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育文网>教学文档>说课稿> 部编版语文《巨人的花园》说课稿

部编版语文《巨人的花园》说课稿

时间:2023-01-11 14:06:42 说课稿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部编版语文《巨人的花园》说课稿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我们应该怎么写说课稿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部编版语文《巨人的花园》说课稿,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部编版语文《巨人的花园》说课稿

部编版语文《巨人的花园》说课稿1

  一、教材内容

  《巨人的花园》是英国作家王尔德写的一篇童话故事,讲的是一个巨人有一个美丽的花园,由于他的自私,狭隘,把在花园里玩耍的孩子用高墙拒之门外,可是,春天也伴随着孩子们的离去而离开了举人,花园里只留下冬天和荒凉,后来,在一个小男孩的启发下,巨人醒悟了,随即拆除了围墙,巨人生活在漂亮的花园和孩子们中间,感到无比的幸福。从这篇童话中,我们可以体会到,能和大家一起分享的快乐才是真正的快乐。

  二、联系实际,说策略

  本文的显著特点是运用对比的方法展开故事情节、揭示道理。文中有许多处进行了对比,如,花园情景的对比,巨人态度和感觉的对比,正是在这些对比中,故事的情节变得跌宕起伏,故事所揭示的道理也自然地显现出来。针对教材特点,我以“变”为中心,辐射全文,围绕花园的变化和巨人的变化为中心展开教学。在设计教案时,我把朗读作为体验文本的手段和归宿。整个教学设计通过不同层面、多种形式的读,引领学生走进文本,探究文本的意蕴,体悟文本的情愫,感受文本的美妙,让学生在反复触摸文本语言的过程中,获得言语智慧的滋养,享受学习语文所带来的愉悦。

  根据这一教学理念,我设计了一个心形的板书,(出示幻灯)即帮助学生理清了思路,有把握了文章重点。

  四、循序渐进,说流程

  这篇课文篇幅较长,故事情节赋予变化,学生读懂课文需要下一番功夫,因此,在初读课文时,我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读,朗读与默读相结合,并安排了复述,使学生充分读懂了课文。

  在此基础上,我重点设计了两个问题,(出示幻灯)

  (1)寻找描写花园的句子,进行花园变化前后内容的对比读。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总结板书:迷人荒凉鸟语花香)

  (2)巨人的态度、感受前后发生了什么变化?是什么让巨人转变了态度?

  (教师板书:自私苦恼快乐)

  为了使小组讨论不流于形式,我先让学生自己独立思考,再在小组交流意见,全班交流的同时,相机指导学生朗读,自读自悟,逐步体会出无私的分享才是真正的快乐。

  课文最后,我安排了写话练习(出示幻灯)

  1同学们,从巨人的花园重新充满欢声笑语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2请为这个美丽的`花园起个名字并说明理由。

  3我的警言送巨人。这一环节主要锻炼学生的表达及概括能力,形成自己的名言,告诫巨人的同时自己也受到教育。

  通过这几个问题,使阅读与说话相结合,使人文教育融入学习中。为了收到更好的学习效果,我让学生把课文编成了童话剧,并以小组为单位演一演。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始终围绕对比、通过想象情境展开教学,对学生扶放结合,引导学生自读自悟、合作讨论,使教学收到良好效果。

  五、回眸课堂,说反思

  本课教学的重点是想象画面,体会巨人在行动上和心理上的变化,教学难点是体会这篇童话在表达上的突出特点。

  作为三年级的学生,他们已接触了不少童话,童话本身以其生动有趣深深吸引了这些爱幻想的孩子。孩子对童话的浓厚兴趣使本篇教材具有莫大的磁性,但磁性到底能吸引住多少孩子,得靠教师的精心引导,因为孩子们毕竟没真正掌握阅读童话的技巧。

部编版语文《巨人的花园》说课稿2

  一、教材分析

  《巨人的花园》是英国作家王尔德写的一篇意蕴深刻的童话,讲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巨人拥有一座美丽的花园,但当他看见孩子们在里面玩时很生气,把孩子们都赶了出去,他的自私换来了花园的寒冬,后来经一个男孩的提醒,巨人认识到了自己的冷酷后,他把花园送给了孩子们。从此,花园成了孩子们的乐园,巨人生活在漂亮的花园和孩子们中间,感到无比的幸福。从这篇童话中我们可以体会到,能和大家一起分享的快乐才是真正的快乐。

