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育文网>教学文档>教案> 《回自己的祖国去》教案

《回自己的祖国去》教案

时间:2023-07-13 07:01:44 教案 我要投稿

《回自己的祖国去》教案(精华)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回自己的祖国去》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回自己的祖国去》教案(精华)

  《回自己的祖国去》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认10个生字,会写9个字,自主积累词语。

  2、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习课文,感悟科学家华罗庚对祖国的赤子之情。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1、10个生字,会写9个字。

  2、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1、笔顺规则书写9个字。

  2、悟科学家华罗庚对祖国的赤子之情。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词语卡片,华罗庚的故事,课文朗读录音,课文插图。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故事导入。

  1、语:今天,我要向小朋友们介绍一位著名的科学家,他的名字叫华罗庚。(出示华罗庚肖像)板书:华罗庚指导读多音字:华:做姓时读huà还可以组词为"华山"。另一个读音是什么huá中华,华丽

  2、知道华罗庚的故事吗

  先请搜集了华罗庚资料的同学讲一讲,老师补充。

  华罗庚是中国现代数学家。1924年初中毕业后,在上海中华职业学校学习不到一年,因家贫辍学,刻苦自修数学。1946年,在美国当教授。1950年回国,先后任清华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所长,中国科学院副院长等职。还担任过多届中国数学会理事长。是第一,二,三,四,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六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

  3、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就是关于华罗庚的一个故事,板书课题:7回到自己的祖国去

  (二)初读感知

  1、渡:这篇课文又讲述了华罗庚的什么故事呢

  2、课文录音,激发学生的兴趣。

  3、生自由读课文,画出课文的生字,借助课后生字表里的拼音读准字音。

  (三)识字学词

  1、我把藏在课文中的生字娃娃找出来了吗你们找到的是哪些字

  根据学生的回答贴出生字卡片。

  祖辆华罗妻异算夫妇旧码握敬抛贫献价值

  2、互帮互学,识记生字字形,读准生字字音。

  3、交流。指名认读,说说识记的方法。

  4、认读生字。如:指名读,开火车读,打乱顺序认读。

  5、口头组词,进一步巩固认读。

  认读词语,说说反义词:惊异——(平静)坚定——(动摇)贫穷——(富裕)落后——(先进)

  (四)再读课文,读通课文

  1、读课文,要求读正确,读流利。课文中的生字和新词大家都已经认识了,把它们放到课文的句子中,小朋友们都会读了吗请再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2、导合作读书,同桌互相听一听,评一评。

  3、火车朗读各段,引导学生评价,注意正音,朗读有困难的地方,集体帮助。

  4、相交流:你觉得华罗庚是个什么样的人

  五)作业设计

  1、读生字。

  2、流利朗读本文。

  第二课时

  (一)整体把握课文。

  1、篇课文有多少个自然段(有11个自然段。)

  2、文主要写了发生在哪几个地点的事请快速默读课文,找出来。

  3、名回答,根据学生回答,板书:洋房客厅旧金山海湾

  4、文主要写了华罗庚在这两个地点说的话,第一部分是课文的1至5自然段,第二部分是课文的6至11自然段。今天我们的学习主要围绕这两个部分进行。

  (二)学习第1至5自然段。

  1、生自由朗读课文1至5自然段,将自己不理解的地方画记出来。

  2、名朗读,指出"冲"是多音字,在这里读chòng,是"向着,对着"的意思。

  3、生质疑,老师介绍背景,体会华罗庚得知祖国解放的消息时万分激动的心情。

  (1)"中国解放了!"这句话有什么含义

  华罗庚在美国的生活过得怎样从哪里可以看出

  (他住着洋房,开着小汽车,日子过得很富裕,很舒适。)

  华罗庚为什么要"回自己的.祖国去"

  4、觉得哪些地方最能表现华罗庚激动的心情

  出示文字投影:"华罗庚下了车,疾步走进客厅,冲着他的妻子喊"

  这些加点的词都表现了华罗庚知道祖国解放的消息非常激动的心情。指名有感情地朗读这句话,评价是否体现了华罗庚的心情。

  5、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这一部分,读出华罗庚喜悦激动的心情。

  (三)学习第6至11自然段。

  1、渡:华罗庚准备回国时,遇到了什么样的劝阻他是怎样回答的呢

  2、示课文插图,指名朗读课文6至11自然段。

  3、示文字投影,重点理解句子:

  "不,把学识献给自己的祖国,才有价值。我是一个中国人,我要为祖国尽力!"

  读了华罗庚说的这句话,你有什么想法

  (华罗庚是个非常热爱自己祖国的科学家,就像儿子热爱自己的母亲一样。他不嫌弃祖国的贫穷落后,立志为祖国贡献自己的力量,他把祖国的进步发展放在第一位。)

  4、读华罗庚说的这句话,体会华罗庚要回去报效祖国的决心。

  (四)总结课文。

  1、读全文。

  2、了这篇课文,你觉得华罗庚是个什么样的人

  (华罗庚是个不贪图享受,热爱祖国,一心报效祖国的科学家。)

  《回自己的祖国去》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15个生字,学会“封、借、初、渊、博、令、敬、佩、遗、憾”10个字,能正确读写“别致、渊博、敬佩、遗憾”。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华罗庚为什么要回国。

  3、能抓住重点词语如“总算”、“斩钉截铁”来理解句子表达的意思。

  4、知道除长城外还有哪些是中国人的骄傲;知道自己怎样做才能报效祖国。

  教学重点:

  熟读课文,能根据重点词语理解句子的意思。

  教学难点:

  理解华罗庚为什么要回国。

  总第21课时,本单元第3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

  昨天晚上,同学们阅读了《祖国,我终于回来了》,这篇文章讲了谁,说了他的`什么事情?(指名学生说一说),钱学森在美国的生活、工作条件都非常好,可是,当他听到新中国成立后,却毅然决定回国,敌人的迫害没有吓倒他,经过5年的艰苦斗争,他才回到了祖国的怀抱。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位和钱学森博士有同样经历的科学家,他就是我国著名的数学家华罗庚(板书课题:回自己的祖国去)。学生齐读两遍。

