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育文网>教学文档>说课稿> 认识比说课稿

认识比说课稿

时间:2022-05-23 14:21:10 说课稿 我要投稿

认识比说课稿

  作为一名教职工,就有可能用到说课稿,编写说课稿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写说课稿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认识比说课稿,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认识比说课稿

认识比说课稿1

  一、教材及学情分析:

  “认识比”是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教材中第五单元的起始课,是本册教材的教学重点之一。教材密切联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学习经验,设置了多种情境图。通过对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不仅可以使学生对已有的两个数相比的知识得以升华,同时也能够对学生进一步学习比的性质、比的应用和比例的相关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

  “认识比”这部分知识内容学生缺乏已有的感知、经验。针对知识内容特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组织学生围绕“比”的问题,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分析、概括、比较、总结的教学方法,实现学生有效学习。

  二、教学目标分析:

  依据教材特点及学情分析,结合数学教学“知识与技巧”、“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我将本课时目标确定如下:

  (1)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比的过程,理解比的意义。

  (2)能正确读写比,会求比值,理解比与除法、分数的关系。

  (3)培养学生比较、分析、抽象、概括和自主学习的能力。能利用比的知识解释一些简单的生活问题,感受比在生活中的广泛存在。

  其中,理解掌握比的意义,比与分数、除法之间的联系是本节课教学的重难点。

  三、教学活动过程与安排

  教学伊时,以落实第1个目标,教材中学生非常熟悉的实物图为例,引出比的概念。在要求学生阅读教材后,我引导学生认识表示两个数量之间的关系还可以用“比”的形式,在讲练结合中,引导学生学习比的读写;并通过自学,让学生认识比的各部分的名称。“试一试”的教学先让学生说一说四个“比”的具体意义;通过交流,让学生说出把每种溶液里洗洁液看作1份时水的份数。引导学生讨论每种溶液里洗洁液与水体积之间关系的其他表示方法,从而使学生初步体会到比与除法、分数之间的内在联系,加深对比的意义的认识。

  接着利用教材里生活中行程问题为例,引导学生填表后说明还可以用比的方法表示路程与时间的关系。启发学生观察分析已认识的比进而组织学生讨论:“两个数的比又表示什么?”这一问题,使学生认识上面的例子都是通过比来表示两个数相除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对比的认识,从而正确描述比的意义及比值的概念,促使学生把比的知识纳入到已有的知识结构。

  例2后面“试一试”与“练一练”的第3题整合在一起,学生完成填空后,组织学生讨论:比的.前项、后项和比值分别相当于除法和分数的什么?并通过自学“试一试”后面一段话发现两个数的比也可以写成不同形式,但仍读作比,帮助学生进一步明确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最后讨论“比的后项可以是0吗”这一问题时穿插数学中的比与体育比赛中引用比写法的区别。使学生对比的认识更加透彻。在上述过程中,用讨论与交流的方式对比与除法和分数进行了比较详细的对比,加强了知识间的联系。

  巩固练习我安排了两个环节,第一环节完成练一练1、2题,练习十三1-4题,目的在于了解学生的掌握程度;第二环节对本课新知进行了相应拓展。首先让学生从身边找比,课件呈现人体中有趣的比及一组图片,国旗、国画、建筑图。结合“黄金比”使学生认识到按照每种规格做的国旗,长和宽的比都是3:2,这样看起来是最美丽的,梅花图、建筑图的呈现,让学生感受黄金比在各个领域的应用,使学生体验到数学中“比”的魅力,同时也使健康、爱国等教育在数学中得到有效渗透。

认识比说课稿2

  教材分析:

  本节课内容是在学生学过分数乘除法的意义与应用以及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也是比的认识这一单元的开篇课。教材通过密切联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学习经验,提供了牛奶、果汁的数量,路程、时间、速度的数量情境,根据数量提出不同的问题,引发学生的讨论和思考,来考虑解决问题的办法。使学生经历从具体情境中认识比,理解比的意义,从而让学生体会引入比的必要性,感受比在生活中的广泛存在;也为比的应用、比例的相关知识 等后续学习打下铺垫。

  教学重点:

  理解比的意义,了解比各部分的名称,会求比的比值。

  教学难点:

  理解比的意义。比和分数、除法的关系。

  教法学法:

  针对教材内容特点,并结合学生认知规律,这节课我主要采用情境教学法和引导发现法,作为主要的教学方法;以独立探究、实际操作、合作交流为学生学习的主要方式。

  学生分析:

