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育文网>教学文档>教案> 中班教案

中班教案

时间:2023-07-19 10:10:17 教案 我要投稿

【推荐】中班教案范文汇总七篇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教案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中班教案7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推荐】中班教案范文汇总七篇

中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预防咳嗽和咳嗽时的一些基本的自我保护意识。

  2、了解可能引起咳嗽的多种原因。

  3、知道咳嗽时不能对着别人,防止病菌感染。

  活动准备:

  挂图一张。

  活动过程:

  1、初步了解咳嗽对人体的`危害。

  教师咳嗽几声,问:听……我怎么了?小朋友咳过嗽吗?咳嗽了有什么感觉?咳嗽对我们身体有什么不好的影响呢?(幼儿互相讨论)

  教师小结

  2、初步了解可能引起咳嗽的多种原因。

  提问:你是怎么会咳嗽的?我们为什么会咳嗽呢?

  鼓励幼儿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谈谈引起咳嗽的多种原因。

  教师出示挂图:这幅图上有哪些情况会引起人咳嗽呢?

  3、了解如何预防咳嗽常识。

  提问:什么时候容易咳嗽?我们应该如何预防咳嗽呢?

  4、知道咳嗽时的自我保护方法。

  如果你咳嗽了应该怎么办呢?要注意些什么?

  如果你咳嗽了,你应该怎么保护你身边的朋友不咳嗽呢?

中班教案 篇2

  目标:

  1、倾听故事,了解气球的动态及其与空气的关系。

  2、产生玩气球的兴趣。

  准备:故事磁带气球实物若干

  过程:

  一、气球升上天。

  ————教师讲述故事开头到"他们想飘到更高更高的天空上去。"————卖气球的人为什么要牢牢抓住红气球的绳子?红气球浮在空气中是怎么样的'?

  ————蓝气球、黄气球是怎么样变得越来越大,越来越轻的?(给气球打气)

  二、气球逃走了————教师继续讲述故事至"卖气球的人急得哭起来"。

  ————卖气球的打了个喷嚏,手一松气球就逃走了,踩高跷的人和荡秋千的杂技演员为什么都抓不住气球?(因为会往上飘升,所以抓不住)气球去玩了————教师继续讲述故事至结尾。

  ————气球想去玩,是谁带着他们去玩的?(风儿带着气球去的)————气球跟着风儿,怎么样去城市和乡下?(飘飘荡荡、摇摇摆摆地飞到乡下和城市)————气球到了幼儿园,停在哪里?他们为什么要把绳子垂下去?(浮在天花板下面,小朋友可以牵住气球去玩)————完整地欣赏录音故事。

  ————气球为什么最后留在了幼儿园?(小朋友最喜欢气球)————气球也到我们幼儿园来了吗?

  ————出示气球实物,告诉幼儿来到我们班,想和我们一起玩。带领幼儿一起说:"气球,欢迎你!"

  教学反思:

  整个活动过程,思路比较清晰,教态自然,能够根据教案的流程来上课。但是整个活动过程的气氛有点沉,不能够体现幼儿对活动的乐趣。

中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使幼儿目测数群,能不受物体排列形式的影响,正确感知7以内的数量。

  2、让幼儿学习按数匹配实物。

  3、启发幼儿用语言讲述操作过程。

  【活动重难点】 重点:让幼儿学习不受物体排列形式的影响,正确感知7以内的数量。

  难点:引导幼儿讨论数量相等的不同物体可不可以放在一起?

  【活动准备】 1、教具:实物卡6张(有动物卡、植物卡),红、绿贴绒篮子各一个,贴绒数字6、7,数字卡4、5、6、7,空白卡6张。

  2、学具:4、5、6、7的'数字杯、实物卡若干。5、6、7的实物卡、圆点卡、短线卡、数字卡若干。5、6、7的实物卡、数字卡若干。每人一张数字卡和实物卡。录音带。

  【活动过程】

  一、集体活动

  1、复习3、4、5、6、7的数字:玩认读数字的游戏。

  2、目测数群出示实物卡。提问:黑板上有什么?它们各有几个?我们再为这些实物卡送数字朋友。

  3、按数摆放卡片出示红、绿色的篮子,请小朋友把数量一样多的卡片放在同一个篮子里。(边操作边讲)提问:放得对不对?为什么?数量一样多的不同实物可不可以放在一起?为什么?谁来给它们送数字朋友?

  4、集体游戏:找朋友(配音乐)第一遍,幼儿手持实物卡找数字朋友;第二遍,幼儿手持数字卡找实物。

  二、小组活动第一组,给实物卡送短线卡、圆点卡和数字卡。

  第二组,给数字杯子送礼物。

  第三组,给实物卡送数字卡。

  三、活动评价

  1、请几个小朋友出来讲自己的操作过程。

  2、教师小结。

  3、复习游戏:找飞机场(巩固对数字4、5、6、7的认识)

中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画面,大胆表述自己的猜想,感受故事的神奇色彩。

  2.通过整体欣赏绘本,感受温暖的亲情。

  3.在感知绘本内容的基础上,理解角色特点。

  4.运用已有生活经验,根据画面大胆想象、推测并表达自己对绘本的理解。

  活动准备:

  绘本PPT

  活动过程:

  一、认识人物,激发兴趣。

  1.今天我带来了一本好看的绘本,绘本中的人物是谁呢?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出示图片)

  2.这是谁?(猫爸爸)你怎么知道的?它准备干吗去呢?这又是谁?(猫妈妈)她在干什么呢?他们还有一对可爱的宝宝!