  这样一个生动有趣的童话故事,对四年级的学生有相当大的吸引力。结合教材特点及四年级学生的认识规律,我拟订了以下教学目标。

  二、说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根据课文内容想像画面。

  (2)了解童话的写作特点。

  2、能力目标:

  学生自读自悟,合作探究,读懂课文内容。

  3、情感目标:

  明白快乐应当与大家共同分享的道理。

  三、教学策略

  众所周知:教无定法,妙在学法,贵在授法。

  本课内容生动、意蕴深刻、情节引人入胜。因此,在教学中我充分利用教材的特征,以学生的发展为核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我采取了如下教学策略。

  1、创没情境,引发想象。

  小学中年级学生仍然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我采用生动逼真的画面让学生深刻感受到花园巨人的前后变化,以景入手把他们带进宽松愉悦的学习环境中,从而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真正让学生做到愿学、愿说、乐学、乐说、会学和会说。

  2、以情导读,以读促悟。

  新课标强调:阅读教学要重视朗读训练。朗读是本课教学中最突出的学习方法,教学中我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设计多样的形式进行朗读,引导学生在读中理解课文内容,在读中感受语言的优美,在读中获得情感的体验,教师在学生研读的过程中及时评价不断鼓励,通过“读—议—悟”的形式,让学生在读中悟情,再以情促读,把语感的培养真正落到实处。

  四、说教学过程

  (第一步)激趣导入,初读全文。

  爱因斯坦曾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童话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具有很大的兴趣。针对这一点,我设计了这样的导入:同学们,中外童话是一座巨大的宝库,篇篇动人优美的童话让我们深深陶醉,久久迷恋。有了童话,我们的童年生活变得绚丽多彩。今天老师向大家推荐一篇童话故事《巨人的花园》,你们喜欢读吗?

  这样的导入既能直接切入课题,又能充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为学好课文埋下伏笔。

  (第二步)提炼主线,品读感悟。

  文中巨人的花园有几次变化?为什么会有这些变化?这些问题是课文的重点和难点,在教学中我以花园的三次景象变化为主线,采用对比朗读,引导学生理解课文:

  1、花园变化前后内容的对比朗读。

  2、冬天性格的巨人和春天性格的孩子内容的对比朗读。

  3、巨人醒悟前后的言行对比朗读。

  在花园变化的前后内容的对比读中,我先引导学生观察花园前后的不同,再填空的方式进行对比朗读。

  当巨人外出,孩子们玩耍时,花园_____;而当巨人回来,禁止孩子们玩耍时,花园却_____;当孩子们偷偷钻进花园玩耍时,花园又______;而当巨人训斥孩子们离开,花园却又______。

  通过以上对比朗读,使学生对课文内容运用的.对比写法有了初步的了解。

  在处理冬天性格的巨人与春天性格的孩子内容的朗读中,我采用了男女生角色对比朗读。我先采用情景导入,利用画面让学生从巨人的言行举止中来感受他的任性和冷酷。再通过读中促悟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想象,当小男孩用他那会说话的眼睛凝视着巨人时,他会对巨人说些什么呢?

  这样的教学既训练了学生的想象思维,又体现了童话故事在表达上的特点。

  在巨人醒悟前后的言行对比读中,我出示巨人前后两次不同的话语,采用了教师范读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指导。他见到孩子们在花园里玩耍,很生气:“谁允许你们到这儿来玩的!都滚出去!”

  他不禁抱住了那个孩子说:“唤来寒冬的,是我那颗任性、冷酷的心啊!要不是你提醒,春天将永远被我赶走了。谢谢你!”

