、妖魔鬼怪吃到唐僧肉了吗?

  (2)、妖魔鬼怪哪里去了呢?

  2、跟读课文,出示跟读常规。

  3、朗读课文,出示朗读常规。

  4、用响板配节奏读课文。

  四、识字游戏,巩固本课字卡。

  1、课件出示,妖怪图片。

  师;我知道孙悟空是小朋友们心目中的英雄,今天王老师也给小朋友们一次化身孙悟空的.机会。

  2、游戏规则:请小朋友选择你要打的妖怪,读出妖怪背后的字卡才能真正消灭妖怪。

  3、请4名小朋友参加此项游戏。

  五、 即兴表演。

  1、每名幼儿分发一个字卡,请幼儿按照卡片的字自动分成四组。

  2、请每组幼儿听音乐即兴表演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唐僧。

  六、结束部分。

  在动画片《西游记》片尾曲中幼儿退场。

  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选取自婴幼儿全语言整合教育.字宝宝乐园中的一首诗歌《孙悟空打妖怪》这首儿歌堪称经典,所以我选择了这篇教材。这节上课开始我以音乐导入,播放了音乐《猴哥》,调动幼儿的情绪,让孩子们自由的说说《西游记》中的人物特点,这样孩子们对儿歌的梗概有了初步的认识,在接下来的教授儿歌时,发现孩子们基本能将儿歌完整的念下来,而且在一遍一遍的常规朗读中孩子们的兴趣不减,再加上用响板配节奏读课文,孩子们的兴趣盎然,始终处于最佳的学习状态。在识字过程中鼓励幼儿大胆表现自己,请小朋友选择你要打的妖怪,读出妖怪背后的字卡才能真正消灭妖怪,当我的话音刚落,就有好多孩子积极踊跃的要来打妖怪,通过游戏,孩子们认识了本课的重点生字,达到了教育目标。最后还让孩子自由创编儿歌的动作,让孩子们进行儿歌表演,再加多媒体课件的演示,孩子们还创编了很多形象生动的动作,孩子们学习的兴趣也一直在感染着我,当时听课的老师也都赞不绝口,从本次活动我发现只要我们平时善于观察,感受幼儿的心理,和简单的一两样道具就能让孩子在玩中学,学中乐,学得很开心。当然活动中存在着很多的不足之处,比如自己在语言组织方面有些欠缺,显得比较的啰嗦。相信在我今后的不断磨练中,我的课堂教学能有所提高。

  小百科:孙悟空是中国著名的神话人物之一,出自四大名著之《西游记》。祖籍东胜神州,由开天辟地以来的仙石孕育而生,因带领群猴进入水帘洞而成为众猴之王,尊为 “美猴王”。

大班教案 篇2

  设计意图

  幼儿最喜欢看动画片,看动画片是幼儿最感兴趣的一种阅读方式,但是有许多幼儿在看完之后就一了了之,不能说出故事的大致情节,更不能比较完整地讲述出故事内容。根据这一现象,我设计了本次活动,来培养他们自主阅读的能力。

  活动目的

  1、看动画,用自己的话讲述故事“聪明的小兔”。

  2、理解聪

  明、快乐、凶恶、急中生智、惊惶失措的含义,并要求幼儿运用这些书面用语讲述故事“聪明的小兔”

  活动准备

  1,课件:动画“聪明的小兔”

  2,字卡:聪明、快乐、凶恶、急中生智、惊惶失措

  3,表演故事用品(头饰):兔、狼 (实物):萝卜、小凳

  活动过程

  1,开始部分

  播放无声动画:聪明的小兔,引起幼儿的注意力,并要求幼儿看完整个动画后,用自己的话给动画配故事。

  (教师用无声课件,课件精美,情节生动,一目了然,深深地吸引了幼儿的注意力,同时教师提出课题:给无声动画配故事,直截了当地提出本次活动的目的,一下子就调动起了幼儿活动的积极性。)

  2,基本部分

  (1) 仔细阅读每一个片段,帮助幼儿理解故事情节

  片段1

  师问:这是谁?(聪聪) 学习短语:聪明,聪明的小兔,聪聪去干什么?

