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育文网>作文>体裁作文> 《家乡的春节》作文

《家乡的春节》作文

时间:2024-02-12 15:20:02 体裁作文 我要投稿

《家乡的春节》作文[锦集8篇]

  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写过作文,肯定对各类作文都很熟悉吧,借助作文可以宣泄心中的情感,调节自己的心情。你知道作文怎样才能写的好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家乡的春节》作文8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家乡的春节》作文[锦集8篇]

《家乡的春节》作文 篇1

  对别人而言,家乡,就是他们的老家。对我而言,部队,就是我的故乡,我的第二个家。因为我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兵娃娃,爸爸在哪儿,家,就在哪儿!

  大年三十儿,我和妈妈早早地坐着高铁,来到了部队大院。一进大门,哇!好一副喜气的景象,只见部队里每个排、连、营的大门上都挂上了象征着喜庆的大红灯笼,贴上了对联和窗花。这是一个充满着浓浓节日气息的部队!

  到了吃年夜饭的时候了,小孩子和士兵,干部,家属们围在一起吃饭,组成了一个大团圆,我们就是一个大家庭,我们是相亲相爱的一家人。

  看着满桌子香喷喷的饭菜,我不禁脱口而出:“人多吃饭就是香!”说完,大家都笑了,我也不明所以然的`笑了起来。吃完饭,大人们都在谈笑风生,小孩子们可是坐不住了,我拉着几个小朋友的手,夺门而出去放鞭炮。我们放了一个叫“金鸡下蛋”的炮,点着印子之后,炮会自己先吹起一个大气球,然后“砰”的一声爆炸,可好玩了。就是这个声音有点大,吓得一个胆小的妹妹哇哇大哭,其他人都笑了,我也笑了,小妹妹也擦干眼泪,笑了。这是一个热闹而有趣的部队!

  春晚开始了,炊事班的叔叔们围在餐厅的后面包饺子,我们坐在前面看春晚。看了一会我就去陪爸爸站哨了。这是每年三十儿晚上我必做的一件事。一个小时,说它短,也很长。因为在这一个小时里,我们不能玩手机,不能看春晚,不能干自己想干的任何事,就是一名卫士,守卫着自己职责范围内的和平。这一刻,我深深地体会到:正是军人默默的辛苦付出,才换来了大家的团圆。这是一个令人敬畏的部队!

  初一到初七,大家都在访亲拜友,海吃海喝的时候,部队已经开始了漫长而又艰苦的常规训练。他们辛苦的训练,增强自己的体质,练好保家卫国的本领,创造和平,守卫和平,让我们的祖国更加繁荣富强,这是一个让人自豪的部队!

  我,是一个兵娃娃,我的童年注定跟别人不一样,我家乡的春节也注定与众不同!

《家乡的春节》作文 篇2

  春节到来了,大家放起了响亮的鞭炮听着就像一首首欢乐的乐曲。

  初夕的晚上,全家人聚在一起吃饺子,划拳、喝酒、看春节晚会,可高兴了。最高兴的是我们小孩,因为我们兜兜里装满了一年的丰收成果“压岁钱”,伴随着新年的钟声敲响,大家在烟花燃起的时候,扭起了秧歌。

  早上起来,妈妈叫我们吃饺子,我说:“怎么又吃饺子,昨天晚上不是吃过了吗”?妈妈说:“初一的饺子,初二的面,这是家乡的.传统吃法”。我说:“噢,我明白了”。我帮妈妈一起把饺子端上了桌。

  春节的晚上,村里的乡亲都会表演节目,有的扭秧歌、有的划船、还有的舞狮子、大家玩得可开心了,我觉得演的最好的是划船。有一艘船里面有一位船姑娘,后面紧跟着一艘船。两艘船边有一位船工爷爷在划船,好像在划真船一样呢!一直到凌晨才尽兴。

