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育文网>教学文档>说课稿> 人教版小学语文说课稿

人教版小学语文说课稿

时间:2022-02-19 08:38:47 说课稿 我要投稿

人教版小学语文说课稿锦集七篇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说课稿,说课稿是进行说课准备的文稿,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快来参考说课稿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人教版小学语文说课稿7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人教版小学语文说课稿锦集七篇

人教版小学语文说课稿 篇1

  一、说目标

  教学目标:

  1 :知识和能力: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好词佳句。

  2 :过程和方法:以读为本,引导学生读中感悟、读中体验、读中积累。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学习竺可桢先生对待科学的严谨态度和认真精神。

  教学重,难点:

  对于五年级的孩子来说,学会字词、读通课文已经不是最大的难题,但五年级的孩子真正要通过学习课文去学习和理解竺可桢先生对待科学的严谨态度和认真精神是有一定难度的。因此如何使学生知道课文为什么以“第一朵杏花为题”,并学习竺可桢先生在科学研究中一丝不苟的态度,懂得只有通过精确,细致的观察,掌握事物变化的规律为这篇课文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我想,教学目标的达到和教学重难点的突破,光靠老师用语言来描述是不能很好地展现出来的,网络教育资源以它独有的优势和特点,为这一类语文教学活动的开展提供了非常有利的帮助,使学生在老师用多媒体课件创设的文本情境中进行自然有序、轻松愉快地学习。

  二、说教法:

  古希腊学者普罗塔戈说过:“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束需要被点燃的火把。”为了达到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解决疑点,根据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精神,再结合本篇课文的实际特点,确定本节课教法的指导思想是:想方设法引起学生注意,引导他们积极思维,热情参与,独立自主地解决问题。具体做法如下:

  1 情景设置法——激发感情,引起兴趣。

  2 提问法——逐步引导,逐渐深入。

  3 点拨法——展开联想,拓展思路。

  其中点拨法是最基本的方法。所谓点拨法,就是在关键处,进行恰到好处的启发引导,让学生展开联想,拓展思路,把问题引向深入,高质量地完成课堂教学任务。可以说,点拨法是开启学生智慧,点燃思维火花,提高教学效率,解决语文教学“少慢差费”现象的一把金钥匙。

  三、说学法:

  教会学生学会学习已经成为课堂教学的重要任务。学生获得知识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教学中我很重视让学生主动参与和互相学习,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过程,强调一些学习习惯的养成,在兼容并举中力求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合作性、发展性、创造性,从而达到激发兴趣、理解陶情、启迪心智、感悟积淀的四重境界。这些方法的运用有利于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的共同发展。

  学法具体如下:

  1勾画圈点法——勤动笔墨,积极读书。

  2讨论法——积极参与,总结规律。

  3自主探究法——学生实践,巩固提高。

  4悬念法——带着问题,巩固提高。

  其中,讨论法很重要,讨论的基本要求,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就教材的重点和疑难问题进行集体讨论以求明确重点,解决疑难。这种教学方法的最大特点是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养成当众说话的良好习惯,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四、说教学程序:

  (一)整体感知,读中学读

  首先我让同学们齐读整篇课文,从整体上去了解这篇课文的大致内容,让学生产生学习课文的兴趣。在同学们整体,全面的去了解了课文之后,提出问题,“时间像飞箭,转眼又是一年。一天,小孩匆匆跑来,边跑边喊,这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呢?”在提出问题之后,同学们会更积极的思考问题,引导同学们带着问题对课文进行逐层分析,在分析问题的同时,锻炼并提高自己的阅读,分析,理解的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学习和思考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以后阅读和理解课文的同时,去学会积极的思考问题和先从整体去把握而后逐层分析问题的方法和能力。

  (二)激趣揭题,质疑定标

  “疑,思之始,学之端。”从整体上去了解课文之后,学生已经对课文有了初步了解。在初步了解的基础上,我向学生提出问题: “作者为什么要以第一朵杏花为题?”根据学生的疑问,巧妙地交代本课的学习目标。接下来再提出问题: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孩子发现了第一朵杏花开放的时间是清明节)。这样,同学们知道了杏花开放的时间,并且使同学们产生学习课文的兴趣,想去了解为什么课文以第一朵杏花为题。并且引导同学们带着兴趣去学习接下来的课文。

  (三)研析结构,精读感悟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因此,在这一环节中,首先让学生带着自己提出的问题读书,读后针对问题和同学们一起讨论,思考,并回答提出的各种问题,在讨论中让同学们对课文有一个整体的了解,并且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

  在同学们积极思考问题的同时,提出全文的重点句:“竺爷爷顷刻间像年轻了几十岁,立即兴冲冲地快步走到前院。”让同学们分析,为什么竺可桢爷爷是快步,又为什么是兴冲冲。在词语的分析中去体会和了解一个科学家对待学术问题的严谨的态度和认真的精神,以及在学术问题研究中所得到的快乐。让学生在体会课文所表达的主题的同时,启发学生们对科学研究的兴趣,以及在研究中应该具有怎样的精神和态度。

  接下来让同学们自己找出喜欢的句子,并讨论

  1 “春风吹绿了柳梢,吹青了小草,吹皱了河水,吹鼓了杏树的花苞”。(用了排比、拟人手法,形象生动)

  2 阳光下的杏树,捧出了第一朵盛开的杏花。(拟人,形象生动,同时也衬托出竺可桢爷爷发现第一朵杏花开放时间的喜悦心情)

  这段话中,作者运用了很多的修辞方法,这也是学生学习的重点。让学生在分析课文的过程中,会了解适当的运用修辞方法使文章增强表现力,也更真切而细腻的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情感。让学生在阅读和分析的过程中学会恰如其分的运用适当的修辞方法去表达情感,并学会运用修辞方法增强文章的表现力的方法。

  (四) 细致分析, 品读主题

  在整体上把握了课文之后,从细小处对课文进行更细致的分析这样会使学生对课文有更深切的认识和体会。

  1 “大概”“也许”是什么意思?

