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育文网>教学文档>说课稿> 地理说课稿

地理说课稿

时间:2022-01-27 07:30:04 说课稿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推荐】地理说课稿范文合集9篇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往往需要进行说课稿编写工作,借助说课稿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怎么样才能写出优秀的说课稿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地理说课稿9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推荐】地理说课稿范文合集9篇

地理说课稿 篇1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高中地理必修一的最后一节内容,从它的位置安排就可以看出它的定位:即是对自然地理知识的总结、归纳和融合。所以在教学中应充分联系学生已有的旧知识,做好纵向、横向联系,启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

  本节教材从总体上看,包括两部分内容,一是自然地理环境的基本特征之一──差异性,二是陆地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陆地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是通过自然带的地带性分布规律来体现的。

  本节课主要是以地理分布规律为中心内容,在教学时,要突出读图分析、推断的环节,而且所提供的图表、资料必须有利于学生分析、推理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重难点分析:

  ●重点:

  1、自然地理环境差异性的含义和体现。

  2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及产生的原因。

  ●难点:

  1、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及产生的原因。

  2、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与农业生产地域差异的关系。

  课标分析:

  ●知识和技能:

  1.认识和理解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域差异特点

  2.了解地理环境差异性的分异规律

  3.提高读图和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地理空间思维能力的培养

  4.运用地理环境差异性的原理,分析人类生活和生产中的现象

  ●过程与方法:

  1.尝试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和技能对“世界陆地自然带分布图”进行分析,并可以图文转换;阅读“喜马拉雅山的垂直地域分异图”,获取 “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2.学会与他人合作,并学会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3.运用适当的方法和手段,表达、交流、反思自己地理学习和探究的体会和见解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激发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提高地理审美情趣。

  2.树立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普遍存在的思想,因此在利用自然中要做到因地制宜。

  学情分析:

  本节内容是第五单元第二节内容,学生学完了前四章内容,已基本掌握了气候、生物、土壤、水文和植被等地理环境要素间关系,估计学生通过读图、讨论和思考,应该能得出地理环境的基本特点――地域差异性。但地域差异性的`分异规律对学生来讲仍有一定的难度。

  教学方法:

  ① 问题探究教学法

  ② 多媒体教学法

  ③ 图文转化教学法

  ④ 案例教学法

  ⑤ 讨论归纳教学法

  学习方法:

  ① 小组合作学习法

  ② 图表学习法

  ③ 比较学习法

  ④ 案例学习法

  教学流程

  解读课标要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展示世界不同地区的自然景观图片

  板书并明确自然带概念观看景观图片,说出地理环境的差异从事实中感受地域差异在自然地理环境中是普遍存在的。

  运用“世界陆地自然带分布图”,分析地理环境的从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及原因展示指导学生读“世界陆地自然带分布图”以非洲为例,分析说明从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读图分析归纳运用直观图像使学生感知自然现象,培养学生概括总结能力。

  展示,分析自然景观差异的原因

  板书:读图分析并说明原因培养学生读图能力,加深由赤道向两极地域分异规律的理解

  运用“世界陆地自然带分布图”,分析地理环境的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及原因展示指导学生读“世界陆地自然带分布图”以亚欧大陆中纬度为例,分析说明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读图分析归纳运用直观图像使学生感知自然现象,培养学生概括总结能力。

  展示,分析自然景观差异的原因

  板书:读图分析并说明原因培养学生读图能力,加深由沿海向内陆地域分异规律的理解

  小结:出示表格(见附表)学生填表总结检查学生本节课知识的掌握情况

  反馈提问:我国西北地区种草好还是种树好?利用资料说明理由。阅读P98页活动资料,回答问题。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

  导入:我们学习了哪些地域分布规律?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回忆上节课内容承上启下,顺利进入新课的学习

  运用“喜马拉雅山的垂直地域分异图”,说出陆地自然带的垂直方向分布规律并分析其原因指导学生读“喜马拉雅山的垂直地域分异图”思考以下问题:

  1南坡从山麓到山顶有哪些自然带?

  2分析说明分布规律及其原因。

  3分析喜马拉雅山南北坡的垂直带谱为什么有这么大的差异?(选用)

  板书:

  展示乞力马扎罗山垂直带谱示意图和喜马拉雅山的垂直地域分异图,引导学生比较自然带谱的数量多少和基带的差异。读图分析,回答问题

  从地形、海拔高度变化等因素对环境的影响,进一步培养学生分析归纳问题能力

  培养学生学会用比较的方法分析问题

  小结:出示表格(见附表)学生填表总结检查学生本节课知识的掌握情况

  引导学生阅读材料,提问:为什么要因地制宜地进行农业生产?阅读P99页材料,回答问题让学生了解人们在农业生产中怎样利用地域分异规律

  提问:你还能举出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实例吗?发言培养表达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出示课堂练习(见)。

地理说课稿 篇2

  一、说教材

  《中国人口》是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中国的疆域与人口第三节的内容,本节教材主要讲述我国人口的基本国情和人口分布的情况。是中国地理中非常重要的人文地理知识,是学生学好中国地理,尤其是学好我国工业、农业、交通、城市等知识以及分区地理知识的基础。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这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只有从这一基本国情出发,才能合理布局工业、农业、交通和城市。因此,学好本节教材,掌握我国人口的分布概况,将为学好后面各章节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说教学目标

  1、 说出我国人口总数,

  2、 运用有关数据说明我国人口增长的趋势并简陋分析建国后我国人口增长快的原因。

  3、 学会制作人口增长曲线图

  4、 运用人口分布图说出我国人口分布概况

  5、 使学生明白实行计划生育是我国的基本估国策,是解决我国人口问题的出路,也是我们每一位公民必须履行的义务

  三、说教学重点、难点

  我国人口的基本国情和人口分布是本节教材的重点,为我国人文地理的学习打基础。

  如何交换学生分析图表和动手作图是本节的难点。本节教材出现了四种类型的图表:如扇状统计图、柱状统计图、线状统计图、人口密度分布图,因此,如何教会分析上述图表和绘制人口增长曲线图是本节的难点。