  元宵节的晚上,家家户户吃起了汤圆,晚饭后,还有灯迷活动。在烟花和鞭炮的洗礼下,愉快的春节结束了。我拉着爸爸的手,说:“还是家乡的春节有意思‘。

  家乡的春节我们明年再见。

《家乡的春节》作文 篇3

  泱泱华夏,盛开着民族之花,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民风民俗。我住在汕头,一般在初七就开始了。

  在这一天人们都开始忙碌起来,杀鸡宰鹅,办年货最为重要,这一天,每个商场都挤满了人,家家户户都要一次性准备好东西:倘,饮料,干货和各种各样的东西。

  办好年货,家家都必须大扫除一次,不放过任何一个角落,把屋里屋外打扫一尘不净,寓意把一切不好的东西全扫除干净,企盼来年吉祥如意,事事顺心。接下来就要贴了。门外的红对联是必不可少的,对联上写的话五花八门。再贴上大大一个“福”,就大功告成了。

  年三十,也就是这天,每个人除非万不得已,定要回家吃团圆饭。一家子的男女老少聚坐在大饭桌旁吃着热气腾腾的火锅,人们脸上都挂着幸福的微笑。吃过饭,边看着电视里的春节联欢晚会,大家边互相聊着这一年里自己遇到的逸闻趣事,说的人眉飞色舞,听的人津津有味。屋里洋溢着大家欢快的笑声。人们在外边玩耍,放鞭炮。只听“砰”的'一声,绚丽的烟花飞上了漆黑的夜空,一下子就炸了开来,“花瓣儿”顿时被洒满了天际,天被照得亮如白昼。各色的烟花一朵连一朵绽放在天边,它们盛开了一会儿便又陨落,但仍为天空增色不少。

  之后便是正月初一,人们什么也不做,都在休息,店铺都不开门,到处都很安静。但依旧能听到鞭炮声。

  正月初三,这一天人们都要到亲朋好友家拜年,小孩子这下可开心了,可以收红包嘛!数钱数到手抽筋。

  元宵上市,这一天家家户户都灯火通宵,鞭炮声日夜不歇。人们在这一天个个都喜气洋洋,到晚上,几乎整个村都是亮的小孩子在放花灯,累了,回家看电视吃元宵,之后再放鞭炮玩耍。

  正月十九,结束,人们各自回到自己的岗位中,大人上班,小孩上学。

  真是“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风,”这个大民族需要我们个个去认识了解,感受其的魅力,和丰富多彩的生活习俗。

《家乡的春节》作文 篇4

  一番折腾下来,我就会问自己,这样辛苦的赶回家过年,是为什么?

  难道是为了那一顿丰盛的年夜饭?现在,我们在哪不是一样可以吃到鱼、肉、鸡呢,再好的山珍海味,这一趟回家的路费,也能买得起一些啊。那,我们寻求的是什么呢?

  春节,有我们最纯真、最温馨亲情啊。

  被拆毁的老屋,逝去的亲人全活在过年的回忆里。每逢过年,屋子总是被勤快的妈妈打扫得干干净净,谓之扫尘扬灰。爱舞文弄墨的爷爷,兴致勃勃地铺开红纸,写出一幅幅对联,不仅大门有联,偏门,后门,每个房间也有联,连厨房灶台和大小木柱上也得贴上单联,贴上大大的春字,触目都是红通通的,年还没过,家就在一片喜气洋洋之中了。

  年三十的`晚上,满桌的丰盛消融了一年的劳苦。坐在首位的爷爷、奶奶,穿了全新的衣服,老眼里含了泪,接受子孙的叩头拜年,掏着红包,满脸皱纹笑成了盛开的花。

  以后,从初一到十五,每天都是好日子。“初一的儿子,初二的郎”,分家另过的儿子领着媳妇儿女拜年来了,女婿女儿领着外孙拜年来了,朋友、同事、同学之间,也要相互的拜年。就是结过仇怨的,这个时候,一句吉利的拜年话出口,也可以云消雾散了。

  原来,过年是中国人合家团圆,除旧迎新的好日子,也是一年辛苦奔波的精神寄托和回归自己本色的最好载体。过年,寄托着人们对新春,对未来的美好愿望啊。

  一年的苦累都受过了,为的不就是这过年中全家团圆的欢乐吗?一年的苦累都能受,还怕在路途上短暂的辛苦吗?祝大家一路顺风,新年快乐!!