  师:聪聪看起来心情怎么样?

  幼:高兴,很高兴,开心,欢喜……

  (此处幼儿始终没有自己说出“快乐”二字。教师应启发幼儿多观察课件:小兔脸上表情笑眯眯的。课件上边还有一串音符,小兔正在唱歌。提问:什么样的心情时你又会笑又会唱歌?从而引导出“快乐”的词汇,这样处理更能体现幼儿的

  自主性。)

  片段2

  师:突然,谁来了?

  幼:狼

  师:狼看起来样子怎么样?

  幼:凶,凶狠,凶猛,凶恶……

  师:小朋友学一学凶恶的样子是怎样的?请全体幼儿一起来学习模仿狼凶恶的样子。

  (此环节处理很好,幼儿不光学会了这一词汇,而且通过模仿动作,还理解了词汇,使整堂课静中有动,不会枯燥死板)

  片段3-4

  师:小兔子是怎么对付狼的呢?如果你是小兔,你会怎么样做?

  幼甲:拿棍子打它。

  幼乙:拿砖头打它。

  幼丙:用嘴咬它。

  (幼儿想出了很多办法,教师都给予了表扬和肯定。)

  师:如果狼认为只有小兔子一个人,它还是不怕它,还是不走,怎么办?

  (此处的提问很好,使幼儿的思考难度进一步加深,调动幼儿去思考更好的办法为对付狼。)

  幼:叫人来帮忙

  师:那你会叫谁来帮忙?

  幼甲:爸爸妈妈

  幼乙:好朋友

  (此处还可扩展幼儿的想象力,有困难找警察,小兔可以给森林警察打电话,请警察叔叔为帮忙等。)

  片段5-6

  幼儿学习小兔是怎样对付狼的.,并模仿小兔的语言,学习理解词:急中生智,惊惶失措

  (2) 幼儿再次边看动画边讲述故事。要求

  幼儿能够比较详细地讲述故事中的细节。

  (从开始的用自己的话简短讲述到比较详细地讲述,提高了要求和难度,促使幼儿用更丰富的语言去讲述故事,从而使语言的表达能力有一定的提升。)

  (3) 出示字卡复习词汇:聪明、快乐、凶恶、急中生智、惊惶失措,并要求幼儿用这几个词汇去讲述故事。

  (聪明、快乐、凶恶、急中生智、惊惶失措这五个词汇是整个动画,整个故事的关键词,教师将它们专门提炼出来并要求幼儿用它们去讲故事,大大地加大了讲述故事的难度,这样使幼儿不光理解了词汇,还能把学到的运用进去,促使幼儿的语言发展更进一步地不断提高。)

  3、结束部分

  幼儿表演故事,幼儿自愿表演故事中的角色,边表演边复习讲述故事。

  (幼儿对表演故事这种形式兴趣非常浓厚,通过前面几个环节的学习,幼儿对整个故事已经是熟之又熟,对表演是轻而易举的,而且又是头饰,又有场景,幼儿非常喜欢。但表演故事不是主要目的,可只进行一遍就行了,尽管幼儿兴趣很浓,教师可引导幼儿:小朋友们都想来表演,下节课我们再来表演好吗?这样即不打击幼儿的兴趣,又能自然地结束这次活动。)

大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 教幼儿认识梯形,正确说出其名称,知道梯形特征。

  2、 发展幼儿的观察力和想像力,培养幼儿的分析比较等能力。

  3、 引发幼儿学习图形的兴趣。

  4、 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 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活动准备:

  1、磁性教具:各种几何图形

  2、长方形、梯形纸各一张(人手一份),彩色纸条若干

  3、吹塑纸做的梯子,纸折的轮船

  4、画有各种几何图形的纸幼儿人手一份,油画棒若干

  活动过程:

  一、复习几何图形

  师:小朋友,大家学过许多几何图形,现在老师说儿歌,大家猜一猜它是什么图形,好不好?