  2 从这句话中你知道了什么?

  3 你认为竺可桢爷爷是个怎样的人?我们应该像他学习什么?

  以上三个问题的提出,使学生在对整篇课文有了更准确更深刻的把握的基础上,让学生激发内心的情感去思考问题,并 深刻理解科学家在对待科学的问题上的严谨的态度和认真精神。让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培养学生思考和分析问题的同时,了解这篇课文的主旨和作者想要同学们学到的道理和精神。使文章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得到充分的体现。

  (五)总结迁移,形成积淀

  在对这篇课文进行分析的过程中,我采用了细读悟理 精读悟情的学习方法,向学生们提供自学材料,并鼓励学生积极发言,进行小组交流反馈。使学生在积极愉快的学习氛围中,更深刻的体会文章所表达的主题。使学生有着浓厚的学习兴趣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让学生在读中解惑悟情,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使学生在学习中感悟和体会到学习的快乐。并在轻松氛围中去体会到深刻的道理。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给方法比教给知识更重要。”

  学生提出问题,并且带着问题读书,读中解决问题,这仅仅是阅读教学的浅层目标。而带着疑问走出课堂才是创新型学生应该具备的素质。为此,可以利用这样的问题总结全篇课文:你认为自己这节课学得怎么样?还有哪些不懂的地方?老师这节课教得怎么样?有哪些地方你觉得还没有讲清楚?继而根据学生情况做出综合性总结和评价。

  小学是一个人一生当中致关重要的阶段。从小学到的一个好的学习方法和一种快乐的学习方式,会对一个人的一生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我向学生传授知识的过程中,非常注重对学生能力和兴趣的培养。努力让学生在一个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很轻松的体会到文章所要表达的大道理。培养学生快乐的学习,并在学习中不断的得到更多的快乐。

  五。作业设计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只有课后不断的思考和巩固,才能得到更有效的回报。因此,我非常重视学生在课后的温习和巩固。

  一节好课的结束应该是学生课外阅读的开始。我布置的课外作业是:阅读竺可桢所写的科学文章。让学生在了解一个科学家在学术钻研的过程中所付出的努力,使学生学会克服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并在以后学习的道路上,一步一个脚印,塌实的走好人生的每一步。

人教版小学语文说课稿 篇2

尊敬的各位老师、各位同学:

  大家好。

  记得有这样一位父亲:他以落花生做比,教育子女要脚踏实地,不求虚荣。要像落花生一样,做个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人。今天我说课的题目就是《落花生》。

  我的说课设计由以下六部分组成:教材分析、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

  一、教材分析:

  1.分析教材内容

  《落花生》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第三课。第四单元的学习主题是生活中的启示。本单元的每篇课文都包含着深刻的如何做人的哲理,情节性强,语言质朴简洁,含义深刻。《落花生》这篇课文着重讲了一家人过花生收获节的情况。通过谈论花生的好处,借物喻人,揭示了要学习花生不图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的主旨,说明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课文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写了种花生,收花生、吃花生、议花生四部分内容。恰当巧妙地详略安排,更好地突出了作者的.写作意图。

  2.分析学生情况:

  五年级孩子思维活跃、求知欲强、乐于表达、愿意交流。他们已具有了一定的学习能力,掌握了一些学习方法,但是还需要教师的进一步引导。教师要用文本为学生架起通向生活的桥梁,让学生在学习中生活,在生活中学习。

  二、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内容,新课标要求,以及小学五年级学生的学习特点,我确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掌握本课的生字“亩、尝、吩、咐、茅、榨、榴”7个生字,理解课文中的重点词语的意思。

  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创设情境、抓住重点、精读领悟、读悟结合,让学生掌握深入理解课文内容的方法。

  2.体会课文详略恰当地写法,初步了解借物喻人的写作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习花生不求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的道理。

  三、教学重点:

  教学重点:由表及里地了解花生的可贵之处,理解父亲赞美花生话的深刻含义,从中体会做人的道理。

  教学难点:了解文章表达上详略分明,以物喻人的特点。

  四、教学方法:

  根据以上的教学目标以及新课标对中年级学生进行语文学习的要求,我将采用以下几种教学方法:

  1.情境教学法

  2.角色美读法

  3.多媒体教学法

  五、教学过程:

  那么,如何将以上的各种教学思路,恰如其分的融入到整个教学过程中呢?在这里,我将分为以下几个阶段来完成我的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种非常好吃的食物,大家想想,会是什么呢?“根根胡须入泥沙,自造房屋自安家,地上开花不结果,地下结果不开花。”同学们,瞧,就是它----花生,它呀,还有一个名子,就是“落花生”。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课文《落花生》。{板书}

  (二)整体阅读,理清思路

  首先,教师出示生字串,让学生自己读,在读中找出不明白的词语重点指导。然后引导学生共同讨论:课文围绕“落花生”写了哪些内容?让学生一起带着这个问题,去阅读课文,并理解,课文是按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来写的,写了种花生、收花生、尝花生、议花生这样的过程。

  在这一环节中,通过让学生自己阅读课文,来理清课文的思路,为下面精读课文做好准备。

  (三)抓住重点,精读领悟

  下面,由教师进行配乐范读,让学生思考:落花生和石榴、苹果、桃子有哪些不同?(教师进行配乐范读)

