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育文网>教学文档>说课稿> 我变成了一棵树说课稿

我变成了一棵树说课稿

时间:2022-08-16 08:25:29 说课稿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我变成了一棵树说课稿范文(精选5篇)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说课稿,编写说课稿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那么说课稿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我变成了一棵树说课稿范文(精选5篇),欢迎大家分享。

我变成了一棵树说课稿范文(精选5篇)

  我变成了一棵树说课稿1

  一、说教材

  1、教材简析: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我变成了一棵树》。《我变成了一棵树》是一篇富有想象力的文章。文章通过描写小作者为了逃避妈妈让她吃饭,而发挥想象自己变成了一棵有趣奇特的树,表现出来作者的想象奇妙、有趣。

  《我变成了一棵树》这个单元的主题是“大胆想象”,旨在鼓励、启发学生大胆想象,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思维能力。根据本单元的训练重点、教材的体裁特点以及新课标对阅读教学的要求,我主要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及价值观三个维度设置本课教学目标。

  2、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学生朗读课文,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

  (2)过程与方法:能够将生活和想象结合,组织语言,进行想象力训练。

  (3)情感态度及价值观:感受“我”变成树的乐趣。

  3、教学重点:联系生活,读懂想象,学会想象。

  4、教学难点:读懂课文,体会想象的乐趣。

  二、说教法

  这篇课文,重在培养学生联系生活,读懂想象,学会想象的能力。本课教学,我的教学思路是:复习导入→边读边想→重点感悟→探究问题→交流汇报→课堂总结→课堂练习。在教学中,我始终坚持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学生思考回答为主线,树立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促进者、合作者、启发者的角色意识。

  三、说学法

  在教学中,倡导学生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以突破教学的重点、难点。让学生在对重点内容的学习中,读懂想象,学会想象,体会想象的'乐趣;让学生通过划一划,想一想,议一议,说一说,自主地思考问题,合作交流问题,探究解决问题,培养学生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探求解决问题的办法。

  四、说教学程序

  (一)复习导入,拉近距离。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一篇课文的生字词语呢?首先让我们来对上节课学过的生字进行一个考察,看看同学们对上节课知识的掌握情况。

  (二)边读边想,探究问题,启动思维,重点感悟。

  过渡:我变成了一棵树,这个想象多么有趣,接下来还会有很多有意思的事情发生。

  默读课文,说说你觉得这几部分里各有哪些想象有意思。用笔在文中画出来,再来和大家交流,并说说有趣在哪里。

  (设计意图:通过初读课文,画出重点,互相交流,感知文本内容,为下一步教学作好铺垫。)

  (三)交流汇报,碰撞思维。(讨论)

  讨论:“我”变成了怎样的树?下列两句话哪句的表达效果更好?

  1、学生探究结束后,说一说自己的收获,谈一谈自己的看法。

  2、小组派代表汇报各小组的探究结果,让思维在小组汇报中撞击出绚丽的火花,让学生在小组汇报中分享探究问题获得成功的喜悦。

  (设计意图: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比无目的的阅读,受到的阅读效果更佳。基于这样的认识,我通过目标导读、探究问题、交流汇报的学习形式,让学生的思维经历唤醒、启动、碰撞的过程,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

  (四)目标导读,唤醒思维。

  1、拓展想象,说话训练。

  既然妈妈一早就知道我是那棵树,为什么还故意端来美味的食物馋我?

  妈妈很早就知道英英变成树了,所以她才故意拿来好吃的和大家一起吃,为了是让英英感觉到饿,主动去吃饭。

  2、教师进行点拨引导。

  五、本课小结

  回顾全文,说说课文讲了什么故事?

  这篇课文写了英英为了逃避妈妈催促自己吃饭,而变成了一棵树,机智的妈妈用美食引诱她流下口水。故事充满了童趣,令人感到温馨幸福。

  六、拓展延伸,巩固小练习

  妈妈是用怎样的方式让英英吃饭的?