  四、说学情

  经过七年级世界地理的学习,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尤其是世界地理中世界人口的学习,使学生已经具备了人口密度、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等基本概念和人口分布图的阅读能力,这将为本节的.学习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但八年级的学生散漫、不勤于思考和不重视地理课也将使本节课的难点突破具有一定的挑战。

  五、说教法、学法

  计算机多媒体辅助创设一定的情境下,主要是以学生自主探究为主,教师加以点拨。

  六、说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情境创设:第13亿个公民诞生的图片资料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进入《中国人口》的学习

  新课学习:

  活动一 感受130000000

  a。 多媒体展示《20xx年世界人口构成饼状图》,中国占21。2%

  b。 多媒体展示《我国省级行政单位人口数量图》找出5000万以上人口大省,9个。

  c。 生活中人口拥挤的画面:下班的路上、海滨浴场、春运的候车室

  说明:让学生感受13亿不再空洞、不再抽象。直观地在他们的脑海中建立起我国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人口形成为我国的基本国情之一,从而解决了本节的一个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

  活动二 我们来发现:

  我国人口达13亿,那么我国人口的发展状况如何呢?

  a。 展示 我国人口增长示意图 公元0年———— 公元20xx年的变化状况,这主要让学生自己去发现。

  归纳:慢

  较快

  飞速发展(基本国情),解决了教与学的重点。

  b。 师生共同完成建国以来我国人口增长的曲线图,教会学生作人口增长曲线图,从而突破了教学难度。这个难点的突破体现师生互动、师生合作的教学理念。

  c。 在自制的我国建国后人口增长曲线上进行自主分析,自主发现问题:

  1949—1990 变

  1990—20xx 化 变慢,原因:计划生育

  d。 计划生育的国策

  说明:整个活动中,主要是学生自主活动,去动手做,去观察,去发现,不

  仅能力得到了培养,而且也初步树立树立学生正确的人口观、情感态度、价值观。

  活动三 探讨人口分布的特点

  13亿人口在我国有的地区多,有的地区少,分布如何呢?

  a。 人口密度的复习:比较中、俄、美、世界。横向比,我国的人口密度大

  b。 展示各省级单位的人口密度图,找出d小大的省区、分布概况。

  c。 展示人口密度图 归纳总结:东多西少

  以上探索的过程遵循了学生的认知过程,使由简———难,由分析、推测———科学证实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又突破了教学的另一个重点人口分布特点。

  课后拓展延伸:探究

  1。 为什么我国人口东多西少

  2。 我国人口过多带来了哪些人口问题

  七、说板书

  一、 人口多,是世界第一

  1、 人口多

  2、 人口增长快、原因 国情→国策

  3、 国策:计划生育

  二、 人口分布不均:东多西少

地理说课稿 篇3

  河北省廊坊第四中学 刘海艳

  一、说教学资源

  1.文本资源:《地球的运动》是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二节的内容,本节教材的内容有:①地球自转和昼夜交替;②地球公转和季节变化,③五带的划分及选学课文“四季的形成”。课文安排了大量的活动,还安排了很多反映地球运动和五带划分的图片。教参建议上3课时,本节课为第1课时。这节内容是继第1节《地球和地球仪》之后编排的,应该说,这一节内容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教材根据学生年龄特点,把课文分为地球自转和地球公转分别进述。应该指出的是地球绕轴自转和绕日公转是不能分割的,分开来讲是为了教学上的方便。

  2.人力资源:此时,学生已经学习了地球的形状、大小等知识,并且小学自然课中也学过了有关地球的知识,所以现在学习地球自转还是有一定的基础的。

  3.媒体资源:多媒体课件 地球仪 手电筒 大量图片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对教材的分析和理解,再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思维水平,我将本节课的目标定位为以下几点。

  1.知识与技能目标

  ①知道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自转的周期是24小时

  ②理解昼夜交替现象产生的原因是地球的自转

  ③初步学会用地球仪来演示地球的自转和昼夜交替现象

  ④ 培养空间想象能力和推理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

  ①根据生活中熟悉的车、船与窗外风景相对运动的现象,联想地球的运动

  ②在有关事实的基础上,自己得出地球自转以及自转方向和周期的结论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① 培养独立思考、勇于探索的科学态度

  ②能够认识到探索事物的规律必须要用科学的精神和科学的方法

  教学重点:

  地球自转的方向和周期,及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

  教学难点:

  教师如何创设情境使学生真正理解,由于地球自转,地球上产生了昼夜交替的现象和不同经度的地区产生时差的现象。

  三、说教法

  1.直观性教学法:本课内容比较抽象,限于初一学生的思维水平,要认真贯彻加强直观性的原则。认真制作多媒体课件,变抽象为直观,变不可视为可视。在课件的使用中,给学生提出问题,以发现法巩固知识。

  2.启发探究式教学法:教师以启发诱导为主,让学生多读图、多思考、多讨论、多想象,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3.演示实验法:对于本节课的重难点内容要采用教师演示、学生演示、练习体会等综合方法来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提高教学效率。

  4.体验式教学法:通过学生对课本知识的学习,来联系生活的体验,感悟科学道理。

  四、说学法

  小组合作探究式学习方式:

  通过探究式的学习,学生进入一定的问题情境后,在教师的引导下,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动手进行试验演示,自己去分析问题,通过一系列的观察、思考、讨论,达成共识,在探索过程中积极感受,积极体验,对所学的知识进行意义建构。

  教学程序

  ㈠ 创设情景,导入新课:由学生熟悉的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直接引入新课。

  ㈡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教师先演示地球自转的过程,再把学生分组,让同学利用地球仪、手电筒演示地球的自转,带着问题一边演示,一边思考,认真观察,并进行分析、总结。

  ㈢ 建构体系,拓展创新:学生通过教师演示实验、自己动手试验得出由于地球自转而产生的地理意义。教师开拓学生思维,设疑让学生大胆论证。

  施教流程

  【新课导入】教师提问:同学们,我们生活在地球上,每天都会看到太阳东升西落,那么究竟是地球在动,还是太阳在动呢?