  教师范读后,引导学生抓住“矮矮的”和“高高的”,“埋在地里”和“挂在枝头”等词做对比,明确火红的石榴、红彤彤的苹果、纷纷的桃子是露在外面的,色彩动人,引人注目。而花生没有漂亮的外表,华贵的气质,但是,它内涵而不外漏,默默无闻,无私奉献。正如作者感悟的道理:“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这句话是作者的心声,其实也是同学们的感悟,这样,学生就和文本以及作者产生了强烈的情感共鸣。

  然后引导学生细细品味父亲说的话对不对?为什么呢?你还有什话么要说?鼓励学生质疑,发表见解。语文新课标指出“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化理解,对于这个问题学生可能会有不同的理解,有的学生会说:我要做一个像花生一样默默奉献的人;有的同学也会说:社会也需要像苹果、桃子那样既张扬个性又对社会有更多贡献的人。对于多元化的解读我会及时肯定,发展他们的个性,丰富他们的精神世界。

  接着,师生小节:是啊!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鲜花是美的,苹果是美的,可那长在地下的花生也是美的。只要我们做个有益于他人的人,我们就都是美的。让老师和你们共同努力,我们都做一个美丽的人!

  最后,让学生通过做练习题来加深理解课文所要表达的思想:

  1.花生都有哪些好处?

  2.我们要学习花生的哪些品格?

人教版小学语文说课稿 篇3

  一、教材分析:

  《比尾巴》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上册中课文的第十课。是一首极富童真童趣的儿歌,课文抓住各种小动物的尾巴的特点,以“比”的形式为主线,以对话的形式向孩子们介绍了猴子、兔子、松鼠、公鸡、鸭子、孔雀六种小动物尾巴的特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教学目标:

  根据《语文新课程标准》对低年级阅读教学的要求,以及本组课文训练的主要意图和学生实际,我确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认识12个生字和2个偏旁“八、鸟”。学会写“云”,学习新笔画“撇折”。2、能力目标: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习朗读问句。3、情感目标:了解一些小动物的尾巴的特点,激发热爱小动物的情感。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读好问句。

  三、学情分析:

  在孩子们眼里,小动物是他们最亲近的朋友。他们天生就非常喜欢小动物,对于奇特的动物尾巴更是感到新奇和新鲜,这为本课的教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一年级的学生,刚刚踏入校门,自控能力较差,表达能力还很稚嫩,语言也不丰富。因此,课堂上不能死板的进行教学,要设计灵活多样、新颖的活动,激发起学习欲望。教学中,以游戏“为动物做裁判”活动贯穿整堂课,让学生带着目的去学习,增强课堂情趣。

  四、教学理念:

  创设情境,诱发兴趣。课堂一开始就创设情境导入,设计了一个充满儿童情趣的动物王国比尾巴大赛情境,把学生置于活动中,这为老师引导学生识字、诵读课文做好了准备,各教学环节都从兴趣入手,或让学生在学中玩,玩中学,或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在语境中识字具有层次性,运用多种方式复现生字。一年级学生识字的一个特点就是认得快,忘得快。因此,识字教学要根据这一特点,对生字的认记采取多种方式,反复认记。在课堂中,要采取多种识字方式,从向生字打招呼,读拼音识字,再到去掉拼音识字,在游戏中识字,认字的识记有层次,有梯度,通过这样反复训练,学生对生字的认记得到了巩固。

  迁移学习成果,发展、积累学生语言。课中充分利用教材,在完成阅读、识字基本任务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语言实践活动。通过不同句式表达同一意思的说话练习,从而使学生体会到学习语言、运用语言的乐趣,增强学生的成就感,调动他们学习语文的积极性。读是最古老的方法,也是培养语感,获得情趣的重要手段。教学中,通过多种形式的读,从中能感受到语言的节奏美、音律美、语言美,获得美好情感的熏陶。

  五、教学流程:

  第一、设计情境、导入新课。兴趣是鼓舞和推动学生学习的一种力量,是开启儿童智慧之门的一把金钥匙。针对这一点,我设计了这样的导入:“昨天动物王国的.狮子大王给李打了个电话说要邀请小朋友们到动物王国去参加一场有趣的比赛,还让我们去当裁判呢。看,小动物们早做好了准备,连牌子都竖起来了,赶快拼拼吧!课件出示森林动物大会的音乐,出示带拼音的‘比尾巴’。”鼓励学生为比尾巴动物当裁判,从而导入新课,引出课题,“比尾巴”。强调“巴”读轻声。使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识字,增强学生对识字的兴趣和信心。

  第二、认识参赛选手,自主识字在这里,我设计了在课文里面找参赛选手的环节,先读文找选手,再和动物打招呼,去掉动物图片读汉字,然后去掉拼音读字,并且说说你用什么方法记字的。同时教学新偏旁“八”“鸟”。通过这样反复训练,学生对生字的认记得到了巩固。

  第三、认识比赛项目,朗读问句这一环节,我设计了当裁判要了解有哪些比赛项目,在了解比赛项目的时候识记“把、短、扁、最”同时认识“?”采用自由读——师范读——指名读等,指导学生读好问句!