  A、直接把她拽回家。

  B、把饭拿过去,让英英吃。

  C、用美食引诱英英,回家吃饭。

  学生总结本课的学习内容,教师帮助学生在大脑中建构本课的知识体系。

  七、说板书设计

  我变成了一棵树

  变成树:痒痒的冒出来

  长满鸟窝:各种形状想象奇妙、有趣

  住满亲朋:小兔子、小松鼠、妈妈……

  (设计意图:板书是一篇课文的袖珍版,是一部微型教案。本板书以结构性、条理性、整体性原则为设计指导思想,突出课文结构,绘出文中美景,点出文章中心,学生一看便一目了然,文本的知识结构便存于心中,起到了总结全文、收束全篇的目的。)

  我变成了一棵树说课稿2

  一、情景导入,激发兴趣。

  1、同学们,你希望自己变成别的什么?文中的小朋友,希望自己变成一棵树,他真的变成树后,发生了许多有趣的事情,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看到题目,你有哪些疑问?

  学生质疑,师总结如下:

  (1)“我”为什么要变成一棵树?

  (2)“我”变成了一棵树之后,做了些什么?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一)自主预习

  1、请小朋友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边读边在文中框出生字,给生字表里的生字注音。标出不理解的词句。

  2、想想“我”变成了一棵树之后,做了些什么?

  3、学生按初读要求自主预习。

  (二)预习反馈:

  1、出示带有认读生字的词语

  形状狐狸丁零巧克力香肠

  继续抬头秘密痒痒鳄鱼

  2、检查生字的认读情况。开火车读,并说出识字方法。

  3、教师适时归纳

  (1)正音翘舌音:平舌音“醋”,翘舌音“状肠”,后鼻音“丁零痒”。

  (2)识记字形。

  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这些字吗?

  形近字比较:壮一状,狐一呱,理一狸,零一雷,扬一肠,蜡一醋

  形声字结构特点:秘密痒抬

  4、巩固记忆。男女对读、分组比赛读、齐读。

  三、再读课文,理清顺序。

  1、师:思考:“我”变成了一棵树之后,做了些什么?带着这个问题,请大家再去认真读课文。

  2、小组讨论。

  3、交流讨论结果:

  因为贪玩,不想被人打扰,所以想变成一棵树。

  我变成一棵树后,树上长满了鸟窝,奇形怪状的。窝里住满了我的朋友,还有妈妈,他们在一块吃东西,馋得我口水直流。

  4、小结:概括内容,脉络清晰,层层深入,让我们再一次读读这篇文章。

  四、规范写字,书写指导

  (课件出示生字田字格课件)

  状狐狸丁零巧克肠继续秘密抬

  1、如何识记这些生字?

  形声字结构特点:狸,零,肠,秘密,抬

  形近字比较:状一壮,呱一狐,断一继

  组词扩展:丁冬,丁零,巧手,巧合,攻克,续写

  2、观察生字的位置和本身的结构,书写这些生字时要注意什么?

  3、练习写字,教师指导

  (1)学生练写,教师巡视指导。

  “狐”左窄右宽,注意右面是个“瓜”,不是“爪”。

  “零”注意:上面是“”,不是“雨”。下面的.是个“令”,不是“今”。

  (2)投影展示书写正确、美观的字词,相互借鉴。

  (3)小结:书写美观、正确的,请为自己再加上两颗星。没有得到星的同学可要加油了!

  我变成了一棵树说课稿3

  一、说教材。

  《我变成了一棵树》选自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以围绕想象为主题的一篇精读课文。这篇课文通过大胆而新奇的想象,描写了“我”变成一棵树以后的情景:“我真的变成了一棵树”“树上有各种形状的鸟窝”“水珠从我嘴巴里流出来”……十分有意思。同时,文中也深深地透露着“爱”与“童心”。“我”有一颗纯净的童心,所以变成树、还和好多动物交上了朋友,而妈妈到底是发现了“我”的秘密,令人感受到幸福的母子之爱。

  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是让学生走进想象的世界,感受想象的神奇,并能发散思维,发挥想象写故事,创造自己的想象世界。所以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会认“希、痒”等7个生字,会写“状、狐”等13个生字。正确读写“傍晚”“丁零”“秘密”等词语。

