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育文网>教学文档>教案> 大班教案

大班教案

时间:2023-07-21 07:11:23 教案 我要投稿

大班教案经典4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大班教案4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大班教案经典4篇

大班教案 篇1

  1、学会 b、p、m、f 四个声母,能认清形,读准音。

  2、学会声母 b、p、m、f 与单韵母的拼音,会拼读 bá、bù、pá、mā、mù 等音节。

  3、初步学会读轻声。

  4、会在四线格里照样子抄写 b、p、m、f 四个声母。 课时安排:2 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教学声母 b、p 以及拼音。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卡片认读带调单韵母。

  二、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开始学习声母。 声母的发音和单韵母不一样, 它念得又轻又短

  三、教学声母 b。

  1、看图说话引出 b。 图上画着谁?他在干什么? b 这个音就是把“广播”的“播”读得又轻又短。

  2、教学 b 的发音,认清字形。

  1)发音要领:双唇紧闭,然后嘴唇突然张开,吐气成音。读时要轻 而短。

  2)师范读、领读,正音。

  3)忆字形。 启发学生看图:b 像什么?b 的`一竖像收音机拉出的天线,右半圆 像收音机。读顺口溜:“我听广播 b、b、b。”

  3、学习 b 的拼音。

大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在熟悉歌曲《龙船调》的基础上,尝试用合乎情景的动作来创编和表现。

  2、大胆地表现对歌曲的理解,并进行合作表演。

  3、感受湖北民歌的趣味性,体验音乐表演的快乐。

  4、让幼儿知道歌曲的名称,熟悉歌曲的旋律及歌词内容。

  5、感受音乐的欢快热烈的情绪。

  【活动准备】

  龙船调音乐、地面点位、幼儿座位摆成“八”字形。

  【活动重点难点】

  1、重点:在理解歌曲的基础上大胆表演。

  2、难点:创编符合歌曲中人物形象的舞蹈动作。

  【活动过程】

  (一)练习歌曲中有趣的对白。

  1、复习歌曲《龙船调》

  2、练习《龙船调》中的对白。

  (1)妹娃来到河边看见远处有一个艄公,她会喊什么呢?艄公是怎么回答的?

  (2)妹娃和艄公离得很远,他们怎样喊才能让对方听见呢?

  (练习用拖长音喊话、创编动作)

  3、分角色练习

  (二)创编前奏及歌曲第一部份妹娃艄公的动作。

  1、创编妹娃动作。

  讨论前奏部份妹娃出门前的动作:妹娃出门拜年,真开心!听着音乐想一想,妹娃出门前会做什么准备?

  幼儿听音乐,创编动作。

  创编歌曲第一部份妹娃走到河边的动作:妹娃是怎样开开心心来到河边的,听着音乐学学妹娃做一做。

  教师指导重点:能跟着音乐的节奏创编出不同的动作。

  2、创编艄公动作。

  妹娃高高兴兴出门的时候,艄公是怎么划船的?

  指导重点同前

  3、分角色表演。

  (三)创编歌曲第二部份妹娃艄公动作

  1、讨论妹娃上船的情景。

  2、创编妹娃上船、艄公搀扶、推船过河的动作。

  3、集体表演。

  4、个别表演,分享交流

  (四)完整表演1-2次,结束。

  【活动反思】

  《过河》是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混合运算这一单元的第三模块教材创设了“学生过河”这一学生感兴趣的情境导入新课,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充分体现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参与知识发生、发展的过程”这一教育理念,本节课也体现了‘寻找疑问—发现疑问—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猜想验证—汇报结果’这一教学流程,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学习的'活动中,所以本节课我的教学设计有如下特点:

  1、充分利用“过河”这个情境图,让学生说一说图的意思,并从中发现数学疑问,再提出问题,接着让通过学生独立思考,尝试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这个时候孩子们通常会想到的是分步算式,接着又小组合作交流,“能写成综合算式吗?”这时就有部分孩子出现这样的算式:29+25÷9 ,接着老师就引导孩子们通过计算出这道题的答案,再结合具体的情境自主发现问题所在,让孩子们知道这个时候这样写出来就是不正确的,同时给孩子们介绍新的工具“小括号”,并让孩子知道:有小括号的时候,就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这个时候再让孩子们列算式,就会列出正确的:(29+25)÷9,而且也知道了运算的顺序了。接下来在‘做一做’的练习中让学生们先说说运算顺序,再独立计算,使孩子们进一步掌握有括号算式的运算顺序,又调动了每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2、本节课在教学中注重了学生的疑和提出疑问后的思,同时把学生当作教学的主线,在各环节老师穿针引线(提醒为导疑—导思),关键处忘让学生讨论、合作、交流。

  3、新课部分,在“问题情境”的牵动下,当孩子们找出问题解决的办法后,又鼓励学生大胆的汇报自己的方法,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树立自信心,使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得以加强。在学生求探索、同思共想、动手操作、互说互议的过程中,更多地获得了展示的机会,创新能力得到了培养,愿与他人合作的好习惯与诸多探索的精神也逐步养成。

  4 、本节课充分利用现代教学媒体及电子白板,发挥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功能,直观、形象、动态,以及交互式等展现知识的过程,有效的突破了教学的重难点。如本节课我运用到了电子白板的“拖拽、组合、随意书写、无限制克隆、遮挡、双页预览、魔术笔的放大和聚光等功能”刺激了学生的感官,调动学生积极的思维,帮助学生深刻理解新知,建立清晰表象,并有效的节约了教学时间,优化教学结构,提高教学效率,达到了很好的教学目的。

大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了解漫画夸张、变形的特点,

  2、根据自己脸部特征,尝试用简单的线条画有趣的漫画头像。

  3、在创作中体验画漫画的乐趣。

  活动准备:

  小镜子、水彩笔、ppt课件

  活动过程:

  (一)欣赏漫画头像,了解漫画特点

  1、师:小朋友,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几张画像,请你们猜一猜他们是谁?

  ——出示PPT(欣赏漫画)

  欣赏人物李咏、姚明、赵本山

  2、提问:看了这些画像你们都在笑,为什么?

  他们跟我平常见到的人一样吗?(幼儿:不一样),怎么不一样呢?

  3、引导幼儿观察比较人物画像的夸张、变形,找出人物头像的不同。

  4、教师小结漫画的`特点:像李咏叔叔的脸长长的,把他画得夸张更长了,像姚明的脸画的弯曲了,用这种夸张、变形的方法画出来的画叫做漫画。

  5、出示三毛的线条漫画

  师:看看他又是谁呢?这张漫画哪些地方夸张变形了?

  (二)抓住漫画的特点,为老师画漫画头像

  1、找出老师的头像特征(头、五官、表情、发型)

  师:浦老师的脸是圆圆的,我们就可以画得更圆(生活中还有其他脸型的,长的、尖的、三角的)

  2、画五官

  3、教师边讲解边示范(让幼儿了解抓住人物最大特征来进行夸张的画)

  (三)激发创造欲望,学习画自己的漫画头像

  1、老师提出作画要求:①拿出小镜子,先观察后大胆地运用夸张、变形的手法,把自己的面部特点画出来。②提醒幼儿可以画不同的表情。

  2、幼儿自由作画

  (四)看漫画电影(评价)

  1、把幼儿的作品一张接着一张,写上数字,做成电影胶片,幼儿观看。

  2、幼儿根据漫画头像,猜猜是谁?

  (五)延伸

  介绍漫画大师埃.奥.卜劳恩的漫画作品《父与子》

大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加深认识各种常见标记,进一步理解标记的特征。

  2、尝试制作“安静”的标记,培养创造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活动准备:

  画纸、画笔若干,各种半成品,浆糊、各种标记图、数码相机、电视

  活动过程:

  一、出示标记图,认识标记及其特征

  1、出示交通标记图

  师:小朋友,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

  文博:是交通标记,我爸爸开车的时候告诉我的。

  东岳:我也知道,那是斑马线,我回家的时候也要经过斑马线的。

  师:那你们知道这些标记有什么作用吗?

