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育文网>教学文档>教案> 大班社会教案

大班社会教案

时间:2023-07-11 08:30:03 教案 我要投稿

【精华】大班社会教案10篇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大班社会教案10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精华】大班社会教案10篇

大班社会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知道运动时要穿着合适的服装和鞋袜。

  2、体验合适的服装在运动中带来的方便和快乐。

  活动准备

  ⒈ 物质准备:四类体育运动项目——走木桩、钻拱门、跳圈、击剑。

  ⒉ 服饰准备:小动物头套、长裙、长挂件、值日生牌、鸭舌帽、头盔、拖鞋、硬皮鞋、大鞋子、小鞋子各若干,幼儿人手一套运动装。

  ⒊ 相关视频。

  ⒋ 经验准备:幼儿对日常服饰及日常运动有基本的了解。

  活动过程

  1、体验导入,引发思考。

  ⑴出示日常服装(小动物头套、长裙、长挂件、值日生牌、鸭舌帽、头盔、拖鞋、硬皮鞋、大鞋子、小鞋子各若干),请幼儿自由选择服装。

  ⑵出示四类运动器械,请幼儿自由选择运动项目。

  ⑶幼儿穿戴服饰后进行运动。

  2、主动探索,建构经验。

  ⑴提出讨论话题:穿着你选择的服装,在运动的时候有什么感觉?出现了什么问题?幼儿与同伴间相互自由讨论。

  ⑵教师请个别幼儿回答。

  ⑶教师结合幼儿回答小结:不合适的服装在运动时阻碍我们身体的活动,运动时会觉得不方便。

  3、开拓视野,提升经验。

  教师提问:不合适的服装在运动时除了不方便以外,还会有什么样的问题?

  ⑴出示因为服装不合适在运动中出现伤害的视频。

  ⑵讨论:你有没有遇到或听说过因为服装不合适,而在运动中出现不安全的事情?幼儿与同伴自由讨论。教师巡回参与幼儿的讨论。

  ⑶请个别幼儿介绍自己的经验或听到、看到的事例。

  ⑷教师结合幼儿的谈话进行小结:只有穿着合适的服装才可以让我们更安全、更快乐地参与运动。

  4、内化经验,再次尝试。

  ⑴教师提问:那我们运动时到底穿什么服装才是合适的呢?

  ⑵出示运动装,幼儿换上运动服和球鞋再次参加原先选择的运动项目进行比较。

  ⑶集体讨论:你穿上运动装和球鞋再参加同样的运动时,有什么不一样的感觉呢?

  ⑷教师结合幼儿回答总结:运动不是去表演节目,运动时并不是什么服饰都能穿戴,有的`服饰会防碍我们运动。我们要穿戴方便自己运动的服饰,这样才不容易发生危险的事情。运动服和球鞋是运动时最好的服饰。

  5、扩散经验,问题结束。

  教师提出问题:特殊的运动需要特殊的服装,例如我们每周进行的滑冰运动,为什么要穿戴轮滑鞋和头盔、护肘护膝呢?还有什么特殊的运动需要不一样的着装呢?我们一起回去看一看,想一想。

  活动延伸

  幼儿可根据班级日常晨间活动,设计相应的着装安排计划表格,并将表格布置在班级健康角,既帮助其巩固知识经验,又利于以后区分其他服饰是否方便运动,逐步增添内容和不断完善。

  活动建议

  在活动中选择日常服装要先充分了解幼儿,教师要观察幼儿在日常运动中会选择什么样的服装,或从与家长的交谈中了解幼儿对运动服装的认知偏失。当活动中幼儿看到自己喜欢、熟悉的服饰时,他们会更积极地投入活动进行尝试,从而更有针对性、更有效地解决幼儿实际的问题。

  运动项目的选择也要选择幼儿日常熟悉的运动内容,以免出现运动技能的限制,影响幼儿的感知判断。另外,在选择运动项目和在运动进行中,教师要注意保护幼儿的安全,避免因为服饰不当而引起伤害事故。

大班社会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了解端午节的名称、来历和有关习俗,知道端午节是中国的传统节目之一。

  2、体验中国民间节目的韵味。

  3、锻炼平衡能力及快速反应能力。

  4、乐于参与体育游戏,体验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幼儿已经初步了解中国农历记年的方法。

  2、幼儿用书:《快乐端午节》。

  活动过程:

  1、幼儿相互交流,初步了解端午节。

  ★教师:今天是什么日子?

  ★幼儿和同伴交流。

  ★请个别幼儿在全班面前表述,重点引导幼儿表述端午节的时间。

  ★教师和幼儿共同小结:端午节是中国农历的五月五日。

  2、引导幼儿了解端午节的来历。

  ★教师:端午节是怎么来的,有没有小朋友知道它的传说故事?

