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育文网>教学文档>说课稿> 化学说课稿

化学说课稿

时间:2022-01-28 02:53:57 说课稿 我要投稿

【推荐】化学说课稿范文合集5篇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说课稿来辅助教学,借助说课稿可以更好地提高教师理论素养和驾驭教材的能力。那么优秀的说课稿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化学说课稿5篇,欢迎大家分享。

【推荐】化学说课稿范文合集5篇

化学说课稿 篇1

  一、说教材

  这部分内容我主要从教材的地位与作用,教学内容,教学目标,等几方面进行说课。

  1、课标的要求,能应用化学平衡理论描述溶解平衡,知道转化的本质。

  2、地位和作用: 在学生学习了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盐类水解平衡后,再介绍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可以更全面的了解水溶液中离子平衡相关理论,更好地理解在溶液中发生离子反应的原理。沉淀溶解平衡的过程分析,体现了化学理论的指导作用。在教学功能上这一节起着延伸、拓展和巩固前面所学知识的作用。

  3、教学内容: 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作为一种平衡体系,遵从平衡移动原理。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度尽管很小,但不会等于零,如Ag2S,难溶≠不溶。以辩证思维为特征,以溶解与沉淀这两个互逆的过程为研究对象,论证物质溶解的决对性和物质溶解限度大小的相对性,并且在论证物质的“溶”与“不溶”之间更使水溶液中各种微观粒子的相互作用以动态的形式展示出来,最终得出结论:沉淀的生成,沉淀的溶解,沉淀的转化实质就是沉淀溶解平衡的建立和移动的过程。

  4、学情分析: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盐类水解平衡,对平衡及平衡移动的基本知识,探究方法有了一定的了解。因而我采用了理论分析和实验探究并重,以思考与交流为主线,注重学习过程,强调学生主动参与。

  5、教学目标。

  【 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掌握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及溶解平衡的应用;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2)了解溶度积的意义;

  【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分析推理出新的知识。

  【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自然科学中对立统一的辩证唯物主义。

  二 、说重点难点

  结合教材和学生的实际,我确定了本节课的重点为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难点为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的建立。

  三、说教法学法

  教法:通过问题转化→思维方式转化→知识迁移→归纳总结等一系列学习活动过程,采用讲授法、问题探究法、读书指导法、讨论教学法。师生双方相互配合,共同解决问题,使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以理论分析和实验探究并重,以思考与交流为主线,注重学习过程,强调学生主动参与。由知识立意向能力立意转化。

  学法:主要采用“问题情景-实验探究-质疑讨论-分析推理-整合运用”的学习方法

  四、说教学过程

  第一环节:新课引入 ,通过补充实验,回顾溶解平衡的相关知识,为后面将“有难溶物生成的离子反应”转化为“难溶电解质溶解的问题”来研究作铺垫。

  1、实验1:展示室温下NaCl的饱和溶液;并大屏幕显示(1)如何证明是饱和溶液?(2)有何特点?(3)预使该溶液中NaCl析出的方法?;学生讨论回答。

  2、实验2:取4mlNaCl的饱和溶液,滴加1-2滴浓HCl可观察到大量白色沉淀。设置疑问,引发思考:沉淀是什么?沉淀产生说明什么?

  3、小结:实验和讨论共同证明溶解在溶液中的Na+和Cl-依然存在相互作用,仍然有机会重新结合,甚至形成NaCl“沉淀”析出。(1)这与溶液中有难溶电解质生成的离子反应有极大的相似性。(2)证明NaCl溶解过程是可逆的,在NaCl的饱和溶液中确实存在溶解平衡。

  4、引入课题:可溶性电解质的溶解存在溶解平衡,那么难溶电解质在水中是否也存在溶解平衡呢?学生回答:尽管难溶电解质难溶于水,但在水中也会建立动态平衡。

  设计意图:通过对旧知的复习探究将学生的思维步步引向,深入激发学生兴趣,激活学生思维。(本部分内容大约需要6分钟)

  第二环节:思维模式转化,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作用在于让学生应用已学知识积极思考,有利于其对沉淀溶解平衡的理解,突破难点。

  1、多媒体播放:[思考与交流1]和资料。采用思考、讨论交流的方式提出探究性问题

  1)问题一:对“溶”与“不溶”的理解?

  2 问题二:Ag+和Cl-生成沉淀的离子反应是否能真正进行到底?