  2.朗读课文,把握文中妙趣横生的情节。

  3.在阅读中感受文中丰富而新奇的想象,并能仿照课文展开想象,说说“我”想变成什么,发生了什么新趣的事。

  重点:在阅读中感受文中丰富而新奇的想象。

  难点:能仿照课文展开想象,说说“我”想变成什么,发生了什么新趣的事。

  二、说学法。

  三年级的学习思维活跃、求知欲强、想象丰富,已经具备了基本的阅读理解和语言表达能力。

  新课标尤其强调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实现语文素养的全面提升,而本课想象新奇、有趣,更能让学生在读中产生生动的画面和丰富的联想。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任务驱动、朗读感悟、思维启发三位一体的教学方法,同时借助多媒体教学,加深对学生文本的理解。

  除了“初读、精读、赏读、活读”等方式,在教学过程中还要注意学习方法的指导,引导学生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运用质疑、勾画、想象等方法,以读促写,读思议结合,把课堂的主动权真正交给学生,让学生在读中积累语言、感情语言,体验情感。

  三、说教法。

  1.巧设疑问,激趣导入。

  在上课开始,让同学们大声朗读课题“我变成了一棵树”,引发大家的疑问:“我”为什么会变成一棵树,“我”变成一棵树后会发生哪些事情?先让学生自由畅想、自由交流。然后再导入课文:当“我”变成一颗小树之后,到底会出现了怎样的情景?这样引发了同学们阅读的兴趣。

  2.初读课文,自学生字。

  (1)学生自由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问老师、问同学、查字典等。

  (2)用生字卡片出示文中的生词,指明读,开火车读。

  (3)用各种形式理解文中词语。如:丁零、失望、继续、麻烦。可以让学生联系上下文,结合语境来理解词语。

  3.默读课文,感受想象。

  围绕“你觉得哪些想象有意思?”这个问题,让学生自行品悟、勾画相关语句,然后在班内进行交流。感悟想象是这篇课文的学习重点,所以先将问题抛出,引导学习。

  在交流中,学生会有不同的感受,要尽量让学生从文本出发,读出自己的感受。如:

  (1)“我”变成了树就十分有意思:“我”心里想着变成树,结果立刻就有许多小树枝从“我”身上冒出来。多有趣呀!

  (2)“我”变成树后,树上长的不是各种果实,而是长满了鸟窝;更有意思的是,鸟窝还有各种各样的形状。

  (3)鸟窝一般是小鸟的家,但是“我”长出的鸟窝能住各种小动物,它们只需要轻轻一爬、一跳就住进了鸟窝,连“我”妈妈都可以来住,多么神奇。

  (4)当“我”紧张得心嗵嗵跳时,“我”的鸟窝也会丁零丁零响。

  (5)虽然“我”变成了小树,但是“我”的肚子还是跟以前一样会饿,也会发出“咕噜噜……”的声音。

  (6)小树也会流口水,并且小动物还以为是下雨呢。

  4.再次朗读,感受“我”的心理变化。

  这篇课文不仅有新奇、有趣的想象,对“我”的'心理描写也十分直白,充满了童真童趣。那么怎么让学生感受这份童趣?关键点也是以问促思,以读识情。让学生读,找出表现“我”心理变化的语句读一读,可以尝试批注。如:

  (1)我真希望变成一棵树,这样就没人在你玩的时候叫你吃饭了。(烦恼)

  (2)我心里想着,就觉得身上痒痒的,低头一看,发现许多小树枝正从我身上冒出来。呀,我真的变成了一棵树!(惊喜)

  (3)傍晚的时候,妈妈背着一个大包过来了,我的心嗵嗵地跳着,震得树上的鸟窝都一动一动的,发出丁零丁零的声音。(紧张)

  (4)她不知道我变成了树!我有点儿高兴,又有些失望。(高兴、失望)

  从“我”的心理变化中,继而探讨重点问题:“我”为什么有点儿高兴,又有些失望?从而引导学生发现,“我”高兴是因为妈妈没有发现这棵树就是她的孩子,“我”失望也是因为妈妈没有发现这棵树是“我”,因为“我”觉得妈妈是最亲的人、最了解“我”的人,所以在心中暗暗期待她能发现“我”的秘密。

  (5)噢,最了解我的人到底还是妈妈。(欣喜、得意)

  5.朗读最后一段,感受韵味。

  朗读最后一段:哎呀,她是怎么知道我的秘密的?