  设计意图:联系生活中的地理现象,提出问题,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产生获得知识的迫切性。

  (一)地球运动的方向

  【教师启发】运用类比的方法,联系生活,让学生说出他们坐车的经历,并且能够解释太阳东升西落的原因。

  【学生讨论回答】当我们坐在汽车上向外看,你会看到车外的树木会向后退,也就是你看到的树木的运动方向和我们实际运动的方向是相反的。同样道理,我们生活在地球上,因为我们地球的运动方向是自西向东的,所以,我们会看到太阳的运动方向是自东向西。

  设计意图:链接生活,引导学生从现实的生活经历与体验出发;联系生活实际,运用已有的知识,重新再去解释生活中的地理现象。这就符合了新课标提出的“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的精神,从而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师演示】播放动画课件:地球自转

  【学生活动】观察讨论:什么叫地球的自转,地球是绕着什么在转?(地轴)地球自转时的姿势是怎样的?(倾斜。至于倾斜的角度这里不用说,到后面学习地球公转时再强调。)地球沿哪个方向绕地轴自转?(自西向东)

  【看图分析】教师播放课件并提出问题,从北极和南极看地球自转的方向是什么样的?

  【学生总结】在北极上空看,逆时针转。在南极上空看,顺时针转。

  设计意图:将知识点依附于图上,训练学生的读图能力。

  (二)地球运动的周期

  【学生活动】小组讨论

  学生结合生活体验,说一说每天我们在夜半球和昼半球大体经历多长时间?(学生议论回答后)引导学生认识人们以1天(24小时)为单位的起居和作息时间与地球自转的关系。

  设计意图: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教师引导他们把这些零散的感性认识上升为理论知识。

  (三)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1.昼夜交替现象的产生

  【教师演示】地球自转演示过程。

  (自制教具)在地球仪上找到中国的北京,用不干胶做成红色五角星,粘在这里,再把一张硬纸壳中间掏空呈圆形,卡在地球仪上。一手拿着手电筒,照在地球仪上,一手轻轻拨动地球仪,使它自西向东转动。

  设计意图:因为地球自转的这部分内容比较抽象,而且是不可视的`,学生难于理解,所以,我在教学中采用演示实验法来帮助学生建立形象、直观、立体的感性认识,更助于引导学生思考、分析,这对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的突破有很大的帮助。

  【学生活动】教师指导学生以小组(按学生拿的地球仪和手电筒的数量,把学生分成若干组)为单位,正确演示地球的自转运动,并能通过以下几个问题,层层突破,理解由于地球的自转而产生的昼夜交替的现象。

  教师提出问题:

  (1)地球是个透明的球体吗?

  (2)假定它是静止的,观察地球表面向着太阳的一面(中国北京)和背着太阳的一面(美国纽约)各是什么现象?

  (3)将地球仪转动180°,你来观察中国北京和美国纽约又会产生什么地理现象呢?

  (4)将地球转动360°,或连续转动地球仪,你再来观察以上两地产生了什么地理现象?

  设计意图:依据新课程理念“倡导学生主动学习,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的要求,本着体现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成长”的新课标精神,把学生分成小组演示地球自转。让他们在一系列的动口、动手、动脑的过程中,通过观察、观察、再观察,体会昼夜交替现象的产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功能,同时,增强学生的交流合作和分析探究能力。

  2.地方时的产生

  【教师设疑】播放课件“畅畅和姨妈的问候”,思考在同一时刻,为什么会有时间上的差异?

  让学生在地球仪上找到北京和美国的纽约,然后演示观察,当北京是傍晚时,纽约是什么时间?(引出“地方时”的概念)

  【教师演示】

  1.在地球仪上的同一纬线上做3个标记,然后自西向东慢慢转动地球仪,让学生观察3个标记从夜半球进入昼半球的顺序有什么特点?(引导学生认识相对位置偏东的标记,要比位置偏西的标记先进入昼半球,也就是说,在同纬度地区,偏东地点要比偏西的地点先看到日出,显然在时刻上偏东地点要比偏西地点早一些,使学生知道地球的自转还使地球上不同经度的地区产生了时间的差异。至于地球上的任意两地时间究竟相差多长时间,教师就不必展开说明了)。

  2.对于好问好学的学生,教师启发学生按地球24小时转动360°来计算出:经度每隔15°,时间相差1小时。也就是地球自转时,经度每转动1°,时间就相差了4分钟。

  【学生活动】在地球仪上,找到中国的北京、美国的纽约、法国的巴黎、日本的东京、英国的伦敦等几个城市的经度,然后进行计算,看看它们的时间相差多长时间?

  设计意图:本着因材施教和层次教学,让学生每个都能“吃好吃饱”。

  ●拓展创新

  1.通过查资料或上网等方式,搜集能够证明地球自转的方法和现象。

  2.假设地球不自转,能否产生昼夜更替的现象?如果能产生,那么,需多长时间昼夜更替一次?

