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育文网>教学文档>说课稿> 三年级数学说课稿

三年级数学说课稿

时间:2022-04-17 14:27:43 说课稿 我要投稿

【推荐】三年级数学说课稿范文汇总5篇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时常会需要准备好说课稿,认真拟定说课稿,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说课稿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三年级数学说课稿5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推荐】三年级数学说课稿范文汇总5篇

三年级数学说课稿 篇1

  一、说课标

  “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这是新的《数学课程标准》对数学教学活动提出的基本理念之一。同时《新课标》还指出:“在学习过程中要初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通过观察,对比等数学活动,发展学生的各种能力。”因此在教学本节课时,我通过去早餐店买食物的情境创设,让学生更加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

  二、说教材

  《简单的小数加、减法》是苏教版小学数学第六册第十一单元第三课时的内容。这部分的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整数加减法以及对小数初步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这部分知识在今后的生活及进一步学习中都广泛的应用,所以掌握这部分内容为学生以后学习及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根据本节课的地位及要求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经历小数加、减法的探索过程,掌握一位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计算,并能用来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2、提高合作意识,培养主动探究精神,体会小数加减法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掌握简单的计算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提高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说教法、学法

  在教学过程中,依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年龄特点以及他们的知识现状我采用了多种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性和主动性。学生通过对自己提出的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从而促进他们的反思能力与自我监控能力。在引导学生感受算理与算法的过程中,放手让学生尝试,让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新知识的生发与形成过程,并适时调动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方法,然后让学生自己去比较方法的正确与否,简单与否,这样学生对算理与算法用自己的思维方式去理解,既明于心又说于口。再按照“自主探究--讨论--归纳”这样的思路,运用知识迁移让学生发现新知,掌握新知。在自主探究、讨论中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学会自学探究,并提供动口,动手、动脑的机会,让学生在体验,感知、讨论、合作、比较中灵活掌握本节课的教学重点,突破难点。

  四、说教学程序

  在教学安排上,依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知识掌握程度,我设计了四个教学层次:

  (一)激趣导入

  新颖的导课,能一石激起千层浪,更好地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更好地为学习新知识奠定坚实的基础。为了体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我询问了学生早上吃早餐的情况,学生们一般都有自己购物付钱的经历,这对于理解小数加减法的算理和算法都有比较直接的帮助。从而激起他们参与学习的热情,让学生想学,为学生的继续学习搭起了现实生活与抽象数学的桥梁。

  (二)学习新知

  数学知识的形成有着固有的规律,逻辑性很强,不能有半点的跨越与漏洞,结合数学知识的形成特点。围绕教学重点我采用了以下步骤:

  (1)创设买早餐的购物情景,让学生为自己选两样,当成自己的早餐。然后让学生探讨“怎样列式?”“为什么这样列式?”中得出小数加减法的意义和整数加减法的意义相同。从而突破重点。再将题目归纳成加法和减法两类,进一步系统的学习。

  (2)在探究加法算法上让学生讨论,得出两种方法:一种是把0.5元和0.7元化成以“角”为单位的整数来计算。提问:摆竖式时为什么角与角,元与元对齐?得出相同数位对齐的道理,为“小数点对齐”的道理埋下了伏笔。另一种是直接用小数计算。竖式的摆法肯定也对,通过这两个数为什么这样摆?得出小数加法与整数加法一样,都是把相同数位对齐再加,而在小数加法中只要把小数点对齐就可以做到相同数位对齐。进一步突破难点,明确计算原理后,让学生解决自己提出的加法问题,在此基础上启发学生比较小数加法和整数加法的异同,小数加法的关键是什么?以便学生领会小数加法的计算方法。

  (3)在教学小数的减法时我把探究知识的主动权完全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已发现问题,总结规律、解决问题,达到让学生学会学习,能学习,爱学习的目的。

  (三)练习巩固

  学习数学知识不是目的,重要的是运用这些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践问题,从中体会到数学在生活中的价值,体验到学习数学的乐趣,获得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知道遇到问题试着运用数学方法去探索问题和解决问题,以逐步形成独立探索的习惯和大胆探索的精神。在这一环节中,我设计了不同层次的活动以便学生掌握知识并能熟练应用。

  1、 基础知识练习:完成课本P105页1题。2、解决实际问题:完成课本P105页3、4题。

  (四)课堂小结

  通过让学生谈学习收获,促使学生归纳总结了本节课的知识的知识要点。

  (五)布置作业

三年级数学说课稿 篇2

  一、说教材

  我讲的这课是北师版三年级上册《购物》,本节课的内容是在学习了整十、整百、整千的数乘一位数的口算及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基础上学习的新知识.导入新课是旧中引新。讲授新课时,在教师引导下,使学生一步一步地加深对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的认识和理解,从而轻松地获得了新知识.通过练习,使学生能正确地进行计算,并能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激发了学习兴趣,提高了计算能力,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目标:

  (一)探索并掌握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二)在具体的'情境中,能运用不同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三)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掌握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

  难点:能运用不同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二、教学方法和学法:

  根据教材内容及本班学生特点,坚持新课程改革的以“学生为主题、教师为辅”这一基本原则,以教师引导、学生自学为主,小组探讨学习的方法解决本课内容。

  三、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二)、学习新课

  1.情境导入教学例1:引导学生看图.