  过年了,回家后的感觉是圆满,是轻松。在家过年的感觉最温馨,最爽。

《家乡的春节》作文 篇5

  照瑞安的老规矩,春节差不多在腊月二十三就开始了。

  腊月二十三又名冬至,这一天,家家都吃汤圆,汤圆是用糯米和芝麻做成的,把糯米滚成一个圆形,再塞入芝麻,放进锅中,煮熟后,汤圆雪白雪白的,还吐着热气,犹如一个个柔软的云朵。此时,再撒上些桂花,勺上一个,轻轻一咬,里边的芝麻便慢慢流出,糯米QQ的,芝麻甜甜的,一种令人思念、甜美的味道浓浓地糊在心头。汤圆色美双全,使人忍不住再多吃几个汤圆。

  我们小孩子准备过年,第一件大事便是买糖儿。这是用各种糖果和茶叶掺和成的,我们待别喜欢吃零七八碎,趁父母忙乱时,悄悄吃上一颗,那甜味一直从舌尖传进心中。还有这些茶叶,就给父母待客用。

  我们高兴,大人们也忙乱。外婆总会在此时晒一些酱油肉,酱排骨什么的,用来过年吃,共余人等必须准备必须品,在过年时显示出万象更新的气派。

  过二十三,大家便会先择吉日,大扫除一次,除旧迎新。

  腊月二十五我们便会吃分岁酒,一大桌亲戚围坐在一起,谈谈这一年的风尘往事。当然,分岁酒必少不了鱼和年糕!鱼代表年年有余;年糕则代表步步高升,看着这么多亲戚洋溢着的笑容,心中也浮起一丝甜。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终于在孩于们的欢乐与大人们的忙乱中除夕迈看轻盈的步子到来了。夜幕降临,我们一家人围坐在桌子前,外婆与奶妈聊聊家常,叔叔与外公开始祝酒,妹妹则大大口塞着酱油肉。

  “吃过年夜饭,接着就是不可少的放鞭炮了,几个孩子三三两两捧着一串串爆竹,胆大的孩子便手提鞭炮,去吓唬追赶那些胆小的孩子,那些孩子被吓得团团转。当然,最好看的莫过于仙女棒了,它会散发出金色的光芒,好似一群小精灵在空中飞舞,又带着人们美好的`祝福,飞向深邃的夜空……

  初一到初三便是走亲访友了,一大清早,就被母亲逼出温暖的床,换上新衣服,在分外热闹的大街上穿梭。到了亲戚家,向长辈说一些祝福语,比如:“祝外公外婆福如东海、寿比南山”。这时,他们便会变戏法似的变出一个红包,并拍拍你的头祝你学习年年高。这时,看看这些红包,便是我最幸福的时刻。

  正月初四,一些店铺便陆续开张了。这时,店里还不忙,一些服务员轮流替换,出门看看热闹的集市与喜庆的广场。

  正月十五便是元宵,这时大街小巷便挂满了彩灯,有纱布的、纸质的、绣花的、走马灯、宫灯,上面有着艳丽的小花,或是装饰《红楼梦》的片段,各形各色,让你简直挪不开眼。这时,你便可到一些店铺,买上一个花灯,里面有小铃,摇起来就“叮铃铃”的响,可好听了。

  过了元宵,正月十六年便过完了,我也该上学了,大人又恢复了平时忙忙碌碌的上班族生活,可是,谁又忘得了过年那份喜庆与快乐呢?