  ★幼儿相互交流。

  ★教师请两名幼儿讲述,大家分享端午节的传说。

  ★教师小结:古代楚国的诗人屈原非常热爱自己的国家,在秦国攻破楚国京都时,屈原看到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于农历五月五日,在写下了诗歌《怀沙》之后,抱石投汩罗江而死。屈原死后,楚国老百姓非常悲痛,纷纷涌到汩罗江边去凭吊屈原。

  3、引导幼儿进一步了解端午节的风俗习惯。

  ★教师:在端午节这天,人们都有哪些活动,为什么进行这样的活动?

  ★幼儿分组交流。

  ★每组选1名幼儿在集体面前发言。

  ★教师小结:端午节人们会进行许多活动,如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配香囊等。

  4、引导幼儿看幼儿用书,巩固对端午节的了解。

  ★教师:书上有许多活动,请你找出端午节里人们的活动。

  ★幼儿认读,并完成幼儿用书上的练习。

  教学反思:

  屈原这个人物对于幼儿来说不熟悉,更不了解这个人物,所以我结合挂图故事引导幼儿了解屈原的故事,从而使幼儿产生对屈原的敬佩之情。但是课堂效果来看,幼儿对于古代的'国与国的概念不是很清楚,听的有点含糊。但是对故事的大致思想还是有一定的感受。幼儿都知道端午节有特别的食品――粽子,它是多种形状、多种口味的。整堂活动中幼儿还是比较投入的。在屈原这个人物介绍这一方面还是需要再加强改进。让幼儿更容易接受并学习。

大班社会教案 篇3

  设计背景

  对于现在的小孩来说,他们都是独生子女,他们渴望与人交往,渴望有好朋友。但又因为在家常常是受大人们的宠爱,喜欢以自我为中心,他们又很难交到好朋友,常常为此苦恼。让学生初步了解人际交往的基本知识与技能。

  活动目标

  1、让幼儿仔细观察图片上人物的表情动作,发展幼儿思维的流畅性和敏锐性,并学会运用新词:踢、滚,发展幼儿语言表达能力。

  2、教育幼儿与同伴团结友爱,互相帮助。

  3、初步培养幼儿有礼貌的`行为。

  4、培养幼儿与同伴之间和睦相处并珍惜这份友情。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重点难点

  培养幼儿有主动关心和帮助他人的意识。

  活动准备

  图片一套:图①,小欣在踢毽子。图②,小欣的毽子搁在树上。图③,小明一边玩滚圈一边走来。图④,小明把毽子还给小欣。实物投影机。

  活动过程

  (一)引入课题。

  (二)幼儿自由排图讲述。

  1.发给幼儿每人四张图片。师:这里有几张图片?每张图片讲什么?

  2.师:请你们把图片排好顺序,编成一个故事。

  3.幼儿排图讲述,教师巡回引导。

  (三)讲述,交流,互动学习。

  1.出示实物投影机,请个别幼儿把自己排图的方法和编成的故事告诉大家。

  2.鼓励幼儿质疑,教师解答。

  3.结合学词:踢、滚,教师质疑,幼儿解答。

  (四)幼儿排图讲述。

  1.幼儿变换图片位置,编出不同的故事。

  2.教师注意提示幼儿编故事的连贯性、逻辑性。

  3.请幼儿两人一组,轮流把自己的故事告诉同伴。

  (五)品德教育。师:你喜欢谁?为什么?

  (六)讲评,议论。

  幼儿评:谁的故事编得最好,为什么。

  教师出示评价表评价。

  (1)开展角色游戏,教育幼儿与同伴友好相处。

  (2)生活中渗透 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幼儿关心他人的良好行为。

  (3)环境中渗透 将图片放在语言区,配上文字卡片让幼儿复习、巩固。

  (4)家庭中渗透 培养幼儿关心他人的品德。

  教学反思

  上完这节课我想一节课我可能改变不了一个孩子的性格但至少在孩子的心灵播撒了一颗快乐共享的种子。

  这节课的不足之处是赠名片交朋友环节秩序较乱,另外我的讲述不明确。许多方面在以后的教学中还要进一步提高。

大班社会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对未来有美好的向往,能大胆地、连贯地讲述自己的愿望。

  2、愿意为了实现自己的愿望付出努力。

  3、增加自我意识。

  活动准备:

  1、认识不同职业人们的劳动,知道各种职业的工作都需要。

  2、各种职业的人物图片若干。

  3、绘画纸笔幼儿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一、让幼儿谈谈自己父母的职业

  激发幼儿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二、朗读诗歌《长大了做什么》,启发幼儿谈谈自己的理想。

  1、让幼儿在小组里交流,说说:你最喜欢谁?你长大后想做什么?对我们大家有什么帮助?对社会有什么用?

  2、全班交流,教师适时出示各种职业的人物图片,引导幼儿观察不同人物的服装,工作环境,使用的工具等特点。

  三、讨论:如何实现美好的愿望。

  1、我们都有自己的'愿望,远大的理想,现在我们年纪还小,不能去做大人做的事情,那么现在我们应该做些什么呢?