  有的学生在生活中已经接触或使用过比,并有一些相关的活动经验。但学生对比的理解仅仅停留在形式上。因此,教学力求通过具体的材料帮助学生达成对比的概念的真正理解。学生喜欢探索有趣的、自己熟悉的有挑战性的问题,喜欢探究的、合作的学习方式。因此,教学设计充分考虑学生的特点和需要,借助数学来源于生活 牛奶、果汁等素材,设计了有挑战性的问题让学生思考、讨论,使学生在丰富的学习背景中逐步体会比的意义和价值。

  教学过程:

  在教学过程的设计上,我以新课程标准理念 为指导,以目标的揭示和探索活动两条线索贯穿于课堂。整个教学过程我安排了四个教学环节:目标的揭示,导入新课;合作探究新知,构建模型;拓展运用,巩固新知;质疑问难,归纳总结。

  一、目标的揭示,导入新课

  整节课开始,我是设计通过师生的谈话来引入课题、揭示学习目标的。

  前面我们学习了分数的有关知识,用分数的有关知识我们解决了不少的问题。这节课我们来学习比,首先认识比。

  1、了解比的概念。

  2、知道比的各部分名称。

  3、会读写比。

  4、会求比值。

  5、比与分数、除法之间的关系。

  然后让学生阅读教材,根据教材中的数量关系,提出问题、并且说说解决的方案。问题的提出,一下子就把孩子们的兴趣集中起来,也让孩子们感受到,原来数学来源于我们生活,我们的生活中也是有数学知识的。

  这样学生就提出来了牛奶比果汁多多少,牛奶与果汁一共多少;牛奶是果汁的几分之几,果汁是牛奶 的几分之几的问题。对于学生来说,这些问题是很容易解决的。我采用提问的方式请学生回答,在学生回答的同时进行板书

  5 5+3; 5 35

  这时我将采用直接告知的方法,揭示课题,引出比的'概念。刚刚这些问题,我们用加法,或减法,除法的方法解答。我们运用除法算式解决的,来表示两个数相除的关系的,还有一个新的名字,这就叫做这两个数的比。今天,我们将一起来学习关于比的知识。熟悉的情境,直接的导入,简洁明了,也突显了本节课的内容。

  二、探究新知,构建模型

  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自学能力,于是,接下来就让学生自学书P68页

  例1:认一认中比的概念、比的读法和写法。根据比的意义,任何两个数相除都可以写成比的形式。53 = 5︰3; 35= 3︰5我先板书,然后让学生汇报阅读的情况。

  根据比的意义,学生试一试教材中P68中思考1:8,1:4,1:3,1:3比的问题。让学生说出:每种溶液里洗洁液与水体积之间的关系。(蓝色部分表示洗洁液,白色部分表示加进的水)。进而加深对比的各部分的再认识。接着引导学生阅读教材P69例2,根据提供的信息你能解决什么样的问题。让学生分组合作探究,小组讨论,交流。学生会先找出两个量来说一说,写一写。路程、时间、速度三者之间的关系。先是由个别学生说,教师再对学生的表达进行规范,然后让学生在小组里相互说。通过这个环节的练习,给予学生充分表达的机会与时间,让学生学会用准确的数学语言进行表述。加深对比的意义的理解。通过刚才学习了表示两个相关联数量的解决问题,任何两个数相除都可以写成比的形式。那大家想想看看,下面这些这些问题里面有没有比的问题昵?在回答这些比的时候,特别引导学生分析,路程和时间的比,就是速度;总价和数量的比,就是单价。在这里,向学生渗透了两个不同的量的比可以表示为一个新的量。那么这个新的量是什么昵?就是比值。扳书:比值 比值就是表示两数相除比的前项除以比的后项所得的商

  900︰15 =60 900︰20=45

  这里的60、45就是比值。

  接着再通过学生的试一试,认识比和除法、分数之间的关系。

  =( )( )=

  让学生说出比与除法,分数之间的关系。

  三、拓展运用,巩固新知

  同学们学的很好,不但能从题目中找到比,也能从提供的信息中找到比,那你从我们的身边找到比吗?让学生进行小组的讨论交流。然后会请几位学生回答。进一步认识比在生活中的运用。再来思考:足球比赛中的3︰0 是不是也是比的问题昵?