  第四、评比比赛结果首先让学生在课文里面找到各项冠军,然后给动物颁奖。用“我认为......的尾巴......”在评比中自然而然地理解了“长”、“短”、“扁”、“弯”、“好象一把伞”、“最好看”的意思。并通过颁奖,检查了生字的认读能力。出示比赛结果(六个答案和图片一起出示)

  第五、接下来这个环节我设计的是给狮子大王汇报比赛结果,采用师生演读,同桌对读,指名上台演读的方式,让学生达到巩固课文的目的。

  第六、拓展训练为了配合学校《经典诵读与语文教学整合的研究》,在这个环节里设计了读其他动物比尾巴的儿歌。

  最后,我又安排了写字的练习。“同学们各个都是出色的裁判员,胜利地完成了任务,现在该乘车回家了,咦?这儿怎么有几个迷路的字宝宝啊?我们送他们回家吧。”同时出示“云、公、车”这三个字。学习新的笔画撇折,观察这三个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指导学生跟随课件书空,“云:横、横、撇折、点。”然后,让学生在纸上描红,再试着写一写。从而体会规范写字带来的乐趣。

  以上是我这节课的教学设计,设计中我使教学内容和学生经验相结合,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参与,使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动手、动脑、身心愉悦,实现儿童,发掘童心、童趣的课程价值。

人教版小学语文说课稿 篇4

尊敬的评委、老师们:

  大家早上好!各位能否在我说课前给点鼓励的掌声。谢谢大家!掌声,我想可能是世界上最美好的礼物了,每个人都渴望得到。因为那是对一个人努力的回报,对成功的肯定,同时也更是支持和鼓励。今天我想和大家一起走进一个美丽感人的故事《掌声》,让我们亲身体验掌声给予人的温暖和力量。

  一、说教材:

  《掌声》是人教版实验教材三年级上册第29课,这篇课文以朴实无华的语言向我们讲述了这样一个感人的故事:女孩英子因为小时候得过小儿麻痹症,腿脚落下残疾,从此内心很自卑,在掌声的激励下,她变得乐观开朗。

  课文以英子的感情变化为主线贯穿全文,言简情浓,透过描写英子动作神态的词句,展现了两次“掌声”带给英子的内心变化过程。表现了同学之间的关爱、鼓励和尊重,蕴含着丰富的人文内涵。

  三年级上册的第八单元的主题是“爱是什么”,《掌声》是这个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有着非常重要的引领作用。教学中关注“爱”的主题,那是自然。但是我想:这份“爱”,在教学时,如果仅仅是让学生知道“掌声就是爱,同学们都爱英子”这空化了的思想内容,那这份“爱”已经远离了我们。因为在我看来:爱,不是解释,不是告诉,更不是口号,而是一种心灵的润泽。

  二、说学情:

  三年级的学生,具有一定的阅读能力,并且乐于朗读新颖的课文。能够抓住重点词句来理解文本,还能简单地谈谈自己对文本的感受。但这些能力都是处在初级阶段,需要在课文课堂中不断地加强训练!

  三、说教学目标:

  根据上述对文本的认识,学生的年龄特点,以及《语文课程标准》对本年段“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能初步把握文章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结合本册“在阅读过程中体验情感”这一重点训练项目和第一课时已有的学习基础,拟定了第二课时的教学目标如下: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掌声前后英子的变化,抓重点词句体会英子在掌声前后的内心变化过程,体会掌声给予英子的力量。

  (3)、在体会英子内心世界的过程中获得对“掌声”内涵的感悟,即:人与人之间都需要关爱、鼓励、尊重,主动关爱他人,也珍惜他人的关爱。基于三年级学生理解能力有限这一特点,我定下本课的重点难点如下:

  教学重点:抓住表现英子掌声前后神态动作的词句,感受英子在掌声前后的变化。

  教学难点:体会英子在掌声前后的内心变化过程,体会掌声给予英子的力量。感悟“掌声”的内涵。

  四、说教学策略(教法、学法):

  基于本课的教学目标,我设想本课时的教学将着眼于“情”,扎根于“读”,抓住课文中提到的两次“掌声”为线索,以“英子掌声前后的内心变化过程”为突破口,运用三个模块,紧扣文本,以情会文。指导学生用“抓人物的神态、动作、语言来体会人物内心世界”的阅读方法。用心去学,动情去读。围绕一个“爱”字,深入体验感悟,张扬情感。

  五、说教学过程:

  整个教学过程包括三个模块:

  (一)、以情促疑,直奔重点

  (二)、以情激情,多元感悟

  (三)、以情导行,品悟“爱”的真谛。接下来,具体谈谈每个模块的教学:

  (一)、以情促疑,直奔重点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在课堂伊始,我以轻松愉悦的语调,深情地提问把学生自然而然的引入英子的世界。为后面的情感之旅铺设基调。并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这样的导入即复习了全文内容,又很自然地就切入了关键点“掌声”!悄然无声地把学生很快地带到了课文中。

  (二)、以情激情,多元感悟

  1、学生自主研读“掌声”段落:

  首先是个人自由读二三自然段,老师巡视指导,鼓励学生圈点批注,“不动笔墨不读书”。接着小组交流,每人挑一处感受最深的语句读一读,说说自己的体会。然后全班交流,交流时,老师点拨引领。

  这里我让学生通过读书感悟,自己走入文本,与文本对话,以产生独特的个性化阅读体验。

  2、交流、点拨、感悟。本环节重点品析三个重点句:

  (句子一、英子犹豫了一会儿,慢吞吞地站了起来,眼圈红红的。在全班同学的注视下,她终于一摇一晃地走上了讲台。

  句子二、就在英子刚刚站定的那一刻,教室里骤然间响起了掌声,那掌声热烈而持久。

  句子三:故事讲完了,教室里又响起了热烈的掌声。英子向大家深深地鞠了一躬,然后,在掌声里一摇一晃地走下了讲台。)

  (1)、朗读铺情:

  首先我用朗读铺情法品读句子一引导学生抓住“犹豫”“慢吞吞”等引领学生展开想象,深层体会小英子当时害怕、紧张的心理状态。引导学生把这种感受送进去读出来,通过不同层次的读,让小英子的害怕、自卑在学生的心里产生了共鸣。最终明白英子为什么会“犹豫”。

  (2)、想象育情:

  师讲述,请学生想象。就在四十多双眼睛的注视下,英子带着红红的眼圈,低着头,一摇一晃地,艰难地朝讲台前挪动。整个教室骤然间显得异常安静,静的似乎可以听到英子那急促的心跳。这不足十米的距离,此刻对英子来讲,显得那么漫长。一步……两步……五步……近了……更近了……终于,英子走上了讲台……此时此刻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英子?