  2、教师小结:现在我们要从小学好本领,懂得许多的知识和道理,长大后才能为大家做许多许多有用的事情。

  四、教师鼓励幼儿用绘画的形式表现自己的美好向往。

  教师:你们把长大以后想干什么画下来,然后再讲讲你画的是什么好吗?

大班社会教案 篇5

  设计思路

  在现代社会生活中,独生子女居多,孩子们常常以自我为中心,不够关注身边的人和事,加之家庭教育片面性,使孩子们关心、帮助他人的意识非常淡薄。《指南》中指出:大班幼儿“应该具备能够关注别人的情绪和需要,并能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本次活动的内容来源于生活,围绕“帮助”与“快乐”,对幼儿进行良好的品德教育,让幼儿在生活及学习活动中时时感受“爱和帮助”,认识“爱和帮助”,学会“爱和帮助”,不断发展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

  活动目标

  1、了解生活中需要帮助的人,能用自己的方式给他们送去爱心。

  2、能用自已掌握的绘画、粘贴等技能自制“爱心卡”,体验帮助他人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幼儿和家人一起调查、了解生活中有哪些需要帮助的人,并讨论帮助的原因及给他们送温暖的方式。

  2、PPT、音乐、视频。

  3、记号笔、粉色卡纸、海绵纸、剪刀、皱纹纸球、胶棒等材料。

  4、捐赠物品。

  活动过程

  一、观看图片,了解身边以及生活中需要帮助的人。

  1、出示图片,幼儿观察了解身边需要帮助的人和事。

  这位女孩怎么了?为什么不开心,她遇到了什么困难?(幼儿因拉不上拉链而不开心的图片)

  她需要什么?遇到这种情况我们应该怎样做呢?(帮助)

  我们来帮她拉拉链,可以对她怎么说?(我来帮帮你)

  【小结:你们都是非常有爱心,愿意帮助他人的人。】

  有位男孩帮助她,这回女孩的表情是什么样的`?为什么?她会对男孩说什么?(男孩帮助女孩,女孩微笑的图片)

  男孩的表情是什么样子的?为什么?他会怎样回答女孩呢?(男孩微笑的图片)

  女孩笑了,男孩笑了,我看到他们笑了,我也很开心,我也笑了,你们呢?(孩子们也笑了)

  【小结:女孩受到了帮助开心的笑了,男孩帮助了女孩也笑了,我们也笑了,原来快乐的情绪是可以被传染的,帮助别人真的会让人觉得很快乐。】

  2、出示图片,幼儿观察了解生活中需要帮助的人和事。

  小朋友之间有需要别人忙的时候,我们大人也不例外,也有需要别人帮助的时候,让我们来看看谁需要帮助呢?为什么觉得阿姨需要帮助呢?你觉得她需要什么样的帮助呢?(引导幼儿说出帮阿姨扶梯子)

  我们可以怎样帮她扶梯子?快来帮助她扶住。(通过教师语言动作的引导,让幼儿参与到情景中,帮阿姨扶梯子。)

  我们可以对阿姨说些什么呢?阿姨看到我们帮她扶梯子她的表情会是什么样的呢?为什么?她会对我们说什么呢会怎样呢?

  你们帮助了阿姨开心吗?为什么?你会对阿姨说什么?

  【小结:看来帮助别人真是件快乐的事儿,被帮助的人会更快乐。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许多多的人就是在这样传递着爱心和帮助的。】

  二、观看视频,了解社会中需要帮助的人。

  孩子们这个世界上还有许多人需要我们的帮助,让我们来看看他们的生活是怎样的,需要什么样的帮助呢?

  说说你都看到了什么?他们需要什么样的帮助?我们可以怎样来帮助他们?

  【小结:原来我们在接受别人帮助的时候,还有许多人需要我们的关心和帮助。】

  三、分类统计,体会亲自帮助他人的快乐。

  1、幼儿园的老师们像你们一样有爱心,就在前几天举行了一场“爱心捐赠”的活动,可是捐赠的物品太多了,想请你们来帮助忙分分类。看看老师们都捐赠了些什么呢?(服装类、学习用品、玩具类)

  2、交代任务,幼儿分组进行统计。

  (种类、服装类、玩具类、学习用品、食品类种类及数量)

  3、分组统计完成,全体进行汇总、核对。

  (种类、服装类、玩具、学习用品 、食品类数量及总数)

  小朋友们帮了老师们一个大忙,我代表幼儿园的老师们谢谢你们,我真的太开心了,因为我得到了你们的帮助,你们呢?

  【小结:原来,帮助多了,快乐也就多了。】

  四、制作贺卡,给需要帮助的人送去祝福。

  孩子们明天我们就可以把这些东西分类寄走了,你们有什么话想对山区的孩子们说?