  学生讨论并得出结论:(1)溶解度可以很小很小,但仍有度。“溶”与“不溶”是相对的,没有绝对不溶的物质。(2)生成沉淀的离子反应不能真正进行到底。说生成沉淀的离子反应能够完全也是相对的。(3)生成沉淀的离子反应能够发生,在于生成物的溶解度小。尽管AgCl溶解度很小,但并不是绝对不溶。溶液中三种有关反应的粒子共存。

  Ag+(aq) + Cl- (aq) = AgCl(s)

  这样可以将生成沉淀的反应转化成固体AgCl溶解的问题,从固体溶解平衡的角度,AgCl在溶液中存在两个过程,一方面在水分子的作用下,少量Ag+和Cl-脱离AgCl表面溶于水中,另一方面,溶液中的Ag+和Cl-受AgCl表面正负离子吸引回到AgCl表面析出。

  AgCl(s) = Ag+(aq) + Cl- (aq)

  沉淀、溶解之间的动态平衡的存在决定了Ag+和Cl-的反应不能完全进行到底。

  设计意图:问题转化,当需要深入了解事物的变化原因时,常需要摆脱习惯的定势思维模式,学会变换观察问题的角度来重新认识和思考。通过合作探究,让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竞争意识。(本部分内容大约需要10分钟)

  第三环节:归纳总结,畅谈收获。用平衡理论研究难溶电解质溶解平衡。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形成重点知识网络。

  学生分组总结难溶电解质溶解平衡的相关知识:

  1、 定义:在一定条件下,难溶电解质溶解成离子的速率等于离子重新结合成沉淀的速率,溶液中各离子的浓度保持不变的状态。

  通过学生讨论:回顾比较与电离平衡的联系与区别,分清几种平衡的研究对象和平衡过程,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2、表达式:

  AgCl(s) = Ag+(aq) + Cl- (aq)

  学生练习BaSO4 , Mg(OH)2等溶解平衡表达式。

  3、特征:“逆”,“等”,“动”,“定”,“变”。

  4、影响因素:

  (1)内因:电解质本身的性质

  (2)外因:遵循平衡移动原理

  a、浓度:加水,平衡向溶解方向移动

  b、温度:升温,多数平衡向溶解方向移动

  5、溶解平衡常数——溶度积(Ksp)学生阅读【科学视野】,复习化学平衡常数的定义、表达式、意义。

  (1)表达式: Ksp =C(Ag+)、C(Cl-)

  (2)Ksp 的.意义:Ksp的大小只与难溶电解质的性质和温度有关。离子浓度改变可使平衡移动,但Ksp不变。相同温度时,Ksp越大,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度越大。

  (3)Ksp的应用

  课堂总结: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作为一种平衡体系,遵从平衡移动原理。

  设计意图:学生自己得出来的要比教师讲出来的好的多,完成了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的相关知识,这是一个不小的收获。达到了探究的效果,并有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过程。(本部分内容大约需要20分钟)

  第四环节:运用规律,解决问题。

  通过课后 1、2、5、题的练习,加深对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理论的认识,同时理论联系实际,实现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本部分内容大约需要6分钟)

  第五环节:科堂小结;布置作业;课外研讨,迁移创新。

  查找资料:沉淀反应在生产,科研,环保等领域的应用。这一环节主要是课堂知识的延伸和发展(本部分内容大约需要3分钟)

  五 、说板书设计

  本节课运用了多媒体辅助教学,所以板书主要写出了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的相关理论知识。(见附表)

  六、说教学反思

  本节课为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要抓住平衡的思想来授课。之前学过化学平衡,电离平衡,水解平衡。有了这样的基础,应该说对沉淀的溶解平衡,学生感到容易理解,但还是应该对于沉淀的溶解平衡的特点讲解清楚。教学资源利用合理。

  七、说教学评价

  这部分内容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较多,通过学习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理解,判断,分析,推理,计算的能力。符合新课程由知识立意向能力立意转化的思想。也符合化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的理念。

  八、板书设计

  第四节 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

  一、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

  1、定义:在一定条件下,难溶电解质溶解成离子的速率等于离子重新结合成沉淀的速率,溶液中各离子的浓度保持不变的状态。

  2、表达式:

  AgCl(s) = Ag+(aq) + Cl- (aq)

  3、特征:“逆”,“等”,“动”,“定”,“变”。

  4、影响因素:

  (1)内因:电解质本身的性质

  (2)外因:遵循平衡移动原理

  a、浓度:加水,平衡向溶解方向移动

  b、温度:升温,多数平衡向溶解方向移动

  5、难溶电解质溶解平衡常数——溶度积(Ksp)

  (1)表达式: Ksp = C(Ag+)、C(Cl-)