  这里,我用了“情景再现法”,在教师深情语言的描绘下,使学生置身于一个有血有肉的精神境界中,实现与文中人物英子既紧张

  害怕又难受痛苦的心灵契合。为之后掌声出现时的喷涌真情做足前奏。

  (3)、追问生情:

  在学生已入景入情时,导问:这一刻!你最想对英子说些什么?这掌声中又包含着什么?(鼓励)

  这样层层剥笋,螺旋上升,学生的感悟步步推进,她的心灵被震撼了,感动了,同时也点燃了!

  (4)、引读唤情:

  是啊!此时的英子的心里紧张不安呀!她多么渴望来自同学们的真诚的鼓励啊!

  引读:就在英子刚刚站定的那一刻──生读句子二

  就在英子忐忑不安的那一刻──生再读句子二

  就在英子最需要鼓励的那一刻──生又读句子二

  一次比一次有激情的朗读,把整节课推向了高潮。层层铺陈、重锤出击,把这段文字中的情感渲染得淋漓尽致,掀起学生情感体验的高潮,实现了文与人、文与己的相遇交融。

  (5)、换位传情:

  在学习句子三时,师问:此时你是英子的`同学,你想通过这掌声告诉英子什么?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阅读教学也这个道理,在这里我用“角色互换”“移情体验”的方法,把文中的“此情此景”变成学生的“我情我景”。这样,学生在阅读中思考,在思考中沉醉,在沉醉中感知,在感知中升华!

  (6)、聚情导思:

  学生通过充分的体会、感悟、想象、表达,心中涌动着真情,这份真情在荡漾流淌,课堂沐浴着人文的光辉。此时让学生比较两次掌声,体味“掌声”的内涵:两次掌声的指向虽有不同,却有着同一个源头:那就是同学们对英子的关爱、尊重和期待啊!自然地升华课堂主题:爱!到此学生的精神得以充实,心灵得以丰满!

  (三)、以情导行,品悟“爱”的真谛

  1、拓展练笔,学会如何去爱:

  (屏示:英子的信)“我永远不会忘记那掌声,因为它使我明白,同学没有歧视我。大家的掌声给了我极大的鼓励,使我鼓起勇气微笑着面对生活。”

  先让学生从英子的来信中谈谈自己的看法,后随着音乐出示《爱的小诗》:引导学生练笔,放飞思维,同时积累语言,实现情感、语言和思维同构共生!

  爱是给公车上的老奶奶让座,

  爱是给爸爸妈妈送上一杯热茶,

  爱是困难中一双双温暖的手,

  爱是雨中的一把小雨伞,

  爱是———————————————

  爱是———————————————

  2、激情结课:

  在音乐中,师生一起诵读小诗,尔后,老师总结本课、本单元的主题。单元主题“爱的教育”的终级目标是什么?面对着今天被爱重重包围的学生,我想:感受爱,只是起点,让学生学会如何去爱?才是本课的终极生命意义!

  六、说板书:

  鼓励

  忧郁掌声开朗

  赞赏

  掌声是本课的关键词,(忧郁、开朗)展现英子在掌声的激励下的变化。(鼓励、赞赏)体现着两次掌声的不同,蕴藏文本内涵。一颗爱心即体现了同学之间的关爱,点化文本主题,实现学文明理、无痕育人。整个板书简洁美观,给整节课起到了画龙点眼的作用!

  七、说效果:

  这是一篇充满暧暧、浓浓爱意的课文,不论是课文,还是英子,只要营造起一种合适的氛围,都很容易走进孩子的心中,产生共鸣!撞出美好心灵的火花!我的语文课堂里经常会收获无法预约的精彩!相信这次也不例外!当然,更高境界的效果,应该看孩子以后在学习、生活点点滴滴的小事中,表现出来爱的行为!请我们一起检阅吧!

  朋友们,我们的掌声是对他人是最大的支持和鼓励。不要吝啬您的掌声,让它响起来吧。谢谢大家,我的说课到此结束。

人教版小学语文说课稿 篇5

  一、教材及学情分析

  《学弈》通过弈秋教两个人学下围棋的事,说明了学习必须专心致志,决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 这篇课文是小学语文第九册第八组的一篇讲读课文,也是小学生接触的第一篇文言文,安排文言文的目的,是让学生感受一下文言文的语言,了解祖国悠久灿烂的文化,进一步培育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并为初中学习文言文打点基础。由于文言文与现代文相比,在词语、句式等方面差别较大,再加上学生又是第一次接触,因此,我把指导朗读和背诵作为本课教学的难点,把理解每句话的意思作为教学的难点来突破。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掌握生字,正确读写:弈秋 教诲 俱学 弗若 曰 矣 。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根据课后注释疏通全文,了解故事内容。