  把你们想对他们说的话,记录到贺卡里,可以用你喜欢的方式剪一剪、画一画、黏一黏。让把我们的祝福随同捐赠的东西一同寄给他们。

大班社会教案 篇6

  活动意图:

  中国有悠久文化历史和优秀民间工艺美术,如年画、花灯、剪纸什么的。让孩子接触这些,感受这些,萌发他们的民族情感。选用这些内容是让孩子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好机会。为此,设计了此次活动。

  活动目标:

  1、感受中国传统文化和喜庆氛围。

  2、了解传统节日,增强民族感情。

  3、让幼儿了解节日的由来,感受节日欢乐的气氛,一起欢度节日。

  4、运用物品特征与谐音学说祝福语,体验人们互相关心的美好情感。

  5、体验与同伴集体过节日的快乐。

  活动准备:

  关于过年的故事、图片。视频展示台。传统年画、花灯、剪纸、对联、灯笼、贺年卡。幼儿用操作材料。

  活动过程:

  1、引出过年主题。

  (1)小朋友都喜欢过年。那你们知道为什么过年吗?

  (2)导入故事

  相传在很早以前有一个村子,村子里的人快快乐乐的生活着。可是一天,来了一头怪兽,它头上长着尖尖的粗粗的大角,眼睛非常大,像会喷火。嘴巴张开了比大狮子嘴巴还要大。这头怪兽的:就叫做“年”。自从“年”来了以后,村子里的猪、牛、马、羊都被吃了,后来它还要吃人,大家都非常害怕。这时候不知道谁发现一个秘密,于是大家都在门上贴上红纸,挂上红灯笼,在门口放鞭炮。原来“年”害怕红色和爆竹的声音,吓得逃走了。从此,人们过上了快快乐乐的生活,人们为了一直过幸福的生活,每到这个时候,总要在门上贴上红纸,而且写上一些吉祥的话,这就是现在的对联、再放爆竹,一代一代的传下来,这就是过年。”“过年也叫过春节,因为那一天是我们中国农历的.第一天,它象征着希望春天赶快到来,这是我们中国人特有的节日。”

  (3)讲一讲过年曾自己最有意义的一件事

  ①对联。出示红纸、毛笔。请学毛笔字的小朋友写对联。

  ②包馄钝。出示馄饨皮、菜馅,请小朋友包馄钝。

  ③挂红灯笼。为什么挂红灯笼就有了一种喜庆的气氛呢?

  出示大红蜡光纸,金纸,动手做灯笼。

  ④互相拜年。远方亲朋无法见面,怎么办?发贺年卡。(制作贺年卡)

  ⑤放鞭炮。你放过鞭炮吗?好玩吗?

  ⑥介绍年画。年画有许多种。

  年画就是过年时张贴的画,只有中国有。

  这幅画看上去感觉怎么样?表达什么意思?

  ⑦介绍花灯。舞龙灯,舞狮子。(图片)

  “龙和狮子都是中华民族的象征,蕴含喜庆和吉祥。

  ⑧剪纸:(展示窗花)

  2、师生动手操作。

  (1)幼儿自由分组操作。(背景音乐《金蛇狂舞》)

  ①剪纸;②做灯笼;③包馄饨;④写对联;⑤做贺卡;⑥画年画。

  (2)教师动手参与其中。

  3、共同布置教室。

  将师幼共同操作自制的作品装饰教室。

  请食堂师傅下好馄饨,幼儿共同分享。

  活动延伸:

  制作贺年卡。

  活动反思:

  过年是孩子最喜欢、最兴奋的事情。所以在活动一开始的谈话部分,幼儿就十分投入,兴致很高。表现出浓厚的兴趣,迫不及待地讲述自己过年时所经历的事情。而我好像是作为一名资料补充员的身份,当幼儿讲到一个什么事情引起其他孩子的共鸣时,我就在展示台上出示图像、图片等,加上幼儿和我的共同讲解,使中国过年时传统风俗在幼儿面前展露无遗。使幼儿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了更深刻的了解。这些操作活动真真切切地展示在幼儿面前时,幼儿的兴奋达到了**。从活动效果来看,幼儿动手能力很强,做出了许多精彩的东西。将民间美术欣赏与特定的节日结合起来,幼儿比较能够理解其中的含义。再让幼儿进行手工操作,就能达到很好的效果。同时,解决了幼儿园手工难教的问题。

大班社会教案 篇7

  活动由来

  在孩子们达成去野生动物园春游的协议后,经常会看到孩子们围在一起讨论有关春游的内容,我意识到:这次春游对孩子来说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而大班的孩子完全可以针对这一内容展开深入与全面的讨论并初步进行自我计划,从而在期待春游来到的日子里同样获得一些有助成长的经验,因此,我预设了本次活动。