  新授

  一、教师简单介绍华罗庚。

  二、初读课文

  1、学生自读课文,画出带有生字的词语。

  2、自学生字词。要求读准字音,认清字型,运用联系上下文或生活实际、展开想象等方法理解词语。

  3、读通课文。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读破句,边读边标上自然段序数。

  三、检查自学

  1、用多种形式检查生字学习情况。

  (1)学生同桌互相读一读本课全部生字,交流自学生字的情况。

  初:左边是衣字旁,不要少写一个点。

  令:与“今天”的“今”区分,不要少写点。

  华:“华罗庚”的“华”:读四声,不读二声。

  冲:“冲着”的“冲”读四声,不读一声。

  撼:“遗憾”的“撼”可与“感动”的“感”比较,加深记忆。

  授:“教授”的“授”可与“接受”的“受”比较,加深记忆。

  (2)开火车认读生字,并组词。

  2、检查读课文情况

  教师可先范读课文,让学生注意听老师什么地方高,什么地方低,轻重、缓慢是否一样,让学生体会华罗庚与妻子听到祖国解放的消息以后的激动心情。

  (1)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

  (2)分小组讨论:课文主要讲了华罗庚的什么事情?他

  为什么要回国?

  四、回顾总结

  让学生自己总结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了什么,自己还有什么

  地方没有弄明白,指名学生说一说,教师适当补充,并提出期望。

  《回自己的祖国去》教案 篇3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北师大版)小学课本第三册第3单元的《回自己的祖国去》,课文记叙了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先生一件感人的故事,使学生通过学习体会华罗庚对新中国的爱及回到祖国母亲怀抱的决心;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精神。

  《九年义务教育标准》明确指出:“要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要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语文教育资源,优化语文学习环境,要拓宽语文学习的内容、形式和渠道,使学生在广阔的空间里学语文、用语文,丰富知识,提高能力。”因此,教学时不能就课文讲课文,而是要充分利用课文,将学生引入更广阔的知识海洋中。教学时,要启发学生求知的兴趣,促使学生自觉自愿地学习,并通过自己的亲生参与的课堂活动激发学生更高的求知欲望。因此,该文的教学设计从如下三方面来进行。

  (一)复习引入,整体感知

  “中国解放了!”“你知道是什么大事吗?”复习引入,直奔主题。接下又通过学生自读课文内容,边读边想(课文写谁?写什么事?),并通过欣赏激励性的语言有意识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引领主线,理解内容

  全文主要以对话为主,人物当时的心情和满腔的热忱尽显其中。依据教材这个特点,我在教学活动中(课件)设计几个板块,以“这一天总算盼到了”的“这一天”指的是哪一天?这个问题为切入点,并将这条主线贯穿全文教学,帮助学生读懂课文内容,解决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

  1、自读感悟

  “要发展学生的智力,就必须让学生有独立看、独立读、独立想和主动表达的余地。”利用课件中的朗读,先让学生听范读。教师顺势用“课文是华罗庚和谁对话?”“你能读好这些对话吗?”这两个问题,给学生发挥联想,自读课文,找出答案。

  2、合作交流

  课文先写华罗庚得知“中国解放了”的消息后,“急步”走进客厅,冲着他的妻子“喊”起来,表现出他急于把这一大好消息告诉妻子的'心情。当妻子惊异地问:“什么?”华罗庚“扬了扬”手中的报纸,说:“我们的祖国解放了。这一天总算盼到了!”“总算盼到了”,表达了华罗庚身在国外,却时时想念着自己的祖国,急盼新中国诞生的强烈愿望。当妻子问怎么办时,华罗庚坚定地说:“回去,回去,回自己的祖国去!”…….表达了华罗庚对新中国的爱及回到祖国母亲怀抱的决心。在学生充分自学的基础上,采用小组合作交流,大组汇报的形式,让学生对课文内容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时间和空间。这一部分学习,教师既要放开,又要深入到学生的学习小组中,参与学生的讨论,从中及时发现问题;在全班汇报时教师既要有针对性地进行讲解、点拨、加深,又要鼓励学生有不同说法,乐于欣赏评价,敢于质疑问难。(了解华罗庚热爱自己的祖国,愿意把自己的学识奉献给祖国的动人故事。)

  3、指导朗读

  这一环节主要是结合学生的感受,及时、恰当、整体地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以培养朗读能力和语感。教师结合课件采取“自由朗读,指名竞读,小组读,分角色读”等多种朗读形式,最后引导学生熟读成诵。

  这种安排,一方面让学生通过再一次的品读,进一步感悟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另一方面帮助学生积累了语言,为以后的拓展说写打下了基础。

  (三)拓展延伸,说写结合

  陶行知说过:“儿童的学习除跟教师学外,还要跟伙伴学,去图书馆学,到社会和自然中学。”《大纲》也要求:“拓宽语文学习的内容、形式和渠道。”所以在语文内容学懂之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走出教材,走向更为广阔的知识海洋,从而激发学生更强烈的求知欲望。面对美国朋友的的挽留,华罗庚坚决表示“回自己的祖国去!”他认为“把学识献给自己的祖国,才有价值”。他还说:“人是一个中国人,人要为祖国尽力!”表现了华罗庚报效祖国,把学识奉献给祖国的强烈爱国主义精神…….试用不同的语气说出这些表示华罗庚急于回国的决心的句子。试用别的写法写出这些表示华罗庚急于回国的决心句子。

  《回自己的祖国去》教案 篇4

  教学

  要求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华罗庚热爱祖国,愿意把自己的知识奉献给祖国的动人故事,教育学生树立为祖国服务的志向。

  重点

  难点1、一边默读,一边思考,理解课文内容。

  2、初步懂得学有所成,应当报效自己祖国的道理。

  3、理解华罗庚为什么要回到祖国去。

  教学

  课时两课时

  回自己的祖国去

  在美国阿尔巴城的一座优雅别致的洋房前,一辆小汽车停了下来。[①首句交代了哪些内容?有什么作用?]华罗庚下了车,疾步走进客厅,冲着他的妻子喊了起来:“中国解放了!”[②这些细节描写有什么作用?]