  2、能力目标 通过讨论能从课文中体会到学习必须专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

  3、情感目标 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

  三、教法学法

  1、教法:范读领读、点拨教学 2、学法:自读自悟、合作探究

  四、教学流程

  1、警句引路、导入新课

  2、范读激趣、领读通文

  3、熟读成诵、疏通文意

  4、同桌互讲、全班交流

  5、合作探究、读书明理

  6、迁移训练、练读古文 “授人以鱼,更要授之以渔”,新标准非常重视学生在学习中的方法的积累。在进行第一个教学环节时,我先出示以下警句: 三人行,必有我师。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温故而知新。 学而时习之。 请学生读一读,并说出自己的理解,然后跟我们平时所用的书面语言比较一下,引导学生总结出这些警句的特点:有些字与现代的读音、意义不同;言简意赅,语意深远。告诉学生这些警句就是用文言写成的,用文言写成的文章就叫文言文,她是古代的书面语体,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诵读文言文,能提高语言的感悟能力、表达能力、 概括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学习文言文最基本的方法是诵读,最好的方法也是诵读。 古人云:“读书百遍,其意自见”,而现代的教育家也在强调:“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学生了解学习文言文的方法后,我先范读课文两遍,做到抑扬顿挫、有声有色、流畅自如,感染学生,激发诵读兴趣。然后领读,指导文言文的朗读方法:一要把读的速度放慢,二要停顿得当。在学生掌握每一句的正确读法后,让学生自由练读,达到熟读成诵。让学生自读自悟,并结合文后的注释理解每一话,贯通全文。 弄懂每一话的意思是学习文言文的难点,在教学这一环节时,我先让学生自读自悟,借助注释揣摩句子的意思,再同桌互讲,相互纠正补充,不懂的记下来,留待全班交流时提出与同学研讨。在全班交流时,我采用点拨教学法,适时加以点拨,引导学生正确理解课文。最后指名说全文大意,我相机指导学生疏通文意。 学史可以明智,而明智的关键就是能从古文中明白一个道理,达到以古鉴今的目的,因此,在教学第五个环节时,我先出示两个问题:

  (1)、讨论“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的原因是什么?从中能得出一个什么道理?

  (2)、大家谈谈自己是否有这种经历和体会。然后分小组讨论解决第一个问题,弄懂两个人学习效果的不同是因为学习态度不同,得出学习必须专心致志,绝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达到读书明理的目的。处理第二个问题时,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努力实践新课标“注意尊重学生独特的情感体验和有独创性的`理解”的要求,让学生结合自身实际,进一步认识专心致志对待学习、工作的重要性,学会用正确的思想指导自己的学习。为了培养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和创新意识,我在讲完课文后将以前学过的“揠苗助长”、“守株待兔”、“掩耳盗铃”、“鹬蚌相争”等文言成语故事,印发给学生,练读文言文。这些文言成语故事性强,内容浅显易懂,又为学生熟知,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五、板书说明

  我的板书简单明了,通过两种不同的学习态度,得出两个相反的学习结果,对比鲜明,具有深刻的教育意义,充分揭示了课文蕴涵的道理。

  板书设计 学弈 专心致志——成功 三心二意——失败

人教版小学语文说课稿 篇6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太阳》是人教版课标本语文第六册第六组的一篇科普短文。文章采用了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等说明方法,介绍了有关太阳的知识,说明太阳与人类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课文共有8个自然段,可以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在介绍太阳的特点时,运用了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举例子等方法,把太阳远、大、热三个方面的知识说得很具体、通俗,具有很强的说服力。第二部分讲太阳和人类的关系,从太阳和动、植物的生存,地球上气候的变化及太阳光可防治疾病等方面表现出太阳与人类关系的密切。运用多种说明方法来说明事物,是本文写法上的重要特点。

  2、说教学目标

  根据以上的教材分析和三年级学生的实际情况,依照“语文课程标准”精神和要求,我拟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1)会认7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传说、寸草不生,繁殖”等12个词语。

  (2)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太阳的有关知识,初步认识太阳与人类的密切关系,激发对自然科学的兴趣。

  (4)初步学习阅读说明文,体会说明事物的一些方法。

  3、教学重难点

  通过以上分析,我确定本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是:了解太阳的特点,体会课文怎样运用列数字和作比较的方法来说明太阳的特点的。

  二、说教法和学法

  针对本课的教学目标和三年级学生的特点,我选择以下教学方法:

  1、启发式教学。由于学生第一次接触说明方法,所以我采用启发式教学,通过层层深入的启发、引导阅读,让学生逐步明白课文怎样运用列数字和作

  比较的方法来说明太阳的特点的。

  2、读写结合法。本课的4—8自然段都是讲太阳和人类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这一部分内容,语言优美,文字流畅,在学生充分感悟语言的基础上,我

  让学生模仿曾经学过的诗歌《假如》的表达方式,进行读写结合,让学生把了解到的知识,学到的语言及表达方法进行重构,转化为新的言语,让语言和知识在转化中再一次得到同构共生。

  在教学中,我积极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通过读读、划划、议议,鼓励学生选择合适自己的学习方法,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尊重学生个性差异,把学习主动权还给学生。

  三、说教学过程和设计意图

  本课我打算用2课时来完成教学。第一课时的主要环节是初读课文,学习

  课文的生字新词,初步感知太阳的特点。第二课时的主要任务是细读课文1—3自然段,了解太阳的特点,体会课文怎样运用列数字和作比较的方法来说明太阳的特点的。略读4—8自然段,对学生进行言语能力的训练。

  下面,我着重来说说第二课时的教学安排:这节课我共分四大板块:第一板

  块——导入新课;第二板块——抓住特点,品读方法;第三板块——欣赏语言,学习表达;第四板块——总结,发散。

  第一板块——导入新课

  1、出示课件,欣赏一段动画:后羿射日

  2、画面定格后,老师导语:这个动画的画面是非常好看的。但是,从科学的角度来看,这个故事它却有许多不科学的地方。你能结合上节课的学习,来挑挑这个故事哪些地方不科学吗?相信在上节课初读课文的基础上,学生能够很快说出:从科学的角度来看,后羿的箭是不可能射下太阳的,因为太阳离我们很远,太阳很大,太阳很热。

  (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板书:远大热)