  3.假设地球运动的方向是自东向西,那么,“太阳从西边升起”能不能实现?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搜集和整理地理信息的习惯和能力,培养学生的开放性思维,让他们大胆想象、论证,在讨论中达成共识。

  五、说预期效果

  与以往的教学大纲相比,课程标准对《地球的运动》这一基础知识内容的要求大大降低了难度,不要求学生系统地理解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而用地理现象代替地理意义。所以我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和小学已学过的知识,借助适当的教学手段,如多媒体课件、手电筒、地球仪等辅助教学手段,帮助学生建立直观、立体动态的观念。对于地球的自转运动,不是要求学生被动地接受,而是要求学生能用事实说明,或者能说明哪些现象是地球自转产生的就可以了。关于地方时的问题,课文并没有展开,我是通过计算两地的经度,而计算出地球上的两地所差的时间,但这一知识点,我只对部分学生要求掌握。

  本课倡导的自主性学习,重点强调了探究性学习、体验性学习、合作性学习。根据教学要求和实际的需要,巧妙的将重点、难点设计成问题,交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试验演示,观察,讨论,总结出来,这样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使其产生自主探究的浓厚兴趣,又锻炼了他们的语言归纳和表达能力,还培养了主动与他人沟通和团结协作的意识,体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整合。

地理说课稿 篇4

  一、课程标准分析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对本节的要求是“运用有关资料,概括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并解释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此要求是这节课的教学指导思想和教学依据。

  二、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城市化承接了上一章人口的迁移,而城市的大规模发展又对后面工、农、交通等区位选择产生重大影响,在整个模块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在前两节从静态的角度分析了城市的空间结构与服务功能的特征之后,本节教材主要是从时间这个维度探讨了城市的一个发展历程及今后的趋势,可以理解为对一、二节的呼应和升华,本节的城市化对一个城市而言是城镇等级升级的过程,对一个地区而言是城市等级体系形成的过程,城市化不仅受地理环境的影响,形成不同的城市形态和不同的空间结构,分之城市化也深刻影响着地理环境,所以本课在本章中起着提炼与升华的作用,是本章的重点内容。

  (二)教学目标

  根据课程标准要求(对知识传授、能力培养、思想教育三者统一以及地理知识分层次掌握的要求),加上我对教材的分解和对学生的了解,我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定为以下三大方面: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背诵出城市化的概念;

  (2)分析说出城市化的主要标志,及其推动因素;

  (3)说出城市化的三个主要阶段及其特点;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图片对比分析出一个区域城市化发展的`证据,再结合材料判断一个区域城市化的阶段;

  (2)通过角色扮演,感受城市化带来的影响。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树立科学城市发展观,尊重人地和谐发展。

  (三)重、难点分析

  1.重点:

  (1)城市化的概念及其标志;

  (2)不同城市化阶段的特点。

  2.难点:

  (1)根据城市化不同阶段的特征判断一个地区城市化的水平

  3.重点、难点确立依据:根据课标的要求将城市化的概念及其标志、不同城市化阶段的特点作为本节的重点内容。而城市化是一个连续渐进的变化发展过程。各个阶段之间区别明显,但在过渡阶段却兼有两个阶段的特点,所以给学生具体分析判断一个地区的城市化水平时带来了一些困难。

  三、教法分析

  根据本节内容的特点,我采用的教学方法以讲授法为主,通过多媒体动画演示,让学生根据课文来分析、归纳、比较城市化的形成及不同阶段的发展特征;同时借助多媒体动画,采用设问式教学和探究式学习的方法完成知识的传授,让学生主动去理解知识,运用学习成果。

  四、学法指导

  城市化发生在我们身边,前面又学习了一系列城市特征,学生有了对城市的基础知识,但学生没有接触过“城市化”这个专用名词,对城市化的一系列特征仍存在较大的疑惑。针对上述实际情况,本课采用结合乡土材料,案例呈现,通过分析图表等资料,引导学生由浅入深进行层层引导剖析,联系生活,激发学生兴趣,探究地理问题。

  五、教学过程

  本节课程教学我将从导入、新课教学、作业小结三个环节进行。时间分配如下:导入环节3分钟,新课教学30分钟,作业小结7分钟,一共40分钟。

  (一)联系生活,设问导入

  由于学生对于“城市化”这个名词比较陌生,但前两节已经涉及了一些城市的基础知识的具体情况,再加上本节内容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所以我采用结合具体时事热点材料,引入本课的学习。首先让学生回忆20xx年5月1日开幕的上海世博会,从这届世博会的主题“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出发,谈谈人们的生产生活已经离不开城市,城市的发展给我们生活带了很大的影响,再把城市发展与地理结合,引出“城市化”这个地理专有名词,最后设问:城市化是什么呢? 它经历了哪些过程?在不同的阶段它有些什么特征呢?由此进入新课——城市化。

  (二)新课教学

  1.理例结合,明确概念

  在引入新名词“城市化”后,首先让学生观察对比分析——图2.16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城市发展,从1985年发展到20xx年有些什么区别,并根据这些变化试着提炼出城市化的概念,之后再结合书上给出的概念加深记忆。要强调概念中的四个关键词:过程、人口、农村、城市。要明白城市化是一个过程,它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循序渐进的、不断进行的。在这个过程里人口是重要的参与元素,人口在农村与城市间的迁移活动,引起了城市化。

  2.常识回忆,层层递进

  在理解了城市化的概念之后,要剖析城市化发展的动因。要从现象观察到本质提炼,用两个城市化发展的现象原因引入根本原因。第一、著名女歌唱家董文华唱的《春天的故事》这首歌里有这样的歌词“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奇迹般的崛起座座城”,这两句歌词反映改革开放对我国城市化发展带来了动力啊,这

地理说课稿 篇5

  一、教材分析

  本课说课课题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六章“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第一节“自然环境”中的《复杂的气候》。本课的主要内容是阐明亚洲的气候类型、分布及特点。作为本节来说,它建立在《位置与范围》的基础上学习,能够通过这些铺垫为气候的进一步学习搭好桥梁,同时有利于第二节中《地域文化的形成》的学习,为这些表象奠定理论的基石,启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从本册内容看,它是第一个分区地理中描述的气候要素,对以后的学习起着重要作用,同时也对今后的区域学习、区域的可持续发展作好铺垫,。本节立足于我们自身所在的大洲————亚洲来学习,有利于利用学生生活中己有的经历和体验增加感性认识,也有利于今后利用学习的知识来分析一些地理现象,甚至解决一些地理问题。体现了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有利于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