  “什么?”他的妻子惊喜地叫了起来。

  “我们的祖国解放了!”华罗庚扬了扬手中的报纸,“这一天总算盼到了!”[③这些描写表现了华罗庚怎样的心情?]

  妻子快步迎上前去,接过报纸,心情激动地边看边说:“我们怎么办?” [④对华罗庚妻子的描写有什么作用?]

  “我们?”华罗庚斩钉截铁地说,“回去,回自己的祖国去!”[⑤删去加点的词好不好?]

  “那房子呢?”

  “原封不动!”

  “汽车……”

  “借给别人。” [⑥对话描写有什么好处?]

  第一部分(第1~9自然段):华罗庚得知祖国解放的消息后,马上决定回国。

  1950年初春的一天,华罗庚夫妇领着三个孩子来到旧金山海湾。一些美国朋友赶到码头为他们送行。有位美国教授紧紧握住华罗庚的手,说:“先生,您真的要走?”[⑦这些交代有必要吗?]

  “嗯,回自己的祖国去!”[⑧华罗庚的回答有什么特点?]

  “您学识渊博,令人敬佩。如果把这一切抛到贫穷落后的土地上去,难道不觉得遗憾吗?”[⑨如何理解这段话?]

  “不!把学识献给自己的祖国,永远不会遗憾。我是一个中国人,我要为祖国尽力!”[⑩由华罗庚的话可以看出他怎样的情怀?]

  华罗庚与送行的人一一握手,快步登上船舷,和家人一起迎着海面的春风,向送行的人们招手:“再见吧!朋友!”

  第二部分(第10~14自然段):华罗庚拒绝了美国教授的挽留,毅然踏上回国的旅程。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华罗庚热爱祖国,愿意把自己的知识奉献给祖国的动人故事。

  3、教育学生树立为祖国服务的志向。

  华罗庚的资料。

  一出示画像,介绍人物

  1、(出示画像)提问:同学们,这是我国一位伟大的数学家,你认识他吗?(华罗庚)

  2、介绍华罗庚。

  华罗庚是中国著名的数学家。1910年11月12日生于江苏金坛,1936年赴英国留学,1946年赴美国,1950年回国。他主要从事解析数论、矩阵几何学的研究,为祖国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3、板书课文题目:回自己的祖国去。

  4、根据题目质疑。

  问题:华罗庚为什么要回自己的祖国去?

  二初学课文,认识生字

  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不丢字,不加字,能适当停顿。

  2、出示生字卡片,检查生字读音情况。

  提醒注意:“华”是多音字,当姓讲的时候读作huà。

  3、同桌互相读课文,纠正错误读音,标出自然段。(十四个自然段)

  4、指名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的意思。

  三学习课文内容,体会情感

  1、学习第一至第九自然段。

  (1)默读第一至第九自然段,边读边想“这一天总算盼到了”,“这一天”是指哪一天?你从哪儿看出来的?

  学生甲:“这一天”指的是“祖国解放的那一天”。

  学生乙: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来。“我们的祖国解放了。”华罗庚扬了扬手中的报纸,“这一天总算盼到了!”

  板书:祖国解放

  (2)在国外突然听到祖国解放的消息,你能想象华罗庚当时是什么心情吗?

  学生甲:我想华罗庚一定很激动。

  学生乙:他一定很高兴。

  (3)从哪儿看出他高兴、激动的心情呢?请你从书中找出相关的词语,用“ ”画出来,再读一读。

  学生甲:从“疾步”一词可以看出他激动。“疾步”就是很着急地走,他一定按捺不住心中的喜悦了。

  学生乙:从“扬了扬手中的报纸”可以看出他很高兴。

  学生丙:从“斩钉截铁”一词可以看出他的决心。

  指名有感情地朗读。

  2、学习第十至第十四自然段。

  (1)过渡:华罗庚为什么要回到自己当时贫穷落后的祖国,而不定居在繁华的美国呢?

  (2)默读第十至第十四自然段,边读边想:他为什么要回自己的祖国去?

  (3)分角色朗读人物对话,其他同学思考:他们两个人各自的想法是什么?

  学生甲:美国教授瞧不起我们中国,他想留住华罗庚为美国作贡献。

  学生乙:华罗庚想把自己的一切献给自己的祖国,因为他热爱自己的祖国。

  (4)默读华罗庚说的话,思考:他为什么要回自己的祖国去?

  板书:回去——不会遗憾——为祖国尽力

  美国教授认为华罗庚回到自己的祖国是把学识抛掉了,而华罗庚认为不是这样;美国教授认为他这样做太可惜了,而华罗庚认为自己这样做才不会遗憾。这一切都说明华罗庚是一个热爱祖国的人。

  板书:热爱祖国

  (5)齐读华罗庚说的话。

  (6)齐读第十四自然段。

  四总结扩展

  1、你还知道哪些科学家爱国的故事?

  2、观看录像片段。

  1、《回自己的祖国去》是一篇记叙文,它以对话为主,人物当时的心情和满腔热忱尽显其中。可是由于故事发生的年代离现在较远,学生对文中人物的感情难以产生共鸣。因此,运用一般的讲读方法进行教学,效果是不会理想的。

  根据课文的特点和学生情况,教师可采用“以读为本”的教学方法教学。

  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用声音再现画面,学生容易进入情境。学生在朗读中逐步深入人物内心世界,与人物的情感产生共鸣,心灵不断得到净化,情操在不知不觉中受到陶冶。如:华罗庚听到中国解放的消息,疾步走进客厅,冲着他的妻子喊了起来:“中国解放了!”“我们的祖国解放了!”“这一天总算盼到了。”学生在反复的朗读练习中跟着华罗庚一起激动,一起兴奋。华罗庚这种迫切归国,报效祖国的强烈愿望深深感染了学生,此时学生已与文中人物产生共鸣,真正走进文本,体会了情感,受到了教育。