  提问:从图上知道了那些数学信息?说明图意.

  2、老师提出问题:

  买4把椅子需要多少钱?,应该怎样列式?

  请学生独立思考、在练习本上写出算式.

  再说一说怎样列算式,为什么,教师板书

  3、得数是多少?你是怎样想的?学生讨论并说一说计算方法。

  总结方法,学生体验算法多样化,请学生说一说那种方法更好。引导学生观察强调说明用一个竖式计算比较简便.

  4、学生提出问题,其余学生练习

  5、小结学习内容,板书课题

  小组讨论用竖式计算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及注意事项

  (三)巩固反馈做试一试:

  第1、2题由学生板演完成,其余同学写在练习本上

  第4题先找学生说一说,再板演完成,其余同学写在练习本上,完成后进行集体订正。

  (四)小结 学生说收获,教师总结,布置作业,下课。

三年级数学说课稿 篇3

  说课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一课时《有多重》

  本单元是学生初次学习有关质量的知识,它是今后解决有关质量问题的基础,而本节课又是学习较大质量单位"吨"的基础和前提。为此,我把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1、结合具体的生活情境,使学生认识质量单位千克和克,初步建立1千克和1克的质量观念。

  2、掌握1千克=1000克。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4、体验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就在身边、

  学生虽然在日常生活中接触过物体的质量问题,但对质量单位还缺乏认识,而质量单位不像长度单位那样直观具体,是比较抽象的。因此,我把"初步认识质量单位千克和克,知道它们之间的关系",作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把"初步建立1千克和1克的质量观念"作为本节课的教学难点。

  为使学生在活动中享受到学习的快乐,领悟到知识的情趣,本节课我设计了四个教学环节: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二)收集信息、初步感知

  (三)实践体验、建立概念

  (四)应用拓展、加深认识

  兴趣是激发学生探究的动力,在第一个环节,我创设了"背一背"的游戏,让小组内的同学互相背一背,使学生在亲身体验中感受到人是有轻重的,这时我给学生提出问题"要想知道物体或人到底有多重,可以怎么办?"使学生产生探究欲望,为下一步的学习作了良好的铺垫。

  第二个环节是收集信息、初步感知:

  新课标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对于常见的秤和有质量标识的包装袋学生是不陌生的。所以,我让学生课前搜集一些常见秤的图片、调查一些日常生活中常见物品的质量,请看,这是孩子们通过从网上下载、查资料、给实物拍照等方法搜集到的图片,这是其中一个孩子的调查表:

  孩子们在展示交流的过程中,不但认识了常见的秤,开阔了视野,并通过任选桌上的物品称质量,知道了台秤和天平的使用方法,而且从调查表中初步认识了质量单位千克和克。

  新型的课堂教学是充满生命活力的,它倡导让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因此,在第三个环节,我设计了"称一称、掂一掂、估一估、说一说"等一系列活动,为了让学生感知1千克和1克的质量概念,我先让学生用台秤称出正好是1千克的物品质量,放在袋子里,在小组内轮换着掂一掂。然后用天平称出正好是1克的物品质量,再用手掂一掂,感受1克与1千克的质量区别。又通过让学生估计哪些物品的质量大约是1千克或1克,并进行验证,不仅使学生感知了1千克和1克到底有多重,同时也体现了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求知的基本理念。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千克和克的关系,我让学生先算一算2袋500克的盐有多重,再用台秤称一称。使学生在操作中直观理解了1千克=1000克的关系。为了使学生真正建立千克和克的概念,我又从学生身边寻找教学素材、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估计并称量自己身边的物品,看哪个小组在规定的时间内称出的物品又多又精确。孩子们有的称书包,有的称课本,还有的称尺子,真正达到了习中得趣、习中得知的教学目的',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

  学数学的目的是为了用数学、为了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第四个环节,我又设计了一个"慧眼识真"的练习题,再次激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是小明写给外公的一封信,信的内容如下:

  外公:

  您好!