  二、学情分析

  经过了七年级上学期中气候知识的学习,学生对气候的组成要素和气候类型的分布及特征有了初步的印象,初步学会阅读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初步认识了气候对生产生活的影响。通过对本课的学习,让学生在巩固己有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掌握区域气候的分析方法,进一步学习气候图的阅读并学会不同气候图之间的比较,学习分析比较不同地区的气候特征的差异。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a、知道亚洲气候类型的大致分布

  b、知道亚洲的气候特征

  c、理解亚洲气候特征的形成原因

  d、理解亚洲气候特征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2、过程和方法目标

  a、通过合作讨论认识亚洲气候特征的`形成原因

  b、通过阅读图表来掌握分析气候特征的方法

  c、学会利用图表来比较不同地区的气候差异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a、在认识季风气候对人类生产生活影响的基础上,树立辩证主义观点

  b、树立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建立在因地制宜适应当地地理环境的观点

  四、教学方法与学习方法

  采用比较分析法、阅读图表方法、实验法、合作探究法

  五、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上课前用二个烧杯分别装水和砂子,并插上温度计,采用同样热源加热)

  (采用开门见山引入)自然环境的各要素包括:地形、气候、河流、土壤、植被等,其中对环境影响最大的有气候与地形。下面我们以亚洲为例学习如何分析一个区域自然环境中的气候要素。

  2、新课教学

  a、气候类型复杂多样

  提问:亚洲的地理位置特点是什么?

  讲述:亚洲的地理位置特点导致气候类型复杂多样。

  观察“亚洲气候图”,认识气候类型,并与“世界气候图”比较,思考:与全球相比较,亚洲缺失哪些气候呢?

  讲述:亚洲缺失的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和典型的热带草原气候(也门高地附近)

  观察“亚洲气候图”并讨论亚洲气候的分布规律。

  讲述:低纬-----热带雨林气候(赤道附近的马来群岛)

  -----热带季风气候(南亚、东南亚地区)

  中纬-----温带季风气候(东部)

  -----温带大陆性气候(中部)

  高纬----寒带气候

  高山地区-----高原山地气候

  b、大陆性气候分布广

  观察:实验中的两根温度计的温度,并讨论它们的不同。

  思考:冬季早晨池塘水面上升起的水汽,说明了什么?

  讲述:海陆热力差异的不同。

  读图并指导比较:雅库茨克与孟买,哈尔滨与乌兰巴托的气候特征有哪些不同?

  讲述:大陆性的特征,并引导思考海洋性的特征

  提问:亚洲的面积、轮廓、海陆位置有什么特征呢?

  讲述:由于亚洲的面积、轮廓、海陆位置造成亚洲大陆性强,大陆性气候分布广。

  c、季风气候显著

  讲述:什么是季风?

  观察:季风不同季节的风向怎样?从哪里吹向哪里?会有怎样的性质?

  讲述:冬季风(西北风、东北风)-----高纬吹向低纬、陆地吹向海洋(性质:寒冷干燥)

  夏季风(东南风、西南风)-----低纬吹向高纬、海洋吹向陆地(性质:炎热潮湿)

  讲述:利-----雨热同期

  弊-----降水集中,洪涝易多发

  3、分组完成“活动”第二题。

地理说课稿 篇6

  一、说教材

  1.本节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与作用

  本节教材是初中《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九章西半球的国家中重点介绍的一个国家,它的经济发展过程、社会背景、文化特点基本上代表了拉丁美洲的发展过程和社会现状,了解认识巴西就等于了解拉丁美洲。巴西是拉丁美洲的缩影。

  2. 编者的意图:力求以贴近生活的方法来帮助学生感知世界。

  3. 教材的主要内容和特点:

  (1)本节教材以人种作为切入点,诱导学生思考世界人种的分布,但巴西人的肤色又不同于世界三大人种,从而引出了民族大熔炉的缩影的内容。 教材在举例中采取"引而不发"的方法,让学生来总结巴西的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经济地理等方面的地理基础知识。

  (2)在掌握了足够的基础知识后,教材要求学生学会运用巴西的自然条件、人口分布、历史背景、经济发展等因素对巴西农业和工业布局进行分析。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联系实际能力。

  (3)在联系实际贴近生活的内容中,教材又提供了大量的阅读资料及图片,培养学生从直观的角度来认识巴西。

  4.重点、难点:

  重点:通过巴西过去与现在经济结构差异的对比,了解巴西经济的发展历程。让学生认识到殖民主义统治对巴西的影响及当今世界的发展中国家建立健全独立经济体系的必要性。

  难点: a.使学生懂得保护热带雨林的重要意义。

  b.热带雨林的成因及亚马孙河水量大的原因分析。

  5. 教学目标:

  (1)认识目标:

  a.知道巴西是拉丁美洲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国家b.能说出热带雨林对巴西的环境效益、开发目的及生产的环境问题。

  c.能说出巴西的地理位置,地形区划及主要气候特征。

  d.能说出巴西工农业生产的特征。

  e.能读图说出巴西主要的城市及分布地区。

  (2)能力目标:

  a.分析独特的拉丁文化的成因。

  b.认识到殖民统治对巴西种族的构成及政治、经济、文化的深远影响。

  c.学会分析巴西热带雨林的成因及,亚马孙河水量大的原因,提高综合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

  d.能初步分析巴西城市化过程中带来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3)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增强环保意识。

  二、说学生

  巴西是足球王国,对大多数学生来说并不很陌生,现代媒体手段先进,同学们可以通过上网、报纸、杂志查找各种资料进一步认识巴西。

  初一年学生思想活跃,感情丰富,求知欲强,好胜心切,在接受知识上往往带有浓厚的感情色彩,乐于接触有趣的感性知识,因此,在讲授巴西时,要多用一些激趣的方法,要多举例,多要以实图展示,增强学生印象。

  三、说教法

  1.教学方法的组合

  a.本节课运用谈话、阅读、讨论、学习竞赛等多种教学方法。尤其是学习竞赛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多种能力。本节又采用了知识结构图法,使学生的地理思维随着教师的讲解而步步深入,且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

  b.整节课主要贯穿"学为主体、教为主导、思练结合"的教学思想,让学生独立自主亲身参与、体验教学活动的全过程。教师注意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的恰当引导,学生从不断演示中观察问题,探究现象,解决问题。