  【动画是学生所喜闻乐见的。新课伊始,我用动画片导入,可以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而挑出动画中的不科学的因素,不仅是对学生上节

  课所学的一种回顾,又能激发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

  第二板块——抓住特点,品读方法

  【了解太阳的特点,体会课文怎样运用列数字和作比较的方法来说明太阳的特点的,既是本课的教学重点,也是难点。为了突破这一重难点,我采用合作学习,汇报交流的方式,既避免学生学习起来感觉枯燥,又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同时有扶到放的指导过程,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基础。我一共分四步来进行引导的】

  1、引导过渡:学习说明文,我们不仅要明白它说了什么(随机板书:说什么),还要体会课文是用什么方法把这些特点说清楚的'。(板书:说清楚)现在请同学们自由读第1~3自然段,看看课文是怎样把太阳的这些特点写清楚、写明白的。然后选一个你最感兴趣的特点认真阅读。

  2、合作学习:学习《太阳》这样的相对较为枯燥的科普说明文,最重要的是让学生始终保持轻松愉悦的心情。因此,我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自愿结组,讨论课文是怎样把太阳的特点写清楚、写具体的。同时我也深入小组参与讨论,及时发现问题,引导合作学习的有效进行。

  3、汇报交流。

  (1)学习“远”的小组汇报。

  首先,学生一定会汇报,太阳“远”的特点是通过这句话来说清楚的:“太阳离我们有1。5亿公里远。到太阳上去,如果步行,日夜不停地走,差不多要走3500年;就是坐飞机,也要飞二十几年。”

  但是,三年级的孩子刚刚接触说明文,对于说明方法肯定还不熟悉。因此,我利用课件出示这样一个口头练习,太阳离我们有()远。到太阳上去,如果步行,日夜不停地走,差不多要走();就是坐飞机,也要飞()。

  在指名口头练习的基础上,我引导学生发现:同学们,就这样说着说着,你有没有发现括号里所填的内容都是什么词?预计学生一眼就能明白,都是数量词。于是我相机点拨:象这样通过数字来进行具体说明的方法,就叫做列数字(板书:列数字)

  最后齐读这句话,加深对列数字这一说明方法的理解。

  (2)学习“大”的小组汇报,

  预计小组学生很快就能说出,是运用了比较的方法。(板书:作比较)我会问:你怎么知道的呢?学生可能会说:因为书上的学习泡泡中有这样一句话:我知道这样比较的好处。我会借机表扬这一组的同学,并告诉大家,读书时注意泡泡里的话,既是一种方法,又是一种习惯。

  (3)学习“热”的小组进行汇报。我要求这一组学生在听完前两组汇报后,说得要有条理,比如:课文介绍太阳“热”这个特点的时候,采用了说明方法,从哪个句子可以看出,并把这个句子读出来。

  预计学生有了前面两组的汇报,能很快明白,这一段,也运用了列数字和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如:太阳的温度很高,表面温度有6000摄氏度。中心温度估计是表面温度的2500倍。

  其实,这三段话中,还有举例子和打比方的说明方法,但是,对于作为刚接触说明文的三年级学生来说,我认为一下子掌握这么多的说明方法,容易混淆。因此,对于这两种方法,我准备只作简单介绍。我这样引导:“同学们,其实这三段话中,还有举例子和打比方的说明方法,现在就以第三自然段为例,你能说说哪一句用的是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哪一句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这样引导大大降低了难度,学生很快就能明白:“太阳会发光,会发热,是个大火球”是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就是钢铁碰到他,也会变成汽”用的是举例子的说明方法。(板书:举例子打比方)

  4、通过开展师生、生生朗读竞赛的方式,进一步感受太阳的特点及恰当的说明方法。

  第三板块——欣赏语言,学习表达

  【本课的4—8自然段都是讲太阳和人类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这一部分内容,语言优美,文字流畅,学生在第一课时就已经读明白主要讲什么了,因此,我把这一板块的教学重点放在欣赏语言,学习表达上。】

  1、自主品读,欣赏语言

  我是这样引导的:学习说明文,我们不止是了解文章中蕴涵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品味这些知识是用怎样的语言来表现的。请大家细细地

  读读课文4—8自然段,你觉得哪些地方的语言值得你特别欣赏,边动笔墨边读书。

  学生品读课文,教师巡视。

  2、学生畅所欲言,汇报自己认为值得特别欣赏的语句。由于学生的个性不同,因此,答案肯定是五花八门的,我就不作详细说明。我会相机点评如:你很会品读课文的语言;

  你有很敏锐的语文学习能力等等。

  3、刚才,同学们已经充分地感受到了课文语言的优美生动。其实,我们也有能力来运用这些生动优美的语句。(板书:会运用)

  课件出示要求:再次默读课文4—8自然段,用下面的句式来写一些太阳和人类有着怎样密切的关系。

  假如没有太阳,;……

  4、指名学生把自己所写的小诗深情地朗读出来。

  老师小结:是呀,假如没有太阳,就没有我们这个美丽可爱的世界。

  5、指导朗读背诵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正如著名特级教师吉春亚老师所说:常识性的课文课文应该怎么上才姓“语”?惟有着眼于语言形式,促使学生的言语表达能力得到培养。以上这种变换形式,文改诗的设计,可以让学生把了解到的知识,学到的语言及表达方法进行重构,转化为新的言语,让语言和知识在转化中再一次得到同构共生。】

  第四板块——总结,发散

  1、老师导语:学习了《太阳》,我们了解了有关太阳的知识以及太阳和人类的密切关系。老师现在考考大家,看看谁的课外知识最丰富,谁能说说我们的实际生活中都利用太阳进行了哪些发明?

  预计学生能说出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汽车等等。

  2、引导发散:你们将来还想利用太阳发明什么呢?