  让学生思考:妈妈是怎么知道“我”秘密的?妈妈为什么会知道“我”的秘密。从而提示主题,感受浓浓的母子深情。

  5.思绪飞扬,拓展想象。

  在文本阅读的基础上感受想象,进而结合课后习题进行思维发散:你想变成什么?变了以后会发生什么奇妙的事情?相信在文本学习的基础上,学生的思路已被打开,这一环节重点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想象,进而再下笔写作。

  我变成了一棵树说课稿4

  一、说教学背景(片3)

  1、在教程中的作用(片4)

  本文是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第17课,这是一篇精读课文。本单元以“想象”为主题,带领学生进入美妙的想象世界。这篇课文讲述了“我”因为不想自己在玩的时候有人叫“我”吃饭,所以变成了一棵树,继而发生的有趣的事情,展示另一个奇妙的想象世界,也表明了世界上最了解自己的人是妈妈。本文将人与动物、植物的相遇与相处,描绘得如同一种真实的存在,能够让学生感受到世间的和谐与美好。为本单元的习作做好铺垫。

  2、学情分析(片5)

  学习情况:

  学生思维活跃,尝试欲望强烈,想象力丰富。

  学生情况:

  学生在创新能力、思维方面存在不足,想象力会不自觉地受到思维定势的约束。合作学习意识不强。

  解决对策:

  (1)由浅入深设计想象训练,鼓励学生以自己独特的思维方式展开想象。

  (2)鼓励学生小组合作,交流自己的想法,拓宽思路。

  3、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本课教学中,应结合重点词句引导学生走进想象的世界,感受想象的神奇与乐趣。同时,在自主探究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发现文章的想象美,练习创造出属于自己的想象世界。

  为此,我将教学目标确定为:(片6)

  (1)知识与技能:

  A、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B、知道想象的世界与现实生活的不一样,想象是神奇的,有趣的。

  (2)过程与方法:

  A、通过学生画出自己认为有趣的句子并在组内交流有趣的原因,让学生发现想象的世界可以是现实生活不存在的。

  B、鼓励学生想象:文中的省略号可能省略了哪些形状?妈妈和小动物们在树上吃东西时可能说些什么?让学生能够由句子到段落说出自己的想象。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想象训练,使学生能够感受想象的神奇,乐于想象。

  教学重点(片7):知道想象的'世界与现实生活的不一样,想象是神奇的,有趣的。能够大胆说出自己的想象。

  教学难点:体会想象的乐趣,大胆展开想象。

  关键:引导学生发现,想象的世界可以是现实生活中不存在的,激发学生想象的兴趣。

  二、说教学分析:(片8)

  1、说教法:为了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也为了使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良好习惯,在教学中,我采用了以下教学方法。(片9)

  (1)读书指导法。新课标强调:“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本文内容较为简单,有了第一课时的朗读基础,本节课我鼓励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朗读,说出喜欢这些句子的理由,适时进行朗读指导。并适度进行拓展阅读,巩固读书方法。

  (2)讨论法。小组讨论可以使学生集思广益,取长补短,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本节课我鼓励学生围绕课后两个中心问题展开小组讨论。同学们相互交流,更有利于理解想象的趣味。

  2、说学法(片10,点击4次鼠标)

  诵读品味法。新课程强调凸显个性,尊重学生的个性化,而在语文课中,就必须强调个性化品读。这节课,我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充裕的时间与空间,学生通过自主发现,品读悟趣,感受“我”变成一棵树的乐趣。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

  三、说教学过程:(片11、12)

  (一)导入:(片13)

  1、复习上节课所学的字词。

  (形状、狐狸、丁零、巧克力、香肠、继续、白糖、秘密)

  出示词卡,学生开火车读词,了解词语掌握情况。

  2、谈话导入:

  学生回忆:本文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我”为了逃避妈妈催促自己吃饭,变成了一棵树。)学生概括主要内容后,师生轻松谈话:“我”变成大树后都发生了哪些有趣的事情呢?

  (这一教学环节的设计,可以通过谈话导入,激发学生产生一种强烈的阅读期待心理,拉近学生与课文的距离。)

  (二)合作学习(片14)

  1、小组讨论:

  (1)自由朗读课文,画出自己认为最有趣的句子。

  (2)组内交流:为什么觉得这些句子有意思?