  1、圆溜溜,胖乎乎,滚来滚来真可爱。

  2、三条边,三个角,站着像小山,样子真漂亮。

  3、四条边一样长,四个角一样大,稳稳当当最像样。

  4、四条边,四个角,上下对边一样长,左右对边一样长。

  师:小朋友真聪明,认识了这么多图形宝宝,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新图形,它和长方形很像,现在我们一起来认识它。(出示梯形)大家看它像什么?(梯子),这是梯形宝宝,我们叫它梯形。(幼儿跟说)

  二、认识梯形

  1、现在大家一起数数,梯形有几条边?(4条边)梯形有几个角(4个角),对,梯形有4条边,4个角,,长方形有4条边,4个角,那梯形和长方形有什么地方不一样呢?

  引导幼儿观察上下两条边的长短(师:长方形的上下两条边一样长,梯形的上下两条边长短一样吗?)小结:梯形上下两条边一条短,一条长。

  大家再看看梯形上下两条边的距离怎么样?(一样长)

  师:它到底一样不一样,我们来做个实验。老师这儿有许多彩色纸条,咱们用它来量一量。先从上边这条边开头量,上边的边到下边的边是这么长,我们把多余的部分剪掉。再从上边这条边的中间量,上下两条边的距离是这样长,我们把多余的.部分剪掉。最后从上边这条边的后面量,上下两条的距离是这样长,我们把多余的部分剪掉。好,现在我们把三条彩纸比一比,看看它们是不是一样长呢?(一样)这说明上下两条边的距离是一样长,也就是上下两条边是平行的。(幼儿反复说)

  大家再看看梯形旁边两条边是怎样的?(斜斜的,像个小坡一样的)

  教师小结;梯形有4条边,4个角,上下两条边一条长,一条短,并且是平行的,旁边的边是斜的。其实梯形有好多种,今天咱们认识的是特殊梯形,等小朋友长大后再认识其它的梯形。

  2、幼儿动手操作,体验长方形和梯形的关系。

  师;小朋友的桌子上有老师给每个人准备的长方形和梯形,大家把它们两个重叠在一起,折一折,变一变,看看发现了什么?

  引导幼儿说出自己得到的结果。梯形两边比长方形多出两个三角形。请小朋友把多出的两个三角形折到后面,梯形变成了长方形。再把折到后面的三角形打开,长方形又变成梯形。

  3、今天我们认识的梯形宝宝真调皮可爱,喜欢翻跟头。瞧,它翻呀翻,这样站立,是不是梯形???? 它又翻呀翻,这样站立,是不是梯形??????? 这样呢??? 这样呢?对,调皮的梯形宝宝,不管怎样站立,它都是梯形。

  三、幼儿操作,巩固对梯形的认识。

  我们的生活中许多东西都是梯形,(出示梯子。轮船)梯子是不是梯形?(对,它每一个格子都是梯形)再看看轮船,船身是不是梯形?(对,它是一个倒立的梯形)

  小朋友的桌子上有许多漂亮的图片,选一张自己喜欢的,看看图片上哪部分是梯形,把它用好看的颜色涂出来。

  四、作业展评

  请幼儿相互说说自己图片上画的什么?你涂的是那一部分?为什么?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能通过幼儿的观察 比较,从而得出梯形的基本特征。运用“梯形宝宝翻跟头”,变化不同的位置,增强幼儿方位感。用“涂”的方式使学会的梯形,在实际生活中得到进一步的应用,科学和艺术有机整合,提高了幼儿的学习兴趣。

  不足之处:

  1、量梯形的上下两条边的距离时,教师应先让幼儿自己想办法该怎样量,再与同伴相互讨论,最后得出结论,这样效果会更佳。

  2、“涂”画的时候,个别幼儿的行为习惯较差,应加以纠正。

大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关于中国结的初浅知识,欣赏中国结的多样性,感受中国结的美,产生喜爱中国结的情感。

  2、发展动手能力,体验编中国结的乐趣,萌发对中国劳动人民的热爱之情。

  3、了解中国结的编织工具与材料,尝试学编简单的十字结。

  4、培养幼儿初步的创造能力。

  5、能呈现自己的中国结,并能欣赏别人的中国结。

  活动准备:

  1、请家长在本次活动前利用双休日带幼儿欣赏大商场布置的中国结,了解 中国结的多种式样。

  2、收集各种各样的中国结挂件、图片、书籍等悬挂在教室内。

  3、幼儿纺织用的材料:红丝线。

  活动过程:

  一、 故事导入引出主题

  1、今天,刘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个好听的故事,在听故事之前给小朋友一个任务,希望您在听完故事之后,能给它取个好听的名字。

  2、小朋友看,我们教室内悬挂着许多美丽的艺术品,这些艺术品是我们中国特有的,猜猜是什么?(中国结)

  二、 了解中国结

  1、这些挂在墙上的中国结,小朋友都已经摸过了,也仔细的看过了,你们知道这些中国结都是用什么做的吗?

  2、你看到的中国结都是什么形状的?它是什么颜色的?(有红色的如意结、鱼形结、还有金色的平安结、福字结…….)

  3、中国结里颜色最多的是什么颜色?(主要是红色),还有什么颜色?(金色、蓝色、绿色),为什么要用这些颜色?(这些颜色看上去特别喜庆、美丽,代表如意、吉祥)

  4、(教师出示鱼形结、如意结、饰品结、平安结)谁来说说这些中国结的图案代表什么意思?(幼儿讨论回答)

  5、你们喜欢中国结吗?为什么?你家有中国结吗?你还在哪里见过中国结?我们中国人喜欢中国结,外国人也喜欢中国结。他们到中国来旅游,总喜欢把中国结带回家,看我们的中国结有这么多人喜欢,真棒!作为一名中国人我们感到无比的自豪!

  6、中国结既美丽又带着美好的祝愿,所以大家都喜欢它。

  三、 尝试编织简单的中国结(十字结)

  (一)、认识编织材料和工具

  1、大家都说中国结漂亮又很喜欢它,那我们今天也来动手编一款中国结好吗?

  2、你们想想编中国结需要一些什么材料?

  3、简单说说古代中国结的起源。

  (二)、尝试操作

  1、教师引导幼儿观察老师制作的中国结(十字结)是什么样子的?

  2、幼儿尝试编“十字结”,教师观察并进行个别指导。

  活动延伸:

  幼儿讲讲你的中国结表示了什么祝愿?请你为自己的中国结取个好听的名字,并向对方(亲人、朋友、同伴)表达美好的祝愿。

  活动反思:

  漂亮的中国结是主题《我喜欢的民间艺术活动》中的一次教学活动,它具有以下两方面的特点:一是从审美目标出发引导幼儿感知编织艺术的魅力,提高幼儿对美的熏陶;二是从大班幼儿的年龄和特点出发,引导幼儿充分观察、体验、交流,激发幼儿对民间艺术的情感。

  同时,在活动前我做了充分的准备,创设了“漂亮的'中国结”引导幼儿欣赏墙面上布置的各种各样的中国结挂件,充分调动了幼儿的感官、感知。在活动的第二个环节,让幼儿了解中国结的过程中,我用鼓励的语气让孩子去表达自己的感受,肯定每个孩子,让他们始终充满自信。比如刘心怡小朋友平时不爱表现自己,在回答问题的时候,我鼓励他:“你说的真棒”,用这种鼓励的方式调动了更多孩子的积极性,从而使活动达到了一定的**。

  不足之处:在活动的最后,我为幼儿准备的编织材料太单一,如果再添加些饰品装饰进去,效果会更好。有的孩子还通过家长帮忙,在网上查询编织出了其它的中国结。我想如果编织方法再多样化更会调动孩子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从中让孩子在编织的过程中去感受古代劳动人民的心灵手巧。

【大班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教案》大班教案05-19

大班教案大班教案04-11

大班语言大班教案03-26

大班教案06-08

大班的教案11-26

【经典】大班教案07-21

大班教案07-20

《我上大班了》大班教案05-28

大班开学教案03-16

大班空气教案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