  (2)Ksp 的意义:Ksp的大小只与难溶电解质的性质和温度有关。离子浓度改变可使平衡移动,但Ksp不变。相同温度时,Ksp越大,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度越大。

  (3)Ksp的应用

化学说课稿 篇2

  一、说教材:

  1.本节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初中教材中介绍过制取O2时要加MnO2加快速率;高中教材中也介绍过制HCl时,浓H2SO4和固体NaCl要在强热500—600°C时才能大大加快反应产生HCl的速率,而本课题内容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巩固和加深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从而利用这些知识解决生活、生产实际中的具体问题,学生通过本节知识的掌握,更加深刻理解知识之间的内容联系,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2.教学目标:

  (1)通过实验与分析,认识浓度、温度、压强、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2)通过课堂演示实验培养学生观察实验、记录实验现象、分析实验,从而得出结论的能力,给学生留下“实验是研究化学的基础”的深刻印象。培养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并能及时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实验中自我保护能力,培养学生动手动脑,分析判断能力和归纳总结知识的能力。

  3.教学重点:

  浓度、温度、压强和催化剂等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二、说学情

  高二年级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化学基础知识:通过改变一些化学反应的条件可以加快或减缓反映的速率。具备了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观察分析归纳能力,并且采取实验手段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说教法:

  针对本节内容的特点,我准备采取教师引导、学生自己归纳总结的方法进行教学,具体如下:

  1.利用实验的手段,对比的方法,使学生认识浓度、温度、压强和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2.从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出发,解决生活、生产实际中的具体问题。

  四、说学法: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学生通过直观生动的实验来学习,才能留下深刻的印象,也最具有说服力。教学时,我注意及时创设问题情景,引导学生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同时利用这些富于启发性的问题,活跃学生思维,学会或增强分析总结问题的能力。

  在学习化学反应速率时,使学生认识浓度、温度、压强和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引导学生寻找知识间的相互联系,掌握科学有效的记忆方法,提高识记的效果。

  五、说教学过程:

  1.复习引入新课:

  (1)、化学反应的表达方式和有关计算等;

  (2)、化学反应对工业生产和生活实际的影响。

  2.影响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反应物的'性质

  对于同一反应物,外界条件不同,反应速率亦不同

  3.

  (1)、演示实验:

  a1.5ml0.1mol/LNa2S2O3

  1.5ml0.1mol/LH2SO4

  b0.75ml0.1mol/LNa2S2O3

  0.75mlH2O

  1.5ml0.1mol/LH2SO4

  设置问题情景:哪组反应速率快,从哪方面能看出?

  进行讨论分析后得出结论:a先出现沉淀,b后出现沉淀,可见在其他条件不变下,增加反应物的浓度,可以增大反应速率。

  (2)、演示实验:

  a1.5ml0.1mol/LNa2S2O3b1.5ml0.1mol/LNa2S2O3

  1.5ml0.1mol/LH2SO41.5ml0.1mol/LH2SO4

  水浴加热后混合反应不加热混合反应

  经讨论分析后得出结论:a先出现沉淀,b后出现沉淀,可见在其他条件不变下,混合物温度升高,化学反应速率加快。并且我还会讲到当温度升高10°C,反应速率通常增大到原来的2~4倍,从而激起学生的求知欲,以便在以后的实验课中通过实验来加以验证。

  (3)、根据PV=nRT,一定温度下,一定量气体的体积与所受到的压强成反比,即与浓度成正比。

  得出结论:对于气体参加的反应,增强压强,反应速率加快;

  (化学反应速率 )说课稿,标签:初中化学说课稿模板,化学说课稿,

  对于固体、液体或溶液反应,压强改变,反应速率不变。

  (4)、演示实验:

  a.5ml3%H2O2,加少量MnO2b.5ml3%H2O2,不加MnO2

  得出结论:a产生大量气泡,b产生少量气泡。可见适当使用催化剂,能加快反应速率。

  问题:除以上四点外,还有哪些因素对化学反应速率也有影响?