  我已经10岁了,身体特别健康,体重已达50克,每天早上能吃掉60千克的鸡蛋2个,250千克的牛奶一袋,中午可以吃掉100千克的馒头4个,晚上吃得更多,和爸爸妈妈一起能把将近1克的米饭吃光。

  外孙:小明

  同学们读完这封信,嬉笑之余,运用所学知识帮助小明找出并改正了信中的错误,在愉悦的气氛中更好地巩固了知识,提高了能力。

  整节课,孩子们在宽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中,在动手操作的实践活动中,思维不断被激活,各种感官不断被调动,他们在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取长补短,得到了共同提高。

  新课程呼唤有生命活力的数学课堂,让我们放开学生的手脚,放飞学生的思维,使他们在课堂上手常动、脑常思、口常开,为使他们的个性得到张扬,潜能得到释放,请给学生多一点思考的时间,多一点活动的余地,多一点表现的机会,多一点体验成功的快乐吧!

三年级数学说课稿 篇4

  一、说教材

  本节课是小学数学三年级北师大版的第八单元,这课是在二年级上册学习了可能性的基础上,在二年级已经感受事情的不确定现象,本节课目的进一步感受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有小的。为学生以后学习概率建立一个概念。

  二、说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通过具体的操作活动,让学生直观感受到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事件的发生是不确定的。

  (2)结合具体情况生活中的某些现象,能够列出简单试验可能发生的结果。

  2、过程与方法

  (1)创设游戏转盘和摸球、摸糖及机智问答的情况,让学生亲历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之分。

  (2)充分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对积极参与、勇于交流的行为给予充分的肯定和表扬。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在同伴的合作和交流中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三、说重点、难点

  重点:通过具体的操作活动,直观感受到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事件的发生是不确定的。

  难点:结合具体情境或生活中的某些现象,能够列出简单试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

  四、说教学策略

  1、说学情

  通过对二年级上册可能性的学习,学生对可能性的认识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已经知道生活中的事情是不确定发生的了。

  2、设计理念

  本着让学生学习身边的数学,学习生活中的数习的理念。设计了一定要让学生在自己的亲身经历中感悟、体会、认识、基于这样的理念,设计了一个个游戏,让学生去动手实践,感受数学知识就在身边。

  3、教具准备

  乒乓球、转盘、硬币、盒子、

  五、教学过程

  (一)活动一

  老师先点明我们要做一个摸球游戏,让学生推荐两名男生,两名女生到讲台上来,在其中只能有一名男生和一名女生留下来,让下面的学生都猜,他们谁可能会赢,然后让学生分别以剪子、包袱、锤和抛硬币的.形的式来决定胜负。在比赛之前必须讲清规则。这时板书课题。

  (二)活动二

  老师和留在讲台上的同学进行摸球游戏,让下面的学生在练习本上记录。引出“一定”“可能”“不可能”的概念。让学生猜为什么另一个同学会总是摸到白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达到师生互动的目的。

  (三)活动三(转盘游戏)

  结合生活实际,说超市正在举行摇奖活动,让学生初步有信息收集、整理、分析的能力,更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就在自己的身边,使用权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体验可能性的大小是受一定条件的限制。

  (四)活动四(装糖游戏。)

  这个游戏是根据老师的口令往盒子里面装不同颜色的糖,这个游戏以小组活动为单位,让每个同学都参加,在提要求之前给学生留有一定的思考空间,让每一位学生都动脑想,这个环节的主要目的就是学习了可能性,可能性在生活中的应用,就是对知识的进一步提升。

  (五)用“一定”“可能”“不可能”说一说生活中的可能性,进一步让学生体验数学就在身边学习身边的数学。

  (六)总结:让学生闭上眼睛想一想这节这你有什么收获?出示学习目标,对照学习目标看一看一自己完成的学习是否完成任务,是否满意。

  这节课主要是通过了“猜测——验证——分析试验数据“的亲历过程,学生学生身边有价值的数学。

三年级数学说课稿 篇5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分数的初步认识》。

  一、教材分析

  “分数的初步认识”这一单元教材是在学生已掌握一些整数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整数是单位“1”的叠加,而分数是单位“1”的均分,从整数到分数是数的概念的一次扩展,是学生认识数的一次质的飞跃。

  本节课是整个单元的起始课。几分之一既是一个分数,又是一个分数单位,对以后认识几分之几、分数大小的比较等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初步认识分数,能结合具体图形理解几分之一的'含义;会读写几分之一,能直观比较几分之一的大小。

  2、过程与方法:让学生经历几分之一的认识过程,体验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的方法,获得数学学习的活动经验。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具体实例,感受到数由整数向分数的扩展,体会分数在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会读写分数,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