  2、语文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在课文即将结束时,教师让学生通过读倒数第二自然段,并用“我是……我要……”练习来说句子。学生的兴趣又将达到高潮,会纷纷举手:“我是一个中国的少先队员,我要为中国的未来努力读书。我是中心小学的学生,我要为学校争光……”这样的练习不仅让学生学会造句,还让学生树立了为班、为校、为国争光的思想意识。这是学生学完此课后,思想上的升华。

  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内容。

  2、用“斩钉截铁”写一句话。

  连长斩钉截铁地对战士下了最后一道冲锋命令。

  3、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杂交水稻之父

  ——袁隆平爷爷的故事

  2001年2月19日,党中央、国务院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了国家科技奖励大会,最高奖得主之一是中国工程院院士、水稻专家袁隆平。

  袁隆平爷爷出生在大城市,怎么会去学农研究水稻呢?有两件事激励了他。

  6岁时,他来到武汉郊区的一个园艺场郊游。啊,多漂亮的花儿,多诱人的水果,他被深深地吸引住了,缠着园丁问这问那,并立下“我一定要去学农”的志愿。

  20世纪60年代,中国遭遇了严重的自然灾害,好多人没有饭吃,袁隆平下定决心要在农学上有所作为。“让所有的.人不再挨饿”成为他终生追求的目标。

  为了培育出优良的稻种,他几乎天天泡在稻田里,一片田、一株稻地去寻找可以用来杂交的稻穗,最后终于从14000株稻穗中找到了36株,培育出了大量的杂交水稻,使水稻的产量大大地提高。

  他研究的杂交水稻被世界科学组织称赞为“东方魔稻”,他也受聘担任了联合国粮农组织的首席顾问。

  (1)写出句中加点词的近义词。

  ①多漂亮的花儿!(美丽)

  ②有两件事激励了他。(鼓舞)

  ③“让所有的人不再挨饿”成为他终生追求的目标。(全部)

  (2)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小时候参观园艺场和20世纪60年代的自然灾害激励袁隆平爷爷研究水稻。他培育出了杂交水稻,大大地提高了水稻产量。

  1、学习本课的生字。

  2、指导学生在田字格里正确书写生字。

  生字、新词卡片。

  一朗读课文

  1、师生配合,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读一读。

  不!把学识献给自己的祖国,永远不会遗憾。我是一个中国人,我要为祖国尽力!

  二学习生字

  1、出示生字、新词卡片,指名认读。

  报纸斩钉截铁握住

  2、用自己喜欢的识字方法识记字形。

  3、全班交流汇报。

  借:左右结构。左边是“亻”,右边是“昔”。

  令:上下结构。“今”字加一点就是“令”。

  三扩词练习

  借:借口借用借钱租借

  令:口令司令命令令人神往

  回自己的祖国去

  纸盼迎呢借握令

  1、本课生字较多,但其中有一部分是一些学生已认识或会写的,因此,不要求一律掌握。教师可让学生挑选常用的部分生字先行掌握,再让学生运用个人有效的识记方法逐步掌握全部。

  2、在识字教学时,要抓住“字不离词”这一点,通过对词语的掌握达到字形的识记和字义的理解。如教学“令”字时,用“今天”的“今”与之进行区分。在讲到多音字时,应让学生通过组词来区分读音,加深了学生的记忆。

  1、比一比,再组词。

  2、补充表示时间、地点的词语,使句子的意思表达得更具体。

  例:老师批改作业。

  下班以后,老师还在办公室里批改作业。

  (1)同学们看电影。

  下午,同学们去电影院看电影。

  (2)爸爸带我看展览。

  星期天,爸爸带我到美术馆看展览。

  1、华罗庚简介

  华罗庚(1910~1985),中国数学家。江苏金坛人。在解析数论、典型群、矩阵几何学、自守函数论与多复变函数论等方面有深刻的研究和开创性的贡献。从20世纪60年代初期开始,他把数学方法创造性地应用于国民经济领域,推广应用优选法和统筹法。主要著有《堆垒素数论》《数论导引》《高等数学引论》《典型群》《典型域上的调和分析》以及《优选法评话及其补充》《统筹法评话及补充》等。

  2、华罗庚名言

  (1)树老易空,人老易松,科学之道,戒之以空,戒之以松,我愿一辈子从实而终。

  (2)科学是老老实实的学问,搞科学研究工作就要采取老老实实、实事求是的态度,不能有半点虚假浮夸。不知就不知,不懂就不懂,不懂的不要装懂,而且还要追下去,不懂,不懂在什么地方;懂,懂在什么地方。老老实实的态度,首先就是要扎扎实实地打好基础。科学是踏实的学问,连贯性和系统性都很强,前面的东西没有学好,后面的东西就上不去。基础没有打好,搞尖端就比较困难。我们在工作中经常遇到一些问题解决不了,其中不少是由于基础未打好所致。一个人在科学研究和其他工作上进步的快慢,往往和他的基础有关。

  (3)面对悬崖峭壁,一百年也看不出一条缝来,但用斧凿,得进一寸进一寸,得进一尺进一尺,不断积累,飞跃必来,突破随之。

  (4)我们最好把自己的生命看作前人生命的延续,是现在共同生命的一部分,同时也是后人生命的开端。如此延续下去,科学就会一天比一天灿烂,社会就会一天比一天更美好。

  《回自己的祖国去》教案 篇5

  一、揭示课题,交流资料。

  1、出示华罗庚肖像,交流相关资料。

  同学们,请看。照片上这位慈祥的老人是谁。(华罗庚)能说说对他有哪些了解吗。(生谈,师给予适当激励之语:如“你知道的多;你查到的是关于他的成就,很好。”)

  2、揭示课题,齐读课题。

  师:咱们班的同学真善于学习,学会收集资料帮助了解课文的主人公,华罗庚是中国现代数学家,1936年赴英国留学,1946年到美国,1950年回到自己的祖国。他是新中国数学研究事业的创始人,为新中国在数学领域的研究工作做出杰出的贡献。在他的身上也有许多感人的故事,今天我们就继续学习课文《回自己的祖国去》(板书)齐读课题。