  学生讨论回答后,老师总结:光、超声波、激光、放射线、电磁波、反应物颗粒大小、扩散速率等对反应速率的理解。

  4.联系实际,加深理解:

  通过联系生产、生活实际,利用改变反应速率解决具体问题,启发学生思考,从而加深对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理解

  5.课后作业:

  六、说板书

  1.主板书:浓度、温度、压强、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2.副板书:演示实验内容及反应现象。简略其他因素。

化学说课稿 篇3

各位老师:

  大家上午好。此次授课内容为教材第二单元课题二中“氧气的化学性质”。结合课堂教学与我课后的思考,在此跟大家交流汇报。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1)初步了解研究具体物质的方法。

  (2)认识氧气能与碳、硫、铁发生化学反应,学会描述化学反应中的一些反应现象,书写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2. 过程与方法

  (1)通过碳、铁丝、硫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的对比实验,培养学生观察与分析、合作与交流的能力。

  (2)学习化学中对比的方法,体会从具体到抽象的归纳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体验“化学来源于生活,又回归于生活”, 体验学习化学的快乐,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

  4.教学重点:氧气的化学性质。

  5.教学难点:(1)理解氧气的助燃性。(2)准确完整地描述实验现象。

  下面我具体来谈一下我对目标的理解。

  知识与技能:

  (1)初步了解研究具体物质的方法。绪言中提到:化学的研究对象是物质,本节中的氧气,就是学生第一次详细认识其性质、变化规律、用途及制法的具体物质。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体会化学以实验为基础,注重关注反应中的现象与变化前后的物质,同时又会升华实验得出结论,为今后学习其他物质敲开了一扇门。

  (2)认识氧气能与碳、硫、铁发生化学反应,学会描述化学反应中的一些反应现象,书写反应的文字表达式。学习氧气,学生依据生活经验知道氧气能支持燃烧,教材中安排了几种燃烧现象比较明显,包含金属和非金属类型的物质——碳、硫、铁。旨在通过认真观察实验现象,结合分析,认识物质与氧气发生化学变化的本质。因此,教会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如何看,如何说,如何记就成为本节课需掌握的内容。

  过程与方法

  (1)通过碳、铁丝、硫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的对比实验,培养学生观察与分析、合作与交流的能力。初三学生初学化学,学习的驱动力还是主要在“兴趣”上,学生们渴望能最近距离地看化学实验,喜欢追寻化学在生活中的身影,喜欢尽情交流与发言,本节课堂上,有广阔的空间可以让学生发挥。对本节课实验现象的观察,不是为了单纯的记录,而是要培养他们的一种习惯,一种能力,引导学生在看到现象后立刻引发“为什么?是什么?”的思考。

  (2)学习化学实验中对比的方法,体会从具体到抽象的归纳方法。从第一单元探究空气和呼出气体开始,对比探究的.实验方法已经出现,本节课中,物质在“空气中”与在“氧气中”受热燃烧的对比更充分证明了氧气的助燃性,对今后其他物质的研究也打下了基础。从具体的物质燃烧结论来归纳物质的性质是化学学习常用的思想。

  二、教学方法

  通过分析本节授课内容的特点,更好地体现学生为主体的课标理念,我运用了“四互动”的教学方法,即: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教师“提问”,学生“答疑”;教师“演示”,学生“观看”;教师“提示”,学生“动手”。教师引导启发,讲授新知,实验演示;学生交流表述,实验探究,思考总结。再辅以多媒体视频等手段,让学生在静也思考,动也思考中完成本节课的学习任务。

  三、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包括三个环节:①情景导入②解答困惑③总结提炼。具体来说明一下。

  环节一:情景导入。本节课的几位主角---氧气,木炭,硫、铁,小木条。教材中设计这几种物质,考虑到它们可以代表金属与非金属两大类别,但这是初三的学生所不了解的。我就冥思苦想如何能找到生活中很熟悉的情景能将几种物质串联起来,于是我想到了烧烤,用于做燃料的木炭,串羊肉的铁钎子,偶然发生的意外硫磺皂,再配以大家喜欢看的“爸爸去哪儿的”背景素材,在课的开始就设下了几个疑团,让学生通过观看短片,自己把这几个疑问提出来,我及时把它们记录在副板书的位置上。这样做既在课的开始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又将本节课的情景主线“解决女孩在烧烤中遇到的困惑”这条主线牵了出来。

  环节二:解决困惑,氧气的化学性质显现。如果说碳、硫、铁三种物质是串联在一起的小灯泡的话,那氧气就是连接其中的导线。

  首先,解答第一个困惑:木炭不好点?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生活经验说出可以快速点燃木炭的方法,他们的答案有:用扇子扇、多鼓入氧气,还有诸如加固态酒精、汽油等答案。在肯定学生的想法之后,我顺势总结:给木炭更多的氧气,就能使其快速燃烧。再温馨提示了实验的注意事项之后,小组进行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老师提示学生认真观察,组内合作交流,对看到的现象进行描述。实验结束后,请一组同学汇报现象。表观现象描述完毕,我指出木炭燃烧是其与氧气发生的化学变化,那生成的新物质是什么?如何检验?这个问题抛给学生,每一组学生经过商量琢磨,开始用手中现有的试剂进行实验,最后请一位同学展示他们的成果:变浑浊的石灰水。在此环节中,每位同学都感觉到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落实了目标中“培养学生观察与分析、合作与交流的能力”。铁丝与硫燃烧的实验略显复杂,故均为教师演示实验。