  二、观察画面,大胆猜想。

  1.今天小猫的一家发生了一件有趣的事情。(出示图片)你发现了什么?小猫为什么会飞起来?小猫手里拎着面包想送给谁呢?为什么是送给爸爸?

  2.爸爸吃了面包会发生什么变化呢?(出示图片)爸爸为什么也飞起来了?神奇的面包是哪来的呢?(出示做面包的图)我们一起学做面包吧!这么神奇的面包是用什么做的呢?我们一起来欣赏绘本吧!

  三、整体欣赏,感受故事的神奇色彩。

  1.这个故事发生在一个下雨天的`早晨……教师结合绘本PPT讲述故事。

  2.咦,这是什么呀?他们是怎样拿云朵的?谁来学一学?

  3.吃了云朵面包,我们也忽忽悠悠地飘了起来。

  4.爸爸一定很饿了,我们给他送面包去吧。教师逐图讲述绘本。

  四、拓展交流,分享亲情

  1.(出示绘本书)你喜欢这个云朵面包吗?你觉得这本绘本美在哪里?

  2.这本书还有许多美丽的小秘密,我们下次再一起看好吗?

  课后反思:

  绘本看过很多,但给孩子们上绘本课还是这学期第一次。我不知道该怎么来上,怎么来引导学生进入绘本所描绘的世界。但和教研组的老师们一起讨论后,在上课前我到觉得轻松了,上课时也是如此。

  绘本课的基调就是轻松的,阅读本身就是一件快乐的事情,在阅读中进行语言的训练,并让孩子们爱上阅读。根据绘本故事,我用猜测式的教学方法完成了这节课的教学活动,给我很多感受。

  课上,教学节奏掌握得不好,另外对语言不够敏感,对孩子的回答常常不知该做出怎样的评价;对孩子的了解不够,他们自己在家已经接触过这个绘本,了解这个故事,因此在课堂上我的思路被孩子们打乱了。以后的绘本教学课上,我主要将在以下几方面做改进:1.孩子在课堂上能充分享受阅读的快乐;2.教学时要善于运用绘本画面的细节;3.充分拓展绘本留给我们的想象空间,让孩子们思维的灵活度、广度都得到提升;4.结合绘本内容,找准语言训练点。

  小百科:面包也写作麺包,一种用五谷(一般是麦类)磨粉制作并加热而制成的食品。以小麦粉为主要原料,以酵母、鸡蛋、油脂、糖、盐等为辅料,加水调制成面团,经过分割、成形、醒发、焙烤、冷却等过程加工而成的焙烤食品。

中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体会诗歌中风趣、调皮的情感,萌生喜欢小露珠的情感。

  2、理解诗歌的内容,会用“调皮”、“玩皮”造句。

  3、能用完全的句子表达自己对诗歌的理解。

  4、认读重点字词:瞪、神气、肚皮、比、出来。

  活动预备

  挂图、音带、大字卡、诗歌读本人手一册。

  活动过程

  一、豫备活动

  1、师幼相互问候,线上活动。

  2、幼儿有序取书。

  二、感知活动

  1、欣赏课件:森林的凌晨。

  幼儿相互交换、观察、自己看课件的感受。

  2、观看挂图,说说图上画了甚么,在干甚么?

  3、幼儿自主浏览图书。

  4、教师引导幼儿交换浏览后的感受。

  诗歌的名字是甚么?为何说小露珠像个调皮的孩子?他干了甚么?

  三、理解活动

  1、视听欣赏。

  一边看挂图,一边听录音,感知诗歌内容,理解诗句中辞汇的意思,并应用词语“玩皮”、“调皮”、“神气”造句。

  诗歌里说,“小露珠,真玩皮”,诗歌里是怎样形容小露珠玩皮的?试着学一学。你能用“玩皮”说一句话吗?教师出示大字卡“瞪”,让幼儿认读。

  小露珠很调皮,诗歌里是怎样形容小露珠调皮的呢?我们一起学学小露珠调皮的模样吧!