  通过这样的朗读对比,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学后,学生有的说:“人不要自私,要学会爱。”有的还说:“没有孩子的地方就没有春天。”

  我之所以这样设计,是因为本课表达的最大特点就是内容的对比。因此,我也采用了这一系列的对比来进行教学。这样循序渐进,步步深入,在引导学生理解语句、明白道理时,自然就能水到渠成,迎刃而解了。

  (第三步)美读小结,升华情感。

  这一环节我是这样设计的,学生们美美地齐读最后一小节后,然后总结说:“是啊!和大家一起分享的快乐才是真正的快乐。瞧!巨人和孩子们生活得多么幸福啊。请同学们看看这两幅画。”当学生们津津有味地欣赏画面时,我又不失时机问:“如果你是里面的小孩,你要怎样描述那种幸福的场画呢?”一石激起千层浪,由于有了情感的体验,学生便七嘴八舌议论开来。

  在此,我采用语言渲染、观察画面的方法让学生沐浴在爱的音符中,再一次接受爱的洗礼,让学生明白是爱使花园变得春意盎然。接着我又出示鲁迅等名人名言,让学生齐读,教育学生把分享之道铭记心间。让学生真正明白:送一份快乐给别人,你会得到成倍的快乐!

  (第四步)综合学习,拓展延伸。

  《新课标》中指出,语文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注重读写结合。一篇篇课文就是一个个鲜活的范例。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我引导学生合作演一演课文、把自己搜集到的童话读一读、对文中的人物形象议一议。

  通过这些综合性学习,使学生在揣摩、比较、体会中感悟本课的表达特点,感受童话的魅力,很好地突破了本课重点。

  五、教学反思

  于永正老师说:“语文课堂教学的亮点在于朗读”。在本课教学中,我采用对比朗读的方法展开教学,通过对比朗读让学生感悟童话所揭示的道理,体会课文表达的特点,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总之,课堂教学是一门高深的艺术,只有通过不断地实践,不断地反思,不断地再创造,才能有所得,有所为。

部编版语文《巨人的花园》说课稿3

  说教材

  《巨人的花园》是一篇英国作家王尔德写的童话故事,是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材上册第二组单元第九篇课文。文章以其优美的语言,动人的故事情节深受孩子们的喜爱。故事讲述了一个巨人在花园周围筑起了围墙,将孩子们拒于墙外。从此,花园不再有鸟语花香,一片荒凉,只有冬天。后来,在小男孩的启发下,巨人醒悟,拆除围墙,花园又成了孩子们的乐园。巨人生活在漂亮的花园和孩子们中间,感到无比幸福。

  说教学目标

  1、认识并掌握课后生字。

  2、正确掌握文中一些优美的词语。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根据课文内容想象画面。

  4、在阅读中,感受“快乐应当与大家分享”的道理。

  说教学重点认识并掌握生字

  说教学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根据课文内容想象画面。

  学习的目的:

  1、对学生进行知识与技能的训练。

  2、培养学生想象能力。

  3、体会童话中蕴含的道理。

  说教法

  教学本课分为三步:

  1、学习并掌握课后生字,了解文中一些词语的意思,积累优美词语,了解课文内容。

  2、利用情境教学,让学生进入课文的情境中感受文中人物的情感。

  3、学习对比手法,使学生体会文中蕴含的道理。

  说学法

  1、学生边读边想象边体会,培养学生的`动脑,动手能力,增强学生学习、探究兴趣。

  2、抓住文中的语言描写,文中人物的变化,体会童话的乐趣和道理。

  3、在多读过程中,培养朗读能力和综合能力。说教学流程(第二课时)

  一、导入

  二、自读课文,了解内容。

  三、学习第1、2自然段。

  四、学习第3至10自然段。

  五、课堂小结。

  六、布置作业

部编版语文《巨人的花园》说课稿4

  一、说教材

  《巨人的花园》是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本单元的主题是“奇妙的童话”,编排的课文都体现了童话的奇妙想象,让学生在学习中体会童话的语言美、思想美、想象美。本课是英国作家王尔德写的一篇意蕴深刻的童话,讲述的是一个巨人看到孩子们在自己的花园里玩耍很生气,便在花园四周筑起围墙,将孩子们拒之门外。从此,花园里一片荒凉,一直处于寒冷的冬天。后来,在一个小男孩的启发下,巨人知道了没有孩子的地方就没有春天,他拆除围墙,和孩子们共同生活,感到无比的幸福。故事告诉我们,能和大家一起分享的快乐才是真的快乐。文章生动活泼,想象奇妙,意蕴深刻,是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和语文素养教育的好教材。

  二、说教学目标

  1.认识“硕、允”等8个生字,会写“硕、允”等11个字。正确读写“允许、禁止”等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体会花园的前后变化以及巨人行动和心理上的变化。