  3、温故知新

  上节课我们解决了课文里的生字,请同学们再读一遍课文,想一想课文里面讲了一件什么事。

  注意说清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1950年春天,华罗庚和家人从美国乘船回自己的祖国去。)

  二、抓重点句,感悟体会。

  请同学快速浏览课文,找一找你是从哪里读出来华罗庚要回自己的祖国去的。

  1、学习1——5自然段“回去,回自己的祖国去”华罗庚坚定的说。

  (1)为什么他的话中说了“回去”,还要再说“回自己的祖国去”。请你用坚定的语气再读一读。

  (2)介绍联系上下文理解人物情感的方法,请同学们联系上下文分角色读一读课文1——5自然段,看看你还读懂了什么。(祖国解放,华罗庚和妻子都很兴奋;他在美国的生活很优越,)

  同学们的读书本领真高。懂得从人物的语言和动作去体会人物心情,老师真佩服你们。是啊,1949年月日10月1日,新中国成立了,人民扬眉吐气,翻身做主人了。所有的中国人民都是欢欣鼓舞。他终于可以有机会为祖国的人民效力,有机会回自己的祖国施展自己的才华,他的心情怎么样。让我们把这份激动之情用朗读告诉大家吧。

  (3)什么时候作出这个决定的。插入ppt资源拓展。新中国刚成立的时候。你知道新中国刚成立的时候是什么样的吗。(中国人民经过了8年的抗日战争和4年的解放战争,终于当家做了主人。但由于长时间的战乱,中国当时非常的贫穷落后。展示ppt:这就是当时的北京,没有高楼大厦,也没有便利的交通工具,人民的生活很贫困。)

  可华罗庚当时在美国的生活是什么样的呢。(图片展示)如果当时回到祖国,就意味着他将没有小洋房,住在破旧的青瓦房;将没有小汽车,取而代之是拖着残疾的双腿走路)让学生进行换位思考和想象,从而理解华罗庚回国的坚定决心。

  2、学习6——11自然段“把学识献给自己的祖国,永远不会遗憾。我是一个中国人,我要为祖国尽力。”

  1.由于华罗庚学识渊博,美国方面是如何挽留的。和同学们演一演。

  师:你的态度很坚决,不过,作为一名美国教授,您的好朋友,我还是要把你留下来。我有一位朋友前不久去过中国,看到了中国现在的状况,看,这里有他拍摄的照片。(指着屏幕)中国经历了几十年的战乱,国家太贫穷了。老百姓吃不上饭,穿不暖衣,没有居住的地方。城市里的楼房多数是平房,马路上行走的`还是马车、人力车,很少能看到一辆汽车……您还是留下来吧。

  师:哦,看看,犹豫了吧。留下来吧。

  生:我来说。华罗庚一定会说“不管祖国再穷,我也要回自己的祖国去。”

  生:祖国现在贫穷,我回去就是为建设祖国出力。

  生:祖国虽然贫穷,但依然是我的祖国,我要努力建设祖国,使她强大。(掌声)

  师:对,祖国的今天虽然贫穷落后,但我要尽自己的力量使她的明天变得――(生七嘴八舌)繁荣富强。

  师:(老师拉着扮演华罗庚的同学的手,深情地说)先生,看来我无论如何也留不住您了。因为,您不但是一位了不起的数学家,你的爱国之心更令我敬佩。祝您一路顺风,也祝您的国家早日强盛。(掌声)让我们用掌声送这位同学回到座位。

  (ppt讲解。华罗庚被聘为伊利诺大学聘为终身教授。)插入ppt介绍后回扣朗读重点一的句子。

  2.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是你,你会选择回祖国吗。(在横渡太平洋的航船上,他致信留美同学:“为了抉择真理,我们应当回去;为了国家民族,我们应当回去;为了为人民服务,我们也应当回去为我们伟大祖国的建设和发展而奋斗。”)

  三、升华情感,自由抒发。

  1、介绍钱学森、李四光的爱国故事,(1950年,新中国刚刚成立,百废待举,而此时一大批爱国科学家克服了重重困难,突破了层层险阻,甚至是生命安危回到了自己的祖国。正是这样一批杰出的人才,呕心沥血,辛勤耕耘,为新中国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李四光

  他是中国地质学的先驱之一,创立了地质力学,并为中国石油工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我要回国,不要美金”

  1948年,李四光接受国际地质学会的邀请来到英国,发表了《新华夏海的诞生,轰动了欧州。一天清晨,李四光在报纸上看到一则消息:“……12月2日沈阳解放,……”他激动得热泪盈眶,多年的梦想就要成真了,新中国就诞生了。在剑桥大学中国留学生举行的年会上,他激动地说:“我虽然60岁了,身体一直不好,但我一定要回到祖国去,把自己的余生贡献给新中国。”但是此举触怒了国民党当局。国民党驻英国大使馆秘书找到李四光,掏出了一张五千美金的支票,说:“你向世界发表个公开声明,否认中华人民共和国。”又威胁说:“你如果不肯,我将采取必要措施,将你扣留在国外》。”李四光听罢气愤至极,当即严厉斥责,:“我归国之心能用金钱收买吗。我要回国,不要美金。”经历了千辛万苦,李四光终于踏上了祖国的土地,实现了他为中国效力的愿望。

  钱学森

  “中国人为什么不能干。”

  远在1950年,被外国人称为“能抵五个师”的钱学森博士,已是美国大学的终身教授和实验中心主任。他配备有世界第一流搞科研的技术设备,享有非常优裕的生活条件。如果从追求个人的科研成果来说,那真是“得天独厚”。但他毅然冲破美国的种阻挠,回到祖国,在“一穷二白”的土地上创造中国人的火箭、导弹事业。有人问他为什么归心似箭,他说:“因为我是一个中国人,我的事业在中国,我的归宿在中国。”有人问他中国既无人才又无设备,搞火箭导弹能行吗。他回答是:“外国人能干的,中国人为什么不能干。”钱学森的誓言实现了,中国卫星上天了,洲际导弹可以同外国“比武”了