  在解答困惑二:铁能燃烧么?这个问题时,我采用了对比的实验方法,在空气中试图去引燃螺旋状的铁丝,学生看的很清楚,铁丝并未燃烧,那我立刻导出疑问:铁丝在空气中看来不能燃烧,那可以试试将铁丝放入。。。学生立刻迁移想到:氧气中。紧接着完成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火星四射的剧烈现象又一次激发了学生的热情,请学生描述现象,走近学生,让他们观察变短的铁丝末端悬挂的黑色小球,将生成物四氧化三铁引出并做简单介绍:四氧化三铁受高温融化,易掉落于瓶底。为学生讨论下一个问题打开思路。集气瓶底部水或细沙的作用是什么?学生展开小组讨论。其实在铁丝燃烧的试验中需要注意的问题不止这一个,之所以我设置该问题的原因是:一,水或细沙与生成物四氧化三铁有关,强调产物;二,传达给学生这样一个信息,进行化学实验要严谨,需要考虑周全,保护好仪器,节约药品,获得最好的实验效果,

  解答困惑三:跌入火中的硫磺皂。硫燃烧的实验装置我略作改进,用加热的玻璃棒引燃硫粉,并用小气球将装置密闭。老师演示后请学生对比说出现象,虽然这个实验中学生并未闻到二氧化硫的刺激性气味,但我感觉这种设计渗透了环保意识,体现了绿色化学的真谛。实验中我请坐在后面的一位同学和老师共同完成实验,体现师生互助与公平平等。

  在解答三个困惑的过程中,一直在展示实验,传达给学生“实验是进行化学学习的重要手段,是进行物质性质研究的重要方法”,落实了目标中的(1)初步了解研究具体物质的方法。通过边看边记,学生应该对现象与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有了一定的了解。三组实验进行完毕,引导学生思考:氧气最简单的检验方法是什么?立刻有学生回答:带火星的小木条。因为时间关系,教师演示该操作,将氧气的检验方法呈现出来。

  环节三:总结提炼。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对氧气的亲近感又多了一些,更直观地认识到了氧气的助燃性,但有一个提升的问题还没有落实:结合刚才看到的对比实验,回答为什么相同的物质在空气中与在氧气中燃烧现象会有所不同?启发学生思考该问题,最终得出“氧气含量”是影响燃烧剧烈程度的一个原因,就此体会了氧气相对于空气中的其他成分来说,化学性质较活泼。落实了目标(2)认识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从抽象的氧气的助燃性到具体的实验现象,学生经过本节课的学习,应该有了初步的会迁移,会归纳的化学思维。

  四、 教学反思

  本节课比较成功的地方:

  1、情景的选择比较贴近生活,情景中问题的提出也比较符合这个阶段学生的认知水平。

  2.本节课实验占主体地位,课前大量的实验准备,能让学生做的尽量交给他们,教师演示尽量清晰明了。

  本节课的不足:

  1、情景中的硫磺皂略显突兀。

  2.硫燃烧实验装置中,空气中硫的燃烧现象极不明显,需要后期进一步改进。

  3.课堂上一些问题的设置不太明朗,引导性不够。比如请同学们想办法来检验木炭燃烧的产物,某些学生有些茫然,不知道该如何操作。

  经过钻研教材及目标,精心备课,请教其他老师听寻意见和建议,再到以最佳的状态上好每一节课,课下反思得失,我感觉自己收获颇丰,今后对教学的思考会更加深刻。“讲台亮于舞台”,作为教师,把最精华,最精彩的课堂交给学生是我们一直的追求。

化学说课稿 篇4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学生已基本学完化学必修教材,已有了较全面的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化学研究和应用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开发利用自然界可能的资源,海洋资源的开发就成为人类生存和发展必须面对的问题。从化学变化角度来看,主要是从海水中提取各种元素。教材中通过海带中提碘的实验和从海水中提取溴的流程图设计,一方面复习元素化合物知识,养成学生应用知识的习惯;另一方面使学生认识到实际问题的处理远比书本知识复杂,这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对待科学的态度;同时学生也能了解开源节流方面的知识,明白在开发利用资源的时候,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有利于增强学生社会意识和责任感。