  2.教学手段

  运用多媒体教学将一些静态信息加工成声、情、形的动态信息,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奋点,唤起强烈的求知欲,强调重点,攻破难点。增大教学容量,提高教学效果。

  3.教具选择

  多媒体课件。

  四、说学法

  1.依据教学目标,快读课文,整体把握,明确重点。

  2.充分利用多媒体资源,理解和记忆。

  3.理论联系实际,结合日常生活经验,积极思考,培养能力。

  五、课时安排:2课时

  六、说教学程序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主要内容是p.89—92民族大熔炉的缩影和发展中的工农业大国两节。

  教学目标:1、了解巴西的面积人口、经济水平。

  2、了解巴西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

  3、了解巴西的人种文化、工业农业。

  教学重点:巴西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状况

  教学、难点:①巴西的位置、地形、气候河流、植被等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关系。

  ②巴西的经济、文化、人种与殖民主义的关系。

  1、引课设计

  根据世界杯足球赛主题音乐,引出课题:第九章 第二节 巴西(版书),之后,介绍主席出访巴西,让学生认识到巴西与中国的友好关系。主要是为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突出本课学习的主要内容。

  2、学生自学,整体感知,重点把握。

  自学3分钟,学习方式自由,要求学生尽量多的发现问题,发现有价值的问题,找出答案,准备竞答与竞提。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地理自学能力,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学生的自信心、进取心、合作意识、集体荣誉感、团队精神等。

  3、教师主持,问题竞答与竞提。

  这一活动由教师主持,学生比赛提问题,教师从量和质两方面为学生所提问题打分,分组比赛,决出胜负。主要是为了提高学生对地理及对地理课学习的兴趣。活动中,教师可寻机插入点拨讲解,在学生兴趣盎然的氛围中,教师尽情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强调重点,突破难点。

  4、总结巩固,随堂练习。

  总结重在综合概括,使知识条理系统。随堂练习意在巩固本课所学知识与技能。

  七、设计的理论依托:

  地理新课程标准中提出的"改变地理学习方式""构建开方式地理课程""学习结果与过程并重""发现闪光点、鼓励自信心"等基本理念。

  八、板书设计:

  粉笔板书与电子板书相结合。粉笔板书采用词语式板书;电子板书采用结构式。粉笔板书如下图。"咖啡之国""文明古国""足球王国""狂欢之国"四个关键性词语,基本反映本课的教学内容,能引起学生的思考,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记忆。

地理说课稿 篇7

  一、 说教材

  本章安排在第七章亚洲的后面,通过亚洲的学习,学生对亚洲区域地理的知识、区域地理的学习方法和技能已有了初步的了解。

  欧洲西部地区的学习,主要包括两大方面的内容:一是,发达国家集中的地区;二是,气候与农业。在本册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既能熟知欧洲西部是一个国家众多、人口稠密、经济发达的地区,又能成为下节课介绍其工业、旅游业及欧盟组织的切入点,同时,能为学生形成全球一体化的观念打下基础。

  二、说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能在图上找出欧洲西部的范围、位置及其主要的国家首都;能说出本区主要的气候类型、特点及其气候对农业的影响。

  2、能力目标:初步学会利用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的地理信息归纳其地理特征的能力;通过气候对农业的影响,培养学生分析、推理、归纳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树立正确的人地观,经济的发展要与自然环境相协调,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明确世界上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

  三、说教学重难点

  1、重点:认识欧洲西部的范围、位置及主要国家首都。

  2、难点:理解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四、说学情

  1、学生已有的知识和能力

  通过初中前阶段的学习,学生初步掌握读地形图、气候图的方法;

  2、在本节课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初一学生认知能力参差不齐,因此在学习欧洲西部地形时,让其动手设计贴地形图,调动其学习兴趣。学习温带海洋特征时,每组讨论归纳,由中等生作中心发言人,进一步培养其分析问题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思考性强的'问题先由一般学生回答,尖子生点评,用多种方式激发学生思考的热情和探究的欲望,发挥学生主体作用,不断提高认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说教法

  针对本课的特点,依据“自主探究式”教学法,对学生分组进行导学,在学生进行交流收集资料、贴地形图、看投影等一系列活动的基础上,采取精讲深化、分析综合、设疑辨论等教学方法,圆满完成教学任务。

  六、说学法

  运用多媒体将教材静态信息加工成声、情、形的动态信息,引导学生分析欧洲传统畜牧业的发展条件及原因,让学生学会分析地理问题的方法,并充分利用收集资料、贴图、讨论等方法,让学生积极动脑、动口、动手,增强学生的参与协作意识。

  五、 教学过程

  (一)导入:播放欧洲西部主要国家的特色建筑和秀丽风光的图片,音乐为《西班牙斗牛曲》和斗牛视频,进入课堂。

  设计意图:用音乐和图片结合的形式导入,能满足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激发其学习的热情。

  (二)新课讲授:

  1、发达国家集中的地区(设计三大环节)

  环节一:自主学习。

  教师出示自学目标,共有三个题。学生通过阅读、读图完成第一题填空题,了解到本地区人口稠密、国家众多。然后再仔细读图,找出主要的国家及其首都的位置,并指出哪些是岛国、半岛国、临海国及内陆国,从而加深对国家位置的记忆。最后,总结第三题本地区的突出特征:人口稠密、国家众多,世界上发达国家集中的地区。

  设计意图:欧洲西部范围位置及其主要国家首都是本节课的重点,借助自学问题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力性,进而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环节二:趣味阅读。