  学生自由想象,老师加以鼓励:真不错,希望有一天老师能用上你们发明的东西。

  【本组教材都是围绕“神奇的科技世界”这个专题编排的。让学生说说“我们的实际生活中都利用太阳进行了哪些发明?“再到“你们将来还想利用太阳发明什么呢?”以生活为依托,激发了学生的创造欲望和热爱科学的情感。】

  四、说板书设计

  21、太阳

  说什么说清楚会运用

  远列数字

  大作比较

  热列数字作比较打比方举例子

  【板书是微型教案,我的板书密切结合教学内容,抓住重点词语,用箭头表示本课教学的思路,清楚地显示了本课教学的重难点,和学生学习的思路,为学生今后学习说明文指名了方向。】

人教版小学语文说课稿 篇7

  【说教材】

  《可贵的沉默》是一篇精读课文。课文以课堂教学进程为线索,以师生对话交流为主要形式,以孩子们情绪变化为描写的主要内容:由兴奋、快乐到沉默,又从沉默渐渐回到热闹。

  学习这篇课文的目的是在深入领会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受到关心父母、回报父母之爱的教育,学会关心别人,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培养语感,同时为综合性实践活动的开展奠定基础。

  【说教学目标】

  1.会认9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本课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体会抓住人物的神态、动作进行生动描写的方法,抄写自己喜欢词语、句子。

  【说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孩子们的情绪变化,懂得关心别人。

  2.理解体会为什么说这种沉默是可贵的。

  【说教法】

  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文素养,语文素养以及合作探究精神,创新精神,新课程标准的重要理念,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同时也为体现新课程标准中知识与能力、情感与态度,过程与方法三个维度的统一,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教学时我采取引导法,以课文题目为切入点引导学生质疑,然后组织学生探究并体验,最后结合实际进行拓展延伸,从而体现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语文课的开放性和语文课与社会、与人生相结合的特点。

  【说教学过程】

  我的课堂结构是:检查预习(字词)——质疑导向——探究体验——学习升华——拓展延伸。

  检查预习情况,了解学生对本课生字、词的掌握程度,为学习课文奠定基础。

  爱因斯坦说过:“问题的提出往往比解答问题更重要。”由于文章题目发人深省,所以上课伊始,我就引导学生从题目入手质疑,提问: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这时学生会提出:“为什么说沉默是可贵的?谁沉默?在什么情况下沉默?沉默之后又是一个什么样的景象。”我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概括为三个方面:

  热闹——沉默——热闹

  确定好了文章的基本框架后,学生进行自生探究,这样就为理解和探究作好铺垫,使探究确定了方向。

  接着进入教学的第二阶段——探究体验。

  探究定向后,我用信任而又带鼓励性的语言引导学生反复读文,学生在寻找答案的过程中难免有些片面,这时,我再让学生合作探究,学生由自主探究转为合作探究。

  学生通过读文自主探究,合作探究后明白了,沉默前的热闹是爸爸妈妈给他们过生日,他们感受到了父母的爱在沉默中孩子们知错了,在沉默中孩子们在思考;在沉默中孩子们在想办法弥补。而沉默后的热闹是孩子们懂得了不仅要感受父母的爱,更重要的是回报父母的爱。

  在合作探究中突破教学难点:在沉默中,孩子感受到了父母的爱;在沉默中孩子们反省了自己,只知道被爱而没想到回报;在沉默中,思索应该怎样回报父母的爱;在沉默中,孩子们懂得了接受爱的同时还要回报爱的道理。

  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探究之后,问题基本明朗化,我根据学生的学习汇报相机板书,并及时出示下列重点句子:

  (1)我想去寻找蕴藏在他们心灵演深处的,他们自己还没有意识到的极为珍贵的.道理。

  (2)他们的可爱恰恰在那满脸犯了错误似的神色之中。

  (3)像获得赦免一样,那一双躲闪的目光又从四面八方慢慢地回来了。

  (4)教室里又热闹起来,只是与沉默前的热闹已经不一样了。

  (5)这一片沉默给了我多大的享受啊!

  新课改要求语文教学要加强学生进行朗读训练,不但要从朗读技巧上指导,而且要引导学生入情入境,表达出思想感情,所以在学生探究的过程中,我及时引导学生进行朗读体验。比如:用欢快、高兴、得意的语调读孩子们兴奋地感受父母的爱的段落;用稍慢、沉重的语气读孩子们陷入沉思的段落;用稍快、兴奋的语调读孩子们回报父母的爱的自然段。

  在学生探究体验,我引导学生读最后一个自然段,并结合自身进行现身说法,使教学进入第三个阶段,教学时,我从两个方面引导:

  1.这一片沉默给了我多大的享受啊!

  “我”指谁,老师获得的享受是什么?

  2.王老师在今天的这节课上获得的享受是什么?

  总结全文后,进入教学环节的第四部分——拓展延伸

  新课改要求中年级学生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或感受,并引导学生观察社会、观察人生,为体现这一指导思想并突出语文教学读写结合的宗旨,同时也为了强化学生知道回报父母的爱,对关心他的人怀有一颗感恩的心,我设了课件“亲爱的爸爸妈妈,我想对你说”。

【人教版小学语文说课稿】相关文章:

人教版小学语文说课稿04-08

人教版小学语文说课稿01-15

人教版小学语文说课稿范文11-25

人教版小学语文说课稿(精选13篇)09-22

人教版小学语文说课稿九篇02-01

人教版小学语文说课稿八篇01-12

人教版小学语文说课稿三篇01-15

人教版小学语文说课稿8篇02-12

【精选】人教版小学语文说课稿3篇01-22

【精选】人教版小学语文说课稿4篇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