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育文网>初中>初中数学> 最新初中数学平均数知识点归纳

最新初中数学平均数知识点归纳

时间:2022-04-07 09:13:15 初中数学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最新初中数学平均数知识点归纳

  在日常的学习中,大家最熟悉的就是知识点吧?知识点就是一些常考的内容,或者考试经常出题的地方。你知道哪些知识点是真正对我们有帮助的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最新初中数学平均数知识点归纳,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最新初中数学平均数知识点归纳

  初中数学平均数知识点归纳

  平均数指的就是在一组数据中所有数据之和再除以数据的个数。

  平均数

  解答平均数应用题的关键在于确定“总数量”以及和总数量对应的总份数。在统计工作中,平均数(均值)和标准差是描述数据资料集中趋势和离散程度的两个最重要的测度值。

  平均数项目分类算术平均数

  算术平均数是指在一组数据中所有数据之和再除以数据的个数。它是反映数据集中趋势的一项指标。

  把n个数的总和除以n,所得的商叫做这n个数的平均数

  几何平均数

  geometric mean

  n个观察值连乘积的n次方根就是几何平均数。根据资料的条件不同,几何平均数分为加权和不加权之分。

  公式:x=(x1*x2*......*xn)^(1/n)

  调和平均数

  harmonic mean

  调和平均数是平均数的一种。但统计调和平均数,与数学调和平均数不同。 在数学中调和平均数与算术平均数都是独立的自成体系的。计算结果两者不相同且前者恒小于后者。 因而数学调和平均数定义为:数值倒数的平均数的倒数。但统计加权调和平均数则与之不同,它是加权算术平均数的变形,附属于算术平均数,不能单独成立体系。且计算结果与加权算术平均数完全相等。 主要是用来解决在无法掌握总体单位数(频数)的情况下,只有每组的变量值和相应的标志总量,而需要求得平均数的情况下使用的一种数据方法。

  公式:n/(1/A1+1/A2+...+1/An)

  加权平均数

  Weighted average

  加权平均数是不同比重数据的平均数,加权平均数就是把原始数据按照合理的比例来计算,若 n个数中,x1出现f1次,x2出现f2次,…,xk出现fk次,那么(x1f1 + x2f2+ ... xkfk)÷ (f1 + f2 + ... + fk) 叫做x1,x2,…,xk的加权平均数。f1,f2,…,fk是x1,x2,…,xk的权。

  公式:(x1f1 + x2f2+ ... xkfk)/n,其中f1 + f2 + ... + fk=n,f1,f2,…,fk叫做权。

  说明:1)“权”的英文是weight,表示数据的重要程度。即数据的权能反映数据的相对“重要程度”。

  2) 平均数是加权平均数的一种特殊情况,即各项的权相等时,加权平均数就是算术平均数。

  平方平均数

  quadratic mean

  平方平均数

  公式:M=[(a^2+b^2+c^2+…n^2)/n] ^ (1/2)。

  平均数是表示一组数据集中趋势的量数,它是反映数据集中趋势的一项指标。

  初中数学知识点总结:平面直角坐标系

  平面直角坐标系

  平面直角坐标系:在平面内画两条互相垂直、原点重合的数轴,组成平面直角坐标系。

  水平的数轴称为x轴或横轴,竖直的数轴称为y轴或纵轴,两坐标轴的交点为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原点。

  平面直角坐标系的要素:①在同一平面②两条数轴③互相垂直④原点重合

  三个规定:

  ①正方向的规定横轴取向右为正方向,纵轴取向上为正方向

  ②单位长度的规定;一般情况,横轴、纵轴单位长度相同;实际有时也可不同,但同一数轴上必须相同。

  ③象限的规定:右上为第一象限、左上为第二象限、左下为第三象限、右下为第四象限。

  初中数学知识点: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构成

  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构成

  在同一个平面上互相垂直且有公共原点的两条数轴构成平面直角坐标系,简称为直角坐标系。通常,两条数轴分别置于水平位置与铅直位置,取向右与向上的方向分别为两条数轴的正方向。水平的数轴叫做X轴或横轴,铅直的数轴叫做Y轴或纵轴,X轴或Y轴统称为坐标轴,它们的公共原点O称为直角坐标系的原点。

  初中数学知识点:点的坐标的性质

  点的坐标的性质

  建立了平面直角坐标系后,对于坐标系平面内的任何一点,我们可以确定它的坐标。反过来,对于任何一个坐标,我们可以在坐标平面内确定它所表示的一个点。

  对于平面内任意一点C,过点C分别向X轴、Y轴作垂线,垂足在X轴、Y轴上的对应点a,b分别叫做点C的横坐标、纵坐标,有序实数对(a,b)叫做点C的坐标。

  一个点在不同的象限或坐标轴上,点的坐标不一样。

  初中数学知识点:因式分解的一般步骤

  因式分解的一般步骤

  如果多项式有公因式就先提公因式,没有公因式的多项式就考虑运用公式法;若是四项或四项以上的多项式,

  通常采用分组分解法,最后运用十字相乘法分解因式。因此,可以概括为:“一提”、“二套”、“三分组”、“四十字”。

  注意:因式分解一定要分解到每一个因式都不能再分解为止,否则就是不完全的因式分解,若题目没有明确指出在哪个范围内因式分解,应该是指在有理数范围内因式分解,因此分解因式的结果,必须是几个整式的积的形式。

  初中数学知识点:因式分解

  因式分解

  因式分解定义:把一个多项式化成几个整式的积的形式的变形叫把这个多项式因式分解。

  因式分解要素:①结果必须是整式②结果必须是积的形式③结果是等式④

  因式分解与整式乘法的关系:m(a+b+c)

  公因式:一个多项式每项都含有的公共的因式,叫做这个多项式各项的公因式。

  公因式确定方法:①系数是整数时取各项最大公约数。②相同字母取最低次幂③系数最大公约数与相同字母取最低次幂的积就是这个多项式各项的公因式。

  提取公因式步骤:

  ①确定公因式。②确定商式③公因式与商式写成积的形式。

  分解因式注意;

  ①不准丢字母

  ②不准丢常数项注意查项数

  ③双重括号化成单括号

  ④结果按数单字母单项式多项式顺序排列

  ⑤相同因式写成幂的形式

  ⑥首项负号放括号外

  ⑦括号内同类项合并。

【最新初中数学平均数知识点归纳】相关文章:

初中数学知识点归纳.07-30

初中数学圆的知识点归纳04-15

初中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12-02

初中数学椭圆的方程知识点归纳04-07

初中数学圆锥的体积知识点归纳03-31

初中数学垂线的性质知识点归纳04-07

初中数学有序数对的知识点归纳04-01

初中数学直线方程知识点归纳04-01

初中数学知识点归纳14篇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