  可以说这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培养学生三维目标的很好素材。

  依据新课标的要求、结合学生情况,我确定的本节教学目标是:请大家看屏幕

  教学目标分析

  知识与技能:了解海水淡化、海水制盐等知识;能顺利完成从海带中提取碘的实验,设计出从海水中提溴的流程,并能正确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过程与方法:能通过图片或文字资料获取需要的信息,得出海水综合利用的几个方面;在交流、探讨的过程中,学生归纳能力、比较能力以及合作精神得以提高和锻炼;通过资料和讨论知道开源节流的重要性。

  情感态度价值观:树立节约资源、爱护环境、热爱自然等意识,认识和体会化学在海水综合利用中的意义和作用,揭示化学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关系;在今后人生道路上,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相互协调共存,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作为指导思想之一。

  了解了教学目标以后,让我们再来看看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及其成因。

  教学重点、难点及其成因

  重点:我把“海带提碘、海水提溴;以及使同学们形成热爱自然,热爱化学,环境的开发和利用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思想”设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原因有二,一是学以致用,回报社会;二是人们常说教育要从娃娃抓起,环境教育也应一样。

  难点:我把从海带中提取碘的实验设为本节课的教学难点。因为虽然是高中阶段,但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仍较差。

  以上是我的教材分析,下面我们再来看看学情。

  学情分析

  学生在必修教材已经学习过化学实验的基本方法,它是本节课学习蒸馏法淡化海水的基础;氧化还原反应知识和元素周期律的相关知识是海带提碘及海水提溴的理论基础。在老师引导下,他们能够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自主学习,获得成功并享受到学习的快乐。

  针对以上学情,结合教学目标,我确定的教法学法是:

  教法学法分析

  问题统领下的小组合作探究、学生自主归纳,自主构建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感知保护环境,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重要性。

  鉴于以上分析,下面让我们来看看本节课的具体实现部分:即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首先,我设置了课前音乐:《请到天涯海角来》。目的是以欢快熟悉的的歌曲创设愉悦的`学习环境,同时也暗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海洋。

  关于教学过程,我分为3个环节。

  环节一:(时间约10分钟)

  新课导入:以三亚为什么能够成为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的排头兵,引出三亚优美的自然环境——椰风海韵、三面环海(同时展示相关图片),呈现广袤的大海。追问海水资源如此丰富,那么面对三亚的旱季出现的间歇性停水,能不能直接饮用海水呢?从而导出新课。

  (这样的导入设计有利于提高学习兴趣,体验热爱家乡的情感,为感知人与自然的的和谐相处埋下伏笔。)

  1.海水水资源的利用

  关于海水水资源的利用的教学,首先我简单介绍海水淡化的历史,给出常见的淡化海水示意图,按照课前的分工,组织学生讨论海水淡化原理及应用的优缺点,并由小组中心发言人归纳得出结论:蒸馏原理、优点、缺点,老我再做出点评。

  这样设计采取了课前布置讨论内容,有利于节约时间,同时通过这一活动形式来培养学生的归纳比较能力及团队精神。

  关于海水化学资源的开发利用的教学,我设计为让学生自主阅读相关内容,了解海洋中的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认识到海洋是一个巨大的资源宝库,至于制盐和以盐为原料的盐化工内容的处理,我整合到后面对海水资源综合利用的总结上,指出在《化学与技术》模块还将深入学习,有利于突出本节重点。

  环节二:(时间约25分钟)主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从海带里提取碘的实验,二是从海水里提取溴的流程设计。

  2.海带中提取碘的实验

  在对从海带里提取碘的实验教学上,我打算以图片的展示为引导,设置一系列有梯度的问题——

  ⑴、海带中的碘元素以什么形式存在(单质还是离子)?

  ⑵、I-具有什么性质?(高价氧化低价还原)

  ⑶、怎样才可以把I-转化为I2?(加氧化剂H2o2)

  ⑷、加氧化剂怎样才知道有碘单质生成呢?(用淀粉溶液检验,是否变蓝)

  ⑸、很多氧化剂都可以氧化I-,用H2o2有什么好处?(颜色变化明显,绿色氧化剂,环保)

  然后要求各小组相互讨论,根据书本上的提示,自行设计实验方案,再请各小组中心发言人把讨论结果与大家分享。最后由我评价总结得出正确合理的结论。而后,组织学生分组实验,巡视观察学生的操作、步骤、分工等情况,处理偶发事故,如指导分析实验失败的原因(提出猜想,课后再设计实验验证)、规范操作等。强调特别要注意安全问题,对于分工不明确的予以指导,确保人人参与,个个有收获。