  1、这些科学家们豪不犹豫地踏上了回国之路,他把自己的知识抛在了贫穷落后的祖国大地上,祖国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请看——ppt介绍。

  2、他用实际行动践行着自己的诺言——回扣朗读重点一的句子。

  3、现在这位可亲可敬的科学家就在你的面前,(出示头像,放音乐)你想对华罗庚说些什么呢。

  《回自己的祖国去》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学习并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习课文,了解华罗庚热爱自己的祖国,愿意把自己的学识奉献给祖国的感人故事。

  【教学过程】

  一、交流资料、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祖国在我心中的第二课《回自己的祖国去》板书[出示课题]齐读课题。

  1、出示。(出示华罗庚肖像)板书:华罗庚指导读多音字:华:做姓时读huà还可以组词为"华山"。另一个读音是什么huá中华西华

  2、你对这位老爷爷了解多少?(学生交流资料)

  3、师出示小资料

  华罗庚是中国现代数学家。1924年初中毕业后,在上海中华职业学校学习不到一年,因家贫辍学,刻苦自修数学。1946年,在美国当教授。1950年回国,先后任清华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所长,中国科学院副院长等职。还担任过多届中国数学会理事长。是第一,二,三,四,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六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

  二、出示学习目标

  1、学习并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习课文,了解华罗庚热爱自己的祖国,愿意把自己的学识奉献给祖国的感人故事。

  三、自主读识

  1、自由朗读课文,完成两项任务:

  (1)利用自己的经验和工具书把课文读正确,读顺畅,至少两遍;

  (2)自学生字,做到会认会写。

  评价:看着大家规范地书写,听着你们朗朗的读书声,老师很为你们的学习态度和成果感到高兴。

  2、检测

  (1)老师想请每组的4号同学来接读课文,展示你们的读书成果,其他同学认真倾听,看哪些地方是值得你学习的,哪些地方是你能够帮助的。

  (2)生接读,教师强调重点词语的读音

  惊喜激动斩钉截铁遗憾尽力华罗庚渊博船舷

  四、合作读议

  (一)同桌读议

  请同学们自己默读课文,然后和同桌说一说:课文中哪些词句表现了华罗庚回过的决心?

  1、默读思考

  2、同桌交流

  (师:(出示课文插图)扫清了字词,同学们来看看课文中的插图,图上画着谁在干什么?

  生1:华罗庚一家人坐船要回国。

  生2:华罗庚和他的家人要回自己的祖国去。

  师:请同学们默读1――9自然段,找一找你是从哪里知道华罗庚要回国的?

  汇报:生3:从“我们?华罗庚斩钉截铁地说:回去,回自己的祖国去!”这句话知道的。

  师:能说说“斩钉截铁”这个词的意思吗?

  生4:他一定要回国。

  生5:意思是华罗庚回国之心很强。

  师:真棒!学会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斩钉截铁”的意思是态度……(生齐答:很坚决!)。谁能用坚决的语气读一读这一句话?

  生6:很有感情地读。

  师:读得真好!男生齐读。

  师:如此抓住重点句的重点词理解文章,这是一个非常好的读书方法。请运用这个方法再认真读1――9自然段,想想你还读懂了什么?注意边读边想。

  生:默读。

  师:想好的和同桌互相交流,互相做补充。

  汇报:师:谁先来谈谈你还读懂了什么?老师有个小小的要求,其他同学要注意倾听,随时补充。

  生1:我读懂了华罗庚知道祖国解放了,心情十分高兴。

  我是从华罗庚下了车,急疾步走进客厅,冲着他的妻子喊了起来:“中国解放了!”读懂的?

  师:你真会读书,能读读这一句?(生读)。谁来评一评他读得怎样?

  生2:读得很好!把华罗庚的急切心情读出来。

  师:还读懂了什么?

  生8:华罗庚想回国已经盼了很久!从“这一天总算盼到了”看出。

  生9:老师,华罗庚的妻子也很激动。从“妻子快步迎上前去,接过报纸,心情激动地边看边说:我们怎么办?”看出。

  师:同学们的读书本领真高!懂得从人物的语言和动作去体会人物心情,老师真佩服你们!是啊,1949年月日10月1日,新中国成立了,身在异国他乡的华罗庚夫妇知道后都非常兴奋,非常激动,让我们把这份激动之情用朗读告诉大家吧。前后桌同学试着分角色朗读,开始。(试读后请一组同学全班展示)

  (二)小组读议

  1、华罗庚为什要回国?

  学习提示:

  (1)自主阅读,用――画出最打动你的词句,在书上合适的地方用文中词语或自己概括的方式批注。

  (2)组内交流。认真倾听他人的发言,如果和你交流相同的内容,你认为需要补充可以继续发言。

  (3)班级交流:以小组为单位,集体交流学习情况。

  要求:其他小组认真听,如果有不同的地方可以给他们进行补充。

  汇报:我们组画出最打动我的词句是:生:13自然段。(师:板书“奉献”)

  师:自己再读读13段,然后在小组中交流一下自己的感受。师:谁先来谈谈自己的感想。

  生1:我读了这一段话,感受到华罗庚非常爱自己的祖国。(板书:爱国)

  生2:我长大后也要像华罗庚一样报效祖国!

  师:真好,你也拥有一颗爱国心。此时此刻,你想对华罗庚爷爷说些什么?