  3.能根据课文内容想象画面,明白快乐应当和大家分享的道理,并和同学交流感受。

  4.发挥想象,把孩子们在巨人的花园里尽情玩耍的情景写下来。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体会花园的前后变化以及巨人行动和心理上的变化是教学的重点,发挥想象,把孩子们在巨人的花园里尽情玩耍的情景写下来是教学的难点。

  三、说教法学法

  本课的教学设计重在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主体作用。突出学生的学习过程,创设学习情境,引导学生活动,启迪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意识。我主要采取的有以下教学方法:

  情景教学法。根据课文的描述,适时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思考、想象,体会巨人花园的不同景色。

  讲解法。在学生探究理解的过程中,教师适当补充、引导,实现教师的主导作用。

  朗读体会法。通过自由读、默读、表演读、感情朗读等,让学生走进人物,体会作者的写作方法,体会童话的神奇想象。

  自主探究与交流延伸相结合学习法。在阅读故事的过程中,学生自主探究学习,感知故事内容,通过与同学、老师交流,感知童话的寓意。

  四、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回顾《宝葫芦的秘密》,导入新课。

  (二)初读感知

  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让学生自主探究,读准字音,读通课文,遇到不理解的字词借助工具书解决。

  交流字词认读、理解。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悟

  1.以小组为单位,练习把课文朗诵通顺流利。

  2.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指名回答补充。

  3.品读课文第1、2自然段,感受花园的美丽、可爱。

  (四)细读课文,探讨花园景色变化的原因

  (一)研读6—9自然段,感受花园的凄凉。

  1.课件显示花园冬景图片,生看图说感受。(板书:凄凉)

  2.默读课文6-9自然段,用“___”画出描写花园凄凉景象的句子。

  3.读读你画出的句子,说一说你能从哪些词句体会到花园的凄凉。

  4.指名生汇报。

  (二)回读3-5自然段,探究花园变化的原因。(过渡,鼓励学生质疑。)

  1.以前,那么可爱的大花园,现在变得这样凄凉。巨人回来后到底做了什么?指名生读3-5自然段。

  2.从巨人的行为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3.总结:可见,巨人的自私、冷酷让他赶跑了孩子,花园凄凉的景象,就像他那颗自私、冷酷的心。花园景色因孩子们的离开而发生了变化。(板书:赶跑孩子)

  (五)引读“变化”,深化认识

  1.师生合作,引读课文。思考:花园的景色又发生了什么变化?是什么让花园的景象发生了变化?

  看到这一情景,巨人明白了——

  没有孩子和快乐的地方就没有春天!

  巨人明白了后,他这样做——生齐读13—14自然段。

  2.梳理变化。

  当孩子们来到花园,花园变成了(春天)

  当孩子们纷纷逃离花园,花园变成了(冬天)

  当一个最小的孩子落在树枝上,花园又变回了(春天)

  巨人终于明白了:有(孩子)的地方就有(春天)

  (六)整体回顾,拓展延伸

  1.回顾全文,总结道理。

  2.说说巨人的快乐是什么?学了这篇童话,你又明白了什么?(快乐要与大家分享)

  3.思考:花园发生了哪些变化?巨人又有什么转变?

  4.完成本课小练笔,发挥想象,把孩子们在巨人的`花园里尽情玩耍的情景写下来。

  (七)课文小结

  本文讲述了巨人拥有一座非常美丽的花园,但自私的他却不准任何人进入,即使是天真无邪的小孩子也一样。失去了孩童稚真笑语的花园变得不再美丽,鸟儿不再歌唱,花儿不再绽放,春天不再光临,冰雪封冻了整座花园。有天,由于孩童的再度来到,春天的美景又重现花园,触动了巨人的心,也让巨人不再自私。告诉我们,能和大家一起分享的快乐才是真正的幸福。

  五、说板书设计

  本次板书设计,力求能清晰地浓缩本课的文眼和精髓,让重难点一目了然。为此,我设计了如下板书。以巨人的转变为线索串起全文,摘录花园的景色对比变化,直观地展现了花园的变化,表现了童话的奇妙,从而突出主旨,帮助学生理解故事的寓意。

部编版语文《巨人的花园》说课稿5

  教材分析:

  这是英国作家王尔德写的一篇童话故事,讲的是一个巨人看到孩子们在自己的花园里玩耍,很生气,他在花园周围筑起了高墙,将孩子们拒于墙外。从此,园里花不开,鸟不语,一片荒凉,春、夏、秋都不肯光临,只有冬天永远留在这里。一天,孩子们从墙洞爬进来,春天也就跟着孩子们来了,园里立刻变得生机勃勃。当他把孩子们再次赶出花园之后,花园又被冰雪覆盖了。后来,在小男孩的启发下,巨人醒悟了,随即拆除了围墙,花园成了孩子们的乐园,巨人生活在漂亮的花园和孩子们中间,感到无比的幸福。从这篇童话中,我们可以体会到,能和大家一起分享的快乐才是真正的快乐。

  本文的显著特点是运用对比的方法展开故事情节、揭示道理。文中有许多处进行了对比,如,巨人砌墙与拆墙后花园情景的对比,巨人砌墙与拆墙后态度的对比、感觉的对比,正是在这些对比中,故事的情节变得跌宕起伏,故事所揭示的道理也自然地显现出来。

  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课文,巩固生字读音等基础知识。

  2、学习、积累描写巨人的花园的景色和巨人心理活动的句、段,理解巨人的花园变化的原因。

  3、在提高朗读能力的基础上,发展感悟、体验、想象等学习能力。

  4、明白“快乐应该和大家分享”等道理,愿意和同学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

  教学重点:通过重点语句的学习,发展朗读、感悟、体验、想象等学习能力。

  教学难点:明白“快乐应该和大家分享”等道理

  设计意图:

  一、以读为本,在读中理解、感悟、体验、想象。

  徐世英先生曾将朗读与讲解做过精辟的比较,他说:“讲解是分析,朗读是综合;讲解是钻进文中,朗读是跃出纸外;讲解是摊平、摆开,朗读是融贯、显现;讲解是死的,如同进行解剖,朗读是活的,如同赋作品以生命;讲解只能使人知道,朗读更能使人感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规定的基本的语文课程目标,本课教学中我力图体现从读中积累语言触发语感、读中再现情境加深理解、读中训练想象发展思维、读中内心体验激发情感等方面内容,以读为本,让“读”不仅仅作为实现教学目标的手段,也是整个教学的过程。

  1、读中理解。在学习第1自然段中,我让学生朗读后用自己的话讲讲花园的景色,学生在朗读的基础上对“鲜花盛开、绿树成阴、鲜果飘香、白雪一片”有了自己的理解,再找出概括花园景色的词语(漂亮),这样先分散后集中的感受使学生很容易的就明白了本段的主要内容,也为有感情的朗读和后来的背诵打下了基础。

  2、读中感悟。在学习7、8段中,学生通过巨人态度的变化感受其内心的变化。

  如:激动处,巨人已经很长时间都没见过阳光了“他抬头望去,一缕阳光从窗外射进来。好几个月没见过这么明媚的阳光了。”应该读出喜悦、兴奋的心情;

  可是巨人又发脾气了:“好容易才盼来春天,你们又来胡闹。滚出去!”学生在理解后就更加能读出巨人发脾气时的暴躁和粗鲁;

  “喂!你赶快滚出去!”巨人大声叱责。“叱责”表现出巨人的愤怒到达了顶点。学生在一系列的词语、语气的程度甚至的标点的感悟中都能很形象的读出巨人当时的心情。

  3、读中体验。巨人第一次赶走孩子们的时候,自己的花园里一直都是冬天,第6自然段中描写了花园内外景色的不同。朗读前引导学生说说“刺骨的寒风”、“雪花飞舞”等有所经历的体验,能够更加生动、形象的再现出花园景色的对比与巨人的孤独、无助,学生带着体验朗读,会真正融入自己的情感,也与文本的内涵相吻合。

  4、读中想象。文中那个具有着魔力的小男孩,用自己的眼神温暖了冷酷的巨人,那醒悟后的巨人又是怎样的心情呢?学生在想象中体会到了巨人内心的愧疚与悔意,再读巨人的话时自然水到渠成。