  这样通过步步紧逼的追问,实际是以问题为抓手,促进学生积极思考,在问题统领下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自主构建知识体系,使后面的教学一气呵成。

  3.海水提溴

  在对从海水里提取溴的流程设计部分的教学上,我打算以对溴的“海洋元素”名称由来的介绍为过渡,教师设疑导学,要求学生根据海带提碘的实验启示,结合书91页的[资料卡片],分组设计具体的提取流程,汇报、交流、总结,画出从海水中提取溴的流程图,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这样让同学们根据书上的信息设计提取溴的流程的设计,既培养了学生自主阅读获取信息的能力和知识迁移的能力,也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其明白化学原理和技术在海水开发中的作用。

  通过环节二的教学,学生能够体会到:从海水中富含碘元素的植物中提取碘,从提取氯化钠后所得的母液中提取溴,原理非常简单,但原理与实际应用之间有相当大的距离,所以,真正从海带中提取碘单质和从海洋里提取溴要经过多个步骤才能实现,让学生体会书本知识与实际应用有很大差距,使学生形成正确的对待科学技术的态度。

  环节三:(以下时间约5分钟)——自然资源的开源和节流

  本部分教学内容我打算通过幻灯片分别展示:一个是海水综合利用的具体实例,另一个是蓝色海洋与污染后的海洋对比。这样既拓展了学生的学习思维和知识视野,又进一步让学生明白海水资源同人类的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认识到我们海南虽然拥有丰富的海洋资源,但在开发利用上,一定要合理开发,在建设国际旅游岛大背景下,我们更要爱护我们的环境,把我们的旅游资源合理开发,绝不能只求经济发展以牺牲环境为代价,也绝不应违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使学生感慨学好化学这门学科对人类贡献的重要性。

  然后再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

  最后布置作业

  1、课本第93页第4题(目的是为了补充教学内容,使学生认识到海洋资源的重要性,帮助学生进一步熟悉巩固从海水中提取元素的流程、原理。)

  2、用手机

  视频或图片的方式记录生活中体现:“环境的开发和利用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思想”这一理念的行为,在建设国际旅游岛大背景下,作为三亚市民的你,关于环境开发和保护方面,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观点。(目的是为了进一步实现“使同学们形成热爱自然,热爱化学,环境的开发和利用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思想”这一教学目标,不使其过于空洞,流于形式。)

  以下是我上课时的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

  海水资源的开发利用

  1.海水水资源的利用

  4.自然资源的开源和节流

  结束语:

  在以上设计中,我力求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突出化学学科以实验为基础的特征,积极倡导“自主探索”的学习方式,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引导作用。教学中的情况千变万化,这还要根据学生的需要和课堂上的实际情况及时调整学习活动,不断地反思和总结。

化学说课稿 篇5

  我将从“教学理念”、“教材分析”、“教学策略”、“教学流程”、“教学创意”五个方面来进行说课。

  一、依据课标说理念

  本课题主要采用问题探究来设计教学,始终贯穿“设置主题──分析思考──实验探究──总结交流”的教学流程,积极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努力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探索精神。

  二、依据学情说教材

  《空气》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的课题一。空气对学生来说是一种非常熟悉的气体,学生在过去的学习及日常生活积累中,对空气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但都显得比较零碎,不够深入。学生已经了解空气占据空间,空气有质量、能流动,空气里有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气等,这些都为本课的学习打下了有利的基础,而本课是用实验的方法来探究空气的成分,由于初中生抽象思维能力、科学实验探究能力较弱,因此在教学过程教师应注意积极引导学生应用已掌握的基础知识,通过实验探究,分析和推理判断来获得新知识,发展抽象思维能力,培养科学探究能力。教材选择以空气为主题,开始这一单元的教学活动,是符合“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入手,进行科学教育”的原则。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化学研究的对象是物质。本节内容之前,学生已经通过学习“走进化学世界”,对学习化学有了基本的了解,体会到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本单元是学生接触到的第一种物质,本节内容引导学生先从宏观上认识空气的组成、空气的用途、空气的发现史等,为课题二和课题三从宏观上研究氧气的性质和制取奠定基础,同时也为第三单元从微观上学习水、分子和原子做了铺垫,所以,本节内容在教材中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既是对于以前的知识是一种补充和完善,又是对以后的知识则起着铺垫的作用,是知识逐步向能力转换的一座桥梁。通过对它的认识和了解,可以顺利的.引导学生进入化学世界来探索物质的奥秘。