  本次活动围绕两份计划书展开、老师制作了一份关于春游的时间安排、游览内容安排的计划书、组织幼儿对这一份计划书进行讨论。其目的是把孩子放在一个与老师平等的地位共同进行协商讨论。同时老师的计划书也是给孩子某种提示与参考:计划书可以运用图画、文字、数字,包括语言共同进行表达。孩子们制作计划书的过程不但是交流个体经验、完成任务的过程,更重要的是因为计划书是几个朋友协商、分工、妥协、尊重,共同完成的,因而制作计划书也是孩子合作能力提高的一个重要契机。

  在活动中幼儿可能有争论、有矛盾,更有不完美的地方,但是如果站在孩子的发展角度去看问题、我更多是考虑了“重过程”的理念,计划的合理与否在此已经不那么重要,重要的是孩子们在制定计划、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表达、表现的能力是否得到了充分的展现和提高,幼儿的交往能力、分工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否都得到了提高,是否充分表现出了自信心和规则意识,这些才是我密切关注的。

  活动目标

  1、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与同伴共同制定春游计划,尝试安排自己的活动。

  2、在协商、讨论、分工等过程中提高同伴问的相互合作能力。

  活动过程与指导

  一、讨论老师的春游计划书

  师:老师制定了一份去野生动物园春游的计划书,大家一起看看,你看得懂吗?有什么要告诉大家的?有什么看不懂想要问问老师或小朋友的?有什么不满意要修改的?

  (一进活动室、孩子们可能没料到今天的客人老师有这么多,前排还坐着爸爸妈妈,一下子有点紧张。孩子们表现出少有的拘谨,没有人主动提问或表达自己的观点。)

  二、讨论制定小朋友自己的春游计划书

  1、以往我们去春游总是爸爸妈妈为我们做准备,现在我们长大了、想不想为自己制定一份春游计划?

  (“好!”孩子们快乐地呼应。)

  2、老师和大家一起把春游的时间、游览的内容已经做了安排,想想除了这些,我们还应该做些什么计划呢?

  (带些好吃的”“带照相机”……孩子们的眼睛开始发亮了、这是他们喜欢的话题。)

  3、你认为我们的旅行包里应该带点什么东西呢?哪些是我们必须要带的?哪些东西不大适合带?我们去春游是一次集体活动,那么你认为我们应该遵守些什么规则呢?

  (孩子们的话匣子被慢慢地打开了,一张张小脸开始兴奋起来!伊伊一说到吃的就一脸灿烂的笑容:宣宣扳着手指一一列举他认为必须要带的东西:有人已经不满意了、急着要发表自己的观点。)

  4、讨论分工:这份计划书听起来挺棒的、可是我估计做起来有点难、看来一个人做不大可能,几个人一起做最好呢?怎么分工呢?(幼儿自由分成若干个小组)

  (制定用品计划的孩子只有3个、他们马上开始了求助:“谁来帮帮我们?”立刻。施曦睿表示愿意帮助他们。在老师表扬后、又有两个孩子调整了自己的计划、主动表示愿意去帮助他们共同制定用品计划。)

  5、制作计划书。

  (1)观察幼儿分工情况:谁记录?谁交流?

  (2)鼓励幼儿去采访别的朋友或者老师。

  (3)提醒幼儿有什么困难可以请老师帮忙。

  (4)可以用各种方式进行记录:大家一起为计划书出主意。

  (食品计划小组产生了非常多争执:带了饮料要不要带水?要不要带QQ糖?大家七嘴八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观点。于是老师建议,要带的食品如果大家都同意就记下、记录员就开始认真询问每个人的观点。在讨论了所带食品后,陈屹群立刻问:那么多吃的',垃圾怎么办?要不要带个垃圾桶?其他小朋友认为这应该是用品小组制定的内容。于是老师帮助他们去告知用品计划小组。用品计划小组已经商量带了非常多东西,老师带来的建议他们欣然接受。不过他们认为带个垃圾袋更方便一点。看他们准备的东西实在太多。我问:旅游的时候、你们认为是东西越多越好呢,还是稍微少一点好?没想到他们都回答是多一点好,正好可以用来减肥!我想还是让他们自己去决定吧!我离开了这组,去看规则计划小组、他们的分工与讨论井然有序、我问了几个沉默寡言的孩子’:哪些规则是你想出来的?意外的是每个孩子都能骄傲地指出他们想出的主意。真令我刮目相看!)