  陈曦:它可以提醒人的。

  振宇:能够知道哪里能转弯,哪里不能转弯。

  2、出示其它标记图

  师:这些标记和我们的平时画的画有什么不同?

  雯茵:都很小。

  文博:他们在那个圆形还有三角形还有正方形那里画画。

  钰弘:那里总是画一横。

  师:那你知道为什么都要加上一条斜线呢?

  文博:都是禁止。

  高茵:那些人都是没有眼睛的'。

  师:小朋友都非常爱动脑筋,这些标记确实有很多和我们画的画有很多不同的地方,有小朋友说了,它比较小,其实在真正用的时候,它不一定是那么小的,它会按照一定的比例去制造,有的小朋友又发现了,在禁止做事情的时候都要用一条斜线表示不能做,还有的小朋友发现那些画都很简单,人也没有眼睛,车子又很简单等等,那么等会我们设计安静标记的时候也按照这种规律去设计,好吗?

  幼儿对很多常见的标记都比较熟悉,尤其是交通标记,可能是因为现在自己驾车的家长比较多,所以小朋友在坐车的时候容易接触得到,他们都知道这些标记有很大的提示作用。另禁止吸烟的标记小朋友也大部分认识。对标记的特征还是掌握较好的。

  二、 设想“安静”标记

  师:今天我们来设计一个“安静”的标记。你们觉得应该怎样设计才最能表示安静呢?

  子宜:不讲话。(做了个用手捂住嘴巴的动作)

  钰弘:我觉得可以这样。(手指在在嘴前的动作)

  嘉树:贴个月亮,像睡觉一样。

  振宇:可以画个人在睡觉。

  师:那里放了很多材料,小朋友可以自由选用,也可以自己画,或者在那些东西上添画也可以。

  三、幼儿制作标记,教师巡视指导

  1、幼儿第一次制作

  文博——贴了一个月亮,在月亮上打了个ⅹ。

  芷谊——画了一张床,床上睡着一个人。

  嘉树——贴了一个嘴巴,在嘴巴上打了个ⅹ。

  子宜——画了一条没有眼睛的鱼。(她说鱼睡觉了)

  2、观看照片(拍下幼儿的作品)

  师:你们觉得那副最能代表安静呢?

  大部分幼儿:第二幅。(嘴巴上打了ⅹ的)

  师:那为什么其它不行呢?你们不是说要月亮吗?这里有几副都是月亮啊。文博,你这幅是什么意思呢?

  文博:那个月亮在睡觉,不能说话。

  师:那你怎么知道它在睡觉呢?

  东岳:睡觉要闭上眼睛的。

  幼儿在评论的过程中总结到了,有的小朋友是采用半成品的,但除了打ⅹ以

  外,没有其它辅助的东西,例如月亮没有眼睛,都不知道是否在睡觉,不够清

  晰,有的青蛙没有画上嘴巴,就只有一条斜线,也不知道在做什么,通过这样,

  幼儿对自己的作品有了更深的想法。

  3、幼儿再次完善标记

  4、共同评选有代表性的标记

  四、小结并粘贴标记

  通过本次活动,幼儿对标记的内容及特征有了进一步的认识,而且大大地提高了对操作设计的兴趣,幼儿互相评选,起到了共同促进的作用。在第二次修改完善中,幼儿都抓住了特点,懂得为半成品添上嘴巴或者眼睛,再用斜线或打ⅹ表示不能说话,但在粘贴的技巧上还需要继续练习,有一部分幼儿掌握不了贴的位置,都喜欢把物体贴在靠边的地方,另外有4名幼儿选择了自己画的方法,芷谊画了小朋友睡在床上,这幅也得到了小朋友的肯定。

  活动结束:

  小朋友一起探讨

【大班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教案》大班教案05-19

大班教案大班教案04-11

大班语言大班教案03-26

大班的教案11-26

大班教案06-08

大班教案07-20

《我上大班了》大班教案05-28

大班教案《标志》06-26

礼物大班教案04-18

《烹饪》大班教案0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