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育文网>教学文档>说课稿> 《信息获取的一般过程》说课稿

《信息获取的一般过程》说课稿

时间:2022-01-28 10:46:49 说课稿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信息获取的一般过程》说课稿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往往需要进行说课稿编写工作,说课稿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那么你有了解过说课稿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信息获取的一般过程》说课稿,欢迎阅读与收藏。

《信息获取的一般过程》说课稿

《信息获取的一般过程》说课稿1

  一、说教材分析

  1、本节课的地位和作用《信息获取的一般过程》选自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信息技术基础》(必修)第二章第1节。本节是整个教材的重点,因为信息技术课程的任务是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掌握基本信息技术,具备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而本节内容就是达到以上目标的重要途径之一。

  2、教学目标计划授课时间为1课时,根据本节内容的教学要求和特点,我确定了以下三个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信息获取的一般过程,认识到信息获取活动的多样性和广泛性,掌握信息获取过程的各个环节及相互间的作用,并能提高信息获取的效率。

  2、过程与方法:主要由学生讨论,老师适时引导并汇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自主地利用已有的知识来获取自己所需的信息和一双善于发现生活的眼睛,让学生体验信息获取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体验信息技术的魅力。

  3、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是对信息获取的各个环节的剖析,而对获取信息方案的正确选择、成功确定则为本节课的难点。

  二、说教学策略

  1、说教法基于本节课的特点,我采用了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任务驱动法:首先构建一个“准备春游,获取天气预报”的任务环境,提高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从而引出如何获取信息,再进一步结合例子加以引导,要求学生互相讨论、概述信息获取的一般过程。通过完成任务的过程,进一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的能力。我还积极采用引导法、赏识教育法,对学生给以适当的肯定和表扬,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进一步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2、说学法遵循认知规律,充分发挥主体作用,采用观察法、探研法、练习法等,使学生独立学习和协作学习相结合。学习的`过程如同学生们自己在支架上攀登,同化或顺应或同化顺应自己的知识结构,探索获取信息的一般过程,探索学习科学知识的方法,创造性地发表自己的见解,或在讨论中展示自己的才能,自己建构信息技术相关知识,真正发挥学生课堂主体作用。

  三、说媒体运用基于本次课整体设计特点,采用传统的教学媒体黑板+粉笔即可较好完成。

  四、说教学程序本节课以任务驱动法为主要教学方法,我以“如何获取天气预报”为任务,引入新课内容,带学生进入本课学习。整个教学程序如下:

  (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很多人是这么描述海南的气候情况的:一年中降水量比较多的地区。据此说来,近几天的天气情况应该是一年中较为理想的―――春暖花开,温度适宜,到处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很多同学准备去踏春了,假设我们这个周末准备去春游。那么在春游之前,我们该做些什么准备呢?我们是不是该确定一下去哪里春游,那里有哪些好玩的、好吃的,我们借助什么交通工具前往,每个人预计要花多少钱以及当天的天气情况等等。总结起来,就是对春游相关信息的获取,生活中的很多事情,涉及信息的获取。本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讨、学习一下《信息获取的一般过程》。

  (二)积极探索,精心研究教师以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探讨、概括“信息获取的一般过程”。教师:如果当天会下大到暴雨,我们会不会去春游?教师:春游前,我们最好准确获取春游当天的天气信息,那么,有哪些方法可以获取当天的天气信息?哪种最好,为什么?教师:对同学们来说,以上这些方法,哪个方法最便于你们获取天气预报?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获取天预报的过程。教师(引导):根据获取天气信息这个例子,同学们能否试着用自己的话,概括出信息获取的四个环节?

  (三)深入剖析,知识探究结合教材内容,教师边讲授、分析,边板书教材对信息获取一般过程的各个环节的标准表述。

  1、定位信息需求定位信息需求包括:1、时间范围(When)2、地域范围(Where)3、内容范围(What)

  2、选择信息来源根据具体的信息需求选择合适的信息来源。选择信息来源必须以既定的信息需求为依据,才能提高信息获取的效率。

  3、确定信息获取方法根据信息来源的不同确定具体的信息获取方法。不同的信息来源,往往采用不同的方法来获取信息。

  4、评价信息评价信息是有效获取信息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步骤,它直接涉及到信息获取的效益。

  5、完成板书整体设计

  (四)迁移深化,拓展延伸简单阐述信息的数量、信息的适用性、信息的载体形式、信息的可信度、信息的时效等。为巩固、加深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例:学校要组织一次“奥运在我心中”的知识竞赛,为准备知识竞赛需要掌握与奥运有关信息,让我们获取相关信息来源有哪些?”你需要通过什么途径,会运用什么方式?学生活动: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讨论有关获取奥运信息的报道或现在的一些相关评论文章。教师活动:下课堂观察并参与到学生活动。学生活动:依据教师提示小组进行3分钟讨论,抽出三个小组总结获取的信息。提问,让我们来看看他们是如何进行多维度观察、推理、分析。根据学生总结获取信息的实际情况,分析不同的信息来源可以相互结合、相互补充、共同发展,如(举生活中两例)……既然信息来源是如此丰富且各具优点,那么如何选择合适的来源就显得非常重要了。首先可根据我们的需求并结合我们的实际情况去掉一些不合适的信息来源,再从最方便、性价比最好的信息来源开始尝试。如未达到目的,则需再作选择。由此使学生更进一步理解信息获取的各个环节和一般过程。