  突出生活中的比与数学中的比区别。

  通过学生对生活中比的认识与应用,再来做教村P70中的练习题,第13题。让学生练习、评议。提高学生对比这一节课再认识。

  四、质疑问难,归纳总结

  课堂总结是学生对学到知识的回顾和再现,在教师提问下:让学生对今天学习的知识有什么问题要向老师或其他同学提出的,你感觉到什么是自己学习最好的地方。最后还可引导学生,课外去读一些课外书籍,真正体会学无止境,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

认识比说课稿3

  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 我要说课的内容是“比的认识”,下面我从以下六个方面进行我的说课。

  一、说教材

  “比的认识”是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的知识,包括两个课时的内容,第一课时的主要内容是理解比的意义,正确读写比,会求比值;第二课时的主要内容是学习比与分数、除法的联系。我说的是第一课时,本节课内容是建立在“分数乘除法的意义与应用”“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等教学内容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利用学生对两个数量之间关系的已有认识,提出不同的问题,逐步抽象出“比”的概念,让学生感受“比”在生活中的广泛存在,为今后学习“比的应用、比例的相关知识”做好铺垫。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结合小学高年级学生学情,我预设了以下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理解比的意义,能正确读写比,记住比各部分的名称,会求比值。

  2、过程与方法目标:在观察、讨论等活动中经历探索比的过程。

  3、情感与态度目标:体会比的重要性,感受比的生活中的广泛存在,自觉养成合作交流与独立思考的好习惯。

  三、说教学重点、难点

  在此目标下,我确定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比的意义,正确读写比,记住比各部分的名称,会求比值。

  教学难点:能利用比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生活问题。

  四、说教法学法

  一堂课的教学目标能否顺利实现,关键就看教法学法。新课标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体,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数学教学活动必须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发学生的思考。遵循这样的理念,在教学中,我以“情景教学法”“问题引导法”和“练习检测法”为主要教法;在学习过程中,我以自主探究、观察发现、独立思考、合作交流为主要学法。充分发挥学生的团体合作精神及主体作用,调动每一个学生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的全过程。

  五、说教学过程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问题是思维的核心。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发展学生的思维,本节课从学生感兴趣的事物出发,始终以问题为引领,遵循“现实题材→数学问题→数学模型→数学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来设计教学,引导学生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探索与应用的过程,使学生逐步学会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根据这样的新课标设计理念,我安排了以下五个教学环节:

  (一)创设情境,引入比

  为激发学生的兴趣,我从学生感兴趣的杨利伟叔叔及其事迹出发,设置问题,逐步引入新课。

  同学们,认识杨利伟叔叔吗?他就是载人飞船“神舟”五号的航天员。20xx年10月15日,我国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五号顺利升空。

  在太空中,执行此任务的航天员杨利伟在飞船里向人们展示了什么呢?(课件出示)对!他向人们展示了联合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旗帜。杨利伟展示的两面旗都是长15cm,宽10cm。此时设置问题:怎么用算式表示她们长和宽的关系呢?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适时给以充分肯定。

  15÷10 表示长是宽的几倍

  10÷15 表示宽是长的几分之几

  接着老师过渡:刚才同学们用以前学过的除法表示两面旗长和宽的关系。你们老师要告诉大家这两个除法算式还可以用另一种新的数学方法来表示。那是什么呢?对!那就是比。今天我们就一起去认识比(同事板书课题)。

  这一环节借助多媒体的运用,创设情境,引入新课,不仅发展了学生的思维,使学生明确目标,引发探究的欲望,为学习新知做好准备,还巧妙引入下一环节。

  (二)探究新知,认识比

  1、首先紧承上一环节设置学习新知的问题:到底怎样用比来表示两面旗长和宽的关系呢?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老师巡视,对学困生作个别指导。之后全班交流,汇报结果,这两个数量之间的关系:

  长和宽的比是15比10 记作15:10

  宽和长的比是10比15 记作10:15

  为了让学生更好的认识比,我又抛出问题:那么什么是比呢?再让学生仔细观察这两道比的算式,引导学生继续思考:你从中又发现比的什么特点呢?鼓励学生分组合作,讨论交流,之后汇报结果:

  两个数相除又叫两个数的比

  比是有序的(教师板书)

  2、再从学生刚列出的算式中选择一道来学习比的读写以及比的各部分名称。

  师:10比15读作“10比15”,写成“10:15”

  (板书)

  然后指名学生读一读,提醒学生注意:虽然10:15可以写成分数的形式,但仍读作10比15、不能读成十五分之十。并鼓励学生想想这是为什么呢?(因为是一个比,不是一个分数。比的读写是新知识点。教师先讲解,再让学生模仿练习)

  3、最后学习比值的.表示

  先让学生说说什么是比值,再抛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比值通常怎样表示呢?学生合作交流后,(出示课件)师生一起明确答案。

  这一教学环节,我是遵循“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能都获得必需的数学”的新课标理念而设计的,为了学好新知,突破重点,我才用了问题引导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观察发现、合作交流;比的概念较抽象,很多学生难以理解,因此上课时还要多关注学困生的掌握情况,从而使每一位学生都能扫清认知上的思维障碍。