  三、交流分享

  每组派出代表交流各自小组记录与讨论的内容,其他幼儿可以补充或提问。

  (这个时候其实已经不需要老师组织了、孩子们与刚进来时的紧张与拘谨判若两人、有的孩子针对介绍和记录的内容主动提问,立刻就有人自动站起来进行补充或解释、孩子们努力尝试去说服别人。一开始非常多孩子由于求全心理对记录得美不美,好看不好看提出非常多要求,在老师表示时间少,这些可以原谅之后、大家都能认同与接受。他们开始对记录内容的合理与否纷纷表达自己的观点。对于一些原先有分歧的地方,经过小朋友的合理解释、大家都能心悦诚服地接受。

  对于又带水又带饮料这一问题孩子们展开了讨论:记录小组一致认为、可以让爸爸妈妈喝水。我们喝饮料呀!宣宣歪着脑袋说:那爸爸妈妈会不会觉得我们非常小气呀?于是我们派出代表当场采访了宣宣的妈妈。

  孩子们又针对食品计划小组记录的要带椰子开始质疑:有必要带吗?到哪去买?顾婧解释说椰子非常好吃,我们可以去海南岛买。孩子们又一次沸腾了,他们开始讨论还有哪些地方也非常好玩。老师立刻接住这个话题并告诉他们:海南岛确实非常好玩、我们中国还有好多好玩的地方、美丽的地方,老师希望大家长大之后能走遍中国、走遍全世界。)

  细心的孩子还为爸爸们特意制定了一条规则:禁止吸烟!对于其他一些共同制定出来的规则,孩子们也表示均能接受。)

  活动延伸:

  在活动结束到旅游之前,我们的计划表前时时会有孩子在发表自己的高见、计划表上有时会打上一个小问号。过一会儿又被划去,孩子们在不断地接纳与调整,计划也在不断地完善、家长有时也会为我们提供一些建议。

  (这是一次快乐的计划活动,我相信、孩子们一定会把我们的计划纳入我们的旅行,使我们的旅行更有意义、更快乐!)

大班社会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遵守规则,知道规则的重要性。

  2、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

  3、乐于探索、交流与分享。

  4、培养幼儿乐意在众人面前大胆发言的习惯,学说普通话。

  活动准备:

  幼儿生活片段录像 有关规则知识题的 课件

  活动过程:

  一、设置问题情境,引出主题

  师:请幼儿自己拿小凳子座,目的是看看孩子们 的秩序怎么样?守不守规则?

  提问:让幼儿说一说老师担心什么?

  幼儿:担心我们摔跤——担心踩踏

  师:请幼儿说一说拥挤,不守规则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

  二、体验式的情景模拟游戏,让幼儿在玩中自主学习解决问题

  1、让幼儿观察录像一——乘电梯

  师:让幼儿说一说看到了什么?

  幼儿:很多人在挤电梯

  2、让幼儿观察录像二——照哈哈镜

  师:让幼儿说一说看到了什么?

  幼儿:他们再抢着看哈哈哈镜

  师:怎样才能不挤?

  幼儿:可以排队,一个一个的看

  可以轮流看......

  3、让幼儿观看录像三——取垫板

  师:让幼儿说一说看到了什么?

  幼儿:把垫板弄到地上了

  三、今天给小朋友们带来了彩色的纸,请小朋友们自己去拿

  目的:看孩子们能不能有规则,守秩序的去拿彩纸

  活动延伸:

  让幼儿根据生活中的拥挤现象,自己动手画一幅规则图(比如:怎么解决取垫板问题,怎么解决乘电梯拥挤的问题.....)讲解每幅图的意思,活动结束。

  活动反思:

  幼儿阶段是社会性和各种能力迅速发展的阶段。在幼儿期对他们进行学习能力以及规则意识的培养,将会促进幼儿的终身发展。规则是保证幼儿愉快生活、交往、学习的前提,因此,对大班孩子进行执行规则能力的培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大班社会教案 篇9

  活动意图:

  5—6岁的幼儿对周围环境事物开始有了较稳定的态度和情感。但他们对周围事物的认识仍然是零碎、粗浅的。以幼儿生活附近的桥为主题与幼儿共同关注桥的演变。桥给我们生活带来的巨大作用……有利于帮助幼儿形成对家乡桥的具体印象,萌发幼儿热爱家乡的情感。

  活动目标:

  1、了解桥的演变。家乡桥在城市中的大概分布位置。

  2、学习记录、统计,养成主动学习的好习惯。

  3、萌发幼儿亲近家乡,喜爱家乡的情感。

  4、让幼儿能在集体面前大胆表演、表现自己。

  5、体验合作创编游戏的乐趣。

  活动重难点:

  寻找熟悉的家乡桥在城市地图上的大概位置(通过教学辅助课件和教师引导完成)。

  活动准备:

  1、幼儿知识经验的准备。通过收集我家附近的桥。了解自己熟悉的桥座落在城市的具体位置。

  2、能力准备:具备观察、比较、分析的能力。

  3、心理准备:乐群、乐学。

  4、材料准备:

  ①桥的谜语课件

  桥的演变课件

  有代表性的桥在城市中的分布位置课件

  ②画桥、做桥材料

  ③统计表、家乡桥梁图片、自绘城市地图

  活动过程:

  一、播放"桥"的谜语课件引入主题

  谜面:驼背公公,力大无穷,驼的什么?车水马龙!幼儿猜谜底。

  二、闭眼快速画"桥"(粉笔画)了解自己头脑里储存的桥的印象。

  三、讲述"桥的演变"故事"课件演示"

  师:很久、很久以前河上没有桥。被风吹倒的大树正好横搭在河两岸,人们从上面走过去很方便,这就成了最早的桥。接着人们试着用藤条、木板来做桥,于是有了悬在河上的吊桥。人们还试着用石头垒成桥洞,石头被挤成桥洞很牢固,这就成了石拱桥。后来人们又试着在河面上立桥墩铺石板搭桥,于是在很宽的河面上也能搭桥了。现在人们已经会造各式各样的桥啦。有联结交通要道的石桥、铁桥、钢索桥;有缓解交通的立交桥、人行天桥;有休闲娱乐的风雨桥、凉亭桥、吊桥。

  四、讨论家乡的桥

  师:我们家乡恩施也有各式各样的桥

  问题一:你知道我们恩施有哪些桥?你最熟悉的是哪座桥?你家附近有什么桥?

  问题二:寻找熟悉的典型的桥的位置。先找幼儿园附近桥的位置,再找幼儿最熟悉的桥在城市地图中的具体位置。猜测自己不熟悉的桥可能在城市的什么位置。课件一一验证,并通过把自己熟悉的桥贴到城市地图相应的位置,记录、提升幼儿对家乡桥的整体认识。

  问题三:分小组统计"自己最喜欢的家乡桥",说一说喜欢的原因。

  五、谈话"家乡还有哪些好玩的地方",小结家乡是中国健康旅游基地。家乡山高、水好、神奇美丽,为了给来恩施旅游的人带来方便我们还会新建、改建许多桥。

  六、一起动手做桥吧!

  途径:

  ①用身体搭桥

  ②用画纸设计桥

  ③选择材料搭桥

  活动反思:

  《家乡的桥》是四(上)第六单元的课文,是一篇怀乡之作。作者通过描写家乡小桥的造型、名称和桥所带来的乐趣这三方面表达对故乡江南的热爱和怀念。课文的最大特点是:文字优美、意境悠远。在设计教学时,我以课文为载体,既抓重点词的教学,又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去感受江南水乡的那份意境,去体会作者对故乡的那份情怀,让学生得到知识、提高能力的同时,丰富精神世界,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叶圣陶先生说过:“入境始于亲。”课一开始我先让学生欣赏小桥流水的江南风光,然后点出本文作者的家乡就在江南,他离开家乡一别几十年,可他乡音无改、相思不断。家乡的人,家乡的情,家乡的景,时时浮现在他的眼前,尤其是那家乡的桥更使他念念不忘。这样拉近了学生与江南、学生与作者的情感距离,为后面各环节的教学做好了情感铺垫。

  在学习第一个赏读内容“家乡的桥造型千姿百态”时,学生感受到过户桥和单拱桥的造型。我引导学生把重点放在单拱桥上,看图理解句中的“缀”字;看图指导朗读“夜里,你撑条小船穿梭其间,那光景,会使你怀疑是不是进了月亮婆婆的.家呢!”这句话,一开始学生很难读出感觉,我适时出示图片点拨,学生一下子就体会到应读得轻些,读出夜的宁静和谐。学到这里,学生也顿生疑问:作者说家乡的桥造型千姿百态,却只介绍了两座桥,这是为什么?原来作者用了“抓典型”的写法,这是我适时告诉大家这是“先概括后具体”的写法,为下文的读写结合做准备。

  在学习第二个赏读内容家乡的桥名称充满情趣时,通过出示王维的《归嵩山作》,让学生理解“撷取”的意思;通过出示篆隶楷草四种字体,让学生理解“飘逸潇洒”、“刚劲雄健”的含义,欣赏不同的桥名字体,感受中华书法的美妙,并积累一些描写字体美的词语;通过引读震龙桥的故事,让学生聆听了桥的故事。一座桥一个桥名,一个桥名一种字体,一个桥名一个故事。学生走进了文本,内化了课文语言,真是入情入境。

  第三个赏读内容:家乡的桥使人充满乐趣。因为玩是孩子的天性,所以我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说说其他之乐,并用上“家乡的桥是我们的乐园,我们可以 还可以 。”的句式说话,以课文为载体,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有话可说,有情可抒。

  上课时我也尝试了“读写结合”,家乡的桥是作者带着他对家乡深深的眷恋而写出来的,学完课文请学生也带着同样的情感写写上海母亲河上的桥,并出示了一些富有特色的桥的图片,如:外白渡桥、豫园九曲桥、南浦大桥、卢浦大桥等,并要求大家按照“先概括后具体”的写法写。也许是铺垫不够,大家交流时发言并不积极,我想或许给予提示:用上“上海母亲河上的桥造型千姿百态。”这个句式效果会更好些。