  谁能模仿小露珠神气的模样?用诗歌中的句子说一说。教师出示相应大字卡“神气”、“肚皮”、“比”、“出来”,让幼儿认读。

  2、师幼共同讨论:太阳公公一出来,为何小露珠就赶快回家往呢?引导幼儿发现其中的自然现象,露珠遇热蒸发。

  四、游戏活动

  游戏:露珠宝宝对对碰

  玩法:教师轮番出示大露珠宝宝字卡,幼儿要很快的.举起相同的小露珠宝宝字卡,并大声说出字卡的内容。熟练以后,幼儿可以分组玩该游戏。

  五、创造活动

  1、动作表现。

  引导幼儿根据诗歌内容创编动作,表现小露珠的调皮和玩皮的模样。分组表演,相互欣赏和评价。

  2、扩句练习

  用“瞪”、“神气”、“肚皮”、“比”、“出来”进行扩句练习。

  六、结束活动

中班教案 篇6

  活动背景

  1:在教室的自然角里放4盆花;

  2:在教室的后墙上贴5个五角星;

  3:让幼儿观察教室里有4个窗户;5张桌子。

  活动目标

  1:认识数字4、5,理解数字的实际意义。

  2:学习按数量分类(5以内)并给每类物品匹配相应的数字。

  3: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判断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4:发展幼儿思维的敏捷性、逻辑性。

  5:有兴趣参加数学活动。

  教学重点、难点

  4只小猫、用数字4表示;5只小老鼠用数字5表示; 按数量分类(5以内)并给每类物品匹配相应的数字。

  活动准备

  1>小动物挂图4幅(每张图上的小动物个数不一样):4只猫;5只小鸡;5只老鼠;4只小兔;

  2> 纸剪小房子4座:上面分别写有数字4和5.

  活动过程

  1>引题:让幼儿唱儿歌《我爱我的小动物》;

  2> 老师为幼儿讲一个关于小动物的故事《小工匠报恩》:小工匠到森林里去砍木头,结果被蛇咬伤了,一群小动物救了,他看到小动物们的房子都破了,为了报恩,他决定给每种小动物都盖一座漂亮的房子,用来报答小动物们对他的救命之恩。

  3>老师一一出示小动物挂图(4幅),并引导幼儿数出每张图上动物的数量;再出示剪纸房子引导幼儿认识数字4、5,接下来让幼儿看图连线。

  4> 延伸;小朋友庅今天表现的都可棒了,不但认识了数字4和5,而且知道了几只小动物就用数字几表示,那老师再问问你们,咱们班里哪些物品可以用数字4和5表示的?老师引导幼儿回答。

  5>小结;咱们帮小工匠送动物回家,通过送动物回家,我们知道了:4只小动物就用数字4表示,5只小动物就用数字5表示,其实,在我们生活中还有很多东西都可以用数字4和5表示的,比如:4支铅笔、5张桌子、4把椅子、5双鞋等等都可以用数字4和5表示。等中午回家后你们可以看看你们家里哪些物品可以用数字4和5表示的,然后再告诉你们的爸爸 妈妈好不好?

  教学反思

  这次活动主要是让幼儿通过观察、发现,认识数字4、5,理解数字4、5的实际意义;通过点数,让幼儿给每类物品匹配相应的数,整节课用故事贯穿:有认识数字、点数、按每类物品匹配相应的数,幼儿在老师的引导下,环环相扣,把整个班的学习气氛都带动起来了,并且都掌握了。

  不足之处:这节课练习的少了,幼儿没有得到充分练习;老师刚开始讲课时有点紧张。

中班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皮肤的作用,知道保护它们的卫生常识和正确方法。

  2、对探究人体奥秘很感兴趣。

  3、初步了解健康的小常识。

  4、初步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5、了解主要症状,懂得预防和治疗的自我保护意识。

  活动建议:

  教师与幼儿共同收集人体模型、X光片,《知识百科》音像资料等

  活动过程:

  一、认识皮肤。

  (1)幼儿互相观察,看看身体的哪些地方有皮肤。

  (2)幼儿在放大镜、显微镜下观察皮肤,看看皮肤上有什么(有纹路、毛孔、汗毛等)。

  (3)幼儿摸摸自己的皮肤,说说有什么感受。

  (4)幼儿交流自己的发现。

  二、皮肤的用处。

  (1)提供冰水、热水、绒毛玩具、砂纸、绸布、海绵、钢丝球等材料,让幼儿逐一触摸或用身体不同部位的皮肤感觉材料的冷热、粗糙、光滑、软硬等特性。

  (2)请当医生的家长结合图片及具体事例,向幼儿介绍皮肤保护人体的重要性。

  三、保护皮肤

  (1)幼儿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讨论皮肤的正确方法:经常进行户外锻炼,保持皮肤的清洁,使用适宜的护肤品,防止皮肤冻、裂伤及损伤,皮肤受伤或被蚊虫叮咬应及时处理,防止感染。

  四、活动延伸

  (2)与家长比一比,看看自己的皮肤和他们有什么不同。

  皮肤就像一件合身的衣服,穿在我们身体的外面,保护着我们的身体。它能感觉出冷、热、疼、痛,感觉出物体的软硬、光滑、粗糙。有了这些感觉,我们就能保护好身体不受伤害,如很烫的东西我们就不去碰它。皮肤上有小毛孔和汗毛,能调节人体体温,天热时,毛孔张天,帮助身体排汗、散热;开冷时,毛孔收缩,不让冷空气进入体内。

【中班教案】相关文章:

教案中班教案02-23

中班教案教案04-15

中班教案02-11

中班的教案04-06

中班《出海》教案02-23

中班教案简单02-23

《比粗细》中班教案02-23

《垃圾》中班教案02-23

中班卫生教案02-23

中班教案范文0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