  (3)以小组为单位,汇报交流,小组间相互补充。师适时指导朗读。

  学生在汇报时,可能从不同的角度分享自己体会到的“趣”,但我会从学生的回答中抓住以下四个方面进行顺势引导。

  预设(1)(片15)

  “我变成了一课长满各种形状的鸟窝的树: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圆形——”(师适时引导学生想象,省略号可能省略了哪些形状?你能仿说一段话吗?设计意图:这样既可以拓展学生的想象空间,又能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并初步体会省略号的用法。)

  预设(2)(片16)

  “我会请小兔、小刺猬、小松鼠、小鸭子、小鳄鱼、小狐狸住在里面,”(这些想象有哪些奇特之处?这些在陆地上生活的小动物居然爬到树上居住,而不是一些鸟儿。设计意图:让学生发现,在想象的世界里,一切现实生活中的“不可能”都可以成为“可能”。)

  预设(3)(片17)

  “妈妈打开背包,从里面拿出来许多好东西:巧克力———”(请同学们想象一下:妈妈和小动物们在大树上会说些什么呢?设计意图:让学生联想画面,想象人与动物、植物的和谐相处,感受世界的美好。)

  预设(4))(片18)

  “咕噜噜……我肚子里的声音越来越响了——”

  (设计意图:本文出现两次“咕噜噜”,表达出“我越来越饿”。师要强调象声词的语气,要读的快而响,如“咕噜噜”,强调出“我”饿的程度,重读“怪怪的声音”“越来越响”。这一环节可以鼓励学生展示读、评价读、挑战读多种方式,提高朗读能力。)

  合作学习环节放手把文本给学生,会有意想不到的惊喜,独立解读文本让学生激动兴奋,互相探讨擦亮了灵感的火花,适当的点拨提升了欣赏的品味,整个课堂便会充满生机,其乐融融。

  (三)拓展想象:(片19)

  说一说:如果你也会变,你想变成什么?变了以后会发生什么奇妙的事?

  (设计意图:为学生提供更广的想象空间,进一步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能力。)

  (四)拓展阅读:(片20)

  1、拓展阅读儿童诗《头疼》

  身上长出棵树,总让人觉得恐怖,

  我现在只有枝和刺,浑身上下光秃秃。

  可到了春天你再瞧,一定把你吓一跳!

  思考:你喜欢诗句中的哪些想象?为什么?

  2、推荐阅读:《阁楼上的光》(美)谢尔、希尔弗斯坦(片21)

  (设计意图:在完成本课学习目标后,适当把孩子们的思维引向课外空间,向横向拓展或纵向延伸,以拓宽他们的阅读面,增加他们的阅读量,从而使语文课程学习更加开放、更有活力。)

  (五)布置作业:(片22)

  请同学们想象一下故事的结局会怎样?把你们续编的故事讲给爸爸妈妈们听。

  (设计意图:让孩子展开自己的想象,为故事编写不同的结局,过一把“作家”瘾。再一次感受想象的乐趣,能够大胆展开想象。)

  四、说板书设计:(片23)

  在课堂信息传递中,板书作为一种形象的无声语言,不仅能够加深学生的印象,而且能再现学生的情感体验,产生一种“此处无声胜有声”的教学效果。

  板书设计(片24)

  我变成了一棵树

  变成树

  长满鸟窝

  亲朋光临

  教学效果预设

  本文是想象故事,恰好能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安排学生拓展想象,更深入的体会想象世界的美好。在课文学习的过程中,有针对性的说话训练,促使学生从积累到运用的迁移。

  我变成了一棵树说课稿5

  教学目标:

  1. 会认本课 7 个生字,会写 13 个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 了解“我”变成一棵树之后的奇妙经历,感受其中神奇有趣的想象。

  3. 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知道该如何去写想象故事。

  4.了解“我”变成一棵树之后的经历,并感受其中神奇有趣的想象。

  课时安排:

  2 课时

  教学过程:

  第 一 课 时

  课前导入

  教师口述:同学们,你可有过奇思妙想,希望自己变成别的什么?文中的小朋友,希望自己变 成一棵树,这样,玩的时候就没人打扰了。在这个小朋友真的变成树后,发生了许多奇妙的事情, 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板书 我变成了一棵树)