  生3:华罗庚太伟大了,在当时那么穷的条件下,他仍然要回国。

  生4:我很敬佩华罗庚。

  ④引读小结。

  师:听着同学们这么真挚的感受,让我们再来重温一下华罗庚当时说的话,齐读第13自然段。

  师总结:华罗庚满腔的爱国激情,忠诚报国的赤子之心,无不激起每个炎黄子孙报效祖国的热情。让我们在雄壮豪迈的歌声中再次感受一番。(播放歌曲《我的中国心》)

  五、配乐朗读,升华情感。

  1、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感情朗读。

  师:多么令人感动的故事,多么令人敬佩的华罗庚啊,请自由读读课文,选择你最喜欢的部分多读几遍。

  2、指名配乐朗读。

  (指名上台表演读)

  3、教师小结学生课堂上的表现:这节课同学们学得愉快,读书也很投入,真让老师对你们刮目相看!。

  六、总结提升拓展延伸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什么收获?

  2、找出文中你认为重要的话,背诵积累,指名反馈。

  3、其他爱国志士的故事。

  4、深情地朗读名言:①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②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③国事、家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七、课堂检测:

  填一填,背一背。

  1、辨字组词。

  组()坐()喊()夫()贫()

  祖()座()减()天()贪()

  2、不!把()献给自己的祖国,永远不会遗憾。我是一个中国人,我要为祖国尽力!

  八、作业设计:

  课外作业(任选一道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把这个故事讲给家人听。

  知识与能力: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华罗庚热爱祖国,愿意把自己的知识奉献给祖国的动人故事。

  2.教育学生树立为祖国服务的志向。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运用自学结合老师指导的方法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华罗庚热爱祖国,愿意把自己的知识奉献给祖国的动人故事。

  教学重点:

  1.默读听读,思考并理解课文内容。

  2.指导学生在田字格里正确书写生字

  教学难点:

  1.默读听读,思考并理解课文内容。

  2.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方法:通过各种方式朗读,领会含义。

  教学过程:

  一、导课

  1.板书课题:回自己的祖国去

  自读课题,思考:读了课题你知道了什么?你还想知道什么?

  2.学生质疑:(谁回祖国去?为什么要回祖国去?回祖国去干什么?在什么情况下回祖国去?)

  二、学习新课

  (一)认字

  1.学生默读课文,边读边圈出不认识的字,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解决。(拼音、猜、问)

  2.指名读全文,正音。学生评议,解决“华、冲”在文章中的正确读音。

  3.同桌互读。

  4.生字卡片测读识字情况,将不认识的字贴在黑板上,并提醒学生在后面的学习中注意不认识的字的读音。

  (二)介绍时代背景,初步解答质疑

  1.出示主题图,师讲解:

  中国解放后,许多旅居海外的爱国人士都纷纷回国。华罗庚就是其中的一位。当他听到祖国解放的消息后,心情异常激动,毅然放弃在国外的舒适的生活,优厚的待遇,拒绝了朋友的挽留,等上了回归祖国的轮船,准备把自己的学识奉献给祖国。

  2.了解到这些之后,该用什么语气读这个题目呢?

  指导学生带着自己的理解读课题。

  3.你对华罗庚了解多少?谈谈他的主要科学成就。

  (三)进一步理解课文。

  1.学生再次自己默读课文,勾画不理解的词。

  2.介绍语文天地中的“金钥匙”:联系上下文来理解词语。

  3.指导同学们用这种方法解决刚才理解词语上的难题。

  4.教师就难点提问:

  (1)“这一天总算盼到了”中“这一天”指哪一天?该怎样读?

  (2)华罗庚为什么回国?(通过阅读,要让学生明白华罗庚要把自己的学识献给祖国。)

  (3)课文中哪些词语表现了把华罗庚回国的决心和当时激动的心情?画下来,并有感情地读一读。

  学生汇报中就应该指导朗读,尤其是“回自己的祖国去”这句话,一定不能理解为简单的重复。

  5.在理解的基础上,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并适当加动作表演出来。

  三、全课总结

  “把自己的学识献给祖国,永远不会遗憾。我是中国人,我要为祖国尽力。”这就是一个爱国科学家的满腔热情。

  四、布置作业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找找其他爱国科学家的故事,读一读。

  教学要求:

  1、通过学习课文,了解华罗庚热爱祖国,愿意把自己的知识奉献给祖国的`动人故事,教育学生树立为祖国服务的志向。

  2、运用自学结合老师指导的方法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1、默读听读,思考并理解课文内容。

  2、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理解华罗庚为什么要回到祖国去。

  教学课时: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华罗庚热爱祖国,愿意把自己的知识奉献给祖国的动人故事。

  2、教育学生树立为祖国服务的志向。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具准备:

  华罗庚的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

  (一)引出画像,介绍人物

  1、(出示画像)提问:同学们,这是我国一位伟大的数学家,你认识他吗?(华罗庚)

  2、介绍华罗庚。

  华罗庚是中国的数学家。1910年11月12日生于江苏金坛,1936年赴英国留学,1946年赴美国,1950年回国。他主要从事解析数论、矩阵几何学研究,为祖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3、板书课题:回自己的祖国去。

  4、根据题目质疑。

  问题:华罗庚为什么要回自己的祖国?

  (二)初学课文,认识生字

  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不丢字,不加字,能适当停顿。

  2、出示生字卡片,检查生字读音情况。

  提醒注意:华是多音字,当姓讲的时候读作“hua”。

  3、同桌互相读课文,纠正错误读音,标出自然段。(十四个自然段)

  4、指名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的意思。

  (三)学习课文内容,体会情感

  1、学习第一至九自然段。

  (1)默读第一至九自然段,边读边想“这一天总算盼到了”,“这一天”是哪一天?你从哪儿看出来的?

  学生:“这一天”指的是“祖国解放的那一天。”

  学生:从这话句中可以看出来。“我们的祖国解放了。”华罗庚扬了扬手中的报纸,“这一天总算盼到了!”

  板书:祖国解放

  (2)在国外突然听到祖国解放的消息,你能想像华罗庚当时是什么心情吗?

  学生:我想华罗庚一定很激动。

  他一定很高兴。

  (3)从哪儿看出他高兴、激动的心情呢?请你从书中找出相关的词语,用“――”画出来,再读一读。

  学生:从“急步”一词可以看出他激动。“急步”就是很着急地走,他一定按捺不住心中的情绪了。

  从“扬了扬手中的报纸”可以看出他很高兴。

  从“斩钉截铁”一词可以看出他的决心。

  指名有感情地朗读。

  2、学习第十至十三自然段。

  (1)过渡:华罗庚为什么要回到自己当时贫穷落后的祖国,而不在繁华的美国待着呢?