  学生了解教材中的阅读材料:有趣的袖珍国。教师借助幻灯片出示袖珍国和临邑县的相关图片,图上有数据标注,通过对比更能直观感受最小国家,并留下深刻印象。

  设计意图:了解特色国家的风土人情,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环节三:小结。

  欧洲西部的突出特征:人口稠密、国家众多,是世界上发达国家集中的地区。

  主要国家及其首都: 英国 法国 德国 瑞士 瑞典 意大利

  本区面积最大、最小的国家:法国 梵蒂冈

  小结目的:有助于学生形成知识网络,突出重难点。

  2、气候与农业(设计三大环节)

  环节一:小组讨论。

  为什么欧洲西部畜牧业发达?学生会说温带海洋气候的影响,所以最关键一点教师说明:气候是影响农业的根本原因。

  设计意图:通过小组讨论,找各组代表发言,既能培养合作学习能力又能感受到小组活动的快乐,同时激发学生自我表现的胆量。

  环节二:合作探究。

  这里指的是教师与学生一起合作探究:温带海洋性气候是如何形成的?教师采用独特的方法,解除学生认为“难”的顾虑。主要采用填空的形式、抢答的模式,在头脑中形成固有模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洋流。

  设计意图:降低学习的难度,引导学生分析、解决问题,并学会归纳与总结。

  环节三:小结。

  温带海洋性气候对农业的影响

  地中海气候对农业的影响

地理说课稿 篇8

  一、说教材。

  (一)教材的前后联系和所处的地位。

  《俄罗斯》是初中地理第二册第十五章《欧洲东部和北部》第二节的内容,第二节概括阐明了俄罗斯的自然地理特征和主要人文地理特征,讲述了九个问题它的作用主要是承上。利用已学的经纬度知识阅读出俄罗斯大致的经纬度,利用已学的等高线图上的高度表和五种地形,读出俄罗斯的主要地形。气候的形成原因,主要从纬度位置,海陆位置这两个影响俄罗斯气候的主要因素出发。

  明确俄罗斯的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认识俄罗斯各地气候的差异。利用大洲的界限知识掌握俄罗斯是地跨亚欧两洲的欧洲国家。丰富的自然资源,可结合已经学过的知识。明确俄罗斯煤,铁,石油资源在世界上名列前茅。本章在此将知识进一步巩固。对这部分知识的'学习不仅是知识的深化和扩展更重要的是读图、分析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二)教学目标的确定。

  1、知识目标:

  (1)俄罗斯是地跨欧亚两洲的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也是传统上的欧洲国家;掌握俄罗斯的气候和地形的主要特征以及丰富的自然资源。

  (2)了解俄罗斯具有丰富的煤,铁,石油等资源。是工农业生产发达的经济大国;掌握工业区的分布和主要工业部门。

  (3)了解俄罗斯内河航运,铁路和海上交通的基本状况。掌握和记忆主要的港口和西伯利亚大铁路及重要的城市。

  2、能力目标:

  (1)得分分析:一个国家的地理特征主要从自然条件和经济状况两个方面来分析。

  (2)综合分析说明欧洲和北亚的气候特征及其成因。

  (3)综合分析俄罗斯工业建立的基础和地区分布和日本有何区别。

  3、情感目标:通过俄罗斯自然资源和人文知识的了解。使学生用辨证的一分为二的观念来看待问题。

  (三)教学难点的分析和突破。

  1、重点。

  (1)北亚的位置:

  北亚全部为俄罗斯所占,大部分为中高纬度其决定了俄罗斯的自然景观和农业生产的特点。

  (2)俄罗斯的面积:

  俄罗斯地跨欧亚两洲的世界上面积最的国家,通过读图明确乌拉尔山和高加索山脉这是欧亚两洲的界限。为说明俄罗斯在传统上是一个欧洲国家打下基础。

  (3)俄罗斯的气候:

  从俄罗斯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来分析其气候特点。“冬季漫长而严寒,夏季短促而温暖”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说明。东部平面西部深受大西洋影响,气候温和是温带大陆性气候;而西部西伯利亚地区常受北极地区寒冷气流的影响是北半球的寒极;北冰洋沿岸是终年严寒的极地苔原气候,东部太平洋沿海地区有小部分温带季风气候使学生认识气候分布的明显地区差异。

  (4)俄罗斯的矿产资源与重工业为主的工业:

  读俄罗斯矿产分布图结合工业区的分布。可以使学生理解资源与工业的关系及建立的基础与地区分布和日本的差异。让学生认识到俄罗斯的工业主要上建立在本国丰富的矿产资源的基础上且以重工业为主。

  2、难点:

  经济发展的地区差异性:主要从农业,工业的分布,历史的,人口的分布,交通运输网的疏密来分析得出俄罗斯西部地区经济发达,人口稠密而东部地区经济较西部地区落后,人口稀少。

  二、说教法。

  本科题教学为一个课时本节棵总的指导思想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启发学生思考与回顾已有的地理知识相联系。

  三、说学法。

  (一)对学生情况的了解:

  用综合分析的方法。分区地理知识我们前面已讲过,一个国家的地理特征主要从自然条件和经济状况两个方面来分析这个能力尚未完全建立。这节课的内容较多应当突出重点,实现深化提高的目标。

  (二)学习本章知识应当注意的问题。

  1、本章各知识点之间有着密切的因果关系,学习时千万不能割裂开来,要学会分析、推理的思维方式。

  2、北亚位置和范围的知识点要注意引导学生学习有序的说明范围方法。例如由东向西(由西向东,自北向南,自南向北)。

  3、俄罗斯气候特点,通过读图,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洋流等方法分析为什么这样。

  (三)课堂练习设计:

  1、选择题难度适中主要是为了检查学生的基础知识重点难点的理解程度,适用于大部分学生。

  2、读图题是对本课知识的利用,注重知识的迁移能力及知识的前后联系,有点难度所以重点讲解。

  (四)说教学过程:

  本节课的教学程序是“教师引导(设置问题)——归纳总结——知识反馈运用。

  (五)说板书设计:

  主观上:学生获得知识提高综合能力。

  客观上:对所学习的知识一目了然,便于更好的掌握知识。

地理说课稿 篇9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们:

  大家好!我说课的内容是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第三章《第三节全球定位系统及其应用》,我将以“教什么,怎么教,为什么这么教”为思路,从教材内容,教学目标,学生分析,教法学法设计,教学过程以及教学思考等六个方面来谈谈我的教学设想。

  一、教材分析

  1、本课在整个课程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地理信息技术是地理科学内部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是地理科学发展的研究手段和关键技术。地理信息系统、遥感、全球定位系统是地理信息技术的三大核心部分,而地理信息系统和遥感技术的应用离不开全球定位系统的支持。

  科学的教学目标具有良好的导向和激励作用。根据课标要求,结合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我拟定了如下的三维教学目标:

  2、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能够用自己的语言解释全球定位系统的概念,并初步了解其工作原理。

  ●能简要说明全球定位系统的起源与发展。

  ●能说出全球定位系统的三个组成部分及其主要功能。

  ●能说出GPS接收机的主要种类及其主要用途。

  (2)过程与方法

  ●通过阅读教材中提供的资料并上网搜索GPS相关信息,阐述全球定位系统起源与发展。

  ●通过读“GPS组成”示意图,分析全球定位系统的组成,并讨论各子系统功能。

  ●通过多媒体收集有关资料,列出讨论提纲,探讨我国导航定位系统的发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全球定位系统神奇功能及广泛应用领域的介绍,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科学探究精神。

  ●通过“迅速发展的中国定位导航”的学习,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爱国情感。

  3、重点、难点及依据

  根据所教学生特点和新课标的要求,把本课的重点、难点分别设计为:

  重点:全球定位系统的组成及其作用。

  确立依据:只有理解了全球定位系统的组成及其作用,才能认识和了解全球定位系统在众多领域中的广泛应用。

  难点:全球定位系统(GPS)的基本原理

  确立依据:全球定位系统的基本原理技术性强,对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来说是一难点。

  二、学生分析

  1、全球定位系统发展迅速,近年来广泛应用于众多领域,作为高中生一般对GPS都很感兴趣。

  2、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方法,养成合作学习习惯。具备了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

  3、学生对GPS比较陌生。本节知识理论性很强,学生理解难度较大。很难融入所学地理内容。

  三、教学法设计

  1、教学方法

  1、启发式

  2、问题探究法和讨论法

  依据:根据课标要求,结合本课内容特点和学生学情,我在本课教学中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辅助教学,以启发式教学为主,对于重难点我采用了问题探究法和讨论法,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主动参与、合作探究、大胆质疑、创新等思维,使学生的智能和认识水平都得到发展。

  2、学法指导:

  探究式学习,合作交流式学习,联系实际运用知识。

  依据:要求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在学法指导上注重以学生为中心,指导学生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学习

  四、教学过程

  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实施上述三维目标,我设计了如下教学流程

  形成 形成 升华

  感知 体系 认识

  我这样的设计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地理学科的特点,每个环节

  相互配合相互促进。

  (一)新课导入

  阅读95页阅读材料,从军用到民用—全球定位系统无处不在。

  在日常生活中,你接触过GPS吗?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踊跃发言生活中的事例,激发学生兴趣,初步了解GPS,引入新课。

  (二)讲授新课

  本堂课我设置了五个探究活动,从学生身边的事例和学生的生活体验入手,运用案例、模拟等形式创设情境呈现问题,由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问题的分析与解决中主动构建知识,引导和鼓励学生思考、体验解决问题的过程,逐步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

  活动一:探究GPS概念

  【角色扮演】假设你是(士兵、导游、家长……)

  【问题探究】 当你外出旅游或者野外探险的时候,为了不迷失方向,请问你通常用哪些方法来辨别方向或确定你所在的位置?

  设计意图:通过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并引入GPS概念。

  1、概念——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简称GPS )是利用卫星,在全球范围内实时进行导航、定位的系统。

  活动二:探究GPS特点

  挪威首都奥斯陆曾发生过一起救护车失窃事件。当时窃贼在奥斯陆市中心发现一辆救护车上空无一人,而且车门敞开,于是蹿上汽车扬长而去。没想到,他还没开多远就听见身后的警笛声越来越响,再抬头一看,空中竟然还有一架警察直升机在他头顶盘旋。原来,这辆救护车上安装了GPS设备。

  【问题探究】警察是如何追上窃贼的?

  设计意图:通过案例分析,使学生了解到GPS的特点和功能,培养学生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

  2、全球定位系统的特点

  (1)全球,全天候工作。

  (2)能为用户提供连续、实时的.三维位置、三维速度和精密时间,不受天气的影响。

  (3)定位精度高:精度可达厘米级和毫米级。

  (4)功能多,应用广:测量、导航、测速、测时等

  活动三:探究GPS的发展

  设计意图:通过教材的阅读及活动材料,让学生了解GPS的发展及各国的发展现状,突出介绍中国的北斗导航技术,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

  活动四:探究GPS的原理

  设计意图:先通过事例介绍三边测量术原理,再通过类比分析法得出全球定位系统的原理,使学生更容易理解掌握GPS原理。使这一难点问题得以突破。

  活动五:探究GPS的组成

  设计意图:通过阅读教材以分组讨论的形式,引导学生归纳总结GPS的三大组成部分及其作用。让学生在合作探究中掌握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通过大量的图片和视频材料了解GPS接收机类型及功能,为下节课学习GPS的应用部分做好铺垫。

  五、小结

  为使学生对所讲内容有一个明确完整的概念,强调重点和难点,必须做好课堂总结。本节课采用活动探究形式,在教师的引导下,掌握本节课内容。

  六、作业

  这样,及时巩固了基础知识,考察了学生归纳理解地理知识能力,又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能力。

  七、有待深入思考的教学问题

  以上就是我对《全球定位系统及其应用》的说课设计。在认真阅读理解教材和深刻领会课标要求的基础上,我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辅助教学的功能,把学生活动和教材知识融为一体,力图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积极性,让这一课的教学成为以学生主动学习、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为主的一课,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