  (五)归纳总结,结束本次课堂教学现代社会,提出了一个全新的关于人才的概念:新型人才。而评价新型人才的一个重要标准就是信息获取能力。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希望同学们能加强信息意识,拓宽信息获取的途径,准确地找到适合自己的信息获取方法,提高信息获取的效率。

  (六)板书设计的内容本节课的板书内容是有步聚、分阶段地完成的。首先是按照学生讨论的结果,板书“获取天气预报”的多种途径及其中最方便的一个方法的流程。接着,以学生概括的信息获取的一般过程,补充板书内容。最后,结合教材内容,再次明确信息获取的一般过程,完成板书设计。

  五、说设计理念在设计这节课的时候,我注重体现以下几个思想:

  1、讲练结合。在课堂上坚持精讲多练的原则,对重难点知识精讲。

  2、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愉快的学习,并且通过多种学习方式(如自主学习、协作学习、自我创新等),信息获取,掌握操作。

  3、学以致用,将学到的知识与实际生活、学习紧密结合。

《信息获取的一般过程》说课稿2

  一、说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信息获取的一般过程》是人教版教材高一信息技术必修本第二单元第1节内容,是信息技术课的重要内容。在此之前,学生们已经有了信息技术的基本素养。因此,本节内容在信息技术课程中具有不容忽视的重要的地位。

  本节内容前面承接本教材的《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内容,后面是本教材的《文件下载》这部分内容,因此,本节内容是第一节内容的延续和拓宽,在整个教材中也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学好这个内容为学好以后的信息技术知识打下牢固的理论基础。本内容包含的一些理论和实践知识,是以后使用信息技术学习和生活的不可缺少的部分。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本教材的结构和内容分析,结合着高一年级学生的认知结构及其心理特征,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信息获取的特征及信息获取的一般过程。

  过程与方法:能够识别信息的主要特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采用科学的信息获取方法,正确面对信息的两面性。

  三、说教学的重、难点

  本着高一新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基础上,我确定了以下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列举信息获取的过程。

  重点的依据:信息在各领域不断渗透和广泛应用,熟练使用获取信息成为每个人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技能。

  教学难点:分析其特征,掌握信息获取的过程。

  难点的依据:信息获取过程运用。

  四、说教法

  信息技术是一门培养人的实践能力和素养的重要学科。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使学生“知其然”,还要使学生“知其所以然”。我们在以师生既为主体,又为客体的原则下,展现利用信息技术获取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过程。

  考虑到我校高一年级学生的现状,我主要采取问题互动教学法,让学生真正的参与活动,而且在活动中得到认识和体验,产生践行的愿望。培养学生将课堂教学和自己的行动结合起来,充分引导学生全面的`看待发生在身边的信息技术,发展思辩能力,注重学生的看待和应用信息获取心理状况。教师自身也是非常重要的教学资源。教师本人应该通过课堂教学感染和激励学生,充分调动起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对解决实际问题的渴望,并且要培养学生以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从而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同时也体现了课改的精神。

  基于本节课内容的特点,我主要采用了以下的教学方法:

  1.讲授法:

  引导学生通过观看物联网视频等形式获取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2.问题互动法

  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积极思考,充分的发挥独立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活动组织能力。

  五、说学法

  我们常说:“现代的文盲不是不懂字的人,而是没有掌握学习方法的人”,因而,我在教学过程中特别重视学法的指导。让学生从机械的“学答”向“学问”转变,从“学会”向“会学”转变,成为真正的学习的主人。这节信息技术课在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方面主要采取以下方法:思考评价法、分析归纳法、自主探究法、总结反思法。

  六、说教学过程

  在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注重突出重点,条理清晰,紧凑合理。各项活动的安排也注重互动、交流,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主动性。

  1.固本:信息技术(3分钟)

  从物联网视频播放出发,引导学生探讨信息技术在生活当中的应用。激励学生结合实际经验或所了解的,列举出信息技术应用的实例。

  导语设计的依据:一是根据学生切身实际的经验导入情景,引出信息获取,使学生能够知道信息获取与日常生活的联系。二是使学生明确本节课要讲述的内容,以激发起学生的求知欲望。

  讲授:信息获取(10分钟)

  在讲授新课的过程中,我突出教材的重点,明了地分析教材的难点。采用问题互动的方法讲授信息获取的特征和一般过程。

  提问:信息获取(15分钟)

  提问班里负责出黑板报的学生,出一个黑板报应该需要那些过程,通过问日常生活的问题,引入信息获取一般过程。

  4.交流(3分钟)

  阅读资料,并利用课堂交流的形式讨论信息特征及获取问题。引导学生以积极健康的心态去看待并适应信息技术的变化,辩证认识信息技术的“双刃剑”作用。

  5.结语(2分钟)

  在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社会里,促使学生认识到:各种信息技术手段不是简单的此优彼劣和相互替代,而是多元并存和相互补充。掌握认识信息技术的获取方法作用不容忽视。

  6.课外作业(2分钟)

  分组选择一个合适的题目,利用课余时间结合实际进行实践研究,展示自己的过程,并彼此交流实践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