  小百科:桥是一种用来跨越障碍的大型构造物。确切的说是用来将交通路线 (如道路、铁路、水道等)或者其他设施 (如管道、电缆等)跨越天然障碍 (如河流、海峡、峡谷等)或人工障碍 (高速公路、铁路线)的构造物。

大班社会教案 篇10

  一、活动目标:

  1。在游戏"分豆子"的过程中学会合作,体验合作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2。能共同探索,尝试协商、分工,提高与同伴合作的能力。

  3。体验团结协作、战胜困难带来的快乐,增强幼儿合作意识。

  4。培养幼儿乐观开朗的性格。

  5。能学会用轮流的方式谈话,体会与同伴交流、讨论的乐趣。

  二、重点难点:

  重点:在游戏中体验合作的重要性。

  难点:在游戏中能够自主协商、分工。

  三、活动准备:

  1、自制ppt2、四盘有6种豆子混合在一起的豆子,每组6个空盘子及6双筷子。

  3、课前请幼儿自由组合,6个好朋友做为一组四、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感受合作引导幼儿观看ppt,提问题引出合作。

  师:一个炎热的夏天,几只蚂蚁在草地上发现了一块西瓜,它们真想把这块西瓜搬回家慢慢品尝。嘿呦、嘿呦,就是搬不动。那可怎么办呢?它们是怎么解决的?

  教师小结:有些事情,一个人做很难,几个人或很多人一起合作就变得轻松了。

  (二)引导幼儿在捡豆子的游戏中学会合作

  1、教师引导幼儿自由探索分豆子的方法

  (1)出示豆子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师:瞧,今天这群聪明的蚂蚁们又找到什么好吃的东西了呢?(豆子)这里都有哪些豆子呢?(绿豆、黑豆、红豆、玉米、黄豆、白豆)这些豆子都混在一起,蚂蚁们不太喜欢,它们想把这些豆子分开来,把一样的放在一起。

  (2)教师明确分豆子游戏的要求师:今天,这群蚂蚁们要把这个分豆子的任务交给我们小朋友,在你们的桌子上有一盘混在一起的豆子,请你们在规定的时间里把这些豆子都分开来放,我们来比比看哪一组的速度最快。

  (3)幼儿分组尝试用自己的方法分豆子教师播放60秒倒计时课件,幼儿在规定时间内游戏

  (4)交流各自的游戏师:哪一组分出来的豆子最多呢?刚才你们分豆子的过程中你们是怎么合作的呢?有没有遇到什么问题呢?有什么办法可以既快速又能确保每个盘子里都只有一种豆子呢?

  如果有成功的小组,教师可引导幼儿交流:你们是怎么做的?豆子一共有6中,每人分一种豆子放在盘子里。

  如果幼儿未成功,教师可帮着观察并总结:这里一共有几种豆子混在一起呢?

  (5)我们一组上有几个人?

  (6)那我们可以怎么做?(每个人分一种豆子)

  2、小组协商,第二次合作分豆子

  (1)教师引导幼儿尝试分工师:在分豆子之前,我们6个人先要做什么呢?(分工,商量各自分什么豆子)请你们一组上的小朋友先商量好。

  (2)教师播放60秒倒计时ppt,幼儿合作分豆子

  (3)评比出最快的小组并奖励

  (三)引导幼儿在生活中感受合作并体验合作

  1、联系幼儿园生活,谈谈合作师:在我们幼儿园里,有哪些事情是要合作才能完成?

  2、出示图片,引导幼儿了解合作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师:在我们的生活中,合作是很重要的,只有相互合作了,才能更快更好地完成任务,我们的生活才会更加快乐。

  活动延伸晨间体育游戏是开展各种合作游戏,引导幼儿体验合作的快乐。

  教案反思:

  在教学中所提出的问题,老师都不直接给出答案,而是通过启发、引导让幼儿通过自己的'观察、讨论,通过自己探究的过程寻求出正确的答案。激发了幼儿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的过程中,通过让幼儿看、说、想,培养了幼儿的动眼、动口、动手的能力。体现了以幼儿为主体,课件的演示直观、形象,帮助幼儿很好的了解了蚂蚁的习性及蚂蚁的种类。让幼儿很感兴趣,他们就会很认真的去观察、去学习。

  在观察蚂蚁时,让幼儿用语言描述蚂蚁的特征,有的幼儿不会用连贯的语句说下来,或者说不清楚,所以老师要多培养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大班社会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社会树教案04-01

大班社会感恩教案04-02

大班社会《毕业》教案04-04

大班社会教案06-11

大班社会大雪教案12-03

大班社会优秀教案11-28

大班社会感恩教案01-07

大班社会教案01-13

大班社会优秀教案02-12

大班社会微笑教案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