  (三)应用新知,解决问题

  1、先思考两个不同类量的比

  为了让学生能灵活应用新知,告诉学生,不仅两个同类的量可以用比表示,而且两个不同类的量也可以用比来表示。如课件中的例题就要我们思考路程与时间的比。

  例:在日常生活中,一辆汽车行驶,2小时行驶160千米。这辆汽车每小时行驶多少千米?(160÷2=80千米)

  先引导学生思考:用已学知识如何表示?再师生一起明确答案:路程和时间的关系可以用速度来表示,即速度=路程÷时间

  那么如何用比来表示呢?即路程和时间的比是160÷2,比值是80。

  2、再让学生自己解决实际问题

  师过渡:刚刚大家知道了用比来表示两个不同类的量之间的关系,那么我们现在就用刚刚所学来解决实际问题吧。

  (出示课件)抛出问题;哪个摊位的苹果最便宜?

  鼓励学生大胆试一试,自己阶梯,再全班交流

  新课标指出:有效的数学薛秀哦东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和记忆,否则难以化解教学难点,因此这一环节先通过例题的学习来疏通学生的解题思路,再鼓励学生大胆尝试,自己解决问题,这样不但使学生不会单纯地模仿和记忆,化解了难点,还提高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实题练习,课堂检测

  教学中我遵循“多样性、灵活性、实际性”的原则,设计形式多样的习题,确保圆满完成任务。于是我在课件上准备了以下习题,如课件所示,分三种:

  (1)基础练习题(2)综合练习题(3)课外延伸提

  这一环节不同的题型适合不同的学生做,实现了新课标“让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教学理念,能使学生应用新知,发展智力,提高能力。

  (五)布置作业,联系生活

  1、说说生活中的比。

  2、让学生独立完成教材49页的“做一做”。

  这一环节中,为了实现新课标的数学生活化的基本理念,我设计了第一题,能使学生体会倒到比的重要性以及比在生活中的广泛存在;为让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我设计了第二题,还要特别强调华的前项和后项不能颠倒。

  六、设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是很重要的教学辅助手段,也是课堂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好的板书设计是“微型教案”,我的板书设计体现了新知的形成过程,又体现了具体的解题方法;同事突出了重点,化解了难点,也简单明了。

  最后总结说课:本节课的学习过程主要以兴趣为动力,以问题为纽带,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关注学生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让学生在积极思考、大胆尝试、主动探索中获得成功,得到提升。

  我的说课完毕,欢迎多提宝贵意见,谢谢大家!

认识比说课稿4

  对教材的地位和作用分析:

  《比的认识》这一节是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四章内容,其在小学数学中是重点,它对小学数学内容中除法和分数的概念联系起来,对小学数学内容的学习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对教学目标分析:

  1、引导学生根据除法的概念引出比的概念的探索过程。

  2、感受比的概念与除法及分数之间的关系,会化简比及求比值。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引导其在独立思考实际操作中及合作交流中理解比的 概念及意义。

  对学生的基本情况分析:

  雨台小学六年级,因为各种原因,学生的基础知识太差,缺乏动手操作能力,针对以上情况,我采取了联系生活实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的特点来教学。

  四、对教学重、合作难点分析:

  重点:第一课时为理解比的`意义,了解比的各部分名称 ,第二课时为理解比与除法分数的关系。

  难点:第一课时为理解比的意义,第二课时为理解比与除法、分数的关系。

  五、说教法:

  主要采用多媒体教学,用幻灯片结合生活中具体的内容将教学内容放映出来,其主要采用质疑法和讲授法。

  六、说学法

  结合生活中具体的内容以小组合作、相互交流、探究性学习。

  说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以幻灯片的形式出示具体生活场景,让学生观察。小组合作学习先说出图意,然后小组内交流写出算式,小组汇报。师出示正确的算式,并得出结论:

  2、出示几组生活场景,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写出除法算式,得出得数。

  3、学以致用,师幻灯片出示一个除法算式,讲述比的概念及比的各部分名称

  4、举例生活中遇到的比。

  第二课时:

  回忆上节课内容。

  以幻灯片的形式出示具体生活场景,让学生观察、小组合作交流并探讨比与除法、分数的关系,并得出比的基本性质。

  引导学生利用比的基本性质化简比及求比值。

  介绍“黄金比”的概念及生活中的“黄金比”。

【认识比说课稿】相关文章:

比的认识说课稿11-30

《面积认识》说课稿12-30

《米的认识》说课稿12-30

《小数认识》说课稿12-31

负数的认识说课稿02-09

《10的认识》说课稿12-23

《圆锥认识》说课稿12-27

《圆的认识》说课稿04-08

《倒数认识》说课稿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