  总之,“读”是“思”的凭借,是“悟”的前提,是“议”的准备,是“写”的基础。以读为本,重视朗读训练是语文教学的根本。

  二、在阅读理解中训练扎实的语文基础知识。

  进入新的课程改革以来,语文课赋予了其太多的内涵和任务。关于语文阅读课如何去上,存在着太多的声音。身为语文教师,好多时候竟不知道该向着哪个方向走。所以,“扎实”这个词无论是在报纸杂志还是在平时教研活动的评课中很少看到或听到,仿佛语言文字训练扎实的语文课就是一种倒退。

  然而,毋庸质疑,听、说、读、写是语文最具特色的学科特性。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小学的语文课如果离开了扎扎实实的语言文字训练那将是语文教学的又一种缺失。在设计教学的过程中,我把训练学生扎实的基础知识作为教学的目标之一。

  1、课的开始,先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这不仅是对课文内容的整体回顾,也是对课文中生字、生词的复习与巩固,在学生回答问题的过程中,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读音,注意了细节的'把握,使学生真正的会其音,明其意。

  2、语言的学习是个日积月累的过程,每一篇文质兼美的课文都应该学生学习、收获的阵地。中年级的学生在学习字、词的基础上应该逐渐向着段、篇过渡,为高年级的语文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在学习了第一自然段后,我提示学生了解其构段的方式——先概括后具体,也叫先总后分,使学生对段落的结构的认识更加清晰,符合中年级学生的学习特点,为培养其阅读、写作的能力奠定基础。

  三、以文为本,在阅读中积累。

  语言的学习是个日积月累的过程。学生在阅读一篇篇文质兼美的课文时,接触了大量各具特色、富有表现力的语句、段篇,只有熟记在心,才能变成自己的财富,需要运用时才能脱口而出或涌流于笔下。

  本课教学中,引导学生积累语言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背诵,二是抄写。其中有的是指定背诵的部分,如第1自然段,有的则是由学生选择,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如在总结完全文的学习过程后。抄写则是作业布置中的一项,把自己喜欢的句段摘抄下来。

  这些背诵、抄写的练习,培养学生积累语言的兴趣和主动积累语言的习惯。

  作为充满智慧的语文课,应该是展示师生共同成长的平台,只有一名智慧的教师,才可能点燃孩子们的思维,让他们和学生碰撞出创造的火花。我把做一名智慧的教师做为自己的追求,和学生一起,叩问心灵,共同享受语文课堂中的熠熠光辉。

部编版语文《巨人的花园》说课稿6

  一、说教材

  《巨人的花园》是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的第二篇精读课文,本组课文的专题是童话故事,要求学生在读课文时体会童话的语言美、意境美、思想美。《巨人的花园》是英国作家王尔德写的一篇意蕴深刻的童话,讲述的是一个巨人看到孩子们在自己的花园里玩耍,很生气,便在花园的周围筑起了围墙,将孩子们拒之门外。从此,花园里花不开,鸟不语,一片荒凉。后来,巨人醒悟了,拆除了围墙,与孩子们共同生活,感到无比的幸福。从这篇童话中我们可以体会到,能和大家一起分享的快乐才是真正的快乐。

  二、说教学目标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课程目标要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基于以上对教材的理解,结合四年级学生特点,设定教学目标如下:

  1.认识8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洋溢、允许、围墙、禁止、告示牌”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根据课文内容想象画面。

  3.读懂课文,明白“快乐应当和大家分享”的道理,愿意和同学交流阅读的感受。

  童话主要是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张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对儿童进行思想教育,基于文体特点,确定教学重难点如下:

  教学重点:想象画面,体会巨人在行动上和心理上的变化。

  教学难点:体会童话特点,感受童话魅力。

  三、说学情

  四年级的学生对童话非常喜爱,也读了很多课内外的童话故事。这个故事非常接近学生的生活,又充满了神奇的想象。相信本文能够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说教法学法

  教法:《新课标》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语文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自读、自悟,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内心感受。因此,根据课文特点,我将围绕“对比”展开教学。我将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法、朗读教学法、情境教学法等。让学生通过对比思考,引导学生深入感悟来实施教学,同时在教学中扶放结合,渗透学习方法。

  学法:新课标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因此,在本课的教学中我渗透了读中悟、悟中读的学法。正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通过形式多样的诵读,让学生领略文章内涵;运用想象、小组合作学习方法,可以实现文本、学生以及学生之间的多元互动,从而提升学习的效果。

  五、说教学过程

  第一环节:激趣导入,初读全文。

  爱因斯坦曾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四年级的学生对童话又有很

  大的兴趣。针对这一点,我设计了这样的导入:

  1.教师:童话那动人的故事和优美的语言,总能把我们带入美好的情境,使我们受到真、善、美的熏陶。同学们,你们读过哪些童话?哪个童话给你的印象最深?