  (2)默读第十至十三自然段,边读边想,他为什么要回到自己的祖国去?

  (3)分角色朗读人物对话,其他同学思考;他们两个人各自的想法是什么?

  学生:美国教授瞧不起我们中国,他想留住华罗庚为美国作贡献。

  华罗庚想把自己的一切献给自己的祖国,因为他热爱自己的祖国。

  (4)自由读华罗庚说的话,讨论:他为什么要回自己的祖国去?

  板书:献给――不会遗憾――为祖国尽力

  美国教授认为华罗庚回到自己的祖国是把学识抛掉了,而华罗庚认为不是这样;美国教授认为他这样做太可惜了,而华罗庚认为自己这样做才不会遗憾。这一切都说明华罗庚是一个热爱祖国的人。

  板书:热爱祖国

  (5)齐读华罗庚说的话。

  3、学习第十四自然段。

  齐读

  (四)总结扩展

  你还知道哪些科学家爱国的故事?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

  2、指导学生在田字格里正确书写生字。

  教具准备:

  生字、新词卡片。

  教学过程:

  (一)朗读课文

  1、师生配合,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读一读。

  “不!把学识献给自己的祖国,永远不会遗憾。我是一个中国人,我要为祖国尽力!”

  (二)学习生字

  1、出示生字、新词卡片,指名认读。

  解放斩钉截铁敬佩尽力

  2、用自己喜欢的识字方法识记字形。

  3、全班交流汇报。

  (三)扩词练习(开火车比赛)

  封:封锁、封建、封闭

  借:借口、借用、借钱

  初:初中、初升、当初

  渊:深渊、渊博

  敬:尊敬、敬爱、敬礼

  《回自己的祖国去》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华罗庚热爱祖国,愿意把自己的学识奉献给祖国的动人故事,激发学生热爱自己祖国的思想感情。

  能力目标:在理解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热爱自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掌握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

  激发学生热爱自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板书课题。自读课题,思考:读了课题后,你知道了什么?你还想知道什么?

  2.学生质疑:谁回祖国去?为什么要回祖国去?回祖国去干什么?在什么情况下回祖国去?

  二、初步读文,扫清文字障碍

  1.学生默读课文,边读边圈出不认识的字,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解决。(拼音、猜、问)

  2.指名读全文,正音。学生评议,解决“冲”在文章中的正确读音。

  3.同桌互读。

  4.生字卡片测读识字情况,将不认识的字贴在黑板上,并提醒学生在后面的学习中注

  意其读音。

  三、介绍时代背景,初步解答质疑

  1.师讲解

  中国解放后,许多旅居海外的爱国人十纷纷回国,华罗庚就是其中一位。当他听到祖国

  解放的消息后,毅然放弃国外舒适的生活、优厚的待遇,拒绝了朋友的挽留,登上回归祖国的轮船,准备把自己的学识奉献给祖国。

  2.了解到这些之后,该用什么语气读这个题目呢?“回自己的祖国去!”

  四、进一步理解课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学生自己默读课文,边读边写出自己的理解。

  2.小组交流合作。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汇报。

  3.学生以小组的形式汇报学习结果。学生评议效果。

  (1)轮读、齐读。

  (2)分角色读。

  (3)表演。

  4.汇报过程中,师恰当进行评价、指导。

  (1)“这一天总算盼到了”。

  “这一天”指哪一天?该怎样读?

  (2)抓住哪些词语就可以把华罗庚激动的心情演得更真实

  引导学生体会“急步”“喊”“斩钉截铁”等词语的意思,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读出语气,并表演出来。

  5.师总结性范读最后部分。

  把自己的学识献给祖国,永远不会遗憾。我是中国人,我要为祖国尽一份力量。这是一个爱国科学家的满腔热情。你能读读吗?

  五、识字

  1.测读生字。

  2.小组合作学习黑板上剩余的字。指名学生当老师讲字,其余学生和老师补充。

  3.同桌学生互测生字,全会读得两颗星,个别不会的得一颗星。课下互相帮助。

  4、点评。允许学生的个别差异,一节课下来会有孩子还没有完全认识生字。此时,充

  分发挥学生之间互助、互查的`作用。

  六、交流

  你还了解哪些科学家爱国的事迹?小组内交流。留自己喜欢的作业。

  练习:

  给多音字加拼音。

  1、我们都是中华( )民族的儿女。

  2、华( )罗庚是位著名的数学家。

  3、丁丁冲( )过去,冲( )着冬冬喊起来。

  板书设计:

  房前 客厅  “回我们的祖国去”

  (华罗庚)

  热爱祖国

  旧金山海湾  为祖国尽力

  教学反思:

  《回自己的祖国去》,主要目标是了解华罗庚热爱自己的祖国,愿意把自己的学识奉献给祖国的动人故事,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不过由于这篇文章离学生的现实生活太遥远,如果单纯地让他们去理解当时那个年代的爱国,那种不惜放弃自己优厚待遇而为祖国做贡献是相当困难的,所以我整篇课文中适时地采用了背景资料的渗透。比如让学生了解那个年代的时代背景,中美生活水平的巨大差距,尽快深入教材。恰当地引入华罗庚是以往的背景资料很自然而有针对性,拉进了学生与当时华罗庚的距离,也就拉进了学生与文本之间的距离。

【《回自己的祖国去》教案】相关文章:

《回自己的祖国去》教案02-24

回自己的祖国去教案03-31

回自己的祖国去说课稿05-25

祖国祖国我爱你教案02-02

祖国祖国我们爱你教案03-20

祖国,祖国,我们爱你教案03-27

《祖国,祖国我们爱你》音乐教案03-10

《祖国真大》教案05-15

《美丽的祖国》教案06-20

《爱祖国》教案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