《家乡的春节》作文 篇6

  泱泱华夏,盛开着五十六多民族花。俗话说: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不同地区,不同民族,都有着自己独具特色民风民俗。每个国家都有自己传统文化,每个地区也有自己生活习俗。不一样节日,不一样穿着,不一样食物,不一样民俗……生活中点点滴滴,无不体现着民族文化独特魅力。

  按照我们这里规矩,春节在腊月初旬就开始了。“腊七腊八,冻死寒鸦”,这是一年中最冷时候。在腊八这天,家家都要吃面条、祭灶,祭灶时候还要用我们俗称“灶糖”,这是用长方形状糖,又甜又黏,外面裹着一层香香芝麻,大人小孩都爱吃。

  过了腊八,就是腊月二十三,就是腊月二十三是小年,家家过年用东西已经准备差不多了,夜晚,各个电视台都会播出跨年联欢晚会。

  除夕,是一年中最后一天。传说,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个怪兽叫年,每到这一天半夜十二点,年就会出来捣乱,人们害怕极了。但是,随着时间推移,人们渐渐发现了年特别怕红色和响声。于是,每逢这个时候,家家就会放鞭炮吓唬年。终于,年被打倒了,人们就把这一天称作除夕。

  在除夕夜,家家户户都会围坐在一起,吃团圆饭,寓意来年家人都会团团圆圆。这一夜,我们是要吃饺子。我们还会在饺子里放一枚硬币,大人吃到它,来年就会财源滚滚;小孩吃了它,来年就会聪明机智;老人吃了它,来年就会健康长寿。家人边吃团圆饭,边看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在一起说说笑笑,谈谈在这一年里碰到一些有趣事情。另外,大人还要给小孩压岁钱。到了十二点,鞭炮响起来了,

  春节终于到了,春节这几天,是不准用刀。吃是春节前准备食物。商店也要关门,到初六才能开张。这天,我们会去拜亲访友,如果小孩去了,还会得到些红包。到了傍晚,到大街上走走看看,处处都是一片红火,特别美丽。有敲锣、有打鼓。夜深十二点到了,爸爸一口气冲到了院子里,拿出了早已准备好烟花筒。

  说时迟,那时快。一声声响亮爆竹声,一朵朵光芒四射,此时常熟,被鞭炮声、喊声、乐曲声合成旋律包围着,真是热闹非凡!

《家乡的春节》作文 篇7

  “春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在我的家乡也叫“过年”,我觉得“过年”比“过春节”更加亲切。

  过年的时候,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回到家乡。白天,奶奶和妈妈准备了很多好吃的东西,爷爷和爸爸则忙着贴对联,我最轻松了,和小朋友一起出去玩。

  最热闹的'是三十晚上,大家聚在一起,一边吃着瓜子一边看春节联欢晚会,不时的被晚会上的节目逗的哈哈大笑。子夜12点,全家人一起吃饺子。新年的钟声敲响时,大家开始放鞭炮,看着五颜六色的烟花,非常漂亮,我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就在放鞭炮的时候饺子也出锅了,全家人一起吃饺子。在包饺子的时候,奶奶放了一枚干净的硬币在饺子里,我吃到的时候不小心硌了一下牙,全家人都笑了,谁吃到了硬币一年都会有好运气。我在家里最小,给所有的长辈拜年,爷爷奶奶爸爸妈妈都给了我压岁钱,要我攒起来,以后买文具。

  今年爸爸妈妈买了新房子,我也来到市区来上一年级,这是我上学后的第一个春节,我希望以后的春节会更加美好,充满欢笑和快乐。

《家乡的春节》作文 篇8

  每一年的春节,我都会回到我奶奶家过年。

  奶奶家在遂宁的一个小县城,过年那两天,县城里可热闹了,到处都是张灯结彩,街上到处都是人。

  大年三十,家家都要吃团年饭,我们家人可多了,有大姑、小姑、小叔,反正都是长辈,大家围坐在大桌子旁有说有笑,有吃有喝,互相敬酒,互相祝福,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老家的`除夕夜很是特别,每年除夕的零点开始,就要放鞭炮,一阵阵的鞭炮声要放一整晚,我也会在这鞭炮声中得到很多的红包。

  过年真好!我天天都想过年,并且都想回到奶奶家过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