  介绍作者

  顾鹰,儿童文学作家,幼儿园教师。在《儿童文学》上发表过《阁楼上的熊皮外套》《粉红色的漂流瓶》;在《儿童文学下》上发表过《请进山猫的雏菊花铺》。已出版多部长篇童话、中短篇童话集、绘本等。曾获 2008 年冰心儿童文学新作奖。

  初读课文

  1. 听范读。边听边画出自己不太理解的词语和句子。

  2. 学生初读。自由朗读课文,把生字读正确,句子读通顺,并标出自然段序号。

  3. 检查初读情况

  (1)会读生字。

  希(xī)痒(yǎng)鳄(è)丁(dīng)零(líng)肠(cháng)醋(cù)

  (2)会写生字,并组词。

  (3)积累词语。

  1.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整体把握

  思考:阅读课文,说说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预设:这篇课文通过叙述“我”变成一棵树之后的奇妙经历,告诉人们世界上最了解自己的人“到底还是妈妈”。

  2. 小组交流以下问题:

  (1)“我”为什么想变成一棵树?

  预设:“我”因为想好好玩,不想回家吃饭而希望自己变成一棵树。

  (2)“我”变成一棵树后发生了哪些有趣的事情?

  预设:变成树后,“我”身上长满了各种形状的鸟窝;小动物们搬进了鸟窝;妈妈坐在鸟窝里给小动物们分食物;“我”馋得直流口水。

  (3)你觉得哪些想象有意思?

  预设:那些有趣的、新奇的、不可思议的想象就很有意思。鸟窝居然有各种形状,妈妈竟然和小动物们一起吃东西,小动物们不知道水珠是“我”的口水等,这些都很有意思。

  3. 课文可以分为几个部分?每个部分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预设:第一部分(第 1 到 4 自然段):写“我”变成了一棵树。

  第二部分(第 5 到 20 自然段):写“我”变成树后发生的趣事。

  第三部分(第 21 到 23 自然段):写妈妈最了解“我”。

  课后作业

  1. 学习并积累《课后积累单》的内容。

  2. 摘抄课文中你最感兴趣的语句,并和同学们交流。

  第 二 课 时

  课前导入

  教师口述: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初步掌握了课文的主要内容,理清了文章的脉络。这节课, 我们来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

  品读释疑

  1. 说说哪些句子表明“我”想变成一棵树,“我”变成一棵树后的心情怎么样。

  预设:“‘英英,吃饭了!’我在树下玩得好好的,一点儿都不想吃饭。”作者运用了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的写法。妈妈叫“我”吃饭,“我”只想好好玩儿,为下文“我”想变成树做铺垫。

  “一点儿都不”强调了“我”只想玩儿,不想吃饭。“我真希望变成一棵树,这样就没人在你 玩的时候叫你吃饭了。”“我”想变成一棵树,完全是因为自己在玩的时候不想有人叫自己吃饭。

  ( 板书 想变成树)“呀,我真的变成了一棵树!”“我”想变成树的愿望竟然实现了,多么神奇, 多么令人不可思议呀!朗读时要读出“我”内心的惊讶、兴奋。( 板书 真的变成树)

  2. 说说课文是怎样将“我”变成一棵树之后的趣事写清楚的,“我”的心理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预设:“你猜,我变的树上会长什么?当然不是苹果啦,梨也不对——对了,鸟窝!”用自问自答的形式说明树上长的是鸟窝。“你猜”写出了“我”天真、可爱、调皮的性格特点。“我

  变的树上长满了了各种形状的鸟窝。”“各种形状”说明树上的鸟窝是各种各样的,多有趣啊!

  ( 板书 树上长满鸟窝)“风一吹,它们就在枝头跳起了舞。”“它们”指的是各种形状的鸟窝。鸟窝在枝头跳起了舞,这里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反映了“我”丰富的想象力和快乐的心情。

  第 7 自然段中的“如果你喜欢也可以住进来”说明了英英热情大方,而第 8 自然段中的“你只需轻轻一跳或者轻轻一爬,就像平时上你的小床那么容易。”这为后面小动物们和妈妈的到来做 了铺垫。( 板书 小动物们入住)

  妈妈到来后,“我的心嗵嗵地跳着”,震得鸟窝都“发出丁零丁零的声音”,“我有点儿高兴, 又有些失望。”“高兴”“失望”表现了“我”此时此刻的矛盾心理。“我”高兴的是妈妈不知道“我”变成了树,“我”就不会在玩的时候被妈妈叫回去吃饭了;“我”失望的是妈妈竟然认不出“我”。