  教学难点:理解分数的意义。

  四、教学方法

  讲授法、直观演示法、动手操作、自主探究。

  五、教学具准备

  学具:每组长方形、正方形、圆形纸片若干。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彩笔,圆形、正方形、长方形纸片,1分米长的线段,两分米长的绳子。

  六、教学过程

  (一) 情景导入,激发兴趣

  利用小朋友们喜欢的《西游记》的故事创设一个分东西的情景。同时播放背景音乐。

  唐僧师徒四人去西天取经。这一天,天气特别热,师傅就派猪八戒和沙僧找水喝,没想到,他俩找到了一个大西瓜,他们可高兴了,猪八戒实在忍不住了,就商量着和沙僧先吃掉这个西瓜,可是俩个人该如何分西瓜才公平呢?

  (二)学习新课、探究新知

  1、 引入“一半”,引导学生经历分数“从整体知识到分数

  知识”的数学化过程。

  (1) 学具操作,理解“一半”

  先让学生说一说该如何分西瓜,怎样知道是“一半”, 然后通过折圆形纸片的一半,强调平均分,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平均分,明白只要把一张纸平均分成两份,每份都是这张纸的一半。为下一步理解分数的的意义打下基础。

  (2)发挥想象,创造符号,表达“一半”

  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可以通过画图、写字或者写数字等方式创造出表示一半的符号。

  学生自由活动,小组交流,展示,让学生说出理由。表扬学生的创新精神,着重针对画图的学生作品讲解。

  在小结中总结三个共同特点,第一,都注意到了平均分;第二,都平均分成了两份;第三,都取了其中的一份。(师边说边板书—,2,1),引出在数学上,一半可以用1/2来表示,数学上把像1/2这样的数叫做分数。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认识分数。(板书课题:分数的初步认识)

  接着引导学生明白:中间短短的横线叫分数线,表示平均分;分数线下的“2”表示平均分成两份,分数线上面的“1”表示其中的一份。再让学生齐读分数。

  (3)进一步理解1的意义:

  ①让学生动手用各种图形来表示出1/2,体验不同折法。

  ②让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要求学生运用准确的数学语言描述1/2所表示的意义,特别要讲清是谁的1/2。并启发思考:折法不同,涂色的部分也各不相同,但它们都可以用1/2 来表示,那是为什么?理解只要把一个图形平均分成两份,每一份都可以用1/2表示。

  ③展示没有平均分的例子,引导学生进行讨论,通过这些反例来突出“平均分”在分数概念中的核心作用,形成有意义的建构。

  这一环节着眼一个“动”字, 通过教师有意识的引导,让学生主

  动地从不同的角度去进一步认识1/2,丰富1/2 的表象,建构1/2 的意义,使学生对数的认识由整数扩展到了1/2,也为后面学习其他分数提供思路和方法。

  2、故事衔接,深入认识分数

  (1)就在猪八戒和沙僧准备分西瓜的时候,孙悟空从天而降,批评了他们,八戒只好求饶,说西瓜四个人一块吃,你能帮他们再分一分吗?通过故事的发展,自然引出对1/4的认识。

  (2)动手操作,创造1/4.

  通过折长方形纸片的1/4,加深对此分数的理解。

  (3)利用图形,探索其他分数

  ①让学生利用纸片等材料通过折一折、画一画,表示自己喜欢的分数,并请部分学生将自己的作品贴在黑板上相应的分数下面,说说分数表示的意思。这一极具探究空间的开放性活动,再次提供给学生自主创造的机会,在“做分数”和交流的过程中得到了更多新的几分之一,对分数的认识也由1/2扩展到了几分之一。

  ②继续创造几分之几

  我们知道猪八戒是最馋嘴的,我们帮他们把西瓜分成了四份,可是猪八戒一不留心吃掉了两份,它吃掉了西瓜的几分之几呢?

  学生思考,展示交流 重点理解:里面有几个?

  三、巩固新知,拓展思维

  1、 基础练习:让学生辨别图中阴影部分可以用1/2表示2414吗?加深对分数的理解。

  2、 提高练习:让学生用分数表示阴影部分,学以致用。

  3、 拓展练习:一条长1米的绳子,把它平均分成10份,每份是( )米,也就是( )。

  四、课堂总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五、板书设计

  分数——几分之一

  读作:二分之一

【三年级数学说课稿】相关文章:

数学三年级认识周长说课稿03-13

三年级数学《集合》说课稿06-30

三年级数学说课稿11-11

三年级数学下册说课稿07-09

三年级数学说课稿11-19

“用数学”数学说课稿03-09

数学乐园说课稿11-12

《数学广角》说课稿06-27

数学说课稿03-25

数学广角说课稿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