  2.读题想象。教师:请同学们闭上眼睛,大胆想象:在你的心目中,这个巨人的花园会是什么样的?这样的导入既能直接切入课题,又能充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为学好课文埋下伏笔。

  3. 学生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

  (1)借助拼音读准生字,读通读顺课文。

  (2)思考: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故事中出现了哪些人物?

  第二环节:精读课文,突破重点。

  (一)花园变化前后的对比读

  1.提示说话,接触对比

  想想巨人的花园原来是什么样的,后来又是怎样的?并在相关的语句下画上记号。稍后,适时请学生交流。并在屏幕上出示相关的语句。

  2.对比朗读,感受对比

  以对比朗读的方法让学生先读读描写花园漂亮的语句,再读读因为巨人的行为而变得寒冷、荒凉的语句和花园后来又富有春意的语句,最后再读读描写花园变成了冬天的.语句。

  (二)冬天性格的巨人和春天性格的孩子内容的对比读

  1.巨人的性格

  (1)我这样引导学生:“这可真是一个神奇的花园啊!可是不知同学们想过没有,同样一个花园,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不同呢?”

  (2)“当巨人面对孩子们一次又一次进入他的花园,态度是怎么样的?”我让学生再次认真读读课文,画出有关的语句。

  (3)当学生交流完后,我适时出示相关语句:“你们在这儿干什么!

  我自己的花园就是我自己的花园。除了我自己以外,我不允许任何人在里面玩。”在研读巨人斥责孩子们这三句话时,我是这样设计的:请你们读一读这三句话,并联系上下文想一想,巨人说这些话的时候,心里可能是怎么想的?他说话的时候可能是什么样子的?

  2.孩子们的性格

  让学生试着上面的方法,找一找,读一读,品一品,悟一悟。并随机理解重点句:小男孩没有拔腿逃跑,却用他那会说话的眼睛凝视着巨人。让学生通过想象补白:小男孩会对巨人说些什么?让学生在想象中走进文本,与文本进行对话。

  (三)巨人醒悟前后的言行对比读

  1.让学生再次朗读感受巨人醒悟前的冷酷、无情的句子。

  2.再让学生找出描写巨人醒悟后言行的重点句:“ 我多么自私啊!现在我明白为什么春天不肯到这儿来了。孩子们,花园现在是你们的了!”再次朗读,然后让学生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

  第三环节:巧设练笔,升华情感

  设计有创造性的小练笔:“巨人赶走了小孩,你觉得他赶走的仅仅是小孩吗?还有什么?你想对他说些什么?”让学生在练笔中,再次升华学生的情感。

  第四环节:综合学习,拓展延伸。

  《新课标》中指出,语文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注重读写结合。一篇篇课文就是一个个鲜活的范例。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我是这样设计的。当学生明白童话中所揭示的道理之后,我引导学生合作演一演,或把自己搜集到的童话读一读,或在小组内对人物形象议一议。

  通过这些综合性学习,使学生在揣摩、比较、体会中感悟本课的表达特点,感受童话的魅力,很好地突破了本课重点。

  六、说作业设计

  1.收集有关幸福的名人名言。

  2.课外同步阅读《小青石》和《格林童话》。

  3.收集王尔德的其它童话故事,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讲给大家听。

  七、说板书设计

  25巨人 的 花园

  赶走 孩子 冬天

  留住 孩子 春天

【部编版语文《巨人的花园》说课稿】相关文章: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巨人的花园说课稿01-10

《巨人的花园》说课稿07-09

巨人的花园说课稿06-09

巨人的花园的说课稿01-10

巨人的花园说课稿10-27

巨人的花园说课稿04-07

人教版巨人的花园说课稿01-11

《巨人的花园》说课稿(13篇)01-11

《巨人的花园》说课稿(14篇)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