  ( 板书 妈妈住进鸟窝)小动物们津津有味地吃着妈妈带来的巧克力、香肠、面包、花生、牛奶

  等食物,而“ 我” 的肚子早已经饿得“咕噜噜……”叫了,所以开始想念家里香喷喷的饭菜, 尤其是“我”最爱吃的糖醋排骨。想象中还出现了爸爸大口大口地啃糖醋排骨的情景。

  小狐狸发现了树上滴下来的水珠,小动物们猜测不断往下滴的水珠是雨、牛奶、虫子撒的尿、

  大树的眼泪,可就是猜不到这是“我”看到食物后流出的口水,( 板书 “我”馋得流口水)自然而然地引出了“我”“变成了树真麻烦”的这一想法。由渴望变成树到觉得麻烦,“我”的

  心理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3. 你是怎样理解“噢,最了解我的人到底还是妈妈。”这句话的?

  预设:从“小馋猫,肚子饿了,对吧?”“还对我眨了一下眼睛”可以看出妈妈早已经知道这棵树是“我”变的,联系课文开头可知,妈妈是猜到“我”不喜欢在玩儿的时候被叫回去吃饭

  才变成了树,于是带了很多食物住进鸟窝里,又故意分给小动物们,和它们一起津津有味地吃,

  目的就是勾起“我”的食欲。“我”终于明白了“最了解我的人到底还是妈妈”。( 板书 妈妈最了解“我”)

  语言赏析

  默读课文,说说你觉得哪些想象有意思。用横线在文中画出来,再和大家交流。

  出示示例:

  我心里想着,就觉得身上痒痒的,低头一看,发现许多小树枝正从我身上冒出来。呀,我真的变成了一棵树!

  (1) 小组交流:这是介绍“我”变成树的过程,你认为哪些词语用得好?

  预设:我认为“痒痒的”一词太有想象力了,一个人变成树的过程竟然是从身上冒出树枝,还“痒痒的”,十分有趣且神奇。

  “冒出来”一词也非常好玩,从人的身上冒出树枝,该是多么神奇的事情啊!

  (2) 朗读体会:学生读,老师读,指名读,齐读,从多种形式的朗读中,体会想象的'魅力。

  出示示例:

  我变的树上长满了各种形状鸟窝:三角形的、正方形的,还有长方形的、圆形的、椭圆形的、的……风一吹,它们就在枝头跳起了舞。

  思考:省略号省略了哪些形状的鸟窝?

  预设:梯形的、心形的、五角星形的等。出示示例:

  我会请小兔、小刺猬、小松鼠、小鸭子、小鳄鱼、小狐狸住在里面,如果你喜欢也可以住进来。

  思考:你认为这句话想象奇特在哪儿?

  预设:这些在陆地上或水里生活的动物居然要要到树上去居住,这让人觉得十分奇特。出示示例:

  “咕噜噜……”我的肚子里发出一种怪怪的声音。“咕噜噜……”我肚子里的声音越来越响了。

  思考:为什么“我”的肚子会发出声音,并且“越来越响了”?

  预设:因为正是该吃饭的时候,“我”饿了,但是没有东西吃,所以“我”的肚子不停地发出声音,而且还越来越响。

  课文主旨

  这篇课文通过叙述“我”变成一棵树后经历的有趣的事情,告诉人们世界上最了解自己的人“到底还是妈妈”。

  课堂小结

  这节课通过分析课文内容,学习了作者的写作方法,使学生知道该如何去写想象故事。并且通过对句段的赏析,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

  课后作业

  如果你也会变,你想变成什么?变了以后会发生什么奇妙的事?和同学交流。

【我变成了一棵树说课稿】相关文章:

我变成了一棵树的说课稿(通用5篇)08-16

我变成了一棵树作文(精选26篇)04-29

《我变成了一棵树》教学反思范文01-18

《我变成了一棵树》教学反思(精选16篇)04-15

我是一棵树说课稿范文(精选5篇)08-16

《百变团花》说课稿11-12

假如我变成了一棵树作文(精选40篇)05-19

小班音乐活动说课稿-我会变08-12

幼儿园《会变的颜色》说课稿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