  2、结构特点

  这一节内容包括三个小标题:“认识空气的组成”、“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保护空气”。这三部分内容相互密切联系,并逐步深入,因此,内容的安排上既没有与小学科学课中的知识重复,又以此为基础拓展深入,表面上平行的三个小标题,在结构上有着递进的关系。

  根据教材及课程标准,我将本节的内容分为二课时,下面我就第一课时“空气的组成”的教学设计进行说明。

  3、教学目标

  根据科学大纲要求和教材内容以及学生实际情况,确立本课的教学目标为:

  知识与技能

  ⑴认识身边最常见的物质──空气,并了解空气的组成;

  ⑵能从生活经验出发,对空气的成分进行合理的推测,并能利用教师提供的简单仪器和药品,对空气的成分进行科学的探究。在探究过程中初步学会简单的实验设计、学会观察实验现象并加以描述,对相关实验现象能给出合理的解释。

  过程与方法

  ⑴认识科学探究的意义和基本方法,在进行“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实验”的探究过程中,能提出问题,并设计简单实验解决问题;

  ⑵初步学会用观察、实验的方法获取信息,并从实验信息中得出科学的结论;

  ⑶在探究过程中,能主动与人交流、讨论,清晰的表达自己的观点,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科学的学习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⑴保持对生活和自然界中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强烈的探索欲,进一步发展对化学学习的兴趣;

  ⑵初步树立科学的物质观,科学的看待科学家的实验过程及结论;

  ⑶逐步树立珍惜资源、爱护环境、合理使用化学物质的观念;

  ⑷发展善于合作、勤于思考、勇于实践的科学精神。

  重点:空气的组成,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

  难点:通过实验探究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仪器、药品:测定空气成分的实验装置、水槽、塑料瓶、红磷、水、火柴,蜡烛、木条、注射器、石灰水。

  三、创设情景说策略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选择有效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是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的保证。新课程改革强调“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大力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科学学习方法,要求全面提高每个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他们的终生发展奠定基础。为了营造一个良好的、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最大限度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本节课我主要采用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相结合的方法,重视实验现象的观察、分析、讨论。使学生在教师有意识的引导下,主动参与课堂,在亲历探究的体验和感觉中构建自己的认知体系。以培养学生勇于创新、敢于进取的科学探究精神,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主动性,重视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认识的主体、发展的主体,注重体现教与学合理的运行机制,从而达到掌握知识和发展技能的目的。

  四、立足互动说流程

  引入课题→探究1:证明空气的存在→探究2:探讨空气成分(包括:空气中有哪些物质;科学家探索空气成分的历史与评价等)→探究3: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得出结论→反思与评价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新课导入]猜谜语:“看不见,摸不着,没有颜色没味道,你的身边常围绕……”。该谜语的谜底是什么?

  (展示一只空塑料瓶)瓶中有什么?

  一、空气的存在

  头脑风暴:你对空气知道多少?请同学们尽可能多地提出有关空气的问题。

  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①为什么空气看不见而又摸不着?

  ②怎么证明空气确实存在?

  ③空气由什么物质组成?

  ④空气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还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

  ⑤如果空气是有多种物质组成的,那么这些物质是什么?其含量是多少?

  ⑥为什么风景区的空气

  比较清新,而一些大城市特别是一些大工业城市的空气质量比较差?

  ⑦为什么有的物质在空气中燃烧?……

  教师引导:今天,我们将一起探究空气的成分。主要解决你们提出的下列问题:怎么证明空气确实存在?空由什么物质组成?空气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还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如果空气是有多种物质组成的,那么这些物质是什么?又分别有多少?

  【实验探究1】想一想,根据你日常生活中的经验,还有哪些办法能证明空气确实存在?你能用一个简单的实验或列举实例来说明空气确实存在吗?

  列举的实例和实验可能有:1、把一个空的塑料瓶放入盛满水的水槽,向下压,塑料瓶内的水无法上升到顶端,说明塑料瓶内确实存在空气。

  2、用1中的塑料瓶向水中挤,会看到有许多气泡从瓶口冒出,松开手后,塑料瓶中出现水柱,说明空气确实存在。

  3、把一个压扁的塑料袋抖开,再将袋口系住,用双手挤压塑料袋,感觉到有压力,是因为塑料袋内充满了空气。

  4、用扇子朝脸扇,感觉有风,就是因为空气在流动。

  实验验证:指导学生完成实验。

  获取结论:空气是客观存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